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壹、中文部分 牛子宏(2007)。從「統治」到「治理」:我國地方政府治理模式轉型分析。紅河學院學報,5(3),9-12。 王文科(2000)。質的研究的問題與趨勢。高雄市:麗文。 王文科、王智弘(2017)。教育研究法。臺北市:五南。 王文斌(譯)(2004)。後現代地理學:重申批判社會理論中的空間(原作者:Soja, E.)。北京市:商務(原著出版年:1989)。 王光宗(2014)。一所國小老舊校舍重建歷程之探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王守玉(2012)。簡介紮根理論研究法。護理雜誌,59(1),91-95。 王志弘(1998)。流動, 空間與社會:1991-1997 論文選。臺北市:田園城市文化。 王志弘(2009)。多重的辯證列斐伏爾空間生產概念三元組演繹與引申。地理學報,55,1-24。 王志弘(2012)。都市空間治理術。取自https://www.google.com.tw/url?sa=t&rct=j&q=&esrc=s&source=web&cd=1&cad=rja&uact=8&ved=0ahUKEwiNjIaLwZbUAhXBHJQKHVYgATUQFgglMAA&url=http%3A%2F%2Fsts.ym.edu.tw%2Fupload%2F2012%2F05%2F20120513211716.ppt&usg=AFQjCNExCCKkV5IMdFlIG44aPDNVSpN-3g。 王志弘(2016)。傅柯Heterotopia翻譯考。地理研究,65,75-105。 王志弘(2018)。空間作為方法:社會與物的空間存有論。地理學報,90,1-26。 王志弘(譯)(2002)。空間:社會產物與使用價值(原作者:Lefebvre, H.)。取自:http://www.bp.ntu.edu.tw/wp-content/uploads/2012/06/05%20Lefebvre-%E7%A9%BA%E9%96%93%EF%BC%9A%E7%A4%BE%E6%9C%83%E7%94%A2%E7%89%A9%E8%88%87%E4%BD%BF%E7%94%A8%E5%83%B9%E5%80%BC.pdf。 王志弘(譯)(2008)。新自由主義化的空間:邁向不均地理發展理論(原作者:Harvey, D.)。臺北市:群學。 王志弘(譯)(2011)。時空之間:關於地理學想像的省思(原作者:Harvey,D.) 1990b. “Between space and time: reflections on the geographical imagination.” 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80(3): 418-434. 取自:http://www.bp.ntu.edu.tw/wp-content/uploads/2012/06/03%20Harvey-%E6%99%82%E7%A9%BA%E4%B9%8B%E9%96%93.pdf. 王志弘、余佳玲、方淑惠(譯)(2003)。文化地理學(原作者:Crang, M.)。臺北市:巨流。 王滿馨(2011)。宜蘭縣國民小學優質教育學校環境規劃圖像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市。 田玉玨(2014)。國際非政府組織課責研究:多樣性的挑戰和未來。中國行政評論,20(1),97-130。 石昭永(2009)。建築物維修整建與合理生命週期之研究-以臺南市國民小學為例(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臺南市。 朱衣仙(2007年5月)。後現代歷史觀【英文文學及文化資料庫】。取自http://english.fju.edu.tw/lctd/List/ConceptIntro.asp?C_ID=217。 江宜樺(1997)。社群主義的國家認同觀。政治科學論叢,8,85-110。 江哲銘、陳星皓、潘智謙(2009)。永續校園實質環境評估指標之研究-以台灣國民小學爲例。建築學報,67,1-23。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2004 年11 月8 日)。臺灣21 世紀議程-國家永續發展願景與策略綱領。取自 https://research.ncnu.edu.tw/proj5/%E8%B3%87%E6%96%99%E5%BA%AB/%E4%BA%8C%E3%80%81%E7%9B%B8%E9%97%9C%E7%A0%94%E7%A9%B6%E5%A0%B1%E5%91%8A/%E5%8F%B0%E7%81%A3%E4%BA%8C%E5%8D%81%E4%B8%80%E4%B8%96%E7%B4%80%E8%AD%B0%E7%A8%8B%E5%9C%8B%E5%AE%B6%E6%B0%B8%E7%BA%8C%E7%99%BC%E5%B1%95%E9%A1%98%E6%99%AF%E8%88%87%E7%AD%96%E7%95%A5%E7%B6%B1%E9%A0%98.pdf。 何昕家、張子超(2011)。從永續發展教育觀點探究校園環境空間規劃設計策略。環境與藝術學刊,10,28-53。 吳忠勇(2018)。兩位鄉村小校初任校長學校經營歷程之敘事探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吳芝儀、廖梅花(譯)(2001)。質性研究入門:紮根理論研究方法(原作者:Strauss, A. & Corbin, J.)。嘉義市:濤石。 吳紅濤(2018)。現代地理的知識悖論與平庸之惡:基於哈威的批判地理學視角。蘭州學刊,2,60-69。 吳美慧(2011)。建構一個美感學習的大學城-以臺灣師範大學為例(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吳英明(2012)。臺灣的公民社會與全球治理。新世紀智庫論壇,60,36-42。 吳堂鐘(2016)。國民中學學習領導、學習環境與學習成效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吳清山(2004)。學校創新經營理念與策略。教師天地,128,30-44。 吳清山、林天祐(2009)。特色學校。教育資料與研究,88,145-146。 吳煒增(2015)。臺北市國民小學校園空間美學營造、教師領導與學校特色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吳寧(2007)。日常生活批判:列斐伏爾哲學思想研究。北京市:人民。 吳瓊恩(2002)。公共行政學發展趨勢的探究:三種治理模式的互補關係及其政治理論的基礎。公共行政學報,7,173-220。 呂育誠(2007)。地方政府營造公眾信任關係的概念分析。中國行政,78,1-30。 