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18.118.184.221)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作者(中文):李秋雲
作者(外文):Lee, Chew-Yuen
論文名稱(中文):蘭嶼達悟族的米食接觸歷程
論文名稱(外文):A Study on Rice Dietary Contacting of Tao People in Lanyu Island, Taiwan
指導教授(中文):張瑋琦
指導教授(外文):Chang, Wei-Chi
口試委員(中文):楊政賢
江天健
口試委員(外文):Yang, Cheng-Hsien
Chiang, Tien-Chien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清華大學
系所名稱:環境與文化資源學系所
學號:210424308
出版年(民國):111
畢業學年度:110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26
中文關鍵詞:蘭嶼(紅頭嶼)達悟(雅美)白米飲食選擇
外文關鍵詞:Lanyu IslandTao (Yami)Rice DietFood Selection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32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收藏:0
本文聚焦於達悟族如何適應「白米」這個外來食材,取代芋頭成為日常主食。本文分作三個時期進行討論:「不食白米期(1895年以前)」、「米食引入期(1895-1945 年)」以及「米食盛行期(1945 年至今)」。
本研究第二章進行地圖分析及歷史資料分析,1895年雖曾有西班牙人、荷蘭人、美國人、漢人、巴丹島人的登島紀錄,但幾乎沒有白米交流的事實,族人仍沒有食用白米,可稱作「不食白米期」。
第三章著重於分析日治時期相關史料,1895至1945 年期間日本軍方及學者對蘭嶼展開多項研究,與族人有比較緊密的接觸,除了給予工作者白米作為酬勞,亦將族人帶往臺灣大島進行觀光。這時期雖與白米有接觸但生活中依然沒有依賴白米,可稱作「米食引入期」。
第四章進行多方面的資料統合,因1945 年後大量外移人員及宗教進駐、族人前往臺灣大島工作、現代化發展及國家政策的影響,白米在族人的生活中奠定成為「必需食材」基礎。此時,全島通電、電冰箱的運入、交通運輸便利、餐廳設立更為激烈,白米與族人的關係越加密不可分,可稱作「米食盛行期」。
第四章最後一節透過民族誌書寫以呈現現今族人的飲食方式及影響飲食選擇的因素。本研究結論是:大部分達悟族長輩仍以芋頭地瓜為主食,接受長照照護者或年長無法到田裡農務的會隨家人食米。若同住家庭仍種植芋頭,回流的族人縱然依舊懷著旅台時的食米經驗,亦會日常食用芋頭,而家中無種植芋頭或未與原生家庭同住的回流族人則趨向食用白米飯。本研究發現家庭對食用芋頭支持度較弱,將促使孩童直接選擇食米。學校開發民族教育教導傳統文化之餘,營養午餐亦儘量安排每周一次的食用傳統飲食,以提升孩童恢復食用芋頭。
白米造成達悟族的飲食變遷並非一朝一夕所成,需從歷史脈絡去追尋族人的身體經驗,無法單憑檢討現在重不重視芋頭文化來解釋之。達悟族對白米的適應歷程雖不長,但族人食用白米是經過了飲食的選擇,而人口流動對飲食的改變往往超過自然環境所帶來的影響,「以白米為主食」在年輕的達悟族人生活當中早已根深蒂固。
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illustrates the process of Tao people acculturated rice diet. This study separate three periods to explain the process: "Rice-free Period (before years 1895)", "Rice-leading-in Period (from years 1895 to 1945)" and "Rice-prevailing Period (from years 1945 until now)".
In Rice-free period (before years 1895), many out-comers landing Lanyu island, including Spanish, Dutch, American, Chinese, and Batanes. Tao people still kept their traditional diet, taro, and been not enough frequency for rice exchange with the out-comers.
Rice-leading-in period (years 1895 to 1945) is in Japanese ruled period. Tao people worked for Japanese and received rice as payment. When they had been taken sightseeing to Taiwan, they also ate rice. Tao people had been contacted with rice but not always had it.
