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3.137.169.60)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作者(中文):蘇思羽
作者(外文):Su, Szu-Yu
論文名稱(中文):台灣跨國戀者華人自尊、忍的行為與愛情關係滿意度之相關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The Relationship among Multidimensional Self-Esteem, Forbearance Behavior and Romantic Relationship Satisfaction for Taiwanese with Cross-Cultural Partner
指導教授(中文):吳怡珍
指導教授(外文):Wu, Yi-Chen
口試委員(中文):吳青蓉
何秀珠
口試委員(外文):Wu, Ching-Rong
HO, Hsiu-Chu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清華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心理與諮商學系
學號:210425307
出版年(民國):108
畢業學年度:107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99
中文關鍵詞:華人自尊忍的行為愛情關係滿意度跨國戀者
外文關鍵詞:Multidimensional Self-esteemforbearance behaviorrelationship satisfactioncross-cultural relationships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322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19
  • 收藏收藏:0
  本研究目的旨在探討不同背景變項之跨國戀者在華人自尊、忍的行為與愛情關係滿意度之間的差異與相關情形。研究過程採用便利取樣方式,以目前有交往或已婚之跨國戀者與非跨國戀者為研究對象,跨國戀者有效樣本674人、非跨國戀者有效樣本660人,有效樣本共1334人。以問卷調查法進行資料蒐集,研究工具包括「華人多元自尊量表」、「忍的行為量表」及「關係評估量表」。
  所得資料以次數分配與百分比、描述統計、單因子多變量變異數分析、獨立樣本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森積差相關、多元逐步迴歸分析等統計方法進分析處理,研究結果如下:

一、 不同性別之跨國戀者,在忍的行為具有顯著差異。
二、 不同年齡之跨國戀者,在愛情關係滿意度具有顯著差異。
三、 跨國戀者與非跨國戀者,分別在華人自尊與愛情關係滿意度具有顯著差異。
四、 跨國戀者之華人自尊與忍的行為具有顯著正相關。
五、 跨國戀者之華人自尊與愛情關係滿意度具有顯著正相關。
六、 跨國戀者之華人自尊與忍的行為能有效預測愛情關係滿意度,其中以個人取向自尊對愛情關係滿意度之預測力最高。


  最後,研究者依據本研究結果進行討論,並提出具體建議做為跨國戀者個人、諮商工作及未來研究之參考。


  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differences and relations between multidimensional self-esteem, forbearance behavior and satisfaction in a cross-cultural romantic relationship based on their differences in background.
  A convenience sampling survey method and questionnaire were applied to collect data. The sample consisted of 674 cross-cultural romantic relationships as well as 660 Taiwanese relationships; in total 1,334 relationships participated. The instruments applied were Chinese Multidimensional Self-esteem Scale, the Forbearance Behavior Scale and Relationship Assessment Scale.
  The obtained data were analyzed by frequency distribution and percentage, descriptive statistics, independent-sample t-test, one-way ANOVA, Pearson’s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 and multiple stepwise regression analysis. The results were as following:
1.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forbearance behavior regarding the gender in cross-cultural romantic relationships.
2. Satisfaction in cross-cultural romantic relationships varied significantly based on age.
3. Cross-cultural and Taiwanese relationships both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satisfaction and multidimensional self-esteem.
4. There were significant correlations between multidimensional self-esteem and forbearance behavior in cross-cultural relationships.
5. There were significant correlations between self-esteem and satisfaction in cross-cultural relationships.
6. The predictability of multidimensional self-esteem, forbearance behavior and satisfaction were significant, among which the individual-orientation self-esteem being the most predictable.
  Based on the results for cross-cultural relationships, counseling work and future researches were discussed and proposed.
