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18.223.107.85)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作者(中文):魏博彥
作者(外文):Wei, Po-Yen
論文名稱(中文):石門國小營造空間美學地方感之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Study on sense of place from Space Aesthetics-making in Shih-Men Elementary School
指導教授(中文):林志成
指導教授(外文):Lin, Chih-Cheng
口試委員(中文):賴文堅
葉于正
口試委員(外文):Lai, Wen-Chien
Yeh, Yu-Cheng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清華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行政碩士在職專班
學號:210591024
出版年(民國):110
畢業學年度:109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85
中文關鍵詞:地方感空間美學特色課程
外文關鍵詞:Featured curriculumSense of placeSpace Aesthetics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37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收藏:0
本研究旨在探討石門國小所推動的營造空間美學地方感,其發展源流、歷程、困境與解決策略、營造之影響以及未來發展。
本研究係立意取樣以石門國小做個案研究,採用訪談法及文本分析法兩項研究方法。訪談對象為石門國小的相關人員,包括前後任校長、主任、組長、教師、校友、學生以及專業人士。根據訪談資料及現場文本的觀察與脈絡分析,深度瞭解石門國小空間美學地方感的營造歷程與實踐作為。並進一步梳理空間美學營造對於教師、校友與學生的記憶與認同。營造空間美學地方感之未來發展方向建議如下:
一、學校宜營造空間美學地方感,以引導空間營造的發展方向
(一)連結地方脈絡展現獨特地方之美,營造校園小風景創造多層次的活動空間,以美學思維整體思考,編織教育人文之美。
(二)透過地方景觀文化之美、空間美學營造之形式美、空間改造再生之美以及學校文化之人文美,以構築空間美學地方感之校園環境美學敘事。
二、學校宜營造空間美學地方感,以引導課程教學的發展方向
(一)將地方知識鑲嵌於課程脈絡,透過空間賦意厚實校園空間的教育意涵,提升師生空間美學素養。
(二)打造校園與區域環境之共構,提升校園美學與社區環境連結,建構學校成為地方重要空間美學教育場域。
三、學校宜營造空間美學地方感,以引導學生地方認同的發展方向
(一)尊重與理解地方文史與變遷,型塑生活經驗與感受的認同,彰顯地方的傳承與創新。
(二)建構生活記憶的石門地方感,以建立自我身份認同與石門情感歸屬。
基於上述對未來發展的析述,因此,研究者提出「空間美學地方感之『LOCAL』實踐方案」之理念,包含:LANDSCAPE(地景、風景)、OBSERVE(觀察)、 CURRICULUM(課程)、AESTHETICS(美學)以及LIVING SPACE(生活空間)等五個面向,作為未來空間美學營造之實踐行動方針。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explore the sense of place from Space Aesthetics-making in Shih-Men Elementary School, its development source, history, difficulties and solutions, the impact of creation, and future development.
This research is based on the intention of sampling and using Shih-Men Elementary School as a case study, using two research methods: interview and content analysis. The interviewees were related personnel of Shih-Men Elementary School, including former principals, directors, group leaders, teachers, alumni, students and professionals. Based on the observation and context analysis of interview materials and on-site texts, I have a deep understanding of the creation process and practice of the sense of place in Space Aesthetics at Shih-Men Elementary School. And further sort out the Space Aesthetics to create memories and recognition for teachers, alumni and students. Suggestions on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creating a sense of place with Space Aesthetics are as follows:
1. The sense of place with Space Aesthetics for space development from school
(1) Connect the local context to show the beauty of a unique place, create a campus landscape, multi-level activity space, as whole aesthetic thinking, and weave the beauty of education in humanities.
(2) Through the beauty of region landscape culture, the beauty of Space Aesthetics, space reconstruction, regeneration, and the humanistic beauty of school culture, we can build an environmental campus of the sense with Space Aesthetics and locality.
2. The sense of place with Space Aesthetics for the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from school
(1) Embed local knowledge into the curriculum, enhance the campus educational meaning and the aesthetic quality for teachers and students.
(2) Create co-construction of the campus and the regional environment, enhance the connection between campus aesthetics and the community environment, and construct the school to become an important local space aesthetic education field.
3. The creation on sense of place with Space Aesthetics for student local identity from school
(1) Respect and understand the local culture history and changes, shape the identity of life experience and feelings, and highlight the heritage and innovation of the place.
(2) Construct a sense of place in life memory at Shih-Men to establish self-identity and Shih-Men belongingness.
