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18.222.117.211)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作者(中文):張建華
作者(外文):Chang, Chien-Hua
論文名稱(中文):虛擬實境遊戲寶可夢對國小智能障礙學生提升注意力與手眼協調能力之成效
論文名稱(外文):The Effects of Virtual Reality Game (Pokémon Go) on Improving the Attention and Eye-hand Coordinations of Students with Intellectual Disabilities
指導教授(中文):謝協君
指導教授(外文):Hsieh, Hsieh-Chun
口試委員(中文):陳志平
黃澤洋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清華大學
系所名稱:特殊教育學系
學號:210524708
出版年(民國):107
畢業學年度:106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52
中文關鍵詞:虛擬實境注意力智能障礙手眼協調角度手眼協調速度寶可夢
外文關鍵詞:virtual realityattentionstudents of intellectual disabilityeye-hand coordinationPokémon Go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1991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收藏:0
虛擬實境遊戲寶可夢對國小智能障礙學生
提升注意力與手眼協調能力之成效
摘要

  本研究採單一受試研究法,旨在探討虛擬實境遊戲寶可夢對國小智能障礙學生提升注意力與手眼協調能力之成效。以二位國小智能障礙學生為研究參與者,接受為期2-3週,共十節課,每節課60分鐘的虛擬實境遊戲寶可夢教學。本研究以自編不專注課堂記錄表分析受試者注意力成效,以及記錄期間受試者手眼協調角度與手眼協調速度的變化;並將所得資料以目視分析及C統計進行分析。在質性資料方面,研究者將家長訪談之回答內容,進行分析與整理,以瞭解受試者對於虛擬實境遊戲寶可夢教學的接受度與反應。研究結果如下:
(1) 接受虛擬實境遊戲寶可夢教學後,對提升國小智能障礙學生注意力具有立即和維持成效;
(2) 接受虛擬實境遊戲寶可夢教學後,對提升國小智能障礙學生手眼協調角度具有立即和維持成效;
(3) 接受虛擬實境遊戲寶可夢教學後,對提升國小智能障礙學生手眼協調速度具有立即和維持成效。

  根據上述研究結果及發現,研究者提出具體建議,以供後續研究者及教學者參考。

關鍵詞:虛擬實境、注意力、智能障礙、手眼協調角度、手眼協調速度、寶可夢
The Effects of Virtual Reality Game (Pokémon Go) on Improving the Attention and Eye-hand Coordinations of Students with Intellectual Disability
Abstract
This study adopted a single subject experimental design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virtual reality game Pokémon Go on students with intellectual disabilities to enhance their attention and eye-hand coordination. Took two students with intellectual disabilities as study participants and received a 2~3-week, 10-lesson, 60-minute virtual reality game Pokémon Go teaching. In this study, we analyzed the participants' attention by off-tasks classroom records and the changes of the angle/speed for eye-hand coordination during the recording period. The data were analyzed by the visual analysis and C-statistics. In qualitative data, the researcher analyzed and sorted their parents' interview contents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acceptance and reaction of the subjects about the teaching of Pokémon Go virtual reality games.
The results were as follows:
(1) The effects of teaching virtual reality game Pokémon Go, had significant immediate effects and reserved effects on improving the attention of students with intellectual disability.
(2) The effects of teaching virtual reality game Pokémon Go, had significant immediate effects and reserved effects on improving the angles of eye-hand coordination of students with intellectual disability.
(3) The effects of teaching virtual reality game Pokémon Go, had significant immediate effects and reserved effects on improving the speeds of eye-hand coordination of students with intellectual disability.

Based on the above findings, the researcher made specific recommendations for further researchers and teaching reference.

Key words: virtual reality, attention, students of intellectual disability, eye-hand coordination, Pokémon Go
目 錄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5
第三節 名詞釋義 7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10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1
第一節 智能障礙的意涵 11
第二節 注意力理論與相關研究 16
第三節 手眼協調理論與相關研究 28
第四節 虛擬實境遊戲寶可夢介紹 34

第三章 研究方法 41
第一節 研究架構 41
第二節 研究設計 49
第三節 研究對象 50
第四節 研究工具 53
第五節 研究步驟 59
第六節 資料分析 62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69
第一節 注意力結果分析 69
第二節 手眼協調能力角度分析 82
第三節 手眼協調能力速度分析 97
第四節 社會效度分析 104
第五節 綜合討論 111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15
第一節 結論 115
第二節 建議 117

