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3.147.72.52)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作者(中文):鄧詩靜
作者(外文):Deng, Shih-Jing.
論文名稱(中文):裴在美小說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A Study of Pei Zai Mei's Novels.
指導教授(中文):陳惠齡
指導教授(外文):Chen, Wei-Lin
口試委員(中文):蔣淑貞
王威智
口試委員(外文):Chiang, Shu-Chen
Wang, Wei-Chih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清華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語文學系語文碩士在職專班
學號:210483010
出版年(民國):107
畢業學年度:106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69
中文關鍵詞:裴在美現代文學旅外華人反離散女性書寫
外文關鍵詞:Pei Zai-Meimodern literatureoverseas ChineseAnti-Diasporafemale writing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51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收藏:0
擁有外省第二代背景及旅外經驗的裴在美,專業跨及文學、繪畫、影視。就裴在美小說而言,創作題材與手法多元、質與量皆有不容忽視的成就,然而卻在文壇中未受到該有的關注。筆者首先將裴在美的生平經歷劃分為「臺北童年」及「赴美留學之後」兩點時間整理,試圖勾勒裴在美曾經生活過的家鄉與踏訪過的世界,作為探看其小說內涵與意識的根據。接著,筆者針對裴在美旅外經驗、小說中於異地生活的心境書寫,探討其故鄉、思鄉、失鄉的家鄉指涉為何,進一步從離散與反離散理論的脈絡中思考近代旅外華人的鄉愁及遷徙。此外,筆者也參考女性主義,試圖從裴在美筆下的女性成長、女性困境、性與政治的壓迫,梳理裴在美女性書寫背後的意識。筆者冀望透過初步的整理探究,使裴在美於文學中的定位更加清晰。
Being the second generation of Mainlander and having the background of living abroad, Pei Zai-Mei is a multidisciplinary expert in literature, drawing and film area. In terms of Pei Zai-Mei’s novels, not merely subjects and writing techniques, but quality and quantity have outstanding performance that shouldn’t be neglected. Nevertheless, she didn’t receive the attention that she deserved in the literature area. The researcher divided Pei Zai-Mei’s life experiences into two periods: “Childhood in Taipei” and “Study in U.S.”, to organize her works. The researcher is intended to portrait lands Pei Zai-Mei had lived and traveled, trying to excavate the implications and stream of consciousness that her novels reveal. Next, the researcher is focusing on Pei Zai-Mei experiences of living abroad and the moods that has described in her novels, in order to analyze the meaning of “home”, “homesick” and “homeless.” The researcher is also intended on digging the mood and homesick that overseas Chinese suffer from in modern time by referring to Diaspora and Anti-Diaspora theories. Besides, feminism is also applied to unveil the emotions behind Pei Zai-Mei by analyzing her growth stages, difficulties she met, sex oppression and political persecution that she went through. The researcher expects to make it clear that Pei Zai-Mei has her irreplaceable place in literature area by this organization and investigation.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1
