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 中文部分 王宏仁、張書銘(2003)。商品化的台越跨國婚姻市場。台灣社會學,6,177-221。 王明輝(2006)。跨國婚姻親密關係之探討:以澎湖地區大陸媳婦的婚姻為例。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9(1),61-87。 王美文(2007)。大陸女性配偶課程學習的認識方式及其定位之研究。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學位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王郁茗、王慶福(2007)。大學生知覺其人際依附風格對愛情關係適應之影響。教育心理學報,38,397-415。 王碧君(2015)。新住民及其子女的教養問題與改善建議。台灣教育,695,21-28。 王慶福、林幸台、張德榮(1996)。愛情關係發展與適應之評量工具編製。中國測驗學會年刊,43,239-277。 王麗娜(2010)。東南亞跨國婚姻中的調適:台灣先生的視角。國立暨南大學東南亞研究所學位論文,未出版,南投縣。 布蘭登(1996)。自尊心:六項自尊基礎的實踐法(孫允寬譯)。台北:遠流。(原著出版年:1995) 白珊華(2009)。正向生活事件對幸福感、快樂感、自尊感的影響。佛光大學心理學研究所學位論文,未出版,宜蘭縣。 朱元祥、林燕卿(2008)。性與溝通。臺北市:幼獅文化。 何冠瑩(2004)。大學生愛情關係之生氣表達、生氣滿意度對愛情滿意度的影響。私立東吳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余沛玲(2004)。探討大學生親密關係滿意度之研究-以某科技大學為例。樹德科技大學人類性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余德慧(1991)。中國社會的人際痛苦及其分析。載於楊中芳、高尚仁(主編),中國人,中國心:人格與社會篇,291-336。台北:遠流出版公司。 利翠珊(1995)。夫妻互動歷程之探討—以台北地區年輕新婚夫妻為例的一項初探性研究。本土心理學研究,4,260-321。 利翠珊(2006)。華人婚姻韌性的形成與變化:概念釐清與理論建構。本土心理學研究,25,101-137。 利翠珊(2010)。夫妻間的忍與支持:對偶關係的效應。華人家人關係學術研討會發表論文。南港:中央研究院。 利翠珊(2012)。夫妻關係間的忍與婚姻滿意度之關連。中華心理衛生學刊,25(3),447-475。 利翠珊、蕭英玲(2008):華人婚姻品質的維繫:衝突與忍讓的中介效果。本土心理學研究,29,77-116。 利翠珊、蕭英玲(2016)。夫妻內隱情感經驗:感恩、忍與婚姻滿意度。本土心理學研究,45,93-128。 吳怡欣、張景媛(2000)。青少年自我尊重模式之驗證。教育心理學報,31(2),105-127。 吳承璋(2015)。大學生有意義的生活、自尊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諮商與應用心理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吳美雲(2001)。識字教育作為一個賦權運動:以外籍新娘生活適應輔導班為例探討。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李佩娟(2008)。台南縣市大專女性學生個人傳統性、個人現代性、華人多元特質自尊與共依附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李冠邑(2018)。成年人身體意象、自尊與愛情關係滿意度之相關研究。私立實踐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李娟慧(2000)。青少年自尊、社會支持與社會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李敏龍、楊國樞(1998)。中國人的忍:概念分析與實徵研究。本土心理學研究,10,3-68。 李敏龍、楊國樞(2005)。忍的心理與行為。載於楊國樞、黃光國、楊中芳(主編), 華人本土心理學,600-629。台北:遠流出版公司。 卓紋君(2000)。從兩性關係發展模式談兩性親密關係的分與合(上)。諮商與輔導,174,25-29。 卓紋君(2000)。從兩性關係發展模式談兩性親密關係的分與合(下)。諮商與輔導,175,19-23。 林以正、黃金蘭、李怡真(2011)。進退之間的拿捏: 忍的情境變異性與心理適應。本土心理學研究,35,57-100。 林永貞(2012)。戀愛中大學生愛情風格、性態度與親密關係滿意度之相關研究-以南部地區為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林君諭(2002)。東南亞外籍新娘識字學習之研究。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學位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杏足(1997)。諮商中當事人自尊改變歷程之分析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林杏足(2003)。青少年自尊量表編製報告。測驗學刊,50(2),223-256。 林素妃(2003)。知覺父母婚姻關係,性別角色與親密關係滿意度之分析研究—以大學生情侶為例。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林琦鎮(2018)。台美異國婚姻的衝突與解決之研究。國立臺灣科技大學應用外語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瑋芳、鄧傳忠、林以正、黃金蘭(2013)。進退有據:中庸對拿捏行為與心理適應之關係的調節效果。本土心理學研究,40,45-84。 林慧姿(2003)。國小六年級學童自尊、情緒調節與友誼之相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邱秋雲(2005)。跨國婚姻的美麗與哀愁-社會壓力下的婚姻關係探討。諮商與輔導,233,26-30。 范振義(2005)。大學生身體活動、情緒智力及自尊心之關係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未出版,嘉義縣。 唐美鈴(2012)。愛情關係、關係滿意度與分手調適之關係研究-以成年前期者為對象。私立亞洲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夏曉鵑(2000)。資本國際化下的國際婚姻–以台灣的“外籍新娘”現象爲例。台灣社會研究季刊,39,45-92。 徐嫚淳(2006)。國中生生活壓力、自尊與其幸福感之相關研究:以復原力的觀點探討。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翁雅萍(2018)。大學生多元自尊、拒絕敏感度與愛情關係適應之相關研究。臺北市立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翁嘉英、楊國樞與許燕(2004)。社會取向與個人取向的自尊:概念分析與實徵測量。「華人的自我歷程、自我概念及自我評價研討會」會議手冊暨論文集,宜蘭縣礁溪佛光人文社會學院心理學研究所。 張芳全(2009)。台灣新移民女性的教育需求。台灣教育,655,37-43。 張芳熒(2005)。愛情關係中對方衝突管理方式與自身關係滿意度之關聯。私立輔仁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新北市。 張春興(2006)。張氏心理學辭典。臺北:東華。 張時雯(2003)。大學生自我效能、衝突反應方式與戀愛關係品質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莊慧琳(2008)。