參考文獻 119

附錄 135
附錄一 不專注行為觀察記錄表 135
附錄二 家長同意書 136
附錄三 國小兒童注意力調查表 137
附錄四 家長訪談問卷 138
附錄五 教學活動程序 139
附錄六 寶可夢遊戲的訓練教材 140

表 次
表2-1 注意力向度之彙整表 21
表2-2 國內外學者對課堂注意力的操作型定義一覧表 23
表2-3 智能障礙者與注意力之相關研究 26
表2-4 智能障礙者與手眼協調之相關研究 32
表3-1 實驗階段期間與節次 47
表3-2 專家資歷表 48
表3-3 受試者學生基本資料表 50
表4-1 基線期不專注行為之觀察者間一致性信度分析表 70
表4-2 介入期不專注行為之觀察者間一致性信度分析表 71
表4-3 維持期不專注行為之觀察者間一致性信度分析表 72
表4-4 受試者甲不專注行為百分比的階段內目視分析結果摘要表 74
表4-5 受試者甲不專注行為百分比的階段間目視分析結果摘要表 75
表4-6 受試者甲不專注行為百分比整體表現的C統計分析結果摘要表 75
表4-7 受試者乙不專注行為百分比的階段內目視分析結果摘要表 76
表4-8 受試者乙不專注行為百分比的階段間目視分析結果摘要表 77
表4-9 受試者乙不專注行為百分比整體表現的C統計分析結果摘要表 77
表4-10 受試者國小兒童注意力量表各分測驗表現 78
表4-11 受試者國小兒童注意力量表的整體表現 79
表4-12 受試者甲手眼協調角度的階段內目視分析結果摘要表 84
表4-13 受試者甲手眼協調角度的階段間目視分析結果摘要表 84
表4-14 Silicon Coach動作分析受試者甲手之角度 85
表4-15 受試者甲手眼協調角度整體表現的C統計分析結果摘要表 87
表4-16 受試者乙手眼協調角度的階段內目視分析結果摘要表 89
表4-17 受試者乙手眼協調角度的階段間目視分析結果摘要表 89
表4-18 Silicon Coach動作分析受試者乙手之角度 90
表4-19 受試者乙手眼協調角度整體表現的C統計分析結果摘要表 92
表4-20 受試者拜瑞視覺動作統整能力發展測驗各分測驗表現 93
表4-21 受試者甲手眼協調速度的階段內目視分析結果摘要表 99
表4-22 受試者甲手眼協調速度的階段間目視分析結果摘要表 99
表4-23 受試者甲手眼協調速度度整體表現的C統計分析結果摘要表 100
表4-24 受試者乙手眼協調速度的階段內目視分析結果摘要表 101
表4-25 受試者乙手眼協調速度的階段間目視分析結果摘要表 101
表4-26 受試者乙手眼協調速度度整體表現的C統計分析結果摘要表 102
表4-27 虛擬實境遊戲寶可夢教學收集寶可夢數量 105
表4-28 虛擬實境遊戲寶可夢教學收到補給站次數 105
表4-29 虛擬實境遊戲寶可夢教學累積里程數 105
表4-30 國小兒童注意力調查表分析 107


