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3.144.222.209)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作者(中文):周娟如
作者(外文):Chou, Jyuan-Ru
論文名稱(中文):傳統祭典飲食文化融入都會區排灣族語教學設計 -以cinavu、qavay、vinengel為例
論文名稱(外文):Intergrating Festival Food Culture into Paiwan Language Teaching in Urban Area: A Case Study on cinavu, qavay, and vinengel
指導教授(中文):葉美利
指導教授(外文):Yeh, Mei-Li
口試委員(中文):李佩容
謝富惠
口試委員(外文):Li, Pri-rong
Xie, Fu-hui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清華大學
系所名稱:臺灣語言研究與教學研究所
學號:210425103
出版年(民國):112
畢業學年度:111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60
中文關鍵詞:祭典飲食文化排灣族課程設計5W1H體驗式學習法
外文關鍵詞:festival food culturePaiwan peoplecurriculum design5W1Hexperiential learning method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20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收藏:0
排灣族的傳統飲食正逐漸式微,尤其是祭典飲食更加嚴重受影響。雖然從網路上能夠獲取到許多有關cinavu其次是qavay的資訊,讓大家對這些飲食變得耳熟能詳,然而對vinengel是很陌生。這些食物被認為只是傳統美食,事實上cinavu、qavay、vinengel在傳統的排灣族社會中扮演著祭典飲食的角色。隨著這些食物在市場上以微薄的金額買到,所涵蓋的文化意涵逐漸淡薄了。品嘗過後,人們最終的感受只剩下「很好吃」,而對其背後的文化意義漸漸模糊。
研究者認為有必要向學生傳遞正確的文化知識,讓他們能夠明瞭這些飲食的重要性。這樣一來,學生們將能更好地理解這些飲食在排灣族社會中的地位和角色,以及它們所承載的傳統價值觀和信仰。這樣的教育將有助於保護和傳承排灣族的文化遺產,並讓更多人意識到這些飲食的獨特之處。
本研究先以5W1H(What: cinavu、qavay、vinengel「是什麼?」Who:「誰做?」Where:「在哪裡做?」When:「何時吃?」Why:「為什麼吃?」How:「如何做?」)為主軸採集語料,分析三種祭典飲食的內涵與意義,接著轉化田調採集成果為教材,並透過教學設計實施cinavu的教學,透過教學讓學生深入了解排灣族傳統祭典飲食。研究者希望改變過去傳統的教學方法,不再以單向的說教方式呈現教材,而是轉向創造體驗學習環境,讓學生能夠理解並實際製作cinavu。結果顯示透過「體驗式學習」,可以在「做中學,學中做」的主動學習過程中,提升學生的學習動機。這種教學方法能夠激發學生的興趣和參與度,透過教育,我們能夠讓更多人認識這些食物背後的文化價值並讓他們更深入地體驗和理解排灣族傳統祭典飲食的價值和意義。
The traditional diet of the Paiwan people is gradually declining, especially the festival diet has been seriously affected. Although a lot of information about cinavu followed by qavay can be obtained from the Internet. However, most people are not unfamiliar with vnengel. In fact, cinavu, qavay, vinengel, the food generally thought as only raditional delicacie, play the role of ritual food in traditional Paiwan society. As these foods are bought in the market for meager sums, the cultural meaning involved gradually fades away. After tasting, people's final feeling is only "delicious", and the cultural meaning behind it is gradually blurred.
It is necessary to impart culturally correct knowledge to students so that they could understand the importance of these diets. In doing so, students will better understand the place and role of these foods in Paiwan society, and the traditional values and beliefs they carry. Such education will help preserve and pass on the cultural heritage of the Paiwan people and make more people aware of the uniqueness of these diets.