Rice-prevailing period (after years 1945) is under after war world II, the government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administrated Lanyu Island. Rice has gradually become a necessary diet for Tao people since multiple out-comers settled in Lanyu Island, modernization such as traffic and electricity constructing and implement of national policy. Tao people had been working in Taiwan and eating Chinese food. They brought out their body experience that eating rice after returning to Lanyu Island.
Nowadays, most elders still maintain having taro daily, perhaps having rice occasionally. This study found that family support for taro-eating directly influences food selection of return migrants, who richness in rice-eating in Taiwan. Children’s food selection tendency rice due to highly rice supplement in school lunch and family dining table. In addition to developing ethnic education and teaching traditional culture, the school arranges a traditional diet once a week for nutritious lunch to encourage children to resume eating taro.
In conclusion, younger Tao people take rice as the main diet in the present day during food selection. The impact of population movement is more severe on the acculturation process than the changing of the environment.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問題緣起及問題意識----------------------1
第二節 文獻回顧------------------------------4
第三節 研究方法、史料與背景-------------------13
第四節、研究限制------------------------------22
第五節 研究架構------------------------------22

第二章 不食白米期(1895年以前)----------------25
第一節 達悟族的「Mogis」(白米)--------------25
第二節 與西方國家的關係-----------------------27
第三節 與清政府及漢人的關係-------------------37
第四節 與其他族群的關係-----------------------40
第五節 小結----------------------------------44

第三章 米食引入期:日治時期(1895-1945)-------47
第一節 「研究區」的設立及政策開發---------------48
第二節 工作與酬勞-----------------------------56
第三節 產業的發展------------------------------64
第四節 小結------------------------------------69

第四章 米食盛行期:中華民國統治時期 (1945年至今)-68
第一節 「人」的因素-------------------------------69
第二節 現代化建設的發展---------------------------80
第三節 觀光與餐廳的發展---------------------------90
第四節 從食芋到食米的餐桌民族誌--------------------95
第五節 小結--------------------------------------103

第五章 結論-------------------------------------107