宋餘俠(2013)。發刊詞。公共治理季刊,1(1),1。 李正偉(1999)。教育學習空間與管制規訓。人本教育札記,123,33-39, 李怡樺(2018)。臺北市國民小學校長空間領導、學校組織文化與學校創新經營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李明芬(2002)。跨越教學設計的多重慣性領域:開展設計社群的思惟向度與知識空間。臺北市:師大書苑。 李春(譯)(2015)。空間與政治(第二版)(原作者:Lefebvre, H.)。上海市:上海人民。 李章印(2014)。對亞里士多德四因說的重新解讀。哲學研究,6,67-74。 沈孟穎(2015)。臺灣公共(國民)住宅空間治理(1910s -2000s)(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臺南市。 沈揚庭(2012)。科技中介、社群融入、空間擴增的學習環境(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臺南市。 林天祐(1996)。認識研究倫理。教育資料與研究,12,57-63。 林天祐(2005)。教育研究倫理準則。教育研究月刊,132,70-86。 林妍伶(2018)。澎湖縣地方教育特色指標建構與實證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林志成(2004)。教育行政行動智慧的概念建構與實踐之研究。臺北市:師大書苑。 林志成(2010a)。臺灣地區特色學校之發展現況及未來展望。學校行政雙月刊,66,1-19。 林志成(2010b)。特色學校經營活化的尋思、迷思與省思。教育研究月刊,198,32‒43。 林志成(2013)。校本特色課程發展問題析述與策略論述。教育人力與專業發展,30(6),5-16。 林志成(2017a)。校園空間美感營造的行動智慧。美育,218,5-13。 林志成(2017b)。特色學校願景實踐之領導智慧。教育研究月刊,274,55-68。 林志成、田育昆(2012)。空間活化之意義價值、省思與創新策略。載於桃園縣政府所舉辦之「教育部101年校園空間多元活化論壇暨案例分享會議資料手冊」(頁7-28),桃園縣。 林志成、葉于正(2015)。校園閒置空間活化與再利用之行動智慧。載於特色學校故事與校園空間活化專輯(頁6-28)。台中市:教育部國民教育署。 林志成、葉于正與林淑珍(2017)。需求評估與校園餘裕空間活化行動之智慧。載於標竿特色學校故事與校園餘裕空間活化專輯(頁6-11)。臺中市:教育部國民教育署 林志成、盧文平(2017)。Foucault規訓理念在校園空間治理上之應用析論。學校行政雙月刊,111,1-22。 林峰田(2007)。空間規劃理論的演進。取自http://myweb.ncku.edu.tw/~ftlin/research/%E7%A9%BA%E9%96%93%E8%A6%8F%E5%8A%83%E7%90%86%E8%AB%96%E7%9A%84%E6%BC%94%E9%80%B2.pdf,10。 林雍智(2018)。國民小學學校治理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臺北市。 林雍智、吳清山(2018)。中小學學校治理:運作機制、實施困境與改進策略。教育研究月刊,290,4-18。 林福裕(2014)。公立高中職學校空間運用、本位管理與創新經營模式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林遠澤(2015)。從符號形式到生命現象-論卡西勒符號形式哲學的文化哲學涵義。臺大文史哲學報,83,109-150。 林麗娟(2011)。兩岸小學發展特色學校之比較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金韜(2017)。異托邦:福柯理論的空間維度。中國圖書評論,1,105-110。 俞可平(2000)。治理與善治。北京市:社會科學文獻。 俞可平(2011)。善治與幸福。馬克思主義與現實(雙月刊),2,1-3。 施少棠(2013)。大衛•哈維的新帝國主義「空間」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市。 胡大平(譯)(2010)。正義、自然和差異地理學(原作者:Harvey, D.)。上海市:上海人民。 胡幼慧(2002)。質性分析的研究與寫成。臺北市:巨流。 胡幼慧(2010)。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臺北市:巨流。 范家豪(2011)。傅柯與盧曼權力分析觀點的整合及其在國民小學行政權力策略研究之應用(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暨南大學,南投縣。 范銘如(2015)。空間/文本/政治。新北市:聯經。 范熾文(2011)。國民小學創新經營與經營績效關係之研究。教育行政論壇,3(2),1-28。 唐正東(2015)。當代資本主義的空間化:哈維的視角及其局限性。蘇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5,25-32。 唐正東(2016)。蘇賈的「第三空間」理論:一種批判性的解讀。南京社會科學,1,39-46。 夏鑄九(1995)。理論建築。臺北市:臺灣社會研究 夏鑄九(2016)。公共空間、校園以及社區營造。臺北市:唐山。 孫本初(2009)。新公共管理(修訂二版)。臺北市:一品。 孫全勝(2017)。列斐伏爾「空間生產」的批判維度。南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71-79。 孫治本(譯)(1999)。全球化危機:全球化的形成、風險與機會(原作者: Beck U. )。臺北市:臺灣商務(原著出版年:1999)。 孫振青(1992)。亞里斯多德的「形上學」。哲學與文化,19(1),480-482。 孫祥飛(2013)。以「洞穴隱喻」到「異托邦」~論異域形象的空間化想像。常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4(3),1-5。 孫煒(2012)。民主治理中準政府組織的公共性與課責性:對於我國政府捐助之財團法人轉型的啟示。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24(4),497-528。 徐宗國(譯)(1998)。質性研究概論(原作者:A. Strauss & J. Corbin)。臺北市:巨流。 桂景星(2011)。新榮論述:校園空間規劃與活動課程實踐的創校觀(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秦夢群(1989)。教育行政理論與應用。臺北市:五南。 秦夢群(1997)。教育行政—理論部分。臺北市:五南。 