This research starts with 5W1H (What: What is cinavu/qavay/vinegel?" Why: "Why eat it"? Who: "Who makes it"? Where: "Where"? When: "When to eat it"? How: "How to make it") to collect data concerning these foods, analyze the connotation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three kinds of ceremonial food, and then transform the research results of fieldwork into teaching materials and teaching design. The researcher hopes to change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s in the past, instead of presenting teaching materials through teacher’s monologue lecturing, an experiential learning environment is created so that students can understand what is cinavu and experience making cinavu.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rough "experiential learning", students’ learning motivation get enhanced through the "learning by doing, doing by learning" process. This teaching method can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 and participation. Through education, we can let more people know the cultural value behind these foods and allow them to experience and understand the value and significance of Paiwan traditional festival foods more deeply.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1
1.1研究背景 2
1.2研究動機 3
1.3研究目的 4
1.5名詞釋義 5
1.5.1文化的意義 5
1.5.2排灣族 6
1.5.3排灣族vusam 18
1.5.4排灣族傳統教育 18
1.5.5體驗式學習(experiential learning) 19
第二章 研究方法 21
2.1 研究架構 21
2.2田野調查 22
第三章 田調資料與分析 26
3.1 cinavu資料整理與分析 26
3.1.1 papu ngadan tua cinavu? cinavu「命名」? 26
3.1.2 What: anema a cinavu? cinavu「是什麼」? 28
3.1.3 Who: ti ima seman cinavu?「誰做」cinavu? 29
3.1.4 Where: i nuan a cemavu tua cinavu? 在哪裡包cinavu? 30
3.1.5 When: nungida keman tua cinavu? 「何時吃」cinavu? 30
3.1.6 Why: akumaya cemavu tua cinavu?「為什麼做」cinavu? 31
3.1.7 How: kudain a cemavu tua cinavu?「如何包」cinavu? 31
3.1.8小結 35
3.2 qavay訪談資料整理與分析 38
3.2.1 papu ngadan tua qavay? qavay「命名」? 38
3.2.2 What: anema a qavay? qavay「是什麼」? 39
3.2.3 Who: ti ima seman qavay?「誰做」qavay? 39
3.2.4 Where: i nuan a seman qavay?「在哪裡包」qavay? 40
3.2.5 When: nungida keman tua qavay?「何時吃」qavay? 40
3.2.6 Why: akumaya seman qavay?「為什麼做」qavay? 41
3.2.7 How: kudain a qavay? 「如何包」? 41
3.2.8小結 52
3.3 vinengel訪談資料整理與分析 55
3.3.1 papu ngadan tua vinengel? vinengel「命名」? 55
3.3.2 What: anema vinengel? vinengel「是什麼」? 56
3.3.3 Who: ti ima seman vinengel?「誰做」vinengel? 56
3.3.4 Where: i nuan a seman vinengel ?「在哪裡做」vinengel? 56
3.3.5 When: nungida keman tua vinengel? 「何時吃」vinengel? 56
3.3.6 Why: akumaya seman vinengel?「為什做」vinengel? 57
3.3.7 How: kudain a cemavu ta vinengel?「如何包」? 57
3.3.8小結 64
4.1教學活動設計 74
4.1.1 編製的流程 74
4.1.2 教學設計理念 75
4.1.3 教學活動設計架構 75
4.2 教學實施 76
4.2.1 教學對象 76
4.2.2 教學步驟 76
4.2.3 學習成效 78
4.2.4實施後的反思與建議 79
4.3 本教案實施於新課綱之可行性 82
4.3.1 九年一貫課程(原住民族語)目標 82
4.3.3 本教學方案與十二年課綱課程之教育目標 83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86
5.1 結論 86
5.2 建議 87
5.2.1對學校或教學者有以下建議 87
5.2.2對有志研究傳統祭典飲食的研究者的建議 88
5.2.3對政府相關單位建議 88
5.3 研究限制與未來發展方向 89
引用文獻 91
附錄一:田野調查訪談人內容 95
附錄二:教學活動教案設計 129
附錄三:學習自評表 158
附錄四:學習單 159
引用文獻
Calivat Gadu 鍾興華,(2016)。〈排灣族家屋名怎麼處理?〉。《原教界:原住民族教育情報誌》,第67期:29。
Hinton, Leanne. 2001. Teaching method. In L. Hinton and K. Hale (eds.), The Green Book of Language Revitalization in Practice, 177-194. Brill.
Lasswell, H. D. (1948). 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communication in society. In L. Bryson (ed.), The Communication of Ideas, 37-51. New York: Harper and Row.
