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英百科公司(主編)(2004)。大英簡明百科。臺北市:遠流。 中國時報國際新聞中心(譯)(2013)。普立茲新聞攝影獎70年大展 : 瞬間的永恆。臺北市:時藝多媒體。 中國新聞實用大辭典編委會、馮健(主編)(1996)。中國新聞實用大辭典。北京市:新華出版社。 王文佳(譯)(2014)。希望的曙光:計時記者鏡頭中的多元文化(原作者: Laska & Rachel Dayha)北京市:北京出版集團公司。 王升才、張愛東、卿上力(譯)(2006)。藝術、設計與視覺文化(原作者:Barnard, M.)。南京:江蘇美術。(原著出版年:1998) 王國強(譯)(2006)。視覺研究導論:影像的思考(原文作者: Gillian Rose)。臺北市:群學出版有限公司。(原著出版年:1999) 王冠婷(2012)。寫實攝影的觀看與流通:從殖民攝影到報導攝影(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海大學,臺中。 王珂(2014)。新聞的真實性。中文科技期刊,72,1-126。 王素蓮(譯)(2013)。臉書世代的網路管教:數位小孩的分齡教養指南(原文作者: James P. Steyer)。臺北市:天下雜誌股份有限公司。 尹玫君(2004)。科技/權力/教育--資訊科技對國小教學意涵與潛藏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南大學,臺南市。 包宇(2009)。論我國新聞攝影的形象性問題(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山東大學,中國山東省濟南市。 白詩禮(2008)。影像‧紀錄‧張敦志——台灣電視新聞攝影記者之先驅(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臺北。 行政院主計處(主編)(2010)。青少年狀況調查報告。臺北市:主計處。 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2005)。青少年政策白皮書—綱領。臺北市:行政院青少年事務促進委員會。 朱若慈(2008)。從視覺文化觀點看無印良品廣告圖像的社會文化意義(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交通大學,新竹。 江靜之(2009)。從論述角度探析廣電新聞訪問者的現實與理想。臺北:秀威。 成露茜、羅曉南(主編)(2005)。批判的媒體識讀。臺北市:正中書局。 宋灝(2009)。哲學、人文與世界——論述梅洛龐蒂思想中「藝術」與「世界風格」。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12,83-122。 邱奕堅(2001)。新現代攝影。臺北市:影像視覺藝術。 邱繡霞(2002)。媒體運動的全球策略──以NBA在台灣的發展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新北市。 李仲彬(2010)。影響全球電子治理發展的因素:以政策擴散理論爲基礎的分析。公共行政學報,36,39 -89。 吳竹君(2000)。資訊時代與外交(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吳莉君(譯)(2010)。觀看的方式(原作者:John Berger)。臺北市:麥田。(原著出版年:1972) 吳明清(1991)。教育研究:基本觀念與方法之分析。臺北市:五南。 吳翠珍(2003)。媒體素養教育教什麼?師友月刊,436,17-21。 吳翠珍、鄭如雯(2001)。媒體教育互動教學手冊。臺北市:財團法人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 吳知賢(2003)。大家說廣告。臺北市:富邦文教。 吳聲品(2009)。媒體識讀。藝術欣賞雙月刊,4(6),117-118。 余波、王瑛芳(譯)(2006)。新聞到底該怎麼樣(原作者:Richard Reeves)。香港:商務印書館有限公司。 呂彥億(2008)。以德懷術建構國民中小學美術資優班入學鑑定模式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阮綠茵(主編)(2007)。設計研究方法。臺北市:全華圖書。 林薰香(2010)。何謂「媒體」?探討媒體之哲學基礎及義涵。東海哲學研究集刊,15,133-156。 林福益(2002)。新聞自由與隱私權之衝突(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林子斌(2006)。媒體教育 : 素養,學習與現代文化(原作者: David Buckingham)。臺北市:巨流圖書公司。 周慶祥(2005)。黨國體制下的臺灣本土報業:從文化霸權觀點解析威權體制與吳三連《自立晚報》(1959-1988)關係(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世新大學,臺北市。 柯佩瑄(2018)。社群時代網路新聞媒體識讀之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銘傳大學,臺北市。 孫憶南(譯)(2006)。全球媒體時代:霸權與抵抗(原作者:Peter Steven)。臺北市:書林出版有限公司。(原著出版年:2003)。 孫周興(譯)(2004)。林中路(原作者:Martin Heidegger)。上海市:譯文出版社。 高自民(2008)。從影像到擬像—圖像時代視覺審美範式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 莊克仁(2012)。圖像新聞學。臺北市:五南。 莊雅竹、梁維真、楊子毅(2016)。新聞攝影倫理:悲慘報導中真實性與倫理道德問題的平衡。圖文傳播藝術學報,3,175-204。 徐寶璜(2011)。新聞學綱要。上海市:上海書店出版社。 徐允華(2011)。傳統媒體攝影記者與公民記者線上新聞照片之比較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臺北市。 