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壹、中文部分 王光宗(2004)。臺南縣東南亞外籍母親在子女入學後母職經驗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巴夢涵(2015)。遊戲融入英語字母補救教學之行動研究-以國小三年級原住民學童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大學。屏東市。 毛國楠、劉政宏、彭淑玲、李維光、陳慧娟(2008)。能力信念、學業自我價值後效與學業成就對國小學童學習動機與學習情緒之影響。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教育心理學報,39(4),569-588。 毛連塭(2003)。創造力研究的發展。載於毛連塭、郭有遹、陳龍安及林幸台,創造力研究,56-124。台北:心理。 王韻涵(2010)。弱勢青少年學習心理特徵之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新北市。 江仁山(2014)。國中生英語補救教學學習動機與學習成效關係之研究 -以新竹市「補救教學實施方案」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中原大學。桃園市。 台灣偏鄉弱勢學童學習貧窮分析報告(2013)。 永齡基金會官網。http://education.yonglin.org.tw/equal_education 朱家儀、黃秀霜、陳惠萍(2013)。「攜手計畫課後扶助方案」補救教學方法之探究。課程與教學季刊,16(1),93-114。 余文玲(2009)。運用平衡閱讀教學於符合教育部課後扶助攜手計畫之國小學童英文補救教學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大學,屏東市。 吳佳蓉、張德勝(2004)。隔代教養學生與非隔代教養學生學校生活適應之比較。花蓮師院學報,16。109-134。 吳俊憲、吳錦惠(2009)。新移民子女課程與教學。臺北市:五南。 吳素援(2004)。家庭教育關連資本對國小學童數理成就影響模式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吳清山、林天佑(1995)。教育名詞淺釋-教育優先區。教育資料與研究,5。教育資料。取自http://w2.nioerar.edu.tw/basis3/5000884.html 吳惠美(2010)。部首識字教學對弱勢學童閱讀能力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市。 吳雪錚(2011)。參與攜手計畫教師多元文化素養與教學實踐之個案。(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巫有鎰(2007)。學校與非學校因素對臺東縣原漢國小學生學業成就的影響。臺灣教育社會學研究,7(1),29-68。 李建興(2017)。應用翻轉教室教學法於國小六年級學童數學補救教學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李偉斌(2012)。國小學童在班級人際友誼網絡之初探分析。屏東教育大學學報教育類,38,387-416。 李麗君(2012)。國民中小學教師對弱勢學生低成就之歸因與其補救教學作法關係之研究。αβγ量化研究學刊,4(2),25-46。 台灣偏鄉弱勢學童學習貧窮分析報告(2012)。取自https://www.children.org.tw/news/advocacy_detail/974 林妙鞠、楊德清(2011)。故事融入小一弱勢學童之補救教學。研究台灣數學教師電子期刊,25,121。 林杏足(2003)。自尊量表編制報告。中國測驗學會測驗學刊,50(2),223-256。 林怡君(2011)。人際發展介入活動對弱勢兒童同儕關係影響之研究-以南投縣課後照顧服務為例(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林宛瑩(2015)。探究幼兒敘說無字圖畫書之歷程(未出版之博士論文)。私立樹德科技大學。高雄市。 林建平(2010)。低成就學童的心理特徵與原因之探討。國教新知,57(1),43-51。 林建平(2010)。低成就學童的家庭環境與自我調整學習之研究。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學報,27(1),93-125。 林梅琴、黃佩娟(2000)。專科學生學習低成就的成因及學習困境之研究— 以德明商專為例。德明學報,16,373-396。 林瑞榮、劉健慧、楊智穎(2011)。公私協力模式推動課後補救教學之探究-以播撒希望種子課輔計畫為例。國立臺南大學教育研究學報,45(1),25-43。 侯惠周(2016)。積木與桌上遊戲融入補救教學─以數學學習低成就之國小高年級學童學習動機之影響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施玉鵬(2002)。出生序、父母管教方式對國小高年級學生自我概念、同儕關係、社會興趣之關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施韋伶(2012)。新移民子女數學學業成績變化情形之探究--以桃園縣八年級學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中原大學。桃園市。 洪孟慧(2015)。運用自我調整學習系統及直接教學法於國小低成就學童數學學習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洪碧霞、林素微、吳裕益(2012)。臺灣九年級學生閱讀樂趣與策略對 ISA 閱讀素養解釋力之探討。課程與教學季刊,14(4),24。 洪儷瑜(2001)。義務教育階段之弱勢學生的補救教育之調查研究。師大學報:教育類。46(1),45-65。 胡永崇(1999)。國語文低成就學生後設認知能力之研究。學童閱讀困難的鑑定與診斷研討會。臺北市。 范綱正(2010)。數位遊戲式學習融入自然領域對國小三年級低成就學童補救教學成效與態度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淡江大學,新北市。 唐淑華(2013)。帶著希望的羽翼飛翔-談補救教學在十二年國教的定位與方向。教育人力與專業發展,30,1-11。 孫允梅(2015)。差異化教學應用於補救教學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徐偉民、林潔慧(2010)。利用教學模組進行國小四年級四則運算兩步驟文字題補救教學之行動研究。屏東教育大學學報:教育類,34,211-242。 徐偉民、楊雅竹(2009)。影響原住民學生數學學習的因素:從屏東縣部落小學的教學行動來看。臺中教育大學學報:教育類,23(1),129-152。 翁淑媛(2005)。青少年的自尊以及相關變項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心理研究,8,79-114。 