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18.189.188.8)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作者(中文):張正諺
作者(外文):Jang, Jeng-Yan
論文名稱(中文):狐媚燕京:海之王國占城對明朝的朝貢策略與影響
指導教授(中文):李毓中
口試委員(中文):邱馨慧
鄭永常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清華大學
系所名稱:歷史研究所
學號:100043601
出版年(民國):103
畢業學年度:102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35
中文關鍵詞:占城明朝安南朝貢制度外交史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378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8
  • 收藏收藏:0
占城,一個被日本占城史專家桃木至朗稱之為「海之王者」的國家,在14世紀時,因王室聯姻與邊境問題,與北方的安南結下不解之仇,卻不敵安南的入侵,被迫簽下城下之盟。正所謂時勢造英雄,占城國王制蓬莪靠著傑出的外交手腕,朝貢北方的大明,「假中國之威,以制服其仇」,成為了安南人眼中的「占城項羽」。

明成祖時期,安南與明朝關係極度惡化,占城遂順水推舟與明朝南北夾擊安南,將之消滅。但令占城做夢也想不到的事,安南竟能擺脫明朝的控制建立黎朝,再度出現於歷史的舞台上。有「天南洞主」之稱的黎聖宗,文滔武略可比漢之武帝、唐之太宗,他記取了前朝外交失敗的經驗,致力於與明朝的朝貢關係上。同時期的占城,在外交上卻墨守成規,只知「狐媚燕京」,最終不敵安南入侵,國破家亡。占城王子古來被迫前往明朝告御狀,卻於事無補,占城遂逐漸消失於歷史的洪流之中。
目錄
序論………………………………………………………1
第一節:研究動機………………………………………1
第二節:研究回顧………………………………………5
第三節:內容大綱………………………………………6
第四節:研究方法………………………………………7
第五節:預期結果………………………………………8
第壹章:占城朝貢明朝之動機及經過…………………9
第一節:前言……………………………………………9
第二節:占城制蓬莪的外交謀略………………………10
第三節:朝貢關係下各自的盤算………………………34
第四節:明占軍事同盟和安南的滅亡…………………40
第五節:占城與明朝海洋戰略之關係…………………49
第六節:結語……………………………………………53
第貳章:占城與明朝朝貢關係的結束…………………55
第一節:前言……………………………………………55
第二節:安南黎朝之興起與占城的反應………………55
第三節:「天南洞主」黎聖宗的逆襲…………………61
第四節:占城王子古來與明朝的外交互動……………79
第五節:安南統治下的占人與明占關係的尾聲………86
第六節:結語……………………………………………91
第參章:占城與明朝之朝貢交流………………………92
第一節:前言……………………………………………92
第二節:占城朝貢明朝的過程與比較…………………92
第三節:占城對明朝之影響……………………………98
第四節:明朝對占城之影響……………………………107
第五節:明朝與占城之間的走私貿易…………………114
第六節:結語……………………………………………117
結論………………………………………………………118
第一節:占城外交成與敗………………………………118
第二節:綜合討論與見解………………………………120
第三節:未來研究與展望………………………………121
附錄………………………………………………………125
占城諸王年表(1360-1543)……………………………125
參考書目……………………………………………………126


圖表目錄
圖1-1:《少數民族像冊》………………………………26
圖1-2:鄭和艦隊的航路與所要日數……………………51
圖2-1:黎聖宗時代………………………………………69
圖3-1:占城象……………………………………………103
圖3-2:占城犀牛…………………………………………104
圖3-3:占城虎……………………………………………104
