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載入處理中...
圖書館首頁
|
網站地圖
|
首頁
|
本站說明
|
聯絡我們
|
相關資源
|
台聯大論文系統
|
操作說明
|
English
簡易查詢
進階查詢
論文瀏覽
熱門排行
我的研究室
上傳論文
建檔說明
常見問題
帳號:guest(3.16.67.134)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詳目顯示
第 1 筆 / 共 1 筆
/1
頁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
、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論文基本資料
摘要
外文摘要
論文目次
參考文獻
電子全文
作者(中文):
吳怡芳
作者(外文):
Wu, Yi-Fang.
論文名稱(中文):
國民小學校訂國際素養課程發展之研究~以清清國小高年級為例
論文名稱(外文):
A Study on the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in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Literacy :An Example of the 5th and the 6th Grade in the Qing Elementary School
指導教授(中文):
詹惠雪
指導教授(外文):
Chan, Hui-Hsueh
口試委員(中文):
陳美如
黃素惠
口試委員(外文):
Chen, Mei-Ju
Huang, Su-hui
學位類別:
碩士
校院名稱:
國立清華大學
系所名稱:
課程與教學碩士在職專班
學號:
210581013
出版年(民國):
108
畢業學年度:
107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81
中文關鍵詞:
公民行動
、
校訂課程
、
國際素養
、
行動研究
外文關鍵詞:
Civic Action
、
School-Based Curriculum
、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Literacy
、
Action Research
相關次數:
推薦:0
點閱:89
評分:
下載:23
收藏:0
本研究旨在探討十二年國教校訂國際素養課程規畫之行動歷程,分析高年級國際素養課程實施後發現的問題並提出修正方案。研究者覺察國際教育是國家人才培育的重要政策,臺灣中小學推動國際教育缺乏系統性規劃,因應十二年國教推動在即,課程應重新進行調整,透過參與清清國小十二年國教工作坊,發展規劃、設計、實施高年級國際素養課程,並探究課程實施後發現的問題並提出省思,修正方案。並探究教師在發展及實施歷程與實施後的省思及專業成長。
歸納本研究主要發現與結論如下:
壹、校訂國際素養課程的發展歷程方面
一、校訂課程發展架構應全校投入、群策群力,是由下而上的課程發展模式
二、成立十二年國教工作坊進行校訂課程發展,凝聚全校向心力
三、透過中小學國際教育白皮書檢視校訂國際素養課程架構,課程會更符合
社會期待
四、國際素養學習內容規劃,應著重縱向連貫,中、低年級著重國家認同、
國際素養的扎根,高年級奠基於國家認同及國際素養,循序漸進培養全球競
合力及全球責任感
五、以社會行動參與規劃表現任務內容,提升公民參與意識與全球公民行動
力
六、課程規劃落實國際交流,透過網際網路的技術,依然可以達成與世界做
朋友學校願景
貳、高年級國際素養課程方案的實施歷程方面
一、課程規畫是架構不是框架,老師可適時跨領域教學,讓課程情境營造更
有深度與溫度
二、學生是學習的中心,老師是引導者
三、公民行動讓學生自主探索與學習,任務成功或失敗都能訓練反思能力,
是全球學習的重要能力之一
四、透過踏查活動與訪問活動,讓學生自己建立國際觀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the developing process of the School-Based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Literacy Curriculum of the 12-year Basic Education Curricula, and to analyze the problems of the implementation, and to propose some solutions. The researcher is aware that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educational policy, but lack of systematic planning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in Taiwan. Now this can be in response to the 12-year Basic Education Curricula and can be re-adjusted through the experiences of participating the workshop of 12-year Basic Education Curricula in Qing Elementary School. This workshop developed, planned, designed, implement the curriculum, and also through reflection to foud out the problems, revised the corriculum, the study especially focuses on 5th and 6th grades’ curriculua. This study also inquiry the self-reflections and the professional growth of the participating teachers.