目錄
誌謝詞....................................................vii
中文摘要..................................................ⅲ
英文摘要..................................................ⅴ
目錄......................................................ⅶ
表目錄.....................................................ⅸ
圖目錄.....................................................ⅹ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4
第三節 名詞釋義..........................................5
第二章 文獻探討..........................................7
第一節 華人自尊理論基礎與相關研究..........................7
第二節 忍的行為理論基礎與相關研究..........................15
第三節 愛情關係滿意度理論基礎與相關研究....................23
第三章 研究方法..........................................31
第一節 研究架構..........................................31
第二節 研究假設..........................................32
第三節 研究對象..........................................33
第四節 研究工具..........................................36
第五節 研究程序..........................................39
第六節 資料處理..........................................40
第四章 研究結果..........................................43
第一節 跨國戀者在華人自尊、忍的行為與愛情關係滿意度之現況.....43
第二節 不同背景變項的跨國戀者在華人自尊、忍的行為與愛情關係滿意度之差異分析...46
第三節 跨國戀者與非跨國戀者在之華人自尊、忍的行為對愛情關係滿意度之差異分析...61
第四節 跨國戀者在華人自尊、忍的行為與愛情關係滿意度之相關分析......64
第五節 跨國戀者在華人自尊、忍的行為對愛情關係滿意度之迴歸分析......66
第六節 研究討論................................................68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77
第一節 結論...................................................77
第二節 限制...................................................77
第三節 建議...................................................79
參考書目........................................................82
中文部分......................................................82
英文部分.........................................................87
附錄一 跨國戀者華人自尊、忍的行為與愛情關係滿意度之相關研究問卷......91
附錄二 「華人多元自尊量表」使用同意書..............................97
附錄三 「忍的行為量表」使用同意書.................................98
附錄四 「關係評估量表」使用同意書.................................99
一、 中文部分
王宏仁、張書銘(2003)。商品化的台越跨國婚姻市場。台灣社會學,6,177-221。
王明輝(2006)。跨國婚姻親密關係之探討:以澎湖地區大陸媳婦的婚姻為例。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9(1),61-87。
王美文(2007)。大陸女性配偶課程學習的認識方式及其定位之研究。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學位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王郁茗、王慶福(2007)。大學生知覺其人際依附風格對愛情關係適應之影響。教育心理學報,38,397-415。
王碧君(2015)。新住民及其子女的教養問題與改善建議。台灣教育,695,21-28。
王慶福、林幸台、張德榮(1996)。愛情關係發展與適應之評量工具編製。中國測驗學會年刊,43,239-277。
王麗娜(2010)。東南亞跨國婚姻中的調適:台灣先生的視角。國立暨南大學東南亞研究所學位論文,未出版,南投縣。
布蘭登(1996)。自尊心:六項自尊基礎的實踐法(孫允寬譯)。台北:遠流。(原著出版年:1995)
白珊華(2009)。正向生活事件對幸福感、快樂感、自尊感的影響。佛光大學心理學研究所學位論文,未出版,宜蘭縣。
朱元祥、林燕卿(2008)。性與溝通。臺北市:幼獅文化。
何冠瑩(2004)。大學生愛情關係之生氣表達、生氣滿意度對愛情滿意度的影響。私立東吳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余沛玲(2004)。探討大學生親密關係滿意度之研究-以某科技大學為例。樹德科技大學人類性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余德慧(1991)。中國社會的人際痛苦及其分析。載於楊中芳、高尚仁(主編),中國人,中國心:人格與社會篇,291-336。台北:遠流出版公司。
利翠珊(1995)。夫妻互動歷程之探討—以台北地區年輕新婚夫妻為例的一項初探性研究。本土心理學研究,4,260-321。
