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13.59.72.254)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作者(中文):葉紀沅
作者(外文):Yeh, Chi-Yuan
論文名稱(中文):馬里光桃花源學校本位課程領導發展之行動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An Action Research on the School-based Curriculum Leadership Development of the Mrqwang Arcadia
指導教授(中文):林志成
指導教授(外文):Lin, Chih-Cheng
口試委員(中文):陳延興
郭至和
口試委員(外文):Chen, Yen-Hsin
Kuo, Chih-Ho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清華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行政碩士在職專班
學號:210591004
出版年(民國):107
畢業學年度:106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53
中文關鍵詞:學校本位課程課程領導行動研究部落產業文化課程
外文關鍵詞:School-based curriculumCurriculum leadershipsAction researchCultural course of tribe industry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95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37
  • 收藏收藏:0
本研究旨在探討馬里光國小發展「馬里光桃花源學校本位課程」領導行動中,所遭遇的困境與問題、擬定的行動與策略、實施的結果與成效,研究目的是為了發展一套有系統、有脈絡且可持續性的課程。
本研究採行動研究法,以馬里光國小為研究對象,經由問卷調查、訪談及文件分析等方法,加以統整、歸納與分析。
根據本研究結果,歸納出以下幾點結論:
一、課程領導發展困境包含教師專業社群領導、課程發展品質監督
(ㄧ)經由學校SWOTS分析,發現學校面臨之教師進修動機、教師專業社群發展以及缺乏結合部落專業資源的文化課程三大問題。
(二)積極尋求解決問題之行動策略,擬定解決方法,並實施相關策略。
(三)執行行動研究的循環行動與反覆省思,藉此檢測行動策略的成效,並瞭解未能達成目標之因素為何,做為未來修正策略的依據。
二、課程領導策略在於教師持續增能、實踐、反思、關懷、團隊與對話
(一)教師增能領導鼓勵教師進修碩士班自我增能,教師研習幫助團隊增能、提升教師專業能力。
(二)課程實踐領導推動課程實行,督促與鼓勵藉此發現課程的優缺點並針對問題進行課程修正。
(三)反思領導將每次的研習或會議後的想法與省思記錄下來,並藉此做為自我改進的依據。
(四)關懷領導以教師角色關懷教師面臨之問題,並思想解決方法,給予教師溫馨的教學環境。
(五)團隊合作領導經由社群的運作,利用團隊力量提升凝聚力,幫助課程發展。
(六)專業對話領導經由溝通來增加大家的想法交流機會,有助於在課程發展的過程中,解決問題並達成共識。


三、課程領導成果在於行動研究增益領導效能、精進課程發展及教師知能
(一)系統性分析學校情境優劣勢、機會與威脅,並發現更深入的問題,進而指出學校發展的未來動向。
(二)週三校本進修課程,引入專業講師與專家,可解決偏遠原住民學校教師進修不易問題,並提升教師學校本位課程相關專業知能。
(三)成立校本教師專業社群,針對學校本位課程發展問題及議題,透過持續性的專業對話與溝通,共同研究、精進學校本位課程。
(四)以協助、關心及鼓勵方式進行課程領導,透過辦理教學成果分享會來鼓勵教師。
(五)化零為整的課程盤點,藉此決定課程間的發展脈絡與時間順序,並落實學生學習目標以及教師教學目標之檢核。
(六)以行政支持教學共創和善的教學環境,達到優質的學習環境。
(七)引進部落業師協同增加學生學習成效與教師教學效能,並透過家長參與深植夥伴關係。
This study aimed to explore the leading action on the school- 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of the Mrqwang Arcadia May Peach in Mrqwang Elementary School, and discussed the effects of the strategies to the problems.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reconstruct a systematic, fully contextual, rolling course.
The study method was action research, and the object was Mrqwang elementary school. This study analyzed by questionnaire investigation, interview, and documents.
The study results come to the conclusion in the following:
I.The difficulties of the curriculum leadership development included teachers’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y guidance, the supervision of the course development in quality.
A.The analysis observed the problems were: the motivations of inservice education for teachers, the development of teachers’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y, and the combination of the culture resource of tribe.
B.To find out the action strategies, formulate a solving plan and implement them.
C. To execute an action research by circulatory action and repeated reflection for evaluating the effects of the action strategies, we made a realization of the unfinished goals, and took them as accordances to improve the course development in the future.
II.The curriculum leadership strategies focused on empowering, conducting, reflecting, caring, team working, and conversation.
A.The empowering leadership encouraged teachers to go inservice education by themselves, and school training courses promoted the teachers’ professions.
