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13.58.134.228)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作者(中文):蔣雯琇
作者(外文):Chiang, Wen-Hsiu
論文名稱(中文):遲子建長篇小說的人物命運觀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The View of Destiny in Chi-Zi-Jian’s Fiction
指導教授(中文):蔣興立
指導教授(外文):Chiang, Hsin-Li
口試委員(中文):蘇敏逸
洪士惠
口試委員(外文):Su, Min-Yi
Hung, Shih Hui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清華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語文學系所
學號:210424107
出版年(民國):109
畢業學年度:108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04
中文關鍵詞:遲子建命運罪惡歷史天災文化
外文關鍵詞:Chi Zi-JianDestinySinHistoryNatural disasterCulture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134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23
  • 收藏收藏:0
遲子建是中國東北地區創作成果豐碩之女作家,善於書寫各種篇幅的小說,寫作成果獲得多處獎項。本論文以遲子建長篇小說為研究對象,以文本細讀、分析為主,以三大主題為分類:人的罪惡、歷史與天災、文化傳統與命運,探討遲子建長篇小說中的人物命運觀。
本篇論文主要以遲子建七部小說為研究根基,在文獻探討上參考遲子建與他人的專訪,並以台灣、中國二地區做為大區塊的分別,分別在兩個地區探討遲子建作品的研究、命運觀研究、命運相關主題研究。在命運相關主題研究中,將著重與命運主題關聯性強的生死書寫、貧窮書寫、疾病書寫等等,並優先列舉與本次研究主題相關之文獻回顧。研究方法除文本細讀以外,整體文獻的研究上將會偏重於文本的分析,除了遲子建自己對於自身作品的解析,也將參考前行研究的分析。
第一章《緒論》說明研究動機與目的,回顧文獻探討,研究對象、範圍、方法,以及各章節架構的安排。第二章《人的罪惡》以《樹下》、《越過雲層的晴朗》、《晨鐘響徹黃昏》三部小說為研究主體,探討文革、城市大環境底下生存的角色,遲子建的人物命運觀。第三章《歷史與天災》以有歷史實底的《滿洲國》、《白雪烏鴉》二部小說為研究主體,從無法避免的天災、歷史政權底下,人物角色如何活出不同的命運?並探討命運的可變性與不可變性。第四章《文化傳統與命運》聚焦於《額爾古納河右岸》、《群山之巔》二部小說,以鄂溫克族的特殊薩滿信仰以及在傳統與現代交替的時代為背景,探討人物命運的選擇。第五章《結論》,總結其研究的文本挖掘與成果,以及對未來的展望。
命運擁有其可變及其不可變性,創造主命令的命運是為命運的不可變性,包含不可預測的天災人禍。但外力的介入、因果、道德、慾望與選擇則會與命運有巨大的關聯,人的選擇造就了命運的可變性。儘管如此,以目前臺灣遲子建長篇小說的研究而言,仍期許本論文的加入,能讓更多研究者開啟對遲子建作品之興趣,研究其文學背後生命意義的價值,拓展遲子建研究的範疇,之於往後遲子建相關研究的發展,具有參考與剖析的價值。
SUMMARY
Chi Zi-Jian is a writer from northeast China who has achieved enormous success in her writing. She is good at writing novels in all kinds of lengths. She also receives different kinds of award. This master’s thesis takes Chi Zi-Jian’s fiction as materials of research. By close reading and analyzing, the novels is sorted into three topics in exploring the concept of fate in Chi Zi-Jian’s fiction: Human Sins, History and Natural disaster, Cultural tradition and Fate. So far the research on Chi Zi-Jian’s fiction in Taiwan is few, and there is fewer research discussing fictions from destiny; this paper has thus its reference value.

