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中文部分
王文科(1989)。認知發展與科學教育。國教之聲,23(2),1-3。 王春展(1996)。情境學習理論及其在國小教育的應用。國教學報,8,53-67。 王淑芬、吳武男(2002)。數學課的改變。國教之聲,34(3),52-55。 王淑俐(2005)。做個教學溝通的智者。台北:師大書苑。 李源順(2015)。數學這樣教: 國小數學感教育。台北:五南。 谷瑞勉(譯)(1999)。鷹架兒童的學習:維高斯基與幼兒教育(原作者:Berk,L.E.,& Winsler,A)。台北︰心理。 吳幸宜譯(Margaret E.G.)(1994)。學習理論與教學應用。台北︰心理。 余世玉(2015)。國小一年級教師促進學童發展數學課室討論文化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數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房昔梅、鍾靜(2007)。數學教室中教師引導學生進行溝通與討論之研究 。國教學報,19,79-105。 林碧珍(2000)。數學教學模式的闡釋-教師佈題、學生解題、發表解題、溝通討 論。國教世紀,189,23-35。 林碧珍(2003)。數學領域的連結—生活情境中的數學。新竹縣教育研究集刊,3,1-26。 林碧珍(2010)。台灣數學教育研究的回顧與反思。教育研究月刊,190,129-143。 林祉佑(2016)。一位國小二年級教師發展學童數學規範、社會數學規範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數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柯華葳、幸曼玲(1996)。討論過程中的互動─年齡與推理能力的影響。皮亞傑 與維高斯基的對話手冊。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台北。 洪蘭(2014)。自主學習決定未來。天下文化。 高薰芳(1996)。情境學習中教師角色之探討:共同調節師生關係模式之應用。教學科技與媒體,29,32-40。 夏林清、中華民國教師協會譯(1997)。行動研究方法導論—教師動手做研究。台北︰遠流。 許瑛玿、洪榮昭(2003)。皮亞傑認知發展階段的新詮釋。科學教育月刊,260,1-8。 教育部(2000a)。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0b)。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數學學習領域。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2014)。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台北:教育部。 張德銳(2014)。教學行動研究-實務手冊與理論介紹。台北︰高等教育。 張芬芬(譯)(2005)。質性研究資料分析(原作者:M.B.Miles,& A.M. Huberman,1994)。台北: 雙葉書廊。 張景媛、陳荻卿(2003)。促進推理思考的認知策略。課程與教學季刊,6(2),79-108。 張新仁(2004)。學習與教學新趨勢。台北︰心理出版社。 張春興(1996)。教育心理學。台北市:東華。 張春興(2001)。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台北市:東華。 張文哲(2013)。教育心理學:理論與實際。台北市:台灣培生教育。 張世忠(2000)。建構教學:理論與應用。台北市:五南。 陳淑敏(1994)。Vygotsky的心理發展理論和教育。屏東師院學報,83(06),119-143。 陳淑娟、劉祥通(2001)。國小教師進行數學討論活動困難之探討。教育研究資訊,第2卷第9期, 125-146。 陳淑娟、劉祥通(2010)。數學提問教學之探討與應用。科學教育月刊,333, 2-18。 陳明宏、呂玉琴(2005)。國小四年級分數概念之診斷教學研究。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學報,18(2), 1-32。 陳育琳(2006)。數學同儕鷹架理論之發展與驗證。國立台中教育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 陳宜君(2013)。教師發展二年級學童社會規範、社會數學規範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數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馮汝琪、戴絹穎(2016)。暢所欲言學數學。新北:心理。 單文經(1998)。鷹架教學在大班教學上的應用。視聽教學雙月刊,39(6),1-22。 黃敏晃(1994)。國民小學數學新課程之精神。國民小學數學科新課程概說(低年級),1-17 頁。台北:台灣省國民學校教師研習會。 黃永和(2009)。情境學習與教學研究。台北市:國立編譯館。 黃幸美(1999)。營造有意義學習環境之探討。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小師資職前教育專業化學術研討會論文。 黃幸美(2000)。兒童問答討論解決類比推理問題之探討。台北︰心理。 黃幸美(2004)。兒童的數學問題解決與思考。台北︰心理。 游麗卿(2002)。從分析學生爭論解題紀錄的合理性探討社會數學規範的內涵。第六屆課程與教學論壇學術研討混論文集,1-1~2-1。 詹勳國、李震甌、莊蕙元、戴政吉、侯美玲(譯)(2004)。數學的學習與教學-六歲到十八歲(原作者: Nickson, M.)。台北:心理。 鄔瑞香(1994)。我的數學教學模式、探索、反思與成果。國民小學數學科新課程概說(低年級),168-196。台北:台灣省國民學校教師研習會。 鄭明長(2002)。當問題不再是問題:從教室言談看課程改革的實踐。教育研究月刊,93,68-75。 鄭章華、單維彰(2015)。素養導向之數學教材初探。「邁向十二年國教新課綱的第一哩路:從課綱轉化到學校課程的系統性變革」學術研討會,新北市。 蔡文煥(2000)。數學之學習乃是一種意義促成的過程。國教世紀,189,15-20。 蔡文煥(2001)。數學、文化和活動之整合教學研究。台北市:師大書苑。 蔡文煥、林碧珍(2003)。發展數學課室之討論文化藉以提升學童之智力自主性(1/3)。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九十二年度專題研究計畫成果研究報告。編號:NSC92-2521-S-134-002。 蔡文煥、林碧珍(2003)。兒童每日活動中之數學文化化之發展研究(3/3)。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編號:NSC 91-2521-S-134-001。 蔡文煥(2004)。九年一貫數學能力指標之詮釋:國小連結部分。