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18.223.196.180)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作者(中文):林昌羿
論文名稱(中文):金屬氧化熱推進引擎之固態燃料線與噴火嘴開發研究
指導教授(中文):葉均蔚
謝光前
口試委員(中文):洪建龍
李勝隆
曹春輝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清華大學
系所名稱:材料科學工程學系
學號:100031568
出版年(民國):102
畢業學年度:101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28
中文關鍵詞:鋁線引擎引擎噴火嘴固態燃料線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730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收藏:0
本研究目標在於開發一種全新的引擎,其燃料不使用傳統的汽柴油;而是使用固態金屬線做為燃料,在引擎活塞的壓縮階段,以電極對金屬線線頭產生弧光放電,形成金屬氣體及液滴而與氧氣或空氣中的水氣引發劇烈氧化而爆炸,使氣體膨脹推進活塞。
為了得到金屬線的氧化熱,必須將金屬線升溫到沸點以上(如鋁為2500oC),因此本研究之構想係採用局部溫度可高達12000oC的電弧放電,來汽化金屬線。去年王建舜針對此一構想進行初步的研究,包括對鋁線汽化、燃燒、生成物及機制做一系列探討,以評估鋁線引擎之可行性,並作為鋁線電弧噴火嘴裝置的設計基礎。其中以快速攝影機觀察常溫常壓下鋁線對鋁線放電時,鋁線線頭從室溫升溫至電弧產生所需時間,結果證明其放電氧化速率能配合四衝程引擎的高轉速。以鋁線對鋁線放電,量測正負極的消耗重量,並觀察其熔融長度,結果證明鋁線應接正極,汽化效率較高,更藉此瞭解燃燒時電極尖端的溫度分布。經電子顯微鏡及X光繞射分析,確認鋁線放電的產物為直徑10~150 nm的γ-氧化鋁球狀奈米顆粒,屬於均質成核機制,但若在放電時沈積於電弧附近的基材,則屬自我催化成核控制的沈積機制。
本研究在此基礎上,更進一步地針對不同金屬燃料線進行研究。結果得知鋁鎂合金線(5356) 除氣化外,能產生大量的小顆粒噴濺,增加氣化率及氧化熱量,是最有效率的金屬線,除此之外在相同能量下利用大電流短時間(<10ms)可增加5356合金的消耗量,更顯示使用更大電流的可行性。最後蒐集5356放電後粉末,確認放電所產生的粉末粒徑介於30 ~80 nm,包含γ-氧化鋁、MgAl2O4與不具計量比的MgAl2O4。
在噴嘴使用的部分,由於王建舜將鋁線頭及電弧局限在一個小空間內,以避免電弧的光線或熱將能量帶到汽缸大範圍的空間而降低局部電弧溫度的提升,此方法可提升鋁線尖端的汽化效率約 6倍,因此噴火嘴設計一開始以侷限性噴火嘴設計為主,但缺點為氧化鋯易熔化後使放電不穩定,並造成鋁線與鎢銅極短路而導通,失去電弧氣化的作用。
最後改進氧化鋯無法承受長時間高熱使用,設計以活塞放電式噴活嘴,藉由活塞的往復式運動對伸出洞口的燃料線進行正時點火,可確保氧化鋯的完整,並進行長時間的放電。
摘 要 I
致 謝 III
目 錄 IV
圖 目 錄 VII
表 目 錄 XIII
壹、 前言 1
貳、 文獻探討 4
2.1. 鋁線與汽、柴油及其他能源之比較 4
2.2. 電漿原理與放電型態 8
2.2.1. 電漿基本原理 8
2.2.2. 平衡與非平衡電漿 9
2.2.3. 典型放電 13
2.3. 合成零維奈米氧化鋁相關文獻回顧 19
2.3.1. 以熱電漿將鋁粉氣化並氧化成奈米氧化鋁 19
2.3.2. 以電阻熱將鋁線氣化並氧化成奈米氧化鋁 22
2.3.3. 電弧氣化鋁線 25
參、 研究方法 28
3.1. 實驗流程 28
3.2. 分析儀器 31
3.2.1. 場發射掃描式電子顯微鏡(FESEM) 31
3.2.2. X光繞射分析儀(XRD) 31
3.2.3. 穿透式電子顯微鏡(TEM) 32
3.2.4. 快速攝影設備(Phantom v7.3) 33
肆、 結果與討論 35
4.1. 不同種類固態燃料放電研究 35
4.1.1. 單次放電 36
4.1.2. 放電過程觀察 37
4.1.3. 多次放電 38
4.1.4. 高速攝影機噴濺觀察 41
4.2. 鋁線、5356合金線消耗研究 45
4.2.1. 放電能量計算 45
4.2.2. 電流、能量與消耗量間關係 46
4.2.3. 延長鋁線放電時間 50
4.2.4. 含氫鋁線的使用 55
4.2.5. 縮短5356放電時間 59
4.3. 5356粉末分析 65
4.3.1. 實驗方式與架構 65
4.3.2. 形貌分析 65
4.3.3. XRD結構分析 69
4.3.4. TEM分析 70
4.4. 引擎設備與噴嘴材料選用 78
4.4.1. 引擎設備建立 78
4.4.2. 噴火嘴材料 83
4.5. 噴火嘴設計 85
4.5.1. 自身放電噴火嘴(使用鋁線)-基本設計 85
4.5.2. 自身放電噴火嘴(使用鋁線)-側向送線設計 90
4.5.3. 自身放電噴火嘴(使用鋁線)-直筒狀設計 97
4.6. 自身放電噴火嘴(使用5356鋁合金線) 106