Based on the above analysis of the future development, the researchers put forward the concept of the "LOCAL" practical program on sense of place with Space Aesthetics, including Landscape, Observe, Curriculum, Aesthetics and Living space, as the practical guidelin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pace Aesthetics in the future.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緣起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4
第三節 名詞釋義 5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7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11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3
第一節 校園空間美學營造之內涵與策略 13
第二節 空間、地方及地方感的論述 20
第三節 空間美學地方感之探討與相關研究 28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46
第一節 研究架構與場域 46
第二節 研究者角色與研究對象 56
第三節 研究方法 60
第四節 研究工具及資料處理 63
第五節 研究倫理 65
第四章 研究結果分析與討論 66
第一節 百年校園下的空間美學的分析與討論 66
第二節 校園空間美學地方感的分析與討論 91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30
第一節 結論 130
第二節 建議 135
參考文獻 138
壹、中文部分 138
貳、英文部分 144
附錄 146
壹、中文部分
王人禎(2019)。遊戲、地方與學習-一所國中地理課程核心素養教學實驗過程之民族誌(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新竹市。
王仕圖、吳慧敏(2006)。深度訪談與案例演練。載於齊力、林本炫(主編)質性研究方法與與資料分析,97-116。南華大學,嘉義縣。
王志弘、余佳玲、方淑惠(譯)(2008)。文化地理學(原作者:Mike Crang)。臺北市:巨流。(原著出版年:1998)。
王志弘、徐苔玲(譯)(2006)。地方:記憶、想像與認同(原作者:Tim Cresswell)。臺北市:群學。
王國強(譯)(2006)。視覺研究導論:影像的思考(原作者:Gillian Rose)。臺北市:群學。
王婉容(2013)再現與重塑地方感的老人回憶劇場展演 ―以香港、新加坡及臺灣為例。戲劇學刊,17,7-36。
王智弘、廖昌珺(2014)。創意經營的校園美學思考。教育研究,237,70-81。
王嵩山(2020)。物、空間與歷史記憶:地方學與地方知識的再思考。吳學明,國家文化記憶庫與桃園學。2020桃園學研討會。國立中央大學。
何文玲(2008)。學院藝術批評教學理論之研究:形式主義、脈絡主義、及其整合之應用。臺北市:心理。
何信華(2014)。旅遊者的地方感與空間再現。巴黎視野,29,11-19。
吳芝儀 (2005)。敘事研究的方法論探討。載於齊力、林本炫(主編)質性研究方法與資料分析,145-188。南華大學,嘉義縣。
吳珮青、湯志民(2019)。校園建築空間美學的研究與規劃。中等教育,70(2),11-31。
吳煒增(2015)。臺北市國民小學校園空間美學營造、教師領導與學校特 色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宋郁玲(2006)。地方感的生產與再生產-上海市中心城區拆遷戶棲居歷程 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市。
李正昆(2012)。空間美學與旅館價值之形塑:臺灣旅館業的實踐初探 (未出版之博士論文)。東海大學,臺中市。
李進益(2006)。地方博物館內/外的「地方感」差異:以南方澳漁村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新竹市。
李謁政(2018)。臺灣有形文化資產-聚落與產業遺產概論。臺中市:白象文化。
汪正章(1993)。建築美學。臺北市:五南。
沈清松(1995)。物理之後-形上學的發展。臺北市:牛頓。
林文祺(2008)。水.權力的建構.人的遷移—以石門水庫興建對十一份地區空間影響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原大學,桃園縣。
林志成(2016)。臺灣地區特色學校計畫的省思與前瞻。教育行政論壇,8(1),45-59。
林志成(2017)。校園空間美感營造的行動智慧。美育,218,5-13。
林志成、林仁煥、田耐青、郭雄軍、蔡淑玲、田育昆(2012)。特色學校理論、實務與案例。臺北市:高等教育。
林志成、盧文平(2017)。Foucault規訓理念在校園空間治理上之應用析論。學校行政,111,1-22。
林志成、盧文平(2019)。Lefebvr空間生產論析述暨其在校園空間治理之應用。學校行政,119,141-175。
林芬郁(2015)。公園‧浴場:新北投之文化地景詮釋。地理研究,62,25-54。
姜得勝(2008)。校園符號之探索—校園文化的另類思維。教育研究,174,75-89。
施伃倫(2011)。臺中市一中街商圈青少年消費之地方感的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洪如玉(2013)。「地方」概念之探究及其在教育之啟示。人文社會學報,9(4),257-279。
徐 鼐(1965)。石門水庫。桃園縣:石門水庫建設委員會。
