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書: 一、 英文 Bandura, A. (1997). Self-efficacy: The exercise of control. W H Freeman/Times Books/ Henry Holt & Co. Bryman, A., & Cramer, D. (1997). Quantitative data analysis with SPSS for Windows: A guide for social scientists. Routledge. Ellis, R. (1997). SLA research and language teaching.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 Madison Avenue, New York, NY 10016-4314. Givón, T. (1993). English grammar: A function-based introduction (Vol. 2).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Keller, J. M. (2009). Motivational design for learning and performance: The ARCS model approach. Springer Science & Business Media. Wilkins, D. A. (1972). Grammatical, Situational and Notional Syllabuses. 二、 中文 白惠芳,林梅琴,陳慧娟,張文哲。(2011)。教育心理學:學習者的發展與成長。 甘玉龙、秦克霞(1993)。新订现代汉语语法。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 朱敬先(2000)。教育心理學。臺北:五南。 李咏吟(1998)。認知教學-理論與策略。臺北:心理。 沈中偉(2004)。科技與學習:理論與實務。 台北市: 心理。 張文哲(2005)。教育心理學:理論與實際。 張春興,林清山(1991)。教育心理學(再版)。台北:東華書局。 張春興(1994)。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務。 台北市:台灣東華。 張霄亭(2002)。教學科技融入領域學習。臺北市:學富文化。 陳奎伯,顏思瑜。 (2008)。教育心理學—為行動而反思。 臺北市:雙葉書局。 黃國禎,蘇俊銘,陳年興。(2012)。數位學習導論與實務。博碩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黃傳嘉、敖群(2009年)。漢字知識與漢字問題。北京:商務印書館。 溫世頌(1997)。教育心理學。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劉珣 (2000)。對外漢語教育學引論。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北京。
期刊論文: 一、 西文期刊 Ally, M., & Prieto-Blázquez, J. (2014). 〈Quin és el futur de l’aprenentatge mòbil en l’educació?〉 RUSC. Revista de Universidad y Sociedad del Conocimiento, 11(1). Bandura, A. (1977). Self-efficacy: toward a unifying theory of behavioral change. Psychological review, 84(2), 191. Byrnes, H. (2008). Articulating a foreign language sequence through content: A look at the culture standards. Language Teaching, 41(1), 103. Chee, K. N., Yahaya, N., Ibrahim, N. H., & Hasan, M. N. (2017). Review of mobile learning trends 2010-2015: A meta-analysis.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 Society, 20(2), 113-126. Chen, Y. S., Kao, T. C., & Sheu, J. P. (2003). A mobile learning system for scaffolding bird watching learning. Journal of computer assisted learning, 19(3), 347-359. Crompton, H. (2013). A historical overview of mobile learning: Toward learner-centered education. Handbook of mobile learning, 3-14. Dörnyei, Z. (1994). Motivation and motivating in the foreign language classroom. 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 78(3), 273-284. Dye, A., Solstad, B. E., & K’Odingo, J. A. (2003). Mobile education-A glance at the future. Retrieved August, 5, 2004. Gaski, J. F., & Nevin, J. R. (1985). The differential effects of exercised and unexercised power sources in a marketing channel.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22(2), 130-142. Ely, C. M. (1986). Language learning motivation: A descriptive and causal analysis. 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 70(1), 28-35. Fabian, K., Topping, K. J., & Barron, I. G. (2018). Using mobile technologies for mathematics: effects on student attitudes and achievement. 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66(5), 1119-1139. Gardner, R. C., & MacIntyre, P. D. (1991). An instrumental motivation in language study: Who says it isn't effective?. Stud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13(1), 57-72. W. E. (1973). Culture and language as factors in learning and education. Hong, Z. W., Huang, Y. M., Hsu, M., & Shen, W. W. (2016). Authoring robot-assisted instructional materials for improving learning performance and motivation in EFL classrooms.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 Society, 19(1), 337-349. Loorbach, N., Peters, O., Karreman, J., & Steehouder, M. (2015). Validation of the Instructional Materials Motivation Survey (IMMS) in a self‐directed instructional setting aimed at working with technology. 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46(1), 204-218. Lowenthal, J. N. (2010). Using mobile learning: Determinates impacting behavioral intention. The Amer. Jrnl. of Distance Education, 24(4), 195-206. Martin, F., & Ertzberger, J. (2013). Here and now mobile learning: An 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use of mobile technology. Computers & Education, 68, 76-85. McClelland, D. C. (1961). Achieving society (No. 15). Simon and Schuster. Pereira, O. R., & Rodrigues, J. J. (2013). Survey and analysis of current mobile learning applications and technologies. ACM Computing Surveys (CSUR), 46(2), 1-35. Petri, H. L.(1986).Motivation: theory and research. Belmont, California:Wad Sworth Pupblishing Company. Ramya, G., & Madhumathi, P. (2017). Adopting Augmented Reality for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 Language in India, 17(7). Schunk, D. H., Meece, J. R., & Pintrich, P. R. (2014). Motivation in education: Theory,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 (4th ed.). Upper Saddle River, N.J.: Pearson. Stipek, D., Feiler, R., Daniels, D., & Milburn, S. (1995). Effects of different instructional approaches on young children's achievement and motivation. Child development, 66(1), 209-223. UNESCO, N. (2019). UNESCO Mobile Learning Week Report. Venkatesh, V., Morris, M. G., Davis, G. B., Davis, F. D. (2003). User acceptanc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oward a unified view. MIS Quarterly, 27(3), 425-478 Weiner, B. (1979). A theory of motivation for some classroom experiences.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71(1), 3. Yurdagül, C., & Öz, S. (2018). Attitude towards mobile learning in English language education. Education Sciences, 8(3), 142.
