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3.143.203.190)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作者(中文):陳慧容
作者(外文):Chen, Hui-Jung
論文名稱(中文):轉身,看見我自己:一個國中女教師的生命敘說探究
論文名稱(外文):Looking Back, A New Self : A Life Narrative Inquiry of a Female Junior High School Teacher
指導教授(中文):陳美如
指導教授(外文):Chen, Mei-Ju
口試委員(中文):簡紅珠
成虹飛
口試委員(外文):Chien, Hong-Chu
Cherng, Horn-Fay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清華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與學習科技學系
學號:210524505
出版年(民國):107
畢業學年度:106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80
中文關鍵詞:生命敘說自我探究教師自覺真實的自己
外文關鍵詞:narrative inquiryself-explorationteacher’s self-consciousnesstrue myself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236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收藏:0
這是一趟尋找「我是誰」的旅程,透過自我敘說的探究,回溯自己的生命經驗,記錄每個自己「何以為此」的故事,重新省視自己與生命中各種角色互動的樣貌,經由文字以再經驗的反思,覺知原有的視框、解構、重構生命的風景,透過不斷的自我對話,看見他人生命對自己的影響,探究自己生命的軸線及圖像。
在陪伴學生的過程,建構了自己的教師角色意象,透過教與學,學生豐富的生命浸潤了自己的生命,探究覺知師與生的關係,挖掘出「擔心自己不夠好」的恐懼,總是「過度要求自己付出」的自我壓迫。
經由自己成為「母親」的反思,回顧與兒子的相處,學習到「生命」的獨特和主體性,在陪伴引導兒子成長的歷程,學習「平靜」內心的練習,悅納自己身為「母親」的樣貌,學習真誠地與兒子同在,與自己同在。
以敘說的探究與陪伴,勇敢面對與父母的關係,澄清「乖孩子」對自己生命建構的影響,掀開自己在原生家庭的成長經驗,凝視傷痛,感知自己「要愛要肯定」的內在小孩圖像,透過自我對話,轉化父親逝去的悲傷,成為自己生命中檢視自我狀態的新力量。
書寫重要他人與自己生命畫面的交疊,檢視自己的多重視框,找尋自己的生命基調,練習接納、轉化與行動,卸下許多不必要的「應該」及「壓抑」,傾聽自己真實的聲音,肯定自身存在的美好價值。
透過自我敘說,走過生命的苦痛喜樂,疏通真實的感受,讓我看見「我是誰」,並建構著「我要做什麼?我為什麼而做?」的生命圖像。
This is a journey of finding “who I am.” Through the exploration of narrative of life and the retrospection of self-life experiences, I recorded every self-story about “why I did it” to re-introspect on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myself and various roles in my life. I used text-based introspection on re-experience to perceive the original frame and deconstruct and reconstruct the landscapes of life. I used constant self-conversations to witness the impacts of other people’s life on me and explore my own axes and images of life.
During the process of accompanying students, I built the role and image of myself as a teacher. Through teaching and learning, the abundant life of students enriched my life. I explored and perceived the teacher-and-student relationship, as well as uncovered my fear of “being afraid that I am not good enough” and my constant self-oppression of “excessively requesting myself to make efforts.”
The introspection on myself as a “mother” and the review on how I got along with my son enabled me to learn the uniqueness and subjectivity of “life.” During the process of accompanying and guiding my son to grow up, I learned how to practice to “attain the peace of mind,” admire my appearance as a “mother,” and learn to sincerely keep company with my son and myself.
I used the exploration of narrative and accompanying to bravely face the relationship with parents, clarify the impact of “good kids” on my own life construction, reveal my own growth experiences in my original family, and gaze at my own sorrow and pain. I perceived my inner child image of “needs for love affirmation.” Through self-conversations, I converted the sorrow over the death of my father into the new power for inspecting self-state in my own life.
I wrote about the overlapping between significant others and my own life images to inspect my own multiple frames, look for my own tone of life, practice to accept, convert and take actions.I got rid of a great amount of unnecessary “ought to be” and “oppression,” listened to my true voice, and affirmed the beautiful value of my own existence.
I experienced the bitterness, pain, joy, and happiness of life and vented the true feelings through self-narratives, which enabled me to see “who I am” and construct the life images about “What I’d like to do? Why I would do so.”