秦夢群、濮世緯(2006)。學校創新經營理念與實施之研究。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2(3),123-150。 翁志祥(2016)。校園文化資產指標建構與個案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臺南市。 康哈拿(2012)。空間的社會批判:列斐伏爾空間理論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新北市。 張小鳴(2008)。空間與資本主義社會。文化研究@嶺南,10,取自http://www.ln.edu.hk/mcsln/10th_issue/pdf/KeyConcepts_02.pdf。 張自健(2003)。高職校園景觀配置內涵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張海斌(2005)。作為一種規訓的懲罰―福柯《規訓與懲罰》解讀。取自http://www.nhcue.edu.tw/~aca/fte/96-1/4.1.1/3-6-3.pdf 張慶勳(2019)。教育、文化與產業三位一體的學校治理:以創新實驗教育為取向。臺灣教育評論月刊,8(1),23-27。 教育大辭書(2000年12月)。系統理論【國家教育研究院-雙語詞彙、學術名詞暨辭書資訊網】。取自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305918/ 教育部(2013)。美感教育中長程計畫第一期五年計畫。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2017)。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議題融入說明手冊。取自 https://www.naer.edu.tw/ezfiles/0/1000/img/67/444852436.pdf 教育部(無日期)。教育部成語辭典。取自 http://dict.concised.moe.edu.tw/cgi-bin/jbdic/gsweb.cgi?ccd=Gc7AX4&o=e0&sec=sec1&op=v&view=0-1。 曹俊漢(2003)。公共行政全球化的意涵及其發展。行政管理論文選輯,17,99-124。 曹俊漢(2009)。全球治理下非政府組織跨國效應的研究--我國基金會國際接軌可行性的實徵分析。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報告(編號:NSC96-2414-H034-008-MY3),未出版。 梁子稷(2014年6月)。短篇書評【Foucault, Governmentality, and Critique, by Lemke. T.】。政治科學季評,42,16-19。 畢恆達(2001)。空間就是權力。臺北市:心靈工坊文化。 畢恆達、吳瑾嫣、唐筱雯、鄭湘敏、吳怡玲、柳廷岳(1999)。校園空間與性別。人本教育札記,123,27-32。 莊明達(2012)。國民小學校長空間領導品牌管理與創新經營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許立一(2008)。公民治理理論與實踐之探討。取自http://web.thu.edu.tw/g96540022/www/taspaa/essay/pdf/001.pdf。 許如婷(2015)。「再讀」迪士尼樂園:一種監控與規訓邏輯的觀點思考。國際文化研究,11(1),41 - 67 許家彰(2010)。地域性學校建築的象徵形式與再現:以臺灣鄉村型小學為例(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科技大學,臺北市。 許耿銘(2008)。全球治理對國家公共政策影響指標之建構。公共行政學報,29,1-28。 郭一勤(2013)。臺灣國小學校建築的論述與實踐(1980‒2001)(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市。 郭昱瑩(2015)。優質治理:系統論與全觀型治理。人事月刊,359,29-36。 郭為藩(2004)。轉變中的大學:傳統、議題與前景。臺北市:高等教育。 郭肇立(2004)。築夢者--漢寶德的建築觀。東海學報,45,89-102。 陳心怡(2018)。電子圍牆在國中小校園安全防護意涵與應用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陳木金(2004)。趨勢領導理論對學校行政經營的啟示,載於 2004.12.25 學校行政論壇第十三次學術研討會會議手冊(頁107-120)。 陳永龍(2017年5月11日)。再現素養導向的新校園運動【新竹市教育電子報】。取自http://www4.hc.edu.tw/epaper/no95/tendency.asp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市:五南。 陳金貴(2013)。治理之理論與發展。公共治理季刊,1 (1),25-36。 陳信安(2004)。教學空間實質形式與使用行為間互動模式之研究--以臺灣九二一災後重建國民中小學校園為例(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陳建東(2010)。臺灣地區推動微軟未來學校實施可行性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陳星皓(2006)。臺灣國民小學永續校園實質環境評估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臺南市。 陳映如(2015)。特色學校永續經營指標建構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臺北市。 陳炳男(2015)。從Schein、Martin與Quinn等文化觀點,對學校領導者的啟示。朝陽人文社會學刊,3(2),99-130。 陳盈宏(2015)。我國教育政策網絡治理之研究--以國民小學補救教學政策為例(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陳秋政(2008年5月)。跨部門治理議題之分析架構芻議:社會中心治理途徑。發表於「夥伴關係與永續發展國際學術研討會(TASPAA 2008 年會)」。台中市:東海大學行政管理暨政策學系主辦。 陳珮雯(2017)。科技時代,如何更像一個人?。親子天下,90,12。 陳敏男(2019)。臺灣與泰國大學校園空間管理規範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臺北市。 陳敦源、王光旭(2017)。公共服務與政府效能:民主治理下之公正價值觀點。國土及公共治理季刊,5(1),7-18。 