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3.147.45.121)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作者(中文):陳心儀
作者(外文):Chen, Hsin-Yi
論文名稱(中文):現代散文中的中年視角和親情書寫—以張曼娟《我輩中人》、郭強生《何不認真來悲傷》、《我將前往的遠方》為論
論文名稱(外文):The Perspective of the Middle-aged and the Writing of Family Love-Based on “People of Our Generation” by Chang Man Chuan, and “Why Not Seriously Sorrow” and “The Distance I will Go” by Kao Chang-Sheng.
指導教授(中文):黃雅莉
指導教授(外文):Huang, Ya-li
口試委員(中文):簡翠貞
胡倩茹
口試委員(外文):Chien, Tsui-Chen
Hu, Chien-ru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清華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語文學系語文碩士在職專班
學號:210583001
出版年(民國):109
畢業學年度:108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37
中文關鍵詞:中年心境親情老病書寫長照關懷張曼娟郭強生
外文關鍵詞:Middle-age Metal StateFamily LoveWrite of Sickness and Old AgeLong-term CareChang Man-ChuanKuo Chiang-sheng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335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收藏:0
摘 要

親情是人從哇哇墜地後,最開始接觸的一種感情,這種感情就像呼吸一樣的自然,是一種本能。親情是親人之間的感情,出自於關愛,是父母之愛,是手足之情,是血脈之親,是長者對晚輩的疼愛,是晚輩對長輩的愛戴。幼年時期,我們是父母手心的寶,備受呵護,使得生命的內蘊更顯繁複悠長;等到年紀漸長,我們已能獨當一面時,父母卻是頭髮斑白,臉頰上也多了歲月的痕跡,此時的我們,面對衰老與健康都亮起了紅燈的父母,才開始正視這個問題,在未來的日子裡,陪伴、照顧他們的生活起居。能再次重新和父母一起生活,這原本應是最自然不過的,可是現實狀態卻非如此。每個人在成長過程中,經歷了求學、工作等種種挑戰,父母也有自己的重心,彼此獨立自主的生活方式儼然已經習慣了,不知何時,老天爺突然安插進來一個無法抵擋的任務,這也是中年子女意想不到的,當父母年事漸長,身體機能大不如前,一個個疾病的訊號開始提醒了自己的責任。當自我成就與照顧父母的生活產生了交疊時,便思考該如何分配時間,對彼此而言,新的挑戰與適應正在等老父母與子女們。正因這是大家都會面對的問題,有鑒於此,本文以中年視角去探討親情照顧的種種心理現象。
本文以張曼娟《我輩中人》、以及及郭強生《何不認真來悲傷》、《我將前往的遠方》為探究中心,這三本書皆是以中年視角去探討親情和反思生命,透過個人日常生活的生存意義和情感世界,在冷靜的敘述中潛藏著對父母照護責任的困惑與思考。筆者擬從作家的人生閱歷和中年視角為考察,探究文本中所揭露出的人生困境與社會議題。從關注個人到關懷人生再到社會的衍變過程中,在細讀文本的基礎上,以探討中年親情書寫所蘊含的生命意識。


關鍵詞:
中年心境、親情、老病書寫、長照關懷、張曼娟、郭強生
Abstract
Family love is the first kind of affection experienced after birth. As natural as breathing, this affection is an instinct. Family love is affection for loved ones out of love; it is parental love, brotherhood, flesh and blood, the love of elders for juniors and vice versa. When we were young, we were gems in the palms of our parents and were pampered. This made the intrinsic quality of life more inextricable and lasting. As we grew older and started to take charge, our parents already had gray hair with marks of old age on their faces. Seeing our parents get old with deteriorating health, we finally start to take the issue seriously and realize that we must keep them company and take care of them on a day-to-day basis. Being able to live with our parents again is supposed to be the most natural thing to do, but it is quite the contrary in reality. Growing up, everyone has taken on challenges from school and work, and parents too have had their own priorities. Everyone is apparently used to living independently. Then one day out of the blue, God decides to give middle-aged children a task that they cannot refuse, something that they never anticipated. As one’s parents get older, their physical functions become much worse. The signs of illness act as reminders of their responsibilities. When self-accomplishment and having to take care of parents in daily life come into conflict, they start thinking about how to manage their time. To the parents and the children, new challenges and adaptations await them, an issue everyone will eventually face someday. In view of this, this paper explored the various psychological phenomena arising from offering care out of filial love.
The focus of the discussions in this paper include: “Of Us in Midlife” by Chang Man-chuan and “Why Not Take Grief Seriously” and “The Distance I will Go” by Kuo Chiang-sheng. These three books explore family love and reflect on lif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iddle-aged people. Through the meaning of life and the world of affection in one’s daily life, behind the seemingly calm narrative are confusion and contemplation on the responsibility of taking care of parents. The author investigated and explored the plights in life and social issues disclosed in this paper from the authors’ life experiences and the perspective of middle-aged people. Throughout the process of paying attention to individuals, caring for life and social change and on the basis of reading the text carefully, the life consciousness contained in the writings about middle-aged family love was explored.