The major findings of this study include:
A.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chool-Based International Literacy Curriculum
a. The school-based curriculum framework should be established and coordinated by the whole school. It is a bottom-up development model of curriculum.
b. A school should set up the workshop of 12-year Basic Education Curricula to develop the school-based curriculum, and to concentrate the willing and the strength of the participants.
c. The frame of School-Based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Literacy Curriculum should refer to ‘A White Paper on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for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to meet the expectations of the society.
d. The content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Literacy Curriculum should emphasize the vertical coherence. The middle and lower grades focus on building a foundation for the literacy of National Identity and International Awareness, and the senior grades are based on the literacy of National Identity and International Awareness, gradually bring up Global Competitiveness and Global Responsibility.
e. The curriculum should enhance citizen participation awareness and global citizenship movement through participating a social action and planning a performance tasks.
f. The curriculum can implement through the technology of the Internet to achieve the vision of making friends with the world.
B.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chool-Based International Literacy Projects in 5th and 6th grades
a. The curriculum plan is a reference not a limit. Teachers can flexible organize the interdisciplinary course to creates deeper and warmer learning situation for students.
b. Students should be the center of learning, teachers are the facilitator of leaning.
c. Students can gain the reflective abilities of through the independent exploration and self-learning of Civic action, whether it’s a successful or fail experiences.
d. Students can build the global view through their investigating and survey activities.
At last, the researcher makes suggestions based on the research results for the future educators and researchers.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7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6
第三節 名詞釋義 6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1
第一節 國際教育相關理論之探討 11
第二節 校本位國際教育課程的發展與案例探討 27
第三節 國際教育課程相關研究 47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設計 61
第一節 採取行動研究的理由 61
第二節 研究架構與流程 65
第三節 研究場域與研究參與人員 68
第四節 資料蒐集與分析 74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79
第一節 校訂國際素養課程的發展歷程 79
第二節 國際素養課程的實施歷程 98
第三節 國際素養課程方案回饋修正與教師的省思 129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43
第一節 結論 143
第二節 建議 148
參考文獻 151
壹、 中文部分 151
貳、 英文部分 155
附錄 157
附錄一:106學年度 校本彈性課程分組工作坊名單 157