大學生愛情關係之寂靜自我、愛情風格與關係滿意度之相關研 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莊慧琳(2008)。大學生愛情關係之寂靜自我、愛情風格與關係滿意度之相關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許燕、梁志翔(2006)。北京大學生多元自尊的解析。心理學探新,4,50-53。 郭為藩(1996)。自我心理學。台北市:師大書苑。 陳依芬(2008)。忍的情緒調控策略及其對心理適應之影響。臺灣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依芬、黃金蘭、林以正(2011)。忍的情緒調控策略與心理適應之關聯。本土心理學研究,35,3-56。 陳怡憓(2009)。大學生人際依附風格、自尊與愛情滿意度研究。國立嘉義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陳秉華、李素芬、林美珣(2008)。諮商中伴侶關係的自我協調歷程。本土心理學研究,29,117-182。 陳根旺(2003)。阿德勒取向探索活動對國小低自尊學生輔導效果之研究。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湘柔(2015)。成人愛情態度與愛情關係滿意度之相關研究。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諮商與應用心理學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陳雅卉(2009)。大學生自尊、憂鬱程度、社會支持與自殺意念之相關研究-以某大學為例。臺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學位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嘉誠(2001)。台灣地區外籍新娘幸福感之探討。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陸洛(2003)。人我關係之界定——「折衷自我」的現身。本土心理學研究,20,139-207。 彭信揚(2005)。外籍配偶的婚姻暴力問題與婚姻諮商。諮商與輔導,233,15-19。 曾于庭(2016)。國小教師成人依附風格、獨處能力與愛情關係滿意度之相關研究。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黃士倫(2017)。為什麼忍? 親密關係中的和諧動機與忍讓行為。臺灣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黃子韜(2016)。犧牲、忍的行為與關係品質之相關研究。國立東華大學諮商與臨床心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黃光國(2000)。關係與面子:華人社會中的衝突化解模式。載於陳烜之、梁覺(主編),邁進中的華人心理學,181-205。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黃光國(2009)。儒家關係主義:哲學反思、理論建構與實徵研究。台北:心理出版社。 黃光國、林敬堯(2011)。忍與心理適應。台北:心理。 黃明華(2005)。異國婚姻家庭父母管教態度與其子女生活適應、創意生活經驗關係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黃莉容(2012)。大學生之自尊,社會支持與愛情關係衝突因應方式之相關研究。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諮商與應用心理學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黃富順(2006)。新住民及其子女的教育問題與輔導。成人及終身教育雙月刊,13,29-35。 黃敬約(2017)。大學生家庭系統分化、愛情關係滿意度與分手調適之關係研究。私立亞洲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黃囇莉(1999)。人際和諧與衝突。台北:桂冠圖書公司。 黃囇莉(2002)。孰可忍?孰不可忍?從現代化的「批判」到本土化的「堅忍」之間。載於葉啓政(主編),現代化到本土化。台北: 遠流出版公司。 黃囇莉、鄭琬蓉、黃光國(2008)。邁向發聲之路:上下關係中“忍”的歷程與自我之轉化。本土心理學研究,29,3-76。 楊牧貞、黃光國(1980)。自我揭露的楔型模式及其相關變項。中華心理學刊,26(1),51-70。 楊國樞(1981)。國人的性格與行為:形成與蛻變。中華心理學學刊,23, 39-55。 楊國樞(2004)。華人自我的理論分析與實徵研究:社會取向與個人取向的觀點。本土心理學研究,22,11-80。 楊國樞、陸洛(2008)。中國人的自我:心理學的分析。台北:台大出版中心。 葉奕緯(2011)。青少年的父母管教、自尊與愛情關係之研究。私立大葉大學教育專業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詹欣怡(2013)。戀愛中忍的行為與愛情關係品質之相關研究。私立中國文化大學教育學院心理輔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鄒瓊美(2018)。跨國婚姻中的婚姻適應-以泰籍先生與臺灣太太為例。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系學位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廖偉傑(2013)。同理式忍讓、衝突與關係品質。私立中原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市。 廖莉彣(2014)。大學生自我分化、衝突因應方式與愛情關係滿意度之相關研究。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諮商與應用心理學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趙淑珠(2010)。未婚單身女性生活經驗之研究:婚姻意義的反思。教育心理學報,34(2),221-246。 劉立慈(2012)。大學生愛情關係之情緒表達衝突、生氣表達方式與衝突管理方對愛情關係滿意度之影響-以東吳大學為例。私立東吳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劉思遠(2010)。大學生的人格特質與愛情關係適應之研究。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劉翔平(2014)。自尊上癮症:我們時代的頭號心理疾病。台北:橡實文化。 潘君鳳(2005)。特質自尊與狀態自尊的關係:社會取向與個人取向的觀點。佛光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宜蘭縣。 蔡榮貴、黃月純(2004)。臺灣外籍配偶子女教育問題與因應策略。台灣教育,626,32-37。 鄭存琪(2005)。青少年自殺。慈濟醫學雜誌,17(2),39-44。 鄭羽芯(2006)。大學生人際依附風格、情緒表達方式與愛情關係滿意度之相關研究。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諮商與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賴佳樺(2013)。男同志身份認同狀態、伴侶關係滿意度與其所知覺的社會支持之研究。國立暨南國際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縣。 謝文宜、曾秀雲(2007)。