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3.133.116.91)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作者(中文):呂美燕
作者(外文):Lu, Mei-Yen
論文名稱(中文):新竹市晉和國小桌上遊戲融入閩南語教學 對學生學習動機及學習投入之影響
論文名稱(外文):A Study of Impact of Board-Game-Integrated Minnan Language Teaching on Students’Learning Motivation and Engagement in Hsinchu City Chin Ho Elementary School
指導教授(中文):彭煥勝
指導教授(外文):Peng, Huan-Sheng
口試委員(中文):鄭淑惠
彭志業
口試委員(外文):Cheng, Shu-Hui
Peng, Chih-Yeh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清華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與學習科技學系
學號:210524564
出版年(民國):107
畢業學年度:107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40
中文關鍵詞:桌上遊戲學習動機學習投入
外文關鍵詞:board gamelearning motivationlearning engagement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129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收藏:0
本研究係針對桌上遊戲融入閩南語教學對國小學生學習動機與學習投入的影響進行探討。研究對象為新竹市晉和國小五年級與三年級共85位學生,進行八週教學實驗。本研究以準實驗研究方式進行,將改編之桌上遊戲融入閩南語教學活動之中,再以閩南語學習動機量表、閩南語學習投入量表、學生心得回饋、個別訪談以及教師省思札記等資料進行量化與質性分析,了解在桌上遊戲融入閩南語教學後,學生學習動機和學習投入的變化,以及教師發現與專業成長的情形。

本研究之研究結果歸納如下:
壹、量化部分
一、使用桌上遊戲融入閩南語教學或一般講述式教學對學生學習動機之影響沒有差異,學習動機不高學生在分量表中自我挑戰及工作價值部分高於學習動機較高的學生。
二、國小三年級學生之閩南語學習動機高於五年級學生,三年級在分量表中自我挑戰、期待成功及外在目標部份高於五年級。
三、國小女生閩南語學習動機高於男生,且女生在分量表中正向情感部份高於男生。
四、閩南語學習投入不高的國小學生接受桌上遊戲融入閩南語教學後的學習投入表現優於接受一般講述式教學的學生。
五、國小三年級學生之閩南語學習投入高於五年級學生。
貳、質性部分
一、使用桌上遊戲融入教學,普遍提升實驗組學生學習興趣與學習主動性。
二、年級與性別在上遊戲融入教學中表現出的學習興趣及學習主動性並無明顯差別。
三、使用桌上遊戲融入教學,提升實驗組學生課堂參與程度。
四、五年級學生在使用桌上遊戲的理解程度較三年級高,參與程度更好。
五、使用桌上遊戲融入教學,增加同學間以及家人間的互動。
參、比較
一、質性資料顯示學生明顯提昇學習興趣及主動性,量化資料則發現學習動機沒有差異 兩者皆顯示年級與性別無顯著落差。
二、質性資料顯示可普遍提昇課堂參與程度,原本參與程度較低的學生明顯改善參與狀況,量化資料也發現對於原本學習投入不高的學生有提昇之效果。質性資料更發現五年級參與程度高於三年級,量化資料結果則沒有差異。

肆、教師發現與專業成長
一、靈活使用各種教學媒材,引起學生興趣、建立學習主動性以提昇學習效果,並增加人際互動。
二、不斷專業對話與相互協助合作,豐富課程內容。

本研究基於上述研究結果,分別對學校單位、實務教學以及未來研究提出數項建議,以供參考。

關鍵詞:桌上遊戲、學習動機、學習投入
The study not only aimed at examining the effects of board-game-integrated Minnan language teaching on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learning motivation and engagement, but also focused on a teacher’s teaching discovery an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The study design in the quasi-experiment, samples in this study were 85 five graders and third graders selected from four classes in Chin Ho elementary school in Hsinchu city. The experiment lasted for 8 weeks.The adapted board games are integrated into the Minnan language teaching , and then quantitative analysis and qualitative analysis are carried out with the scale of Minnan language learning motivation, the Scale of Minnan Language Learning engagement, the student feedback, individual interviews, and the teacher’s teaching reflection journals to get the ideas of the changes in students' learning motivation , students' learning engagement and the teacher’s teaching discoveries an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fter integrating board games into Minnan language teaching.The research results are as follows:
1.Quantitative data analysis
(1) Following quantitative analysi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influence of integrating board games into the Minnan language instruction on students’ learning motivation did not differ from that of conventional lecture-based instruction on students’ learning motivation. Regarding self-challenge and work value on the subscale, the scores of the students with low learning motivation were greater than those of the students with high learning motivation.
