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3.145.170.176)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作者(中文):鄭詠馨
作者(外文):Cheng, Yung-Hsin
論文名稱(中文):虛擬實境遊戲對增進國小階段學習障礙學生注意力及視-動協調能力之成效
論文名稱(外文):The Effects of Virtual Reality Game on Improving the Attention and Visual-motor Coordinations of Students with Learning Disabilities
指導教授(中文):謝協君
指導教授(外文):Hsieh, Hsieh-Chun
口試委員(中文):黃澤洋
孟令夫
口試委員(外文):Huang, Tse-Yang
Meng, Ling-Fu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清華大學
系所名稱:特殊教育學系
學號:210424732
出版年(民國):107
畢業學年度:106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05
中文關鍵詞:虛擬實境遊戲學習障礙注意力視-動協調能力
外文關鍵詞:virtual reality gamelearning disabilitiesattentionvisual-motor coordinations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245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24
  • 收藏收藏:0
本研究採「不等組前-後測實驗設計」,旨在探討虛擬實境遊戲介入對國小階段學習障礙學生的注意力及視-動協調能力之成效。研究者以九位三年級及九位四年級的學習障礙學生為研究對象,三年級的學生為對照組、四年級的學生為實驗組。實驗組接受為期八週,一週兩次,每次十分鐘的虛擬實境遊戲介入,對照組則依照原本每週兩節課,每節課四十分鐘的課程進度進行教學。在實驗前後,研究者以國小兒童注意力量表及拜瑞視覺動作統整發展測驗評量受試者在「注意力」及「視-動協調能力」上的表現,並將所得資料以描述性統計及無母數統計進行分析。在質性資料方面,研究者將受試者及教師的訪談內容進行分析與整理,以瞭解受試者對於虛擬實境遊戲的接受度及實驗介入後的改變。研究結果如下:
(1)將虛擬實境遊戲融入教學中能確實提升國小階段學習障礙學生的持續性注意力、選擇性注意力、交替性注意力及注意力整體之表現;
(2)將虛擬實境遊戲融入教學中能確實提升國小階段學習障礙學生在視覺動作統整能力、視知覺及動作協調上的表現。
根據上述研究結果及發現,研究者提出具體建議,以供後續研究者及教學者參考。
This study adopted nonequivalent pretestposttest design to explore effects of virtual reality game on students with learning disabilities to enhance their attention and visual-motor coordination. We choose nine third grade students and nine fourth grade students with disabilities as the research participants. The third students were regarded as control group, and the fourth grade students were as experimental group.The experimental group received virtual reality game twice a week, ten minutes each time for eight weeks, and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the program for weekly two section lessons, fourty minutes per lesson. Before and after the test, we evaluated the participants’ performance of concentration and Visual Motor Integration according to attention questionnaire with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and The Berry-Buktenica Developmental Test of Visual-Motor Integration.
These data were analyzed by Descriptive statistics and nonparametrics. In qualitative data, we analyzed and sorted the participants and their teachers’ interview contents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acceptance and chance of the participants about the teaching of virtual reality game.The results were as follows:
(1)The effects of virtual reality game showed improved sustained attention, selective attention, alternatind attention, and whole attention test of students with learning disabilities.
(2)The effects of virtual reality game showed improved visual-motor integration, visual perception, as well as motor coordination of students with learning disabilities.
