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3.146.176.67)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作者(中文):劉佳佩
作者(外文):LIU, CHIA-PEI.
論文名稱(中文):清華簡《筮法》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The Study of Shifa in " Tsinghua Bamboo Slips”
指導教授(中文):邴尚白
指導教授(外文):Biing, Shang-bair.
口試委員(中文):none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清華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語文學系所
學號:209824104
出版年(民國):106
畢業學年度:105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263
中文關鍵詞:筮法四位卦數字卦周易
外文關鍵詞:ShifaFour Positions of TrigramsDigital TrigramsZhouyi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287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12
  • 收藏收藏:0
《筮法》是先秦的占筮之書,前半部為「卦例的解說」,針對不同的事類,有不同的解讀方式與結果;後半部為「原則與背景知識」,分別針對「時間」、「空間」與「人事」等方面進行解說,如同解釋卦例的「參考書」。
本文以清華簡《筮法》為研究對象,主要探討其「解卦方式」及「原則與背
景知識」,而其中亦涉及到《易》的特質以及《日書》的內涵。
論文共分為五章:第一章為本文研究的動機、範疇、方法以及前人研究概述;第二章為《筮法》概述,主要針對其前半部的「卦例解說」與後半部「原則與背景知識」的介紹。
第三章為「集釋」,首先匯集前賢學者的論點;其次梳理各家者的異同之見,並加以評述,進而提出本文的論點與看法。
第四章為「綜論」,主要分析《筮法》中的「數字卦」、「結構分析」、「原則與背景知識」等的應用,以及《筮法》與《周易》的關係。
第五章為「結論」,共分為三個部份:第一部份為本文研究成果,即統整第三、四章的中的研究、分析的結果,以及本文的主要論點;第二部份為《筮法》未解的問題;最後為《筮法》未來的研究與展望。




關鍵詞:筮法、四位卦、數字卦、周易
“Shifa” is the divination of the book in the pre-Qin. The first half of the “four positions of trigrams”. Specifically, it concerned about the difference could relate to unique correspondence and interpretation of the context. The latter half of the “principle and background knowledge”, The interpretation of it focused on the time, space, human and matter and so on which could be regarded as the reference of the trigrams.
This dissertation focuses on the “Shifa” of the “Tsinghua Bamboo Slips.” It mainly studies of the “four positions of trigrams” and the “principles and background knowledge”. Moreover, this dissertation also mentions about the property of “Zhouyi” and connotation of the “Rishu”.
This essay can be divided into 5 chapters: chapter 1 is the research of the motivation, relating realms, methodology and literature review. Chapter 2 is the summary of the “Shifa”, especially, demonstrating the examples of the trigrams in which the first half of the “Shifa” and the principles and background knowledge which has been shown in the latter half of the “Shifa.”
Chapter 3 is regarding the Collection Interpretation. Firstly, this essay collects the arguments of previous researchers. Secondly, comparing the difference of the arguments within the literature, then put forward the arguments and perspectives of this essay.
The chapter 4 reveals the comprehensive discussion of the essay, which mainly analyses the application of the Digital Trigrams, structure and the principles and background knowledge. In addition, analyz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hifa” and the “Zhouyi”.
The Conclusion in chapter 5 can be divided into 3 parts:the achievement of this research is the first part which reorganizing and synthesizing the research results and central argument that comes from the chapter 3 and 4. The second part of conclusion is about the unsolving issue of the “Shifa”. The prospect of the reaseach in the future will be exhibited in the last part.



Keywords: Shifa, Four Positions of Trigrams, Digital Trigrams and Zhouyi.