附錄二:校訂「國際素養學習課程」學習內容 158
附錄三:高年級國際素養課程設計理念 159
附錄四:清清小學核心素養與表現 160
附錄五:清清國小十二年國教彈性課程實施期程規畫 161
附錄六:國際素養高年級教學方案 162
附錄七:議題教學相關網址 170
附錄八:夥伴教師的回饋與建議 171
附錄九:教學案例修正 176
附錄十:學生日記回饋 181
表目錄
表2-1-1 國際教育的意涵………………………………………………………. 16
表2-1-2 國際教育的目的………………………………………………………. 17
表2-1-3 世界先進國家國際教育目標及相關內涵……………………………. 20
表2-1-4 中小學國際教育課程目標及內涵……………………………………. 24
表2-2-1 2016、2017年教育部SIEP計畫學校本位國際教育課程推動情形 .37
表2-3-1 國際教育融入各領域課程實施之相關研究……………………….. .47
表2-3-2 學校本位國際教育課程之相關研究…………………………………. 54
表3-3-1 夥伴教師一覽表………………………………………………………. 71
表3-4-1 訪談情形列表…………………………………………………………. 74
表3-4-2 校本課程工作坊時間列表……………………………………………. 75
表3-4-3 資料來源及代碼………………………………………………………. 77
表4-1-1 國際視野初步課程架構………………………………………………. 81
表4-1-2 國際視野修正課程架構修正比較表…………………………………. 82
表4-1-3 國際視野課程與國際教育白皮書四大目標對應表…………………. 84
表4-1-4 國際視野學習內容修正比較表……………………………………… .86
表4-1-5 國際素養學習內容……………………………………………………. 88
表4-1-6 校訂國際素養課程發展歷程…………………………………………. 88
表4-1-7高年級國際素養學習課程草案(一)~多元的臺灣~外國人的臺灣印象………………………………………………………………………………….. 92
表4-1-8 高年級國際素養學習課程草案(二)~有愛無礙~國際組織…………. 92
表4-1-9 高年級國際素養學習課程草案(三)~換個角度看世界…………….. 93
表4-1-10 高年級國際素養學習課程草案(四)~全球化的臺灣………………. 93
表4-1-11 方案設計-表現任務及評量基準…………………………………….. 94
表4-2-1 「多元的臺灣~外國人的臺灣印象」學習內容與學習目標……….. 98
表4-2-2 「多元的臺灣~外國˙ˊ人的臺灣印象」學習目標、學習活動及評量…………………………………………………………………………………….99
表4-2-3 「換個角度看世界」學習內容與學習目標………………………….115
表4-2-4 「換個角度看世界」學習目標、學習活動及評量………………… 116
表4-3-1 「多元的臺灣~外國人的臺灣印象」實施的建議與回饋………… 129
表4-3-2 「換個角度看世界」的實施歷程建議與回饋……………………… 131
表4-3-3 「多元的臺灣~外國人的臺灣印象」修正案……………………… 133
表4-3-4 「換個角度看世界」修正案………………………………………… 134
圖目錄
圖3-1-1 Lewin的行動研究模式……………………………………………… 62
圖3-2-1 研究架構圖…………………………………………………………… 65
圖3-2-2 研究流程圖…………………………………………………………… 67
圖4-1-1 校訂四軸課程初步架構……………………………………………… 80
參考文獻
壹、 中文部分
方炳林(1983)。小學課程發展。臺北市:中正。
王令行(2002)。臺北巿國民小學教師行動研究狀況及其內容之分析研究(未出版之碩士
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臺北市。
王錦雀(2008)。教師專業成長新課題—因應全球化趨勢培養全球公民。載於
教師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主編,教師形象與專業倫理(頁229—251)。台北:心理。
王勝吉(2013)。國際教育融入學校課程之行動研究-以一所小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
論文)。暨南大學比較教育學系,南投縣。
王薇棠(2014)。國際教育融入國小低年級生活課程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
立新竹教育大學環境與文化資源學系,新竹市。
王香筑(2014)。全球教育之人權議題融入社會學習領域之行動研究-以高雄市一所都會
區國小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高雄市。
王澤瑜(2014)。臺北市中學推動國際教育融入課程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
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研究所,臺北市。
李小琪(2011)。國小四年級實施國際教育課程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
竹教育大學人資處課程與教學碩士班,新竹市。
李雅婷(2011)。師資職前教育師培生進行問題引導學習之課程設計與實施研究。屏東
教育大學學報:教育類,37,57-96。
李奕慧(2014)。國際教育融入國民中學社會領域地理科課程學習成效之研究—以新竹縣
某國中為例。國立新竹教育大學環境與文化資源學系,新竹市。
李亭萱(2016)。以讀報提升小五學童國際教育及英語教學成效之行動研究─以竹北國小
五年平班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與學習科技學系教育行
政碩士在職專班,新竹市。
吳明清(1991)。教育研究:基本觀念與方法分析。台北:五南。
吳明清(2001)。學校行政教育的行動研究。臺北市:師大書苑。
吳清基 (2011)。中小學國際教育白皮書(序)。出版者:教育部。
吳守真 (2017)。國際教育融入國民小學英語教學之行動研究 -以新竹市荳荳國小四
