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ass, V. C. (1979). Homosexual Identity Formation. Journal of Homosexuality, 4(3), 219-235. doi:10.1300/J082v04n03_01 Cross Jr, W. (1971). The Negro to black conversion experience ‘. Toward a psychology of black liberation. Black World, 20 (9), 13-27. 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 Devor, A. H. (2004). Witnessing and Mirroring: A Fourteen Stage Model of Transsexual Identity Formation. Journal of Gay & Lesbian Psychotherapy, 8(1-2), 41-67. doi:10.1300/J236v08n01_05 Fearon, J. D. (1999). What is identity (as we now use the word). Unpublished manuscript, Stanford University, Stanford, Calif. Kellner, D. (1992). Popular Culture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Postmodern Identities. Landreth. G. L. (2002). Play Therapy: the Art of the Relationship, 2nd Ed. New York, NY: Brunner-Routledge. Martin, F. (2012). Girls who love boys' love: Japanese homoerotic manga as trans-national Taiwan culture. Inter-Asia Cultural Studies, 13(3), 365-383. McLelland, M. J. (2000). Male Homosexuality in Modern Japan: Cultural Myths and Social Realities. Richmond, Surrey: Curzon. Savin-Williams, R. C. (2011). Identity development among sexual-minority youth. In Handbook of identity theory and research (pp. 671-689) New York, NY: Springer. Shu, W.-D. (2005). Transforming national identity in the diaspora: An identity formation approach to biographies of activists affiliated with the Taiwan independence movement in the United States. New York, NY: Syracuse University. Turner, S. (2016). Boys Love Manga and Beyond: History, Culture, and Community in Japan, edited by Mark McLelland, Kazumi Nagaike, Katsuhiko Suganuma and James Welker. Japan Forum, 28(2), 255-258. doi:10.1080/09555803.2016.1138992
山岡重行(2016)。腐女子の心理学: 彼女たちはなぜ BL(男性同性愛)を好むのか?。東京:福村出版。 周典芳 (2009)。 台湾におけるヤオイ現象--読者インタビューから見出したヤオイの理由。日本ジェンダ-研究(12),頁 41-55。 周典芳(2014)。 台湾の男性同性愛者による BL 漫画の批判的受容。載於 J. Berndt(主編),日本マンガと「日本」: 海外の諸コミックス文化を下敷きに。(第4 冊,頁 41-56): 京都精華大学国際マンガ研究センター。 岡部大介 (2008)。 腐女子のアイデンティティ・ゲーム: アイデンティティの可視& 不可視をめぐって。認知科学, 15 (4 ),頁 671-681 。 doi: 10.11225/jcss.15.671
