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18.116.50.101)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作者(中文):謝雅竹
作者(外文):Hsieh, Ya-Chu
論文名稱(中文):公主需要王子嗎?母胎單身輕熟齡女性存在樣貌之敘說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Who says every princess needs to have a prince? Narrative-based research of early middle age females who report never having fallen in love.
指導教授(中文):曾文志
指導教授(外文):Tseng, Wen-Chih
口試委員(中文):吳怡珍
簡宏江
口試委員(外文):Wu, Yi-Chen
Chien, Hung-Chiang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清華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心理與諮商學系教育心理與諮商碩士在職專班
學號:210484012
出版年(民國):109
畢業學年度:108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12
中文關鍵詞:輕熟齡女性母胎單身存在樣貌敘事研究
外文關鍵詞:early middle-aged womanpeople who have never fallen in loveexistencenarrative-based research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374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45
  • 收藏收藏:0
本研究採立意取樣的方式,邀請了一位30歲、母胎單身的女性作為訪談對象,目的在探討母胎單身者存在樣貌與生命意義。本研究以敘事研究取向,以「整體–內容」為研究方法,敘寫研究參與者的生命故事,並進行分析和討論。
母胎單身輕熟齡女性的存在樣貌研究結果如下:
一、擴展聚焦在親密關係的母胎單身刻板印象
二、移動在孤獨的光譜上,感受失落與寧靜共存的美好
三、突破普世價值的社會時鐘,創造自己的生命時鐘
四、突破童話救贖迷思,女性自己也有掌握生命方向的力量
最後進行研究者反思,並對未來的研究方向及社會提出具體建議。

關鍵字:輕熟齡女性、母胎單身、存在樣貌、敘事研究
Purposive sampling was adopted in this study. A 30-year-old woman who had never fallen in love was selected as the interview participan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existence and meaning of life of people who have never fallen in love. This study adopted narrative-based research and used holistic–content as the research method. The participant’s life story was narrated and researched for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The research results on the existence of an early middle-aged woman who has never fallen in love are as follows:
I. Expand and focus on the stereotypes of the intimate relationship of people who have never fallen in love.
II. Navigate themselves on the spectrum of loneliness and feel the
beauty of coexisting loss and tranquility.
III. Break through the social clock and social value, creating one’s own clock of life.
IV. Break through the fairytale myth of salvation; women have the power to control their direction in life.
Finally, the authors reflected on the results and proposed practical recommenda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and for the society.

Keywords: early middle-aged woman, people who have never fallen in love, existence, narrative-based research
目 錄
摘 要 i
謝 誌 iii
目 錄 v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2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8
第三節 名詞釋義 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1
第一節 女性的成人發展理論 11
第二節 女性自我之形成 15
第三節 社會文化與單身女性 18
第三章 研究方法 27
第一節 研究方法選用 27
第二節 研究參與者之邀請與描述 29
第三節 研究者與研究工具 31
第四節 研究實施程序 33
第五節 研究品質檢核 39
第六節 研究倫理 41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43
第一節 杏子 43
第二節 杏子–早期經驗對生命故事的意義 82
第三節 杏子的存在樣貌 86
第四節 綜合討論 93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97
第一節 研究結論 97
第二節 研究建議 99
第三節 研究反思 100
附錄 108
附錄一 108
附錄二 109
附錄三 110
附錄四 112


一、 中文部分
王念綺(2014)。一個人的幸福:單身女性幸福感的形塑經驗。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市。