圖3-4:占碑文(美山遺址)……………………………107
圖3-5:占碑文(越南歷史博物館)……………………107
圖3-6:制蓬莪的「天聖元寶」正面……………………109
圖3-7:制蓬莪「天聖元寶」反面………………………109
圖3-8:制蓬莪的「天聖元寶」拓印……………………110


表1-1:洪武年間其餘東南亞諸國朝貢次數……………20
表1-2:制蓬莪朝貢明朝之經過…………………………30
表1-3:征討安南檄文……………………………………42
表3-1:明正統年間占城朝貢情形………………………94
表3-2:儋州地方志所見占城朝貢情形…………………98
參考書目
中文史料
1.「周」孫武,駢宇騫等注,《孫子》北京:中華,2007。
2.「漢」司馬遷,《史記》北京:中華,2007。
3.「漢」班固,《漢書》北京:中華,1962。
4.「漢」鄭玄,《周易》長沙:岳麓,2001。
5.「漢」鄭玄,《禮記》臺北:新興,1977。
6.「北魏」酈道元,《水經注》北京:時代文藝,2001。
7.「南朝宋」范曄,《後漢書》北京:中華,1965。
8.「南齊」沈約,《宋書》北京:中華,1974。
9.「南梁」蕭子顯,《南齊書》北京:中華,1972。
10.「唐」釋道宣,《續高僧傳》,《續修四庫全書【1181】子部‧宗教類》上海:古籍,1995。
11.「宋」王禹偁,《小畜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086】》,臺北:臺灣商務,1983。
12.「宋」王欽若,《册府元龜》南京:鳳凰,2006。
13.「宋」周必大,《文忠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147】》,臺北:臺灣商務,1983。
14.「宋」周去非,楊武泉注,《嶺外代答》北京:中華,1999。
15.「宋」范祖禹,《唐鑒》臺北:臺灣商務,1937。
16.「宋」陸佃,《增修埤雅廣要》,《續修四庫全書【1271】子部‧小說家類》上海:上海古籍,1995。
17.「宋」陸遊,《劍南詩稿》上海:古籍,1985。
18.「宋」趙汝适,馮承鈞校注,《諸蕃志校注》北京:中華,1956。
19.「宋」樂史,王文楚等點校,《太平寰宇記》北京:中華,2007。
20.「宋」葉隆禮,《契丹國志》上海:古籍,1985。
21.「元」脫脫,《宋史》北京:中華,2007。
22.「元」脫脫,《遼史》北京:中華,1974。
23.「元」汪大淵,蘇繼廎校釋,《島夷誌略校釋》北京:中華,1981。
24.「元」周達觀,《眞臘風土記》北京:中華:2000。
25.「明」王世貞,《安南傳》,《明代基本史料叢刊‧鄰國卷‧越南 【79】》北京:線裝書局,2006。
26.「明」王世貞,《彙苑詳註》,《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180-181】類書類》臺南:莊嚴文化事業,1995。
27.「明」王世貞,魏連科點校,《弇山堂別集》北京,中華,1985。
28.「明」王圻,王思義编,《三才圖繪》上海:古籍,1988。
29.「明」王圻,《(萬曆)續文獻通考》臺北:文海,1984。
30.「明」王鳴鶴,《登壇必究》,《續修四庫全書【960-1】子部‧兵家類》上海:古籍,1995。
31.「明」田汝成,《西湖遊覽志》浙江:人民,1980。
32.「明」田藝蘅,《留青日札》上海:古籍,1985。
33.「明」朱之瑜,《舜水先生文集》,《續修四庫全書【1385】集部‧別集類》上海:古籍,1995。
34.「明」朱元璋,臺灣學生書局編,《明朝開國文獻》臺北:臺灣學生,1966。
35.「明」朱元璋,《明太祖文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223】》臺北:臺灣商務,1983。
36.「明」李文鳳,《越嶠書》,《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史部【162-163】載記類》臺南:莊嚴文化事業,1996。
37.「明」李東陽、申時行,《大明會典》臺北:文海,1984。
38.「明」李時珍,劉衡如、劉山永校注,《新校注本本草綱目》北京:華夏,1998。
39.「明」李賢,《明一統志》臺北:臺灣商務,1983。
40.「明」宋岳,《晝永編》,《續修四庫全書【1124】子部‧雜家類》上海:古籍,1995。
41.「明」宋廉,《元史》臺北:中華,1965。
42.「明」宋應星,《天工開物》臺北:臺灣商務,2011。