馬捷莎(2004)。對人的自我價值觀的辨誤。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16-20。 張芳全(2011)。家長教育程度、文化資本、自我抱負、學習興趣與數學成就之 關係研究。臺中教育大學學報,25,29-56。 張春興(2011)。現代心理學。臺北市:東華書局。 張新仁(2001)。實施補救教學之課程與教學設計。教育學科,17,85-105。 張歆平(2010)。翻轉教室之教學成效—均一教育平台運用於國小二年級數學乘法單元教學(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義守大學資訊管理學系。高雄市。 教育部(2001)。《教育改革之檢討與改進會議議事錄》。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16)。國民及學前教育署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補救教學平臺。取自http://priori.moe.gov.tw/。 教育部(2019)。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補助國民中小學弱勢學生實施要點。取自http://edu.law.moe.gov.tw/LawContent.aspx?id=FL047648。 曹淑蕊(2015)。運用部首識字教學法進行國小低年級國語文課後補救教學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市。 清田洋一(Yoichi Kiyota)(2012)。語言學習與自我價值感—日本大學生英語學習的案例研究。華岡英語期刊,18(1),103-116。 郭為藩(1996)。自我心理學。臺北市:師大書苑。 陳文龍(2008)。國小低社經地位隔代教養學童學校生活適應之個案研究。學校行政,58,216-230。 陳永和(2002)。國小兒童學校生活情緒經驗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大學。屏東市。 陳玉娟(2005)。臺灣地區外籍配偶子女教育政策及其執行之研究-以國民教育為例(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陳怡沁(2015)。整合式英語拼讀補救教學課程對六位台灣國小低成就學童英文拼讀及拼字能力表現之效益(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大學。屏東市。 陳淑麗(2008)。國小弱勢學生課業輔導現況調查之研究。台東大學教育學報,19(1),1-32。 陳淑麗、曾世杰(2007)。注音補救教學對一年低成就兒童教學成效實驗研究。教育與心理研究,30(3),53-77。 陳淑麗、曾世杰、洪儷瑜(2006)。原住民國語文低成就學童文化與經驗本位補救教學成效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教系師大學報:教育類,51(2),147-171。 陳淑麗、曾世杰、張毓仁(2015)。國小二年級不同補救教學方案之實施與成效 之比較:攜手計畫與永齡希望小學。當代教育研究季刊,23(2),35-74。 陳淑麗、曾世杰、張毓仁、蔡佩津(2017)。永齡國語文補救教學方案及補救教師專業背景對國小二年級學童讀寫進展之成效研究。特殊教育研究學刊,42(2),85-111。 陳淑麗、曾世杰、蔣汝梅(2012)。初級與次級國語文介入對弱勢低學力學校的成效研究不同介入長度的比較。特殊教育研究學刊,37(3),27。 陳雅雯(2003)。中部地區國小高年級學童自我概 念、學習動機與學業成就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陳靜瑩(2015)。弱勢學童自我認同與學習經驗-以臺中市一所小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南華大學。嘉義縣。 陳曉屏、歐陽誾(2015)。資訊科技融入注音符號教學對國小低年級低成就學童學習成效之影響。教育學誌,33,67-123。 傅正敏(2009)。桃園縣國民小學實施攜手計畫學習滿意度與學習成效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中原大學,桃園市。 博幼基金會年報(2013)。取自https://www.boyo.org.tw/boyo/serviceresults 曾世杰、陳淑麗、陳坤昇(2006)。弱勢族群學多元能力與科學能力之發展(二):補救教學。現代教育論壇,14,224-237。 曾柏瑜(2008)。低成就學童的有效補救教學原則。臺東特教,27,25-29。 湯維玲、蔡佩娟(2013)。一位國小校長推動攜手計畫補救教學之行動研究。課程與教學,16(1),69-92。 黃佳儀(2003)。隔代教養學童生活適應之研究-以台灣北區高年級學童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中國文化大學。臺北市。 黃冠逸(2014)。博幼社會福利基金會受輔學生對課輔計畫的滿意度與學習動機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黃建皓(2011)。家庭社經地位與班級經營效能對學童自我效能感之影響:階層線性模式分析。國立臺南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研究集刊,8,107-130。 黃淑容(2009)。國小攜手計畫實施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市。 黃照耘(2007)。法國中等教育改革分析。教育資料集刊,34。 楊舜閔(2016)。國小高年級學生同儕關係 對學業成就影響之研究-以臺中市四張犁國民小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東海大學。臺中市。 葉玉滿(2009)。新移民女性子女國語文補救教學。臺北:紅螞蟻。 葉泓昇(2010)。均一教育平台使用於國小六年級補救教學學童學習成效之研究-以體積單元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趙曉美(2015)。補救教學 vs. 有效教學。臺灣教育評論月刊,4(4),21-25。 劉世閔(2008)。弱勢者教育與政策因應。教育研究月刊,172,29-52。 劉思佳(2016)。運用英語繪本進行國小四年級英語補救教學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劉政宏(2003)。考試壓力、回饋方式對國小學童數學成就表現、自我價值及學習動機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劉政宏、康哲銘、張仁和(2013)。成功易喜,失敗易餒?雙向度成敗自我價值後效之檢驗。中華心理學刊,55(1),23- 40。 蔡淑霞(2002)。