陳殿禮(2005)。臺灣九二一震災重建國小單班普通教室空間規劃與使用評估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雲林縣。 陳露明(2008)。空間(Space)。文化研究@嶺南,10,取自:http://www.ln.edu.hk/mcsln/10th_issue/key_concept_01.shtml. 彭文林(2006)。亞里斯多德的幾個哲學面向。歷史月刊,224,120-128。 彭彬(2014)。國小校長空間美學領導之個案研究--以空間營造與空間賦意為例(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曾華璧(2008)。臺灣的環境治理(1950-2000):基於生態現代化與生態國家理論的分析。臺灣史研究,15(4),121-148。 曾煥鵬、林志成(2011)。治理觀點對學校創新經營的啟示。學校行政雙月刊,76,147-166。 曾漢珍(1994)。國民中小學學校建築規劃設計合理化之研究:以系統整合之觀點分析(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市。 湯志民(1991)。學校建築與教育哲學。教育研究月刊,19,62-68。 湯志民(2008a)。教育領導新論:空間領導的理念與策略。載於臺北市政府教育局、臺灣教育政策與評鑑學會、中華民國教育行政學會、暨大教育政策與行政系、市教大教育行政與評鑑所、中小學校長培育中心主辦,2008 年教育品質與教育評鑑會議手冊暨論文集(一)(第35-56 頁)。臺北市:作者。 湯志民(2008b)。未來學校的展望。教育研究月刊,165,13-21。 湯志民(2008c)。學校創新經營政大附中的理念、策略與環境。政大附中學報(創刊號),1-55。 湯志民(2011)。學校空間領導指標建構探析。教育研究月刊,209,68-84。 湯志民(2012)。境教的實質影響力。師友月刊,544,9-13。 湯志民(2014)。校園規劃新論。臺北市:五南。 湯志民(2017)。教育空間新思維。學校行政雙月刊,112,175-186。 湯志民(2018)。臺灣國民中學學校建築發展與革新。教育研究集刊,64(4),37-76。 湯志民(譯)(1991)。學校建築與教育哲學(原作者:Lamm, Z.)。教育研究月刊,19,62-68。 湯志民、廖文靜(2001)。校園文化藝術環境的規劃。載於中華民國學校建築研究學會(主編),e世紀的校園新貌(頁 35-68 )。臺北市: 作者。 賀宏偉(2018)。國民小學校長美學領導指標體系建構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南投縣。 賀昌盛、王濤(2017)。想像.空間.現代性-福柯「異托邦」思想再解讀。東岳論壇,38(7),137-144。 馮美滿(2019)。女校校園生活性別政權之探究― 一所國中女校之建制俗民誌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馮朝霖(2008)。空間領導、氣氛營造與美學領導。教育研究月刊,174,50。 黃志成(2017)。校園空間美學之教育論述與實踐--一位國小校長之自傳俗民誌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黃宗顯(2014)。校園空間美學營造的理念與實踐。教育研究月刊,237,5-18。 黃昆輝(1988)。教育行政學。臺北市:東華。 黃秋鑾(2009 )。臺灣地區國民中學校長知識領導、學習社群與學校創新經營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黃孫權(2017)。列斐伏爾日常生活批判課程#1課程緣起。取自:http://heterotopias.org/archives/1296。 黃庭鈺(2020)。高級中等學校校長空間領導、學校組織健康與學生學習成就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黃國庭(2013)。國民小學校長空間領導、學校創新經營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黃藿(1996)。理性、德行與幸福-亞里斯多德倫理學研究。臺北市:學生書局。 楊孝濚(1989)。內容分析。載於楊國樞、文崇一、吾聰賢和李亦園(主編),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頁903-927)。臺北市:東華。 楊清芬(2011)。學校建築生命歷程—教育與建築的持續對話(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市。 溫育賢(2020)。偏遠地區國小創新經營指標建構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萬新知(2008)。國民小學學校建築美學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葉涯劍(2006)。空間社會學的方法論和基本概念解析。貴州社會科學,199(1),68-70。 董牧孜(2017)。列斐伏爾《接近城市的權利》五十周年:城市烏托邦之夢。取自:https://philosophy.hk01.com/channel/%E8%AE%80%E6%9B%B8/135959/%E5%88%97%E6%96%90%E4%BC%8F%E7%88%BE%E3%80%8A%E6%8E%A5%E8%BF%91%E5%9F%8E%E5%B8%82%E7%9A%84%E6%AC%8A%E5%88%A9%E3%80%8B%E4%BA%94%E5%8D%81%E5%91%A8%E5%B9%B4%EF%BC%9A%E5%9F%8E%E5%B8%82%E7%83%8F%E6%89%98%E9%82%A6%E4%B9%8B%E5%A4%A2。 董慧、陳兵(2016)。現代性與城市治理--以國外馬克思主義空間批判為線索。華中科技大學學報,30(2),17-27。 詹盛如(2010)。臺灣高等教育治理政策之改革-新管理主義觀點。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94,1-20。 詹紹威(2014)。臺灣高級中學校園創意建築美學表現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廖文靜(2011)。學校設施品質與教育成果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廖金春(2008)。學校環境治理與倫理。臺北市:五南。 廖俊松(2009)。全球化觀點下的政府治理。T&D飛訊,79,1-31。 漢寶德(1984)。教育精神之象徵。載於蔡保田主編,學校建築研究(頁27-41)。臺北市:臺灣商務。 漢寶德(1990)。