二、 中文期刊 丁慕玉(2009)。電腦合作學習對學微積分的影響。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學報, 28(1), 27-39。 王仕祺,王怡萱,楊叔卿(2013)。行動載具之個人化學習歷程應用程式研發初探。 王珩(2005)。從ARCS模式探討英語學習動機之激發策略。臺中教育大學學報:人文藝術類,19(2),89-100。 吳清山(2013)。教育名詞磨課師。教育資料與研究,(111),267-268。 宋曜廷、張國恩、于文正(2006)。行動載具在博物館學習的應用:促進「人一機一境」互動的設計。博物館學季刊,20(1),17-34。 李欣儒(1999)。網際網路-遠距學習新趨勢。生活科技教育月刊。 李勇輝(2017)。學習動機,學習策略與學習成效關係之研究-以數位學習為例。 經營管理學刊,(14),68-86。 李曼曲(2014)。學習困難學生內在動機之策略初探。特殊教育發展期刊, (58),23-39。 林吟霞、王彥方(2009)。情境學習在課程與教學中的運用。北縣教育,(69),頁69-72。 林秋斌,蘇怡慈,李美萱(2012)。電腦輔助合作學習於分數概念教學之研究。 數位學習科技期刊, 4(1), 1-15。 林倍伊,林顯達,李佩蓉,詹雯靜,洪國財,洪煌堯(2016)。在不同模式的電腦支援協作學習環境下,師培生理解教學理論層次之差異—以 Blackboard 和 Knowledge Forum 為例。資訊社會研究,(31),66-102。 林驛哲(2016)。從 E 化到 M 化,行動學習在國民小學的推動策略。臺灣教育評論月刊,5(12),9-15。 林麗娟. (2011)。台灣國際學生學習華語數位資源之使用分析。圖書與資訊學刊, 78,1-22。 俞錚蓉,林佳勳,陳盈幸,林東興(2017)。空中學院網路媒體教學與課堂面授教學之 ARCS 學習動機差異分析。數位與開放學習期刊,(7),68-79。 翁榮源,莊坤鴻,吳慧育(2012)。行動學習模式在化學課程之應用研究。化學, 70(1), 69-80。 高紅(2009)。多媒體教學對傳統教學的影響。長春師範學院學報 (自然科學版),28(1),110-112。 高柏園,陳俊文,陳振祥,郭經華,黃宜雯(2012)。以數位學習工具輔助 「以字帶詞」 詞彙學習策略之成效探討。科技與中文教學,3(1)。34-44。 許育健(2013)。閱讀 2.0:資訊科技時代的數位閱讀力。教師天地, (187), 19-23。 張莉萍(2012)。對應於歐洲共同架構的華語詞彙量。華語文教學研究,9(2), 77-96。 高瑜璟(2006)。數位學習-學習的新趨勢。高師大資訊教育研究所。 張靜儀(2005)。國小自然科教學個案研究-以 ARCS 動機模式解析。科學教育學刊,13(2),191-216。 張靜嚳(1996)。傳統教學有何不妥。建構與教學: 中部地區科學教育。 連育仁(2018)。華語教材行動互動系統發展與教師科技接受度研究。華文世界, (122), 32-45。 郭哲維(2017)。英語行動學習教材學習動機之研究。中華印刷科技年報, 561-594。 陳景蔚(2006)。無所不在的運算環境與進化中的行動學習。嘉義大學通識學報,4,17-44。 陸仲南(2017)。遠距教學與社區營造: 原住民教育新的可能性。 曾盈琇(2018)。提升學生學習動機之策略。臺灣教育評論月刊,7(9),138-142。 黃河銓,汪翠瀅(2005)。以電腦輔助合作學習診斷系統應用於人類發展學之課程規劃。醫學教育,9(3),211-223。 黃富順(1996)。增強成人學習者的學習動機。成人教育雙月刊,34,2-8。 黃淑真(2007)。外語學習動機理論的發展與教學研究的回顧。英語教學。 葉炳煙(2013)。學習動機定義與相關理論之研究。屏東教大體育,(16),285-293。 彭妮絲(2013)。華語文讀寫教學中之文化導入研究。僑教與海外華人研究學報,(1), 89-106。 楊懿麗(2006)。國內各級英語教學的詞彙量問題。國立編譯館館刊,34(3),35-44。 趙貞怡、黃如伶、莊凱傑(2010)。教學科技與媒體,93,38-60。 蔡俊傑、陳意靜(2016)。國小教師體育教學接受度量表之研究。體育學系系刊,(15),14-37。 廖柏森(2005)。論翻譯在外語學習上之角色。翻譯學研究集刊,269-289。 廖柏森(2016)。翻譯外語教學的交融再興。編譯論叢, 9(1),131-140。 潘玉龍(2017)。智慧型手機的行動學習在體育教學應用之探討。臺灣教育評論月刊,6(8),177-206。 劉美君(2015)。如何理解中文語法-從功能詞說起。華語文教學研究,12(3),31-52。 盧曉慧,林國賓(2017)。行動學習融入資優班合作式主題探索課程之行動研究。 特殊教育發展期刊,(63),57-68。 賴睿成(2017)。臺灣高職全民國防教育教學之研究:以 ARCS 動機模式為例。 國際文化研究,13(1),123-165。 謝宜君,紀文章(2003)。從學習動機、學習傾向及學習滿意度還探討遠距教學的學習支持—以網路教學為例。隔空教育論叢,15,39-53。 戴軒廷,馬恆,張紹勳(2004)。衡量網路廣告態度之指標建構。台灣管理學刊,4(1),59-83。鍾怡宣,張晏榕(2019)。以遊戲式學習英語的 App 設計元素與介面使用性之研究。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學報, 34(4),77-92。 蘇以青,柯薰貴,劉雅瑛(2008)。課室教學與數位學習兩種學習模式的比較-學習者之主觀經驗。高雄護理雜誌,1,8-21。 蘇照雅(2005)。