參考文獻-----------------------------------------113
附錄---------------------------------------------124
1. 一個飛機迷和飯店迷的部落格(2011年5月2日)。曾經隸屬於台灣航空的BN-2型螺旋槳客機。上網日期:2021年9月25日。檢自:https://reurl.cc/V5KpoN
2. 大享食育協會(2019年8月29日)。臺灣營養午餐歷史新聞,這裡查得到!。上網日期:2022年1月25日。檢自:https://www.foodiedu.org/news/353
3. 山崎柄根(1999)。鹿野忠雄─縱橫台灣山林的博物學者(楊南郡譯註)。台中:晨星。(原著出版於1992年,日本平凡社)
4. 中央氣象局科普網。上網日期:2020年10月18日。檢自:https://reurl.cc/WkEo3Z。
5. 中國社會科學院台灣史研究中心(2019)。日據時期台灣殖民地史學研究。台北:崧博。
6. 戈思明(2005)。臺灣海中異寶。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
7. 牛奶杰的部落格(2010年7月7日)。BN-2島民在台東,剪報三則。上網日期:2010年9月25日。檢自:https://reurl.cc/NZ3a4n
8. 冉福立、漢聲雜誌社(1997)。十七世紀荷蘭人繪製的台灣老地圖 下冊(江樹生譯)。台北:英文漢聲。
9. 卡阿克以、王榮基(2001年)。達悟民族的苦訴:搶救蘭嶼的交通。蘭嶼雙週刊,297(10),4。
10. 田騏嘉(2016)。日治時期國家對蘭嶼土地的控制及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北:國立師範大學台灣史研究所。
11. 立榮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一百零五年度年報。上網日期:2021年9月25日。檢自:https://reurl.cc/aNQlvD
12. 交通部二月起調整各航線,蘭嶼離島航線立榮獨立經營(2001年2月11日)。蘭嶼雙週刊,288(4)。上網日期:2021年9月25日。https://reurl.cc/2oX4Nr
13. 伊能嘉矩(1998)。伊能嘉矩蕃語調查手冊(張曦中譯)。在森口恒一(主編),臺北:南天。(原著出版 日本順益台灣原住民研究會)
14. 朱明(2015年7月23日)。飛了20年 離島航線飛機不換不行了。風傳媒。上網日期:2021年9月25日。檢自:https://reurl.cc/82QlkM
15. 江樹生 譯註(2002)。熱蘭遮城日誌(二)。台南:台南市政府。
16. 余光弘(1989)。雅美社會文化簡介及其維護與發展。臺灣文獻,40(4),7-23。
17. 余光弘(1994)。雅美人食物的分類及其社會文化意義。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21-43。
18. 余光弘(1995)。蘭嶼雅美族以同易同式交換的經濟實用性。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80,37-60。
19. 余光弘、董森永(1998)。臺灣原住民史:雅美族史篇。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20. 吳天明(2008)。蘭嶼的故事。源雜誌,67,4-13。
21. 李亦園(1982)。臺灣土著民族的社會與文化。台北:聯經。
22. 李喬(1999)。臺灣,我的母親。台北:草根。
23. 杜錦芳(2019)。走吧!回家吧!-原住民青年返鄉逐夢故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屏東:國立屏東大學社會發展學系。
24. 孟祥瀚(2018)。增修臺東縣史 交通事業篇。臺東:臺東縣政府文化局。
25. 林杉樹(2010)。天主教的人才培育。載於席萳‧嘉斐弄(主編),東方島上的感恩心、一世情:達悟之父──紀守常影像集(頁105)。台北:南天。
26. 林杉樹(2010)改變我一生的恩人──紀守常神父。載於席萳‧嘉斐弄(主編),東方島上的感恩心、一世情:達悟之父──紀守常影像集(頁241)。台北:南天。
27. 林香君(2009)。蘭嶼達悟人飲食文化的重構-文化生態學的探討。餐旅暨家政學刊,6(1),1-12。https://doi.org/10.6572/JHHE.6(1).1
28. 林淑慧(2009)。台灣方志所載禮儀與飲食文化的詮釋。彰化師大國文學誌,18,67-110。 https://doi.org/10.6973/CJ.200906.0067
29. 林開忠、蕭新煌(2008)。家庭、食物與客家認同:以馬來西亞客家後生人為例。第十屆中華飲食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57-78。
30. 林道生(2001)。原住民神話故事全集(一)。台北:漢藝色研。