圖次

圖3-1 研究架構圖 41
圖3-2 量測手眼協調角度的示意圖 44
圖3-3 虛擬實境寶可夢教學教室示意圖 45
圖3-4 虛擬實境寶可夢教學戶外場所示意圖 46
圖3-5 小蘋果遊戲的截圖畫面 55
圖4-1 課堂不專注行為百分比曲線圖 74
圖4-2 手眼協調角度曲線圖 83
圖4-3 手眼協調速度曲線圖 98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王文宜、陳婷婷(2014)。身體活動與多向度注意力思維之探討。休閒與社會研究,10,197-207。
王秋雅(2008)。認知行為改變策略對降低國小學習障礙學生分心行為效果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研究所,嘉義市。
王寒、卿偉龍、王趙翔、藍天(2017)。當虛擬實境和人工智慧齊步走:從現實、科幻、產品、企業到未來的影響。臺北市:五南。
王智畇(2005)。射箭課程對注意力缺陷過動症學生不專注行為及社會技能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研究所,臺北市。
王意中(2013)。301個專注力教養祕訣。臺北市:智園。
王瑋等譯(1988)。人類發展學。臺北市:華杏。
朱玉椿(2010)。自我教導策略對改善威廉氏症兒童課堂不專注行為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研究所,彰化市。
朱經明(1997)。特殊教育與電腦科技。臺北市:五南。
江素鳳(1996)。自我教導策略對國小數學學習障礙兒童學習效果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研究所,彰化市。
何華國(2000)。啟智教育研究(二版)。臺北市:五南。
吳慧君(1999)。運動能力的生理學評定。臺北市 : 師大書苑。
吳靜亭(2016)。視覺教材注意力訓練改善智能障礙學生注意力之探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系研究所,彰化市。
李吉特(譯)(2013)。Kimberly S. Young Christiano Nabuce de Abreu主編。總結與未來展望。載於林煜軒、劉昭郁、陳劭芊、李吉特、陳宜明、張立人等譯(2013)。網路成癮:評估及治療指引手冊。新北市:心理。
李香芬(2002)。國小智能障礙學生不專注行為功能性評量與介入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研究所,嘉義市。
李淑玲(2012)。虛擬實境體感互動遊戲對腦性麻痺幼童數數教學之行動研究。臺中教育大學學報,26(2),25-49。
李雲、崔華芳(2010)。培養孩子注意力的50種方法。新北市:稻田。
李翠玲(2016)。智能障礙。載於孟瑛如主編(2016)。特殊教育概論:現況與趨勢。臺北市:心理。
杜正治(2006)。單一受試研究法。臺北市:心理。
周文忠(2005)。虛擬實境之意義與應用。資訊科學應用期刊,1(1), 121-127。
周台傑、邱上貞、宋淑慧(1993)。多向度注意力測驗。臺北市:心理。
周映君、蔡宜蓉(2015)。動作障礙影響注意力缺陷過動症兒童在生活參與經驗的初探。台灣職能治療研究與實務,12(1),1-9。
孟瑛如、簡吟文(2016)。孩子可以比你想得更專心:談注意力訓練(第二版)。臺北,心理。
孟瑛如、簡吟文、陳明終,呂秋蓮(2015)。普通教師對注意力缺陷過動症學生在教學困擾與因應策略模式之探討:以台灣地區國小為例。特教論壇,19,116-130。
林玉華(1994)。自我教導策略對注意力不足過動兒童之教學效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研究所,彰化市。
林秀美(1998)。電腦模擬在科技教育上之應用。教學科技與媒體,42,23-31。
林宜親(2008)。學齡前兒童之視覺注意力發展及電腦化注意力訓練效果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央大學認知與神經科學研究所,桃園縣。
林芳燕(2003)。國中智能障礙學生上課干擾行為功能評量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研究所,彰化市。

