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18.119.160.95)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作者(中文):紀鈴鈺
作者(外文):Jih, Ling-Yu.
論文名稱(中文):幼兒園推行閱讀護照之探究
論文名稱(外文):Research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Reading Passports in a Kindergarten
指導教授(中文):謝明芳
指導教授(外文):Hsieh, Ming-Fang
口試委員(中文):蘇育令
曹亞倫
口試委員(外文):Su, Yu-Ling
Tsao, Ya-Lun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清華大學
系所名稱:幼兒教育學系
學號:210592008
出版年(民國):107
畢業學年度:106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44
中文關鍵詞:閱讀護照閱讀態度閱讀動機幼兒觀點
外文關鍵詞:reading passportsreading attitudesreading motiveschildren’s perspectives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90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收藏:0
本研究旨在了解幼兒園推動閱讀護照實施之沿革歷程、家長及幼兒參與「閱讀護照」之經驗與看法及幼兒園對於家長與幼兒分享閱讀護照經驗後之因應方式。本研究採質性研究法,以一所公立幼兒園為研究場域,研究對象包含園主任、各班老師、「閱讀護照」累積書目量最多、中等及最少之家長與幼兒,透過開放式問題、訪談、園務會議紀錄與相關文件資料之蒐集,並進行資料之分析,以呈現「閱讀護照」推廣全貌,並進行相關推動策略之修訂,使得「閱讀護照」的推動更加完善。 研究結果發現「閱讀護照」經歷三階段改變,作為本園之發展重點、「閱讀護照」方案的成功需要行政及教師方面的支持、家長對閱讀的理念影響「閱讀護照」活動之參與、「閱讀護照」活動能提升幼兒閱讀態度與動機、針對不同家長參與對象的需求,提供適合的因應方式及本研究提供本園「閱讀護照」推動之參考方向。研究結果將提供學前教師及未來研究方向的建議。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understand the history of kindergartens' implementation of “Reading Passport”, the experiences and perspectives of parents and young children participating in “Reading Passport”, and the way in which kindergartens responded to the experience of parents and children sharing their reading passports. In this study, the qualitativeresearch method uses a public kindergarten as the research field. The research object consists of the open-ended questions, including the director of the kindergarten, teachers in each class, and parents and young children who have accumulated the largest number of books, medium and minimum. Interviews, collection of records of the conference and relevant documents, and analysis of data presents a full picture of “Reading Passport” and revises relevant promotion strategies to make the reading passport more perfect.
The study found that “Reading Passport” has undergone three phases of change and can be taken as the focus of the kindergarten's development. The success of the “Reading Passport” program requires administrative and teacher’s support. Parents’ views on the “Reading Passport” activity affect their involvement in this activity. The “Reading Passport” activity can improve children's reading attitude and motivation. This study provides proper methods to different parents with diverse needs. It also can help the promotion of the “Reading Passports” program in this kindergarten.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will provide advice for preschool teachers and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s.
第一章緒論 ............................................ 1
第一節研究動機 ...................................... 1
第二節研究目的與問題 ................................ 5
第三節名詞釋義 ...................................... 6

第二章文獻探討 ......................................... 7
第一節閱讀的概念 .................................... 7