年級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環境與文化資源學系。
林永豐 (2017)。核心素養的課程教學轉化與設計。教育研究月刊,275,4-17。
林素卿 (2002)。教師行動研究導論。高雄:復文。
林文通等(2011) 。中小學國際教育白皮書。台北:教育部。
林菁、沈桂枝、賴秀珍(2016)。公民行動取向之資訊素養課程:以國小六年級「台美生
態學校夥伴計畫」為例。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53 (2),211-244。
宋佩芬、陳麗華(2008)。全球教育之脈絡分析兼評臺灣的全球教育研究。課程與教學,
11(2),1~26。
邱玉蟾(2011)。學校推動國際教育應有的認識。臺北市中等學校校長協會電子報,
取自web.fg.tp.edu.tw/~tispa/blog/epaper/02/word/d2-3.pdf。
邱玉蟾(2012)。全球化時代國際教育中的意識形態。課程研究,7(2),1-30。
周珮儀(2008)。全球化思潮衝擊下的課程理論。課程與教學季刊, 11(2),27-50。
周祝瑛、陳榮政 (2012)。國際教育。載於吳清山主編,我國教育政策綱領之研究(頁
203-215)台北:國家教育研究院。
林麗娟(2004)。資訊素養融入醫學教育之問題導向學習。大學圖書館,8(1),31-43。
洪西馨(2013)。國際教育議題融入藝術與人文領域之行動研究—以「設計世大運吉祥物」
教學方案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學系,臺北市。
洪詠善(2016)。創新人才培育的學校本位課程治理與國家系統。國家教育研究院教育脈
動電子期刊,第7期。取自
https://epaper.naer.edu.tw/index.php?edm_no=144&content_no=2732
洪佩鈺(2016)。國際教育融入高中世界地理課程之教學成效-以模擬聯合國為例(未出版
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地理學系,彰化市。
夏林清譯(1997)行動研究方法導論:教師動手做研究。台北:遠流出版社。
袁鶴齡(2007)。全球化趨勢中的公民參與。研考雙月刊,31(5),74-85。
高薰芳、蔡大立(2002)。全球教育在師資培育實施之研究:職前教師全球視野之培育。
載於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主編,師資培育的政策與檢討(頁74-121)。臺北:中華
民國師範教育學會。
徐偉傑譯(2000),全球化(原作者:Malcolm waters)。臺北:弘智文化事業公司。
徐蔚萱(2017) 。國際教育融入國小五年級兒童英語課程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
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學系,臺北市。
連簡淑麗(2014)。問題導向學習PBL在國小自然科教學之應用研究-以「降低熱島效應」
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教育大學理學院自然科學教育學系,臺北市。
郭生玉 (1989)。教師工作壓力與工作心厭關係之研究。教育心理學報,22,131-146 。
陳惠邦(1998)。教育行動研究。台北:師大書苑。
陳佑淵(2007),國中小退休教師活動參與與生活適應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
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所,嘉義縣。
陳怡軒(2009)。國民小學的讀報教育與世界觀教育之教師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
文)。南華大學國際暨大陸事務學系亞太研究所,嘉義縣。
陳怡如(2011)。臺灣中等學校國際教育實施現況與未來發展。教育資料集刊,50,1‒26 。
陳麗華(2011)。公民行動取向全球議題課程設計模式與實踐案例。臺灣民主季刊,8(1),
47-82。
陳麗華等(2011)。臺北市全球教育白皮書。教師天地,168,4-11。
陳意尹、蔡清華(2013)。美國國際教育政策與做法現況之分析兼論其對臺灣國際教育之
啟示。國民教育學報,10,153-176 。
陳惠邦(2013)。論國際教育的理念與實踐。教育研究月刊,230,5-13。
陳映如(2015)。發展國民中學國際教育課程方案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
文)。淡江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臺北市。
陳秀春(2015)。國際教育融入社會學習領域教學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
文)。國立屏東大學社會發展學系,屏東市。
梁忠銘(2014)。日本《全球化人材育成戰略》報告書的探討。經濟部人才快訊電子報。
取自http://itriexpress.blogspot.tw/2014/05/blog-post_430.html
教育部(2011)。中小學國際教育白皮書。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2016、2017)。中小學國際教育學校本位課程模組手冊第一、二冊。台北:
教育部。
曾偉証(2016)。探討學校本位國際教育計畫 ─以台南市陽光小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
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張德銳、李俊達(2007)。教學行動研究及其對國小教師教學省思影響之研究。臺北市立
教育大學學報,38 (1),33-66 。
張德銳、丁一顧、簡賢昌、高紅瑛、李建民、李俊達、林芳如等(2014)。教學行動研
究實務手冊與理論介紹。臺北市:高等教育。
張德銳、林縵君(2016)。 PBL 在教學實習上的應用成效與困境之研究。師資培育與教
師專業發展期刊,9 (2),1-26 。
張晨昕(2016) 。教育戲劇之程序戲劇教學模組在國際教育的運用-以新北市某國中為