(2) The Minnan language learning motivation of third-grade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fifth-grade students. Regarding self-challenge, the expectation to succeed, and external goals on the subscale, the scores of third-grade students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fifth-grade students.
(3) The Minnan language motivation of female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male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In addition, regarding positive emotion on the subscale, the score of female students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male students.
(4) After receiving Minnan language instruction integrated board games, students with low the Minnan language learning engagement exhibited superior performance compared with their counterparts who received conventional lecture-based instruction.
(5) The Minnan language learning engagement of third-grade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fifth-grade students.
2. Qualitative data analysis
(1) Integrating board games into teaching enhanced students’ learning interest and initiative.
(2)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learning interest or initiative resulting from the board-game-integrated Minnan Language teaching were observed between grades or genders.
(3) Integrating board games into teaching enhanced the class participation of stud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4) Compared with third-grade students, fifth-grade students exhibited higher comprehension and participation in use of the board game.
(5) Integrating the board game into teaching increased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classmates and between family members.
3. Comparison
(1) Qualitative data showed that students’ learning interest and initiative apparently improved; however, quantitative data revealed no difference regarding learning motivation. Both the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data indicated no differences between grades or genders.
(2) The qualitative data showed that class participation generally improved. Students who originally had low participation exhibited enhanced participation level. In addition, the quantitative data indicated that students who originally had low learning engagement became more engaged. Moreover, the qualitative data revealed that the participation level of fifth-grade students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ird-grade students, whereas the quantitative data did not reveal a difference in participation level between fifth-grade and third-grade students.
4.Teacher’s teaching discovery an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1) Using a variety of teaching materials flexibly interested students in learning and develops student’s learning initiative to enhance learning, and to increase interpersonal interaction.