徐明麟(2019)。從學校樹木保育行動探索環境教育之展開、實踐與省思:以桃園市內柵國小為例(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殷寶寧(2018)。是展品?還是空間盒子?從古蹟活化再生到博物館建築與展示轉化歷程個案研究。博物館學,32(1),59–83。
高佩瑤 (2011)。學術型環境組織倡導《環境教育法》之溝通行動研究:以中華民國環境教育學會為例。環境教育研究,9(1),109-142。
高淑玲(2011)。文化空間、集體記憶與地方感形塑過程研究—以北頭七虎新村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國立編譯館、王志弘、張華蓀、宋郁玲、陳毅峰(譯)(2005)。現代地理思想(原作者:Ricchard Peet)。臺北市:群學。
康舒雅(2020)。以身立地:彰化縣臺西村高齡者人地關係的形構與轉化(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市。
張文琪(2012)。離散、記憶、地方感-論《老鷹再見》、《山有多高》中的認同建構與敘事美學(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臺南市。
張勤雯(2006)。從旅行到田野研究:談田野調查與參與觀察。載於齊力、林本炫(主編)質性研究方法與與資料分析,75-96。南華大學,嘉義縣。
莊育振(2005)。走出觀景窗---從視覺文化的觀點談攝影藝術的發展。 臺灣美術,58,16-25。
莊明達(2012)。國民小學校長空間領導、品牌管理與創新經營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陳介英(2006)。深度訪談在經驗研究地位的反思。載於齊力、林本炫(主編)質性研究方法與與資料分析,117-128。南華大學,嘉義縣。
陳全榮(2020)。基於地方感理論之廣州遠郊村永續發展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中原大學,桃園市。
陳全榮、劉淥璐(2018)。地方感研究文獻評析。設計學研究;21(1),83 – 104。
陳其澎(2012)。流動的人民故事。地理學報,64,67-96。
陳芸芸(譯)(2004)。視覺文化導論(原作者:Nicholas Mirzoeff)。臺北縣:韋伯文化國際。
陳柏璋、盧美貴(2014)。另類學校課程美學實踐的反思:以道禾實驗學校為例。教育研究,241,34-48。
陳清義(2020)。校園美學的實踐:以學校本位課程融入修建工程為例。臺灣教育評論, 9(10),181-186。
陳瓊花(2014)。建構校園美學之道:空間美與人文美的交織與共生。教育研究,237,20-28。
彭 彬(2013)。校園右向思考空間建構之策略與實踐-以高雄紅毛港遷村新建的二所學校為例。學校行政,84,166-186。
曾慈慧(2011)。兒童的校園環境涉入、地方感與學校認同關係之研究。教育與心理研究,34(1),109-139。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曾慈慧、沈進成、John R.Collins、Jason Y.Chen(2011)。遊客的休閒涉入、地方感與環境復癒知覺關係之研究:以美國德州大彎國家公園為例。人文社會學報,3(2),119-146。
湯志民(2000)。學校建築與校園規劃。臺北市:五南。
湯志民(2006)。不教之教---開創自尊尊人的教育情境。載於吳清基(主編)品格回流:22位校長邀約您一起來重視並實踐品格教育,120-126,臺北市:聯經。
湯志民(2008)。空間領導:理念與實踐。教育研究,174,18-38。
湯志民(2020)。 AI 智慧校園的規劃與建置。載於中華民國學校建築研究學會(主編)建設AI智慧學校,1-44。臺北市:學校建築學會。
湯志民、廖文靜(2001)。校園文化藝術環境的規劃。載於中華民國學校建築研究學會(主編)e世紀的校園新貌,35-68。臺北市:學校建築學會。
黃宗顯(2014)。校園空間美學營造的理念與實踐。教育研究, 237,5-15。
黃茂在、曾鈺琪(2015)。戶外教育的意涵與教育價值。載於黃茂在、曾鈺琪(主編)戶外教育實施指引,8-25,新北市:國家教育研究院。
黃舒靜(2020)。國民小學校園建築美學之實踐。載於中華民國學校建築研究學會(主編)建設AI智慧學校,212-224。臺北市:學校建築學會。
黃瑞琴(2010)。質的教育研究法。臺北市:心理。
黃德祥(2014)。美學領導的內涵與應用。教育研究,237,30-39。
楊麗芳、徐榮崇(2008)。臺北火車站周邊印尼移工的消費空間與文化地景研究。北市教大社教學報,7,65-81。
萬新知(2008)。國民小學學校建築美學內涵探究。學校行政,56,36- 53。
廖堅均(2020)。壞毀與重建──遷臺詩人群對「家」的書寫與再現(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臺南市。
漢寶德(1984)。教育精神之象徵,載於蔡保田(主編)學校建築研究。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
漢寶德(2008)。漢寶德談美。臺北市:聯經。
裴 萱(2014)。空間美學的建構及其後現代文化表徵實踐。中洲學刊,207,87-92。
趙家麟(2008)。都市空間公共生活。臺北市:田園城市。
潘丁菡(2018)。龍潭佳安:十個關於這片土地的故事。桃園市:桃市龍潭區公所。
潘教寧(2016)。國民小學學校建築及校園規劃之空間美學評鑑指標系統建構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潘朝陽(2005)。心靈.空間.環境:人文主義的地理思想。臺北市:五南。
蔡幸娟、林政逸(2019)。邊緣的再現空間政治:電影如何再現寶藏巖之地方感。地理學報,92,31-54。
蔡怡玟(2014)。試以敘事探究初探地方經驗中之「存在空間」。城市學學刊,5(2),31-104。
蔡怡玟(2016)。試以地理美學初探空間經驗中的存在我。鵝湖學誌,57,103-172。
蔣 勳(2005)。天地有大美。臺北市:遠流。
盧梅芬(2015)。從展示文本邁向我群與他者的溝通-原住民文化再現的策展脈絡與反思。博物館學季刊,29(3),5-36。