徐忠民(1996)。新聞攝影學。中國浙江省杭州市:浙江大學。 徐勝揚(2017)。新聞攝影之影像視覺意象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雲林縣。 高強華(主編)(2000)。理解青少年問題—透視新新人類。臺北市:師大書苑。 陳芸芸、楊意菁、張貝雯(譯)(2002)。媒體導論:學生手冊(原作者:Gill Branston & Roy Stafford)。臺北市:韋伯文化。(原著出版年:1996)。 陳芸芸(譯)(2012)。視覺文化面觀(原作者:Nicholas Mirzoeff)。臺北市:韋伯文化。(原著出版年:1999)。 陳芸芸、劉慧雯(譯)(2003)。特新大眾傳播理論(原作者:Mc Quail, D.)。臺北市:韋伯文化。(原著出版年:2000)。 陳品秀、吳莉君(譯)(2013)。觀看的實踐:給所有影像世代的視覺文化導論(原作者:Marita Sturken & Lisa Cartwright)。臺北市:臉譜, 城邦文化。 陳怡君(2005)。擬像與意識型態在八卦媒體之研究以壹週刊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陳展逸(2004)。新聞閱聽人之生活型態與大眾傳播媒體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新北市。 陳弘岱(2006)。《人間》雜誌紀實攝影對台灣紀實攝影的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臺北市。 陳敬寶(譯)(2008)。攝影評論學-影像解讀導論(原作者:Terry Barrett)。臺北:影像視覺藝術事業。(原著出版年:1996)。 陳韻如(2004)。媒體公共論述中民族認同的變遷:八九年亞銀年會事件與「兩國論」事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陳曉開、袁世珮(譯)(1998)。N世代:主導二十一世紀數位生活的新新族群(原作者:Don Tapscott)。臺北市:美商麥格羅‧希爾。(原著出版年:1997)。 陳重亨(譯)(2015)。鍵盤參與時代來了!(原作者:Danah Doyd)。臺北市:時報文化。(原著出版年:2014)。 陳世敏(1999)。媒體素養通識教育課程規劃報告。臺北:政大書局。 陳郁文(譯)(2015)。破解APP世代—哈佛創新教育團隊全面解讀數位青少年的挑戰與機會(原作者:Howard Gardner & Katie Davis)。臺北市:時報文化。(原著出版年:2013)。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市:五南出版社。 倪偉(譯)(2006)。視覺文化導論(原作者:Nicholas Mirzoeff)。江蘇省:人民出版社。(原著出版年:1998)。 區國強(2017)。論「直擊」: 當代媒介生態中的新聞攝影(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張素卿(2005)。多媒體概述。東吳大學圖書館館訊,21,25-30。 張芳薇(2016)。觀念藝術之後。臺北市:北市美術館。 張世賢(2016)。太陽花學運的蝴蝶效應。科際整合月刊,1(6),5-51。 張春興(1996)。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臺北市:東華書局。 張春興(1987)。青年的認同與迷失。臺北市:東華書局。 張淑慧、盧玉娟、吳嫦娥(2004)。網路遊戲對少年行為之影響。臺北市:少年輔導委員會。 雷耀捷(主編)(2010)。大眾傳播與媒介批評。北京市: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 許綺玲(譯)(2009)。明室‧ 攝影札記(原作者:Roland Barthes)。臺北市:台灣攝影。(原著出版年:1980)。 許必華(1999)。新聞攝影學概論。北京:新華出版社。 許靜怡(2002)。深度報導:攝影記者在台灣─專業路漫漫(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許芳菊(2006)。全球化下的關鍵能力。臺北市:天下。 郭力昕(2016)。作為「劇場」的新聞/紀實攝影與社運:以「太陽花運 動」的照片為例。傳播研究與實踐,6(1),91。 黃靜(2009)。中國20世紀末以來的紀實攝影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山東大學,中國山東省濟南市。 黃燦然(譯)(2010)。論攝影(原作者:Susan Sontag)。臺北市:麥田。(原著出版年:1977)。 黃國庭、顧佳欣、李郁莉(2007)。「萬一他說對了怎麼辦?」—對麥克魯漢密碼的新時代探索。新聞學研究,92,173-181。 黃義書(2004)。新聞產製場域中的攝影記者─認知、角色、專業權力及生存心態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世新大學,臺北。 黃葳威(1999)。文化傳播。臺北市:正中書局。 梁瑞祥(2001)。網際網路與傳播理論。臺北市:揚智文化。 麥仕能(2005)。攝影。臺北:龍騰文化事業。 教育部(2002)。媒體素養教育政策白皮書。臺北市:教育部。 傅斌暉(2003,12月)。視覺文化範疇下的多元文化藝術課程設計初探。海峽兩岸美術教育交流會論文集,香港美術教育協會。 游琬娟(譯)(1994)。資訊地球村(原作者:增田米二)。臺北市:天下。(原著出版年:1990) 楊惠君(譯)(2009)。媒體即訊息(原作者:Marshall McLuhan & Quentin Fiore)。 臺北市: 積木文化出版。(原著出版年:1967)。 楊雅雯(2001)。有線電視系統業者邁入寬頻產業之核心資源分析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 楊文瑞(2016)。媒體使用「台灣之光」之國族建構意涵(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慈濟大學,花蓮。 