目次
第一章 導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材料與範疇 2
第三節 前人研究概述 3
第四節 研究方法 13
第二章 清華簡《筮法》概述 16
第一節 《筮法》的形制體例 16
第二節 《筮法》的敘事方式 25
第三章 清華簡《筮法》集釋 33
凡例 33
第一節 死生 35
第二節 得 45
第三節 享 57
第四節 (更) 61
第五節 至 64
第六節 娶妻 67
第七節 讎(仇) 69
第八節 見 73
第九節 咎 76
第十節 瘳 80
第十一節 雨旱(霽) 81
第十二節 男女 85
第十三節 行 87
第十四節 貞丈夫女子 88
第十五節 小得 93
第十六節 戰 97
第十七節 成 100
第十八 志事 102
第十九節 志事、軍旅 104
第二十節 四位表 106
第二十一節 四季吉凶 110
第二十二節 乾坤運轉 115
第二十三節 果 121
第二十四節 卦位圖、人身圖 124
第二十五節 天干與卦 136
第二十六節 祟 142
第二十七節 地支與卦 165
第二十八節 地支與爻 168
第二十九節 爻象 174
第三十節 十七命 187
第四章 清華簡《筮法》綜論 194
第一節 《筮法》中「數字卦」的應用 194
第二節 筮辭性質分類與結構分析 209
第三節 原則與背景知識的應用 217
第四節《筮法》與《周易》的關係 222
第五章 結論 233
第一節 《筮法》研究成果主要論述 233
第二節 《筮法》的相關研究與未來展望 250
參考文獻 252
(傳統文獻以「時代」排序,其餘以姓名筆畫排序)

一、 傳統文獻(依《四庫全書總目》分類編排)
〔經部〕
漢.毛亨傳、鄭玄箋,唐.孔穎達疏,李學勤主編:《十三經注疏.毛詩正義》上、中、下冊(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12月)。
漢.孔安國傳,唐.孔穎達正義,李學勤主編:《十三經注疏.尚書正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12月)。
漢.史游撰、唐.顏師古注、宋.王應麟補注:《急就篇》(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漢.許慎著、清.段玉裁注:《說文解字》(臺北:萬卷樓,2002年)。
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疏:《十三經注疏.禮記正義》一~四冊(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12月)。
魏.王弼注、唐.孔穎達正義,李學勤主編:《十三經注疏.周易正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12月)。
魏.王弼撰、樓宇烈校釋:《王弼集校釋》(臺北:華正書局,2006年8月)。
魏.何晏集解、梁.皇侃義疏:《論語集解義疏》一~四冊(上海:商務印書館,1937年6月)。
晉.郭璞注、宋.邢昺疏,李學勤主編:《十三經注疏.爾雅注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12月)。
梁.顧野王:《大廣益會玉篇》(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8月)。
隋.蕭吉:《五行大義》(臺北:武陵出版社,1983年2月)。
唐.瞿曇悉達撰,常秉義點校:《開元占經》上、下冊(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6年9月)。
宋.朱震:《漢上易傳》(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十一冊,1986年3月)。
宋.夏竦,李零、劉新光整理:《古文四聲韻》(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12月)。
宋.陳彭年等重修;周祖謨校:《廣韻校本(附校勘記)》(北京。:中華書局,1960年10月)。
清.馬瑞辰撰,陳金生點校:《十三經清人注疏.毛詩傳箋通釋》上、中、下冊(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3月)。
清.陳立撰、吳則虞點校:《白虎通疏證》上、下冊(北京:中華書局,1994年8月)。
清.陳夢雷:《周易淺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5月)。
清.孫詒讓撰,王文錦、陳玉霞點校:《十三經清人注疏.周禮正義》一~十四冊(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12月)。
清.蘇輿撰、鍾哲點校:《春秋繁露義證》(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12月)。
高亨:《周易古今經注(重訂本)》(北京:中書書局,1984年3月)。
楊伯峻:《春秋左傳注》上、下冊(臺北:洪葉文化,1993年5月)。

〔史部〕
漢.班固撰、唐.顏師古注:《漢書》一~十二冊(北京:中華書局,1962年1月)。
漢.趙曄撰,元.徐天祜音注:《吳越春秋》(江蘇:江蘇古籍出版社,1999年8月)。
清.朱右曾輯錄;王國維校補:《古本竹書紀年輯校》(臺北:藝文印書館,1974年4月)。
清.徐元誥撰,王樹民、沈長雲點校:《國語集解》(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6月)。
諸祖耿:《戰國策集注彙考》(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85年7月)。
(日)瀧川龜太郎:《史記會注考證》(臺北:大安,1998年10月)。

〔子部〕
先秦.呂不韋著,陳奇猷校釋:《呂氏春秋新校釋》上、下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4月)。
清.王先謙:《荀子集解》(上海:世界書局,1935年12月)。