第二節閱讀態度與閱讀動機之探討 .................... 14
第三節國內外閱讀活動之推廣與成效 .................. 20
第四節幼兒觀點 ..................................... 33

第三章研究方法 ....................................... 37
第一節研究設計 ..................................... 37
第二節研究場域 ..................................... 39
第三節研究參與者 ................................... 45
第四節資料蒐集與分析 ............................... 48
第五節研究信實度及研究倫理......................... 56

第四章研究結果與討論 ................................. 59
第一節本園閱讀推動之沿革 ........................... 59
第二節家長與幼兒參與閱讀護照之經驗與看法 ......... 78
第三節閱讀護照之未來展望 ......................... 115

第五章結論與建議 ................................... 127
第一節結論 ........................................ 127
第二節建議 ........................................ 132

參考文獻 ............................................. 137
中文
方子華(2004)。國小學生家庭閱讀活動、學校閱讀環境與閱讀動機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屏東縣。
王文科(2000)。教育研究法。臺北市:五南。
王怡靜、古瑞勉(2012)。“耶~我喜歡閱讀!”-幼兒園實施分享閱讀教學之研究。幼兒教保研究期刊,9,45-60。
孔員(2006)。幼稚園推動親子共讀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 育行政研究所,屏東。
王錫璋(2001)。BRW-英國的寢前閱讀週。全國新書資訊月刊,27,14-15。
王瓊滿(2011)。故事結構教學對國小二年級低閱讀能力學生閱讀理解與閱讀動機之影響(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臺中市。 丘引(2016)。改變生命的閱讀推廣計畫:美國「幼稚園前閱讀1000本書」全面啟動。全國新書資訊月刊,207,4-6。
江吟梓、蘇文賢(譯)(2010)。M. Littman 著。教育質性研究:實用指南 (Qualitative research in education: A user’s guide)。臺北市:學富文化。
江滿堂(2001)。開啟兒童閱讀智慧-以高雄市鼓岩國小為例。國教天地,143,68-70。
江燕鳳、謝孟岑、吳亞恆(譯)(2005)。L. M. McGee, & D. J. Richgels 著。幼兒語 文讀寫發展(Literacy’s beginnings supporting young readers and writers)。臺北市:華騰。
江麗莉(2006)。繪我童年、閱讀起飛:幼稚園繪本教學資源手冊。臺北:教育部。
吳宜貞(1998)。影響閱讀動機的因素-看教室環境與文化。師友月刊,378,23-26。
吳珍梅、程小蘋(2012)。幼教師對幼兒問題行為之覺知與輔導策略採行之探究。朝陽人文社會學刊,10(2),31-64。
吳清基(2010)。推動臺灣的閱讀教育-全民來閱讀。研考雙月刊,34(1),62-66。
宋曜廷、劉佩雲、簡馨瑩(2003)。閱讀動機量表的修訂及相關因素研究。中國測驗學會測驗學刊,50(1),47-72。
李君懿(2010)。優良兒童繪本出版研究。中華印刷科技年報,364-377。
李亞娟(2010)。點燃閱讀的火苗-提升國小低年級學童閱讀動機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研究所,屏東縣。
李宜珍(2011)。閱讀教學策略與閱讀態度之影響研究:以新竹縣國小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學系教育行政研究所,新竹市。
李俊仁、阮啟弘、張智宏、吳嫻、鄭仕坤、李佳穎(2010)。大腦、認知與閱讀。臺北:信誼。
李昭瑩(2004)。主題課程下幼兒經驗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研究所,臺北市。
李昭瑩、廖鳳瑞(2004)。當孩子與老師運作的課程相遇-幼兒經驗課程的個案研究。師大學報,49(2),89-112。
李珮琪(2004)。幼稚園親子共讀圖畫書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臺東市。
李寶琳(2000)。臺北市國民小學高年級學童閱讀動機的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臺北。
邱皓青(2013)。幼兒園實施說故事活動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幼 兒教育學系,臺中市。
林士郁(2002)。父母創意教養方式、父母閱讀教養方式、閱讀動機與閱讀行為、創造力之關係(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臺北。
林巧敏、黃玫溱(2009)。推動閱讀計畫之構想與建議。圖書與資訊學刊,70,48-60。
林怡伶(2016)。學步兒氣質、家庭閱讀環境與閱讀興趣之關係初探。人類展與家庭學報,17, 67-90。
林宜和(2016)。日本推動閱讀新風向。全國新書資訊月刊,216,18-22。
林真美(2003,12月)。日本的「家庭文庫」運動。載於國家圖書館舉辦之「圖書館與閱讀運動研討會」論文集(頁19-23),臺北市。
林婉莉(2009)。寧靜改革的魔力-幼稚園推動親子共讀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花蓮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花蓮。
林惠娟、黃齡瑩(2004)。家庭與幼兒閱讀態度之相關研究-以臺中市為例。朝陽人文社會學刊,2(2),1-56。
金瑞芝(2004)。幼兒對學校活動的看法。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35(2),101-118。
