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3.147.84.169)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作者(中文):陳佳琪
作者(外文):Chen, Chia-Chi.
論文名稱(中文):幼兒園四歲新生加入同儕團體策略之探究
論文名稱(外文):May I Join You? Strategies Used by Four-year-old Preschool Newcomers in Entering into Peer Groups
指導教授(中文):陳文玲
指導教授(外文):Chen, Wen-ling.
口試委員(中文):none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清華大學
系所名稱:幼兒教育學系
學號:209924812
出版年(民國):106
畢業學年度:105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68
中文關鍵詞:加入策略幼兒同儕團體新生
外文關鍵詞:group entryyoung childrenpeer groupnewcomer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110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收藏:0
本研究旨在探究幼兒加入同儕團體之策略,並瞭解影響幼兒使用加入策略的因素。研究者徵求四位新生幼兒為對象,分別為兩位男孩與兩位女孩,採用參與式觀察、訪談與文件蒐集做為資料蒐集的來源。
本研究的主要發現如下:
一、幼兒隨著同儕關係的發展以及對於班級文化的理解,逐漸能運用單一策略,諸如:徵求同意以獲得同儕的接納,因此較少被同儕忽視或拒絕。
二、幼兒除以表達訴求策略外,等待策略、主動邀請同儕、直接加入以及提供建議等也是作為加入同儕團體的手段。
三、影響幼兒加入策略使用的因素包含幼兒個人特質、同儕關係、家庭教養方式以及班級的氛圍。
最後,依據本研究結果對於家長、教保服務人員與後續研究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一、父母對於子女教養態度與方式會影響幼兒的行為表現,進而影響幼兒的加入策略。此外,研究發現有無手足將影響幼兒加入策略的使用,在少子化的趨勢下,建議家長應提供幼兒與年齡相仿孩童互動的機會,並且提供示範以及適時的協助,以增進幼兒與同儕互動的社交技巧。
二、教保服務人員宜在平時多加關注幼兒與同儕互動的情形,當幼兒遭遇同儕拒絕或忽視時給予引導與建議,並思考營造接納與包容班級氛圍之方式。
三、未來與幼兒團體加入相關研究者可朝以下四個議題進行探究:(1)教師引導策略、(2)藉由家庭教育面向切入、(3)探究幼兒加入與回應同儕策略間的關連與影響、(4)探究幼兒加入後與同儕的互動行為。


關鍵字:加入策略、幼兒、同儕團體、新生

The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the group entry strategy for young children and possible influences on it. Four 4-year-old newcomers with 2 males and 2 females were selected from a preschool class. Participant observation, interview, and documentation collection were used for information gathering.
Major findings of this study are listed as follows:
1.Young children most used stating desire to join and asking for permission as group entry strategy when they had stable peer relationship and blended into the class culture.
2.Waiting, inviting, direct entering, and suggestion provision were adopted except stating desire to join and asking for permission.
3.Characteristics of young children, peer relationship, parenting style, and class atmosphere could influence young children group entry behaviors.
Suggestions were also made as follows:
1.Parents are encouraged to provide sufficient peer interactions as well as demonstration and modification of interpersonal behavior for young children to enhance their social skills.
2.It is suggested that early childhood educators provide guidance for peer interaction as needed in addition to create a positive class atmosphere.
3.The following 4 aspects are worthy of further investigation: Early childhood educator’s guidance strategy for young child’s peer interaction, parenting style, reciprocal mechanism of group entry between as an enterer and the counterpart,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roup entry and later peer interaction.