B.The curriculum practicing leadership promoted to conduct the course plan, supervised and encouraged teachers to find out the pros and cons of the course, and solved the problem in the course, then made a revisement.
C.The reflecting leadership wrote down the reflection after each meeting and training course, in order to do the self-improvement.
D.The caring leaderships stood on teachers’ foot to care about the problem they faced, give a brain-storming to solve their challenges, and create a heartwarming teaching environment.
E.The team working leadership was to gel the school team and give a hand to the course development through the operation of the teachers’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y.
F.The professional conversation leadership reached the consensus and solved the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course development by teachers’ communication with each other.
III.The curriculum leadership consequence focus on an action research method which enhanced the curriculum leadership efficacy, excelled in the school-based curriculum, and the course competences of the teachers.
A. A systematic analysis by SWOTs would help to find the deeper problems and give guidance to the school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B.The school-based training course invited the professional advisors to solve the difficulties of inservice education for an indigenous and far-away tribe school.
C.To set up a school-based teachers’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y, focus on the topic and the challenges of school-based course development, and advance the school-based curriculum by keeping a professional communication mutually.
D.The curriculum leadership went through by assistance, caringness, and encouragement, and held teaching achievement sharing sessions to inspire the teachers.
E.The round figures stock taking of the course decided the context and the arrangement of each course, and made the check-out lists of the learning goals and teaching index for students and teachers.
F.The administration-supporting behaviors created a harmonious and excellent learning environment.
G.The co-teaching invitation of tribe industry professionl advisors, promoted the students’learning effect, and teachers’ teaching efficacy, and the parents participation was deeply rooted the collaborative relationships to school.
目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6
第三節 重要名詞釋義 7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1
第一節 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意涵與相關研究 11
第二節 學校本位課程領導的意涵與相關研究 35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51
第一節 研究場所與角色 51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流程 60
第三節 行動方案規劃 63
第四節 資料蒐集和分析 66
第五節 研究信實度 69
第六節 研究倫理 71
第四章 馬里光桃花源課程領導發展的行動與省思 73
第一節 學校本位課程領導困境的分析與討論 73
第二節 學校本位課程領導策略擬定的分析與討論 81
第三節 學校本位課程領導策略結果檢視與未來發展分析與討論 92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13
第一節 結論 113
第二節 建議 115
參考文獻 119
壹、中文部分 119
貳、英文部分 126
附錄 129
附錄一 訪談同意書 129
附錄二 學校情境分析問卷 130
附錄三 教師訪談大綱 133
附錄四 行政人員訪談大綱 134
附錄五 學校本位課程計畫設計檢核表 135
附錄六 主題課程設計教師檢核表 136
附錄七 學校本位課程實施檢核表 137
附錄八 省思札記 138
附錄九 問卷 139
附錄十 【建構學校核心本位課程計畫】申請表 142
附錄十一 【學校課程與教學知能研習計畫】申請表 143
附錄十二 【專業學習社群】申請表 145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分