清.王先謙:《莊子集解.莊子內篇補正》(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10月)。
清.張景崧撰,鄭景峰標註:《最新標點卜筮正宗:窮通福禍應變之道》(臺北:武陵出版社,1900年1月)。
清.張志聰:《黃帝內經素問集注》(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4年10月)。
清.孫詒讓撰,孫啟治點校:《墨子閒詁》上、下冊(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4月)。
張雙棣:《淮南子校釋》上、下冊(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8月)。
陳啟天:《增訂韓非子校釋》(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9年5月)。
黃暉撰:《論衡校釋:附劉盼遂集解》一~四冊(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12月)。
劉仲平注譯:《尉遼子今註今譯》(臺北:臺灣商務.1992年11月)。

〔集部〕
宋.朱熹撰,蔣立甫校點:《楚辭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12月)。

二、 現代著作
(日)島邦男著,濮茅左、顧俊良譯:《殷墟卜辭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8月)。
(日)淺野裕一:《上博楚簡與先秦思想》(臺北:萬卷樓,2008年9月)。
(日)福田哲之著,佐藤將之、王雯譯:《中國出土古文獻與戰國文字之研究》(臺北:萬卷樓,2005年11月)。
丁四新主編:《楚地簡帛思想研究(二)》(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4月)。
于省吾:《甲骨文字釋林》(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9月)。
于省吾主編、姚孝遂按語編撰:《甲骨文字詁林》一~四冊(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5月,1999年重印)。
文崇一:《楚文化研究》(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0年4月)。
王光鎬:《楚文化源流新證》(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1988年11月)。
王孝廉:《中國的神話與傳說》(臺北:聯經出版社,1994年9月)。
王建輝、劉森淼:《荊楚文化》(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2年7月)。
王國維:《古史新證──王國維最後的講義》(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4年12月)。
王國維:《靜安文集續編》《王國維遺書》第5冊(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11年7月)。
王國維:《觀堂集林》(附別集)(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8月)。
王新春:《易學與中國哲學》(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8月)。
王暉:《秦出土文獻編年》(臺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9月)。
王輝:《古文字通假字典》(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2月)。
王輝:《古文字通假釋例》(臺北縣(新北市):藝文印書館,1993年4月)。
白於藍編著:《簡牘帛書通假字字典》(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8年1月)。
石泉主編:《楚國歷史文化辭典》(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1997年6月)。
何亮:《中古漢語時點時段表達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7年8月)。
何星亮:《中國自然神與自然崇拜》(上海:三聯書局,1992年5月)。
何星亮:《中國圖騰文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年11月)。
何琳儀:《戰國文字通論訂補》(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3年1月)。
何琳儀:《戰國古文字典:戰國文字聲系》上、下冊(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9月)。
吳小強:《秦簡日書集釋》(長沙:岳麓書社,2000年7月)。
吳俊德:《殷墟第四期祭祀卜辭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5年1月)。
宋公文、張君:《楚國風俗志》(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5月)。
宋兆麟:《巫與民間信仰》(北京:中國華僑出版公司,1990年11月)。
宋兆麟:《巫與巫術》(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年4月)。
宋華強:《新蔡葛陵楚簡初探》(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10年3月)。
宋會群:《中國術數文化史》(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1999年8月)。