Keywords: group entry, young children, peer group, newcomer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7
第三節 名詞釋義 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9
第一節 幼兒的同儕團體 9
第二節 幼兒的同儕互動策略 19
第三節 影響幼兒融入同儕團體的因素 27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35
第一節 研究方法的選擇 35
第二節 研究歷程 36
第三節 資料蒐集與分析 42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53
第一節 目標幼兒介紹 53
第二節 幼兒加入同儕團體的歷程 80
第三節 幼兒使用的加入策略 107
第五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 135
第一節 研究結論 135
第二節 研究省思、限制與建議 139
參考文獻 145
中文文獻 145
英文文獻 152
附錄一:教師訪談大綱 156
附錄二:幼兒訪談大綱 159
附錄三:研究計畫說明 160
附錄四:家長同意書 161
附錄五:觀察紀錄表 162
附錄六:幼兒加入策略與同儕回應策略編碼表 163
附錄七:向日葵班座位安排 164
附錄八:目標幼兒加入策略與回應策略使用情形 165

中文文獻
于麗萍(1999)。國小學生同儕調解方案之實驗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未出版,臺北市。
王仕圖、吳慧敏(2006)。深度訪談與案例演練。載於齊力、林本炫主編,質性研究方法與資料分析(頁97-115)。嘉義縣:南華大學教育研究所。
王怡云(1995)。從家庭環境和學校環境看幼兒的同儕互動。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班,未出版,臺北市
王怡云、林育瑋(1997)。一位幼稚園中班幼兒的同儕互動。八十六學年度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4,1429-1444。
王琳(2006)。學齡前幼童在人際衝突中目標訂定與解決策略之性別差異。兒童與教育研究,2,1-16。
王琳(2004)。幼稚園幼兒衝突解決目標及策略之探討。教育與心理研究,27(3),583-602。
王萌光(2004)。一位幼稚園新生融入同儕團體之歷程。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幼兒教學碩士班,未出版,臺北市。
王雅慧(2010)。幼兒調節行為、隱藏情緒能力與同儕互動之相關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幼兒與家庭教育學系學位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方金鳳2004)。自由遊戲時間同儕互動策略之研究-以一個幼稚園大班為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未出版,屏東縣。
田俊龍(2004)。國小學生同儕團體、性別身分形成與兩性互動探討。初等教育學報,9,p.23-46。
任凱、陳仙子(譯)(2006)。Schaffer, H. R.著。兒童發展心理學。臺北市:學富。
邢清清(2007)。協助新生加入同儕團體生活。國教之友,58(1),62-65。
李伯黍、楊爾衢、孫名之、陳澤川、袁軍、張榮華、顧海根、唐本予、李維、李茹、李正雲譯(2003)。A. S. Reber著。心理學辭典(第二版)。臺北市:五南。
李英瑄(2002)。衝突情境中的幼兒社會互動研究。屏東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未出版,屏東縣。
李佳穗(2006)。學齡前幼兒之人際衝突研究:社會地位、衝突解決目標與策略之探討。中原大學心理學系碩士班,未出版,桃園縣。
李奉儒、高淑清、鄭瑞隆、林麗菊、吳芝儀、洪志成、蔡清田(譯)(2001)。R.C. Bogan, & S.K.Biken著。質性教育研究:理論與方法。嘉義市:濤石。
李美芳、黃立欣(譯)(2008)。Berk, L. E.著。發展心理學:兒童發展。臺北市:台灣培生教育。
李美慧(2010)。「教室中的明星兒?」受歡迎幼兒同儕互動之個案研究。國立台南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李雅芬(2003)。受歡迎與被拒絕兒童社交技巧,生活適應之比較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未出版,屏東縣。
李駱遜(1997)。結交新朋友的歷程-貝莉的故事。國教學報,9,117-137
李駱遜(2002)。「班級中的隱形人」被忽略幼兒的研究。幼兒教育年刊,14,91-112。
李駱遜(2011)。一位新住民幼兒同儕互動研析。教育研究月刊,201,p.93-107。
何芳芳、張麗芬(2012)。幼兒玩具選擇偏好之研究。兒童照顧與教育,1,1-20
何家儀(2003)。國小一年級新生學校適應之研究。國立台東大學教育研究所社會科學教學碩士班論文,未出版,臺東縣。
余思靜(1999)。幼稚園大班的畢業生真的準備好上一年級了嗎?國小新生的同儕關係與學校適應。台東師院學報,123,123-154。
余巧芸(1997)。兒童之手足關係研究(I)-知覺、期待、問題、策略。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計畫成果報告。(NSC 84-2412-H-034-003-H2)
呂翠夏(譯)(1988)。Charles A. Smith著。兒童的社會發展:策略與活動。桂冠出版:臺北市。
宋鎮照(2000)。團體動力學。臺北市:五南。
吳立嫣(譯)(1987)。Rubin, Z.著。兒童也需要友誼。臺北市:桂冠。
吳佩玲(2010)。學齡前獨生子女及其父母教養方式與同儕互動關係之研究。臺東大學進修部暑期幼兒教育碩士論文,未出版,臺東縣。
