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3.15.3.41)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作者(中文):詹秉叡
作者(外文):Chan, Ping Jui
論文名稱(中文):漢初儒法合流思想的根源──先秦天命意識的發展與轉折
論文名稱(外文):Study on the evolution of Confucianism and legalists in Early Han dynasty: development and transition of the Mandate of Heaven in Pre-Qin dynasty
指導教授(中文):林聰舜
指導教授(外文):Lin, Tsung Shun
口試委員(中文):簡良如
黃忠天
口試委員(外文):Chien, Liang Ju
Huang, Chung Tien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清華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系
學號:100041508
出版年(民國):104
畢業學年度:103
論文頁數:119
中文關鍵詞:儒法合流天命天下戰爭世界主義
外文關鍵詞:confucianization of lawMandate of Heavenall under HeavenconflictsvirtueJenLiTaocosmopolitanism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157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20
  • 收藏收藏:0
學者常論及漢初學術有儒法合流的現象。這篇論文即是站在儒法合流現象的基礎上,掘發漢儒如何繼承、發揮先秦儒家的實踐理念──天命意識與天下觀──積極地改造秦制之內涵,以回應當時的政治與外交問題。
論文分五章,第一章回顧現代論者對於漢初儒法合流的論述,並拈出儒法合流中「法吏儒生化」之面向,進而略述天命意識對中國政治思想的影響。第二章旨在瞭解天命意識之內容,故回到天命意識的源始處殷周爭戰之交的歷史處境來探討,並指出「命」與「德」之間的互動關係主要落實在社會群眾基礎之上。第三章首先論述孔子處在什麼樣的政治環境中繼承了西周的天命觀,並從《論語》中仁、禮互涉的現象觀察「仁」的信仰向度與社會意義。第四章探討《論語》中「道」的歷史意識與君子使命的實踐,並與《老子》反天命目的、反歷史理念的個人、重身思想作對照;最後再借孔、老思想之別一探黃老思想興、衰與儒家思想抬頭的外緣因素──漢初儒生在秦制的架構下積極促成制度內涵的轉化,故產生儒法合流的現象。第五章則總結全文,指出若將儒家放在現今的視野下,其由西周所繼承的天命意識與天下觀頗具有「世界主義」的特質。故除了在自由、專制兩端對儒學作維護與批判之外,亦可由此概念切入觀察其利弊得失。
Topic on the integration of confucianism and legalists in Early Han dynasty has been widely studied. Based on this phenomenon, this thesis intends to interpret how the confucianism scholars in Han dynasty inherited and developed to practice the “Mandate of Heaven” and the ideal of “all under Heaven” from their predecessor in Pre-Qin dynasty. The connotations of the Qin political system were transformed actively to respond the political and diplomatic scenarios for that duration.
The dissertation is divided into five chapters. In the opening chapter, the author reviews recent research on the integration of confucianism and legalists in Early Han dynasty, indicates the dimension of “confucianization of law,” and outlines the impact on Chinese political thoughts by consciousness of “Mandate of Heaven”. The content of the second chapter is to signify the meanings of “Mandate of Heaven” through probing into its historical background, the turbulent transition period from Shang to Chou dynasties accompanied with constant conflicts between these two political powers, and to reveal that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destiny” and “virtue” was established on the bases of social activity. In the third chapter, the author firstly points out how the idea of “Mandate of Heaven” from Western Chou dynasty was inherited by Confucius in the political environment he was surrounded with, and extracts the social and religious dimensions of “Jen” from the textuality between “Jen”and “Li” in the Analects.In the fourth chapter the author explores the historical consciousness of “Tao” and the realization of the mission of gentlemen in the Analects. This issue is furthermore compared with the individualistic and body conceptual philosophy of Laozi, who advocates anti “Mandate of Heaven” and anti historical consciousness. Lastly, based on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heories of Confucious and Laozi, the environmental factors of prosperity and decline of Huang Lao thoughts are able to be discriminate, and consequentially lead to the integration of confucianism and legalists referred to transferring the connotation of Qin political system by confucianism scholars in Early Han dynasty. The last chapter concludes that the consciousness of “Mandate of Heaven” and the idea of “all under Heaven” both show to take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smopolitanism” from today’s point of view. Accordingly, except from the pros and cons of libertinism or despotism, this finding may provide people another penetrating point to examine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confucianism.