31. 林熊祥(1958)。蘭嶼入我國版圖之沿革-附綠島。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32. 林綱偉(1986)。蘭嶼雅美族的環境適應與變遷〔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地理學研究所。
33. 金晟發冠軍磁磚(2020年7月3日)。台灣最短航線【小港-小琉球】離島航線故事。痞客邦部落格,上網日期:2021年8月11日。檢自:https://reurl.cc/mGZkvY。
34. 侯錦雄、李素馨、謝宗恆(2011)。觀光發展歷程下的文化衝擊:蘭嶼文化地景的另一種閱讀。設計學研究,14(S),33-48。  https://doi.org/10.30105/JDS.201106.0003
35. 姜昌明。顏水龍1935紅頭嶼之娘與1984蘭嶼風景。上網日期:2021年6月28日。https://reurl.cc/35vA4R
36. 施添褔(2001)。臺東縣史大事篇(上冊)。臺東:臺東縣政府文化局。
37. 洪致文(2009年7月20日)。蘭嶼紀行:紅頭嶼臨時簡易飛行場跡。上網日期:2021年9月20日。檢自:https://reurl.cc/KrNWXe
38. 洪敏麟主編,陳錦榮編譯(1978)。日本據臺初期重要檔案。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39. 紀守常(2010)。蘭嶼島的傳教士。載於席萳‧嘉斐弄(主編),東方島上的感恩心、一世情:達悟之父──紀守常影像集(頁3-25)。台北:南天。
40. 紅頭嶼探險隊(1903年5月31日)。臺灣日日新報。
41. 紅頭嶼蕃人臺東觀光(1933年,昭和8年7月)。理蕃之友 第一卷(陳連浚譯),2(7),201。
42. 紅頭嶼觀光蕃人-看到臺東極為驚訝(臺東)(1934年,昭和9年7月)。理蕃之友 第一卷(陳連浚譯),3(7),345。
43. 美國遭難船蹤迹(1903年10月27日)。臺灣日日新報。
44. 倪進誠(2003)。台灣的離島。台北:遠足。
45. 夏九鑄、陳志梧(1988)。台灣的經濟發展、蘭嶼的社會構造與國家公園的空間角色。台灣社會研究季刊,1(4),233-246。  https://doi.org/10.29816/TARQSS.198812.0007
46. 夏黎明(2007)。放逐孤島的他者:蘭嶼、農場、管訓隊與外省老兵的生命史。臺東:臺東縣政府文化局。
47. 夏獻綸(1959)。台灣輿圖。台北:臺灣銀行。
48. 宮坂生(1932年,昭和9年7月)。紅頭嶼蕃人的覺醒。理蕃之友 第一卷(陳連浚譯),3(7),343。
49. 徐瀛洲(1999)。蘭嶼之美。台北:藝術家。
50. 討伐紅頭嶼生番(1904年1月24日)。臺灣日日新報。
51. 記憶的歷史片段FB專頁(2016年9月22日)。上網日期:2021年08月11日。檢自:https://reurl.cc/q1QEQ3
52. 記錄的歷史片段FB 專頁(2016年9月12日)。蘭嶼科學調查特輯 1947。上網日期:2020年10月27日。檢自:https://reurl.cc/95lGD8
53. 記錄的歷史片段FB專頁(2016年9月27日)。蔣經國邀請美國懷特公司經理狄卜賽夫婦到蘭嶼訪問 1956/9/29。上網日期:2021年3月27日。https://reurl.cc/Q6zg1Z
54. 馬淵東一(2020)。馬淵東一著作集 第二卷(李蕙雰、葉秀玲、黃淑芬譯)。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55. 國立臺灣博物館(2016)。艾爾摩莎:大航海時代的臺灣與西班牙。台北:國立臺灣博物館。
56. 國家文化記憶庫網頁。來自紅頭嶼的客人。上網日期:2020年9月4日。檢自:https://reurl.cc/0xY40x
57. 國家圖書館。<第二章,城際運輸>。上網日期:2021年9月25日。檢自: https://reurl.cc/EpXmzK。
58. 張存薇(2016年4月13日)。蘭嶼是基督之島?綠美化牆太宗教惹議。自由時報。上網日期:2021年5月14日。檢自:https://reurl.cc/oxjeqD
59. 張海嶼。蘭嶼宣教史。上網日期:2019年11月10日。檢自:https://lurl.cc/bcS9i3
60. 張淑雯(2011)。無釀酒技術的達悟族:3位達悟長者談從沒有酒到接觸酒的經驗與健康自覺〔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北:國立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研究所。
61. 張瑋琦、鄭允勝(2017)。觀光發展、氣候變遷與食物系統韌性:蘭嶼食物系統變化六年監測分析。傳播與發展學報,34,20-57 。 https://doi.org/10.6544/JCD.201712_(34).0002
62. 移川子之藏、馬淵東一、鹿野忠雄、國分直一(2005)。台灣百年曙光:學術開創時代調查實錄(楊南郡譯)。台北:南天。