行動學習-開創學習的新里程碑。生活科技教育, 38(7),1-2。 三、 中文論文 石明儒(2010)。設計與發展籤詩文化於華語數位教材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傳播與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 吳鴻松(2008)。科技大學成人學生學習動機與學習滿意度關係之研究-以南部某科技大學為例。高學師範大學,高雄市。 李佳穗(2004)。數位學習平台對不同年資之員工學習成果探討-以國內某公司為例。銘傳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在職專班,台北市。 李珍瑩(2007)。利用手機進行「華語文學習」服務需求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 徐慧珊(2017)。客製化行動學習融入兒童華語文教學之個案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語文與創作學系華語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台北市。 邱筱涵(2014)。情境感知學習環境下華語文學習成效之研究。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數位內容科技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台中市。 范雅婷(2013)。印度大學華語教育市場對行動學習之接受分析與發展建議-以金德爾全球大學華語文課程為例。暨南大學華語文教學碩士學位學程學位論文, 1-115。 張尹玲(2015)。遠距教學與實體教學之學習成效比較和分析。逢甲大學電子商務碩士在職專班學位論文,1-71。 張文菁(2006)。TMCAI結合動機策略對國小社會學習動機、成就與保留之影響。慈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花蓮縣。 許恒齊(2013)。以 ARCS 模式探討將國片融入影片剪輯課程之學習動機研究。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學位論文,1-143。 陳素蓮(2006)。都市原住民參與成人學習的動機與滿意度之研究-以高雄市為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市。 陳鈞筑(2014)。臺灣華語在職教師與職前教師運用行動裝置於教學之使用意願調查研究-以整合性科技接受模式為架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市。 陳麗純(2008)。以 ARCS 動機模式分析大學生圖書館利用教育之學習動機。 輔仁大學圖書資訊學系,碩士論文。 黃元利(2013),利用行動學習來提昇國小學生之學習動機-以月亮教學為例,國立虎尾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仲毅(2019)。ARCS動機模式對排球運動學習動機與技能表現之影響。明道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彰化縣。 黃舜華(2012)。資訊素養與手持行動裝置使用接受度對使用意向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楊秋芳(2015)。ARCS模式融入珠光鳳蝶課程對蘭嶼地區學童生態教學成效及保育意識之實驗研究。國立臺東大學教育學系(所)碩士班,臺東市。 楊筑潔(2016)。運用APP輔助華語教學之探索性研究。中原大學應用華語文研究所碩士論文,桃園縣。 劉又瑄(2007)。 大學會計系學生人格特質,學習動機,學習風格與學習成效之相關性研究。政治大學會計研究所學位論文,1-119。 鄧氏秋嫻(2019)。外國學生學習中文的動機與態度之相關研究。康寧大學應用外語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南市。 鄭采玉(2008)。國小學生社會領域學習動機與學習滿意度關係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賴淑芬(2005)。桃園縣社區大學學員學習動機及其學習滿意度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謝東澄(2011)。行動學習在華語教學上的應用與設計建議-以旅遊休閒文化為例。文藻外語學院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市。 顏淑菁(2009)。運用ARCS動機模式於國小低成就學童英語補救教學之行動研究。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台中市。
網站資源: 莊道明(2012)。滾雪球取樣。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Online]. Available: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678729/ (2020-10-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