林煜軒(譯)(2013)。Kimberly S. Young Christiano Nabuce de Abreu主編。網路成癮的盛行率估計和致病模式。載於林煜軒、劉昭郁、陳劭芊、李吉特、陳宜明、張立人等譯(2013)。網路成癮:評估及治療指引手冊。新北市:心理。
林建豪、陳全壽(2005)。九至十二歲學童手眼協調選擇反應能力之研究。中原學報 ,33(4),753-760。
林詣傑(2013)。桌球運動對改善國小學習障礙學生不專注行為的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臺北市。
林瑾玫(2015)。提升國小ADHD學童社交技巧輔導小團體方案設計與實施。諮商與輔導,351,30-33。
林鋐宇(2011)。國小兒童注意力量表:指導手冊。中國行為科學出版。
林鋐宇、周台傑(2010)。國小兒童注意力測驗之編制。特殊教育研究學刊,35(2),29-53。
林鋐宇、張文典、洪福源(2011)。國小學童注意力發展趨勢之探究。臺灣職能治療研究與實務雜誌,7(1),39-50。
林寶貴、吳純純(1998)。特殊兒童知覺動作發展教材教具。臺北市 : 北市師院特教中心。
邱瑜萱(2003)。注意力訓練融入閱讀理解教學對學習障礙伴隨注意力缺陷學生的閱讀理解學習成效及分心行為之影響—以彰化縣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研究所,新竹市。
姜禮永(2016)。獨輪車訓練對於提升智能礙障學生注意力之成效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特殊教育學系研究所,臺北市。
洪清一(2006)。身心障礙者教材教法—生活訓練。臺北市:五南。
洪榮照、張昇鵬(1997)。智能障礙者之教育。載於王文科主編,特殊教育導論。臺北:心理。
洪儷瑜(1998)。ADHD 學生的教育與輔導。臺北市:心理。
胡永崇(2001)。如何因應學生的注意力缺陷。國教天地,146,3-11。
胡永崇、黃秋霞、吳兆惠、胡斯淳與顏玉華譯(2006)。學習障礙。臺北市:心理。
孫佩雯(2008)。奧福音樂治療對國小ADHD學童注意力教學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臺北市。
孫春望(1998)。1997童話幻想曲:合作式電腦遊戲設計。教學科技與媒體,37,2-9。
徐儷瑜(2011)。注意力缺陷過動症兒童的情緒能力探討。應用心理研究,49,65-87。
翁與廷(2014)。競技疊杯教學提升國小特教班學生手眼協調能力及反應時間之成效(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研究所,臺北市。
高國卿(2015)。運用RFID裝置於注意力、反應力與手眼協調提昇之訓練(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資訊科學系研究所,臺北市。
康恩昕(2005)。團體音樂活動應用於注意力缺陷過動症幼兒注意力行為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屏東科技大學幼兒保育系研究所,屏東市。
康琳茹、陳祐蘋、宋文旭、莊天佑、李淑貞、蔡美文等人(2005)。虛擬實境對腦性麻痺兒童伸取行為之訓練療效:個案報告。物理治療,30(6)。
張正芬(1987)。輕度智能不足學生語文能力之研究。特殊育研究學刊,3,49-66。
張永忠(2012)。應用3D人體掃描資料於靜態人體尺寸的擷取方法(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工業工程與工程管理學系研究所,新竹市。
張旭鎧(2010)。五分鐘玩出專注力遊戲書。臺北市:新手父母。
張美齡(2003)。正向語句引導和增加教室中表現次數在國小ADHD兒童教室中干擾行為之應用(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原大學教育研究所,中壢市。
張媛媛(2003)。藝術治療對國小學習障礙兒童提昇注意力的輔導效果(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臺中市。
張鳳儀(1999)。澎湖地區國小五年級學童基本運動能力與學科學習能力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研究所,桃園縣。
張靜慧、黃惠玲、梁嫣純(2008):教出專心的孩子。臺北市:天下雜誌。
張麗娟(2010)。童玩教學對提升發展性遲緩幼兒精細動作能力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研究所,臺東市。
教育部(2013)。身心障礙及資賦優異學生鑑定辦法。臺北市:教育部。取自 http://www3.nccu.edu.tw/~li/Publication/pdf/ncs2013.pdf
教育部(2014)。《特殊教育法》。
教育部(2017)。教育部特殊教育通報網 (www.set.edu.tw)。臺北市:教育部。
曹雨(2016)。虛擬實境狂潮:從購物、教育到醫療,VR/AR商機即將顚覆未來的十大產業。臺北市:商周。
曹祐榮(2016)。太極拳運動對國小ADHD學童課堂持續性注意力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研究所,臺北市。
曹瑞蘭(2007)。自我管理策略對提升國小低年級學生課堂專注行為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研究所,臺北市。
莊明峯(2017)。適應體育教學對智能障礙學生注意力及手眼協調能力影響之研究-以樂樂棒球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遠東科技大學創新設計與創業管理系研究所,臺南市。
莊明叡(2012)。排球單、雙腳移位攻擊起跳動作運動學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競技運動學系研究所,桃園縣。
莊雅惠(2016)。桌上遊戲對國小智能障礙學生注意力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康寧大學休閒管理研究所,臺南市。
許天威(2003)。個案實驗研究法。臺北市:五南。
許天威、莊育芬、陳素苓、唐詠雯、簡言軒、唐紀絜等(2010)。早期療育概論。臺北縣:群英。
許正典(2008)。125遊戲,孩子注意力更集中。臺北市:新手父母。
許玉芳(2013)。注意力缺過動症兒童遊戲治療之個案研究,諮商與輔導,333,6-10。
許芳菊(2008)。打造專注力。親子天下雜誌,10(2),116-144。
連文宏、洪儷瑜(2011)。注意力缺陷過動症之藥物原理及其相關議題。應用心理研究,49,89-110。
郭為藩(1998)。特殊兒童心理與教育(再版)。臺北:文景。
郭靜晃(1993)。幼兒遊戲。臺北:揚智。
陳佩湘(2014)。中部地區幼兒家長對幼兒學習專注力之認知及其子女在學習專注力表現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研究所,臺中市。
陳玫鍈(2016)。急性律動活動對ADHD兒童注意力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運動健康研究所,彰化市。
陳建全(2011)。桌球教學對智能障礙學生注意力與手眼協調能力影響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研究所,臺北市。
陳美麗(2000)。指標式輸入設備使用效率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尊傑(2014)。桌球運動對國小注意力缺陷過動症學童課堂不專注行為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臺北市立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研究所,臺北市。
陳鈺弦、李宏鎰(2011)。從家長觀點探討注意力缺陷過動症兒童之症狀因應策略,應用心理研究,49,111-135。
陳榮華(1992)。智能不足研究:理論與應用。臺北:師大書苑。
陸莉、黃玉枝、林秀錦、朱慧娟編著(2000)。智能障礙學生輔導手冊。教育部特殊教育小組。國立臺南師範學院。