Based on above findings, we have made specific recommendations for further researchers and teaching reference.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3
第三節 名詞釋義 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9
第一節 注意力 9
第二節 視-動協調能力 23
第三節 學習障礙學生之注意力特徵 26
第四節 學習障礙學生之視-動協調能力之特徵 28
第五節 虛擬實境遊戲 30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7
第一節 研究架構 37
第二節 研究程序 39
第三節 研究設計 41
第四節 研究對象 42
第五節 研究工具 46
第六節 教學活動設計 50
第七節 資料處理方法 56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59
第一節 虛擬實境遊戲對國小階段學習障礙學生注意力之成效 59
第二節 虛擬實境遊戲對國小階段學習障礙學生視-動協調能力之成效 64
第三節 受試者及教師訪談內容分析 67
第四節 綜合討論 70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73
第一節 研究結論 73
第二節 研究限制 74
第三節 未來研究方向與建議 76

參考文獻 78
附錄 86

表次
表2-1學習障礙特徵 28
表2-1融入虛擬實境遊戲中之注意力及視-動協調能力策略 36
表3-1實驗組及對照組前測評估之摘要 42
表3-2實驗組基本資料 44
表3-3對照組基本資料 45
表3-4遊戲介面設計要素 49
表4-1國小兒童注意力量表組間差異比較 61
表4-2國小兒童注意力量表組內差異比較 63
表4-3 VMI測驗組間差異比較 65
表4-4 VMI測驗組內差異比較 66
表4-5受試者與教師訪談之內容整理 69

圖次
圖2-1.注意力理論 9
圖2-2.瓶頸理論 13
圖2-3.容量理論 15
圖2-4.多元模式理論 16
圖3-1.研究架構圖 37
圖3-2.研究程序 39
圖3-3.平板電腦之硬體設計 48
圖3-4.火線衝突Gun Strike繁中版 51
圖3-5.美味的披薩,超好吃的披薩. 51
圖3-6.披薩短跑. 52
圖3-7. Zuma 53
圖3-8.跑男孩,跑! 53
圖3-9. Andrio's World 54
圖3-10.跑跑薑餅人 55
圖3-11.超級瑪利歐 55



一、中文部分
方景林、陳昇明、李瑋君、鄭湘君(2016)。Wii Fit虛擬實境訓練對社區老人靜、動態平衡能力及前庭功能之成效。弘光學報,(78),1-14。
王乙婷、何美慧(2003)。自我教導策略增進兒童持續性注意力之效果。特殊教育學報,18,21-54。
王文宜、陳婷婷(2014)。身體活動與多向度注意力思維之探討。休閒與社會研究,10,197-207。
王立志、張藝闡、何美慧(2011)。從注意力的成分探討學習障礙學生與注意力缺陷過動症學生在鑑定與教學上的迷思。中華民國特殊教育學會年刊,2011,331-360。
成戎珠(2000)。合併有動作缺失之學習障礙兒童之平衡控制與動作力發展。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成果報告(研究計畫編號NSC89-2320-B-006-M08),未出版。
朱穎君、陶振超(2011)。以知覺負載理論探討遊戲內置廣告的注意力攫取效果(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新竹市。
朱鴻欣(2014)。樂高積木教學對感覺處理障礙兒童注意力及視-動統整能力之成效(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江育賢(2012)。兒童互動式英語教學遊戲開發之研究創作(出版之碩士論文)。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李招名、張淑玲(2012)。電腦遊戲練習對九至十二歲學童手眼協調能力、選擇反應能力之影響。中原體育學報,(1),177-188。
李淑玲(2012)。虛擬實境體感互動遊戲對腦性麻痺幼童數數教學之行動研究。臺中教育大學學報,26(2),25-49。
李淑玲(2012)。虛擬實境體感互動遊戲對腦性麻痺幼童數數教學之行動研究。臺中教育大學學報,26(2),25-49。
身心障礙及資賦優異學生鑑定辦法(民102年09月02日)。取自http://www3.nccu.edu.tw/~li/Publication/pdf/ncs2013.pdf
周文忠(2005)。虛擬實境之意義與應用。資訊科學應用期刊,1(1),121-127。
周映君、汪宜霈、張志仲(2010)。電腦化視知覺動作整合評估工具之預試。臺灣職能治療研究與實務雜誌,6(1),13-24。
孟瑛如(2016)。學習障礙與補救教學教師及家長實用手冊。台北市:五南。
孟瑛如、簡吟文(2014)。由DSM-5的改變談學習障礙未來的鑑定與教學輔導趨勢。輔導季刊,50(4),28-34。
