帳號:guest(3.135.193.179)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作者(中文):石頤珊
作者(外文):Shir, Yi-shan
論文名稱(中文):知識、教會與領導權:一個布農山村有機農業計畫的故事
論文名稱(外文):Knowledge, Church and Leadership: a Tale of the Organic Agriculture Project in a Bunun Village
指導教授(中文):顧坤惠
指導教授(外文):Ku, Kun-hui
口試委員(中文):李宜澤
林靖修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清華大學
系所名稱:人類學研究所
學號:100046511
出版年(民國):105
畢業學年度:104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41
中文關鍵詞:有機農業知識信仰領導權布農
外文關鍵詞:organic agricultureknowledgefaithleadershipBunun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106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30
  • 收藏收藏:0
近年來原住民聚落推展有機或另類農法者漸多,成敗各異。本文以台灣中部深山一個布農村落為研究地點,關注該村的有機農業計畫,並且試圖分辨影響計畫興衰的因素,以及當地布農人詮釋有機農業的在地觀點。

有機農業以新知識的型態接觸村落,乘載新知的傳遞途徑與在地生活脈絡之間的距離,決定了村民面對新知識的態度。新知識進入聚落以後,既有的人際網絡成為傳布的通路,由知識的傳播方向可以看出,當地布農人的氏族組織雖然因為家庭單位的規模改變而模糊,但是由於教會組織方式的加持,血緣和地緣關係相互加強,血緣依然構成人際網絡的骨幹。而更迅速傳播新知的方式,則是經由負擔當地公眾事務場所任務的基督長老教會公開向村民推廣。接觸新知以後,村民以日常熟嫻的基督教信仰作為工具,理解農業新知,將新知識收納進入在地世界觀之中。

雖然村民以信仰將有機農業提升至道德層次以接納之,但是在實際學習的層面上,當以實作取向為知識型態的農民,遭遇協助計畫進行的漢人老師們所傳授的理論取向知識,有機農業計畫的新知識吸納卻依然艱困。另一方面,有機農業計畫的領導權爭奪也影響計畫走向。當地領導者與外來協力者相互爭奪計畫的領導權力,布農村民循其文化習慣,以個人的能力證明作為選擇跟隨領導者的判斷依據,並且彰顯了當地布農人認知領導權的彈性與務實特性。
This research focuses on the organic agriculture project implemented in an indigenous Bunun Village in the central mountain area in Taiwan, with an attempt to analyze the factors that determines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project, and the native’s point of view which locals employ to interpret the notion of organic agriculture.

While organic agriculture reached the village as a new knowledge strange to the locals, the distance between transmitting paths of this new knowledge and the local living context determines the attitude people hold toward it. The existed local social network serves as one of the transmitting paths as the new knowledge enters the community. We may tell from the direction of knowledge transmission that kinship still frames the network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 since the principles to organize the local Presbyterian Church reinforce both the geographical and blood relationships interactively, even with the local clan system being blurred by changes on household pattern. The Presbyterian Church itself as a platform of public affairs as well serves as the primary and faster path to spread new knowledge over the community. The locals furthermore use Christian faith as a tool on the level of morality to recognize, interpret, then to accept the new agriculture knowledge into local worldview.

Despite acceptance of organic agriculture on the moral level through Christian faith, the organic agriculture project faces difficulty on the practice level for a gap of knowledge patterns between local peasants holding a practice-first knowledge pattern, and the non-local lecturers holding a discourse-first knowledge pattern. On the other hand, fight over leadership between local and non-local leaders also casts impact on the future of the project. Local people make choice of leaders to follow according to their/his personal capacity shown, which manifests the flexible and pragmatic recognition principle of Bunun leadership.
目錄


中文摘要⋯⋯⋯⋯⋯⋯⋯⋯⋯⋯⋯⋯⋯⋯⋯⋯⋯⋯⋯⋯⋯⋯⋯·i
英文摘要⋯⋯⋯⋯⋯⋯⋯⋯⋯⋯⋯⋯⋯⋯⋯⋯⋯⋯⋯⋯⋯⋯⋯ii
謝辭⋯⋯⋯⋯⋯⋯⋯⋯⋯⋯⋯⋯⋯⋯⋯⋯⋯⋯⋯⋯⋯⋯⋯⋯··iii
目錄⋯⋯⋯⋯⋯⋯⋯⋯⋯⋯⋯⋯⋯⋯⋯⋯⋯⋯⋯⋯⋯⋯⋯⋯⋯v
圖表目次⋯⋯⋯⋯⋯⋯⋯⋯⋯⋯⋯⋯⋯⋯⋯⋯⋯⋯⋯⋯⋯⋯·vii