43.「明」何喬遠,《名山藏》臺北:成文,1971。
44.「明」沈周,《石田翁客座新聞》,《續修四庫全書【1167】子部‧雜家類》上海:古籍,1995。
45.「明」沈德符,《萬曆野獲編》北京:中華,1997。
46.「明」呂毖,《明朝小史》,《四庫禁燬書叢刊‧史部【19】》北京:北京,1997。
47.「明」吳楚材,《疆識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181-182】類書類》臺南:莊嚴文化事業,1995。
48.「明」佚名,《秘閣元龜政要》,《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史部【12】編年類》臺南:莊嚴文化事業,1996。
49.「明」佚名,酒井忠夫監修,《三台萬用正宗》東京:汲古書院,2000。
50.「明」佚名,酒井忠夫監修,《萬用正宗不求人》東京:汲古書院,2003。
51.「明」佚名,酒井忠夫監修,《萬書淵海》東京:汲古書院,2001。
52.「明」佚名,酒井忠夫監修,《五車萬寶全書》東京:汲古書院,2001。
53.「明」佚名,域外漢籍珍本文庫編纂出版委員會編,《龍頭一覽學海不求人》北京:人民,2011。
54.「明」周嘉胄,《香乘》,《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844】》臺北:臺灣商務,1983。
55.「明」林希元,《同安林次崖先生文集》,《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075】別集類》臺南:莊嚴文化事業,1997。
56.「明」武緯子補訂,域外漢籍珍本文庫編纂出版委員會編,《新刊翰苑廣記補訂四民捷用學海群玉》北京:人民,2011。
57.「明」官修,黃彰健校勘,《明實錄》京都:中文,1984。
58.「明」姚虞,《嶺海輿圖》臺北:廣文,1969。
59.「明」胡宗憲,《籌海圖編》,《明代基本史料叢刊‧鄰國卷【41】》北京:線裝,2006。
60.「明」茅元儀,《武備志》臺北:華世,1984。
61.「明」茅瑞徵,《皇明象胥錄》,《四庫禁燬書叢刊‧史部【10】》北京:北京,1997。
62.「明」胡廣,《胡文穆公文集》,《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28】別集類》濟南:齊魯,1997。
63.「明」高岱,《鴻猷錄》上海:古籍,1992。
64.「明」涂山,《明政統宗》臺北:成文,1969。
65.「明」唐冑,《(正德)瓊臺志》,《天一閣藏明代地方誌叢刊【18】》臺北:新文豐,1985。
66.「明」唐冑,《(正德)瓊臺志》,《海南地方志叢刊》海口:海南,2006。
67.「明」俞汝楫,《禮部志稿》,《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597】》臺北:臺灣商務,1983。
68.「明」馬歡,馮承鈞校注,《瀛涯勝覽校注》上海:中華,1955。
69.「明」夏原吉,《忠靖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240】》臺北:臺灣商務,1983。
70.「明」徐三友,酒井忠夫監修,《五車拔錦》東京:汲古書院,1999。
71.「明」徐光啓,《農政全書》上海:古籍,1979。
72.「明」徐企龍,酒井忠夫監修,《妙錦萬寶全書》東京:汲古書院,2003。
73.「明」張國經,《(崇禎)廉州府志》北京:書目文獻,1992。
74.「明」張夑,《東西洋考》北京:中華,1984。
75.「明」莫旦,《大明一統賦》,《四庫禁燬書叢刊‧史部【21】》北京:北京,1997。
76.「明」都穆,《都公談纂》上海:古籍,2005。
77.「明」鄧元錫,《皇明書》,《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史部【29】別史類》臺南:莊嚴文化事業,1996。
78.「明」焦竑,《國朝獻徵錄》,《續修四庫全書【531】史部‧傳記類》上海:古籍,1995。
79.「明」費信,《星槎勝覽》臺北:廣文,1969。
80.「明」費信,馮承鈞校注,《星槎勝覽校注》上海:中華,1954。
81.「明」黃衷,《海語》,《中國風土志叢刊【61】》揚州:廣陵,2003。
82.「明」黃省曾,謝方校注,《西洋朝貢典錄》北京:中華,2000。
83.「明」黃淮,《黃文簡公介菴集》,《叢書集成續編【138】文學類》臺北:新文豐,1988。