溫典寰(2005)。以景觀/表演典範探討MSN Messenger閱聽人線上之自我呈現—以暱稱、圖示、背景圖示為例。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46,102-121。 廖新田(2006)。視覺饗宴的缺席者?-視覺社會學與當代視覺文化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海大學,臺中市。 廖敦如(2004)。從全球化的視覺文化觀點探討流行文化為議題之藝術教學。藝術教育研究,7,55-86。 蔡念中、邱慧仙、董素蘭、康力平(2017)。變遷中的傳播媒介—從類比到數位匯流。臺北市:五南。 鄭慧華(主編)(2009)。藝術與社會:當代藝術家專文與訪談。臺北市:北市美術館。 劉俊裕(2007)。文化全球化一種在地化的整合式思維與實踐。國際文化研究,1(3),1-30。 劉平君(2010)。解構新聞/真實:反現代性位置的新聞研究觀。新聞學研究,105,85-126。 劉云萊(1993)。新聞攝影概論。北京:新華 潘玲娟(2007)。電視暴力研究──理論與現象之解讀。臺北市:秀威資訊。 錢震(1968)。新聞論。臺北市:中央日報社。 韓孝承(2016)。第三文化:全球化虛擬世界中的視覺文化。國際藝術教育學刊,1(14),1-17。 謝筠(2010)。臺灣民眾生活型態與其媒體識讀能力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世新大學,臺北。 魏玓(1999)。全球化脈絡下閱聽人研究:理論的檢視與批判。新聞學研究,60,93-114。 Adoni, H. and Mane, S. (1984) Media and Social Construction of Reality: Toward an Integration of Theory and Research. Communication Research. Advances in Social Sciences, 5 (11), 323-340. Altschull, J. H. (1995). Agents of Power. 2nd Ed. New York: Longman. Anderson, J. A. (1996). The pragmatics of audience in research and theory. In J. Hay, L. Grossberg, & E. Waterlla (Eds.), The audience and its landscape (pp.75-93). Boulder: Westview Press. Barnard, M. (1998). Art, design and visual culture.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Boyd-Barrett, O. (1995). The political economy approach. In O. Boyd-Barrett & C. Newbold (Eds.), Approaches to Media a reader (pp. 186-192).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nc. Boyd-Barrett, O. (1997).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nd Globalization. London, England: Ali Mohammadi. Burnett, R. (2002). Technology, learning and visual culture. In I. Snyder (Ed.), Silicon literacies (pp. 141-153). New York, NY: Routledge. Burnett, R. (2004). How images think.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The MIT Press. Ballengee-Morris, C. & Stuhr., P.(2001).Multicultural art and visual culture education in a changing world. Art Education, 54(4), 6-13. Bleyer, W. G. (1935). Journalism & Mass Communication Quarterly. Sage Journals, 12(4), 374-378. Berger, J. (1977). Ways of seeing. New York, NY: Penguin. Clark, I. (1998). Globalization and fragmentation, in globalization and fragmentatio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Castells, M. (Ed.). (1997). The rise of network society (vols. I). Massachusetts and Oxford: Blackwell. Castells, M. (Ed.). (1997). The Power of Identity (vols. II). Massachusetts and Oxford: Blackwell. Debord (1997). A case for an art education of everyday aesthetic. Studies in Art Education, 40(4), 295-311. Debord (2003). Art education and visual culture. 