摘要
第一章‧緒言----------------------------------------------1
第一節、儒法合流論的生成背景----------------------------------------2
第二節、以天命意識作為統治論述的核心概念----------------------------9
第三節、文獻回顧---------------------------------------------------14
第四節、研究目標與章節安排-----------------------------------------18
第二章‧西周之天命與德行---------------------------------22
第一節、重新理解天命:周人思想價值的轉換---------------------------22
第二節、有德與受命:周人「德」義的社會性---------------------------26
第三節、西周天命意識下的積極作為-----------------------------------31
(一)周人的歷史任務-------------------------------------------31
(二)由中國而天下---------------------------------------------37
第四節、天命意識的衰微---------------------------------------------39
第三章‧《論語》中「仁」的天命向度------------------------45
第一節、孔子思想出現的社會背景-------------------------------------45
第二節、「仁」與「天下」:西周天命意識的繼承與內化-------------------52
(一)孔子與管仲-------------------------------------------------52
(二)君民同德的新基礎:仁的提出---------------------------------55
第三節、推己及人:孔子之仁、禮互參---------------------------------62
第四章‧孔、老對「道」的不同見解及影響-------------------70
第一節、士志於道:君子的內涵---------------------------------------70
第二節、天下有道:道與歷史意識-------------------------------------77
第三節、老子對西周天命意識的反抗-----------------------------------82
(一)略述老子思想論旨-------------------------------------------82
(二)老子之「道」與反歷史傾向-----------------------------------84
(三)老子重身之個體自由觀---------------------------------------87
第四節、由漢初黃老思想的發展與困境觀察漢初儒法合流的現象-----------90
(一)從儒生理念的角度出發看待叔孫通「起朝儀」之意義-------------93
(二)在黃老與秦制的夾縫中求天下的保存:賈誼禮治思想的提出-------96
(三)個體、社會、中國而天下:試探漢初儒法合流之內涵------------100
第五章‧結論--------------------------------------------103
參考書目----------------------------------------------------106
一、古籍及譯註
[漢]賈誼撰;閻振益、鐘夏校注:《新書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0。
[漢]許慎撰;[宋]徐鉉校訂:《說文解字》,北京:中華書局,2004。
[漢]王符撰;[清]汪繼培箋:《潛夫論》,上海:中華書局,1936。
[漢]班固撰;[唐]顏師古注:《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62。
[漢]趙岐注;[宋]孫奭疏:《孟子注疏》,臺北市:中華書局,1968。
[魏]何晏注;[宋]刑昺疏:《論語注疏》,臺北市:臺灣古籍,2001。
[魏]王弼等:《老子四種》,臺北市:大安,1999。
[梁]皇侃:《論語集解義疏》,臺北縣:藝文,1966。
[唐]孔穎達疏:《左傳正義》,臺北市:藝文,1979。
─────:《禮記正義》,臺北縣:藝文,1976。
[唐]房玄齡注:《管子》,上海:中華書局,1936。
[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臺北市:大安,1996。