吳麗媛、楊淑朱、楊承達、楊曉苓、林妙徽、林玉霞、梁珀華(譯)(2008)。Forst, J. L., Wortham, S.C. & Reifel, S.著。幼兒遊戲與發展理論。臺北市:華騰文化。
吳鷰儀、張佩玉、蔡其蓁、林聖曦、陳雅惠、林玉霞、梁珀華(譯)(2011)。Johnson, J. E., Christie, J. F. &Wardle E.著。幼兒遊戲:以0-8歲幼兒園實務為導向。臺北市:華騰文化。
谷瑞勉(譯)(1999)。Berk, L. E.、Winsler, A. 著。鷹架兒童的學習。臺北市:心理。
谷瑞勉(2006)。幼稚園班級經營-反省性教師的思考策略(第二版)。臺北市:心理。
金瑞芝、林妙徽、林聖曦(譯)(2000)。Roger, C. R. & Sawyers J. K.著。幼兒遊戲。臺北市:華騰文化。
金瑞芝(2013)。學前幼兒於不同性別組合同儕遊戲中互動行為之研究。教育研究學報,472,127-148。(NSC 99-2410-H-133-013-MY2)
林芳如(2003)。幼兒領導者與其團體成員的互動─以幼稚園的兩個同儕團體為例。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幼兒教育研究所,未出版,新竹市。
林奕學(2009)。幼兒行為調節、社會技巧與攻擊行為之相關研究。輔仁大學兒童與家庭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新北市。
林奕學、陳若琳(2010)。幼兒行為調節、社會技巧與攻擊行為之相關研究。幼兒教育,298,42-60。
林雯菁(2001)。國小兒童社會計量地位與自評同儕互動關係之研究。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學系,未出版,台中縣。
林聖曦、林慶仁(2006)。幼兒「同儕遊戲互動評定量表」編製與相關因素研究。兒童與教育研究,2,17-42。
林霓儀、林聖曦(2010)。不同性別組合下的幼兒遊戲初探。南台人文社會學報,3,25-61。
尚憶薇(2005)。探討幼兒遊戲的類型與價值。學校體育,15(86),p.91-96。
洪蘭(譯)(2000)。Harris, J. R. 著。教養的迷思:父母的教養能不能決定孩子的人格發展?。臺北市:商周出版。
郭春悅(2006)。家庭社經地位、同儕關係與學業成就之相關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社會科教育學系碩士班,未出版,屏東縣。
徐士翔(2009)。國小學生同儕關係、成就動機與學業成就相關研究—以台南縣為例。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班,未出版,屏東縣。
徐西森、連廷嘉、陳仙子、劉雅瑩(2002)。人際關係的理論與實務。臺北市:心理。
許月碧(2005)。國小學童親子關係、同儕依附、利社會行為表現與社會智能之相關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科技研究所,未出版,屏東縣。
許薰文(2012)。學齡前獨生子女與非獨生子女利社會行為之比較。台南應用科技大學生活應用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許嘉家、林姿諭、盧玟伶(2007)。我國隔代教養的現況及學校的因應策略─參以美國隔代教養方案。學校行政雙月刊,47,335-348。
莊淑婷、謝瑩慧(2010)。改善一位幼兒同儕關係之行動研究。幼兒教育年刊,21,135-164。
莊明貞、陳怡如(譯)(2005)。C.Glesen著。質性研究導論。臺北市:高等教育。
高淑清(2008a)。質性研究的18堂課:首航初探之旅。臺北市:麗文。
高淑清(2008b)。質性研究的18堂課:揚帆再訪之旅。臺北市:麗文。
高熏芳、林盈助、王向葵(譯)(2001)。J.A. Maxwell著。質化研究設計-一種互動取向的方法。臺北市:心理。
教育部(2012)。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暫行大綱。臺北市:教育部。
曾火城(2008)。幼兒同儕文化的分享現象分析。幼教研究彙編,1(2),107-121。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市:五南
陳忠傑(2000)。混齡編班中受歡迎與被拒絕幼兒社會行為及同儕互動之研究。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學系碩士班,未出版,台中縣。
陳若男(1993)。兒童手足關係與友誼關係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怡君、鍾志從(2012)。幼兒園中受忽視與受爭議幼兒的社會能力探討。人類發展與家庭學報,14,26-52。
陳怡伶(2004)。探討幼兒園所班級中之小領導者。實踐大學家庭研究與兒童發展研究所,未出版,臺北市。
陳宜瑩(2007)。角落情境中幼兒合作遊戲歷程的混齡與同齡互動。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碩士班,未出版,臺北市。
陳淑敏(1995)。Vygotsky「最近發展區」概念內涵的探討。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學報,8,503-526。
陳淑敏(1999)。幼兒遊戲。臺北市:心理。
陳淑敏(譯)(2006)。David R. Shaffer著。社會人格發展。臺北市:華騰文化。
陳雅妮(2016)。一位幼兒園大班轉學生建立同儕關係之個案研究。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黃牧仁(譯)(1999)。Erwin, P.著。兒童到青少年期的友誼發展。臺北市:五南圖書。
黃慧真(譯)(1994)。Olds, S. W., Papalia, D. E.著。兒童發展。臺北市:桂冠圖書。
黃瑞琴(1989)。質的教育研究方法。臺北市:心理。