王勇智、鄧明宇(譯)(2003)。敘說分析(原作者:Catherine Kohler Riessman)。臺北市:五南。
王雅各(譯)(2002)。不同的語音:心理學理論與女性的發展(原作者:Carol Gilligan)。臺北市:心理
危芷芬、陳瑞雲(譯)(1996)。女人心理學(原作者:Bernice Lott)。臺北市:五南
成虹飛(2014)。行動/敘說探究與相遇的知識。課程與教學季刊,17(4),1-24。
吳少萍、王慶福、歐滄和(2010)。不同單身類型未婚女性單身壓力、自我觀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台灣心理諮商季刊,2(2),11-36。
吳怡卿(2004)。我的單身何必議論紛紛?—催婚情境中的未婚單身女性。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性別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市
吳琬瑜、吳韻儀、盧智芳(2004)。Working Woman要成功也要幸福。臺北市:天下雜誌。
李玉婷(2010)。「破繭」--熱情之存在樣態探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系所。彰化縣。
吳芝儀(譯)(2008)。敘事硏究:閱讀、分析與詮釋(原作者:Lieblich, A., Tuval-Mashiach, R., &; Zilber, T.)。嘉義:濤石。
李茂興譯(1998)。追求未來與過去(原作者:Gerald Corey & Marianne Schneider Corey)。臺北市:弘志文化。
李淑娥(譯)(1998)。面對自己(原作者:Don Hamachek)。臺北市:心理。
朱儀羚、康萃婷、柯禧慧、菜欣志、吳芝儀(2004)。敘事心理與研究:自我、創傷與意義的建構。臺北市: 濤石文化
宋文理(譯)(2001)。教育的文化(原作者: Jerome Bruner)。臺北市:遠流
吳亭潔(執行製作)、周東彥(導演)(2015)。剩女,真的?【紀錄片】。臺北市:公共電視。
林怡君(2006)。情侶間親密信任關係之探討。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台南市。
林美和(2006)。成人發展、性別與學習。臺北市:五南
林美珠(2000)。敘事研究:從生命故事出發。輔導季刊,36(4),27-34。
林珮汶(2013)。未曾戀愛之單身女性的愛情態度內涵研究。實踐大學家庭研究
與兒童發展學系家庭諮商輔導碩士班。臺北市。
林淑貞(譯)(1994)。海蒂報告:單身遊戲(原作者:Shere Hite)。臺北:張老師。
林歆婕(2011)。從雜草到敗犬:台灣偶像劇中的性別意識與形象建構。國立中興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臺中市。
范信賢(2005)。期待一種帶有敘事性質的敘說研究方法論。應用心理研究,26,19-21。
洪瑞斌、莊騏嘉與陳筱婷(2015)。深思敘說研究之研究倫理議題:回到倫理學基礎探討。生命敘說與心理傳記學,3,55-79。
高淑清(2008)。質性研究的18堂課:首航初探之旅。高雄:麗文。
徐昊(譯)(2016)。艾倫‧的波頓的的人生學校:開始享受獨處(原作者:Sara Maitland)。臺北:時報文化。
唐維敏、程宗明、黃麗玲譯(2003)。文化、社會與媒體:批判性觀點(原作者:Michael Gurevitch)。台北:遠流。
陳向明 (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五南。
陳宛鈴(2011)。自我轉化歷程與親密關係移動經驗之探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高雄市。
陳怡璇(2001)。溢出常軌之後~中輟生的生涯與自我認同議題。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多元文化研究所。花蓮市。
陳美瑛(譯)(2008)。敗犬的遠吠(原作者:酒井順子)。臺北:麥田。
陳雅馨(譯)(2017)。正義與差異政治(原作者:Iris Marion Young)。臺北:商周。
陳瑄(譯)(2015)。中國剩女: 性別歧視與財富分配不均的權力遊戲。(原作者:Leta Hong Fincher)。臺北:八旗文化
陳曉彥(2012)。獨身時代來臨:成年後期自願穩定單身女性之存在樣貌。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市。
連雅慧(2010)。組織敘說探究:組織生活經驗的理解與再現。應用心理學研究,48,9-15。
郭育吟(2003)。探討長姑娘單身生涯經驗之認同歷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郭育吟(2019年8月15日)。脫掉盔甲,看見脆弱,性平路上男性的出口【想想論壇】。取自https://www.thinkingtaiwan.com/content/7804
張芬芬(譯)(2005)。質性研究資料分析(原作者:M. B. Miles & A. M. Huberman)。臺北:雙葉
紐文英(2014)。質性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臺北:雙葉。
黃惠雯、童琬芬、梁文蓁及林兆衛譯(2002)。質性方法與研究(原作者:Enjamin F. Carbtree&William L. Miller)。臺北:韋伯文化。
黃慧貞(譯)(1995)。成人發展(原作者:Diane E.Papalia&Sally Wendkos Olds)。臺北:桂冠。
黃馥珍、卓紋君(2009)。敘說研究的探索:從三本敘說分析研究的比較說起。輔導季刊,45(3),49-64。
詹火山、張苙雲、林瑞穗 (1987)。社會學(上)。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楊淑智(譯)(2003)。一定要結婚嗎?(原作者:Xavier Francico Amador, Judith Kiersky)。臺北:麥田
楊紹綱(譯)(2001)。尋找存在的真諦(原作者:Rollo May)。臺北:果實
齊力、林本炫(2005)。質性研究方法與資料分析。嘉義縣大林鎮:南華大學教社所。
趙淑珠(2003)。未婚單身女性生活經驗之研究:婚姻意義的反思。教育心理學報。34(2)。221-246。
劉曉嵐(2006)。未曾戀愛的成年前期女性之同性情誼探究。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學系碩士班。臺北市。
鄭至慧、劉毓秀、葉安安、顧效齡(譯)(1997)。女性新心理學(原作者:Jean Baker Miller)。臺北:女書文化
鄭羽琪(2018年12月26日)。與其靠王子,不如靠自己!從白雪公主到艾莎, 迪士尼公主的轉型之路【NPOst公益交流站】。取自https://npost.tw/archives/49533