84.「明」黄洪憲,《碧山學士集》,《四庫禁燬書叢刊‧集部【30】》北京:北京,1997。
85.「明」黃道周,《廣名將傳》,《叢書集成初編》上海:商務,1937。
86.「明」曾邦泰,《(萬曆)儋州志》,《海南地方志叢刊》海口:海南,2004。
87.「明」曾才漢,《(嘉靖)太平縣誌》臺北:新文豐,1985。
88.「明」湯顯祖,《玉茗堂全集》,《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181】別集類》臺南:莊嚴文化事業,1997。
89.「明」楊榮,《文敏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240】》臺北:臺灣商務,1983。
90.「明」楊士奇,劉博涵、朱海點校,《東里文集》北京:中華,1998。
91.「明」解縉,《文毅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236】》臺北:臺灣商務,1983。
92.「明」葛寅亮,《金陵玄觀志》,《續修四庫全書【719】史部‧地理類》上海:古籍,1995。
93.「明」過廷訓,《本朝分省人物考》,《續修四庫全書【535】史部‧傳記類》上海:古籍,1995。
94.「明」蔡汝賢,《東夷圖說》,《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史部【255】地理類》,臺南:莊嚴文化事業,1996。
95.「明」鄭曉,《吾學編》,《續修四庫全書【424】史部‧雜史類》上海:古籍,1995。
96.「明」鞏珍,向達校注,《西洋番國志》北京:中華,1982。
97.「明」陳士元,《諸史夷語解義》,《四庫未收書輯刊‧拾輯‧柒冊》北京:北京,2000。
98.「明」陳子龍,《明經世文編》北京:中華,1962。
99.「明」陳于宸,《(萬曆)瓊州府志》,《日本藏中國罕見地方志叢刊【1】》北京:書目文獻,1990。
100.「明」陳仁錫,《潛確居類書》巴伐利亞州立圖書館http://ostasien.digitale-sammlungen.de/
101.「明」陳全之,《蓬窗日錄》,《續修四庫全書【1125】子部‧雜家類》上海:古籍,1995。
102.「明」陳建,《皇明通紀法傳全錄》,《四庫禁燬書叢刊補編‧第10冊》北京:北京,2005。
103.「明」陳建,《皇明通紀法傳全錄》,《續修四庫全書【357】史部‧編年類》上海:古籍,1995。
104.「明」陳建,《皇明通紀集要》,《四庫禁燬書叢刊‧史部【034】》北京:北京,1995。
105.「明」薛鳳翔,《牡丹史》安徽:人民,1983。
106.「明」戴璟、張岳,《(嘉靖)廣東通志初稿》,《北京圖書館古籍珍本叢刊【38】史部‧地理類》北京:書目文獻,1988。
107.「明」戴冠,《濯纓亭筆記》,《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103】雜家類》暨南:齊魯,1995。
108.「明」謝肇淛,《五雜組》上海:上海,2001。
109.「明」羅日褧,余思黎點校,《咸賓錄》,《中外交通史籍叢刊》北京:中華書局,2000。
110.「明」嚴從簡,余思黎點校,《殊域周咨錄》北京:中華,2000。
111.「清」計六奇,《明季南略》北京:中華,1984。
112.「清」俞樾,《茶香室叢鈔》臺北:新興,1979。
113.「清」張廷玉,《明史》北京:中華,2007。
114.「清」夏燮,沈志華編,《明通鑑》北京,改革,1994。
115.「清」屈大均,《廣東新語》北京:中華,1997。
116.「清」顧炎武,《天下郡國利病書》,《續修四庫全書【597】史部‧地理類》上海:古籍,1995。
117.「清」劉嶽雲,《格物中法》,《中國科學技術典籍通彙‧綜合卷》鄭州:河南教育,1995。
118.「民國」趙爾巽,《清史稿》北京:中華,1976。

外國資料:
1.「越」黎崱,武尚清點校,《安南志略》北京:中華,2000。
2.「越」吳士連,陳荊和編校,《大越史記全書》東京: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附屬東洋學文獻センター刊行委員會,1984。
3.「越」潘清簡,《欽定越史通鑑綱目》漢喃古籍文獻典藏數位化計畫http://www.nomfoundation.org/
4.「越」陳重金,《越南史略》,戴可來譯作《越南通史》北京:商務,1992。