利翠珊(2006)。華人婚姻韌性的形成與變化:概念釐清與理論建構。本土心理學研究,25,101-137。
利翠珊(2010)。夫妻間的忍與支持:對偶關係的效應。華人家人關係學術研討會發表論文。南港:中央研究院。
利翠珊(2012)。夫妻關係間的忍與婚姻滿意度之關連。中華心理衛生學刊,25(3),447-475。
利翠珊、蕭英玲(2008):華人婚姻品質的維繫:衝突與忍讓的中介效果。本土心理學研究,29,77-116。
利翠珊、蕭英玲(2016)。夫妻內隱情感經驗:感恩、忍與婚姻滿意度。本土心理學研究,45,93-128。
吳怡欣、張景媛(2000)。青少年自我尊重模式之驗證。教育心理學報,31(2),105-127。
吳承璋(2015)。大學生有意義的生活、自尊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諮商與應用心理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吳美雲(2001)。識字教育作為一個賦權運動:以外籍新娘生活適應輔導班為例探討。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李佩娟(2008)。台南縣市大專女性學生個人傳統性、個人現代性、華人多元特質自尊與共依附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李冠邑(2018)。成年人身體意象、自尊與愛情關係滿意度之相關研究。私立實踐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李娟慧(2000)。青少年自尊、社會支持與社會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李敏龍、楊國樞(1998)。中國人的忍:概念分析與實徵研究。本土心理學研究,10,3-68。
李敏龍、楊國樞(2005)。忍的心理與行為。載於楊國樞、黃光國、楊中芳(主編), 華人本土心理學,600-629。台北:遠流出版公司。
卓紋君(2000)。從兩性關係發展模式談兩性親密關係的分與合(上)。諮商與輔導,174,25-29。
卓紋君(2000)。從兩性關係發展模式談兩性親密關係的分與合(下)。諮商與輔導,175,19-23。
林以正、黃金蘭、李怡真(2011)。進退之間的拿捏: 忍的情境變異性與心理適應。本土心理學研究,35,57-100。
林永貞(2012)。戀愛中大學生愛情風格、性態度與親密關係滿意度之相關研究-以南部地區為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林君諭(2002)。東南亞外籍新娘識字學習之研究。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學位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杏足(1997)。諮商中當事人自尊改變歷程之分析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林杏足(2003)。青少年自尊量表編製報告。測驗學刊,50(2),223-256。
林素妃(2003)。知覺父母婚姻關係,性別角色與親密關係滿意度之分析研究—以大學生情侶為例。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林琦鎮(2018)。台美異國婚姻的衝突與解決之研究。國立臺灣科技大學應用外語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瑋芳、鄧傳忠、林以正、黃金蘭(2013)。進退有據:中庸對拿捏行為與心理適應之關係的調節效果。本土心理學研究,40,45-84。
林慧姿(2003)。國小六年級學童自尊、情緒調節與友誼之相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邱秋雲(2005)。跨國婚姻的美麗與哀愁-社會壓力下的婚姻關係探討。諮商與輔導,233,26-30。
范振義(2005)。大學生身體活動、情緒智力及自尊心之關係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未出版,嘉義縣。
唐美鈴(2012)。愛情關係、關係滿意度與分手調適之關係研究-以成年前期者為對象。私立亞洲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夏曉鵑(2000)。資本國際化下的國際婚姻–以台灣的“外籍新娘”現象爲例。台灣社會研究季刊,39,45-92。
徐嫚淳(2006)。國中生生活壓力、自尊與其幸福感之相關研究:以復原力的觀點探討。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翁雅萍(2018)。大學生多元自尊、拒絕敏感度與愛情關係適應之相關研究。臺北市立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翁嘉英、楊國樞與許燕(2004)。社會取向與個人取向的自尊:概念分析與實徵測量。「華人的自我歷程、自我概念及自我評價研討會」會議手冊暨論文集,宜蘭縣礁溪佛光人文社會學院心理學研究所。
張芳全(2009)。台灣新移民女性的教育需求。台灣教育,655,37-43。
張芳熒(2005)。愛情關係中對方衝突管理方式與自身關係滿意度之關聯。私立輔仁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新北市。
張春興(2006)。張氏心理學辭典。臺北:東華。
張時雯(2003)。大學生自我效能、衝突反應方式與戀愛關係品質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莊慧琳(2008)。大學生愛情關係之寂靜自我、愛情風格與關係滿意度之相關研
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莊慧琳(2008)。大學生愛情關係之寂靜自我、愛情風格與關係滿意度之相關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許燕、梁志翔(2006)。北京大學生多元自尊的解析。心理學探新,4,50-53。
郭為藩(1996)。自我心理學。台北市:師大書苑。
陳依芬(2008)。忍的情緒調控策略及其對心理適應之影響。臺灣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依芬、黃金蘭、林以正(2011)。忍的情緒調控策略與心理適應之關聯。本土心理學研究,35,3-56。