宋鎮豪:《夏商社會生活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年)。
李方桂:《上古音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15年7月)。
李正光等編:《楚漢簡帛書典》(長沙:湖南美術出版社,1998年1月)。
李守奎:《楚文字編》(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年12月)。
李守奎:《漢字學論稿》(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2016年6月)。
李孝定:《甲古文字集釋》(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70年10月)。
李零:《入山與出塞》(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年6月)。
李零:《中國方術正考》(北京:中華書局,2016年3月第八次印刷,2006年北京第一版)。
李零:《中國方術續考》(北京:中華書局,2016年2月第六次印刷,2006年5月北京第一版)。
李零:《包山簡研究〈占卜類〉》《中典籍與文化論叢》第1輯(北京:中華書局,1993年9月)。
李零:《長沙子彈庫戰國楚帛書研究》(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7月)。
李零:《簡帛古書與學術源流》(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4年4月)。
李零主編:《中國方術概觀》上、下冊(北京:人民中國,1993年12月)。
李學勤、彭裕商:《殷墟甲骨分期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
李學勤:《三代文明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年11月)。
李學勤:《文物中的古文明》(北京:商務印書館,2008年10月)。
李學勤:《初識清華簡》(上海:中西書局,2013年6月)。
李學勤:《周易溯源》(成都:巴蜀書社,2005年12月)。
李學勤:《周易經傳溯源》(長春:長春出版社,1992年8月)。
李學勤:《綴古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10月)。
李學勤:《簡帛佚籍與學術史》(臺北:時報文化,1994年12月)。
李鏡池:《周易探源》(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9月,2016年1月重印)。
杜正勝:《古代社會與國家》(臺北:允晨文化出版社,1992年)。
汪桂海:《秦漢簡牘探研》(臺北:文津出版社,2009年12月)。
沈培:《殷墟甲骨卜辭語序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11月)。
周冰:《巫、舞、八卦》(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3年8月)。
周法高等合編:《金文詁林十四卷》(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74年)。
周寶宏:《西周青銅重器銘文集釋》(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7年2月)。
季旭昇:《說文新證》(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年12月)。
屈萬里:《讀易三種》(臺北:聯經出版社,1983年6月)。
林清源:《簡牘帛書標題格式研究》(臺北:藝文印書館,2004年3月)。
邱德修:《上博楚簡(一)(二)字詞解詁上》臺北:臺灣古籍,2005年11月)。
邴尚白師《楚辭類竹書及《楚辭》等古代文獻新探》(臺北:五南,2014年4月)。
邴尚白師:《楚國卜筮祭禱簡研究》(新北市: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12年9月)收入王明蓀主編:《古代歷史文化研究輯刊》八編第二冊。
邴尚白師:《葛陵楚簡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9年12月)。
唐蘭:《古文字學導論》(濟南:齊魯書社,1981年1月)。
孫占宇著:《天水放馬灘秦簡集釋》(蘭州:甘肅文化出版社,2013年3月)。
容庚:《金文編》(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7月)。
容庚:《商周彝器通考》(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8月)。
席涵靜:《周代祝官研究》(臺北:勵志出版社,1978年5月)。
徐中舒主編、漢語古文字字形表編寫組編:《漢語古文字字形表》(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10月)。
徐中舒主編:《甲骨文字典》(成都:四川辭書出版社,1989年5月第一版,1990年9月第一次印刷)。
徐少華:《周代南土歷史地理與文化》(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1994年11月)。
徐文武:《楚國宗教概論》(武漢:武漢出版社,2001年9月)。
馬世之:《中原楚文化研究》(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7月)。
馬承源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壹)~(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11月~2012年13月)。
高明:《古文字類編》(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3月)。