前言 1
下一站,會更好? 4
第一章我的老師們 5
志願或自願-他命或天命? 5
壹、老師眼中的我 5
貳、記得一輩子的20下手心 6
參、我就是我的國中國文老師 7
肆、坐著輪椅來上課的地理老師 9
伍、敲進心坎的高跟鞋聲 10
陸、5分的數學考卷 11
柒、一張「教師自覺」的車票 13
第二章 1000個日子的全然陪伴 15
壹、那一年起,我的名字是老師(前言) 15
一、老師,我幫家裡買了第一棟房子 15
二、面紙老師 16
貳、走進孩子的世界 17
參、老師,我在櫃子裡 21
肆、文字的溫度 26
伍、放長遠的目光 30
第三章諮商室裡的生命交會 33
壹、堅強美麗的小袁 33
貳、對不起,我不能保密 39
參、公立的最好嗎? 43
肆、個案輔導之於我 47
第四章某組長,某主任,換個位置,換個腦袋 51
壹、有你在,我們很安心 51
貳、教與學並重的組 54
參、我要當涼主任? 59
肆、教師與行政的穿越 66
一、超額與崩盤之前後:我擔心被清算? 67
二、重新詮釋,練習「並存」,看見「關係」的必要性 72
第五章換個眼光回到教室 83
壹、學生是我的老師 83
貳、共備共好,一群人走得遠 90
ㄧ、我的臉友老師 90
二、共備輔持,導向創課 93
參、我對課程的理解與實踐 98
一、真實是最好的老師 98
二、對話.陪伴.改變 99
三、畢業.夢想起飛 104
第六章媽媽是最初的老師 117
壹、媽媽,我要你陪我,是「看著」的陪 119
貳、媽媽,我要哭乾淨 122
參、我們家就算吵架還是有愛 123
肆、站在他的高度,和他一起面對 125
伍、乖小孩的傷,真的要說對不起 128
陸、生命的Yes或No 131
柒、學習本是不習慣的歷程,勇敢,是帶著害怕前行 134
第七章找一條回家的路 141
壹、寫下,放下 141
貳、父親的圖像 142
一、我想要愛你,卻無法靠近你 142
二、死亡讓我開始看見 143
參、母親的圖像 144
肆、家庭會傷人 146
一、自己才是自己的家 146
二、我們家破了一個大洞(105年5月28日的衝突) 147
三、媽媽回家,我離開家 149
伍、找一條回家的路 156
一、阿爸,你把我叫回家了 156
二、死亡是必然,還是突然? 156
三、我看見死亡,我看見我自己 157
陸、死亡與新生 163
一、我開始閱讀死亡(106年7月27日) 163
二、敬重大無常(106年7月底) 164
三、我的心囚 165
四、寫下過去,開展未來 168
五、寫完後的行動展開 170
第八章 轉身,看見我自己 173
參考文獻 179


李崇建(2012)。麥田裡的老師。台北市:寶瓶文化。
周志建(2012)。故事的療癒力量—敘事、隱喻、自由書寫。台北市:心靈工坊。
周志建(2013)。擁抱不完美—認回自己的故事聊癒之旅。台北市:心靈工坊。
林明進(2014)。學生。台北市:麥田。
洪仲清(2014)。跟自己和好。台北市:遠流。
洪仲清、李郁琳(2015)。找一條回家的路。台北市:遠流。
苗博雅(2017)。聽房思琪們在說話。蘋果日報。2017年5月11日。取自:
https://tw.appledaily.com/new/realtime/20170511/1115815/
馬琇芬(2017)。臉書文章。2017年 1月22日。取自:
https://www.facebook.com/macaroon.ma/timeline?query=相同一體
郭進成(2014)。臉書文章。2014年9月 20日。取自:
https://www.facebook.com/fianse/timeline?query=真人版「青春第二課」
郭進成(2014)。臉書文章。2014年9月10日。取自:
https://www.facebook.com/fianse/timeline?query=未來八種人將被社會淘汰
郭進成(2014)。臉書文章。2014年9月14日。取自:
https://www.facebook.com/fianse/timeline?query=陳善德
郭進成(2016)。臉書文章。2016年9月13日。取自:
https://www.facebook.com/fianse/timeline?query=教學是我內在的真實映照
陳鴻彬(2016)。鋼索上的家庭。台北市:寶瓶文化。
葉小燕(譯)(2014)。岸見一郎、古賀史健著。被討厭的勇氣。台北市:究竟出版社。
葉淑吟(譯)(2018)。Gabriel García Márquez著。百年孤寂。台北市:皇冠出版社。
賓靜蓀(譯)(2015)。Jutta Bauer著。大吼大叫的企鵝媽媽。台北市:親子天下。
劉思潔(譯)(2017)。Bessel van der Kolk著。心靈的傷,身體會記住。台北縣新店市: 大家出版。
蔡孟璇(譯)(2016)。Adyashanti著。受苦的力量。台北市:自由之丘。
蔡美娟(2012)。生命書寫:一趟自我療癒之旅。台北市:心靈工坊。
藍偉瑩(2016)。臉書文章。2016年10月15日。取自:
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08289729603&sk=timeline&query=反面的聲音存在
羅志仲(2018)。臉書文章。2018年1月15日。取自:
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08784439330&sk=timeline&query=一致性
羅志仲(2018)。臉書文章。2018年1月23日。取自:
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08784439330
羅怡君(2016)。世上沒有理想的父母。台北市:寶瓶文化。
蘇明進(2013)。幼童軍的笑容點醒我的夢。親子天下,42,159-162。
蘇絢慧(2012)。愛一直都在。台北市:張老師文化。
(此全文未開放授權)
電子全文
中英文摘要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