(2) Continuous professional dialogue and mutual assistance and cooperation, enriched the content of the course.
Based on the findings of the study, the researcher also provided some recommendations for school units, practical teaching, and future studies.

Keywords: board game, learning motivation, learning engagement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4
第三節 待答問題 4
第四節 名詞釋義 5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8
第一節 學習動機之相關概念 8
第二節 學習投入之相關概念 20
第三節 桌上遊戲與學習之相關概念 27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37
第一節 研究方法 37
第二節 研究對象 39
第三節 研究工具 39
第四節 研究程序 56
第五節 教學設計 59
第六節 研究資料分析方法 60
第七節 研究倫理 61
第四章 研究結果 62
第一節 桌上遊戲融入閩南語教學對國小學童學習動機之影響 62
第二節 桌上遊戲融入閩南語教學對不同背景之國小學生學習動機之影響 69
第三節 桌上遊戲融入閩南語教學對國小學童學習投入之影響 78
第四節 桌上遊戲融入閩南語教學對不同背景國小學生學習投入之影響 80
第五節 教師發現與成長 83
第五章 綜合討論 98
第一節 桌上遊戲融入閩南語教學對國小學童學習動機之討論 98
第二節 桌上遊戲融入閩南語教學對不同背景國小學生學習動機之討論 100
第三節 桌上遊戲融入閩南語教學對國小學童學習投入之討論 101
第四節 桌上遊戲融入閩南語教學對不同背景國小學生學習投入之討論 102
第五節 教師的教學發現與成長 103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105
第一節 結論 105
第二節 建議 108
參考文獻 112
中文部分 112
英文部分 118
附錄 119
附錄一 預試問卷 119
附錄二 正式問卷 126
附錄三 教學省思札記 131
附錄四 桌上遊戲融入閩南語教學活動學生心得回饋單暨訪談大綱 132
附錄五 五年級實驗組桌遊融入閩南語教學簡案 133
附錄六 五年級控制組教學簡案 134
附錄七 桌上遊戲「閩南語心臟病」在閩南語教學上的運用 135
附錄八 桌上遊戲「掠鬼仔」在閩南語教學上的運用 136
附錄九 桌上遊戲「速配鬥陣來」在閩南語教學上的運用 137
附錄十 桌上遊戲「濟寶」在閩南語教學上的運用 138
附錄十一 教學實驗研究同意書 140
中文部分
王心怡(2016)。桌上遊戲搭配分組合作學習融入國小英語教學之分析 : 以國小三年級學生聽說能力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與學習科技學系,新竹市。
王妤(2015)。英語熟練程度對於學生於Web2.0英語學習環境之學習投入與策略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網路學習科技研究所,桃園市。
王金玉(2015)。運用桌上遊戲提昇小六學童英語拼字能力之效益(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兒童英語教育學系,台北市。
王寶麟(2015)。桌上遊戲教學對國小四年級學童健康教育課程學習成效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數位科技設計學系,台北市。
石裕惠(2016)。桌上遊戲融入國中英語教學對學生的學習動機與學習投入程度之影響(碩士論文)。取自台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江亮兒(2015)。繪本融入閩南語課程對國小高年級學習動機與學習態度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玄奘大學應用外語學系,新竹市。
朱麗莉(2007)。遊戲教學融入生活課程對一年級學童學習態度與人際關係影響之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社會科教育學系,台北市。
余蕙芬(2011)。運用互動式電子白板對於提升國小學生課堂投入行為與英語學習態度
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兒童英語教育學系,台北市。
余肇傑(2015)。台中市國中生英語學習動機與學習策略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
文)。國立中興大學教師專業發展研究所,台中市。
邱子容(2017)。桌上遊戲對國小英語學習動機與學習成就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
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高雄市。
阮姿綾(2014)。臺北市國小高年級學生自我效能、智力內隱信念、 課室目標結構與
學習投入之關係研究(碩士論文)。 取自取自台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吳子平、邱芳芸、陳鈺穎、溫曉君(2011)。桌上遊戲大觀園。Top 945康軒學習雜誌,
200,1-13。
吳幸玲(2003)。兒童遊戲與發展。台北市:揚智。
吳幸玲、郭靜晃(譯)(2003)。J.E.Johnson,J.F.Christie & T.D.Yawkey著。兒童遊戲
—遊戲發展的理論與實務(第二版)( Play and early childhood development, 2nd