高崇文:《古禮足征:禮制文化的考古學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12月)。
商承祚:《戰國楚竹簡彙編》(濟南:齊魯書社,2000年1月)。
常玉芝:《商代周祭制度》(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7年9月)。
張正明:《楚文化史》(臺北:南天書局,1990年4月)。
張玉金:《甲骨卜辭語法研究》(廣東:廣東高等教育版社,2003年6月)。
張其成主編:《易學大辭典》(北京:華夏出版社,1992年2月)。
張政烺:《張政烺文史論集》(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4月)。
張豈之:《先秦史》(臺北:五南,2002年6月)。
張家山二四七號漢墓竹簡整理小組:《張家山漢墓竹簡〔二四七號墓〕(釋文修訂本)》(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年5月)。
張培瑜等著:《中國古代曆法》(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2008年3月)。
張連航:《古文字與上古漢語研究論稿》(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4年12月)。
張聞玉:《古代天文曆法講座》(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 年1月)。
張顯成:《簡帛文獻學通論》(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10月)。
曹錦炎:《古璽通論》(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1995年3月)。
梁釗韜:《中國古代巫術-宗教起源和發展》(廣東:中山大學出版社,1989年6月)。
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編、李學勤主編:《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壹)~(陸)》(上海:中西書局,2010年12月~2015年4月)。
許進雄:《中國古代社會:文字與人類學的透視(修訂本)》(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13年9月)。
許進雄:《殷卜辭中五種祭祀的研究》,文史叢刊之二十六(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1968年6月)。
許進雄:《許進雄古文字論集(繁體版)》(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2月)。
郭志城等編著:《中國術數概觀(卜筮卷)》(北京:中國書籍出版社,1991年3月)。
郭沫若著,宋鎮豪、段志洪主編:《卜辭通纂》(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1年)。
郭沫若:《兩周金文辭大系圖錄攷釋》(上海:上海書店,1999 年)。
郭德維:《楚系墓葬研究》(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7月)。
郭錫良:《漢字古音手冊》(北京:商務印書館,2010年8月)。
陳昭容主編:《古文字與古代史》第一輯(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07年)。
陳美東:《中國古代天文學思想》(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2008年12月)。
陳偉:《包山楚簡初探》(武漢:武大學出版社,1996年8月)。
陳偉:《新出楚簡研讀》(武漢:武漢出版社,2010年3月)。
陳偉:《楚地出土戰國簡冊[十四種]》(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16年3月)。
陳絜:《商周姓氏制度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7年6月)。
陳夢家:《殷墟卜辭綜述》(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1月,2013年6月重印)。
曾憲通:《古文字與出土文獻叢考》(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05年1月)。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學中文系編:《九店楚簡》(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5月)。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學中文系編:《江陵望山楚簡》(北京:中華書局,1995年6月)。
湖北省荊州博物館:《荊州天星觀二號楚墓》(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年9月)。
湯餘惠主編:《戰國文字編》(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年12月,2005年8月重印)。
黃錫全:《汗簡注釋》(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1990年8月)。
楊伯峻譯注:《孟子譯注》上、下冊(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1月)。
楊慶中:《周易經傳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年11月)。
葉正渤:《金文月相紀時法研究》(北京:學苑出版社,2005年12月)。