Keywords: Middle-age Metal State, Family Love, Writing of Sickness and Old Age, Long-term Care, Chang Man-chuan, Kuo Chiang-sheng


目 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名詞釋義 8
第三節 研究現況 20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27
第二章 作家的生命歷程與創作背景 33
第一節 張曼娟的成長歲月與創作的心路歷程 34
第二節 郭強生的成長背景與親情體會 41
第三節 中年書寫的創作動機與理念 46
小 結 生命的歷程成為創作的泉源 49
第三章 中年人生困境的涵納與因應 51
第一節 面對與陪伴:感知父母形體的衰老 52
第二節 調適與重整:面對父母病痛的摧殘 59
第三節 承擔與負荷:無與倫比的照顧角色 65
小 結 人生困境涵養成長的養分 68
第四章 人到中年對自我生命的體驗與了悟 70
第一節 人到中年的反思 70
第二節 周旋在照顧親人與自我實現之間 78
第三節 提早預習「老」之人生功課 86
小 結 中年的風景創造人生下半場的幸福 90


第五章 作家中年書寫的人文價值與生命啟示 92
第一節 中年生命時區的意義 92
第二節 識讀生命本質 101
第三節 自我書寫療癒心靈 108
小 結 中年書寫挖掘生命底蘊 113
第六章 結論:面對衰老在自我更新中重構人生秩序 115
第一節 審視中年,重塑人生 116
第二節 自主人生規劃 121
第三節 把握當下,邁向遠方 127
小 結 穿越中年迎向未來 134
參考書目(依出版時間順序排列) 135
參考暨徵引書目
一、 張曼娟作品(依出版時間順序排序)
張曼娟:《海水正藍》,(臺北: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85年)。
張曼娟:《人間煙火》,(臺北: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3年)。
張曼娟:《不說話只作伴》,(臺北: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2005年)。
張曼娟:《緣起不滅》,(臺北: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2016年)。
張曼娟:《我輩中人》,(臺北:遠見天下文化,2018年)。
張曼娟:《以我之名》,(臺北:遠見天下文化,2020年)。
二、 郭強生作品(依出版時間順序排序)
郭強生:《何不認真來悲傷》,(臺北:遠見天下文化,2015年)。
郭強生:《我將前往的遠方》,(臺北:遠見天下文化,2017年)。
三、 今人論著(依姓氏筆畫順序排列)
大衛‧班布里基《中年的意義》,(臺北:如果出版,2016年)。
安妮‧卡普芙:《關於變老這件事》(台北:時報文化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 。
丘引:《後青春‧優雅的老》(台北:寶瓶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13年) 。
李百麟《老人心理12講》(台北:心理出版社,2013年)。
吳若權《換我照顧您─陪伴爸媽老後的21堂課》(台北;遠流,2016年)。
岸見一朗《面對父母老去的勇氣》(台北:遠見天下文化出版有限公司,2018年)。
芭芭拉‧布萊許《為什麼我們不欠父母》(台北:商周出版,2018年)。
保坂隆:《理想的老後》(台北:大雁出版社2013年) 。
洪榮女、黃安娜《有一天媽媽老了》(台北:商周出版,2013年)。
許皓宜《與父母和解,療育每段關係裡的不完美》(台北:如何出版社有限公司,2015年)。
黃雅莉《現代散文鑑賞》,(臺北:文津出版社,2007年)。
彭懷真‧彭駕锌《老人心理學》,(臺北:楊志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
湯瑪斯‧柯爾:《老年之書-思我生命之旅》(台北: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11年) 。
鄭明娳《現代散文類型論》(台北:大安,2001年)。
劉墉:《把握我們有限的今生》(台北:水雲齋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5年) 。
