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18.119.167.33)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作者(中文):陳雨萱
作者(外文):Chen, Yu-Hsuan
論文名稱(中文):從普立茲新聞攝影獎作品探討青少年視覺文化媒體識讀之研究—以南光中學學生為例
論文名稱(外文):A Study of Teenagers’ Visual Culture and Media Literacy on Pulitzer Prize Photographs—A Case of Nan-Kwang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指導教授(中文):張家霖
高榮禧
指導教授(外文):Chang, Chia-Lin
Kao, Jung-Hsi
口試委員(中文):蕭銘芚
黃嘉勝
口試委員(外文):Shiau, Ming-Twen
Huang, Chia-Sen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清華大學
系所名稱:藝術與設計學系所
學號:210424406
出版年(民國):108
畢業學年度:107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77
中文關鍵詞:普立茲新聞攝影獎視覺文化媒體識讀
外文關鍵詞:Pulitzer Prize PhotographsVisual CultureMedia Literacy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75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收藏:0
本研究以視覺文化為基礎,進行台南市新營地區南光中學青少年媒體識讀研究。其研究目的在於提升國高中二年級學生對視覺文化內容的認知,將從普立茲新聞攝影獎作品著手,整合入全球資訊媒體浪潮的識讀反應,透過該等照片觀看的探討,盼能聯繫其對日常生活視覺影像的解讀。故本研究藉由德懷術的專家效度分析,分層比例篩選照片,而後進行立意抽樣來選取施測者,同時運用文件分析法、參與式觀察法、半結構式訪談等,來檢視學生媒體識讀能力。最後,針對問卷調查結果,以三角檢測法進行歸納整理,得出南光中學的美術學生比一般學生對視覺文化材料內容的認知度較高,以及在普立茲新聞攝影獎作品中,高中部比國中部學生媒體識讀反應強,還有女生比男生受視覺媒體識讀影響也較高的研究結論,冀望增進未來相關媒體識讀之研究,賦予更廣闊的意義參考價值。
This research as visual culture study discusses on the media literacy of teenagers of Nan-Kwang High School at Xinying District of Tainan city. The research has one aim to promote the cognitive ability of visual material for second-year junior and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By watching some news photoworks of Pulitzer Prize, I want to integrate their media literacy reaction to global information media trend, as well their interpretation of daily life images could be affected later on. Therefore, this research employs Delphi technique for news photo samples (i.e. stratified and proportional photo sampling and testers by intentional sampling). I adopt concurrent uses of documentary research, participant observation, and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 to evaluate students' media literacy ability. Lastly, related questionnaires are summarized by triangular method for validity. This research found that art students of Nan-Kwang High School have higher awareness of the visual culture than common students. And for Pulitzer Prize photos, the second year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have higher positive responses than junior high school ones. Lastly, girls than boys of Nan-Kwang High School have higher cognitive ability for the influence of visual culture and media literacy. And I hope this research might add some referential value for related further studies.