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表演藝術教學碩士班,新北市。
葉興華(2001)。論九年一貫課程中教師的課程自主。課程與教學通訊,6,3-5。
游家政(2004)。九年一貫「課程綱要」的發展背景與理念。載於教育部(主
編),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理論基礎(一)(頁45-78)。臺北市:教育部。
游振鵬、陳寶山、王逸慧(2011)。學校本位課程發展停滯原因之探究-以一所曾獲教學
特優獎之國中為例。學校行政,76,129-146。
黃政傑(1999)。課程改革。臺北市:漢文。
黃國彥 (2000)。教育大辭書。取自國家教育研究院雙語詞彙、學術名詞暨辭書資訊
網。
取自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303274/。
黃光雄等(譯)(2001)。統整課程的設計。(原作者:Susan M.Drake)台北:麗文
黃旭鈞(2004)。課程領導:理論與實務。臺北市:心理。
黃永和(2013)。進修教師在問題引導學習取向課程中的學習經驗。師資培育與教師專
業發展期刊,6(2),91-116。
黃政傑(2014)。課程設計。臺北:東華。
楊振富、潘勛譯、Thomas Friedman原著(2005)。世界是平的。臺北:雅言。
楊深坑(2014)。比較與國際教育。臺北市:高等教育。
楊仁秀(2014)。國際教育融入國小五年級藝術與人文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嘉義縣。
楊怡婷(2015)。學校本位國際教育計畫推動之現況與省思。臺灣教育評論月刊,4(1),
157-160。
楊玓臻(2017) 。應用合作學習法於國際教育之行動研究 -以國中表演藝術課程為例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藝術與人文教學研究所,新北市。
詹盛如(2010)。國際組織與英澳國際教育政策分析。取自
http://intledu.ccu.edu.tw/Homepage/doc/1/Manual.pdf。
趙文德(2015)。臺灣小學推動學校本位國際教育之行動研究-苗栗縣後龍國民小學反省
性實踐歷程分析(未出版之博士論文)。暨南大學比較教育學系,南投縣。
鄭淵全等(2004)。國際月課程方案。國民教育研究輔導叢書(31)。新竹市:國立新竹師
院實小
鄭淵全(2007)。課程發展與教學創新。臺北市:五南。
鄭淵全(2008)。國小校長在校本課程發展的課程領導作為及其相關問題之研究。
新竹教育大學學報,25(1),1-19。
鄭淵全、陳殷哲(2016)。析論學校本位課程發展。國家教育研究院教育脈動電子期刊,
第7期。
取自https://epaper.naer.edu.tw/index.php?edm_no=144&content_no=2732
劉靖國(2006)。多元文化、疆界及其跨越─多元文化教育之理念、發展與實施。學校行
政,42,90-107。
劉美慧(2011)。我國多元文化教育之發展與困境。載於國家教育研究院(主編),
我國百年教育回顧與展望(221-235頁)。新北市:國家教育研究院。
劉美慧、洪麗卿(2012)。國際教育融入課程的模式與原則。載於總林文通、邱玉蟾主
編中小學國際教育融入課程資源手冊(28-33頁)。臺北市:教育部。
劉美慧(2017)。多元文化教育與國際教育的連結。國家教育研究院教育脈動電子期刊,
第12期。取自 https://pulse.naer.edu.tw/Home/Content/de789c4c-4ae8-4302-b69e- b819799ae646?insId=bb2b5b43-ad74-4de9-b928-7bab2e387906
蔡清田(2000)。教育行動研究。台北:五南。
蔡清田(2002)。學校整體課程經營-學校課程發展的永續經營。臺北市:五南。
蔡清田(2007)。學校本位課程發展「情境分析」的理念與實踐。載於周淑卿、陳麗華
(主編)課程改革的挑戰與省思—黃光雄教授七十大壽祝壽論文集(一)(123-140
頁)。高雄市:麗文文化。
蔡清田(2011)。行動研究的理論與實踐。T&D飛訊,118。取自
https://www.nacs.gov.tw /NcsiWebFileDocuments/
4d27d7b2d1cb43df3519a948be3f4540.pdf
蔡靜儀(2013)。英國中小學國際教育之學校國際化研究。真理大學人文學報,14,
29-48 頁。
蔡雅雯(2017)。大肚山上的世界之旅~ 以行動研究探討電子繪本在世界觀教育上的應
用(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靜宜大學觀光事業學系。
盧素碧(1986 )。幼稚園課程理論與單元活動設計。台北:文景。
顏佩如(2005)。全球教育課程與教學的發展。國民教育研究集刊,13,163-183頁。
顏佩如(2007)。全球教育課程發展。臺北市:冠學。
甄曉蘭、鍾靜(2002)。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相關問題及其相應措施之研究。師大學報,
47(1),1-16。
顧明遠(2005)。國際理解與比較教育。比較教育研究期刊。12,1-3。
藍苔菁(2011)。從社會參與角度談退休後的生涯規劃。臺北市終身學習網通訊,52,
57-63。
羅安景(2017)。國民小學推動國際教育融入課程之研究:以宜蘭縣未來國小為例(未出
版之碩士論文)。佛光大學公共事務學系,宜蘭縣。
貳、 英文部分
Blum, Lawrence (1994). Multiculturalism, Racial Justice, and Community: Reflections on
Charles Taylor’s “ Politics of Recognition”. In Lawrence Foster & Patricia Herzog(eds.). Defending Diversity: Contemporary Philosophical Perspectives on Pluralism and Multiculturalis,pp175-205. Amberst: 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Press.