陸莉、劉鴻香修訂(1997)。拜瑞─布坦尼卡視覺─動作統整發展測驗。臺北市: 心理。
曾健瑋(2010)。ADHD情緒障礙兒童的人際社交技巧訓練。諮商輔導,298,13-16。
游俊凱(2016)。應用輔助科技增進重度智能障礙學生參與手部功能訓練活動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研究所,花蓮市。
湯素琴、龔萬菁、鄒國蘇、林郁融(2014)。兒童注意力缺陷過動疾患短期跨專業團體治療之療效。北市醫學雜誌,11(1),15-23。
鈕文英(2003)。啟智教育課程與教學設計。臺北:心理。
鈕文英、吳裕益(2015)。單一個案研究法:研究設計與後設分析。臺北:心理。
黃千玳(2016)。桌上遊戲對國小學習障礙學生注意力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研究所,臺東市。
黃柏盛(2007)。手部靜態尺寸與功能性尺寸之對應關係-以抓握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工業工程與工程管理學系研究所,新竹市。
黃美燕(2007)。讀經教學方案對國中啟智班學生注意力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研究所,彰化市。
黃富廷(2012)。啟智教學活動設計。臺北市:心理。
黃惠玲(2008)。注意力缺陷過動疾患研究回顧。應用心理研究,40,197-219。
黃菁菁(2016,8月17日)。寶可夢 1個月創5項金氏紀錄。工商時報。
黃維彬、鄭曉倩、林燕慧(2015)。電動輪椅操控訓練的虛擬實境環境。物理治療, 40(3),145-150。
黃慧娟(2013)。融入式音樂活動教學於幼兒專注力訓練課程之探究。幼兒保育學刊,10,137-149。
黃瓊誼(2005)。3D圖片虛擬實境教學對國小中重度智能障礙學生徒步上學之成效(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臺北市。
楊坤堂(1995)。學習障礙兒童。臺北市:五南。
楊坤堂(1999)。注意力不足過動異常:診斷與處遇。臺北。五南。
楊坤堂(2000)。情緒障礙與行為異常。臺北市:五南。
楊金昌(2009)。身心動作教育課程對注意力缺陷過動症學童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東大學體育學系研究所,臺東市。
楊茜卉(2012)。運動遊戲活動對提升特殊幼兒注意力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研究所,嘉義縣。
楊聯琦譯(1989)。幼兒運動教學。臺北市:信誼基金出版社。
葉千祺(2015)。虛擬實境體感互動遊戲與紙本教材對發展遲緩幼兒注意力成效之比較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研究所,臺北市。
葉鉦澂、陳振明、葉靖雲、江秋樺(2016)。一名注意力缺陷過動症大專生家庭壓力與調適敍事研究。惠明特特殊技教育學刊,3(1),71-100。
董媛卿(1997)。增進學習技巧。臺北市:遠流。
詹乃穎(2006)。團體音樂活動促進身心障礙幼兒注意力、語言與肢體發展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幼兒保育系研究所,臺中市。
詹雅雯、陳信昭、郭乃文(2006)。注意力缺失/過動疾患:不注意與合併型之多面向注意力功能分析。臨床心理學刊,3(2),85-92。
廖華芳(2005)。小兒物理治療學。臺北市:禾楓。
臧汝芬、吳光顯、劉秋平(2002)。臺灣某國小注意力不足過動兒童之盛行率。臺灣精神醫學,16,202-212。
臺灣精神醫學會(譯)(2014)。DSM-5 精神疾病診斷準則手冊。新北市,合記圖書。
趙家琛、蔡彤寧、杜玉禎(2010),兒童問題鑑別診斷的挑戰:注意力缺陷過動症與亞斯伯格症的比較。國教新知,57(1),2-12。
劉育姍(2006)。注意力缺失過動症兒童面面觀,諮商與輔導,252,10-13。
劉昭郁(譯)(2013)。Kimberly S. Young Christiano Nabuce de Abreu主編。預防青少年網路成癮。載於林煜軒、劉昭郁、陳劭芊、李吉特、陳宜明、張立人等譯(2013)。網路成癮:評估及治療指引手冊。新北市:心理。
劉明莉(2011)。臺北地區國中男女拳擊選手出拳速度及力量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巿立體育學院運動器材研究所,臺北市。
劉奕孜(2009)。好行為競賽對改善國小融合班兒童課堂專注行為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研究所,臺北市。
劉惠娜(2007)。國中智能障礙學生分心行為功能評量與介入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研究所,嘉義市。
蔡昀家(2010)。應用奧福音樂治療教學方案於改善國小中度智能障礙學童不專注行為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教育學系研究所,臺東大學。
鄧兆軒(2007)。奧福音樂治療活動對一位國小輕度智能障礙兒童不專注行為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身心障礙教育研究所,臺北市。
鄧安捷(2016)。體感互動遊戲對國小智能障礙學童手眼協調能力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碩士。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研究所,臺北市。
鄧壽山(2007)。功能性評量對多重障礙學生上課干擾行為改善效果之影響(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研究所,彰化市。
鄭信潔(2015)。音樂活動教學對國小特教班學生手眼協調與功能性操作能力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研究所,臺北市。
鄭昭明(2010)。認知心理學:理論與實踐。臺北市:心理。
鄭婷鶴(2016)。體感互動遊戲於發展遲緩幼兒手眼協調能力之成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研究所,臺北市。

