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3.22.71.220)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作者(中文):劉騏瑋
作者(外文):Liu, Chi-Wei
論文名稱(中文):金金屬催化縮醛與烯烴之[4+2]環化加成反應
論文名稱(外文):Gold-Catalyzed [4 + 2] Cycloaddition Reactions of Alkene with Acetal
指導教授(中文):劉瑞雄
指導教授(外文):Liu, Rai-Shung
口試委員(中文):蔡易州
侯敦仁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清華大學
系所名稱:化學系
學號:100023529
出版年(民國):102
畢業學年度:101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39
中文關鍵詞:金金屬催化環化加成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61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3
  • 收藏收藏:0
本論文主要是探討利用過度金屬金催化劑,催化縮醛與烯烴進行
[4+2]環化加成反應。
我們使用iPrAuCl 與AgSbF6 組合的催化劑來催化反應,可以成
功得到[4+2]環化反應的產物Chromans,並有許多不同的取代基。運
用此方對於合成天然物catechine 和flavan 有很大的助益。
我們進一步將反應透過手性金催化劑來進行,使得到的產物能夠
有特定的鏡像選擇性。
摘 要 Ⅰ
目 錄 Ⅱ
圖目 錄 Ⅳ
附表目錄 Ⅵ
附錄目錄 Ⅶ

第一章金金屬催化縮醛與烯烴之[4+2]環化加成反應

第一節 緒論 1
第二節 文獻回顧 3
2-1 前言3
2-2 波瓦羅夫反應(Povarov reaction) 3
2-3 鈧金屬催化亞胺類化合物環化反應4
2-4 N-烷基苯胺分子進行環化反應4
2-5 布忍斯特酸催化醛亞胺進行波瓦羅夫反應5
2-6 布忍斯特酸催化Three-Component 的波瓦羅夫反應6
第三節結果與討論8
3-1 實驗動機與構思8
3-2 基質11 與乙烯基苯並噻吩12 反應8
3-3 不同雜環烯烴類分子容忍度測試10
3-4 反應的立體鏡像選擇性測試12
3-5 基質11 上不同官能基對反應鏡像選擇性的測試14
3-6 手性配位基催化劑測試15
3-7 助催化劑對產物的鏡像選擇性測試17
3-8 溶劑對產物鏡像選擇性測試19
3-9 反應機構探討21
第四節 結論 22
第五節 實驗部分23
5-1 實驗的一般操作23
5-2 基質合成25
5-3 手性催化劑製備45
5-4 催化步驟47
第六節 參考文獻48

第二章實驗光譜數據資料

第一節 光譜資料 49
第二節X-ray 單晶繞射資料68

圖目錄

圖一、波瓦羅夫反應3
圖二、亞胺類化合物環化反應4
圖三、苯胺分子環化反應5
圖四、醛亞胺與乙烯基醚進行波瓦羅夫反應5
圖五、手性分子與醛亞胺形成的過渡態 6
圖六、布忍斯特酸催化波瓦羅夫反應6
圖七、布忍斯特酸催化波瓦羅夫反應7
圖八、基質11 與2-vinyl benzothiophene 12 反應9
圖九、化合物13 的NOE 實驗結果9
圖十、基質11 與3-vinyl benzothiophene 17 反應11
圖十一、手性配位基金催化劑17
圖十二、反應機構21
圖十三、化合物22 最佳鏡像選擇性HPLC 圖22
圖十四、基質11 合成流程圖25
圖十五、基質12 合成流程圖26
圖十六、基質14 的合成流程圖28
圖十七、基質15 合成流程圖29
圖十八、基質17 合成流程圖32
圖十九、基質18 合成流程圖34
圖二十、基質19 合成流程圖35
圖二十一、基質20 合成流程圖37
圖二十二、基質21 合成流程圖38
圖二十三、基質25 合成流程圖40
圖二十四、基質26 合成流程圖41
圖二十五、基質27 合成流程圖43
圖二十六、催化劑cat 1 的製備流程圖45
圖二十七、催化劑cat 2 的製備流程圖46
圖二十八、催化劑cat 3, cat 4, cat 5 47
圖二十九、化合物22單晶繞射圖68

附表目錄

表一、雜環烯烴類分子容忍度測試之一10
表二、雜環烯烴類分子容忍度測試之二12
表三、立體鏡像選擇性測試13
表四、官能基對鏡像選擇性測試15
表五、手性配位基金催化劑對鏡像選擇性的測試16
表六、助催化劑對鏡像選擇性的測試18
表七、溶劑對鏡像選擇性的測試20
[1] Povarov reactions reter to the formal [4+2] cycloadditions of N-aryl
imines with enol ethers or enamines. See reviews: a) L. S. Povarov,
Russ. Chem. Rev. 1967, 36, 656; b) V. V. Kouznetsov, Tetrahedron
2009, 65, 2721.
[2] D. Cheng, J. Zhou, E. Saiah, G. Beaton, Org. Lett. 2002, 4, 4411.
[3] H. Richter, O. G. Mancheno, Org. Lett. 2011, 13, 6066.
[4] T. Akiyama, H. Morita, K. Fuchibe, J. Am. Chem. Soc. 2006, 128,
13070.
[5] H. Liu, G. Dagousset, G. Masson, P. Retailleau, J. Zhu, J. Am. Chem.
Soc. 2009, 131, 4598.
[6] L. He, M. Bekkaye, P. Retailleau, G. Masson, Org. Lett. 2012, 14,
3158.
[7] A. M. Jadhav, V. V. Pagar, and Rai-Shung Liu, Angew. Chem. Int.
Ed. 2012, 51, 11809.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