前言⋯⋯⋯⋯⋯⋯⋯⋯⋯⋯⋯⋯⋯⋯⋯⋯⋯⋯⋯⋯⋯⋯⋯⋯⋯1
第一章 田野地概況⋯⋯⋯⋯⋯⋯⋯⋯⋯⋯⋯⋯⋯⋯⋯⋯4
第一節 研究地點介紹⋯⋯⋯⋯⋯⋯⋯⋯⋯⋯⋯⋯⋯⋯⋯4
第二節 布農人親屬關係⋯⋯⋯⋯⋯⋯⋯⋯⋯⋯⋯⋯⋯9
第三節 信仰中心⋯⋯⋯⋯⋯⋯⋯⋯⋯⋯⋯⋯⋯⋯⋯⋯⋯12
第四節 研究緣起⋯⋯⋯⋯⋯⋯⋯⋯⋯⋯⋯⋯⋯⋯⋯⋯⋯14

第二章 鹿場村政治經濟背景⋯⋯⋯⋯⋯⋯⋯⋯⋯⋯⋯⋯⋯⋯19
第一節 鹿場村農民的生業處境⋯⋯⋯⋯⋯⋯⋯⋯⋯⋯⋯⋯⋯19
第二節 農業改革的政治經濟願景⋯⋯⋯⋯⋯⋯⋯⋯⋯⋯⋯21
第三節 農業改革的風險⋯⋯⋯⋯⋯⋯⋯⋯⋯⋯⋯⋯⋯⋯⋯⋯23

第三章 有機農業計畫⋯⋯⋯⋯⋯⋯⋯⋯⋯⋯⋯⋯⋯⋯⋯⋯⋯26
第一節 有機農業簡介⋯⋯⋯⋯⋯⋯⋯⋯⋯⋯⋯⋯⋯⋯⋯⋯⋯26
第二節 有機農業計畫緣起⋯⋯⋯⋯⋯⋯⋯⋯⋯⋯⋯⋯⋯⋯·28
第三節 「鹿場布農Munhuma推廣自然農耕計畫」計畫書內容⋯⋯⋯34
第四節 「鹿場布農Munhuma推廣自然農耕計畫」進用人員⋯⋯⋯⋯·44
第五節 有機農業計畫的日常耕作⋯⋯⋯⋯⋯⋯⋯⋯⋯⋯⋯⋯⋯⋯⋯⋯⋯⋯48



第四章 領導權⋯⋯⋯⋯⋯⋯⋯⋯⋯⋯⋯⋯⋯⋯⋯⋯⋯⋯⋯⋯54
第一節 布農人傳統領袖⋯⋯⋯⋯⋯⋯⋯⋯⋯⋯⋯⋯⋯⋯⋯55
第二節 鹿場村布農人對領導者的理解⋯⋯⋯⋯⋯⋯⋯⋯58
第三節 教會內部的領導權⋯⋯⋯⋯⋯⋯⋯⋯⋯⋯⋯⋯⋯⋯62
(一) 教會職務的權責⋯⋯⋯⋯⋯⋯⋯⋯⋯⋯⋯⋯⋯⋯⋯62
(二) 教會內部的權力衝突⋯⋯⋯⋯⋯⋯⋯⋯⋯⋯⋯⋯⋯66
第四節 有機農業計畫中的領導權紛爭⋯⋯⋯⋯⋯⋯⋯⋯72

第五章 農業知識的傳遞與信仰詮釋⋯⋯⋯⋯⋯⋯⋯⋯⋯⋯⋯80
第一節 鹿場村民在有機農業計畫之外的另類農法實踐⋯⋯⋯⋯⋯⋯⋯⋯⋯⋯·81
(一) 阿蘭和番茄的故事⋯⋯⋯⋯⋯⋯⋯⋯⋯⋯⋯⋯⋯⋯⋯⋯⋯⋯⋯81
(二) 交遊廣闊的阿華⋯⋯⋯⋯⋯⋯⋯⋯⋯⋯⋯⋯⋯⋯⋯⋯⋯⋯⋯⋯83
(三) 小鳳與阿海的「無毒」農法⋯⋯⋯⋯⋯⋯⋯⋯⋯⋯⋯⋯⋯⋯84
第二節 農業知識型態的鴻溝⋯⋯⋯⋯⋯⋯⋯⋯⋯⋯⋯⋯⋯⋯⋯⋯⋯⋯89
第三節 知識傳遞路徑⋯⋯⋯⋯⋯⋯⋯⋯⋯⋯⋯⋯⋯⋯⋯⋯⋯⋯⋯⋯⋯94
第四節 信仰與農業的結合⋯⋯⋯⋯⋯⋯⋯⋯⋯⋯⋯⋯⋯⋯⋯⋯⋯⋯⋯99
第五節 在地知識:石磊部落與鹿場村的比較⋯⋯⋯⋯⋯⋯⋯⋯⋯⋯⋯⋯103