黃靖雯(2009)。幼兒對同儕衝突之心智理解。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幼兒與家庭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章淑婷(1989)。幼兒人際問題解決能力與其同儕關係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未出版,臺北市。
張欣戊、林淑玲、李明芝(譯)(2014)。Shaffer, D. R., Kipp, K著。發展心理學(上冊)。臺北市:學富文化。
張春興(1989)。張氏心理學辭典。臺北市:東華書局。
張春興(2007)。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務。臺北市:東華書局。
張麗芬、杜美櫻(2013)。學前手足遊戲互動行為之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學報-教育類,44 (2),23-56。
張嘉倫(2010)。母親對手足衝突的處理策略, 手足關係與幼兒同儕互動行為之關係。國立台南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蔡明富、吳裕益、莊涵皓(2013)。學前兒童社會行為評量系統教師評量表)之信度、效度及性別恆等性驗證。教育理論與實踐學刊,28,155-190。
蔡敏玲、陳正乾(譯)(1997)。L. S. Vygotsky著。社會中的心智:高層次心理過程的發展。臺北市:心理
蔡詩怡(2010)。幼兒遊戲中領導行為之研究-室內和戶外遊戲情境之比較。國立臺南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碩士班,未出版,臺南市。
蔡麗芳(1992)。社交技巧訓練策略對國小兒童社交技巧、問題行為及同儕接納之影響效果實驗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未出版,臺北市。
蔡麗雪(2006)。國民小學學生內外控傾向、學生能力與外表吸引力對同儕關係之影響-社交技巧的調節效果。國立台南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楊子槿(2011)。兒童社交技巧發展之研究-以台灣世界展望會台中縣市課後生活教育方案為例。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系,未出版,臺中縣。
楊千慧(2008)。台灣隔代教養家庭現況之探討。家庭教育雙月刊,12,52~60。
楊繼敏(2008)。幼兒告狀事件之探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幼兒與家庭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鄭雅殷(2006)。幼兒小團體內互動方式之探索。國立新竹教育大學幼兒教育研究所,未出版,新竹市。
鄭凱芸(2011)。從生命歷程觀點看危機家庭隔代教養者之困境。家庭教育雙月刊,34,6-27。
賈馥茗(主編)(2000)。教育大辭書。臺北市:文景出版社。
傅美瑜(2007)。我也要玩!幼兒加入同儕活動策略之個案研究。國立臺南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碩士班,未出版,臺南市。
戴淑君(2005)。有「關係」就「沒關係」?沒「關係」就「有關係」?--明星幼兒同儕關係之個案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兒童發展研究所,未出版,臺北市。
羅品欣(2004)。國小學童的家庭結構、親子互動關係、情緒智力與同儕互動關係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未出版,臺北市。
潘慧玲(1992)。我國幼兒遊戲行為。師大學報,37,111-131。
潘慧玲(1994)。角色取替的探討。教育研究所集刊,25,193-207。
謝育伶、陳若琳(2008)。母親教養行為、幼兒行為調節和幼兒社會能力之相關研究。幼兒教育,290,5–21。
謝美慧(譯)(2001)。Ramsey, P.G.著。幼兒的人際關係: 改善幼兒在校同儕關係。臺北市:桂冠圖書。
謝淑英(2004)。幼稚園角落情境中同儕互動的探究。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碩士班,未出版,臺北市。
鍾鳳嬌(1999)。幼兒社會畫歷程中的社會能力探討。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會刊:人文及社會科學,9(3),398-422。
鍾怡音(2010)。幼兒在遊戲情境中同儕文化之研究。國立臺南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賴文鳳(2008)。班級經營與幼兒同儕關係發展:新移民女性的雙胞胎子女個案研究。幼兒教育,291,37-54。
蘇玉枝、賴文鳳(2010)。幼兒圖畫故事書中同儕衝突的起因、解決目標與解決策略之類型與其文化差異之比較研究。幼兒教保研究,4,35-54。
蘇建文(1989a)。朋友與我-談兒童的友伴關係。學前教育月刊,3,8-9。
蘇建文(1989b)。宜兄宜弟-談手足關係。學前教育月刊,5,8-9。

英文文獻
Benenson, J. F., Apostoleris, N. H., & Parnass, J. (1997). Age and Sex Differences in Dyadic and Group Interaction.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33(3), 538-543.
Borja-Alvarez, T., Zarbatany, L., & Pepper, S. (1991). Contributions of Male and Female Guests and Hosts to Peer Group Entry. Child Development, 62, 1079-1090.