ed.)。台北市:揚智。
吳采蓉 (2015)。大富翁遊戲融入國小三年級自然科課程對學生探究能力影響之研究—
以「百變的水」為例(碩士論文)。取自台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吳佳玲 (2008)。大學生禮儀課程之學習動機與學習滿意度調查研究。遠東學報,25(4),
499-518。
吳明隆(2010)。SPSS操作與應用—變異數分析實務(第二版)。台北市:五南。
吳佳龍(2016)。團隊導向的數位英語說故事於培養學習自主能力:表情情緒分析(未出
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工程科學系碩士在職專班,台南市。
吳品芬(2015)。合作學習教學策略對國小四年級學童閩南語學習成效和學習技巧之影響(碩士論文)。 取自台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吳麥生(2011)。科學遊戲融入自然科教學活動對國小四年級學童自然科學學習動機取
向之影響(碩士論文)。取自台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李巧文(2016)。桌上遊戲對學習成就之影響—以國小四年級學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
文)。南開科技大學電子工程研究所,南投縣。
李岳霞(2015,7月)。教孩子堅持不放棄!玩桌遊五5大益處。親子天下雜誌,69。取自:https://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67838-教孩子堅持不放棄!玩桌遊五5大益處
李和臨(2014)。PhET互動式遊戲融入六年級自然科教學學習成效之研究—以「生活中的力」單元為例(碩士論文)。 取自取自台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李建霖、黃淑玲、黃煥民(2009)。學習動機之理論與相關實證研究。高應科大體育學刊,8,73-85。
李佩珊(2017)。桌上遊戲對國小三年級學童英語學習成就與學習態度影響之研究(未出
版之碩士論文)。清華大學教育與學習科技學系,新竹市。
李園會(1997)。幼兒教育之父-福祿貝爾。台北市:心理。
何垂招(2012)。遊戲教學法對識字成效及國語學習興趣的影響 -以國小一年級為例(碩士論文)。取自台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何詩婷(2017)。應用桌遊提高國小一年級學生英語課學習投入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
碩士論文)。靜宜大學教育研究所,台中市。
呂淑霞(2010)。戲劇教育策略融入閩南語課程之行動研究--以國小五年級為例(碩士論文)。 取自台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余肇傑(2015)。台中市國中生英語學習動機與學習策略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興大學教師專業發展研究所,台中市。
周文欽(2005)。研究方法概論。台北縣:國立空中大學。
周曉虹(譯) (1995)。Albert Bandura 著。社會學習理論(Social learning theory
)。台北市:桂冠。
林子淳(2014)。運用桌上遊戲教學對國小五年級學童人際互動能力之影響(未出版之碩
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社會與區域發展學系碩士班,台北市。
林元媛(2015)。桌遊應用在不同學習風格之國小低年級學童英語學習動機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數位科技設計學系,台北市。
林央侖(2010)。企業管理訓練桌上遊戲教材評選指標之研究(碩士論文)。取自台灣博
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林妙貞(2007)。國小學童創意自我效能、目標導向、依附關係與創意活動投入及創意
表現之關係-以科展團隊為例(碩士論文)。 取自台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林清山(譯)(1997)。R.E.Mayer 著。教育心理學:認知取向(Educational Psychology: A
Cognitive Approach)。台北市,遠流。
林淑美(2018)。遊戲式學習應用於臺灣閩南語學習之行動研究 -以國小閩南語社團為例(碩士論文)。 取自台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林淑惠(2011)。任務為本教學法在閩南語教學之應用(碩士論文)。 取自台灣博碩士
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林淑惠、黃韞臻(2012)。「大學生學習投入量表」之發展。測驗學刊,59(3)。373-396。
施力瑋(2012)。遊戲式學習研究的現況、成果與課題(碩士論文)。取自台灣博碩士論文
知識加值系統。
侯采伶(2016)。用桌遊來翻轉學習-以國中數學質數為例。臺灣教育評論月刊,5
(5),132-137。
范信賢、尤淑惠(2013)。談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之核心理念及其發展概要。國家
教育研究院電子報。取自
http://epaper.naer.edu.tw/index.php?edm_no=63&content_no=1696
施瑋庭(2011)。台東縣國小五年級學生鄉土教學動機與學習態度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東大學社會科教育學系,台東縣。
徐右任(2008)。數學教學信念和學習態度的提昇與轉變:以「遊戲教學法」為例。教
師專業發展電子報。取自
http://www2.inservice.edu.tw/EPaper/ep2/indexView.aspx?EID=143
涂金堂(2012)。量表編製與SPSS。台北市:五南。