第六章 結論⋯⋯⋯⋯⋯⋯⋯⋯⋯⋯⋯⋯⋯⋯⋯⋯⋯⋯⋯⋯··106
第一節 後續發展⋯⋯⋯⋯⋯⋯⋯⋯⋯⋯⋯⋯⋯⋯⋯⋯⋯⋯⋯⋯⋯⋯⋯⋯⋯⋯106
第二節 結論⋯⋯⋯⋯⋯⋯⋯⋯⋯⋯⋯⋯⋯⋯⋯⋯⋯⋯⋯⋯⋯⋯⋯⋯⋯⋯⋯⋯108
第三節 研究限制與未來展望⋯⋯⋯⋯⋯⋯⋯⋯⋯⋯⋯⋯⋯⋯⋯⋯⋯⋯⋯⋯⋯113

參考文獻⋯⋯⋯⋯⋯⋯⋯⋯⋯⋯⋯⋯⋯⋯⋯⋯⋯⋯⋯⋯⋯⋯116
附錄一⋯⋯⋯⋯⋯⋯⋯⋯⋯⋯⋯⋯⋯⋯⋯⋯⋯⋯⋯⋯⋯⋯⋯123
附錄二⋯⋯⋯⋯⋯⋯⋯⋯⋯⋯⋯⋯⋯⋯⋯⋯⋯⋯⋯⋯⋯⋯⋯124
附錄三⋯⋯⋯⋯⋯⋯⋯⋯⋯⋯⋯⋯⋯⋯⋯⋯⋯⋯⋯⋯⋯⋯⋯132
附錄四⋯⋯⋯⋯⋯⋯⋯⋯⋯⋯⋯⋯⋯⋯⋯⋯⋯⋯⋯⋯⋯⋯⋯133

圖表目次

圖一 鹿場村地理位置⋯⋯⋯⋯⋯⋯⋯⋯⋯⋯⋯⋯⋯⋯⋯⋯⋯⋯⋯⋯⋯⋯⋯⋯⋯5
圖二 2013年11月另類農法用地(經建版)⋯⋯⋯⋯⋯⋯⋯⋯⋯⋯⋯⋯53

表一 茶與高麗菜年收入對照表⋯⋯⋯⋯⋯⋯⋯⋯⋯⋯⋯⋯⋯⋯⋯⋯⋯⋯⋯21
表二 三方「公平、合理」收入的想像比較⋯⋯⋯⋯⋯⋯⋯⋯⋯⋯⋯⋯⋯23
表三 培力計畫書六年計畫期程⋯⋯⋯⋯⋯⋯⋯⋯⋯⋯⋯⋯⋯⋯⋯⋯⋯⋯36
參考文獻


乜寇・索克魯曼
2010 Bunun的家園自然:一個在地人的觀點。靜宜大學生態學研究所碩
士論文(未出版)。

方志榮
1998 血、is-ang與布農族的親屬關係:以崙天為例。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日宏煜、羅恩加
2015 在地道德世界觀與堅定行有機農民的農業實踐:以新竹縣尖石鄉泰
雅族石磊部落為例。臺灣人類學刊13(1):79-130。

丘其謙
1966 布農族卡社群的社會組織。刊於中研院民族所專刊甲種之七。
1968 布農族。刊於南投文獻叢輯(十六):南投縣土著族,衛惠林、丘
其謙著,頁67-197。南投:南投縣文獻委員會。

立法院
1989 野生動物保育法。網路資源 http://law.moj.gov.tw/Index.aspx。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原住民宣道委員會
1998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原住民宣教史。臺北: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原
住民宣道委員會。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
2009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行政法。臺北: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網路資
源 http://www.pct.org.tw/bylaws.aspx

石頤珊
2012 有機田間遇祖先:布農山村有機農業之在地理解。國立清華大學碩
士論文研究計畫(未出版)。

行政院主計總處
1980 79年人口及住宅普查。
https://www.dgbas.gov.tw/np.asp?ctNode=2834。
1990 89年人口及住宅普查。
https://www.dgbas.gov.tw/np.asp?ctNode=2834。
2000 99年人口及住宅普查。
https://www.dgbas.gov.tw/np.asp?ctNode=2834。