孟瑛如、簡吟文(2014)。孩子可以比你想得更專心/談注意力訓練。新北市:心理。
林千玉(2010)。兒童對小型螢幕介面之圖像設計偏好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臺南市。
林宜親、李冠慧、宋玟欣、柯華葳、阮啟宏、曾志朗、洪蘭(2011)。以認知神經科學取向探討兒童注意力的發展和學習之關聯。教育心理學報,42(3),517-542。
林幸慧(2013)。知覺動作訓練方案對知覺功能障礙兒童視-動統整能力及感覺功能之成效(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林鈜宇(2009)。注意力缺陷過動症學童注意力問題的亞型探究。職能治療協會,27(2)。
林鈜宇、周台傑(2010)。國小兒童注意力測驗之編制。特殊教育研究學刊,35(2),29-53。
林鈜宇、張文典、洪福源(2011)。國小學童注意力發展趨勢之探究。臺灣職能治療研究與實務雜誌,7(1),39-50。
林鈜宇、劉國政、張文典、洪福源(2011)。特殊需求學生之注意力表現探究。身心障礙研究季刊,10(3),179-195。
林靖凱(2008)。虛擬實境融入教學對國小智能障礙學童校園尋路教學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邱瑜萱(2004)。注意力訓練融入閱讀理解教學對學習障礙伴隨注意力缺陷學生的閱讀理解學習成效及分心行為之影響—以彰化縣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洪萬菘(2008)。虛擬實境教學對交通技能之成效研究—以高職中重度智能障礙學生獨立到實習職場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胡永崇(2013)。從特殊教育的觀點檢討我國學習障礙的定義與鑑定標準。國小特殊教育,56,1-16。
徐宛伶、孟令夫、許瑋丹(2011)。轉換慣用手孩童執行冗餘任務之行為表現與其兩半球溝通特質。臺灣醫學,15(4),347-355。
張建華(2018)。虛擬遊戲寶可夢提升國小智能障礙學生提升注意力與手眼協調能力之成效(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南大校區,新竹市。
張英鵬(1996)。感覺運動訓練方案對國小語文學習障礙兒童感覺動作能力、語文學習與人際關係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郭美滿(2012)。高登診斷系統(GDS)之初探。國小特殊教育,54,1-12。
陳建全(2011)。桌球教學對智能障礙學生注意力與手眼協調能力影響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麥玉枝(2004)。提高國小學障生專注力及自我概念研究-採用藝術治療。南投文教,21,77-81。
彭萬來、林建彰(2012)。平板電腦架角度與高度對上肢障礙者之工作績效之初探。工業設計,2012,99-104。
黃維彬、鄭曉倩、林燕慧(2012)。電動輪椅操控訓練的虛擬實境環境。物理治療,40(3),145-150。
趙美蘭(2012)。肢體律動教學對學齡前幼兒手眼協調與專注力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體育學院,臺北市。
劉少維、李淑玲(2008)。在家教育癌症病童參與傳統電腦遊戲和虛擬實境遊戲的遊戲動機之比較研究。特殊教育學報,28,97-122。
蔡子瑋、沈毅珊(2015)。行動遊戲首頁介面配置之注意力研究。設計學研究,2015,58-70。
蔡文標(2002)。學習障礙學生上課不專心行為改變之研究。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13(4),103-117。
蕭忠儀(2006)。國小學童知覺動作能力與學業成就之相關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縣。
蕭瑞玲、孟瑛如(2016)。探討音樂模式注意力訓練課程於國小智能礙學生持續專注行為提升之成效。特教論壇,20,36-55。
謝協君(2014)。虛擬實境動作復健機對腦性麻痺兒童上肢動作訓練之成效。國立臺灣科技大學人文社會學報,10(3),203-223。
簡吟文、孟瑛如(2009)。注意力訓練對國小學習障礙學生在課堂學習時注意力影響之探討。特殊教育與復健學報,20,25-52。
簡吟文、孟瑛如、邱佳寧(2005)。資源班注意力訓練教材。新竹:國立新竹教育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顧竣翔、黃淑麗、李蔡彥(2013)。遊戲式學習對於高齡者注意力之影響。取自http://www3.nccu.edu.tw/~li/Publication/pdf/ncs2013.pdf

二、英文部分
Bender, W. N. (2004). Learning disabilities: Characteristics, identification, and teaching strategies (5th ed.), New York, N.Y: Pearson Education.