CCC 創作集編輯部(2019)。 腐消費調查大公開。載於 BL 最前線:CCC 創作集 12號。(頁 16-19)台北:蓋亞。 Clandinin, D. J.、Connelly, F. M.(2000/2003)。敘說探究-質性研究中的經驗與故事(蔡敏玲與余曉雯譯)。台北:心理。 Cocome(2016)。腐腐得正:男人的友情就是姦情!。台北:奇異果文創。 DailyView 網路溫度計(2018)。 技能齊全、情敵又是二次元!宅男當男朋友的十大好處。取自 https://dailyview.tw/daily/2018/08/23 Giddens, A.(1991/2005)。現代性與自我認同: 晚期現代的自我與社會(趙旭東與方文譯)。台北:左岸文化。 Goffman(1963/2010)。污名:管理受損身份的筆記(曾凡慈譯)。台北:群學。 Goodson, I. F.、Gill, S. R.(2011/2020)。敘事教育學:生命史取向(丁奇芳、王勇智、洪慧真、張慈宜、陳永祥、蔡仲庭、鄧明宇與賴誠斌譯)。台北:五南。 Jenkins, R.(1996/2006)。社會認同(王志弘與許妍飛譯)。:巨流。 Kim, J. H.(2016/2018)。理解敘說探究: 以故事的雕琢與分析作為研究(張曉佩、卓秀足譯)。台北:心理。 Lieblich, A.、Tuval-Mashiach, R.、Zilber, T.(1998/2008)。敘事研究:閱讀、詮釋與分析(吳芝儀譯)。台北:濤石。 Miyako(2016a)。 台灣同人活動的轉變與特色。載於王佩迪(主編), 動漫社會學:本本的誕生。(頁 79-91)台北:奇異果文創。 Miyako (2016b)。 BL 經濟學:「參與詮釋」作為腐力展現的極致。PAR 表演藝術雜誌(281),頁 136-137。 monthly, B. (2018 )。 專訪摸哥:腐女的腦袋,真是上天給的禮物。取自 https://www.biosmonthly.com/article/9562 Riessman, C. K.(1993/2003)。敘說分析(王勇智、鄧明宇譯)。台北:五南。 Shaffer, D. R.、Kipp, K.(2009/2010)。發展心理學(張欣茂、林淑玲與李明芝譯)。台北:學富。 Taylor, C.(1986/2012)。自我的根源: 现代认同的形成(韩震、王成兵、乔春霞、李伟與彭立群譯)。北京:译林。 ThankYou 竜生、春日太一(2016/2017)。爺們的 BL:閃亮腐海就讓宅宅大叔帶你探索(邱香凝譯)。台北:啟動。 かつくら編輯部(2013/2015)。腐女到底腐什麼:耽美最萌~BL 至上!攻受無所不在!(林宜錚譯)。台北:大風。 かつくら編輯部(2016/2017)。那些年他們眼中的 BL(呂郁青譯)。台北:東販。 千翠(2015)。 從「同人女」到「腐女子」。載於王佩廸(主編), 動漫社會學:別說得好像還有救。(頁 57-69)台北:奇異果文創。 小日子編輯部(2021)。小日子享生活誌 4 月號/2021 第 108 期。小日子享生活誌,108。 王乃萱(2016)。暗夜中盛開的紅薔薇:台灣吸血鬼 BL 小說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灣語文學系,台北市。 王佩廸(2015)。 主編序。載於王佩廸(主編), 動漫社會學:別說得好像還有救。(頁 11-25): 奇異果文創。 王佩迪(2016)。 在動漫中尋找多元陽剛特質:以萌系戀愛動漫和 BL 為例。性別平等教育季刊(75),頁 15-21。 王佩迪(2017)。 隱身在同志婚姻平權運動中的腐女身影。人社東華, 13。 王鈺婷、陳育民(2015)。 台灣同人誌文化中的耽美想像: 女性閱聽人的性別意識。台灣學誌。 王麟琴(2018)。像我這樣的腐女: 科技、社群與性別交織下的認同形構。世新大學傳播管理學研究所(含碩專班),臺北市。 半成品(2014)。 女性主體的變身與戰鬥─步上百合之道的魔法少女動畫。載於國立交通大學通識教育中心(主編), 另眼看御宅:跨媒體傳播下的日本文化剪影。(頁 177-209)新竹:國立交通大學出版社。 台灣同人誌中心(2021)。 CWT-57《台大場》(延期至 3/27~28 舉辦)攤位圖 第一天(1F)。取自 https://www.doujin.com.tw/events/booth_map/1673/110 尼瑪來了(2016)。迷動漫、打電玩、看 A 片都算?為何犯罪都要扯到宅男...,聯合新聞網。 取自 https://udn.com/news/story/120911/1594465 本田(2016/2016)。書店裡的骷髏店員本田(冰心譯)。台北:台灣角川。 田暐瑋(2016)。唐立淇開直播宣布出櫃了! 21 萬人瘋「#立淇之亂」,ETtoday新聞雲。 取自 https://star.ettoday.net/news/652576#ixzz6wAJVkDlU 何雨縈(2013)。腐女的歡愉-萌。南華大學傳播學系,嘉義縣。 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2020)。 什麼是腐女?為什麼腐女會喜歡看兩個男生談戀愛?|志祺七七。取自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eQ4EhAyqqs 李衣雲(2016a)。 這就是愛─從迷與二次創作談起。載於王佩迪(主編), 動漫社會學─本本的誕生。(頁 47-54)台北:奇異果文創。 李衣雲(2016b)。 在病態與反抗的夾縫之外--論 Boys' Love 論。載於馮品佳(主編), 圖像敘事研究文集。(頁 129-178)台北:書林。 李衣雲 (2016c)。 從 BL 的論說談『腐女』是什麼?。文化研究季刊(156),頁 48-50。 李佩珊、謝百淇 (2020)。 為弱勢者發聲:高中生之偏見察覺力與旁觀者介入知能課 程 探 究 。 當 代 教 育 研 究 季 刊 , 28 ( 1 ), 頁 39-73 。 doi:10.6151/cerq.202003_28(1).0002 李屏瑤(2014)。 