探討伴侶關係滿意度及其相關因素:比較已婚夫妻、未婚情侶與同志伴侶的差異。台灣性學學刊,13,71-86。 謝秋嬋(2009)。大學生人際親密、自尊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輔仁大學,新北市。 謝馥璟(2014)。大學生親密關係中,溝通模式、性別角色取向與關係適應之關係研究。國立東華大學諮商與臨床心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 鐘重發(2004)。台灣男性擇娶外籍配偶之生活經驗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二、 英文部分 Bandura, A. (1977). Social Learning Theory.NJ: Prentice-Hall, Englewood Cliffs. Banse, R. (2004). Adult attachment and marital satisfaction: Evidence for dyadic configuration effects. 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 21: 273–282. Baumeister, R. F., Campbell, J. D., Krueger, J. I., & Vohs, K. D. (2003). Does high self-esteem cause better performance, interpersonal success, happiness, or healthier lifestyles? Psychological Science , 4, 1–44. Blascovich, J., & Tomaka, J. (1991). Measures of self-esteem. In J. P. Robinson, P. R. Buhrmester, D. (1990). Intimacy of friendship, interpersonal competence, and adjustment during preadolescence and adolescence. Child Development, 61,1101-1111. Callaghan, P.(2004).Exercise: A neglected intervention in mental health care.Journal of Psychiatric & Mental Health Nursing,11,476-483. Cho, W. C. & Cross, S. E.(1995).Taiwanese love styles and their association with self-esteem and relationship quality. Genetic Social and General Psychology Monographs, 121(3), 283-309. Chou, K. L. (2000). Intimacy and psychological adjustment in Hong Kong Chinese adolescents. The Journal of Genetic Psychology, 161(2), 141-151. Cooley, C. H. (1902). Human nature and social order. New York: Scribner’s. Coopersmith, S. (1967). The antecedents of self-esteem. San Francisco, CA: Freeman. Coopersmith, S. (1987). Self-Esteem Inventories. Palo Alto, CA: Consulting Psychologists Press. Cramer, D. (2000). Relationship Satisfaction and Conflict Style in Romantic Relationships. The Journal of psychology, 134(3), 337-341. Deci, E. L., & Ryan, R. M. (1995). Human autonomy: The basis for true self-esteem. In M. Kemis.Efficacy, agency, and self-esteem (pp.31-49). New York: Plenum. Diener, E., and Diener, M. (1995). Cross-cultural correlates of life satisfaction and self-Esteem. Journal of Personality & Social Psychology. 68(4), 653-663. Heine, S. J., Lehman, D. R., Markus, H. R., & Kitayama, S. (1999). Is there a universal need for positive self-regard? Psychological Review, 106(4),766-794. Hendrick, S. S. (1988). A generic measure of relationship satisfaction.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50(1), 93-98. Hoyle, R. H., Kernis, M. H., Leary, M. R., & Baldwin, M. W. (1999).Social psychology series. Selfhood: Identity, esteem, regulation.Boulder, CO, US: Westview Press. James, W. (1981).The Principles of Psychology.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Josephs, R. A., Markus, H.R., & Tafarodi, R. W. (1992).Gender and self-esteem.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60, 391-402. Lemay, E. P., Jr., & Dudley, K. L. (2011). Caution: Fragile! Regulating the interpersonal security of chronically insecure partner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Social Psychology, 100(4), 681-702. Luciano, E. C., & Orth, U. (2016). Transitions in romantic relationships and development of self-esteem.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12,307-328. Markus, H. R., & Kitayama, S. (1991). Culture and the self: Implication for cognition, emotion, and motivation. Psychological Review, 98, 224-253. Markus, H. R., & Kitayama, S. J. P. r. (1991). Culture and the self: Implications for cognition, emotion, and motivation. Psychological review. 