方德隆、蔡文正(2006)。學校本位課程評鑑工具設計與實施之研究。課程研究,2(1),1-30。
王麗雪(2008)。低社經家長參與學校教育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全國學校經營創新獎(2009)。臺北市: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旮毅亞偉(2013)。遇見桃花園-馬里光娬,睞婦女工作小組民族誌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南投縣。
朱湘慈(2003)。國民小學校長課程領導成效評估之研究--以桃園縣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師範學院,新竹市。
江嘉杰(2017)。偏鄉國小校本特色課程的在地實踐。臺灣教育評論月刊,5,90-95。
江滿堂(2007)。邁向轉型的課程領導:課程領導的理念與實踐。學校行政,(49),68-83。doi:10.6423/HHHC.200705.0068
吳俊憲(2013)。教師專業發展評鑑、社群與議題。臺北市:五南。
吳清山(2012)。教師專業學習社群與學生學習。教育人力與專業發展,29(1),1‒4。
吳清基(1993)。國小課程的發展與評鑑。載於伍振鷟(主編),教育評鑑(頁99-122)。臺北市:南宏圖書。
吳璧如(2001)。家長參與學校教育:實務工作者與學者看法之分析。教育研究集刊,47,185 – 214。
吳璧純、詹志禹(2015)。偏鄉教育創新發展。教育研究月刊,258,28-41。
吳禮瑟(2010)。領導行動智慧概念的實踐與省思-以玉峰國小深耕閱讀方案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呂允成(2004)。國民中學校長課程領導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李子建(2004)。課程領導與教師專業發展:知識管理的觀點。香港教師中心學報,3,15-2。
李子健(2005)。校本課程領導與課程評價。課程研究,1(1),103-117。
李文欽、林奕成(2018)。舊瓶新酒-再論學校本位課程發展與實踐。臺灣教育,710,49-56。
李宜映、林海珍(2009)。以情境分析建構臺灣農業未來願景。臺灣經濟研究月刊,32(12),41-47。
李柏佳(2009)。家長參與學校教育權利之探討─以國民教育階段為例。學校行政,60,140-168。
汪文豪(2014年5月15日)。桃園三光國小五月桃親師生合作銷售教育費【新聞群組】。取自https://www.newsmarket.com.tw/aboutus/
沈純華(2017)。國小教務主任課程領導核心素養指標建構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灣首府大學,臺南市。
沈雲明(1995)。香港的家庭與學校合作模式及進展路向。教育學報,23(1),1-23。
周金城、楊士奇(2014)。動態課程地圖系統整合課程評鑑、教學評量與學習成效之實務工作探討。課程與教學,17(3),61-84。
林志成(2007)。教育行動研究的迷思與省思。元智大學第二屆倫理與身體思維研討會會議手冊暨論文集(頁54-70)。
林志成(2011)。課程發展與課程領導的行動智慧。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102,175-202。
林志成(2013)。校本特色課程發展問題析述與策略論述。教育人力與專業發展,30(6),5-16。
林志成(2016)。行動智慧導向的教學創新。臺灣教育,698,2-10。
林佩璇(2002)。學校本位課程評鑑的知識基礎──教師實踐知識。教育研究集刊,48(003),0183-0210。
林惠敏(2006)。國民小學教務主任課程領導行動研究-以彰化縣一所國民小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林燕玲(2017)。從學校本位的觀點探討特殊教育學校課程計畫的發展。特殊教育季刊,143,19-26。doi:10.6217/SEQ.2017.143.19-26
侯世昌(2002)。國民小學家長教育期望、參與學校教育與學校效能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姜凱元(2010)。國小家長參與志工意願影響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姜韻梅(2018)。從逆境中突起-偏鄉學校學校本位課程變革的實例分享。臺灣教育評論月刊,7(1),336-349。
洪詠善(2013年07月15日)。看見教師幸福感:新北教師專業社群貢獻平臺經驗的反思。國家教育研究院電子報。https://epaper.naer.edu.tw/index.php?edm_no=68&content_no=1793
洪詠善(2016)。創新人才培育的學校本位課程治理與國家系統導Reijo Miettinen「創新、人才、民主:朝向賦能福利國家」。教育脈動,7,194-202。
胡永寶(2016)。原住民小學執行「以民族教育為特色學校本位課程計畫」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范信賢、陳偉泓(2016)。課程理念篇—1.2素養導向與議題融入。取自:https://goo.gl/9MFLw9
徐良煥(2008)。國小校長課程領導行為與教師教學效能之相關研究-以教師知識分享策略為中介變項(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徐俊斌、許銘津、林清達、潘文福(2015)。學校本位品德教育實施策略自我檢核表之研究。慈濟大學教育研究學刊,12,59-102。
馬里光DOC(2016年7月15日)。馬里光五月桃【部落格文字資料】。取自https://itaiwan.moe.gov.tw/local_info.php?id=88
高博銓(2007)。創造思考教學的理念與實施。國立編譯館館刊,35(1),85-96。
高新建(2000)。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意涵與實施。載於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主編),學校本位課程發展實例集(頁18-44)。臺北市:課程與教學學會。
高新建(2008)。學校本位課程:發展、領導與評鑑。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高瓊芬(2011)。國小家長參與班級教育活動與學生學習表現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國立教育資料館(2007)。主要國家教育發展資料蒐集與分析。臺北市,作者。
張孟瑄(2014)。落實環境正義以原住民族傳統生態知識檢視水資源政策。原教界期刊,57,58-61。
張明輝、顏秀如(2005)。英、紐、澳及瑞典中小學家長教育選擇權。教育研究月刊,135,48-65。