一、 旅外華人作家群中的身影.............3
二、 第二代外省女作家身分.............7
三、 裴在美的女性語言.............9
四、 多元視角與創作的裴在美.............10
第二節 文獻探討.............18
一、 相關學位論文.............18
二、 相關期刊論文.............22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研究方法.............24
一、 研究範圍 .............24
二、 研究方法.............24
第二章 裴在美台北成長與旅美發展歷程.............28
第一節 早熟孩童眼下的浮世繪─臺北童年.............28
一、 裴在美與家人.............29
(一) 卓別林式的傷感背影—父親.............29
(二) 母愛是最香甜的味道—母親.............34
(三) 裴在美手足.............36
二、 難以抹去的童年記憶.............39
(一) 家鄉景色.............39
(二) 孩提故事.............42
三、 童年的臺北印象.............44
第二節 旅外人生啟航─赴美求學以後.............46
一、 旅美求學.............46
(一) 思潮與流行的洗禮.............46
(二) 藝術的浸禮.............48
二、 返臺生活.............50
三、 結婚並赴美定居.............51
第三章 絕望的鄉愁—旅外書寫中的「離散」與「反離散」意識.............56
第一節 國境間的疏離 .............57
一、 海與沙漠的隱喻.............59
二、 是海還是幻象?—到達彼端之後 .............63
三、 沙漠中尋找遠航的路.............66
第二節 原鄉、故鄉與失鄉.............72
一、 絕望罷,鄉愁─愁緒為哪端?.............72
(一) 與生俱來的原鄉愁緒.............72
(二) 初赴異地的故鄉愁緒.............76
(三) 家鄉不再的失鄉愁緒.............78
二、 無疆界的家鄉.............82
(一) 離散終有盡?—談離散、混雜與反離散.............83
(二) 女性旅外華人.............91
第四章 女性內視與性別意識:作品與作家的對讀.............95
第一節 從女孩到女人.............96
一、 失落與敉平—枯竭中尋求滋潤的成長.............96
(一) 在沙漠中建構夢的家屋.............96
(二) 性的失落與敉平.............102
二、 經現實洗鍊的慧黠.............107
第二節 女性性別困境 .............110
一、 現代尤三姐的控訴.............111
(一)作為男性附屬財產的女性.............111
(二)傳統婚戀制度的束縛.............113
二、 困在小河流裡的女人.............116
(一)女體作為承受男性原罪的容器.............117
(二)無聲、失語的女性.............118
三、 同性之愛 .............122
(一)同性與異性之間的搖擺.............122
(二)性向議題背後的女性自我認同.............126
第三節 性與政治的壓抑/剝削.............131
一、 無可撼動的父權制度.............131
二、 政治與性的相互辯證.............135
(一)愛蓮性格與情節的設定轉變.............135
(二)政治與性的互相隱喻.............138
第五章 結論.............143
第一節、 裴在美小說研究要點與成果.............143
一、 離散有其終時,但遷徙無盡.............143
二、 女性內視之後.............146
三、 裴在美的創作特色及發展.............150
第二節、 裴在美創作定位.............152
第三節、 研究展望.............153
參考文獻.............154
附錄.............164

一、 裴在美作品(依照時間排序)
(一) 著作
裴在美《異鄉女子》(臺北:健行文化,1992年)。
裴在美《無可原諒的告白》(新北市:聯經,1994年)。
裴在美《小河紀事》(臺北:皇冠文化,1996年)。
裴在美《海在沙漠的彼端》(臺北:九歌,1998年)。
裴在美《疑惑與誘惑》(臺北:時報,2000年)。
裴在美《下落》(臺北:洪範,2002年)。
裴在美《做愛,不要作戰》(臺北:健行文化,2003年)。