張春興(2011)。現代心理學(重修版)。台北市:東華。
張春興(2013)。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台北市:東華。
張娟娟(2016)。國小學童學習鄉土語言興趣之行動研究-以歌仔戲教學為例(碩士論
文)。 取自台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張素蓉(2005)。閩南語音標創意教學。台中縣:台中縣政府。
張鈿富(2012)。大學生學習投入理論與評量實務之探討。高教評鑑,,特刊S,41-62。doi:10.6197/EHE.2012.S.02
張雅華(2013)。診斷式遊戲教學策略輔助國小四年級學童中文別字辨正學習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數位內容科技學系,台中市。
張畹蚯(2014)。互動式電子白板在閩南語教學上的運用(碩士論文)。 取自台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莊英君(2009)。視訊互動遊戲設計應用於數位學習之研究-以國小閩南語課程為例(碩士論文)。 取自台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莊玳翎(2015)。桌上遊戲融入七年級國文課程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與學習科技學系,新竹市。
許秀甘(2013)。桌上遊戲對國小一年級學童加減法能力與數學學習動機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原大學教育研究所,桃園市。
許家綺(2013)。以科學遊戲融入教學對國小五年級學童自然科學習成效之研究—以「植物世界」單元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自然科學教育學系,台北市。
許榮哲、歐陽立中(2016)。桌遊課—原來我玩的不是桌遊,是人生。台北市:遠流。
郭宜琳(2015)。英語桌遊對英語學習成效與英語學習興趣之關聯性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健行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桃園縣。
郭孟芳(2009)。電腦益智遊戲教學對國小四年級學生數學推理能力與數學學習態度影響之研究(碩士論文)。取自台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郭秋慧(2016)。探討電子教科書對學生學習動機與學習成效之影響-以國小閩南語課程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樹德科技大學資訊工程系,高雄市。
郭蓁蓁(2014)。桌上遊戲設計之研究 -以環境教育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與學習科技學系課程與教學碩士在職專班,新竹市。
教育部(2014)。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取自
http://www.naer.edu.tw/files/15-1000-7944,c639-1.php?Lang=zh-tw
教育部(2012)。九年一貫課程綱要。取自
http://teach.eje.edu.tw/9CC/brief/brief6.php
黑豬(2012)。就是愛玩桌遊。台北市:高寶國際。
陳介宇(2010)。從現代桌上遊戲的特點探討其運用於兒童學習的可能性。國教新知,57(4),40-45。
陳介宇(2013)。從早期桌遊看台灣。師友月刊,447,77-82。
陳向明(2006)。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市:五南。
陳宥儒(譯)(2008)。Robert J. Sternberg & Wendy M. Williams 著。教育心理學
(Education Psychology)。台北市:禾楓。
陳婉玉(2010)。國小英語分組與能力高低對學生的學習動機與學習投入之調節效果(碩士論文)。取自台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陳淑貞(2016)。歌仔戲融入閩南語教學對學生學習成效之研究(碩士論文)。中華大學資訊工程學系,新竹市。
陳偉誠(2010)。設計桌上遊戲圖樣介面對兒童數學學習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華南大學應用藝術與設計學系,嘉義縣。
陳惠珍(2010)。國中生對任課教師自主支持知覺.自主動機與學習投入之關係研究--以數學科為例(碩士論文)。 取自台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游舒帆(2011)。遊戲融入台羅拼音─以基隆市八斗地區兩國小五年級為例(碩士論文)。取自台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楊致慧、吳明隆、周冰冰(2014)。科技大學學生英文學習投入量表之編製。美和學報,33(1),1-16。
楊斐雯(2014)。圖卡式桌上遊戲融入國小五年級作文教學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數位科技設計學系,台北市。
葉重新(2011a)。心理學(第四版)。台北市:心理。
葉重新(2011b)。教育心理學。台北市:心理。
廖仁年(2004)。創造性問題解決教學模式融入國小自然科教學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
士論文)。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小科學教育研究所,花蓮縣。
劉芸汝(2013)。讀報遊戲教學影響國小一年級學童識字能力與讀報態度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亞洲大學休閒與遊憩管理學系碩士在職專班,台中市。