洪月女(譯)(1998)。K. S. Goodman 著。談閱讀(On reading)。臺北市:心理。
侯天麗(2014)。兒童博物館的定位與展望-向德國借鏡。博物館學季刊,2(1),51-69。
柯華葳(2006)。教出閱讀力。臺北:親子天下。
胡曉芬(2010)。提升多文字文本的閱讀理解能力與閱讀動機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高雄市。 洪蘭(2004)。歡樂學習,理所當然。臺北:天下文化。
洪蘭(譯)(2012)。D. Stanislas 著。大腦與閱讀(Reading in the brain)。臺北市:信誼。
洪蘭、曾志朗(2000)。兒童閱讀的理念-認知神經心理學的觀點。教育資料與研究,38,1-4。
徐毓雪(2016)。幼兒園在地文化課程:幼兒與教師觀點(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研究所,新竹市。
高淑嫻(2014)。以閱讀教學提升三至四歲幼兒閱讀動機歷程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幼兒教育研究所,嘉義縣。
郭美辰、郭隸德(2001)。大腦研究「學習機會之窗」論對認知和國小英語教學的啟示。教育研究月刊,90,88-95。
陳之華(2008)。沒有資優班:珍視每個孩子的芬蘭教育。臺北:木馬文化。
陳杏玫、蔡淑燕、謝美雲、蔡佩芬、吳彩鳳、陳秀玉(2006,10月)。國民小學推動閱讀教學之策略。載於國家教育研究院籌備處「第104期候用主任專題研究集」(頁391-406),新北市。
陳琬淳(2012)。「什麼是好的幼兒園?」幼兒觀點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屏東市。
教育部(2000)。全國兒童閱讀運動實施計畫。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1)。閱讀四季-親子閱讀指導手冊。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8)。悅讀101-教育部國民中小學提升閱讀計畫。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2014)。教育部閱讀推動情形報告(院會報告)。臺北市:教育部。
張佳琪(2016)。多元閱讀活動對幼兒閱讀動機與閱讀行為之影響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大學教育學系,屏東市。
張春興(1989)。張氏心理學辭典。臺北市:東華書局。
張春興(1994)。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臺北:東華。
康雅惠(2005)。幼托園所大班幼兒母親閱讀信念調查研究-以臺北縣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研究所,臺北市。
許雅菁(2010)。臺北縣國民小學校園閱讀活動之研究-以兒童閱讀護照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1-147。
張漢宜(2008)。日本「晨讀十分鐘」-兩位老師掀起寧靜的閱讀革命。閱讀動起來。臺北:天下雜誌。
許慧貞(譯)(2001)。A. Chambers 著。打造兒童閱讀環境(The reading environment:How adults help children enjoy books)。臺北:天衛文化。
許麗鈞(2010)。家庭閱讀環境、學校閱讀環境與國小一年級學童閱讀能力與閱讀動機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臺南市。
游千瑢(2013)。走進幼兒的視界:中班幼兒使用數位相機之歷程分享(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臺北市。
鈕文英(2015)。質性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臺北,雙葉書廊。
曾志朗(2012)。「眼-腦」聯網-透視文明之道。載於洪蘭(譯),大腦與閱讀(Reading in the brain)(頁5-7)。臺北市:信誼。
黃玫溱(2009)。推動閱讀計畫之構想與建議。圖書與資訊學刊,1(70),48-60。
馮秋萍(1998)。兒童閱讀行為之探討。圖書與資訊學刊,25,63-72。
黃瑞琴(1994)。質的教育研究方法(第二版)。臺北:心理。
湯滿(2007)。學前閱讀量與國小語文能力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樹德科技大學幼 兒保育學系,高雄市。
曾麗紋(2008)。教師期望與幼兒經驗之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臺北市。
楊美珍(2016)。幼兒在蒙氏幼兒園的學習經驗(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新竹市。
楊美華(2003)。美國的閱讀運動。載於國家圖書館舉辦之「圖書館與閱讀運動研討會」論文集(頁3-12),臺北市。
葉銘珠(2014)。國小四年級學童閱讀心得寫作之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 課程設計與潛能開發學系,花蓮。
鄧秀琴(2008)。幼稚園教師閱讀推廣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兒童 文學研究所,臺東市。
鄭青青(2002)。幼兒經驗課程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臺北市。
齊若蘭(2003a)。哪個國家學生閱讀能力最強?。天下雜誌教育特刊,263,52-59。
齊若蘭(2003b)。閱讀,新一代知識革命。載於閱讀-新一代知識革命(頁16-23)。臺北:天下雜誌。
廖燕玲(2011)。「Give Me Five閱讀愉快」-加強幼兒閱讀活動以提升幼兒閱讀樂趣之研究。幼兒教育,301,26-41。
鄧麗娟(2011)。花蓮縣國民小學推動閱讀活動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課程設計與潛能開發學系,花蓮市。
臺灣兒科醫學會促進兒童福利及健康委員會(2016)。儘早開始唸故事書給寶寶聽。2017年6月10日,取https://www.pediatr.org.tw/people/edu_info.asp?id=34
劉啟緯(2009)。閱讀閱開心-促進幼兒閱讀之協同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花蓮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花蓮。