潘玲鈴(2010)。「流行語」在對外華語教學中的必要性。聯大學報。7(1)。45-58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臺北:心理。
蔡孟潔(2015)。不是勝犬或剩女,我的故事,我自己命名-未婚單身女性於單身經驗汙名化之敘說。國立臺南大學諮商與輔導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南市。
蔡敏玲(2001)。尋找教室團體互動的節奏與變奏--教育質性研究歷程的展現。臺北市:桂冠。
蔡敏玲(2001)。教育質性研就報告書寫:我在紀實與虛構之間的認真與想像。國立臺北學報,14,233-260。
蔡敏玲、余曉雯(譯)(2003)。敘說探究:質性研究中的經驗與故事(原作者: D. J. Clandinin,&F.M. Connelly)。臺北:心理。
蕭阿勤(2012)。敘事分析。載自瞿海源、畢恆達、劉長萱、楊國樞(主編),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二):質性研究法(133-166頁)。台北:東華書局。
Y.C.Hung(2018年1月23日)。女人30歲未婚是剩女、男人30歲沒工作是魯蛇…她出
國後發現華人社會最可笑的價值觀【風傳媒】。取自
https://www.storm.mg/lifestyle/383460?srcid=7777772e73746f726d2e6d675f39633136663738643362336564646339_1563518746


英文部分
Adrienne Rich(1973).Diving into the Wreck:Poems1971-1972. New York, NY:W.W.Norton&Company
Belenky, M. F., Clinchy, B. M., Goldberger, N. R., & Tarule, J. M. (1986).Women's ways of knowing: The development of self, voice, and mind(Vol. 15). New York, NY: Basic books.
Banmen, J. (2008). Suicide Prevention Using the Satir Model.Satir Journal,2(1).
Borthick, M. J. (1998). Gender role conflict and suicidal ideation in an adolescent and young adult population.Age, 18-24
Egan, S. K., & Perry, D. G. (2001). Gender identity: a multidimensional analysis with implications for psychosocial adjustment.Developmental psychology,37(4),451.
Edelstein, L. N. (1997). Revisiting Erikson's Views on Women's Generativity, or Erikson Didn't Understand Midlife Women.Chicago: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Gilligan, C. (1982). In a different voice: Psychological theory and women's development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Gilligan, C. (1993).In a different voic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Jordan, J. V. , Kaplan, A. G., Miller, J. B. , Stiver, I. P. , & Surrey, J. L. (Eds.), Women's growth in connection. N.Y:The Guildford Press,81–96.
Goodson, I., & Sikes, P. J. (2001).Life history research in educational settings: Learning from lives. Buckingham: Open University Press.
Neugarten, B. L. (1976). Adaptation and the life cycle.The Counseling Psychologist, 6(1), 16-20.
Newman, B. M. , & Newman, P. R. (1991). Development through life (5th ed.). Pacific Grove, CA:Brooks/Cole
Kristiva Jilia (1982).Power of Horror:An Essay in Abjection . New York, NY:Co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Lai, Y. L .(1996). Theories of Adult Development: A Comparison of Erikson''s and Levinson''s Model. Joural of National Taichung Teachers,10 , 245-257.
Laurel, L. (1997).Women at middle: Implications for theories of women’s adult development. Journal of Counseling &Development , 76 , 16-23
Levinson, D.J.and Levinson,J. D (1996). The seasons of a womans life. New York, N.Y.:Knopf.
O'Gorman, P. (1991). Codependency and women: Unraveling the power behind learned helplessness.Feminist perspectives on addictions, 153-166.
Riessman, C. K. (2008). Narrative methods for the human sciences .New York, NY: Sage.
Tennant, M. (2007).Psychology and adult learning. Routledg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