DfES (2005). Developing a global dimension in the school curriculum. Retrieved from
https://www.education.gov.uk/publications/eOrderingDownload/1409-2005PDF-EN-01.pdf.
Gibson, Kay L; Rimmington, Glyn M; Landwehr-Brown, Marjorie .(2008) Developing
Global Awareness and Responsible World Citizenship With Global Learning .Roeper
Review ; Bloomfield Hills, 30(1), 11-23.
Giddens, A. (1994). Beyond Left and Right - the Future of Radical Politics. Cambridge.
Hinchcliff-Pelias & Greer, N. S. (2004). The importance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in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33(2), 5-18.
Hill, I. (2007). Multicultural and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Never the Taiwan shall meet?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Education, 53, 245-264.
McKay, J. A. (1992).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through action research.Journal of Staff
Development, 13(1), 18-21.
Pike, G. (2000). Global education and national identity: In pursuit of meaning.Theory Into
Practice,39(2), 64-73.
Pasternak, M. (2008). Is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a pipe dream? A question of values. In
M. Hayden & J. Thompson (Eds.),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pp.
253-275). London: Taylor & Francis.
Becker, J. M.(1979).Schooling for a global age.New York:McGraw- Hill.
Saylor (1981). Curriculum planning for better teaching and learning (4th ed). New York: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Skilbeck, M. (1984). School 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London: Harper & Row Ltd.
UNESCO (1974). Recommendation concerning education for international understanding, cooperation and peace and education relation to human rights and fundamental freedoms. Retrieved from
http://www.unesco.org/education/nfsunesco/pdf/Peace_e.pdf
電子全文
中英文摘要
推文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推文
推薦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推薦
評分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評分
引用網址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引用網址
轉寄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轉寄
top
相關論文
1.
一年心班實施雙語校訂課程教學之行動研究
2.
5E學習環融入素養導向校訂課程之行動研究
3.
從無奈到增能--談大湖國小學校本位課程發展
4.
運用靜思語教學發展學校本位課程之行動研究──以新竹縣一所國民小學為例
5.
建構學校本位課程評鑑方案之行動研究-以一所國小之鄉土活動課程為例
6.
托兒所啟動本位課程改革之行動研究---一個所長的築夢記
7.
山湖分校特色課程發展與實踐之行動研究
8.
人與食物的距離──農村小學推行食農教育之行動研究
9.
馬里光桃花源學校本位課程領導發展之行動研究
10.
全英語教學對EFL國小六年級學生聽力理解能力影響之研究
11.
運用問題導向合作式學習法實施大學生性別平等教育課程之研究
12.
客家文化結合當代藝術融入國小六年級藝術與人文課程之研究
13.
桌上遊戲融入生涯發展課程之行動研究
14.
合作學習運用在國語文讀寫結合教學之行動研究
15.
探究學習運用在生活課程之行動研究
簡易查詢
|
進階查詢
|
論文瀏覽
|
熱門排行
|
管理/審核者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