[清]劉寶楠:《論語正義》,北京:中華書局,1990。
[清]王先謙:《荀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88。
[清]王先慎:《韓非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98。
[清]郭慶藩注;王孝魚點校:《莊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61。
[清]顧炎武撰;[清]黃汝成集釋:《日知錄集釋》,上海:上海古籍,2006。
[清]陳立撰;吳則虞點校:《白虎通疏證》,北京:中華書局,1994。
[清]章學誠撰:《文史通義》,上海:上海古籍,2008。
[清]譚嗣同撰:《仁學》,臺北市:文景,2013。
王夢鷗:《禮記今註今譯》,臺北市:臺灣商務,1984。
李宗侗:《春秋公羊傳今註今譯》,臺北市:臺灣商務,1994。
屈萬里:《尚書集釋》,臺北市:聯經,1983。
 ──:《尚書今註今譯》,臺北市:聯經,1984。
 ──:《周易集釋初稿》,臺北市:聯經,1985。
 ──:《詩經詮釋》,臺北市:聯經,1983。
高 亨:《詩經今注》,臺北市:里仁,1981。
徐元誥:《國語集解》,北京:中華書局,2002。
陳鼓應:《老子今註今譯及評介》,臺北市:臺灣商務,2000。
梁啟雄:《荀子簡釋》,臺北:臺灣商務,1978。
梁啟雄:《韓子淺解》,北京;中華書局,1960。
曾運乾:《尚書正讀》,北京:中華書局,1964。
楊伯峻:《論語譯注》,北京:中華書局,2006。
楊伯峻:《孟子譯注》,香港:中華書局,1984。
楊伯峻:《春秋左傳注》,臺北市:洪業文化,1993。
中山大學中文系:《柳宗元封建論譯注》,廣東:人民,1974。
[日]瀧川龜太郎:《史記會注考證》,臺北市:大安,2009。
二、近人著作
方穎嫻:《先秦之仁義禮說》,臺北市:文津,1996。
王曉波:《儒法思想論集》,臺北市:時報,1983。
王健文:《奉天承運──古代中國的「國家」概念及其正當性基礎》,臺北市:
東大,1995。
甘懷真:《皇權、禮儀與經典詮釋:中國古代政治史研究》,臺北市:臺大出版
中心,2004。
 ──:《中國通史》,臺北市:三民,2005。
江宜樺編:《華人世界的現代國家結構》,臺北市:商周,2003。
伍振勳:《語言、社會與歷史意識:荀子思想探義》,臺北縣:花木蘭,2009。
牟宗三:《中國哲學十九講》,臺北市:臺灣學生,1983。
 ──:《歷史哲學》,臺北市:臺灣學生,1988。
余英時:《中國知識階層史論古代篇》,臺北市:聯經,1980。
 ──:《論天人之際──中國古代思想起源試探》,臺北市:聯經,2014。
 ──:《歷史與思想》,臺北市:聯經,1977。
杜正勝:《周代城邦》,臺北市:聯經,1981。
 ──:《編戶齊民:傳統政治社會結構之形成》,臺北市:聯經,1990。
 ──:《古代社會與國家》,臺北市:允晨,1992。
 ──:《中國上古史論文選集》,臺北市:華世,1979。
邢義田:《秦漢史論稿》,臺北市:東大,1987。
 ──:《天下一家:皇帝、官僚與社會》,北京:中華書局,2011。
李偉泰:《漢初學術及王充論衡述論稿》,臺北市:長安,1985。
李澤厚:《中國古代思想史論》,臺北市:三民,1996。
汪宏倫編:《戰爭與社會:理論、歷史、主體經驗》,臺北市:聯經,2014。
林聰舜:《西漢前期思想與法家的關係》,臺北市:大安,1991。
 ──:《漢代儒學別裁──帝國意識形態的形成與發展》,臺北市:臺大出版
中心,2013。
林毓生:《思想與人物》,臺北市:聯經,1983。
林安梧:《道的錯置──中國政治思想的根本困結》,臺北市:臺灣學生,
2003。
林啟屏:《從古典到正典:中國古代儒學意識之形成》,臺北市:臺大,2007。
韋政通:《荀子與古代哲學》,臺北市:商務,1985。
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臺北市:商務,1978。
 ──:《兩漢思想史》,臺北市:臺灣學生,1976。
 ──:《中國經學史的基礎》,臺北市:臺灣學生,1982。
許倬雲:《求古編》,臺北市:聯經,2010。
陳來:《古代思想文化的世界:春秋時代的宗教、倫理與社會思想》,北京:三
聯書店,2002。
陳啟雲:《治史體悟》,桂林:廣西師範大學,2007。
 ──:《儒學與漢代歷史文化》,桂林:廣西師範大學,2007。
張鴻愷:《先秦至漢初《老子》思想之發展與變遷》,臺北市:萬卷樓,2009。
張德勝:《儒家倫理與秩序情結──中國思想的社會學詮釋》,臺北市:巨流,
1989。
 ──:《社會原理》,臺北市:巨流,1986。
張佛泉:《自由與人權》,臺北市:臺灣商務,1993。