葉國良、鄭吉雄、徐富昌等編:《出土文獻研究方法論文集初集》(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5年9月)。
裘錫圭:《中國出土古文獻十講》(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年12月)。
裘錫圭:《古文字論集》(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8月)。
蒲慕州:《墓葬與生死:中國古代宗教之省思》(臺北:聯經出版社,1993年6月)。
劉大鈞:《納甲筮法》(濟南:齊魯書社,1995年3月)。
劉釗:《出土簡帛文字叢考》(臺北:臺灣書房,2004年3月)。
劉釗:《古文字構形學》(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1月)。
劉翔、陳抗、陳初生、董琨編:《商周古文字讀本》(北京:語文出版社,2007年1月)。
劉翔、陳抗、陳初生、董琨編著,李學勤審訂:《商周古文字讀本》(北京:語文出版社,2007年1月第六刷)。
劉樂賢:《睡虎地秦簡日書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
劉樂賢:《簡帛數術文獻探論》(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2月)。
滕壬生:《楚系簡帛文字編(增訂本)》(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8年,10月)。
鄭繼娥:《甲骨文祭祀卜辭語言研究》(成都:巴蜀出版社,2007年6月)。
樸戴福:《先秦卜法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11月)。
羅振玉:《殷墟文字類編》(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79年10月)。
羅運環:《出土文獻與楚史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年10月)。
羅運環:《楚國八百年》(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1992年11月)。
羅福頤主編《古璽文編》(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年10月)。
羅福頤主編《古璽彙編》(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年12月)。
饒宗頤、曾憲通:《楚地出土文獻三種研究》(北京:中華書局,1993年8月)。
饒宗頤、曾憲通:《楚帛書》(香港:中華書局,1985年9月)。
饒宗頤、曾憲通著:《雲夢秦簡日書研究》(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0年10月)收入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中國考古藝術研究中心專刊(三)。
饒宗頤:《殷代貞卜人物通考》上、下冊(香港:香港大學出版,2015年4月)。
龔千炎:《漢語的時相時制時態》(北京:商務印書館,1995年10月)。
  
三、 學位論文
于成龍:《楚禮新證──楚簡中的紀時、卜筮與祭禱》(北京: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博士論文,2004年)。
方炫琛《左傳人物名號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83年)。
王瑞雪:《楚簡所見楚國卜筮祭禱研究》(重慶:西南大學,碩士論文,2011年4月)。
何怡玲:《周代祭禮中巫術研究》(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回流中文碩士班,碩士論文,2008年)。
林志鵬:《殷代巫覡活動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徐靜欣:《戰國、秦、西漢時期江凌墓葬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
彭慧賢:《殷商至秦代出土文獻中的記日時稱研究》(臺南: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博士班,博士論文,2012年)
程鵬萬:《簡牘帛書格式研究》(吉林:吉林大學,博士論文,2006年6月)。
黃人二:《戰國包山卜筮祝禱簡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6年)。
黃宣儒:《九店楚簡研究》(臺北:國立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6月)。
趙容俊:《先秦巫俗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趙容俊:《先秦武俗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賴怡璇:《楚地出土戰國簡冊[十四種]》校訂》(臺中: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所,碩士論文,2011年)。
羅慧君:《卜辭「侑」、「有」、「又」相關研究─以句法、語意、語用、構形的互動為例》(臺中: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13年)。

四、 單篇論文
(美)夏含夷:〈是筮法還是釋法-由清華簡《筮法》重新考慮《左傳》筮例〉,《周易研究》2015年第3期。
于成龍:〈戰國楚占卜制度與商占卜制度之比較〉《殷者學刊》2010年第4期。
于茀:〈包山楚簡山的數字卦〉《北方論叢》2005年第2期。
于薇:〈周代祝官考辨〉,《蘭州學刊》2007年第5期。
子居:〈清華簡《筮法》解析(修訂稿上)〉,《周易研究》2014年第6期。
子居:〈清華簡《筮法》解析(修訂稿下)〉,《周易研究》2015年第1期。