劉漢玲(2003)。推動親子共讀活動與幼兒閱讀行為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研究所,臺北。
劉鳳芯(譯)(2009)。P. Nodelman 著。閱讀兒童文學的樂趣(The pleasures of children’s literature)。臺北:天衛文化。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臺北市:心理。
潘慧玲(2004)。教育論文格式。臺北:雙葉書廊。
蔡育妮(2004)。繪本教學對國小一年級學童閱讀動機與閱讀行為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屏東縣。
蔡政勳(2007)。父母對國民小學學童閱讀之態度與學童閱讀行為、閱讀策略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屏東縣。
蔣絢(譯)(2004)。L. Eliot 著。打造黃金腦(What’s going on in there?)。臺北:新手父母。
盧韻璇(2014)。偏遠地區幼兒園推動閱讀活動之歷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幼兒教育學系,花蓮市。
賴苑玲(2006)。國小六年級學童之家庭、班級及學校圖書館閱讀環境。社會科教育研究,11, 47-86。
賴閔莉(2011)。從幼兒的相片看幼兒園(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臺北市。
戴文青(2002)。學習環境的規劃與運用(第四版)。臺北:心理。
謝明芳(2012)。學齡前幼兒學習英語之觀點課程與教學。15(2),193-211。 魏英桃(2007)。臺北市公立幼稚園推動兒童閱讀現況及意見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碩士班,臺北市。

英文
Alexander, J. E., & Heathington, B. E. (1998). Assessing and correcting classroom reading problem. Glenview, IL: Scott Foresman.
Bernard, H. R. (2006). Research methods in anthropology: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pproaches. Lanham, MD: Alta Mira Press.
Deunk, M. I., Berenst, J., & de Glopper, K. (2012). Home-school book sharing comes in many forms: A microanalysis of teacher-child interaction during the activity of borrowing a school book. Journal of Early Childhood Literacy, 13(2), 242-270.
Gambrell, L. B. (1996). Creating classroom cultures that foster reading motivation. The Reading Teacher, 50(1), 14-25.
Gettys, C. M., & Fowler, F. (1996, November). The relation of academic and Recreational reading attitudes school wide: A beginning study.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Mid-South Regional Education Association, Tuscaloosa, AL.
Gunning, T. G. (2000). Creating literacy instruction for all children. Boston, MA: Allyn and Bacon.
Kvale, S., & Brinkmann, S. (2009). InterViews: Learning the craft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interviewing. Los Angeles, CA: Sage. Michael, M., & Susan, H. (1988). Reluctant readers: The librarian's greatest challenge. The Book Report, 1(2), 18-21. Smith, A. B. (2002). Interpreting and supporting participation rights: Contributions from sociocultural theor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hildren’s Right, 10(1), 73- 88.
Smith, A. B., Taylor, N., & Gollop, M. (2000). Children’s voices: Research, policy and practice. Auckland, New Zealand: Pearson Education.
Smith, F. (1983). Essays into literacy. London: Heinemann Educational.
Susan, A. B. (1985). Reading but not literate: The child road survey. School library Journal, 31(5), 27-30.
Susan, I. S. (1984). Mind alive what and why gifted students read for pleasure. School Library Journal, 30(7), 99-102.
USDE (1999). America reads challenge, start early, finish strong: How to help every child become a reader. Retrieved June 1, 2018, from https://www2.ed.gov/pubs/startearly/index.html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