中文摘要 I
ABSTRACT 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8
第三節 研究架構與流程 9
第四節 研究內容與方法 10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14
第六節 名詞解釋 1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8
第一節 解讀視覺文化 18
第二節 新聞攝影的內涵 32
第三節 青少年與媒體識讀的合流 43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58
第一節 研究對象與場域 58
第二節 問卷設計與實施 60
第三節 資料蒐集與分析 72
第四節 研究信度與效度 93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分析 94
第一節 研究結果 94
第二節 研究分析 107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18
第一節 研究結論 118
第二節 研究建議 121
參考書目 123
中文部分 123
外文部分 130
網路資料 134
附錄 136
附錄一 守門人協助研究說明書 136
附錄二 德懷術專家調查結果 138
附錄三 問卷知情說明頁 143
附錄四 南光中學青少年視覺文化媒體識讀之研究(預試問卷) 144
附錄五 南光中學青少年視覺文化媒體識讀之研究(正式問卷) 146
附錄六 德懷術專家調查蒐集過程 154
附錄七 第一部分選擇題 160
大英百科公司(主編)(2004)。大英簡明百科。臺北市:遠流。
中國時報國際新聞中心(譯)(2013)。普立茲新聞攝影獎70年大展 : 瞬間的永恆。臺北市:時藝多媒體。
中國新聞實用大辭典編委會、馮健(主編)(1996)。中國新聞實用大辭典。北京市:新華出版社。
王文佳(譯)(2014)。希望的曙光:計時記者鏡頭中的多元文化(原作者: Laska & Rachel Dayha)北京市:北京出版集團公司。
王升才、張愛東、卿上力(譯)(2006)。藝術、設計與視覺文化(原作者:Barnard, M.)。南京:江蘇美術。(原著出版年:1998)
王國強(譯)(2006)。視覺研究導論:影像的思考(原文作者: Gillian Rose)。臺北市:群學出版有限公司。(原著出版年:1999)
王冠婷(2012)。寫實攝影的觀看與流通:從殖民攝影到報導攝影(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海大學,臺中。
王珂(2014)。新聞的真實性。中文科技期刊,72,1-126。
王素蓮(譯)(2013)。臉書世代的網路管教:數位小孩的分齡教養指南(原文作者: James P. Steyer)。臺北市:天下雜誌股份有限公司。
尹玫君(2004)。科技/權力/教育--資訊科技對國小教學意涵與潛藏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南大學,臺南市。
包宇(2009)。論我國新聞攝影的形象性問題(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山東大學,中國山東省濟南市。
白詩禮(2008)。影像‧紀錄‧張敦志——台灣電視新聞攝影記者之先驅(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臺北。
行政院主計處(主編)(2010)。青少年狀況調查報告。臺北市:主計處。
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2005)。青少年政策白皮書—綱領。臺北市:行政院青少年事務促進委員會。
朱若慈(2008)。從視覺文化觀點看無印良品廣告圖像的社會文化意義(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交通大學,新竹。
江靜之(2009)。從論述角度探析廣電新聞訪問者的現實與理想。臺北:秀威。
成露茜、羅曉南(主編)(2005)。批判的媒體識讀。臺北市:正中書局。
宋灝(2009)。哲學、人文與世界——論述梅洛龐蒂思想中「藝術」與「世界風格」。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12,83-122。
邱奕堅(2001)。新現代攝影。臺北市:影像視覺藝術。
邱繡霞(2002)。媒體運動的全球策略──以NBA在台灣的發展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新北市。
李仲彬(2010)。影響全球電子治理發展的因素:以政策擴散理論爲基礎的分析。公共行政學報,36,39 -89。
吳竹君(2000)。資訊時代與外交(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吳莉君(譯)(2010)。觀看的方式(原作者:John Berger)。臺北市:麥田。(原著出版年:1972)
吳明清(1991)。教育研究:基本觀念與方法之分析。臺北市:五南。
吳翠珍(2003)。媒體素養教育教什麼?師友月刊,436,17-21。