4.6.1. 開口3、內徑3、電流150(3315) 107
4.6.2. 開口3、內徑5、電流150(3515) 108
4.6.3. 開口3、內徑5、電流100(3510) 110
4.6.4. 開口2、內徑5、電流100(2510) 110
4.6.5. 小結 111
4.7. 與活塞放電噴火嘴(使用5356鋁合金線) 113
4.7.1. 圓片式鎢銅極、氧化鋯外牆 113
4.7.2. 無氧化鋯外牆、鎢銅柱 120
伍、 結論 125
陸、 本研究貢獻 126
柒、 未來研究方向 127
捌、 參考文獻 128
[1] ALUMINUM - PROPERTIES AND PHYSICAL METALLURGY - HATCH,JE, Automotive Engineering, 92 (1984), pp. 109-109.
[2] G. Baralis, METALLURGICAL THERMOCHEMISTRY, Metallurgia Italiana, 57 (1965), p. 36.
[3] A. Zaluska, L. Zaluski, J.O. Ström-Olsen, Structure, catalysis and atomic reactions on the nano-scale: a systematic approach to metal hydrides for hydrogen storage, Applied Physics A: Materials Science & Processing, 72 (2001), pp. 157-165.
[4] J.F. Boyle, D.J. Cade, S.H. McIntosh, in, ALUMIFUEL POWER INC (ALUM-Non-standard), p. 43.
[5] J.R.Roth, Industrial Plasma Engineering, Institute of physics publishing, (2003), p. 355.
[6] M.I. Boulos, Thermal Plasma Processing, Ieee Transactions on Plasma Science, 19 (1991), pp. 1078-1089.
[7] http://www.tech-faq.com/gas-discharge-tube.html.
[8] A. von Engel., Ionized Gase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p. 172.
[9] Y.P. Raizer, Gas Discharge Physics, Spinger-Verlag ,Germany, (1991), p. 2.
[10] Y.P. Raizer, Gas Discharge Physics, Springer-Verlag: Berlin, (1991), pp. 246-247.
[11] S.-M. Oh, D.-W. Park, Preparation of ultra-fine alumina powders by D. C. plasma jet, Korean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17 (2000), pp. 299-303.
[12] W.M. Turnbull AG, The CSIRO thermochemistry system, Version 5. IMEC, Australia, (1988).
[13] S. Ishihara, H. Suematsu, T. Nakayama, T. Suzuki, K. Niihara, Synthesis of nanosized alumina powders by pulsed wire discharge in air flow atmosphere, Ceramics International, 38 (2012), pp. 4477-4484.
[14] C. Chazelas, J.F. Coudert, J. Jarrige, P. Fauchais, Synthesis of ultra fine particles by plasma transferred arc: Influence of anode material on particle properties, Journal of the European Ceramic Society, 26 (2006), pp. 3499-3507.
[15] 王建舜,“鋁線氧化熱推進引擎之鋁線汽化、燃燒、生成物及機制”, 國立清華大學材料科學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 (2012).
[16] 鄭宜庭, 弧焊電源, 機械工業出版社,第三版.
[17] 張林, 鋁液含氫量測定方法的現狀, 理化檢驗-化學分冊, 31 (1995), pp.117~119.
(此全文未開放授權)
電子全文
摘要檔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