5.「越」陶維英著,鐘民岩譯,《越南歷代疆域:越南歷史地理研究》北京:商務,1973。
6.「法」馬司培羅,馮承鈞譯,《占婆史》上海:臺灣商務,1933。
7.「法」G..賽代斯,蔡華、楊保筠議,《東南亞的印度化國家》北京:商務,2008。
8.「法」費瑯,(Ferrand, Gabriel)輯注、耿昇譯,《阿拉伯波斯突厥人東方文獻輯注》北京:中華,1989。
9.「法」費琅,馮承鈞譯,《崑崙及南海古代航行考,蘇門答剌古國考》,《世界漢學論叢》北京:中華,2002。
10.「義」馬可波羅,沙海昂(A.J.H. Charignon)註,馮承鈞譯,《馬可波羅行紀》臺北:臺灣商務,2000。
11.「荷」官方,江樹生譯註,《熱蘭遮城日誌(第一冊)》臺南:臺南市政府,1999。
12.「荷」官方,江樹生譯註,《熱蘭遮城日誌(第二冊)》臺南:臺南市政府,2002。
13.「荷」官方,江樹生譯註,《熱蘭遮城日誌(第三冊)》臺南:臺南市政府,2004。
14.「荷」官方,江樹生譯註,《熱蘭遮城日誌(第四冊)》臺南:臺南市政府,2010。
15.「荷」官方,郭輝譯,《巴達維亞城日記(第一冊)》臺北:臺灣文獻,1970。
16.「荷」官方,郭輝譯,《巴達維亞城日記(第二冊)》臺北:臺灣文獻,1970。
17.「荷」官方,程大學譯,《巴達維亞城日記(第三冊)》臺北:臺灣文獻,1990。
18.「日」岩村成允,許雲樵譯,《安南通史》香港:星洲世界,1957。
19.「日」石澤良昭編,《東南アジア史【2】東南アジア古代家國の成立と展開》東京:岩波書店,2001。
20.「日」石井米雄編,《東南アジア史【3】東南アジア近世の成立》東京:岩波,2001。
21.「日」石井米雄,《東南アジア世界の構造と變容》東京:創文社,1986。
22.「日」宮岐正勝,《鄭和の南海大遠征:永楽帝の世界秩序再編》東京:中央公論社,1997。
23.「日」桃木至朗、樋口英夫、重枝豊,《チャンパ:歴史‧末裔‧建築》東京:めこん,1999。
24.「日」Tran Ky Phuong、重枝豊,《チャンパ遺跡》東京:連合出版,1997。
25.「澳」瑞德 (Anthony Reid),吳小安、孫來臣、錢江、李塔娜譯,《東南亞的貿易時代1450-1680》北京:商務,2010。
26.「紐西蘭」尼古拉斯‧塔林主編,陳明華、俞亞克譯,《劍橋東南亞史》雲南,人民,2003。
27.「英」D.G.E.霍爾,中山大學東南亞歷史研究所譯,《東南亞史》北京:商務,1982。
28.Reid, Anthony, Southeast Asia in the Age of Commerce, 1450-1680,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88.
29.Boxer Codex手稿,未出版,感謝李毓中老師提供。
30.Christie, Jan Wisseman,“State Formation in Early Maritime Southeast Asia: A Consideration of the theories and the Data”, Bijdragen tot de Taal-, Land- en Volkenkunde, 151/2 (1995), pp235-288.
31.Majumdar, Ramesh Chandra, Champā : history & culture of an Indian colonial kingdom in the Far East, 2nd.-16th century A.D., New Delhi:Gyan Pub. House, 2008.
32.Nicholas Tarling,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Southeast Asia,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9.
33.Trần Kỳ Phương & Bruce M. Lockhart, The Cham of Vietnam:history, society, and art, Singapore:NUS Press, 2011.
34.Wolters, O. W., History, Culture, and Region in Southeast Asian Perspectives, Ithaca, N.Y.:Cornell University, 1999.