王化平:〈清華簡《筮法》隨札〉,《周易研究》2014年第3期。
王化平:〈數字卦兩點思考〉,《求索》2005年第12期。
王俊龍:〈完備的八卦演繹系統簡論〉,《周易研究》1999年第2期。
王新春:〈清華簡《筮法》的學術史意義〉,《周易研究》2014年第6期。
王興國:〈龜占蓍卜解謎──論龜蓍作為卜筮具及其在古代卜筮中的作用和地位〉,《文史哲》2014年第2期。
白於藍:〈《包山楚簡文字編》校訂〉,《中國文字》1999年第25期。
何幼琦:〈論楚國之曆〉,《江漢論壇》1985年第10期。
宋會群、李振宏:〈秦漢時制研究〉,《歷史研究》1993年第6期。
宋鎮豪:〈先秦時期是如何紀時的〉,《文化史知識》1986年第6期。
李天虹:〈嚴倉1號墓墓主、墓葬年代考〉,《歷史研究》2014年第1期。
李守奎:〈清華簡《筮法》文字與文本特點略說〉,《深圳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4年第1期。
李守奎:〈漢字倒寫構形與古文字的釋讀〉,《漢學研究》2015年第2期。
李宗焜:〈卜辭所見一日內時稱考〉,《中國文字》1994年第18期。
李宗焜:〈數字卦與陰陽爻〉,《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2006年第2期
李尚信:〈《繫辭》中一段文字的解讀與後天八卦圖正解〉,《江漢論壇》1998年第2期。
李尚信:〈論清華簡《筮法》的筮數系統及其相關問題〉,《周易研究》2013年第6期。
李尚信:〈關於清華簡《筮法》的幾處困惑〉,《中國文化論衡》,2016年第1期。
李匯洲、陳祖清:〈《呂氏春秋》與中國古代天文曆法〉,《理論月刊》2010年第8期。
李運富:〈楚國簡帛文字叢考一〉,《古漢語研究》1996年第3期。
李零:〈視日、日書和葉書──三種簡帛文獻的區別和定名〉,《文物》2008年第12期。
李學勤:〈《歸藏》與清華簡《筮法》、《別卦》〉,《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4年第1期。
李學勤:〈清華簡《筮法》與數字卦問題〉,《文物》2013年第8期。
李衡眉:〈論昭穆制度〉,《社會科學輯刊》1991年第4期。
沈建華:〈釋殷代卜辭擇日術語「易日」〉,《古文字研究》第二十七輯(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
谷繼明:〈清華簡《筮法》偶識〉,《周易研究》2015年第2期。
周法高:〈論商代月蝕的紀日法〉,《大陸雜誌》1967年第3期。
林忠軍:〈清華簡《筮法》筮占法探微〉,《周易研究》2014年第2期。
侯乃峰:〈釋清華簡《筮法》的幾處文字與卦爻取象〉,《周易研究》2015年第2期。
胡雅麗、黃義軍:〈楚人卜筮概述〉,《江漢考古》2002年第4期。
唐蘭:〈在甲骨金文中所見的一種已經遺失的中國古代文字〉,《考古學報》1957年第2期。
孫曉春:〈《周易》符號系統的形成及其文化史意義〉《周易研究》2014年第1期。
徐傳武:〈卜筮所用之「蓍」〉,《文獻》1995年第1期。
晏昌貴:〈秦家嘴「卜筮祭禱」簡釋文輯校〉,《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第1期。
晏昌貴:〈新蔡葛陵楚卜筮簡中的繇辭解析〉《周易研究》2007年第4期。
馬楠:〈試釋《筮法》二題〉,《深圳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4年第1期。
張文:〈《周易》起源於「占月術」—兼論《易》的文化背景〉,《周易研究》1995年第1期。
張世超:〈釋「 」〉,《古文字研究》第二十七輯(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9月)。
張克賓:〈論清華簡《筮法》卦位圖與四時吉凶〉,《周易研究》2014年第2期。
張亞初、劉雨:〈從商周八卦數字符號談筮法的幾個問題〉,《考古》1981年第2期。
張朋:〈數字卦與占筮-考古發現中的筮法及相關問題〉,《周易研究》2007年第4期。
張政烺:〈試釋周初青銅器銘文中的易卦〉,《考古學報》1980年第4期。
張富祥:〈昭穆制度新探〉,《中國社會科學》2007年第2期。
張新:〈试探先天八卦太极图与人体生命奥秘〉,《周易研究》1991年第2期。
曹礎基:〈八卦的「秘密」〉,《文史雜誌》1986年第5期。
梁韋弦:〈有關清華簡《筮法》的幾個問題〉,《周易研究》2014年第4期。
許道勝:〈天星觀1號楚墓卜筮禱祠簡釋文校正〉,《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第3期。
郭志成:〈先天八卦卦序與京房易八宮內卦序排列關係證〉,《社會科學戰線》1993年第6期。
陳詠琳:〈近代「數字卦」研究考述〉,《第八屆青年經學學術研討會》2012年11月。
陳睿宏:〈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筮法》論譚〉,《出土文獻研究視野與方法》第五輯(臺北:臺灣古籍,2014年1月)。
程水金:〈龜卜筮占的递興與《易》卦符號的性質〉,《周易研究》2012年第1期。
程浩:〈《筮法》占法與「大衍之數」〉,《深圳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4年第1期。
程浩:〈清華簡《筮法》與周代占筮系統〉,《周易研究》2013年第6期。
程浩:〈略論《筮法》的解卦原則〉,《出土文獻》第4輯(上海:中西書局,2013年12月)。
程燕:〈談清華簡《筮法》中的「坤」字〉,《周易研究》2014年第2期。
程薇:〈清華簡倒山形新考〉,「出土文獻與中國古代文明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北京: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2013年6月)。
程薇:〈試釋清華簡《筮法》中的「 」字〉,《深圳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4年第3期。
馮時:〈釋「離」〉,《古文字研究》第二十七輯(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9月)。