裴在美《河流過》(臺北:商周,2005年)。
裴在美《臺北的美麗和憂傷》(臺北:商周,2005年)。
裴在美《遮蔽的時間》(臺北:聯合文學2006年)。
裴在美《宅男》(臺北:聯合文學,2009年)。
裴在美《再見,森林之屋》(臺北:聯合文學,2012年)。
(二) 單篇散文
裴在美〈暗算〉,《聯合文學》,2002年5月,第211期。
裴在美〈如詩的聽覺〉,《文訊》,2006年2月,第244期。
裴在美〈遙遠國度的心靈〉,《文訊》,2006年4月,第246期。
裴在美〈小說和電影的秘密關聯:從《斷背山》的改編談起〉,《明報月刊》,2006年5月。
裴在美〈老實說,關於我住的城市〉,《聯合文學》,2006年5月。
裴在美〈易卜生與《娜拉》〉,《明報月刊》,2006年6月。
裴在美〈閱讀與愛情〉,《明報月刊》,2006年8月。
裴在美〈晶藍的塔侯湖〉,《明報月刊》,2006年10月。
裴在美〈遊戲的秘密〉,《明報月刊》,2007年4月。
裴在美〈似曾相似的女性〉,《文訊》,2006年6月,第248期。
裴在美〈一些本質性的東西〉,《明報月刊》,2006年12月。
裴在美〈詩人奧巴馬〉,《明報月刊》,2008年3月。
裴在美〈Landing Taiwan想像力登錄臺灣—美國:鳳梨酥〉,《聯合文學》,2008年5月。
裴在美〈現代文學少女〉,《明報月刊》,2008年6月。
裴在美〈今冬之雪〉,《明報月刊》,2009年2月。
裴在美、孫梓評〈百年孤寂,宅男之必要?〉,《聯合文學》,2009年5月。
裴在美〈宅男〉,《明報月刊》,2009年7月。
二、 專書(依照作者姓氏筆畫排序)
Aihwa Ong(王愛華)《Flexible Citizenship: The Cultural Logics of Transnationality》(Duke Univ Pr,1999)。
Patricia Ticineto Clough著,國立編譯館主譯,夏傳位譯《女性主義思想:欲望、權力及學術論述》(台北市:巨流,1997年)。
Virinder S. Kalra, RaminderKaur,John Hutnyk著,陳以新譯《離散與混雜》(臺北:國立編譯館,2008年)。
王鈺婷《女聲合唱─戰後台灣女性作家群的崛起》(臺南:臺灣文學館,2012年)。
加斯東.巴舍拉著,龔卓軍,王靜慧譯《空間詩學》(台北市:張老師,2003年)。
史書美、梅家玲、廖朝陽、陳東升主編《知識台灣:臺灣理論的可能性》(臺北:麥田,2016年)。
史書美《反離散:華語語系研究論》(臺北:聯經,2017年)。
史書美《視覺與認同》(臺北:聯經,2013年)。
朱天心《古都》(臺北:印刻,2002年)。
朱天心《我記得.....》(臺北:聯合文學,2001年)。
朱天心《想我眷村的兄弟們》(新北:印刻,2002年)。
朱天文《荒人手記》(臺北:時報文化,1994年)。
朱芳玲《流動的鄉愁 : 從留學生文學到移民文學》(臺南:國立臺灣文學館,2013年)。
朱崇儀《伊瑞葛來:堅持性別差異的哲學》(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4年)。
朱雙一《台灣文學創作思潮簡史》(臺北:人間,2011年)。
吳健雄《海外移民與華人社會》(臺北:允晨文化,1993年)。
林秀玲《現代文學的女性身影》(臺北:里仁書局,1994年)。
林佩蓉(主編)《從閨秀到摩登─臺灣女性書寫》(臺南:臺灣文學館,2012年)。
林鎮山《離散‧家國‧敘述─當代台灣小說論述》(臺北:前衛,2006年)。
邱貴芬《仲介臺灣‧女人─後殖民女性觀點的台灣閱讀》(臺北:元尊文化,1997年)。
范銘如《文學地理—台灣小說的空間閱讀》(臺北:麥田,2008年)。
范銘如《眾裏尋她─台灣女性小說綜論》(臺北:麥田,2002年)。
孫康宜《耶魯‧性別與文化》(臺北:爾雅,2000年)。
袁瓊瓊《今生緣》(臺北:聯合文學,1988年)。
馬森《世界華文新文學史─中國現代文學的兩度西潮》(臺北:印刻,2015年)。
章緣《更衣室的女人》(臺北:聯合文學,1997年)。
章緣《擦肩而過》(臺北:聯合文學,2005年)。
章緣《舊愛》(臺北:聯合文學,2012年)。
章緣《雙人探戈》(臺北:聯合文學,2011年)。
陳芳明《後殖民台灣:文學史論及其周邊》(臺北:麥田,2002年)。
黃錦樹《馬華文學與中國性》(臺北:麥田,2012年)。
廖炳惠〈離散〉,《關鍵詞200》(台北:麥田,2003年9月),頁78-80。
劉亮雅《後現代與後殖民:解嚴以來台灣小說專論》(臺北:麥田,2006年)。
劉亮雅《遲來後殖民:再論解嚴以來台灣小說》(臺北:國立臺灣大學,2014年)。
蔡雅薰《從留學生到移民 : 臺灣旅美作家之小說析論. 1960-1999》(臺北:萬卷樓,2001年)。
叢甦《中國人》(臺北:時報,1985年)。
簡瑛瑛、廖炳惠《跨國華人書寫文化藝術再現:施叔青研究論文集》(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2015年)。
簡瑛瑛《認同、差異、主體性—從女性主義到後殖民文化想像》(臺北:立緒,1997年)
蘇偉貞《有緣千里》(臺北:洪範書店,1984年)。
蘇偉貞《離開同方》(臺北:聯經,2002年)。
顧肇森《貓臉的歲月:旅美華人譜》(臺北:九歌,1987年)。
顧燕翎主編《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台北:女書文化,1996年)。
三、 期刊論文(依照作者姓氏筆畫排序)