鄭燕心(2010)。自我教導策略對增進國小輕度智能障礙學童專注行為及數學學習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研究所,臺北市。
蕭瑞玲、孟瑛如(2016)。探討音樂模式注意力訓練課程於國小智能障礙學生持續專注行為提升之成效。特教論壇,20,36-55。
賴思婷(2017)。桌上遊戲結合語文科教學對改善國小智能障礙學生不專注行為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類研究所,臺中市。
賴慶霖(2012)。我國男子優秀標槍選手之運動學分析-以黃士峰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輔仁大學體育學系研究所,新北市。
謝協君(2014)。虛擬實境動作復健機對腦性麻痺兒童上肢動作訓練之成效。國立臺灣科技大學人文社會學報,10(3),203-223。
謝承勳(2011)。棒球投手投球動作動學之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輔仁大學體育學系研究所,新北市。
鍾玉玲(2013)。桌上遊戲對國小ADHD學生注意力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研究所,臺北市。
簡吟文(2008)。注意力訓練對國小學習障礙學生在課堂學習時注意力影響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新竹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研究所,新竹市。
羅鈞令(2005)。感覺統合與兒童發展:理論與應用。臺北市:心理。
竇金城(2013)。如何輔導ADHD學生,諮商與輔導,326,11-15。
蘇首銘(2014)。扯鈴課程對智能障礙學童知覺動作能力與注意力影響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體育教學研究所,臺東市。






二、英文部分
Alvarez-Miranda, E., Luipersbeck, M., & Sinnl, M. (2018). Gotta (efficiently) catch them all: Pokémon GO meets Orienteering Problems. European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265(2), 779-794.
Amato-zech, N.A., Hoff, K. E., & Doepke, K. J. (2006). Increasing on-task behavior in the classroom: Extension of self- monitoring strategies. Psychology in the Schools, 43(2), 211-221
Barkley, J. E., Lepp, A., & Glickman, E. L. (2017). "Pokémon Go!" May promote walking, discourage sedentary behavior in college students. Games for Health Journal, 6(3), 165-170.
Bender, W. N. (2004). Learning disabilities: Characteristics, identification, and teaching strategies (5th ed). New York, NY: Pearson Education.
Bryanton, C., Bossé, J., Brien, M., McLean, J., McCormick, A., & Sveistrup, H. (2006). Feasibility, motivation, and selective motor control: virtual reality compared to conventional home exercise in children with cerebral palsy. Cyberpsychology and Behavior, 9(2), 123-128.
Chiviacowsky, S.; Wulf, G.; Avila, L. T. G. (2013). An external focus of attention enhances motor learning in children with intellectual disabilities. Journal of Intellectual of Disability Research, 57 (7), 627-634.
Chuang, T. Y., Huang, W. S., Chiang, S. C., Tsai, Y. A., Doong, J. L., & Cheng, H. (2002). A virtual reality-based system for hand function analysis.Computer Methods and Programs in Biomedicine, 69(3), 189-196.