2000 International visual arts conference. Symposium conducted at the meeting of Taipei Municipal Teachers College, Taipei. Duncum, P. (2001). Visual culture: Developments, definitions, and directions for art education, Studies in Art Education, 42(2), 101-112. Erikson, E. H. (1972). Eight ages of man. In C. S. Lavatelli & F.Stendler (Ed.), Reading in child behavior and child development. San Diego: Harcourt Brace Jovanvich. Freedman, K. (2003). Teaching visual culture.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Columbia University. Friedman, T. L. (1999). The Lexus and the Olive Tree: Understanding Globalization. New York, NY: Farrar, Straus, and Giroux. Gamble, C. (1994). Timewalkers: The Prehistory of Global Colonization Contradictions and Directions. In A. Mohammadi (Ed).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nd Globalization: A Critical Introduction (pp.11-26). London: Sage. Holton, R. J. (1998). Introduction. In Holton, R. J. (Ed.), Globalization and the Nation-State (pp. 4-5). New York: St. Martin’s. Holton, R. J. (1998). Understanding Globalization: History and Representation in the Emergence of the World as a Single Place. In Holton, R. J. (Ed.), Globalization and the Nation-State (pp. 46-49) New York: St. Martin’s. John Tomlinson. (1991). Cultural imperialism: A critical introduction. London: Pinter. Larry, P. (2002) OJR article: The Third Wave of Online Journalism.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McChesney B. (1997).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Global communication. In R. W. McChesney, E. M. Wood & J. B. Foster (Eds.), Capitalism and the information age: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the global communication revolution. New York, NY: Monthly Review press. McLuhan, M. (1964). Understanding media. London: Routledge. Mirzoeff, N. (1999). An introduction to visual culture. London: Routledge. Mirzoeff, N. (2001). What is visual culture? In N. Mirzoeff (Ed.), The visual culture reader (pp. 3-13). London: Routledge. Mitchell, W. J. T. (1994). Picture theory: Essays on verbal and visual representation.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Mitchell, W. J. T. (2002). Showing seeing: A critique to visual culture. In K. Moxey & M. A. Holly (Eds.), Art history, aesthetics, visual studies (Clark Studies in the Visual Arts) (pp.231-250). New Haven and London: Yale University Press. Masterman, L. (1985) Teaching the Media. London: Routledge Oldrup, H. H. and Carstensen, T. A. (2012): ‘Producing geographical knowledge through visual methods’, Geografiska Annaler: Series B, Human Geography 94 (3): 223–237. Pearce, C., Boellstorff, T., & Nardi, B. A. (2011). Communities of play: Emergent cultures in multiplayer games and virtual worlds.