石曉楓〈少女成長紀事--當代臺灣女性成長小說書寫主題之研究〉,《中國學術年刊》,2006年9月,28(秋),頁153-180。
吳明益〈且讓我們蹚水過河:形構臺灣河流書寫─文學的可能性〉,《東華人文學報》,2006年7月,第九期。
李瑞騰、蔡雅薰、劉秀美、趙淑俠、於梨華〈鄉愁的方位--從留學生文學到移民文學 〉,《文訊》,2000年2月,172期,頁30-64。
陳淑姬〈裴在美--人生就是自我完成 〉,《家庭月刊》,1996年6月,第237期,頁16。
曾若涵〈碎解的人生--《海神家族》中的女性與空間 〉,《 中正臺灣文學與文化研究集刊》,2010年6月,6期,頁71-93+95-96。
黃錦珠〈吉光片羽的現實與人生-讀裴在美《臺北的美麗和憂傷》〉,《文訊》,2005年11月,第241期。
黃錦珠〈吉光片羽的現實與人生-讀裴在美《臺北的美麗和憂傷》〉,《文訊》,2005年11月,第241期。
楊佳嫻〈懷舊甚至,也已不是舊時的滋味--談外省第二代(眷村)小說家的新表現 〉,《文訊》,2003年11月,第229期,頁40-47。
楊佳嫻〈懷舊甚至,也已不是舊時的滋味--談外省第二代(眷村)小說家的新表現 〉,《文訊》,2003年11月,第229期,頁40-47。
趙淑敏〈 海外華人的文化現象與文學發展〉,《明道文藝》,2007年2月, 371期,頁43-51。
趙嵐音〈家、兩性關係與身份認同-陳玉慧的小說《海神家族》 〉,《人文社會科學研究》,2013年12月,頁67-84。
劉亮雅〈文化翻譯:後現代、後殖民與解嚴以來的臺灣文學 〉,《中外文學》,2006年3月,頁61-84。
劉亮雅〈解嚴以來的臺灣小說:回顧與展望〉,《思想》,2008年1月,8期,頁123-130。
謝欣芩〈「臺灣留美客」:章緣《當張愛玲的鄰居》的跨界移動與城市書寫 〉,《文史臺灣學報》,2016年6月,10期,頁155-174。
鍾耀寧〈臺灣眷村小說中的世界觀 〉,《民國文學與文化研究集刊》,2017年6月,頁202-231。
鍾耀寧〈臺灣眷村小說中的世界觀 〉,《民國文學與文化研究集刊》,2017年6月,頁202-231。
四、 學位論文(依照作者姓氏筆畫排序)
于桂芳《台灣眷村小說生命困境之研究──以外省第二代作家作品為例》,國立中央大學碩士論文,2007年。
王靖雅《黃娟及其小說研究》,國立中央大學碩士論文,2008年。
朱芳玲《論六、七○年代台灣留學生文學的原型》,國立中正大學碩士論文,1996年學年度。
周倩鳳《七○年代台灣留學生小說的國/家認同─以外省籍留美青年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9年。
周淑嬪《蘇偉貞小說研究--以女性觀照與眷村題材為主》,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1年。
林家綺《華文文學中的離散主題:六七○年代「台灣留學生文學」研究──以白先勇、張系國、李永平為例》,國立清華大學碩士論文,2008年。
林耘安《張讓小說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碩士論文,2011年。
林徹俐《張讓散文女性書寫與空間移動研究》,東海大學碩士論文,2015年。
紀姿菁《論現代主義旅美女性小說家──以歐陽子、叢甦、陳若曦、李渝為研究對象》,國立東華大學碩士論文,2007年。
徐韻媖《黃娟小說中的離散經驗與身分認同──以《故鄉來的親人》及其相關短篇作品為例》國立交通大學碩士論文,2011年。
翁惠懿《陳玉慧作品研究》,中國文化大學碩士論文,2011年。
郭吾遇《黃娟小說中的台美人研究》,國立中興大學碩士論文,2009年。
陳惠閔《台灣旅美人士的中年困境書寫研究-以章緣《疫》為討論中心》,中興大學碩士論文,2015年。
彭昱《「我活半個人」:舊金山灣區台灣小留學生的移民生活與社會認同》,國立清華大學碩士論文,2015年。
曾曉玲《當代臺灣女性散文的旅外書寫(1990-2011)》,國立清華大學碩士論文,2012年。
游伊甄《家園與自我的追尋--陳玉慧長篇小說研究(1992-2010)》,國立中正大學碩士論文,2014年。
劉香君《女性婚戀處境及其主體反思:以黃娟六○年代小說為探討對象》,中興大學碩士論文,2012年。
劉紋豪《國族認同的失落與爭辯--朱天心小說研究(1977-2000)》淡江大學碩士論文,2003年。
蔡淑華《眷村小說研究──以外省第二代作家為對象》,國立政治大學碩士論文,1999年。
蔣亞妮《蔣曉雲及章緣作品中的海外書寫研究》,國立中興大學碩士論文,2014年。
賴宛瑜《台美人與世界人的文學實踐--黃娟《楊梅三部曲》初探》,國立清華大學碩士論文,2008年。
薛玉娟《他/她從海上來:章緣小說中的上海台灣人圖像》,國立中興大學碩士論文,2012年。
謝孟琚《女性生命的離散-齊邦媛、聶華苓、陳若曦的自傳書寫研究》,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博士論文,2015年。
五、 影音資料
公共電視:《文學頻道》,每集25分鐘,共13集,由公共電視小組監製、鮑立德與裴在美製作,1998年。
六、 網路資料(依照檢索日期排列)
裴在美臉書
https://zh-tw.facebook.com/clairepei2888(檢索日期107年3月1日)
裴在美的網誌
http://blog.udn.com/nuonuo/article(檢索日期107年3月1日)
裴在美於中國時報的專欄部落格