物象與心象- 中國的園林。臺北市:幼獅文化。 臺北縣中小學校長協會(2007)。臺北縣卓越學校經營指標。臺北縣:作者。 臺灣社會學會(2011)。臺灣社會學會研究倫理守則【部落格文字資料】。取自 http://tsa.sinica.edu.tw/research_01.php#top。 臺灣省政府教育廳(1991)。國民中小學校園規劃。臺中縣:作者。 劉北成、楊遠嬰(譯)。規訓與懲罰-監獄的誕生(原作者:Foucault, M.)。苗栗:桂冠。(原著出版年:1992) 劉坤億(2003)。全球治理的理想與現實。中國行政評論,13(1),29 - 56。 劉季宗(2008)。形態建構於柯比意之風格再現。應用藝術與設計學報,3,51-66。 劉奕宏(2015)。治理、績效與組織創新。公務人員月刊,218,53-62。 劉敏(2014)。後現代空間理論的維度及其限度。取自:https://read01.com/y26An6.html#.Wrdb4S5MSDI。 劉雲傑(2011)。國民小學永續學校指標建構與實證分析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歐陽教(1991)。教育哲學導論。臺北市:文景。 潘教寧(2016)。國民小學學校建築及校園規劃之空間美學 評鑑指標系統建構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潘鈺楨(2017年09月17日)。美國前副總統再揭《不願面對的真相2》高爾樂觀奮戰氣候變遷。【中時電子報】。取自 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70917000484-260112 潘慧玲(2003)。社會科學研究典範的流變。教育研究資訊,11(1),115-143。 蔡文杰、陳木金(2004)。社會系統理論及其在學校行政之應用分析。學校行政雙月刊,31,97-118。 蔡世祿(2001)。國民小學校園校舍建築規模規劃基準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市。 蔡明學(2011)。臺灣地區國中小學卓越學校結構特徵之研究:以學校經營指標進行分析。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7(3),119-152。 蔡進雄(2009)。國民中小學校長領導之研究:專業、情緒與靈性的觀點。臺北市:高等教育。 蔡進雄(2016)。論學校微領導時代的來臨。臺灣教育評論月刊,5(6),146-149。 蔡進雄、李森永(2016)。「無為而治」可以嗎?論競爭慣性對學校治理的啟示。臺灣教育評論月刊,5(4),61-69。 蔡錦昌(1998)。社會學所學為何?。東吳社會學報,7,271-312。 談宜芳(2016)。廢校再利用為藝文展演空間機制之建構(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諸邑(2013)。公民參與與公共治理。行政試訊,45,2-5。 鄭文淵(2014)。國民中學校長空間領導-學校組織文化與學校創新經營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鄭文淵(2015)。淺談空間領導。師友月刊,575,54-58。 鄭安廷(2010)。行政區域整併為強化區域治理效能的唯一選擇? 從英國區域政府政策的轉變看行政區變革的挑戰。臺灣公共行政與公共事務系所聯合會 (TASPAA)。取自 http://www.ppm.isu.edu.tw/upload/82207/6/files/dept_6_lv_3_24610.pdf。 鄭崇趁(2013)。校長學:成人旺校九論。臺北市:心理。 盧文平、林志成(2019)。Lefebvre空間生產論析述暨其在校園空間治理之應用。學校行政,119,141-175 盧維禎(2008)。學校閒置空間的再利用-以臺南縣竹門國小為例。載於中華民國學校建築研究學會舉辦之「校園建築與運動空間活化再利用」研討會論文集(頁448-457),臺北市。 賴宛吟(2014)。空間超連結—一個資訊設計的觀點(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市。 賴婷妤(2016)。國民小學創新教育指標建構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臺北市。 濮世緯(2003)。國小校長轉型領導、學校文化取向與學校創新經營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謝文全(1995)。教育行政—理論與實務。臺北市:文景書局。 謝文全(2003)。教育行政學。臺北市:高等教育。 謝卓君(2017)。從政策工具選擇省思臺灣高等教育治理。教育研究集刊,63(3),41-75。 謝長宏(1987)。系統動態學–理論、方法與應用(3版)。臺北市:中興管理顧問公司。 謝素月(2010)。學生人權教育之思辨-從傅科全景敞視主義談學校教育之規訓。明道國小99 年度教育專業創新與行動研彙編,72-84。 鍾邦友(2003)。學校組織慣性、組織自主調適與組織變革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鍾其(2012)。縣域善治:一項社會管理創新的研究。浙江學刊,1,166-171。 鍾敏菁(2019)。國民中小學活化校園指標建構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臺北市。 韓勇、余斌、朱媛媛、盧燕、王明杰(2016)。英美國家關於列斐伏爾空間生產理論的新近研究進展及啟示。經濟地理,7,19-26。 顏國樑(2014)。教育政策合法化理論與實務。高雄市:麗文。 羅冠軒(2011)。有關傅柯 Governmentality的幾(自)問幾(自)答。文化研究@嶺南,24,1-11,取自 https://commons.ln.edu.hk/cgi/viewcontent.cgi?article=1300&context=mcsln。 嚴長壽(2011)。教育應該不一樣。臺北市,天下文化。 蘇永明(2008)。空間安排所產生的權力關係及對教育現象的解釋。中正教育研究,6(2),19-40。 蘇永明(2015)。當代教育思潮。臺北市:學富。 蘇偉貞(2015)。地方感與無地方性:南洋大學時期的蘇雪林--兼論其佚文〈觀音禪院〉。成大中文學報,48,93-120。 蘇彩足(2013)。我國公共治理之挑戰與因應。公共治理季刊,1(1),52-60。 蘇碩斌(2000)。傅柯的空間化思維。臺大社會學刊,28,155-187。 鐘巧如(2016)。國民小學校長空間領導、教師社群運作與學生學習成效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饒見維(1999)。知識場論。臺北市:五南。
