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3.147.27.71)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作者(中文):黃彥慈
作者(外文):Huang, Yan-Cih
論文名稱(中文):「動中學」融入國小社會領域課程之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The Study of “Learning by Activity” Integrate into Social Studies
指導教授(中文):倪進誠
指導教授(外文):Ni, Chin-Cheng
口試委員(中文):陳鸞鳳
常雅珍
口試委員(外文):Chen, Luan-Feng
Chaung, Ya-Jane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清華大學
系所名稱:環境與文化資源學系所
學號:210424306
出版年(民國):110
畢業學年度:109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13
中文關鍵詞:動中學社會領域情意課程設計
外文關鍵詞:Learning by ActivitySocial StudiesAffectionCurriculum Design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46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收藏:0
本研究欲透過研發一套課程設計模組探究學生的學習動機,因此根據情意及情境教育的文獻探討進行分析,汲取觸動學習動機的元素,接著以深入訪談法和社會領域教師進行對話,建構出動中學模組在教師端的核心理念——傳動、行動,研究結果發現教師的傳動可透過從單向到雙向、從制式到多元、從課本到生活這三個表現來創造;教師的行動可透過從集權到賦權、從固著到求變、從定點到走讀這三個表現來實踐。
研究者以上述研究結果為基礎,設計動中學融入國小三年級社會領域的教案,並藉由教案實施的過程中進行參與觀察法的研究,此外,研究者也同步以焦點團體法訪談學生,探究動中學融入社會領域的課程以及學生學習反應間的關係,再建構出動中學模組在學生端的核心理念——心動、能動。研究結果發現學生的心動可透過從無感到注意、從平淡到著迷、從等待到期待這三個面向來檢核;學生的能動可透過從被動到自主、從順應到競合、從禁錮到解放這三個面向來驗證。
文末探討動中學模組在教育現場實施的困境與因應,研究者透過深入訪談法與國小社會領域教師進行對話,研究結果發現社會領域教師受限於上課時間侷限、資源取得困難和教學能量不足三種因素,研究者嘗試以動中學模組回應這些教學困境可能的因應辦法,期許這套課程設計模組有機會活化、解放教學現場的僵局,為十二年國教進行一場漸進式的改革,創造教學現場的多元可能。
The study aims to explore students’ learning motivation through designing a curriculum module. The analysis is based on the literature discussion of affective and situational education, draw factors which trigger learning motivation, then build in-depth conversation with teachers in social science, construct core ideas of learning by activity module- instruction and action. The study shows teachers’ instruction can create in three ways, one-way to both-way, formal to pluralism and textbook to life. Teachers’ action can practice through centralization to empowerment, fixation to reformation, and fixed point to teaching by walking.
Hence, the researcher designs lesson plans with combining learning by activity into third grade’s social science classes and proceeds participatory observation during the lesson. Besides, meanwhile the researcher interviews students by focus group approach, exploring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apathy designed lessons and learning reaction of students, then construct core ideas of student- touching and agency. The results show that we can check students’ touching through apathy to attention, flatness to infatuation and awaiting to exception. Students’ agency can be verified by compulsion to autonomy, accommodation to coopetition and restraint to liberation.