余馥君
2009 當部落遇上有機農業。刊於環境資訊中心網站 http://e-info.org.tw

林靖修
2013 供水系統與原住民知識:以布農族望鄉社區水資源管理研究為例。
刊於風和日麗的背後:水、科技、災難,范玫芳等編。新竹:國立交通大學出版社

林鈺珊、闕河嘉
2015 初探當代台灣原住民社群支持行農業發展之社會鑲嵌意義。台灣原
住民族研究季刊8(2):33-66。

南投縣政府
2010 南投縣志,卷二,住民志。南投市:南投縣文化局。

馬淵東一
1986[1952] 臺灣中部土著族的社會組織。刊於臺灣土著社會文化研究論文集,黃應貴主編。台北:聯經。
2012[1941] 山地高砂族的地理知識與社會、政治組織。刊於原住民的山林及歲月:日籍學者臺灣原住民族群、生活與環境研究論文集,滿田彌生、蔣斌主編。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海樹兒・犮剌拉菲
2006 布農族部落起源及部落遷移史。臺北市: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郭佩宜
2009 大洋洲的領導權類型與轉變。刊於群島之洋:人類學的大洋洲研
究,童元昭主編,頁149-172。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鹿場布農觀光產業文化協會
2012 鹿場布農Munhuma推廣自然農耕計畫」培力計畫申請書(未出版)。

黃應貴
1982 東埔社的宗教變遷:一個布農族聚落的個案研究。中央研究院民族
學研究所集刊53:105-132。
1992 東埔社布農人的社會生活。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1998 「政治」與文化:東埔社布農人的例子。台灣政治學刊3:115-193。
2006 布農族。臺北:三民書局。
2012 文明之路。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黃應貴、陳志梧、吳榮順
1990 玉山國家公園布農族人類學研究研究報告(三)。水里:玉山國家
公園管理處。

鳥居龍藏
2012[1901] 探險台灣:鳥居龍藏的台灣人類學之旅,楊南郡譯註。臺
北:遠流。

張瑋琦
2012 原住民成為有機專業農歷程的省思:知識、食物主權與身體規訓。
台灣原住民研究論叢12:245-289。

葉佳寧
2002 臺灣原住民史:布農族史篇。南投市:臺灣文獻館。

楊淑媛
2004 想像國家:一個民族誌的研究。國立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 63:92-118。
2005 臺灣高地的政治體系初探:以布農人為例的研究。臺灣人類學刊
3(1):185-219。

楊弘任
2014 社區如何動起來?:黑珍珠之鄉的派戲、在地師傅與社區總體營造
(增訂版)。新北市:群學。

臺灣總督府警務局理蕃課
2011[1938] 高砂族調查書:蕃社概況,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編譯。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衛惠林
1965 臺灣土著社會的部落組織與權威制度。國立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
25/26:71:92。

謝順景
2010 臺灣一百多年來的有機農業發展之歷史回顧。臺中區農業改良場研
究彙報107:1-12。

顏愛靜
2012 原住民社區永續農業經營之權力關係。發表於「台灣人類學與民族
學學會2012年第五屆年會」,台灣人類學與民族學學會主辦,台北:10月6-7日。

顏愛靜、傅小芝、何欣芳
2009 原住民社區永續農業發展之實踐:以新竹縣尖石鄉石磊部落為例。
發表於「第一屆發展研究年會」,國立政治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主辦,台北:11月28日。

顏愛靜、羅恩加、陳胤安
2012 誘因排擠與原住民部落農業之發展:以台灣新竹尖石鄉石磊部落為
例。地理學報65:53-78。

羅恩加
2010 原住民部落發展的課題:以石磊部落發展有機農業為例。發表於
「2010年全國原住民族研究論文發表會」,國立嘉義大學台灣原住民族教育及產業發展中心主辦,嘉義:10月21-22日。
Blaser, Mario
2004 Life Projects: Indigenous People’s Agency and Development. In In the Way
of Development: Indigenous Peoples, Life Projects and Globalization,
Blaser, Mario and Feit, Harvey A. and McRae, Glenn eds., Pp. 26-46.
London: Zed books.

Carsten, Janet, ed.
2000 Cultures of Relatedness: New Approaches to the Study of Kinship.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Dabbert, Stephan and Häring, Anna Maria and Zanoli, Raffaele
2004 Organic Farming: Policies and Prospects. London & New York: Zed Books.

Huang, Ying-Kuei
1995 The “Great Men” Model Among the Bunun of Taiwan. In P. J. Li et al. ads, Austronesian Studies Relating to Taiwan, Pp. 59-107. Taipei:Institute of History and Philology, Academia Sinica.

Kristiansen, Paul and Taji, Acram and Reganold, John
2006 Organic Agriculture: a Global Perspective.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Latour, Bruno
2004[1983] 給我一個實驗室,我將舉起全世界,林宗德譯,雷祥麟校訂。刊於科技渴望社會,吳嘉苓、傅大為、雷祥麟主編,頁219-
263。台北:群學。

Marglin, Stephen A.
1999[1996] 農民、種籽商和科學家:農業體系與知識體系,卜永堅譯,潘永忠校訂。刊於發展的迷思,許寶強、汪暉選編,頁145-
222。香港:牛津大學。

Strathern, Andrew.
1993 Great-men, leaders, big-men : the link of ritual power. In: Journal de la Société des océanistes 97(2): 145-158.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