貳、外文部分 Bertalanffy, V. (1968). General system theory: Foundations, development, application. New York: George Braziller. Bevir, M. (2007). Editor’s introduction: What is governance? In M. Bevir (Ed.), Public governance (pp. xxi-xxxliii). London, UK: Sage. Bevir, M. (2009). Key concepts in governance.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Bevir, M. (2012). Governance: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 New Delhi: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Callahan, K., (2007). Elements of effective governance: Measurement, accountability and participation, Taylor &Francis Press. Chorofas, D. (1965). Systems and stimulation. New York: Academic. Cresswell, J. W. (1998). Qualitative inquiry and research design: Choosing among five traditions. Thousand Oaks, CA: Sage. Denhardt, R. D. & Denhardt, J. V. (2007). The new public service: Serving, not steering. 2nd ed. New York: M. E. Sharpe Press. Deutsch, K. W. (1980). Politics and government: How people decide their fate. Boston, MA. : Houghton Mifflin. Durkheim, E. (1956). Education and Sociology. New York: Free Press. Farazmand, A. (1999). Globalization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59(6), 509-520. Feagin, J., A. Orum & G. Sjoberg (eds.) (1991). A case for the case study. Chapel Hill, NC: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Fiedler, F.E. (1967). A theory of leadership effectiveness. New York: McGraw-Hill. Flagle, C. D., Huggins W. H. & Roy. R. H., (1960). Operations research and systems engineering. Baltimore: The Johns Hopkins Press. Foucault, M. (1967). Of other spaces, heterotopias. Retrieved from: https://foucault.info/documents/heterotopia/foucault.heteroTopia.en/ Foucault, M. (1977). Dicipline and Punish: The Birth of the Prison. tran. By Sheridan, New York: Random House. Foucault, M. (1980). Questions on geography. In Power/Knowledge, tr. C. Gordon. New York: Pantheon: 63-77. Retrieved from https://monoskop.org/images/5/5d/Foucault_Michel_Power_Knowledge_Selected_Interviews_and_Other_Writings_1972-1977.pdf Foucault, M. (1983). The subject and power. In Hubert Dreyfus & Paul Rabinow (Ed.), Michel Foucault: Beyond structuralism and hermeneutics (pp. 208‒226).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Foucault, M. (1984). Of other spaces: Utopias and heterotopias. Retrieved from: http://web.mit.edu/allanmc/www/foucault1.pdf. Foucault, M. (1991). Governmentality. Pp. 87-104 in The Foucault Effect: Studies in Governmentality, edited by G, Burchill, C. Gordon and P. Miller. Hemel Hempstead: Harvester Wheatsheaf. Frederickson, H. G. (1997). The spirit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San Francisco, CA.: Jossey-Bass. Frederickson, H. G. (2005). Whatever Happened to Public Administration? Governance Everywhere. In Ferrlie, E., Lynn Jr., L. E. and Pollitt, C. (Ed.), The Oxford Handbook of Public Management (pp. 282-304).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Glaser, B. G., & Strauss, A. L. (1967). The discovery of grounded theory. Chicago, IL: Aldine. Gregory, D. (1994). Modernity and the production of space. Geographical Imaginations, Cambridge, MA: Blackwell, 348-416. Hanson, E. M. (1996).