單親父母共依附對其青少年子女教養態度及共依附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髙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鄧志平(2010)。自我價值感的認識及提升。國家文官學院T&D飛訊,99,1-14。 鄭俊芬(2005)。國小英語教學步步艱難步步行。國教天地,161,18-24。 鄭勝耀(2008)。永齡希望小學中正分校弱學童學習成效之研究。永齡教育基金會委託專案 報告。嘉義:永齡希望小學中正分校。 鄭勝耀(2011)。弱勢教育公平指標之研究。教育政策論壇,14(4),63-88。 鄭勝耀(2013)。弱勢學童與補救教學之研究。教育人力與專業發展,30(1),13-26。 鄭勝耀,侯雅雯(2016)。美國補救教學政策之研究:以「每位學生都成功法案」為例。教育研究月刊,267,16-29。 親子天下雜誌編輯部(2017)。親子天下調查:超過四成國中生沒有學習動機,沒有成就感。取自https://flipedu.parenting.com.tw/article/3926。 賴翠媛(2006)。新移民子女就讀國民中小學之學業表現及接受學校相關輔導措施之調查研究。特教論壇1,12-24。 鮑世萍(2017)。運用遊戲式學習於國小一年級注音符號補救教學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淡江大學。新北市。 戴夢伶(2012)。新移民與本國籍子女在七年級數學學業成就之比較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中原大學。桃園市。 謝采鸞(2016)。以具象化教材進行五、六年級學童分數補救教學之行動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大學。屏東市。 謝智玲 (2012)。新住民子女社會支持、自尊與行為適應之研究。測驗統計年刊,20,53-71。 鍾鳳嬌、趙善如(2009)。教學場域的看見與行動-教師觀點談新台之子的學習。幼兒教保研究期刊,3,41-61。 簡淑真(2010)。三種早期閱讀介入方案 對社經弱勢幼兒的教學效果研究。臺東大學教育學報,21(1),93- 123。 饒玉梅(2012)。鄉村地區國民小學學生家長參與學校活動對親師、親子關係及學習成效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樹德科技大學。高雄市。 貳、西文部分 Afzal, H., Ali I., Khan, M.A., & Hamid, K. (2010). A study of university students’ motivation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their academic performanc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usiness and Management, 5(4), 80-88. Bandura, A. (1997).Self-efficacye: Theexercise of control.New York:W. H. Freeman. Coopersmith, S. (1967). The Antcedents of Self-Esteem. San Francisco, CA: W. H. Freeman. Denton, C. A., Fletcher, J. M., Anthony, J. L., & Francis, D. J. (2006). An evaluation of intensive intervention for students with persistent reading difficulties. Journal of Learning Disabilities, 39(5), 447-466. Dettmers, S., Trautwein, U., Lüdtkeb, O., Goetz, T., Frenzel, A. C., & Pekrun, R. (2011). Students’ emotions during homework in mathematics: Testing a theoretical model of antecedents and achievement outcomes. Contemporary Educational Psychology, 36, 25-35. Ehlers, D. K. (2014). Novel Exploration of Temporal Relationships Between Self-Worth and Physical Activity in Middle-Aged Women. Doctoral dissertation,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Epstein, J. L. (1984). School policy and parent involvement: research results. Educational horizons, 62, 70-72. Erikson, E. H. (1950). Identity, Youth and Crisis. New York: Norton. Gay G. (2002). Culturally responsive teaching education for ethnically diverse students: setting the stage. Qualitative studies in education, 15(6), 613-629. Gillian, H. T., & Pong, S. L. (2005). Does family policy environment moderate the effect of single-parenthood on children's academic achievement? A study of 14 European countries. Journal of Comparative Family Studies, 36(2), 227-248 Grolnick, W. S., Farkas, M. S.,Sohmer, R., Michaels, S., & Valsiner, J. (2007). Facilitating motivation in young adolescents: Effect of an after-school program. Journal of Applied Development Psychology, 28(4), 332-344. Gunn, B., Biglan, A., Smolkowski, K., & Ary, D. (2000). The efficacy of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in decoding skills for hispanic and non-hispanic students in early elementary school. Journal of Special Education, 34(2), 90-103 . Huang, C.