【看好戲】那些年一起變彎的直男!──專訪 BL 搖滾音樂劇《新社員》。取自 https://okapi.books.com.tw/article/3257 沈 帥 青 ( 2013 )。 宅 男 的 危 機 社 會 病 了 ? , 香 港 經 濟 日 報 。 取 自https://paper.hket.com/article/91869/%E5%AE%85%E7%94%B7%E7%9A%84%E5%8D%B1%E6%A9%9F%20%E7%A4%BE%E6%9C%83%E7%97%85%E4%BA%86%EF%BC%9F 孟樊(2001)。後現代的認同政治。台北:揚智。 屈博洋(2017)。 讓酷兒酷異起來:歪讀 BL 網絡劇《上癮》的男男性/別角色關係之基礎與實踐。「2017 中華傳播學會年會」發表之論文, 國立台灣大學社會科學院。 屈博洋(2019)。「腐」蝕大眾文化:對「妄想」發生機制的初探。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傳播碩士學位學程。 林正輝(2020)。腐化無罪、BL 萬歲!泰國BL 劇與跨國華人觀眾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台北市。 林奇秀(2015)。腐女的閱讀逾越/愉悅感:BL (Boys’ Love)女性讀者閱讀經驗分析, 。http://140.112.114.62/handle/246246/266997 林映鎔(2019)。無腐不歡:腐女的 BL 同人社群初探。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系,台北市。 林美珠 (2000)。 敘事研究: 從生命故事出發。輔導季刊,36(4),頁27-34。 社團法人臺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2007)。出櫃停看聽:同志子女必讀寶典。台北:女書文化。 邱佳心、張玉佩 (2007)。 想像與創作:同人誌的情慾文化探索。玄奘大學資訊傳播學報, 6,頁 141-171。 金石堂(2021 )。 金石堂 - BL 系列|戀愛關係|漫畫|中文書。取自 https://www.kingstone.com.tw/book/pae/ 前叛逆男子(2016)。 前叛逆男子劇團 BL 系列音樂劇-《利維坦 2.0》。取自 https://www.facebook.com/exrebel.lads/posts/1871825783047671/ 津々井(2016a/2017a)。 這個腐女子不得了:津々井小姐的無節操日常 (徐端芳譯)。台北:智富。 津々井(2016b/2017b)。這個腐女子不得了 2:恥度無下限的上班族日常(曾沛琳譯)。台北:智富。 洪怡霖(2019)。韓國總統文在寅被批「宅男」 青瓦台:假新聞,香港 01 新聞。 取自https://www.hk01.com/%E5%8D%B3%E6%99%82%E5%9C%8B%E9%9A%9B/289119/%E9%9F%93%E5%9C%8B%E7%B8%BD%E7%B5%B1%E6%96%87%E5%9C%A8%E5%AF%85%E8%A2%AB%E6%89%B9-%E5%AE%85%E7%94%B7-%E9%9D%92%E7%93%A6%E5%8F%B0-%E5%81%87%E6%96%B0%E8%81%9E 美麗佳人編輯部(2020)。 2020 BL 劇日劇黑馬「如果 30 歲還是處男 似乎就能成為魔 法 師 」 熱 度 直 逼 半 澤 直 樹 。 取 自https://www.marieclaire.com.tw/entertainment/tvshow/53835?atcr=47677 涂芝瑄 (2018)。自主規制或高調腐女?論 BL 文化與社群的性別意涵。文化研究季刊(161),頁 77-81。 涂銘宏 (2013)。 交響腐人夢:情感轉碼與戀人共同體。文山評論:文學與文化, 6(2),頁 135-158。 doi: 10.30395/wsr.201306_6(2).0007 張玉佩 (2001)。當認同遇到隱喻: 談隱喻在認同塑造的運作。新聞學研究(64),頁 73-101。 張秀敏(2005)。薔薇園裡的少年愛—同人誌文化與青少女性別主體。國立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嘉義縣。 張庭芳(2018)。男性 BL 讀者的閱讀樂趣研究。國立臺灣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台北市。 張茵惠(2007)。薔薇纏繞十字架:BL 閱聽人文化研究。國立臺灣大學新聞研究所,台北市。 張婕妤、林奇秀 (2015)。 BL(Boys' Love)閱讀的「治癒感」及其發生情境。教育 資 料 與 圖 書 館 學 , 52 ( 4 ), 頁 359-388 。 doi: 10.6120/JoEMLS.2015.524/0029.RS.AM 張竣凱(2016)。男同志閱讀 BL 小說經驗之探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性別教育研究所,高雄市。 張煜麟 (2015)。 生命歷程觀點的媒體迷敘述研究。生命敘說與心理傳記學(3 輯),頁 197-213。 doi: 10.6512/lnp.2015.03.09 張瑋容 (2013)。 從「BL 妄想」看另類情慾建構-以台灣腐女在「執事喫茶」中的妄想實踐為例。