吳翠珍、鄭如雯(2001)。媒體教育互動教學手冊。臺北市:財團法人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
吳知賢(2003)。大家說廣告。臺北市:富邦文教。
吳聲品(2009)。媒體識讀。藝術欣賞雙月刊,4(6),117-118。
余波、王瑛芳(譯)(2006)。新聞到底該怎麼樣(原作者:Richard Reeves)。香港:商務印書館有限公司。
呂彥億(2008)。以德懷術建構國民中小學美術資優班入學鑑定模式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阮綠茵(主編)(2007)。設計研究方法。臺北市:全華圖書。
林薰香(2010)。何謂「媒體」?探討媒體之哲學基礎及義涵。東海哲學研究集刊,15,133-156。
林福益(2002)。新聞自由與隱私權之衝突(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林子斌(2006)。媒體教育 : 素養,學習與現代文化(原作者: David Buckingham)。臺北市:巨流圖書公司。
周慶祥(2005)。黨國體制下的臺灣本土報業:從文化霸權觀點解析威權體制與吳三連《自立晚報》(1959-1988)關係(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世新大學,臺北市。
柯佩瑄(2018)。社群時代網路新聞媒體識讀之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銘傳大學,臺北市。
孫憶南(譯)(2006)。全球媒體時代:霸權與抵抗(原作者:Peter Steven)。臺北市:書林出版有限公司。(原著出版年:2003)。
孫周興(譯)(2004)。林中路(原作者:Martin Heidegger)。上海市:譯文出版社。
高自民(2008)。從影像到擬像—圖像時代視覺審美範式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
莊克仁(2012)。圖像新聞學。臺北市:五南。
莊雅竹、梁維真、楊子毅(2016)。新聞攝影倫理:悲慘報導中真實性與倫理道德問題的平衡。圖文傳播藝術學報,3,175-204。
徐寶璜(2011)。新聞學綱要。上海市:上海書店出版社。
徐允華(2011)。傳統媒體攝影記者與公民記者線上新聞照片之比較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臺北市。
徐忠民(1996)。新聞攝影學。中國浙江省杭州市:浙江大學。
徐勝揚(2017)。新聞攝影之影像視覺意象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雲林縣。
高強華(主編)(2000)。理解青少年問題—透視新新人類。臺北市:師大書苑。
陳芸芸、楊意菁、張貝雯(譯)(2002)。媒體導論:學生手冊(原作者:Gill Branston & Roy Stafford)。臺北市:韋伯文化。(原著出版年:1996)。
陳芸芸(譯)(2012)。視覺文化面觀(原作者:Nicholas Mirzoeff)。臺北市:韋伯文化。(原著出版年:1999)。
陳芸芸、劉慧雯(譯)(2003)。特新大眾傳播理論(原作者:Mc Quail, D.)。臺北市:韋伯文化。(原著出版年:2000)。
陳品秀、吳莉君(譯)(2013)。觀看的實踐:給所有影像世代的視覺文化導論(原作者:Marita Sturken & Lisa Cartwright)。臺北市:臉譜, 城邦文化。
陳怡君(2005)。擬像與意識型態在八卦媒體之研究以壹週刊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陳展逸(2004)。新聞閱聽人之生活型態與大眾傳播媒體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新北市。
陳弘岱(2006)。《人間》雜誌紀實攝影對台灣紀實攝影的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臺北市。
陳敬寶(譯)(2008)。攝影評論學-影像解讀導論(原作者:Terry Barrett)。臺北:影像視覺藝術事業。(原著出版年:1996)。
陳韻如(2004)。媒體公共論述中民族認同的變遷:八九年亞銀年會事件與「兩國論」事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陳曉開、袁世珮(譯)(1998)。N世代:主導二十一世紀數位生活的新新族群(原作者:Don Tapscott)。臺北市:美商麥格羅‧希爾。(原著出版年:1997)。
陳重亨(譯)(2015)。鍵盤參與時代來了!(原作者:Danah Doyd)。臺北市:時報文化。(原著出版年:2014)。
陳世敏(1999)。媒體素養通識教育課程規劃報告。臺北:政大書局。
陳郁文(譯)(2015)。破解APP世代—哈佛創新教育團隊全面解讀數位青少年的挑戰與機會(原作者:Howard Gardner & Katie Davis)。臺北市:時報文化。(原著出版年:2013)。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市:五南出版社。
倪偉(譯)(2006)。視覺文化導論(原作者:Nicholas Mirzoeff)。江蘇省:人民出版社。(原著出版年:1998)。