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nd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Boston: Allyn and Bacon. Harvey, D. (1973). Social justice and the city. Oxford: Basil Blackwell. Harvey, D. (1989). The condition of postmodernity: An enquiry into the origins of cultural Change. Oxford, UK: Blackwell. Harvey, D. (2005). The socilogical and geographical imagination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olitics, Culture and Society. 18, 211-256. Harvey, D. (2006). Spaces of global capitalism: Towards a theory of uneven geographical development. New York: Verso. Harvey, D. (2008). The dialetics of space- time. In Bertell Ollman & Tony Smith (eds.). Dialectics for the New Century.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98-117. Healey, P. (1997). The revival of strategic spatial planning in Europe, in P. Healey, A. Khakee, A. Motte, and B. Needham (Eds), Making Strategic Spatial Plans: Innovation in Europe, London: UCL Press,. Immegart, G. L. (1973). An introduction to systems for the educational administrator. Reading Massachusetts: Addison-Wesley Publishing Co. Jessop, B. (1998). The Rise of Governance and the Risks of Failure: the Cas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International Social Science Journal, 50 (155), 29-45. Kast, F. E. & Rosenzweig, J. E. (1985). Organizational & management :A systems and contingency approach, (9th ed.). N.Y.:McGraw-Hall. Kast, F. E. (1974).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A systems approach. New York: McGraw-Hill. Keohane, R. O., & J. S. Jr. Nye. (2000). Governance in a globalizing world. In R.O. Keohane (Ed.), Power and governance in a partially globalized world (pp. 193-218). London: Routledge. Kooiman, J. (2003). Governing as governance.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Lamm, Z. (1986/1991). The architecture of schools and the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Jerusalem, Israel: The Edusystems 2000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n Educational Facilities, Values & Contents. (湯志民譯,載於《教育研究雙月刊》,19,62-68)。 Lefebvre, H. (1974). The Production of Space. Donald Nicholson-Smith. (Translated)(1991). Oxford: Wiley-Blackwell. Lefebvre, H. (1979). Space: social product and use value. In: Freiberg, J.W. (ed.) Critical Sociology: European Perspective, New York: Irvington, 285-295. Lefebvre, H. (1991). The production of space. Trans by Donald Nicholson Smith. Oxford: Basil Blackwell. Retrieved from:http://mars1980.github.io/Space/resources/Lefebvre-Production-of-Space-excerpts-1.pdf. Lincoln, Y. S., & Guba, E. G. (1985). Naturalistic inquiry. Beverly Hills, CA: Sage. Luhmann, N. (1995). Social system. (J. Bednarz., & D. Baecker, Trans.).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Maslow, A.H. (1943). A theory of human motivation. Psychological Review, 50 (4), 370–396. Retrieved from http://psychclassics.yorku.ca/Maslow/motivation.htm. McMillan, D. W. & Chavis, D. M. (1986). Sense of community: A definition and theory.