女學學誌:婦女與性別研究(32 ),頁 97-133 。 doi: 10.6255/jwgs.2013.32.97 張熠(2016)。耽於美色:腐女的情慾經驗與身份認同。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傳播碩士學位學程,台北市。 許育光 (2000)。 敘說研究的初步探討: 從故事性思考和互為主體的觀點出發。輔導季刊,36(4),頁 17-26。 郭澤仁(2019)。腐女的資訊建構:以噗浪的腐女社群為例。世新大學資訊傳播學研究所(含碩專班),臺北市。 陳菀欣(2014)。 情慾羅曼史:異性戀女性向戀愛模擬遊戲中的性/別權力。載於 幻境與實相:電子遊戲的理路與內涵。(頁 82-113): 國立交通大學出版社。 陳雅璇(2020)。浪頭上的酷兒後次文化:探析泰國 BL 網路劇在台灣的迷群反身性。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新竹市。 博 客 來 ( 2021 )。 中 文 書 漫 畫 / 圖 文 書 BL / GL BL 。 取 自 https://www.books.com.tw/web/sys_bbotm/books/161401/?loc=P_0002_3_001 喀飛(2002)。 同志運動的灑種工作。載於莊蕙秋(主編), 揚起彩虹旗:我的同志運動經驗 1990-2001。(頁 50-59)。 台北:心靈工坊。 黃詩媛(2021)。腐女內心知多少─以女性主義觀點理解腐女閱聽人的心理需要。亞洲大學心理學系,台中市。 楊世全(2017)。BL 搖滾音樂劇《新社員》迷的二次創作現象。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行政與管理研究所,台北市。 楊曉菁(2006)。台灣 BL 衍生「迷」探索。國立政治大學廣告研究所,台北市。 溝口彰子(2015/2016)。BL 進化論──男子愛可以改變世界!日本首席 BL 專家的社會觀察與歷史研究(黃大旺譯)。台北:麥田。 葉原榮(2010)。王子的國度:台灣 BL(Boy’s Love)漫畫迷的行為特質與愉悅經驗之研究。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應用媒體藝術研究所,新北市。 廖薇、林麗珊 (2017)。 Investigation on Fujoshi's Resistance to Androcentrism and Anglo-European Mainstream Culture[腐女現象對男性中心主義與白人主流文化的顛覆之研究]。中央警察大學警察行政管理學報(13),頁 177-189。 腐女子の品格制作委員会(2008/2008)。腐女子的品格(ALATA 譯)。台北:台灣角川。 趙珮涵(2011)。高中職女生對 BL 之解讀與其性別角色態度。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台中市。 趙靜瑜(2019)。BL 音樂劇新社員 4 度加演 粉絲應援挑戰劇場文化,中央通訊社。 取自 https://www.cna.com.tw/news/acul/201912290017.aspx 劉平君(2003)。解構流行文化的權力軌跡-試析台灣漫畫文化。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台北市。 劉安真(2001)。「女同志」性認同形成歷程與污名處理之分析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系,彰化縣。 劉安真、程小蘋、劉淑慧 (2002)。 「我是雙性戀,但選擇做女同志!」~兩位非異性戀女性的性認同形成歷程。中華輔導學報(12),頁 153-183。 doi: 10.7082/cargc.200209.0153 劉品志(2014)。「腐女」的幻想與望/妄想。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性別教育研究所,高雄市。 蔡昉彣(2013)。從同人誌與 Cosplay 透視台、日「耽美」之次文化現象。國立屏東教育大學視覺藝術學系碩士班,屏東縣。 鄧明宇(2020)。 前言。載於 敘事教育學:生命史取向。(頁 3-8)。 台北:五南。 鄭力行(2015)。腐、壞而喜─腐男的多樣認同建構與實踐。世新大學性別研究所,臺北市。 蕭阿勤(2015)。 敘事分析。載於瞿海源、畢恆達、劉長萱與楊國樞(主編), 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 質性研究法 。(頁 137-172)台北:東華。 謝小芩、李淑菁 (2008)。 性別教育政策的形成:從行政院教改會到九年一貫課程改革。研究台灣(4),頁 117-145。 doi: 10.6456/jts.200806.0117 鍾瑞蘋(1999)。同性戀漫畫讀者之特性與使用動機之關聯性研究。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台北市。 簡妙如(1996)。過度的閱聽人:「迷」之初探。國立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嘉義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