At last, the research discusses difficulties and application about learning by activity modules. By in-depth interviews with elementary social science teachers, they have encountered limited time, inaccessible resource and insufficient intention. The researcher tries to reply to these dilemma by the module. It is hoped that this set modules will have the opportunity to activate and liberate the deadlock now. Carrying out a gradual reform for the twelve-year basic education, and creating multiple possibilities in the teaching scene are executed.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問題 2
第二節 研究目的 3
第二章 文獻回顧 5
第一節 情意與情境的研究現況 6
第二節 情意與情境的課程設計 11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方法 17
第一節 研究設計 18
第二節 研究方法 23
第四章 動中學模組之教師端創設 27
第一節 教師的傳動 28
第二節 教師的行動 35
第三節 動中學模組的教師施為 41
第五章 動中學的課程設計 43
第一節 課程實施計畫 44
第二節 課程設計說明 47
第六章 課程實施的效應及動中學模組的成形 59
第一節 學生的心動 60
第二節 學生的能動 65
第三節 動中學模組的學生反應 73
第七章 動中學的困境與因應 75
第一節 上課時間的侷限與因應 76
第二節 資源取得的困難與因應 79
第三節 教學能量的不足與因應 81
第八章 結論與建議 85
第一節 結論 86
第二節 建議 88
參考文獻 89
附錄一:「生活二三事」教案 92
附錄二:「當我們同在一起」教案 105
丁珮怡、徐新逸(2014)。情境教學法應用國中健康教育科之教學設計。台灣教育,686,34-39。
吳耀明(2005)。國小五年級教師實施社會領域合作學習之行動研究。屏東教育大學學報,24,311-349。
李吉林(2004)情境教育的詩篇。中國:高等教育出版社。
林宏熾(1996)。 情境教學策略。 國立彰化師大特教中心與辦, 學習障礙有效教學策略研討會專輯。 第 5-11 頁。
金樹人(1987)。角色扮演。輯於黃光雄(主編),教學原理,(216-229頁)。臺北:師大書苑。
施郁芬、陳如琇(1996 )。情境脈絡與學習遷移。教學科技與媒體,29,23 -31。
唐淑華(2001)。一個「情意教育」加「統整課程」的行動研究。花蓮師院學報,13,1-26。
崔光宙(1999)。孔門情意教育觀之詮釋與實踐。教育研究集刊,43,41-64。
常雅珍(2004)。激發心靈潛能―以正向心理學內涵建構情意教育課程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心理教育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常雅珍、毛國楠(2006)。以正向心理學建構情意教育之行動研究。師大學報:教育類, 51(2), 121-146。
張曉華(1996)。創作性戲劇原理與實作。台北市:黎明文化。
陳浙雲(1996)。開放教育中的情意教學。開放教育情意教學,77-89。
馮朝霖(1995)。「化混沌之情.原天地之美」論情意教育。北縣教育,6,32-36。
黃光雄(1996)。課程與敎學。師大書苑有限公司。
黃志鵬(2003)。高職導師實施班級情意教學之行動研究。花蓮市:國立東華大學碩士論文。
楊坤堂(1990)。合作學習(上)。研習資訊,67,12-15。
詹志禹(2003)。課程創新與教師的自我創化─ 系統演化的觀點。教育資料集刊:教師專業發展專輯, 28,145-172。
歐用生(2001)。國民小學社會科教學研究。師大書苑。
蔡居澤(2012)。情境教學法在綜合活動領域教學的運用。 體驗教育學報,6, 173-178。
蔡錫濤、楊美雪(1996)。情境式學習的教學設計。教學科技與媒體,30,48-53。
鄧運林(1996)。臺北縣教育本土化的現況與展望。北縣教育,7,7-11。
謝如山、潘鳳琴(2012)。情境教學於學生因數與倍數概念發展之行動研究。藝術學報,90,347-371。
鍾聖校(1997)。溝通理性感性教學模式與情意教育。發表於輔大教育學程中心主辦,師資培育與情意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25-143。
鍾聖校(2000)。情意溝通教學理論:從建構到實踐。台北:五南。
鍾聖校(2012)。正向心理情意:教與學。台北:五南。
豐佳燕(1996)。資優兒童的情意教育—談資優班的情意教育。國小特殊教育,21,46-51。
Brown, J.S. Collins, A. & Duguid, P. (1989). Situated cognition and the culture of learning. Educational Research,18(1), 32-41.
Chapin, J. R., & Messick, R. G. (1996). Elementary social studies: A practical guide. New York: Longman Publishers.
Krathwohl, D. R., Bloom, B. S., & Masia, B. B. (1964). Taxonomy of educational objectives, handbook ii: affective domain. New York: David McKay Company.
Martin, B. L., & Briggs, L. J. (1986). The affective and cognitive domains: Integration for instruction and research. Englewood Cliffs, NJ: Educatio Technology Publications.
McLellan, H. (1996). Situated learning: Multiple perspectives. Situated learning perspectives, 5-17.
Norman, D. (1993). Things that make s smart. Reading. MA: Addison-Wesley.
Suchman, L.A. (1987). Plans and situated actions: The problem of human-machine communication. Cambridge, MA: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