98(2), 224. Maslow, A. H. (1970). 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2nd ed.).New York: Harper & Row McCarthy, J. D., & Hoge, D. R. (1982). Analysis of age effects in longitudinal studies of adolescent self-esteem.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18(3), 372. Mead, G. H. (1934). Mind, self, and society from the standpoint of a social behaviorist. Chicago :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Mie Kito&Kosuke Sato(2017). The effect of self-esteem on marital satisfaction: Applying the Actor-Partner Interdependence Model with dyadic data from spouses.The Japanes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56(2) ,187-104. Morling, B., & Fiske, S. T. (1999).Defining and Measuring Harmony Control. Journal of Research in Personality, 33(4), 379–414. Murray, P., Rose, G., Bellavia, J., Holmes, A., Kusche. (2002). When rejection stings:How self-esteem constrains relationship- enhancement processe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83, 556-573. Murray, S. L., Holmes, J. G., & Collins, N. L. (2006). Optimizing assurance: The risk regulation system in relationships.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32(5), 641-666. Orth, U., Robins, R. W., & Widaman, K. F. (2012). Life-span development of self-esteem and its effects on important life outcome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02, 1271-1288. Overholster, J. C., Adams, D. M., Lehnert, K. L., & Brinkman, D. C. (1995). Self-esteem deficits and suicidal tendencies among adolescents. Journal of American Academic Child Adolescence Psychiatry, 37, 919-928. Rosenberg, M. (1965). Society and the adolescent self-image.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Rosenberg, M. (1989). Society and adolescen self-image.Middletown,Conn :Wesleyan University Press. Rosenberg, M.(1979). Conceiving the self. New York : Basic Book. Rosenberg, M., Schoenbach, C., Schooler, C., & Rosenberg, F.(1995). Global Self-Esteem and Specific Self-Eeteem:Different Concepts,Different outcomes.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Washington, DC:American Sociological Association. Sciangula, A., & Morry, M. M. (2009). Self-esteem and perceived regard: How I see myself affects my relationship satisfactio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149, 143–158. Stanwyck, D. J. (1983). Self-esteem through the life span.Family & Community Health: The Journal of Health Promotion & Maintenance, 6(2), 11-28. Sternberg, R. J., & Barnes, M. J. (1985). Real and ideal others in romantic relationships: Is four a crowd.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49,1589-1596. Street, S. & Isaacs, M. (1998). Self-esteem: Justifying its existence. Professional School Counseling, 1(3), 46-50. Tsai, J. L., Ying, Y. W., Lee, & Peter, A. (2001).Cultural Predictors of Self-Esteem : A Study of Chinese American Female and Male Young Adults. Cultural Diversity & Ethnic Minority Psychology, 7, 284-297. Waite, L. J. (1995). Does marriage matter? Demography, 32, 483-507. Well, L. E., & Marwell, G.(1976). Self-esteem :Its conceptualization and measurement.CA:Sage. Whisman, M. A., & Kwon, P.(1993). Life stress and dysphoria: The role of self-esteem and hopelessnes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65(5), 1054-1060. White, G. (1980). Physical attractiveness and courtship progres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39, 660-668. Winch, G. (2013). Emotional First Aid: Healing Rejection, Guilt, Failure, and Other Everyday Hurts: Pengu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