Biocca, F. (1992).Communication with Virtual Reality: Creating Space for Research,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42(4), 5-22.
Barkley, R. A. (1998). 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 Scientific American, 279, 66-71.
Ferringtonm, G., & Loge, K. (1992).Virtual Reality: A New Learning Environment, The Computing Teacher, 19(7), 16-19.
Gray, S.A., Chaban, P., Martinussen, R., Goldberg, R., Gotlieb, H., Kronitz, R., Hockenberry M., Tannock, R. (2014). Effects of a computerized working memory training program on working memory, attention, and academics in adolescents with severe LD and comorbid ADHD: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Journal of Child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 53(12), 1277-1284.
Hünting, W., Laübli, Th. and Grandjean, E. (1981) “Postural and visual loads at VDT orkplaces- I: constrained postures”. Ergonomics, 24(12), 917-931
Kirk, S. A., Gallagher, J. J. & Anastasiow, N. J. (2000). Educating exceptional children (9th ed.),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Lahav, O., Apter, A., Ratzon, N. Z. (2013). Psychological adjustment and levels of self esteem in children with visual-motor integration difficulties influences the results of a randomized intervention trial. Research in Developmental Disabilities, 34(1), 56-64.
Laufer, Y. & Weiss, P. L. (2011). Virtual reality in the assessment and treatment of children with motor impairment: a Systematic review. Journal of Physical Therapy Education, 25(1), 59-71
Memisevic H. & Hadzic S. (2013).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Visual-Motor Integration and Articulation Disorders in Preschool Children.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Therapy Schools & Early Intervention, 6(1), 23-30. DOI:10.1080/19411243.2013.771103
Oudejans R., Heubers, S., Ruitenbeek J., & Janssen, T. (2012). Training Visual Control in Wheelchair Basketball Shooting. Research Quarterly for Exercise and Sport, 83(3), 464-469.
Schoechlin, C., & Engel, R. R. (2005). Neuropsychological performance in adult attention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Meta-analysis of empirical data. Archives of Clinical Neuropsychology, 20(6), 727-744.
Schweizer, K., Moosbrugger, H., & Goldhammer, F. (2005). The structure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ttention and intelligence, Intelligence, 33, 589-611.
Smith-Ray, R. L., Hughes, S. L., Prohaska, T. R., Little, D. M., Jurivich, D. A. & Hedeker, D. (2013). Impact of cognitivetraining on balance and gait in older adults.Journals of Gerontology, Series B: PsychologicalSciences and Social Sciences, 70(3), 357–366.
Steiner, N., Sidhu, T. K., Frenette, E. C., Mitchell, K., & Perrin, E. C. (2011). Preliminary Analysis of a Randomized Trial of Computer Attention Training in Children with 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 Floating Hospital for Children, Tufts Medical Center/Tufts University, Boston, MA, United States.
Thin, A. G. (2012). A game-based virtualized reality approach for simultaneous rehabilitation of motor skill and confidence. Advances in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2012, Article No.213143. doi:10.1155/2012/213143
Toulotte, C., Toursel, C., & Olivier, N. (2012). Wii Fit training vs. Adapted Physical Activities: which one is the most appropriate to improve the balance of independent senior subjects?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study. Clinical Rehabilitation, 26(9), 827–835.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