63. 莊欣華(2004)。日據時期台灣節令之食俗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北: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
64. 許育純(2013)。台灣菜的歷史與文化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北:淡江大學歷史學系。
65. 許菁珊(2007)。「撫養」芋頭--以蘭嶼野銀部落婦女之芋頭生產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雲林: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系。
66. 許寬容(2007)。蘭嶼的觀光現象與地方建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花蓮:國立東華大學觀光暨遊憩管理研究所。
67. 連照美、宋文薰譯(1998)。我的臺灣紀行-宮本延人口述。台北:南天。
68. 陳正祥(1952)。臺灣地誌。台北:南天。
69. 陳玉美(1994)。論蘭嶼雅美族的社會組之:從當地人的一組概念 Nisoswan(水渠水源)與Ikauipong do soso(喝同母奶)談起。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5(4),1029-1052。
70. 陳玉美(2001)。臺東縣史-雅美族篇。臺東:臺東縣政府文化局。
71. 陳玉箴(2016)。從「家務」到「勞動商品」:臺灣家庭晚餐型態變遷的考察(1980-2013)。臺灣學誌,13,71-103。
72. 陳玉箴(2020)。台灣菜的文化史:食物消費中的國家體現。台北:聯經。
73. 陳仲玉、楊淑玲、高韻華(1989)。蘭嶼考古學初步調查。台北:內政部營建署。
74. 陳宗仁(2008)。Lequeo Pequeño與 Formosa-十六世紀歐洲繪製地圖對台灣海域的描繪及其轉變。台大歷史學報,41,109-164。
75. 陳宗暉(2009)。流轉孤島-戰後蘭嶼書寫的遞演〔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花蓮:國立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
76. 陳柔茲(2002)。亮不亮,有關係—記蘭嶼發電廠點亮蘭嶼二十年。源雜誌,39,16-18。
77. 陳倫炯(1996)。海國見聞錄。南投:國史館台灣文獻館。(原著出版於 1727年)
78. 鳥居龍藏(2016)。紅頭嶼土俗調查報告(林琦翻譯,余光弘校訂)。台北:唐山。(原著出版於1903年)
79. 鹿野忠雄(2005)。從高山冰河遺跡的發現到民族考古學研究。臺灣百年曙光(楊南郡譯著)。台北:南天。
80. 鹿野忠雄(2016)。東南亞細亞民族學先史學研究(楊南郡、李作婷譯)。台北:原住民族委員會。
81. 博物館世界(2021年10月27日)。獨家揭秘丨清代中國大型海洋帆船究竟有多大?。今日頭條。上網日期:2021年12月2日。檢自:https://twgreatdaily.com/497625962_121107011-sh.html
82. 富邦文教基金會(2018年10月1日)。Hi Maataw, 蘭嶼你好!。上網日期:2019年3月6日。檢自:https://reurl.cc/Ok2zL3
83. 森丑之助(2000)。生蕃行腳:森丑之助的台灣探險(楊南郡譯)。台北:遠流。
84. 游智勝(2008)。日治時期臺灣沿岸命令航線(1897-1943)〔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灣史研究所。
85. 費德廉、羅效德翻譯(2006)。看見十九世紀台灣──十四位西方旅行者的福爾摩沙故事。台北: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籌備處。
86. 費羅禮(1974)。臺灣土著族的文化,語言分類探究。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87. 雅美族人的觀光──開發黨急先鋒高高興興前往臺灣本土旅行(1932年,昭和7年7月)。理蕃之友 第一卷(陳連浚譯),1(7),72。
88. 黃旭(1995)。雅美族之居住文化及變遷。台北:稻鄉。
89. 黃叔璥(1996)。臺海使槎錄。臺灣文獻叢刊。南投:臺灣文獻委員會。(原著出版於1722年)
90. 黃郁茜(2005)。「交換」與「個人主義」-蘭嶼野銀聚落的例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北:國立台灣大學人類學研究所。
91. 黃野茂(2010)。我生命中偉大的男人。載於席萳‧嘉斐弄(主編),東方島上的感恩心、一世情:達悟之父──紀守常影像集(頁204)。台北:南天。
92. 黃躍雯、倪進誠(2015)。蘭嶼「觀光地生命週期」興衰機制暨其關鍵作用者行動之研究:「永續觀光」的視角。中國地理學會會刊,54,13-35。