張玟慧、徐超聖(2011)。國小校長領導風格與學校本位課程發展之關係。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101,31-58。
張素貞、李俊湖(2013)。中央輔導地方推動精進教學計畫之策略分析。教育研究與發展月刊,226,48-64。
張新仁、馮莉雅、潘道仁、王瓊珠(2011)。臺灣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的啟動。教育研究月刊,201,5-25。
張鈿富、林坤燦(2009)。美國歐巴馬新政府教育政策評析。教育研究月刊,185,65-73。
張嘉育(1999)。學校本位課程發展。臺北市:師大書苑。
張嘉育、黃政傑(2001)。學校本位課程評鑑的規劃與實施。課程與教學季刊,4(2),85-109。
張德銳、李俊達(2007)。教學行動研究及其對國小教師教學省思影響之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學報,38(1),33-66。
教育部(2003)。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總綱。
教育部(2017)。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
教育部(2018)。全國教師在職進修資訊網。取自:https://www2.inservice.edu.tw/
教育部(2018)。教育部統計查詢網。取自:https://stats.moe.gov.tw/
莊啟文(2013)。學校本位課程發展中的課程再概念化與課程領導。南臺灣教育論壇,高雄市:國立中山大學。
許珍瑜(2013)。學校本位課程設計與實施之研究-以探索教育方案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許惠茹(2008)。校長領導學校本位課程永續發展經驗之研究。當代教育研究季刊,16(4),71-108。
許靜芳(2005)。不同社經地位之國小學童家長之父母效能感對家長參與的影響-以彰化縣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縣。
郭昭佑(2001)。學校本位評鑑的理念與實踐─以臺北縣柑園國中為例。師大學報:教育類,46(1),21-43。doi:10.29882/JTNUE.200104.0002
郭諭陵(1993)。課程評鑑資料的蒐集技術。國立教育資料館館訊,25,60-64。
陳信亨(2015)。體育教師研習的學與用:實務無敵?理論無用?。臺灣運動教育學報,10(1),51-72。doi:10.6580/JTSP.2015.10(1).04
陳建銘(2016)。商業生態系統理論在學校本位特色課程發展的應用。學校行政,(104),1-14。doi:10.3966/160683002016070104001
曾煥淦(2017)。偏鄉國小教師專業發展的困境與策進作為。臺灣教育評論月刊,6(12),122-126。
游振鵬、陳寶山、王逸慧(2011)。學校本位課程發展停滯原因之探究-以一所曾獲教學特優獎之國中為例。學校行政,76,129-146。doi:10.6423/HHHC.201111.0129
萊素珠、張哲瑛、張雅惠(2017)。有焦點的教學省思札記與幼兒老師專業成長關係之研究。長庚科技學刊,27,47-62。doi:10.6192/CGUST.201712_(27).7
黃于哲(2011)。屏東縣國民小學校長課程領導策略、教師知識管理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黃月純(2006)。1995-2004年臺灣家長參與學校教育的政策與學位論文研究分析。教育政策論壇,9(3),27-46。
黃光雄、蔡清田(1999)。課程設計,臺北市:五南。
黃旭鈞(2002)。國民小學校長課程領導模式建構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黃宏仁(2014)。學年主任看實踐教師領導的難題與因應之研究-以推動希望國小學校本位課程為例。中州管理與人文科學學刊,2(2),136-153。
黃彥超(2016)。偏鄉小校發展之思維:學校特色發展。臺灣教育評論月刊,5(5),38-42。
黃政傑(2002)。課程評鑑。臺北市:師大書苑。
黃政傑(2003)。學校課程評鑑的概念與做法。課程與教學季刊,6(3),1-20。
黃嘉雄(1999)。落實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行政領導策略。發表於國立教育資料館主辦之[現代教育論壇—學校本位的課程發展與設計](41-52)。臺北市。
黃嘉雄(2016)。運用SWOT分析於校本課程發展之要領。國家教育研究院教育脈動電子期刊,7,21-34。
黃聰哲(2012)。臺灣小型小學「學校本位課程發展模式」之建構與評估(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縣。
黃繼仁(2014)。課程地圖的理論探源與實務應用:以十二年國教政策的課程實踐為例。課程與教學,17(3),85-118。
新北市教師研究中心(2010年12月22日)。推動三級制教師社群。取自http://tesag.ntpc.edu.tw/news/u_news_v2.asp?id={B211D844-E596-4874-A187-61B6733F4D25}&newsid=2&info=13800032
楊昌林(2017年9月28日)。偏鄉教育巡迴論壇點亮偏鄉教育希望。民眾日報。取自:http://www.mypeople.tw
楊鎮宇(2016)。部落托育的教學:在生活中活出部落文化。人本教育札記,319,56-61。
葉連祺(2014)。國小校長課程領導之實踐課題。學校行政,91,1-32。doi:10.3966/160683002014050091001
葉興華(2002)。從課程領導者的角色期望—談我國國小校長課程領導之困境與展望。初等教育學刊,13,177-200。
廖鳳瑞(1995)。成長出自內在的力量-幼教老師成長的訣竅。新幼教,13,61-65。
熊鑫、钟兴泉(2010)。从自发走向自觉:促进教师课程领导的策略。教育與教學研究,24(10),8-10+45。
甄曉蘭、鍾靜(2002)。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相關問題及其相應措施之研究。師大學報,47,1-16。
劉秋麗(2012)。學校本位課程之研究—以兩所學校之特色課程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劉鎮寧(2017)。學校本位教師持續專業發展的概念省思與圖像建立。臺灣教育評論月刊,6(10),65-69。
歐用生(1999)。落實學校本位的課程發展。國民教育,39(4),2-7。
歐用生(2000)。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的內涵與特色。邁向課程新紀元(二)。臺北市: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
歐用生(2000)。落實學校本位課程發展。載於歐用生(主編),課程改革。臺北市:師大書苑。
蔡文山(2007)。學校本位課程發展歷程之個案研究──從國小教師的觀點來探討。擷取自網頁http://www.naer.edu.tw/mediafile/editor_file/222/07.pdf