陳怡憓(2009)。大學生人際依附風格、自尊與愛情滿意度研究。國立嘉義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陳秉華、李素芬、林美珣(2008)。諮商中伴侶關係的自我協調歷程。本土心理學研究,29,117-182。
陳根旺(2003)。阿德勒取向探索活動對國小低自尊學生輔導效果之研究。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湘柔(2015)。成人愛情態度與愛情關係滿意度之相關研究。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諮商與應用心理學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陳雅卉(2009)。大學生自尊、憂鬱程度、社會支持與自殺意念之相關研究-以某大學為例。臺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學位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嘉誠(2001)。台灣地區外籍新娘幸福感之探討。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陸洛(2003)。人我關係之界定——「折衷自我」的現身。本土心理學研究,20,139-207。
彭信揚(2005)。外籍配偶的婚姻暴力問題與婚姻諮商。諮商與輔導,233,15-19。
曾于庭(2016)。國小教師成人依附風格、獨處能力與愛情關係滿意度之相關研究。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黃士倫(2017)。為什麼忍? 親密關係中的和諧動機與忍讓行為。臺灣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黃子韜(2016)。犧牲、忍的行為與關係品質之相關研究。國立東華大學諮商與臨床心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黃光國(2000)。關係與面子:華人社會中的衝突化解模式。載於陳烜之、梁覺(主編),邁進中的華人心理學,181-205。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黃光國(2009)。儒家關係主義:哲學反思、理論建構與實徵研究。台北:心理出版社。
黃光國、林敬堯(2011)。忍與心理適應。台北:心理。
黃明華(2005)。異國婚姻家庭父母管教態度與其子女生活適應、創意生活經驗關係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黃莉容(2012)。大學生之自尊,社會支持與愛情關係衝突因應方式之相關研究。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諮商與應用心理學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黃富順(2006)。新住民及其子女的教育問題與輔導。成人及終身教育雙月刊,13,29-35。
黃敬約(2017)。大學生家庭系統分化、愛情關係滿意度與分手調適之關係研究。私立亞洲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黃囇莉(1999)。人際和諧與衝突。台北:桂冠圖書公司。
黃囇莉(2002)。孰可忍?孰不可忍?從現代化的「批判」到本土化的「堅忍」之間。載於葉啓政(主編),現代化到本土化。台北: 遠流出版公司。
黃囇莉、鄭琬蓉、黃光國(2008)。邁向發聲之路:上下關係中“忍”的歷程與自我之轉化。本土心理學研究,29,3-76。
楊牧貞、黃光國(1980)。自我揭露的楔型模式及其相關變項。中華心理學刊,26(1),51-70。
楊國樞(1981)。國人的性格與行為:形成與蛻變。中華心理學學刊,23, 39-55。
楊國樞(2004)。華人自我的理論分析與實徵研究:社會取向與個人取向的觀點。本土心理學研究,22,11-80。
楊國樞、陸洛(2008)。中國人的自我:心理學的分析。台北:台大出版中心。
葉奕緯(2011)。青少年的父母管教、自尊與愛情關係之研究。私立大葉大學教育專業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詹欣怡(2013)。戀愛中忍的行為與愛情關係品質之相關研究。私立中國文化大學教育學院心理輔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鄒瓊美(2018)。跨國婚姻中的婚姻適應-以泰籍先生與臺灣太太為例。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系學位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廖偉傑(2013)。同理式忍讓、衝突與關係品質。私立中原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市。
廖莉彣(2014)。大學生自我分化、衝突因應方式與愛情關係滿意度之相關研究。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諮商與應用心理學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趙淑珠(2010)。未婚單身女性生活經驗之研究:婚姻意義的反思。教育心理學報,34(2),221-246。
劉立慈(2012)。大學生愛情關係之情緒表達衝突、生氣表達方式與衝突管理方對愛情關係滿意度之影響-以東吳大學為例。私立東吳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劉思遠(2010)。大學生的人格特質與愛情關係適應之研究。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劉翔平(2014)。自尊上癮症:我們時代的頭號心理疾病。台北:橡實文化。
潘君鳳(2005)。特質自尊與狀態自尊的關係:社會取向與個人取向的觀點。佛光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宜蘭縣。
蔡榮貴、黃月純(2004)。臺灣外籍配偶子女教育問題與因應策略。台灣教育,626,32-37。
鄭存琪(2005)。青少年自殺。慈濟醫學雜誌,17(2),39-44。