93. 楊政賢(1998)。蘭嶼東清部落「黃昏市場」現象之探討-貨幣、市場與社會文化變遷〔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花蓮: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
94. 楊政賢(2011)。島、國之間的「族群」─台灣蘭嶼Tao與菲律賓巴丹島Ivatan關係史的當代想像〔未出版之博士論文〕。花蓮: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
95. 楊政賢(2014)。文化禁忌、在地飲食與異族觀光-當代蘭嶼的觀光發展與「飛魚」的多重品味。中華飲食文化,10(2),63-108。 https://doi.org/10.30152/JCDC
96. 楊昭景、林孟欣、簡錦玲、陳曉怡、洪馨蘭(2017)。【醇釀的滋味】臺灣菜的百年變遷與風貌。台北:墨刻。
97. 葉裕乾(2002年9月29日)。華信航空公司恢復台東至蘭嶼、綠島航線。台灣中華日報。上網日期:2021年9月25日。檢自:https://reurl.cc/2oX47r
98. 葛德(2010)。大家都感到驚奇而佩服他。載於席萳‧嘉斐弄(主編),東方島上的感恩心、一世情:達悟之父──紀守常影像集(頁xxiii)。台北:南天。
99. 董森永(2016)。駱先生是戰鬥的領袖。在駱維仁、駱維道(主編),駱先春牧師紀念文集(頁200)。花蓮:玉山神學院。
100. 董森永、曾以帆(2010)。董牧師說笑話。新竹: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101. 董瑪女、何德華、張惠環(2012)。達悟語詞典= Yami (Tao) dictionary。台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102. 詹宜璋(2014)。少小離家,老大胡不歸?遷居原住民的老年返鄉回流議題。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18 (2),37-72。
103. 達西屋拉灣.畢馬(2003)。達悟族神話與傳說。台北:晨星。
104. 廖大珂。甲午戰爭之前西方文獻有關釣魚島的記載。澳門RC文化雜誌。上網日期:2019年10月16日。檢自:https://reurl.cc/Op1VpX
105. 臧振華(2005)。從考古資料看蘭嶼雅美人的祖源問題。南島研究學報,1(1),135-151。 https://doi.org/10.29884/JAS.200506.0005
106. 臺東縣戶政事務所生活服務網。上網日期:2020年10月18日。檢自:https://reurl.cc/l5qK8q。
107. 臺灣日日新報(1903年10月24日)。
108. 臺灣總督府警察本署編(1997)。日據時期原住民行政志稿.第一卷(陳金田譯)。南投:台灣省文獻會。
109. 趙川明(2008)。雅美時光迴廊:艾神父的蘭嶼映像-蘭嶼老照片圖文集。臺東:臺東縣政府文化局。
110. 趙慶河(2018)。「敘事史學」的復興與教學實踐。教育科學期刊,17(2),89-98。
111. 齊田悟(1934年,昭和9年10月)。蕃人觀光沿革與其實績。理蕃之友 第一卷(陳連浚譯),3(10),374。
112. 劉千嘉、林季平(2008)。臺灣原住民的回流及連續遷徙:2000年戶口普查分析。地理學報,54,1-25。
113. 劉欣怡(2004)。蘭嶼達悟(雅美)組的老人照護關係與社會界限之建構-護理人類學的民族誌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花蓮:慈濟大學人類學研究所。
114. 劉振河(1961)。蘭嶼今昔。台北:民間知識社。
115. 歐素瑛(2003)。戰後初期臺灣大學留用的日籍師資。國史館學術集刊,6,145 - 192。
116. 稻葉直通、瀨川孝吉(1952)。紅頭嶼(野人、姍姍譯)。臺東:台灣風物。
117. 蔡友月(2007)。遷移、挫折與現代性:蘭嶼達悟人精神失序受苦的社會根源。台灣社會學,13,1-69。
118. 蔡友月(2009)。達悟族的精神失序:現代性、變遷與受苦的社會根源。台北:聯經。
119. 衛惠林、劉斌雄(1962)。蘭嶼雅美族的社會組織。台北:中研院民族所。
120. 鄧景衡(2002)。符號.意象.奇觀: 台灣飲食文化系譜(上)。台北:田園。
121. 鄭漢文(1996)。雅美族民俗植物。東台灣研究,1,67-104。https://doi.org/10.6275/JETS.1.67-104.1996
122. 鄭漢文(2004)。蘭嶼雅美大船文化的盤繞-大船文化的社會現象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花蓮: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
123. 橫尾生(1932年,昭和9年7月1日)。雅美族人的王國紅頭嶼(上)。理蕃之友 第一卷(陳連浚譯),3(7),348。