張光直:《美術、神話與祭祀》,臺北縣:稻鄉,1993。
馮達文、郭齊勇:《新編中國哲學史》,臺北市:洪業文化,2005。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臺北市:臺灣商務,2014。
程元敏:《先秦經學史》,臺北市:臺灣商務,2013。
傅斯年:《性命古訓辨正》,臺北市:聯經,1980。
傅佩榮:《儒道天論發微》,臺北市:聯經,2010。
葉啟政:《象徵交換與正負情愫交融:一個後現代現象的透析》,臺北市:遠
流,2013。
管東貴:《從宗法封建制到皇帝郡縣制的演變──以血緣解紐微脈絡》,北京:
中華書局,2010。
鄭吉雄:《觀念字解讀與思想史探索》,臺北市:臺灣學生,2009。
劉大杰:《中國文學發展史》,臺北市:華正書局,2008。
錢穆:《孔子與論語》,臺北市:聯經,1974。
蕭公權:《中國政治思想史》,臺北市:中國文化大學,1980。
羅彤華:《漢代的流民問題》,臺北市:學生書局,1989。
三、單篇論文
李新霖:〈「以德配天」思想的演進──以《書》、《詩》、《左傳》、《論語》經典
為例〉,收於《哲學與文化427期》,臺北市:五南,2009。
沈剛伯:〈從古代禮、刑的運用探討法家的來歷〉,收於《中國上古史論文選
集》,臺北市:華世,1979。
杜正勝:〈秦火與焚書〉,收於《歷史月刊》,第八期,1988。
徐復觀:〈釋論語的「仁」──孔學新論〉,收於《中國上古史論文選集》,臺
北市:華世,1979。
張端穗:〈仁與禮──道德自主與社會制約〉,收於《中國文化新論思想篇:天
道與人道》,臺北市:聯經,1982。
勞悅強:〈可得而聞:孔門的道論〉,收於《先秦文本及思想之形成、發展與轉
化(上)》,臺北市:臺大,2013。
曾春海:〈辨孔、孟、荀的王霸論〉,收於《儒家哲學論集》,臺北市:文津,
1989。
蔡仁厚:〈儒法異同平議──以禮與法為中心〉,收於《第一屆中國思想史研討
會:先秦儒法道思想之交融及其影響》,臺中市:東海大學文學院,1989。
錢 穆:〈周公與中國文化〉,收於《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一)》,臺北市:東
大,2005。
[日]西嶋定生:〈中國古代統一國家的性質──皇帝統治之出現〉,收於《中
國上古史論文選集》,臺北市:華世,1979。
四、學位論文
李冠廷:《「禮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新考──先秦到西漢文獻詮釋的考察》,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12。
伍振勳:《荀子「天生人成」思想的意義新探》,國立臺灣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
博士論文,2004。
五、翻譯著作
阿爾貝‧卡謬(Albert Camus)著,石武耕譯:《思索斷頭台》,高雄市:奪朱,
2012。
費希特(Johann Gottlieb Fichte)著,梁志學、沈真譯:《論學者的使命 人的使
命》,北京:商務,1984。
康德(Immanuel Kan)著,李明輝譯:《康德歷史哲學論文集》,臺北市:聯經,
2002。
韋伯(Max Weber)著,康樂等譯:《支配的類型:韋伯選集(III)》,臺北市:遠
流,1996。
費南多‧薩巴特(Fernando Savater)著,魏然譯:《哲學大師寫給每個人的政治思
考課》,臺北市:漫遊者文化,2015。
貝克爾(Gary S. Becker)著,王文娟譯:《家庭論》,臺北縣:立緒文化,1997。
伯爾曼(Harold J. Berman)著,梁治平譯:《法律與宗教》,北京:中國政法大學,
2002。
涂爾幹(Emile Durkheim)著,芮傳明譯:《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臺北市,桂
冠,1992。
Ian Gough著,古允文譯:《福利國家的政治經濟學》,臺北市:巨流,1995。
Harold L. Wilensk著,衛民譯:《福利國家與平等》,臺北市:黎民,1982。
炳谷行人著,林暉鈞譯:《世界史的結構》,臺北市:心靈工坊,2014。
平勢隆郎著,周潔譯:《從城市國家到中華》,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4。
西田幾多郎著,何倩譯:《善的研究》,北京:商務,1997。
許田波著,徐進譯:《戰爭與國家形成:春秋戰國與近代早期歐洲之比較》,上
海:上海人民,2009。
趙鼎新著,夏江旗譯:《東周戰爭與儒法國家的誕生》,上海:華東師範大學,
2006。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