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MIT Press. Rose, G(2001). The pragmatist’s progress. In U. Eco (Eds. Et al.), Interpretation and overinterpretation(pp. 89-108).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Robertson, R. (1992). Globalization: As a Problem. In M. Featherstone (Ed.), Globalization: Social Theory and Global Culture (pp.8-31). London, Thousand Oaks and New Delhi: Sage. Robertson, R. (1995). Glocalization: Time-Space and Homogeneity-Heterogeneity. In M. Featherstone (Ed.), Global Modernities (pp. 25-44). London, Thousand Oaks and New Delhi: Sage. Rosenau, J. N. (1990). Previewing post international politics. In J. N. Rosenau (Ed.), Turbulence in world politics: A theory of change and continuity (pp. 12-18).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Schramm, W. L. (1907). The story of human communication. New York: Harper & Row. Scholte, J. A. (1997). The globalization of world politics. In John B. and Steve S. (Eds.), The globalization of world politics: An introduction to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pp. 18-19).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Walker, J. & Chaplin, S. (1997). Visual culture: An introduction. New York: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TVBS新聞網(2017年2月23日)。【「人人可成名15分鐘」 安迪沃荷預言新媒體】。取自https://news.tvbs.com.tw/ 中華民國內政部青少年全球資訊網(2018年12月3日)。取自https://www.moi.gov.tw/ 李四端(2018年6月6日)。李四端的雲端世界。【回首十年 iPhone誕生】。取自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6auOuvWZp0 皇甫河旺(2013年11月17日)。眾新聞。【人咬狗才是新聞」已成歷史——從實際新聞及新聞史中之探討】。取自 https://www.hkcnews.com/article/8204 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2017年10月27日)。報吉時【2017台北藝術攝影博覽會】。取自 https://ar-ar.facebook.com/1914CP/posts/1595611780461095 高雄市立美術館(2013年2月4日)。【瞬間的永恆—普立茲新聞攝影獎70年大展】。取自 https://www.facebook.com/kaohsiungmuseum/videos/496845357035574 葉雲炫(2018年8月14日)。新聞評論【看不見的黑手】。取自https://www.youtube.com/watch?v=5z_QiWEHecU&t=10s&list=LLacROlzKJaOzQ3kjwn3JKog&index=8 游伊甄(2016年6月15日)。新頭殼【調查:社群媒體成年輕人主要新聞來源】。取自 https://newtalk.tw/news/view/2016-06-15/74185 最新聞攝影獎–普立茲獎(2018年12月11日)。取自https://www.pulitzer.org/prize-winners-by-category/216 蒯亮(2012年12月)。科學傳播概論。取自http://science.nchc.org.tw/EPoSC/CSC/lecture/1128.pdf 臺糖通訊(1981)。南瀛之光優質南光。取自http://www.taisugar.com.tw/Monthly/CPN.aspx?ms=21&s=707&p=522 維基百科(2017年10月28日)。約瑟夫.普立茲。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B4%84%E7%91%9F%E5%A4%AB%C2%B7%E6%99%AE%E7% AB%8B考%E8%8C%B2 維基百科(201711月17日)。潘氏金福。取自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BD%98%E6%B0%8F%E9%87%91%E7%A6%8F 樂凱(2017年8月18日)。每日頭條【又到了攝影人的節日,兩分鐘看完攝影術178年變遷史】。取自 https://kknews.cc/zh-tw/digital/pxaon6e.html 潮往科技( 2017年6月22日)。行動廣告全球趨勢報【2017年七大行動廣告】取自 https://www.wavenet.com.tw/2017/06/smaat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