Nunan, David. 1992. Research Methods in Language Learning.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大衛•庫伯(1984)。《體驗學習:體驗——學習發展的源泉》(Experiential Learning: Experience as the source of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王燦明、朱水萍譯 (2008)。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小川尚義、淺井惠倫 (1935)。《原語による臺灣高砂族傳說集》。臺北帝國大學言語學硏究室。
尤秀珠(2007)。《排灣族語創意童謠教材第二集》。屏東:排灣族語創意教學坊。
王淑芳 (2017)。〈桃園市官路缺地區原住民族的遷徙與教育適應〉。《臺灣教育評論月刊》,第6期,140-146。
王艷君 (2014)。文化在華語作為第二語言學中的融入性。漢學研究中心寰宇漢學講座。2014年12月23日。取自:https://ccs.ncl.edu.tw/files/%E7%8E%8B%E6%95%99%E6%8E%88%E6%91%98%E8%A6%81.pdf
何大安( 1978)。〈五種排灣方言的初步比較〉。《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所集刊》,49卷,第4期,565-680。
宋梅硯 (2010)。〈語言文化教學與文化體驗研究〉。《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4期,142-147。
李壬癸 (1997)。《台灣南島民族的族群與遷徙》。台北:常民文化出版。
李台元 (2007)。《台灣原住民族語言研究史及其評估》,教育部《民族學報》,第26期,165-190。
李俊昱(2012)。《都市原住民族語教學之研究:以桃園縣國民小學為例》。碩士論文,元智大學/社會暨政策科學學系研究所。
汪福寶、莊華峰著 (1994)。《中國飲食文化辭典》。安徽人民出版社。
周得禎(2001)。《排灣族教育:民族誌之研究》。五南出版社。
拉夫琅斯.卡拉雲漾 嚴新富,(2013)。《山林的智慧-排灣族tjaqavuquvulj群民族植物誌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文化園區管理局。
林志光 (2002)。《族語教學之行動研究─以一個排灣族族語兼課教師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東:國立台東大學教育研究所。
徐立仁 (2003)。《臺灣平埔族飲食文化研究─以臺南縣左鎮鄉平埔族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南大學鄉土文化研究所。
孫大川 (2001)。〈母語是通往祖靈的護照〉,大衛,克里斯托 (2000/2001) Language Death。周蔚譯,《語言的死亡》。台北:貓頭鷹出版社。
高佩文(2006)。《排灣族VUSAM制度與性別角色變遷之研究:以紮蘭村女性VUSAM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
張如慧 (2002)。〈都市原住民族語教學之理想與實踐〉。《原住民教育》,第26期,69-87。
張金生(2013)。〈Mamazangiljang:傳統排灣族政治社會研究之回顧〉。《民族學界》,第32期,223-246。
張鈺欣、楊秀萍著 (2004)。《飲食文化概論章》。揚智文化。
許功明、柯惠譯 (2004)。《排灣族古樓村祭儀與文化》。稻鄉出版社。
許韋晟 Lowking Nowbucyang (2020)。〈十二年國教新課綱下原住民族語言教材的現況與發展〉。《臺灣教育評論月刊》,9(3),38-40。
陳奇祿(1992)。《臺灣土著文化研究》。聯經出版公司。
莊錦華(2007。〈從客語認證談客家話在台灣之永續發展〉,鄭錦全、何大安、蕭素英、江敏華、張永利編《語言政策的多元文化思考》,143-158。台北市:中研院語言學研究所。
傅及光 (2015)。《唐代飲食文化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高雄: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研究所。
游汝杰 (1989 )。《中國文化語言學引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童春發 (2001)。《台灣原住民史-排灣族史篇》。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覃光廣、馮利、陳樸著(1988)。《文化學詞典》。中央民族學院出版社。
黃美金 (2003)。原住民族語言能力認證:回顧與展望一文的觀感。《原住民教育季刊》,第30期,142 – 144。
達西屋拉彎.畢馬 (田哲益) (2002)。《臺灣的原住民排灣族》。臺北:臺原出版社。
鈴木 質(1999)。《台灣原住民風俗》。王美晶(譯)。原民文化出版社。
廖傑隆(2008)。《都市原住民族語政策研究—以臺北市語言巢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研究所。
劉世閔、鄭姿妮(2013)。〈一位魯凱族校長推展原住民民族教育之個案研究〉。《教育理論與實踐學刊》,第12期,121-153。
劉美慧(2001)。〈文化回應教學:理論、研究與實踐〉,《課程與教學》,4卷4期,143 - 151。
撒古流.巴瓦瓦隆 (2006)。《祖靈的居所》。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文化園區管理局出版。
蔡秀敏 (2003)。《唐代敦煌飲食文化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嘉義: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
鄭仲樺 (2016)。〈方言地理和語言學視角下的排灣族群分類〉。《台灣原住民族研究季刊》;第9卷 2期,55- 89。https://www.airitilibrary.com/Publication/alDetailedMesh?docid=20709730-201609-201609290012-201609290012-55-90(查詢日期:2023.03.11)
鄭仲樺、黃良眺、孫秋雲、邱新雲(2021)。《排灣語大谷方言分類詞彙手冊》。屏東:香遠出版社
謝富惠、宋佳興、李佩容(2022)。《排灣語詞類及其教學》。台北市:財團法人原住民族語言研究發展基金會。
顏國樑 (2004)。〈原住民教育現況、問題及發展趨向〉。《臺灣教育》,第626期, 17-24。
嚴國昌 (2007)。〈原住民語言政策與執行—以台北市民語言巢經驗為例〉,鄭錦全、何大安、蕭素英、江敏華、張永利編《語言政策的多元文化思考》,163-170。台北市:中研院語言學研究所。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