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九十二年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編號:NSC 92-2522-S-134-001)),P5。 蔡文煥、林碧珍(2005)。協同國小教師探討國小學童能力發展歷程。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94年度專題研究計畫。編號:NSC 94-2521-S-134-003。 蔡文煥(2012)。課室討論文化活動之發展。數學課室討論文化暨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研習手冊,13 頁-17 頁。 蔡敏玲(1998)。【內】【外】之間與之地的模糊地帶:再思建構之爭議。課程與教學季刊,1(3),81-96。 蔡清田(2011)。行動研究的理論與實踐。T&D 飛訊,118,1-20。 謝如玉(2013)。一位二年級教師發展數學課室討論文化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數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鍾靜(2005)。討論式數學教學的理論與實務。運用科技增進數學科教師專業發展學術研討會,台北縣。 鍾靜、房昔梅(2007)。數學教室中教師引導學生進行溝通與討論之研究。國教學報,19,105-132。 簡淑貞(1998)。建構論及其在幼兒教育上的應用。課程與教學季刊,1(3),61-80。 二、外文部分
Ball,D.L.,& Bass,H.(2003). Making mathematics reasonable in school. A research companion to Principles and Standards for School Mathematics, 27-44. Cobb, P., McClain, K., & Whitenack, J.(1997). Reflection discourse and collective reflection. Journal for Research in Mathematics Eduction, 28(3),258-277. Cobb, P. (2000). Constructivism in Social Context in Steffe, L.P. and Thompson, P.W.(Eds), Radical Constructivism in Action, New York, NT. Fraivilling,J.L.,Murphy,L.A.,& Fuson,K.C.(1999).Advancing Children’s Mathmatical Thinking in Mathematics Classroom. Journal for Research in Mathematics Education, 30, 148-170. Kamii,Constance;Ewing, Janice K. (1996), Basing Teaching on Piaget's Constructivism. Childhood Education, 72(5), 260-264. Hanna, G.(2000). Proof, explanation and exploration: An overview. Educational Studies in Mathematics, 44, 5-23. McClain,K.& Cobb,P.(2001)An analysis of development of sociomathematical norms in one first-grade classroom.Journal for Research in Mathematics Educa-tion,32(3),236-266. National Council of Teachers of Mathematics(NCTM). Principles and standards for schoolmathematics. Reston, VA: NCTM, 2000. Rosser, R.(1994). Cognitive development: Psychological and biological Perspec-tives, Boston:Allyn and Bacon. Russell S. J. (1999). Mathematical reasoning in elementary grade. In L. V. Stiff, & F. R.rcio (EDs.), Developing mathematical reasoning in grades K-12 (pp.1-2). Reston, VA: National Council of Teachers of Mathematics. Stylianides,A.J.(2007).Proof and proving in school mathematics. Journal for Research in Mathematics Education, 38(3), 289-321. Stylianides,A.J.,&Ball,D.L.(2008).Understanding and describing mathematical know-ledge for teaching:Knowledge about proof for engaging students in the activity of proving.Journal for Mathematics Teacher Education,11(4), 307-332. Von Glasersfeld,E.(1984). An introduction to radical constructivism. The invented Reality(p.17-40). New York, W.W. Norton. Wood,T.(1999).Creatinga context for argument in mathematics class.Journalfor Re-search in Mathematics Education,30(2),171-191. Yackel,E.,Cobb,P.,Wood,T.(1991).Small-group Interaction as a source of learning opportunities in second-grade mathematics.JournalforResearchin Mathematics Education,22(5),390-408. Yackel,E.,&Cobb,P.,(1996).Sociomathematical Norms,Argumentation,And Autonomy in Mathematics.Journal for Research in Mathematics Education,27(4),458-4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