Corsaro, W. A. (1979). 'We’re friends, Right?': Children’s Use of Access Rituals in a Nursery School. Language in Society, 8(3), 315-336.
Corsaro, W. A. (1981). Entering the child’s world: Research strategies for field entry and data collection in a preschool setting. In Green J., & Wallat C., (Eds.), Ethnography and language in educational settings (p.117-146). Norwood, NJ: Ablex.
Corsaro, W. A. (1985). Friendship and peer culture in the early years. Norwood, NJ: Ablex.
Dodge, K. (1983). Behavioral Antecedents of Peer Social Status. Child Development, 54, 1368-1399.
Dunn, J. (2007). Siblings and socialization. In Grusec J. E., & Hastings P. D. (Eds.), Handbook of socialization theory and research (pp. 309-327). London, NY: Guilford Press.
Fabes, R. A., Martin, C. L., & Hanish L. D. (2003). Young Children’s Play Qualities in Same-, Other-, and Mixed-Sex Peer Groups. Child Development, 74(3), 921-932.
Gottman, J. M., & Parkhurst, J. T. (1980). A Developmental Theory of Friendship and Acquaintanceship Process. In Collins, W. A. (Ed.), Development of Cognition Affect, and Social Reltions (pp. 197-253). New Jersey,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Inc.
Hartup, W. W. (2009). Critical Issues & Theoretical Viewpoints. In Rubin, K. H., Bukowski, W. M., & Laursen, B. (Eds.), Handbook of Peer Interactions, Relationship, and Group (pp.3-19). New York, NY: Guilford.
Hazen, N. L., & Black, B. (1989). Preschool Peer Communication Skills: The Role of Social Status and Interaction Context. Child Development, 60, 867-876.
Hopmeyer, A., & Asher, S. R. (1997). Children’s responses to peer conflicts involving a rights infraction. Merrill-Palmer Quarterly, 43(2), 235-254.
Howes, C., Rubin, K. H., Ross, H.S., & French, D.C. (1988). Peer Interaction of Young Children. Monographs of the Society for Research in Child Development, 53(1), 1-92.
Howe, C. (2010). Peer Groups and Children’s Development. Hoboken, N.J.: John Wiley & Sons, Inc.
Jacklin, C. N., & Maccoby, E. E. (1978). Social Behavior at Thirty-three Months in Same-Sex and Mixed-Sex Dyads. Child Development, 49, 557-569.
Kindermann, T. A., & Gest, S. D. (2009). Assessment of the Peer Group: Identify Naturally Occurring Social Network and Capturing Their Effects. In Rubin, K. H., Bukowski, W. M., & Laursen, B. (Eds.), Handbook of Peer Interactions, Relationship, and Group (pp. 100-117). New York, NY: Guilford.
Newcomb, A. F., Bukowski, W.M. & Pattee, L. (1993). Children’s Peer Relations: A Meta-Analytic Review of Popular, Rejected, Neglected, Controversial, and Average Sociometric Status.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13(1), 99-128.
Putallaz, M. & Gottman, J. M. (1981). An Interactional Model of Children's Entry into Peer Groups. Child Development, 52, 986-994.
Putallaz, M., & Wasserman A. (1989). Children's Naturalistic Entry Behavior and Sociometric Status: A Developmental Perspective.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25(2), 297-305.
Putallaz, M., & Wasserman, A. (1990). Children Entry Behavior. In Asher, S. R., & Coie, J. D. (Eds), Peer Rejection in Childhood (pp. 60-89). New York, N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Ramsey, P.G., & Lasquade, C. (1996). Preschool Children’s Entry Attempts Journal of applied development psychology, 17, 135-150.
Rubin, K. H., Buknowski, W. M., Parker, J. G. & Powker, J. C. (2008). Peer interaction, Relationships, and Groups. In Damon, W., Lerner, R. M., Kuhn, D., Siegler, R. S., & Eisenberg, N. (Eds.), Child and Adolescent Development: An Advanced Course (pp. 141-180). Hoboken, N.J.: John Wiley & Sons, Inc.
Rubin, K. H., Buknowski, W. M., & Parker, J. G. (2006). Peer Interactions, Relationships, and Groups. In Damon, W., Lerner, R. M., (Series Eds.) & Eisenberg, N. (Vol.3. Ed.), Handbook of Child Psychology: vol.3 Social, emotional, and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6th ed., pp. 571-645). Hoboken, N.J.: John Wiley & Sons, Inc.
Zarbatany, L., Van Brunschot, M., Meadows, K., & Pepper, S. (1996). Effects of friendship and gender on peer group entry. Child Development, 67, 2287-2300.



(此全文限內部瀏覽)
全文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