近人著作:
1.中國社會科學院,《古代中越關係史資料選編》北京:中國社會科學,1932。
2.王自強編,《明代輿圖綜錄》北京:星球地圖,2007。
3.向達整理,《鄭和航海圖》,《中外交通史籍叢刊》北京:中華,1961。
4.呂宗力,《中國歷代官制大辭典》北京:北京,1994。
5.李其泰,《外交學》臺北:正中,1980。
6.李雲泉,《朝貢制度史論──中國古代對外關係體制研究》北京:新華,2004。
7.姚楠,《東南亞與華人-王賡武教授論文選集》北京:中國友誼,1987。
8.梁錦文,《越南簡史》南投:國立暨南大學東南亞研究中心,2003。
9.萬明,《明代中外關係史論稿》北京:中國社會科學,2011。
10.晁中辰,《明代海禁與明代海外貿易》北京:人民,2005。
11.許雲樵,《北大年史》新加坡:南洋編譯所,1946。
12.國立中央圖書館編,《明人傳記資料索引》臺北:編者,1966。
13.陶晉升,《中國近古史》臺北:東華,1979。
14.陶晉升,《宋遼金元史新編》臺北:稻香,2008。
15.張奕善,《東南亞史研究論集》臺北:臺灣學生,1976。
16.張秀民,《中越關係史論文集》臺北:文史哲,1992。
17.曾玲,《東南亞的鄭和記憶與文化詮釋》合肥市:黃山,2008。
18.雲南省錢幣研究會、廣西錢幣學會編,《越南歷史貨幣》北京:中國金融,1993。
19.廖舜右等著,《國際關係新論》臺北:五南,2013。
20.鄭一鈞,《論鄭和下西洋》北京:海洋,2005。
21.鄭永常,《征戰與棄守:明代中越關係研究》臺南:國立成功大學,1998。
22.鄭永常,《來自海洋的挑戰:明代海貿政策演變研究》臺北:稻香,2004。
23.鄭鶴聲、鄭一鈞,《鄭和下西洋資料彙編》濟南:齊魯,1989。
24.陳序經,《東南亞古史研究合集(上卷)》廣東:海天,1992。
25.陳佳榮、謝方、陸峻嶺,《古代南海地名匯釋》北京:中華,1986。
26.陳達生,《鄭和與東南亞伊斯蘭》北京:海洋,2008。
27.陳學霖,《明代人物與史料》香港:香港中文大學,2001。
28.陳學霖,《明代人物與傳說》香港:香港中文大學,1997。
29.陳錦昌,《鄭成功的台灣時代》臺北:向日葵文化,2004。
30.龔書鐸、劉德麟主編,《圖說明朝》臺北:知書房,2009。

期刊資料:
1.王桃,〈明成祖出兵安南人數考述〉,《華南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5(2004),頁153-155。
2.王貞貞,〈略論占婆文化〉,《東南亞縱橫》12(2004),頁72-76。
3.毛春初,〈安南、占婆的百年衝突(1368-1471)與明朝的不作為政策〉,《中山大學研究生學刊(社會科學版)》22:4(2001),頁86-91。
4.朱桂蓮,〈論越南對占婆的征服〉,《江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4(1989),頁60-66。
5.杜劍宣,〈從占婆國的滅亡看越南的「南進」〉,《廣西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1981),頁50-55。
6.李未醉,〈古代占婆對華朝貢之動因探析〉,《廣西社會科學》3(2006),頁100-102。
7.李德霞,〈日本朱印船在東南亞的貿易〉,《東南亞南亞研究》4(2010),頁80-84+92。
8.桂光華,〈關於占婆建國時間的兩種看法淺析〉,《南洋問題研究》1(1984),頁114-120。
9.梁志明,〈論占城在鄭和下西洋中的歷史地位與作用〉,《南洋問題研究》4(2004),頁1-10+96。
10.許鈺,〈占城國譯語註〉,《南洋學報(一)》第二卷,第一輯(臺北,成文,1950),頁1385-1409。
11.許雲樵,〈滿刺加國譯語註〉《南洋學報(四)》第六卷,第一輯(臺北,成文,1950)頁327-353。
12.郭紹林,〈隋代東都洛陽的佛教內道場和翻經館〉,《世界宗教文化》4(2006),頁29-31。
13.張奕善,〈明帝國南海外交使節考〉,《臺大歷史學報》3(1976.05),頁131-195。
14.黃柏棋,〈How to Deal with Aboriginal Culture-Ancient Champa as an Example〉,《民族學報》6(2007.12),頁53-75。
15.黃國安,〈鄭和下西洋與中國占城經濟文化交流〉,《東南亞縱橫》2(1985),頁30-34。
16.黃國安,〈占城與宋朝的友好關係〉,《東南亞縱橫》3(1984),頁24-27。
17.鄧昌友、陳文源,〈宋朝與占城經貿關係探索〉,《東南亞縱橫》2(2004),頁66-69。
18.劉利華,〈宣德至成化年間明朝出使占城使節考〉,《韶關學院學報》4(2002),頁102-106。
19.劉利華,〈明朝出使占城使節考(上)〉,《阜陽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2002),頁122-124。