馮華:〈卜筮簡研究綜述〉,《中國史研究動態》2012年第2期。
賈連翔:〈清華簡《筮法》與楚地數字卦演算方法的推求〉,《深圳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4年第3期。
賈連翔:〈試論出土數字卦材料的用數體系〉,《周易研究》2014年第6期。
賈連翔:〈數字卦的名稱概念與數字卦中的易學思維〉,《管子學刊》2016年第1期。(2016年10月)
廖名春:〈上海博物館藏楚簡《周易》管窺〉,《周易研究》2000年第3期。
廖名春:〈清華簡《筮法》篇與《說卦傳》〉,《文學》2013年第8期。
趙平安:〈再論所謂倒山形的字及其用法〉,《深圳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4年第2期。
劉大鈞:〈讀清華簡《筮法》〉,《周易研究》2015年第2期。
劉玉建:〈試論商周的重卜輕筮〉,《山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2年第4期。
劉光勝:〈從清華簡《筮法》看早期易學轉進〉,《歷史研究》2015年第5期。
劉彬:〈清華簡《筮法》筮數的三種可能演算〉,《周易研究》2014年第4期。
劉樂賢:〈印台漢簡《日書》〉初探,《文物》2009年第10期。
劉震:〈清華簡《筮法》中的「象」、「數」與西漢易學傳承〉,《周易研究》2014年第3期。
劉震:〈清華簡《筮法》與《左傳》《國語》筮例比較研究〉,《周易研究》2015年第3期。
蔡飛舟:〈清華簡《筮法》補釋〉,《周易研究》2015年第2期。
薛理勇:〈《繫辭》筮法質疑〉,《中國史研究》1987年第1期。
謝炳軍:〈清華簡《筮法》理論性與體系性新探〉,《理論月刊》2015年第6期。
韓高年:〈春秋卜、筮制度與解說文的生成〉,《文學遺產》2013年第6期。
韓慧英:〈試析清華簡《筮法》中的卦氣思想〉,《周易研究》,2015年第3期。

五、 網路資源(網址後括弧日期為本文搜尋文獻的時間)
漢.京房撰、【吳】陸績注:《京氏易傳》一~三卷( 影印古籍,《四部叢刊初編》中第43冊。景上海涵芬樓藏明天一閣刊本)「諸子百家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畫:
http://ctext.org/library.pl?if=gb&res=77343 。
漢.劉熙:《釋名》( 影印古籍,欽定四庫全書.經部十.小學類)「諸子百家中國哲學書電子計劃」:http://ctext.org/library.pl?if=gb&res=5444 。
宋.丁度:《集韻》,《影印古籍,欽定四庫全書.經部十.小學類》「諸子百家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http://ctext.org/library.pl?if=gb&res=177 。
清.惠棟:《易漢學》(影印古籍,欽定四庫全書.經部一.易類)「諸子百家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http://ctext.org/library.pl?if=gb&res=5887 。
子居:〈《清華簡《筮法》補釋》若干問題小議〉2015年9月9,「中國先秦史」:http://xianqin.byethost10.com/2015/09/09/132?i=3 。(2016年11月8日)
付強:〈說清華簡《筮法》中釋為「奴」之字〉2014年5月6日,「簡帛網」: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2016。(2016年2月25日)
季旭昇:〈《清華肆.筮法》「昭穆」淺議〉2015年5月2日,「復旦網」: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2261 。(2016年7月29日)
季旭昇:〈清華四芻議:聞問,凡是(征)〉2014年1月10日,「簡帛網」: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980 。(2016年2月25日)
侯乃峰:〈清華簡(三)所見「倒山形」之字構形臆說〉2013年1月14日,「簡帛網」: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811。(2016年9月27日)
孫合肥:〈清華簡《筮法》札記一則〉2014年1月25日,「復旦網」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2222 。(2016年9月7日)
郭永秉(丁若山):〈讀清華三懸想一則〉2013年1月12日,「簡帛網」: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807。(2016年9月27日)
郭永秉:〈說「廌𢗏」〉2014年1月8日,「復旦網」: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2210 。(2016年2月25日)
陳偉:〈楚人禱祠記錄中的人鬼系統以及相關問題〉2008年2月7日,「簡帛網」: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788 。(2015年11月11日)
楊坤:〈跋清華竹書所見「也」字〉2013年1月15日,「簡帛網」: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812。(2016年9月27日)
劉雲:〈釋清華簡《筮法》中的「正」字〉2014年1月21日,「復旦網」: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2220 。(2016年2月25日)
駱珍伊:〈說「旰日」〉2014年1月11日,「簡帛網」: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981 。(2016年2月25日)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