區國強(2017)。論「直擊」: 當代媒介生態中的新聞攝影(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張素卿(2005)。多媒體概述。東吳大學圖書館館訊,21,25-30。
張芳薇(2016)。觀念藝術之後。臺北市:北市美術館。
張世賢(2016)。太陽花學運的蝴蝶效應。科際整合月刊,1(6),5-51。
張春興(1996)。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臺北市:東華書局。
張春興(1987)。青年的認同與迷失。臺北市:東華書局。
張淑慧、盧玉娟、吳嫦娥(2004)。網路遊戲對少年行為之影響。臺北市:少年輔導委員會。
雷耀捷(主編)(2010)。大眾傳播與媒介批評。北京市: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
許綺玲(譯)(2009)。明室‧ 攝影札記(原作者:Roland Barthes)。臺北市:台灣攝影。(原著出版年:1980)。
許必華(1999)。新聞攝影學概論。北京:新華出版社。
許靜怡(2002)。深度報導:攝影記者在台灣─專業路漫漫(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許芳菊(2006)。全球化下的關鍵能力。臺北市:天下。
郭力昕(2016)。作為「劇場」的新聞/紀實攝影與社運:以「太陽花運
動」的照片為例。傳播研究與實踐,6(1),91。
黃靜(2009)。中國20世紀末以來的紀實攝影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山東大學,中國山東省濟南市。
黃燦然(譯)(2010)。論攝影(原作者:Susan Sontag)。臺北市:麥田。(原著出版年:1977)。
黃國庭、顧佳欣、李郁莉(2007)。「萬一他說對了怎麼辦?」—對麥克魯漢密碼的新時代探索。新聞學研究,92,173-181。
黃義書(2004)。新聞產製場域中的攝影記者─認知、角色、專業權力及生存心態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世新大學,臺北。
黃葳威(1999)。文化傳播。臺北市:正中書局。
梁瑞祥(2001)。網際網路與傳播理論。臺北市:揚智文化。
麥仕能(2005)。攝影。臺北:龍騰文化事業。
教育部(2002)。媒體素養教育政策白皮書。臺北市:教育部。
傅斌暉(2003,12月)。視覺文化範疇下的多元文化藝術課程設計初探。海峽兩岸美術教育交流會論文集,香港美術教育協會。
游琬娟(譯)(1994)。資訊地球村(原作者:增田米二)。臺北市:天下。(原著出版年:1990)
楊惠君(譯)(2009)。媒體即訊息(原作者:Marshall McLuhan & Quentin Fiore)。 臺北市: 積木文化出版。(原著出版年:1967)。
楊雅雯(2001)。有線電視系統業者邁入寬頻產業之核心資源分析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
楊文瑞(2016)。媒體使用「台灣之光」之國族建構意涵(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慈濟大學,花蓮。
溫典寰(2005)。以景觀/表演典範探討MSN Messenger閱聽人線上之自我呈現—以暱稱、圖示、背景圖示為例。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46,102-121。
廖新田(2006)。視覺饗宴的缺席者?-視覺社會學與當代視覺文化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海大學,臺中市。
廖敦如(2004)。從全球化的視覺文化觀點探討流行文化為議題之藝術教學。藝術教育研究,7,55-86。
蔡念中、邱慧仙、董素蘭、康力平(2017)。變遷中的傳播媒介—從類比到數位匯流。臺北市:五南。
鄭慧華(主編)(2009)。藝術與社會:當代藝術家專文與訪談。臺北市:北市美術館。
劉俊裕(2007)。文化全球化一種在地化的整合式思維與實踐。國際文化研究,1(3),1-30。
劉平君(2010)。解構新聞/真實:反現代性位置的新聞研究觀。新聞學研究,105,85-126。
劉云萊(1993)。新聞攝影概論。北京:新華
潘玲娟(2007)。電視暴力研究──理論與現象之解讀。臺北市:秀威資訊。
錢震(1968)。新聞論。臺北市:中央日報社。
韓孝承(2016)。第三文化:全球化虛擬世界中的視覺文化。國際藝術教育學刊,1(14),1-17。
謝筠(2010)。臺灣民眾生活型態與其媒體識讀能力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世新大學,臺北。
魏玓(1999)。全球化脈絡下閱聽人研究:理論的檢視與批判。新聞學研究,60,93-114。
Adoni, H. and Mane, S. (1984) Media and Social Construction of Reality: Toward an Integration of Theory and Research. Communication Research. Advances in Social Sciences, 5 (11), 323-340.