蔡璧名《勇而不敢‧愛而無傷》(台北:天下文化雜誌股份有限公司,2018年) 。
蔡璧名《正是時候讀莊子》(台北:天下文化雜誌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 。
薛如璋《中老年人心理講座》(台北:台灣新生報出版部,1988年)。
簡媜《誰在銀閃閃的地方,等你》,(臺北:印刻文學,2013年)。
四、學位論文(依姓氏筆畫順序排列)
吳瑞芬:〈張曼娟散文書寫〉(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 2015年)。
洪雪娟:〈張曼娟散文研究〉(銘傳大學應用中國文學系研究所,2011年)。
林雅慧:〈郭強生‧鍾文音散文中的單身中年書寫〉(台北教育大學語文與創作學系, 2018年)。
陳義夫:〈張曼娟小說研究〉(嘉義南華大學文學系研究所,2007年)。
陳怡茜:〈張曼娟短篇小說研究〉(屏東教育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研究所,2011年)。
陳柔均:〈古典與新詮─張曼娟作品中的情愛意識及其意象表徵〉(新竹教育大學語文教學碩士班,2012年)。
蕭旭雯:〈張曼娟現象研究〉(台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2010年)。
蘇筱雯:〈尋愛以安身-郭強生小說研究〉(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2016年)。
五、單篇期刊論文(依出版時間順序排序)
陳正毅:〈靈慧純淨的張曼娟〉,《中央月刊》15卷9期,頁95-98,1983.7。
阿盛:〈人生到處有碼頭:看張曼娟的小說〉,《文訊》26期,頁190-193, 1986.10。
張曼娟:〈回家〉,《講義》1990九月號,頁145-147,1990.9。
周昭翡:〈古典浪漫彩筆下的努力與真誠-張曼娟的求學、創作與研究〉,《自由青年》730期,頁32-37,1990.6。
張曼娟:〈推開心門;走出閉塞〉,《拾穗》514期,頁26-29,1994.2。
柯志宏:〈張曼娟的散文世界〉,《傳習》12期,頁147-151,1994.6。
蔡敏麗:〈造一條橋-從我這裡道你那裏-專訪張曼娟〉,《出版流通》51期,頁66-67,1996.5。
高惠琳:〈開啟多元的發展空間-張曼娟在《火宅之貓》中尋求蛻變 〉,《出版界》51期,頁52-54,1997.8。
蔡明蓉:〈談張曼娟的古典之情、浪漫之愛〉,《中國現代文學理論季刊》5期,頁144-156,1997.3。
陳進益:〈在《人間煙火》中尋找張曼娟〉,《中國現代文學理論季刊》13期,頁85-100,1999.3。
張春榮:〈散發時間醇味的青春-張曼娟《青春》〉,《文訊》204期,頁35,2002.10。
黃瀞萱:〈與張曼娟的文學對談〉,《明道文藝》第332期,頁114-116,2003.11。
孫梓評:〈詮釋、時間與迴旋-析讀張曼娟散文〉,《明道文藝》第332期,頁66-74,2003.11。
林玉薇:〈指引幸福的精靈-專訪張曼娟女士〉,《文訊》217期,頁116-119,2003.11。
詹悟:〈金鍼渡人的時光詞場〉,《明道文藝》第346期,頁42-47,2005.1。
郭強生:〈人生難得有情癡-張曼娟〉,《不說話只作伴》中的感情習題《文訊》249期,頁68-69,2006.7。
張齡之:〈張曼娟的散文賞析〉,《清雲教學卓越期刊》第3期,頁112-133,2009.7。
郭強生:〈劇場外的告白-慾望的過去、現在與未來〉,《聯合文學》223期,頁70-73,2003.5。
郭強生:〈五年級的歸去來兮〉《平安》的懷舊與內省〉,《文訊》224期,頁24-25,2004.6。
吳承和:〈一個文字癡的異想世界-郭強生教授演講側記〉,《明道文藝》第390期,頁4-7,2008.9。
郝譽翔:〈幽暗華麗的都會寓言-讀郭強生《夜行之子》〉,《文訊》298期,頁130-131,2010.8。
郝譽翔:〈從尋夢到尋根-讀郭強生《惑鄉之人》〉,《文訊》326期,頁126-127,2012.12。
黃雅莉:〈孤獨的倫理反思,初老的人生習題-評郭強生《我將前往的遠方》〉,《文訊》389期,頁148-149,2018.3。
六、網路資源
愛長照http://www.ilong-termcare.com/。
林秀姿、蔡佩榮:〈張曼娟:陪伴父母的老,就是預習自己的老〉,《聯合新聞網》,2017年4月27日。
大人社團https://club.commonhealth.com.tw/channel/32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