盧梅芬(2016)。從南島語系到南島奇觀:南島文化園區規劃及其文化再現之形成脈絡。國立臺東大學人文學報,6(1),35-93。
龍潭鄉志增編委員會(2014)。龍潭鄉志。桃園縣:桃園縣龍潭鄉公所。
謝惠真(2018)。戰後加蚋仔空間邊緣化與地方營造(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市。
鍾德馨(2020)。臺北市學校餘裕空間活化政策問題與因應策略:以跨域管理觀點分析。學校行政,127,188-207。
魏正婷(2018)。混雜的時空:從臺北霞海迎城隍祭典看文化展演與地方認同(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市。
魏麗敏、陳明珠(2014)建構校園美學之心境界。教育研究,237,42-49。
蘇峰山(2004)。論述分析導論。載於齊力、林本炫(主編)質性研究方法及其超越,75-96。南華大學,嘉義縣。
蘇揚期、王柏山(2005)。“地方感”研究觀點的探討-從人本主義地理學、行為地理學到都市意象學派。社會科教育研究,109-136。
顧 俊(1988)。西方美學名著引論。臺北市:木鐸出版社。




貳、英文部分
Agnew J. (1987). The United States in the World Econom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Auge, M. (1995). Non-Place: Introduction to an Anthropology of Supermodernity. Verso, London.
Baudrillllard, J. (1989). America. Verso, London.
Blasé, J. (2004). Handbook of instructional leadership: How successful principals promote teaching and learning. Thousand Oaks, CA: Corwin Press.
Bourdieu, P. (1990). Trans. Richard Nice. The Logic of Practice. Cambridge: Polity.
Csikszentmihalyi, M., & Robinson, R. (1990). The art of seeing: An interpretation of the aesthetic encounter. Malibu, CA: The J. Paul Gelly Trust.
Dissanayake, E. (1992). Homo aestheticus: Where art comes from and why. New York: Free Press.
Dober, R. P. (2000). Campus landscape: Function, forms, feature. New York: John Wiley&Sons, Inc.
Gislason, N. (2009). Mapping school design: A qualitative study of the relations among facilities design, curriculum delivery, and school climat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40(4), 17-33.
Korakidou, V., & Charitos, D. (2011). The spatial context of the aesthetic experience in interactive art:An inter-subjective relationship. Technoetic Arts, 9(2), 277-283.
Massey, D. (1994). A Global Sense of Place in Massey, D. Space, Place and Gender, Cambridge: Polity, 146-56.
Merleau-Ponty (1985). Phenomenology of Perception, Trans.Colin Smith, New Jersey: The Humanities Press.
Meyrowitz, J. (1990). No Sence of Plac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Oxford.
Moore, R. L., & Graefe, A. R. (1994). Attachments to recreation settings: The case of rail-trail users. Leisure Sciences, 16(1), 17-31.
Porteous, J. D. (1988). Topocide: the annihilation of place, In: Eyles, J. and Smith, D. (eds.) Qualitative Methods in Human Geography, Oxford: Polity Press, 75-93.
Pred, A. (1986). Place, Practice and Structure: Social and Spatial Transformation in Southern Sweden, 1750-1850, Totowa, NJ: Barnes and Noble.
Relph, E. (1976). Place and Placelessness. Pion, London.
Relph, E. (1981). Rational Landscape and Humanities Geography. Croom Helm, London.
Yi-Fu Tuan (1974). Space and Place: Humanistic Persoective. 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 6, 211-252.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