Clancy, T. A., Rucklidge, J. J., & Owen, D. (2006). Road crossing safety in virtual reality a comparison of adolescents with and without ADHD. Journal of Clinical Child and Adolescent Psychology, 35(2), 203-215.
Deutsch, C. K., Dube, W. V., & McIlvane, W. J. (2008). Attention deficits, attention-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nd intellectual disabilities. Developmental Disabilities Research Reviews, 14(4), 285-292.
Dirix, A., Knuttgen, H. G., & Tittel, K. (1988). The Olympic Book of Sports Medicine. Blackwell Scientific Publications. Oxford : Blackwell Scientific.
Djuric-Zdravkovic, A., Japundza-Milisavljevic, M., & Macesic-Petrovic, D. (2010). Attention in children with intellectual disabilities. Procedia -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5, 1601-1606.
Dunn, L. M. (1973). Exceptional children in the schools: Special education in transition. New York, NY: Holt, Rinehart & Winston.
Edmans, J. A., Gladman, J. R. F., Cobb, S., Sunderland, A., Pridmore, T., Hilton, D., & Walker, M. F. (2006). Validity of a virtual environment for stroke rehabilitation. Stroke, 37(11), 2770-2775.
Frith, J. (2017). The digital "lure": Small businesses and Pokémon GO. Mobile Media & Communication, 5(1). Abstract retrieved from
http://journals.sagepub.com/doi/abs/10.1177/2050157916677861
Goldstein, S. & Goldstein, M. (1990). Managing attention disorders in children: a guide for practitioners. New York, NY: Wiley.
Gordon, M., Thomason, D., Copper, S., & Ivers, C. (1991). Nonmedical treatment of ADHD/Hyperactivity: The attention training system. Journal of School Psychology, 29(2), 151-59.
Greenfield, D. N. (2001). Sexuality and the Internet. Counselor, 2, 62-63.