Altschull, J. H. (1995). Agents of Power. 2nd Ed. New York: Longman.
Anderson, J. A. (1996). The pragmatics of audience in research and theory. In J. Hay, L. Grossberg, & E. Waterlla (Eds.), The audience and its landscape (pp.75-93). Boulder: Westview Press.
Barnard, M. (1998). Art, design and visual culture.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Boyd-Barrett, O. (1995). The political economy approach. In O. Boyd-Barrett & C. Newbold (Eds.), Approaches to Media a reader (pp. 186-192).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nc.
Boyd-Barrett, O. (1997).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nd Globalization. London, England: Ali Mohammadi.
Burnett, R. (2002). Technology, learning and visual culture. In I. Snyder (Ed.), Silicon literacies (pp. 141-153). New York, NY: Routledge.
Burnett, R. (2004). How images think.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The MIT Press.
Ballengee-Morris, C. & Stuhr., P.(2001).Multicultural art and visual culture education in a changing world. Art Education, 54(4), 6-13.
Bleyer, W. G. (1935). Journalism & Mass Communication Quarterly. Sage Journals, 12(4), 374-378.
Berger, J. (1977). Ways of seeing. New York, NY: Penguin.
Clark, I. (1998). Globalization and fragmentation, in globalization and fragmentatio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Castells, M. (Ed.). (1997). The rise of network society (vols. I). Massachusetts and Oxford: Blackwell.
Castells, M. (Ed.). (1997). The Power of Identity (vols. II). Massachusetts and Oxford: Blackwell.
Debord (1997). A case for an art education of everyday aesthetic. Studies in Art Education, 40(4), 295-311.
Debord (2003). Art education and visual culture. 2000 International visual arts conference. Symposium conducted at the meeting of Taipei Municipal Teachers College, Taipei.
Duncum, P. (2001). Visual culture: Developments, definitions, and directions for art education, Studies in Art Education, 42(2), 101-112.
Erikson, E. H. (1972). Eight ages of man. In C. S. Lavatelli & F.Stendler (Ed.), Reading in child behavior and child development. San Diego: Harcourt Brace Jovanvich.
Freedman, K. (2003). Teaching visual culture.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Columbia University.
Friedman, T. L. (1999). The Lexus and the Olive Tree: Understanding Globalization. New York, NY: Farrar, Straus, and Giroux.
Gamble, C. (1994). Timewalkers: The Prehistory of Global Colonization Contradictions and Directions. In A. Mohammadi (Ed).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nd Globalization: A Critical Introduction (pp.11-26). London: Sage.
Holton, R. J. (1998). Introduction. In Holton, R. J. (Ed.), Globalization and the Nation-State (pp. 4-5). New York: St. Martin’s.
Holton, R. J. (1998). Understanding Globalization: History and Representation in the Emergence of the World as a Single Place. In
Holton, R. J. (Ed.), Globalization and the Nation-State (pp. 46-49) New York: St. Martin’s.
John Tomlinson. (1991). Cultural imperialism: A critical introduction. London: Pinter.
Larry, P. (2002) OJR article: The Third Wave of Online Journalism.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McChesney B. (1997).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Global communication. In R. W. McChesney, E. M. Wood & J. B. Foster (Eds.), Capitalism and the information age: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the global communication revolution. New York, NY: Monthly Review press.
McLuhan, M. (1964). Understanding media. London: Routledge.
Mirzoeff, N. (1999). An introduction to visual culture. London: Routledge.
Mirzoeff, N. (2001). What is visual culture? In N. Mirzoeff (Ed.), The visual culture reader (pp. 3-13). London: Routledge.
Mitchell, W. J. T. (1994). Picture theory: Essays on verbal and visual representation.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Mitchell, W. J. T. (2002). Showing seeing: A critique to visual culture. In K. Moxey & M. A. Holly (Eds.), Art history, aesthetics, visual studies (Clark Studies in the Visual Arts) (pp.231-250). New Haven and London: Yale University Press.