124. 盧幸娟(2001)。發展中的台灣原住民自治-以蘭嶼達悟族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花蓮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
125. 駱先春(2016)。原住民傳教的親手紀錄。載於駱維仁、駱維道(主編),駱先春牧師紀念文集(頁93-94)。花蓮:玉山神學院。
126. 謝世忠(1994)。「山胞觀光」-當代山地文物展現的人類學詮釋。自立晚報。
127. 謝加仁(2004)。天主教蘭嶼傳教史。載於簡鴻模(主編),當達悟遇上基督(頁40)。
128. 謝加仁(2010)。懷念與感恩。載於席萳‧嘉斐弄(主編),東方島上的感恩心、一世情:達悟之父──紀守常影像集(頁208)。台北:南天。
129. 謝永泉(2004)。蘭嶼之父-紀守常神父。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130. 謝其湘(2020)。早餐吃甚麼?戰後台灣早餐店的風起雲湧〔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文學院台灣史研究所。
131. 謝明良(2012)。有關蘭嶼甕棺葬出土瓷器年代的討論。臺灣史研究,19(2),193-208。
132. 簡宏逸(2019)。細考法蘭斯瓦.貓蘭實叮(François Valentyn)的福爾摩沙民族誌:史源、傳承、個人意見。歷史臺灣: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館刊,17,111-134。
133. 藍麗娟(2005年)。開店半年,玩半年—白領改當個體戶。天下雜誌,332,43。
134. 識野環境資源顧問有限公司(2020年5月)。戰後蘭嶼地區發展:蘭嶼指揮部等機構沿革與影響調查計畫(TJC1080208)。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
135. 關曉榮(1987)。尊嚴與屈辱─國境邊陲.蘭嶼。台北:時報。
136. 嚴文廷(2018年6月14日)。【全文】董座遭控長期做假帳 德安航空詐民航局5億補助。鏡周刊。上網日期:2021年9月25日。檢自:https://reurl.cc/EZkKdn
137. 鐘堅(1996)。台灣航空決戰:美日二次大戰中的第三者戰場。台北:燎原。
138. 鐘堅(2021)。怒海逆風島嶼行:台海戰亂世代的故事。台北:燎原。
139. 騰邑文化編輯部(2013)。臺灣教育世紀回顧(荷西~日治)。台北:零極限。
140. 蘭嶼鄉公所網頁。上網日期:2021年11月10日。檢自:https://reurl.cc/Rbp3rD
141. 顧超光(2011年11月)。臺東縣軍眷聚落生命史訪查計畫。台北:文化部。
142. Femandez-Armesto F. (2004)。食物的歷史─透視人類的飲食與文明(韓良憶譯)。台北:左岸。
143. Francois Valentijn(2015年4月9日)。福爾摩沙島與漁翁群島圖。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典藏網。上網日期:2019年5月3日。檢自:https://reurl.cc/2D08Am
144. James Ackerman(2015年2月24日)。福爾摩沙島地圖。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典藏網,上網日期:2019年5月3日。檢自https://reurl.cc/KpkMQj
145. Jean François Galaup Comte de La Pérouse(2015年3月29日)。1787年探勘中國與韃靼海域圖-圖1(法文版)。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典藏網,上網日期:2019年5月3日。檢自:https://reurl.cc/8WG5mb
146. Logue, A. W.(1996)。飲食心理學(游恆山譯)。台北:五南。
147. Mintz, S. W.(2001)。吃:漫遊飲食行為、文化與歷史的金三角地帶(林為正譯)。台北:藍鯨。
148. Vincenzo Maria Coronelli(2015年3月16日)。中國福建與廣東省圖。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典藏網,上網日期:2019年5月3日。檢自:https://reurl.cc/44RXv2

149. 日文文獻
150. 國分直一(1953)。終戦後の紅頭嶼(蘭島)調査。民族學研究,17(2),47-55。
151. 鳥居龍藏(1900)。支那人の紅頭嶼に於ける歷史。臺灣協會會報,26,12-16。
152. 伊能嘉矩手稿。紅頭嶼寫真。國立臺灣大學數位典藏館。上網日期:2010年5月2日。檢自:https://reurl.cc/ZjYZ3a

153. 英文文獻