Hoeger, W. W. K., & Hoeger, S. A. (2002). Principles and lab for fitness and wellness.(6th ed.). Thomson Learning.
Humphreys, L. (2017). Involvement shield or social catalyst: Thoughts on sociospatial practice of Pokémon GO. Mobile Media & Communication, 5(1), 15-19.
Kaczmarek, L. D., Misiak, M., Behnke, M., Dziekan, M., & Guzik P. (2017). The Pikachu effect: Social and health greater benefits of Pokémon GO use.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75, 356-363.
Kamboj, A. K., & Krishna, S. G. (2017). Pokémon GO: An innovative smartphone gaming application with health benefits. Primary Care Diabetes, 11(4), 397-399.
Kaplan, J. S., & Carter, J. (1995). Beyond behavior modification: A cognitive-behavioral approach to behavior management in the school (3rd ed.). Austin, TX: Pro-Ed.
Kenyon R., Afenya M. (1995). Training in virtual and real environments. Annuals of Biomedical Engineering. 23, 445-455.
Keogh, B. (2017). Pokémon GO, the novelty of nostalgia, and the ubiquity of the smartphone. Mobile Media & Communication, 5(1), 38-41.
Kirk, S. A., Gallagher, J. J. & Anastasiow, N. J. (2000). Educating exceptional children (9th ed).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Kogan, L., Hellyer, P., & Duncan, C., & Schoenfeld-Tacherd R. (2017). A pilot investigation of the physical and psychological benefits of playing Pokémon GO for dog owners.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76, 431-437.
Koh, H. E., Oh, J., & Mackert, M. (2017). Predictors of playing augmented reality mobile games while walking based on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Web-based survey. Jmir Mhealth and Uhealth, 5 (12). doi: 10.2196/mhealth.8470
Kozak J., Hancock P., Arthur E., & Chrysler S. (1993). Transfer of training from virtual reality, Ergonomics, 36, 777-784.
Krittanawong, C., Aydar, M., & Kitai, T. (2017). Pokémon Go: digital health interventions to reduce cardiovascular risk. Cardiology in the Young, 27(8), 1625-1626.
LeBlanc, Allana G., & Chaput, Jean-Philippe. (2017). Pokémon Go: A game changer for the physical inactivity crisis? Preventive Medicine, 101, 235-237.
Licoppe, C. (2017). From Mogi to Pokémon GO: Continuities and change in location-aware collection games. Mobile Media & Communication, 5(1), 24-29.
Lupton, Q. (2017). Pokémon in the Midst: Collecting and using data from within the Pokémon GO ecosystem to facilitate ecology and wildlife biology education. American Biology Teacher, 79(7), 592-593.
Maisto, M., Pacchierotti, C., Chinello, F., Salvietti, G., DeLuca A., & Prattichizzo, D. (2017). Evaluation of Wearable Haptic Systems for the Fingers in Augmented Reality Applications. IEEE Transactions on Haptics, 10(4), 511-522.
Marquet, O., Alberico, C., & Hipp, A. J. (2018). Pokémon GO and physical activity among college students. A study using ecological momentary assessment.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81, 215-222.
McCrea, C. (2017). Pokémon’s progressive revelation: Notes on 20 years of game design. Mobile Media & Communication, 5(1), 42-46.
Myers, P., & Hammill, D. (1976). Methods for learning disorders. New York, NY: Wiley.
Nemet, Dan (2017). Childhood obesity, physical activity, and exercise. Pediatric Exercise Science, 29(1), 60-62.
Orzack, M. H. (1999). Computer addiction: Is it real or is it virtual? Harvard Mental Health Letter, 15(7), 8.
Placidi, G. (2007). A smart virtual glove for the hand telerehabilitation. Computers in Biology and Medicine, 37(8), 100-1107.
Rathvon, N. W. (1990). The effects of encouragement on off-task behavior and academic productivity. Elementary School Guidance & Counseling, 24, 189-199.
Rizzo A. (2002). Virtual reality and disability: emergence and challenge. Disability and Rehabilitation, 24, 567-569.
Ruiz-Ariza, A., Antonio C. R., & Suarez-Manzano, S., & Martínez-Lópeza E. J. (2018). Effect of augmented reality game Pokémon GO on cognitive performance and emotional intelligence in adolescent young. Computer & Education, 16, 49-63.
Schweizer, K., Moosbrugger, H., & Goldhammer, F. (2005). The structure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ttention and intelligence. Intelligence, 33, 589-611.
Sohlberg, M. M., & Mateer, C. A. (1987). Effectiveness of an attention training program. Journal of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Neuropsychology, 9, 117-130.
Sohlberg, M. M., & Mateer, C. A. (2001a). Cognitive rehabilitation: An integrative neuropsychological approach. New York, NY: Guilford Press.
Sohlberg, M. M., & Mateer, C. A. (2001b). Improving attention and managing attentional problems: Adapting rehabilitation techniques to adults with ADD. Annals of The New York Academy of sciences, 931, 359-375.
Sung, H., Sigerson, L., & Cheng, C. (2017). Social capital accumulation in location-based mobile game playing: A multiple-process approach. Cyberpsychology Behavior and Social Networking, 20(8), 486-493.
Tabor, T. A., Seltzer, A., Heflin, L. J., & Albert, P. A. (1999). Use of self-operated auditory prompts to decrease off-task behavior for a student with Autism and Moderate Mental Retardatio. Focus on Autism and Other Developmental Disabilities, 14(3), 159-167.
Tang, A. K. Y. (2017). Key factors in the triumph of Pokémon GO. Business Horizons, 60(5), 725-728.

Taylor A. F., & Kuo F. E. (2009). Children with attention deficits concentrate better after walk in the Park. Journal of Attention Disorders, 12(5), 402-409.
Toulotte, C., Toursel, C., & Olivier, N. (2012). Wii Fit training vs. adapted physical activities: which one is the most appropriate to improve the balance of independent senior subjects?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study. Clinical Rehabilitation, 26(9), 827–835.
Tryon, W. W. (1982). A simplified time-series analysis for evaluating treatment interventions. Journal of Applied Behavior Analysis, 15, 423-429.
Watanabe, K., Kawakami, N., Imamura, K., Inoue, A., Shimazu, A., Yoshikawa, T., Hiro, H., Asai, Y., Odagiri, Y., Yoshikawa, E., & Tsutsumi, A. (2017). Pokémon GO and psychological distress, physical complaints, and work performance among adult workers: a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 Scientific Reports, 7.
https://doi:10.1038/s41598-017-11176-2
Williams, H. G. (1983). Perceptual and Motor Development. Englewood Cliffs, N. J.:Prentice-Hall.
Wong, F. Y. (2017). Influence of Pokémon Go on physical activity levels of university players: a cross-sectional stud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lth Geographics, 16 (8). https://doi.org/10.1186/s12942-017-0089-5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