Masterman, L. (1985) Teaching the Media. London: Routledge
Oldrup, H. H. and Carstensen, T. A. (2012): ‘Producing geographical knowledge through visual methods’, Geografiska Annaler: Series B, Human Geography 94 (3): 223–237.
Pearce, C., Boellstorff, T., & Nardi, B. A. (2011). Communities of play: Emergent cultures in multiplayer games and virtual worlds.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MIT Press.
Rose, G(2001). The pragmatist’s progress. In U. Eco (Eds. Et al.), Interpretation and overinterpretation(pp. 89-108).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Robertson, R. (1992). Globalization: As a Problem. In M. Featherstone (Ed.), Globalization: Social Theory and Global Culture (pp.8-31). London, Thousand Oaks and New Delhi: Sage.
Robertson, R. (1995). Glocalization: Time-Space and Homogeneity-Heterogeneity. In M. Featherstone (Ed.), Global Modernities (pp. 25-44). London, Thousand Oaks and New Delhi: Sage.
Rosenau, J. N. (1990). Previewing post international politics. In J. N. Rosenau (Ed.), Turbulence in world politics: A theory of change and continuity (pp. 12-18).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Schramm, W. L. (1907). The story of human communication. New York: Harper & Row.
Scholte, J. A. (1997). The globalization of world politics. In John B. and Steve S. (Eds.), The globalization of world politics: An introduction to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pp. 18-19).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Walker, J. & Chaplin, S. (1997). Visual culture: An introduction. New York: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TVBS新聞網(2017年2月23日)。【「人人可成名15分鐘」 安迪沃荷預言新媒體】。取自https://news.tvbs.com.tw/
中華民國內政部青少年全球資訊網(2018年12月3日)。取自https://www.moi.gov.tw/
李四端(2018年6月6日)。李四端的雲端世界。【回首十年 iPhone誕生】。取自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6auOuvWZp0
皇甫河旺(2013年11月17日)。眾新聞。【人咬狗才是新聞」已成歷史——從實際新聞及新聞史中之探討】。取自 https://www.hkcnews.com/article/8204
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2017年10月27日)。報吉時【2017台北藝術攝影博覽會】。取自 https://ar-ar.facebook.com/1914CP/posts/1595611780461095
高雄市立美術館(2013年2月4日)。【瞬間的永恆—普立茲新聞攝影獎70年大展】。取自 https://www.facebook.com/kaohsiungmuseum/videos/496845357035574
葉雲炫(2018年8月14日)。新聞評論【看不見的黑手】。取自https://www.youtube.com/watch?v=5z_QiWEHecU&t=10s&list=LLacROlzKJaOzQ3kjwn3JKog&index=8
游伊甄(2016年6月15日)。新頭殼【調查:社群媒體成年輕人主要新聞來源】。取自 https://newtalk.tw/news/view/2016-06-15/74185
最新聞攝影獎–普立茲獎(2018年12月11日)。取自https://www.pulitzer.org/prize-winners-by-category/216
蒯亮(2012年12月)。科學傳播概論。取自http://science.nchc.org.tw/EPoSC/CSC/lecture/1128.pdf
臺糖通訊(1981)。南瀛之光優質南光。取自http://www.taisugar.com.tw/Monthly/CPN.aspx?ms=21&s=707&p=522
維基百科(2017年10月28日)。約瑟夫.普立茲。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B4%84%E7%91%9F%E5%A4%AB%C2%B7%E6%99%AE%E7% AB%8B考%E8%8C%B2
維基百科(201711月17日)。潘氏金福。取自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BD%98%E6%B0%8F%E9%87%91%E7%A6%8F
樂凱(2017年8月18日)。每日頭條【又到了攝影人的節日,兩分鐘看完攝影術178年變遷史】。取自 https://kknews.cc/zh-tw/digital/pxaon6e.html
潮往科技( 2017年6月22日)。行動廣告全球趨勢報【2017年七大行動廣告】取自 https://www.wavenet.com.tw/2017/06/smaato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