鄭羽芯(2006)。大學生人際依附風格、情緒表達方式與愛情關係滿意度之相關研究。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諮商與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賴佳樺(2013)。男同志身份認同狀態、伴侶關係滿意度與其所知覺的社會支持之研究。國立暨南國際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縣。
謝文宜、曾秀雲(2007)。探討伴侶關係滿意度及其相關因素:比較已婚夫妻、未婚情侶與同志伴侶的差異。台灣性學學刊,13,71-86。
謝秋嬋(2009)。大學生人際親密、自尊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輔仁大學,新北市。
謝馥璟(2014)。大學生親密關係中,溝通模式、性別角色取向與關係適應之關係研究。國立東華大學諮商與臨床心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
鐘重發(2004)。台灣男性擇娶外籍配偶之生活經驗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二、 英文部分
Bandura, A. (1977). Social Learning Theory.NJ: Prentice-Hall, Englewood Cliffs.
Banse, R. (2004). Adult attachment and marital satisfaction: Evidence for dyadic configuration effects. 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 21: 273–282.
Baumeister, R. F., Campbell, J. D., Krueger, J. I., & Vohs, K. D. (2003). Does high self-esteem cause better performance, interpersonal success, happiness, or healthier lifestyles? Psychological Science , 4, 1–44.
Blascovich, J., & Tomaka, J. (1991). Measures of self-esteem. In J. P. Robinson, P. R.
Buhrmester, D. (1990). Intimacy of friendship, interpersonal competence, and adjustment during preadolescence and adolescence. Child Development, 61,1101-1111.
Callaghan, P.(2004).Exercise: A neglected intervention in mental health care.Journal of Psychiatric & Mental Health Nursing,11,476-483.
Cho, W. C. & Cross, S. E.(1995).Taiwanese love styles and their association with self-esteem and relationship quality. Genetic Social and General Psychology Monographs, 121(3), 283-309.
Chou, K. L. (2000). Intimacy and psychological adjustment in Hong Kong Chinese adolescents. The Journal of Genetic Psychology, 161(2), 141-151.
Cooley, C. H. (1902). Human nature and social order. New York: Scribner’s.
Coopersmith, S. (1967). The antecedents of self-esteem. San Francisco, CA: Freeman.
Coopersmith, S. (1987). Self-Esteem Inventories. Palo Alto, CA: Consulting Psychologists Press.
Cramer, D. (2000). Relationship Satisfaction and Conflict Style in Romantic Relationships. The Journal of psychology, 134(3), 337-341.
Deci, E. L., & Ryan, R. M. (1995). Human autonomy: The basis for true self-esteem. In M. Kemis.Efficacy, agency, and self-esteem (pp.31-49). New York: Plenum.
Diener, E., and Diener, M. (1995). Cross-cultural correlates of life satisfaction and self-Esteem. Journal of Personality & Social Psychology. 68(4), 653-663.
Heine, S. J., Lehman, D. R., Markus, H. R., & Kitayama, S. (1999). Is there a universal need for positive self-regard? Psychological Review, 106(4),766-794.
Hendrick, S. S. (1988). A generic measure of relationship satisfaction.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50(1), 93-98.
Hoyle, R. H., Kernis, M. H., Leary, M. R., & Baldwin, M. W. (1999).Social psychology series. Selfhood: Identity, esteem, regulation.Boulder, CO, US: Westview Press.
