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中文部分
洪淑青(2014)。不設限,讓孩子透過創意展現自信。親子天下,61,56-57。 洪蘭(2013)。禮尚往來:新未來公民的品德素養。臺北市:遠流。 袁汝儀(1994)。由戰後台灣的五種視覺藝術教育趨勢探討視覺藝術教師自主性 之重要性與培養。美育,54,39-52。 徐秀菊(2001)。藝術與人文領域課程設計之觀念與實踐。花師院刊,36,12-15。 徐秀菊(2002)。社區取向藝術教育之統整課程與教學。教學創新九年一貫課程 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教學示例。臺北市:教育部。 張世宗(2013)。生活藝術化.藝術遊戲化。美育雙月刊,194,2-7。 教育部(2003)。創造力教育白皮書。臺北市:教育部。 郭淑芬(2004)。國小高年級社區取向視覺藝術教育課程設計之研究–以桃園市 都市景觀為例。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郭禎祥(1999)。描繪新世紀藝術教育藍圖。美育,110,1-9。 郭禎祥(2008)。當代藝術教育的省思—創造力、視覺文化與當代藝術。教師天 地,153,36-41。 陳秋伶(2014)。桌上的遨遊與想像:台灣桌遊的發展現況(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高雄市。 陳偉仁(2014)。安其所適,成其所才-社區本位藝術教育展現的融合蘊義。資優 教育季刊,131,1-9。 陳榮瑞(2002)。社區取向藝術教育統整課程設計研究-以臺北市北投地區公共 藝術為例。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陳龍安(1995)。創造思考教學對國小資優班與普通班學生創造思考能力之影響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陳瓊花(2003)。視覺文化的品鑑。人文研究與語文教育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市: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實習輔導處地方教育輔導組。 陳瓊花(2007)。髮禁解除 = 藝術 + 教育 + 未來。在黃乃熒主編,後現代思潮 與教育發展。新北市:心理出版社。 陳瓊花、張家霖、吳冠嫻等(譯)(2017)。教導視覺文化:課程、美學及藝術的 社會生活(原作者:K. Freedman)。臺北市:五南。(原著出版年:2003)。 黃壬來(2006)。國際視覺藝術教育趨勢。2006年全國藝術教育展研討會發表之 論文,國立花蓮教育大學。 黃政傑(1991)。課程設計。臺北市:東華。 游家政(2000)。學校課程的統整及其教學。課程與教學,1(3),19-38。 湯志民(2000)。學校空間規劃的新思維。教育研究,80,13-26。 黃譯瑩(1999)。從課程統整的意義與模式探究九年一貫新課程之結構。臺北縣: 康軒。 廖春文(2000)。九年一貫課程統整的理念與模式。國教輔導,2(40), 2-13。 趙惠玲(2005)。視覺文化與藝術教育(二版)。臺北市:師大書苑。 鄭增財(2006)。行動研究原理與實務。臺北市:五南。 劉力君、劉旨峰(2010)。學習歷程檔案評量研究之發展與趨勢分析‧全球華人 計算機教育應用大會(GCCCE 2010)發表之論文,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 魏妤珊(2014)。桌上遊戲融入國中視覺藝術課程設計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 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饒見維(1996)。國小數學遊戲教學法。臺北市:五南。
二、英文部分
Beane, J. A. (1997). Curriculum integration-designing the core of democratic education. New York and London: Teachers Colleges Press. Duncum, P. (2000). Deconstructing media images of postmodern childhood. In Fehr, D. E., Fehr, K., & Keifer-boyd, K. (Eds.), Real-world readings in art education (pp.29-34). New York: NY: Falmer Press. Efland, D. (2010). From creative self expression to the rise of the creative class: A speculative inquiry in the history of art education.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rts Education, 8(2), 1-17. Fagan, B. M. (2004). The Seventy great inventions of the ancient world. London: Thames & Hudson Ltd. Freedman, K. (2003). Teaching visual culture: curriculum, aesthetic, and the social life of art. New York & London: Teachers College, Columbia University. Gobet, F., Voogt, A. D., & Retschitzki, J. (2004). Moves in mind: The psychology of board games. New York: Psychology Press. Read, H. (1943). Education through art. London, England: Faber & Faber. Hinebaugh, J. P. (2009). A board game education. New York, NY: Rowman & Littlefield Education. Mayer, B. & Harries, C. (2010). Libraries got game aligned learning through modern board games. American LibraryAssociation: Chicago. Mirzoeff, N. (2001). Introduction part II. In N. Mirzoeff (Ed.), The Visual Culture Reader (pp.126-129). New York: Routeledge. Parlett, D. (1999). The Oxford history of board game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arsons, M. (2010). Boxes and Corrals: Creativity and art education revisited.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rts Education, 8(2), 31-41. Pearse, H. (1997). Doing otherwise: Art education praxis in a postpadigmatic world. In J. W. Hutchens & M. S. Suggs (Eds.), Art education: content and practice in a postmodern era (pp 31-9). Reston, VA: The National Art Education Association. Tavin, K. M.(2003). Wrestling with angels, searching for ghosts: Toward a critical pedagogy of visual culture. Studies in Art Education, 44(3), 197-213.
三、網路資料
新埔鎮公所全球資訊網http://www.sp.gov.tw/ch/00home/home.asp Board Game Geek(2013, Novenber)。Novenber 13,2013,from The http://www. boardgamegeek.com/ Wikipedia contributors. (2013, December). 桌上遊戲. Retrieved December 1, 2013, from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http://zh.wikipedia.org/zh-tw/%E6%A1 %8C%E4%B8%8A%E9%81%8A%E6%88%B2 黃揚明(2009年2月8日)。玩桌上遊戲 上社會、數學、生物課。人間福報電 子報。2013年5月10日,取自http://www.merit-times.com.tw/ NewsPage. aspx? unid=113140 陳俐君(2008年3月5日)。德國桌遊 玩樂前先動腦。聯合電子報。2013年6 月11日,取自http://mag.udn.com/mag/people/storypage.jsp?f_ART_ID=113519 蕭美惠(2009年12月21日)。卡坦島遊戲 瘋迷矽谷科技人。工商時報電子訊 息。2013年8月27日,取自http://www.rss.game.tw/n138c14.asp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