劉政宏、張景媛、許鼎延、張瓊文(2005)。國小學生學習動機成分之分析及其對學習行為之影響。教育心理學報,37(2),173-196。
盧姝如、朱慶雄與盧昉暄(2013)。數位化桌上遊戲創新學習模式之開發設計—以國小中年級生海洋教育為例。國民教育,53(4),45-55。
盧姝如、劉英傑、莊英君與彭政平 (2012)。體感互動遊戲應用於國小閩南語鄉土語言課程教學之研究。課程與教學,15(2),169-191。
謝傳崇、黃小芳(2014)。轉動十二年國教的多元力量。師友月刊,569,85–88。
蘇岱崙(2015,7月)。動手又動腦的遊戲式學習。親子天下雜誌,69。取自
https://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67902-
%E5%8B%95%E6%89%8B%E5%8F%88%E5%8B%95%E8%85%A6%E7%9A%84%E9%81%8A%E6%88%B2%E5%BC%8F%E5%AD%B8%E7%BF%92/
蘇振毅(2006)。透過數學遊戲教學進行國小三年級乘法單元之補救教學研究(碩士論文)。
取自台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蔡文龍(2014)。活化教學的錦囊妙計。台北市:學富。
蔡金鈴(2006)。彰化縣國中學生學校氣氛知覺、人際關係、學校投入與學業成就之關係
研究(碩士論文)。取自台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黎瓊麗、莊筱玉、傅敏芳(2006)。國小學童英語學習動機量表之編製。高雄應用科技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報,3,1-33。
戴育芳(2018)。桌上遊戲融入國小閩南語教學對學生閩南語口語能力與學習自信心的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建國科技大學數位媒體設計系暨媒體與遊戲設計研究所,彰化市。
藍翊綺(2011)。遊戲應用於數學補救教學之設計本位研究(碩士論文)。取自台灣博碩
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英文部分
Caldwell, M.L(1998). Parents, board games, and mathematical learning. Teaching Children Mathematics, 4(6), 365-367.
Chapman, Elaine (2003). Alternative approaches to assessing student engagement rates. Practical Assessment, Research & Evaluation, 8(13). Retrieved from
http://PAREonline.net/getvn.asp?v=8&n=13
Connell, J., Spencer, M., & Aber, J. L. (1994). Educational risk and resilience in
AfricanAmerican youth: Context, self, action and outcomes in school. Child Development, 65, 493–506. doi: 10.1111/j.1467-8624.1994.tb00765.x
Derek Lester (2013). A review of the student engagement literature. Focus on Colleges, Universities, and Schools,7(1).Retrieved from http://www.nationalforum.com/Electronic%20Journal%20Volumes/Lester,%20Derek%20A%20Review%20of%20the%20Student%20Engagement%20Literature%20FOCUS%20V7%20N1%202013.pdf
Downer, J. T., Rimm-Kaufman, S. E., & Pianta, R. C. (2007). How do classroom
conditions and children’s risk for school problems contribute to children’s
behavioral engagement in learning? School Psychology Review, 36, 413-432.
Fredericks, J. A., Blumenfeld, P. C., & Paris, A. H. (2004). School engagement: Potential of the concept, state of the evidence.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74, 59-109.
Retrieved from http://gtnpd46.ncdpi.wikispaces.net/file/view/Fredericks%2C%20Blumfield%2C%20paris.pdf/538416770/Fredericks%2C%20Blumfield%2C%20paris.pdf
Furrer, C. J. & Skinner, E.(2003). Sense of relatedness as a factor in children’s academic
engagement and performance.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95, 148-162
Sandra L. Christenson, Amy L. Reschly & Cathy Wylie (2012).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Student Engagement, [Adobe Acrobat XI Pro]. doi: 10.1007/978-1-4614-2018-7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