James, W. (1981).The Principles of Psychology.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Josephs, R. A., Markus, H.R., & Tafarodi, R. W. (1992).Gender and self-esteem.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60, 391-402.
Lemay, E. P., Jr., & Dudley, K. L. (2011). Caution: Fragile! Regulating the interpersonal security of chronically insecure partner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Social Psychology, 100(4), 681-702.
Luciano, E. C., & Orth, U. (2016). Transitions in romantic relationships and development of self-esteem.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12,307-328.
Markus, H. R., & Kitayama, S. (1991). Culture and the self: Implication for cognition, emotion, and motivation. Psychological Review, 98, 224-253.
Markus, H. R., & Kitayama, S. J. P. r. (1991). Culture and the self: Implications for cognition, emotion, and motivation. Psychological review. 98(2), 224.
Maslow, A. H. (1970). 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2nd ed.).New York: Harper & Row
McCarthy, J. D., & Hoge, D. R. (1982). Analysis of age effects in longitudinal studies of adolescent self-esteem.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18(3), 372.
Mead, G. H. (1934). Mind, self, and society from the standpoint of a social behaviorist. Chicago :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Mie Kito&Kosuke Sato(2017). The effect of self-esteem on marital satisfaction: Applying the Actor-Partner Interdependence Model with dyadic data from spouses.The Japanes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56(2) ,187-104.
Morling, B., & Fiske, S. T. (1999).Defining and Measuring Harmony Control. Journal of Research in Personality, 33(4), 379–414.
Murray, P., Rose, G., Bellavia, J., Holmes, A., Kusche. (2002). When rejection stings:How self-esteem constrains relationship- enhancement processe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83, 556-573.
Murray, S. L., Holmes, J. G., & Collins, N. L. (2006). Optimizing assurance: The risk regulation system in relationships.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32(5), 641-666.
Orth, U., Robins, R. W., & Widaman, K. F. (2012). Life-span development of self-esteem and its effects on important life outcome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02, 1271-1288.
Overholster, J. C., Adams, D. M., Lehnert, K. L., & Brinkman, D. C. (1995). Self-esteem deficits and suicidal tendencies among adolescents. Journal of American Academic Child Adolescence Psychiatry, 37, 919-928.
Rosenberg, M. (1965). Society and the adolescent self-image.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Rosenberg, M. (1989). Society and adolescen self-image.Middletown,Conn :Wesleyan University Press.
Rosenberg, M.(1979). Conceiving the self. New York : Basic Book.
Rosenberg, M., Schoenbach, C., Schooler, C., & Rosenberg, F.(1995). Global Self-Esteem and Specific Self-Eeteem:Different Concepts,Different outcomes.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Washington, DC:American Sociological Association.
Sciangula, A., & Morry, M. M. (2009). Self-esteem and perceived regard: How I see myself affects my relationship satisfactio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149, 143–158.
Stanwyck, D. J. (1983). Self-esteem through the life span.Family & Community Health: The Journal of Health Promotion & Maintenance, 6(2), 11-28.
Sternberg, R. J., & Barnes, M. J. (1985). Real and ideal others in romantic relationships: Is four a crowd.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49,1589-1596.
Street, S. & Isaacs, M. (1998). Self-esteem: Justifying its existence. Professional School Counseling, 1(3), 46-50.
Tsai, J. L., Ying, Y. W., Lee, & Peter, A. (2001).Cultural Predictors of Self-Esteem : A Study of Chinese American Female and Male Young Adults. Cultural Diversity & Ethnic Minority Psychology, 7, 284-297.
Waite, L. J. (1995). Does marriage matter? Demography, 32, 483-507.
Well, L. E., & Marwell, G.(1976). Self-esteem :Its conceptualization and measurement.CA:Sage.
Whisman, M. A., & Kwon, P.(1993). Life stress and dysphoria: The role of self-esteem and hopelessnes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65(5), 1054-1060.
White, G. (1980). Physical attractiveness and courtship progres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39, 660-668.
Winch, G. (2013). Emotional First Aid: Healing Rejection, Guilt, Failure, and Other Everyday Hurts: Penguin.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