154. Academy of Natural Sciences (1879). Natives of Rotel Tobago, Proceedings of the Academy of Natural Sciences of Philadelphia, 31(1), 33.
155. Alan, B. & Keil, T., (1996). Sociology on the Menu: An Invitation to the Study of Food and Society. London: Routledge.
156. Beauclair, Inez de, (1969). Gold and Silver on Botel Tobago: the Silver Helmet of the Yami, BIEAS, 27, 121-128.
157. Bell, D. & Valentine, G., (1997). Consuming Geographies: We are where We Eat. London: Routledge.
158. Bogue, D. J., (1959). Internal Migration. The Study of Population: An Inventory and Appraisal. Edited by P. M. Hauser and O. D. Duncan.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59. Cooker, M. & Belange, D. r,, (2006). Migration Theories and First Nations Mobility: Towards a Systems Perspective. The Canadian Review of Sociology and Anthropology, 43(2), 141-164.
160. Douglass, M., & Isherwood, B., (1996). The world of goods: towards an Anthropology of consumption. London: Routledge.
161. Harris, M.,(1998). Good to Eat: Riddles of Food and Culture, 3rd ed. Long Grove: Waveland. 
162. Khan, M.A., (1981). Evaluation of Food Selection Patterns and Preferences. CRC Critical Reviews in Food Scienceand Nutrition, 15, 129–153.
163. Kittler, P.G., & Sucher, K., (2004). Food and culture. Belmont, CA: Wadsworth/Thomson Learning.
164. Muchrcke, P., (1978). (C)D day for map libraries: coming to terms with optically stored mapping in the map library. SUC Bulletin, 24(2), 15-20.
165. Purdy, J., (1816). The Oriental Navigator: Or, Directions for Sailing to, from, and upon the Coasts of , the East-Indies, China, Autstralia, &c. composed, for the use of Ships Trading in the Indian, Malayan and Chinese sea; And For Those engaged in the fisheries of the Pacific Ocean, &c.. London: Arkose.
166. Roger, H., (2009). Food Culture in the Pacific Islands. New York, USA: Greenwood.
167. Soler, J., (1979). The Semoitics of Food in the Bible. In food and Drink in History: Selections from the Annales, Economiks, Civilisations, (ed. Robert Foster and Orest Ranum). London: Penguin Sommer.
168. Swinhoe, R., (1866). Additional notes on Formosa, 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Geographical Society of London, 10(3), 122-128.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