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3.147.45.121)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作者(中文):蔡函庭
作者(外文):Tsai, Han-Ting
論文名稱(中文):唯美與她的代價-情境敘事 蔡函庭創作論述
論文名稱(外文):Narratives About Her Aestheticism and the Cost-Tsai, Han-Ting’s Painting
指導教授(中文):謝鴻均
指導教授(外文):Shieh, Hong-Juin
口試委員(中文):梁莉苓
彭佳慧
口試委員(外文):Liang, Li-Ling
Peng, Jia-Huei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清華大學
系所名稱:藝術與設計學系所
學號:210524416
出版年(民國):108
畢業學年度:107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00
中文關鍵詞:芭蕾唯美隱喻日記古典寫實油畫情境情節
外文關鍵詞:balletaestheticismmetaphorsdiariesclassical realist paintingcontextsplots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43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7
  • 收藏收藏:0
本篇創作論述將以2016年至2019年間的創作做為主要論述的對象,透過妹妹的芭蕾的題材開啟一連串的故事情節,在芭蕾的唯美與妹妹所付出的代價中,建構情境幻想從中遇見自己對生命經驗的轉化與其認知。

在第一章「緒論」,我將說明本論文之研究動機與目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內容。第二章「情境鋪述」,透過大學時期的作品並歸納出其中的特質,我將探討以芭蕾為題材之緣由及其對我繪畫的影響。敘述生活中對於「唯美」詮釋的想法轉變之過程。透過夏爾・皮耶・波特萊爾(Charles Pierre Baudelaire, 1821-1867)表現「痛苦的美、寧靜的暴力」的詩中意境與安潔拉・卡特(Angela Carter, 1940-1992)的文學作品《影舞》,由文本的學習與研究建立繪畫的世界。第三章「情節構築」,我將以參考藝術家的創作形式與內容做為參考與學習,並與我的創作做對話。從唯美主義藝術家作品中觀察分析畫面結構與內容,作為自身創作中畫面配置之參考。我也將討論創作技法的轉變,以及顏料的滴流、背景紋理的處理、古典寫實技法的運用以及創作的程序說明。第四章「唯美與她的代價絮語」,我將說明「日常」、「芭蕾的狂想」與「幸福的青鳥」三個系列創作中出現的元素、圖像符號之意義並各別詮釋內容,最後在第五章「結論」,我將為本論述做一總結。
This essay will be the narrative of my art works among 2016 to 2019, that present a series of plots based on my sister’s ballet dance. Through aestheticism of ballet and the cost that my sister paid, the construction of contextual fantasy encounters transformation of my life experiences and her cognition.

In the first chapter, “Introduction”, I’ll explain the research motives, methods and objects. In the second chapter, “Context narration”, I’ll explain the traits of works in my college period, I’ll examine reasons for the ballet topic and its influence on my paintings, and illustrates the transformation of my interpretation of aestheticism in life. Also, I’ll construct the world of paintings through the reading of Charles Pierre Baudelaire’s expression on “painful beauty and silent violence” in his poetry and Shadow Dance by Angela Carter. In the third chapter, “Plot construction”, I’ll review forms and contents of aestheticism artists’ that have used as well as having a self-talk with my own works. Furthermore, this essay will observe and analyze the structure and content of the pictures by the aestheticism artists and takes them as reference for configuration of my own works. I’ll also explain the transition of my techniques, demonstrate the disposal of oil colors dripping and background texture, describe the classical realist techniques, and explain the orders of creation. In the fourth chapter, “The discourse of Her Aestheticism and the Cost”, I’ll articulate the meaning and interpretation of the elements and graphic symbols respectively from series of my works: Daily Life, Ballet Fantasy, and The Happy Blue Bird. Last, in the fifth chapter, “Conclusion”, I’ll draw on a conclusion of this essay.
摘要 I
Abstract II
目次 IV
圖次 V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內容 2
第三節 研究方法 3
第二章 情境鋪述 5
第一節 進入芭蕾世界 5
一、關於芭蕾之美 10
二、疏離的情境 12
第二節 唯美的代價 18
一、關於唯美 18
二、轉變 21
三、走過 23
第三節 美與傷害 24
第四節 小結 34
第三章 情節構築 36
第一節 結構古典話語 37
第二節 鋪陳視覺語彙 42
第三節 借鏡 47
一、象徵元素 47
二、唯美主義的視覺結構 51
第四節 小結 58
第四章 唯美與她的代價及其絮語 60
第一節 《日常》系列 60
第二節 《芭蕾的狂想》系列 65
第三節 《幸福的青鳥》系列 76
第四節 小結 92
第五章 結論 93
【參考書目】 96
展場影像紀錄 97

1. 朱立華 著,《拉斐爾前派詩歌的唯美主義詩學特徵研究》,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13。
2. 朱光潛 著,《文藝心理學》,臺北:三民,1982。
3. 胡永芬 總編輯,《先拉斐爾派神童:米雷》,台北:閣林國際圖書有限公司,2001。
4. 姚爾暢 著,《油畫材料與技法》,合肥:安徽美術出版社,2008。
5. 陳景容 著,《油畫—畫法及演變》,臺北:水牛圖書,1980。
6. 陳瓊花 著,《藝術概論》,臺北:三民書局,2012。
7. 郭維國 著,《眾生之園 郭維國》,〈「暴喜圖」3-記憶與情境的堆疊〉,臺北:大未來畫廊出版,2014。
8. 游崴 著,《郭維國-造境照鏡》,〈歡迎收聽,中年男子床邊故事 郭維國的繪畫〉,臺北:大未來畫廊出版,2009。
9. 瀾工 著,《唯美主義大師圖鑑》,台中:好讀出版社,2004。
10. Angela Carter 著,曹雷雨 譯,《影舞》,鄭州:河南大學出版社,2014。
11. Arthur C. Danto 著,林雅琪、鄭惠雯 譯,《在藝術終結之後:當代藝術與歷史藩籬》,臺北:麥田,城邦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發行,2004。
12. Charles Pierre Baudelaire 著,杜國清 譯,《惡之華》,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3。
13. John Berger 著,吳莉君 譯,《觀看的方式》,臺北:麥田,城邦文化出版,2010。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