-T., & Yang, S.-C. (2015). Effects of online reciprocal teaching on reading strategies, comprehension, self-efficacy, and motivation. Journal of Educational Computing Research, 52(3), 381-407.doi:10.1177/0735633115571924 Idol, L. (2010). Reading success: Validation of a specialized literacy program (1978-2007). Remedial and Special Education, 31(2), 97-115. doi :10.1177/0741932508324403 Ismail, A., Hasan, A., & Sulaiman, A.Z. (2010). Supervisor’s role as an antecedent of training transfer and motivation to learn in training programs. Acta Universitatis Danubius, 2, 18-37. James, W. (1980). Principles of psychology. New York, NY : Henry Holt. Jones, E. E. (1990). Interpersonal perception. WH Freeman/Times Books/ Henry Holt & Co. King, R., & Torgesen, J. K. (2006). Improv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reading instruction in one elementary school: A description of the process. Retrieved from https://www. fcrr.org/publications/publicationspdffiles/Hartsfield_chapter.pdf Kung, H.-Y. (2002). Parental involvement in the academic achievement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n Taiwan. Ph.D.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ta Barbara. Kutob, R. M., Senf, J. H., Crago, M., & Shisslak, C. M. (2010). Concurrent and Longitudinal Predictors of Self-Esteem in Elementary and Middle School Girls. Journal of School Health, 80(5), 240-248. Meichebaum, D., & Cameron, R.(1984). Stress inoculation training:Toward a general paradigm for training coping skills. In D. Meichebaum & M. E. Jaremko (Eds). Stress reduction and prevention (pp.115-154). New York: Plenum Press. Mioduser, D., Lahav, O., & Nachmias, R. (2000). Using computers to teach remedial spelling to a student with low vision: A case study. Journal of Visual Impairment & Blindness, 94(1), 15-25. Nave, B. (1990). Self-esteem: The key to student success. Retrieved from ERIC database. (ED341919). Ogbu, J. (1983). Minority Status and Schooling in Plural Societies, Comparative Education Review, 27(2), 168-190. Pekrun, R., Goetz, T., & Titz, W. (2002). Academic emotions in students’ self-regulated learning and achievement: A program of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research. Educational Psychologist, 37(2), 91-105. Pintrich, P. R.,Schunk, D.H., & Meece, J.L. (2008). Motivation in education: Theory,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3rd ed.). New Jersey, NJ: Prentice Hall. Rosenberg. (1965). Society and the adolescent self – image. Princeton, N. 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Rothstein, R. (2008). Whose problem is proverty? Educational Leadership, 65(7), 8-13. Slavin, R. E. (2013). Educational psychology: Theory and practice (10th ed.). Boston, MA: Pearson. Zhang, J. J.,Lam, E. T. C., Smith, D. W., Fleming, D. S.&Connaughton, D.P.(2006). Development of the Scale for Program Facilitators to Assess the Effectiveness of After School Achievement Programs. Measurement in Physical Education & Exercise Science, 10(3), 151-1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