http://newsblog.chinatimes.com/nuonuo(檢索日期107年3月1日)
裴在美於伊通公園(當代畫廊)的個人頁面
http://www.itpark.com.tw/artist/index/286/-1/1(檢索日期107年3月1日)
部落客shi shih 對裴在美的介紹
http://pupu169172.blogspot.tw/2014/03/blog-post_17.html(檢索日期107年3月1日)
楊德昌二、三事夢想的年代/裴在美
https://www.pttdata.com/ResponesPage.php?u=/bbs/Ourmovies/M.1183884284.A.024.html(檢索日期107年3月1日)
赤壁(裴在美)明報月刊
http://mingpaomonthly.com/%E8%B5%A4-%E5%A3%81%E3%80%80%EF%BC%88%E8%A3%B4%E5%9C%A8%E7%BE%8E%EF%BC%89/(檢索日期107年3月1日)
遊戲的秘密(裴在美)明報月刊
http://mingpaomonthly.com/%E9%81%8A%E6%88%B2%E7%9A%84%E7%A7%98%E5%AF%86%E3%80%80%EF%BC%88%E8%A3%B4%E5%9C%A8%E7%BE%8E%EF%BC%89/(檢索日期107年3月1日)
裴在美搶救「歷史」
https://www.ptt.cc/man/documentary/DC07/M.1219726775.A.F84.html(檢索日期107年3月1日)
西藏:胡錦濤的诺贝尔和平奖?/裴在美
https://www.peacehall.com/news/gb/pubvp/2008/04/200804091215.shtml(檢索日期107年3月1日)
中時電子報〈詩經學者裴溥言過世 與糜文開為詩伴侶〉
http://www.chinatimes.com/cn/realtimenews/20170409002293-260405(檢索日期107年3月20日)
裴在美:逼人的况境──谈哈金的短篇小说
http://wxs.hi2net.com/home/news_read.asp?NewsID=1133(檢索日期107年3月1日)
裴在美:用鏡頭寫詩的導演──泰倫斯.馬利克
http://news.ltn.com.tw/news/supplement/paper/592375(檢索日期107年3月1日)
關於巴黎機場電視劇的資訊(一)
http://blog.sina.com.tw/47006/article.php?entryid=574459(檢索日期107年3月8日)
關於巴黎機場電視劇的資訊(二)
http://illusionland.net/website/?p=2480(檢索日期107年3月8日)
全方位多角色《现在》迈向“大副刊”
http://www.zaobao.com.sg/special/report/singapore/zaobao85/story20080906-112156(檢索日期107年3月1日)
裴在美上雜誌封面
http://goods.ruten.com.tw/item/show?11081206213444(檢索日期107年3月1日)
優良劇本資料
http://www.taiwancinema.com/fp_53024_345(檢索日期107年3月1日)
〈黃錦樹:這樣的「華語語系」論可以休矣!──史書美的「反離散」到底在反甚麼?〉
https://sobooks.tw/sinophone-literature-review/(檢索日期107年3月20日)
鐵窗關不住愛情(上)
https://news.tvbs.com.tw/fun/706753(檢索日期107年6月6日)
鐵窗關不住愛情(中)
https://www.mirrormedia.mg/story/20170213pol005/ (檢索日期107年6月6日)
鐵窗關不住愛情(下)
https://www.mirrormedia.mg/story/20170213pol006/(檢索日期107年6月6日)
裴在美正發表《尋宅始末》第六十四篇
https://www.worldjournal.com/5604542/article-%E5%B0%8B%E5%AE%85%E5%A7%8B%E6%9C%AB%EF%BC%88%E5%85%AD%E5%9B%9B%EF%BC%89/?ref=%E8%97%9D%E6%96%87_%E5%B0%8F%E8%AA%AA%E4%B8%96%E7%95%8C(檢索日期107年6月11日)
王鼎鈞〈匪諜是怎樣做成的〉
http://news.ltn.com.tw/news/supplement/paper/66445(檢索日期107年6月16日)
〈當下,就是最好的人生〉
http://mypaper.pchome.com.tw/hi5877/post/1370185892(檢索日期107年6月16日)
〈陳映真番外篇—音樂串起半生緣〉
https://www.mirrormedia.mg/story/20170213pol002/(檢索日期107年6月16日)
〈所有密林間的晨曦──專訪裴在美〉翟翱訪問
http://www.dgnet.com.tw/articleview.php?article_id=18160&issue_id=3523(檢索日期107年6月16日)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