20.劉利華,〈明代占城通使中國考〉,《船山學刊》3(2009.07),頁177-180。
21.廖大珂,〈論伊斯蘭教在占城的傳播〉,《南洋問題研究》3(1990),頁88-97。
22.餘思偉,〈占婆與宋朝貿易關係略述〉,《東南亞縱橫》3(1982),頁24-26。
23.鄭永常,〈明太祖朝貢貿易體制的建構與挫折〉,《新亞學報》22(2003),頁457-498。
24.陳文,〈占城與中國明朝的文化交流〉,《東南亞研究》4(2004),頁92-96。
25.陳文,〈明代占城與中國的友好關係〉,《東南亞縱橫》7(2004),頁45-51。
26.陳文,〈明朝出使占城研究〉,《東南亞》2(2004),頁46-52。
27.陳顯泗,〈12—13世紀真臘占婆間的「百年戰爭」〉《雲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4(1988),頁8-14。
28.蕭軒竹,〈占城在明代對外關係中的地位〉,《政大史粹》10(2006.06),頁1-27。

會議論文:
1.李毓中。2012年6月3-4日。〈東南亞古王國的最後身影:十六世紀末西班牙文獻中的占城〉,發表於國立清華大學人社中心主辦「季風亞洲與多元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多元文化視角下的東西文明交流」工作坊
2.李毓中。2012年5月31日。〈取人膽汁獻於王:十六世紀末西班牙文獻中的占城(Champa)風俗與概況〉,發表於佛光大學社會科學暨管理學院主辦「2013臺灣的東南亞區域研究年度研討會」
3.李慶新。2003年3月13-15日。〈貿易、移植與文化交流:15-17世紀廣東人與越南人〉,發表於香港中文大學圖書館系統主辦,「第二屆海外華人研究與文獻收藏機構國際合作會議」。
4.張正諺。2012年5月31日。〈占城在明中葉前期海洋史上的歷史意義〉,發表於佛光大學社會科學暨管理學院主辦「2013臺灣的東南亞區域研究年度研討會」
5.鄭永常。2013年5月17日。〈新州港之夢:占城都城地理位置考釋〉,發表於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系與人社中心主辦「2013年近世東亞海港城市研究工作坊II」工作坊。
6.鄭永常。2013年11月29-30日。〈會安興起:廣南日本商埠形成過程〉發表於國立成功大學人社中心主辦「2013海洋文化學術研討會【東亞海港城市與文化】」。
7.陳宗仁。2011年11月4日。〈略論《東西洋考》所附輿圖對東亞海域的描繪〉,發表於中研院人社中心主辦「近世東亞海域史的多視角研究:以各國史料為中心的探討」工作坊。
8.陳信雄。2013年5月17日。〈近世東亞各國外銷陶瓷與海外交通〉,發表於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系與人社中心主辦「2013年近世東亞海港城市研究工作坊II」工作坊。

學位論文:
1.李富森,〈略論占城與宋朝的關係〉河南:鄭州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
2.劉利華,〈明朝與占城關係論略〉廣州:暨南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網路資源:
1.中國期刊網http://cnki50.csis.com.tw.nthulib- oc.nthu.edu.tw/kns50/index.aspx
2.北京故宮博物院藏宮廷繪畫www.dpm.org.cn/big5/E/E23/wenwu/49.htm
3.日本九州大學総合研究博物館デジタルアーカイブ http://record.museum.kyushu-u.ac.jp/wakan/
4.法國家圖書館http://gallica.bnf.fr/
5.故宮書畫典藏資料檢索http://painting.npm.gov.tw/npm_public/index.htm
6.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www.airitilibrary.com/
7.臺灣大百科全書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index
8.德國巴伐利亞州立圖書館http://ostasien.digitale-sammlungen.de/
9.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http://www.ndap.org.tw/index.php

電子資料庫:
1.中研院漢籍電子資料庫
2.中國方志庫
3.中國基本古籍庫
4.文淵閣四庫全書電子版
5.漢喃古籍文獻典藏數位化計畫http://www.nomfoundation.org/
(此全文限內部瀏覽)
電子全文
摘要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