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 14, 6-23. NMC /CoSN (2017). Horizon Report:2017 K-12 Edition. Retrieved from https://cdn.nmc.org/media/2017-nmc-cosn-horizon-report-k12-EN.pdf. Owens, R. G. (1995).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in education. Boston: Allyn and Bacon. Pierre, J. & Peters, B. G. (2000). Governance, Politics and the State.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Pierre, J. & Peters, B. G. (2005). Governing complex societies: trajectories and scenarios. Basingstocke: Palgrave Macmillan. Relph, E. C. (1976). Place and Placelessness. London: Pion Limited. Rhodes, R. A. W. (1994). The Hollowing Out of the State: The Changing Nature of the Public Service in Britain. Political Quarterly, 65 (2), 138-151. Rhodes, R. A. W. (1996). The New Governance: Governing Without Government. Political Studies, 44 (4), 652-667. Rhodes, R. A. W. (2000). Governance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 in Jon Pierre (eds.) Debating Governance: Authority, Steering and Democracy. New York: Oxford, 54-90. Rosenau, J. N. & Czempiel, E. O. (1992). Governance without Government: Order and Change in World Politic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Rosenau, J. N. (1995). Governance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Global Governance, 1(1): 13-43. Rosenau, J. N. (2002). Governance in a new global order. In D. Held, & A. McGrew (Eds.), Governing Globalization: Power, Authority, and Global Governance (pp. 70-86). Cambridge: Polity Press. Sabine, G. H. & Thorson, T. L. (1973). A history of political theory (4th Ed.). Hinsdale, IL. Dryden Press. Seamon, D. & Sowers, J. (2008). Place and placelessness, Edward Relph. Key Texts in Human Geography, P. Hubbard, R. Kitchen, & G. Vallentine, eds., London: Sage, 43-51. Smouts, M. C. (1998). The proper use of governance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International Social Science Journal, 115, 81-89. Soja, E. W. (1996). Third space: journeys to Los Angeles and other real and imagined places. Oxford: Blackwell. Retrieved from https://www.researchgate.net/profile/Richard_Bedford2/publication/249470939_Thirdspace_Journeys_to_Los_Angeles_and_Other_Real-and-Imagined_Places_By_Edward_W_Soja/links/59d735d8aca27213dfa4d801/Thirdspace-Journeys-to-Los-Angeles-and-Other-Real-and-Imagined-Places-By-Edward-W-Soja.pdf Soja, E. W. (2000). Post-metropolis critical studies of cities and regions. Retrieved from https://is.muni.cz/el/1423/jaro2017/SOC569/um/Soja_2000_Postmetropolis.pdf Stoker, G. (2002). Governance as theory, five propositions. Retrieved from http://catedras.fsoc.uba.ar/rusailh/Unidad%201/Stoker%202002,%20Governance%20as%20theory,%20five%20propositions.pdf Strauss, A., & Corbin, J. (1990). Basics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Grounded theory procedures and techniques. Newbury Park, CA: Sag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