蔡宜佳(2014)。雲林縣轉型優質計畫學校本位課程發展歷程研究-以一所郊區小校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蔡清田(2002)。學校整體課程經營——學校課程發展的永續經營。臺北市:五南。
蔡清田(2003)。課程政策決定。臺北市:五南。
蔡清田(2005)。課程領導與學校本位課程發展。臺北市:五南。
蔡清田(2011)。行動研究的理論與實踐。T&D飛訊電子月刊,188,1-20。
蔡清田、王全興(2012)。國小教務主任進行課程領導扮演的角色及落實策略。臺灣教育,678,42-45。
蔡清田、雲大維(2009)。偏鄉小校課程社群在教科書選用之研究。教育研究月刊,187,5-21。
蔡清田、雲大維(2011)。透過課程領導經營教師專業學習社群之研究。教育與資料研究雙月刊,101,107-134。
蔡進雄(2011)。教師領導的理論、實踐與省思。中等教育,62(2),8-19。
鄭文健(2009)。澎湖縣國小家長參與學校教育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鄭淵全(2008)。國小校長在校本課程發展的課程領導作為及其相關問題之研究。新竹教育大學學報,25(1),1-20。
鄭淵全、陳殷哲(2016)。析論學校本位課程發展。國家教育研究院教育脈動電子期刊,7,4-20。
賴惠蘭(2013)。國民小學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發展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縣。
謝譯瑩(2005)。學校本位課程發展下之統整課程設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鍾孝昇(2017年9月2日)。山中歲月一百年。教育電子報。取自http://e-news.smes.tyc.edu.tw/Module/Pages/News_View.php?ID=6071&type=newspage
藍偉瑩(2018)。學校課程領導工作坊規劃與實踐。中等教育,69(1),80-94。doi:10.6249/SE.201803_69(1).0005
蘇美麗(2002)。學校本位課程領導之研究:以陽光國小為例。朝陽人文社會學刊,1(1),39-69。
蘇莉貞(2009)。一個統整式學校本位課程發展之行動研究~以海洋教育融合鄉土教育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貳、英文部分
Abe, Y., Thomas, V., Sinicrope, C., & Gee, K. A. (2012). Effects of the Pacific CHIL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program. Washington, DC: National Center for Education Evaluation and Regional As- sistance, Institute of Education Sciences, U.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Brown, C. & Militello, M. (2016). Principal’s perceptions of effectiv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n schools. Journal of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54(6), 703-726.
Darling-Hammond, L., Wei, R. C., Andree, A., Richardson, N., & Orphanos, S. (2009). Professional learning in the learning profession: A status report on teacher development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abroad. Stanford, CA: National Staff De- velopment Council and the School Rede- sign Network at Stanford University.
Furumark, A.M. (1973). A Swedish approach to decentralized curriculum innovation. OECD/ CERI.
Glatthorn, A. A. (1987). Curriculum renewal. Alexandria, Virginia: ASCD.
Keay, J. (2006). What is a PE teacher’s role? The influence of learning opportunities on role definition. Sport, Education and Society, 11(4), 369-383.
Marsh, C., & Stafford, K. (1988). Curriculum: practices and issues (2nd ed.). NY: McGraw Hill.
Marsh, C., Day, C., Hannay, L. & McCutoheon, G. (1990). Reconceptualizing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London: The Talmer Press.
OECD/CERI. (1979). S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Paris: OECD.
Ornstein, A. C., & Hunkins, F. P. (2004). Curricular: Foundations, principles, and issues (4th Ed.). Boston: Allyn & Bacon.
Sample McMeeking, L. B., Orsi, R., & Cobb, R. B. (2012). Effects of a teacher profes- sional development program on the mathematics achievement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Journal for Research in Mathematics Education, 43(2), 160-182. doi:10.5951/jresematheduc.43.2.0159
Skilbeck, M. (1984)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London, Harper and R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