MATERIALS AND METHODS
This paper mainly takes Chi Zi-Jian's seven novels as the research foundation, and refers to Chi Zi-Jian's interview with others in the literature review. This paper also discuss the research on her writing works, concept of fate, topics related to destiny under the scope of the difference in two area: Taiwan and China. In the study of fate-related topics, we will focus on the writing of life-and-death, poverty, and disease and give priority to the literature reviews related to this research topic. In addition to the close reading of the text, this research will focus on the analysis of the text, also refer to the analysis of the previous research.
Conclusion
In three major themes: Human sin, History and Natural Disasters, Cultural tradition and Fate, reflect on the concept of fate of characters in Chi Zi-Jian's writing. Destiny has its variability and its immutability. The destiny ordered by the Creator is for the immutability of destiny, including unpredictable natural and man-made disasters. However, the intervention of external forces, cause and effect, morality, desire and choice will have a huge correlation with fate; and human choice creates the variability of fate. Nevertheless, as far as the research on Chi Zi-Jian's novels in Taiwan is concerned, it is hoped that this paper will enlighten more researchers to start their interest in Chi Zi-Jian's works, study the value of the life meaning behind her literature, and expand the research field in Chi Zi-Jian's work.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遲子建生平與作品 2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文獻探討 6
一、研究範圍 6
二、文獻探討 7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章節架構 9
第二章 人的罪惡 11
第一節 文革時期的創傷—《樹下》、《越過雲層的晴朗》 12
一 文化革命的衝突與角力 13
二 文化大革命與生命進程 15
三 從動物視角看人性 19
第二節 城市的光明與幽暗—《晨鐘響徹黃昏》 24
一 女性角色的細膩溫潤 25
二 男性角色的尊嚴與卑微 29
三 兒童角色的純真浪漫 34
第三節 小結 39
第三章 歷史與天災 41
第一節 歷史鉅變下的悲哀—《滿洲國》 42
一 皇宮貴族的悲歌 43
二 貧富差距的不同際遇 49
三 日本國男子 54
第二節 天災與因應之道—《白雪烏鴉》 58
一 天災下的婚姻 58
二 災難中的人性與溫情 62
三 生命的光輝與幽暗 65
第三節 小結 70
第四章 文化傳統與命運 72
第一節 信仰的美麗與哀愁—《額爾古納河右岸》 73
一、敖魯古雅鄂溫克族使鹿部落生態 74
二、大我與小我的選擇 78
三、「我」的兩段婚姻 82
第二節 傳統與現代的矛盾—《群山之巔》 86
一 罪與罰的平衡點 87
二 懊悔與償還 90
三 不被接納的宿命 93
第三節 小結 96
第五章 結論 99
參考資料 102

一、 遲子建作品(按出版時間排序)
中國大陸版本
遲子建:《樹下》,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1年。
遲子建:《晨鐘響徹黃昏》,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4年。
遲子建:《偽滿洲國》,北京:作家出版社,2000年。
遲子建:《越過雲層的晴朗》,北京:作家出版社,2003。
遲子建:《額爾古納河右岸》,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年。
遲子建:《北方的鹽》,南京:江蘇文藝出版社,2006年。
遲子建:《世界上所有的夜晚》,香港:明報月刊出版社,2009年。
遲子建:《白雪烏鴉》,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0年。
遲子建:《群山之巔》,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4年。
遲子建:《原來奼紫嫣紅開遍》,杭州:浙江文藝出版社,2016年。
遲子建:《雪窗簾》,上海:百花洲文藝出版社,2016年。
遲子建:《雲煙過客》,杭州:浙江文藝出版社,2016年。
遲子建:《鎖在深處的蜜》,杭州:浙江文藝出版社,2016年。

臺灣版本
遲子建:《白雪烏鴉》,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12年。
遲子建:《滿洲國》(上)(下),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13年。


二、 專著(按姓氏筆畫排序)
(漢)許慎:《說文解字》影印陳昌治刻本,北京:中華書局,2013年。
《聖經》(合和本),台北:聖經資源中心,2017年。
方守金:《北國的精靈──遲子建論》,哈爾濱市: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
孟慧英:《中國北方民族薩滿教》,上海: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年。
孟繁華、程光煒:《中國當代文學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4年。
彼特‧A‧安傑利斯(Peter A. Angeles)著,段德智、尹大貽、金常政譯:《哲學辭典》,臺北:貓頭鷹出版社,2001 年。
溥儀:《我的前半生》,北京:群眾出版社,2011年。
管懷國:《遲子建藝術世界中的關鍵詞》,長沙:中南大學出版社,2006年。


三、 單篇期刊(按姓氏筆畫排序)
王宇:〈災難中的人性溫情——遲子建小說《白雪烏鴉》分析〉,《現代語文》,2011年第3期,頁77-78。
王春林:〈中國北方鄉村世界的生命浮世繪——評遲子建長篇小說《群山之巔》〉,《文藝評論》,2017年第3期,頁50-59。
李文娟:〈論遲子建《北極村童話》的童年世界〉,《 文學教育(上)》,2015年第1期,頁47-49。
李肖霞:〈女性視角下的美與憂傷──試分析《額爾古納河右岸》的敘事藝術〉,《四川教育學院學報》,2011年第8期,頁64-71。
李紅琇:〈民族歷史的自我堅守與族群隱痛——遲子建長篇小說《額爾古納河右岸》賞析〉,《民族論壇》,2007年第4期,頁30-32。
汪立珍:〈論鄂溫克族薩滿神話與傳說〉,《黑龍江民族叢刊》,2001年第1期,頁107-110。
沈燕:〈末代帝后婚姻悲劇初探〉,《溥儀研究》創刊號,2011年,頁81-87。
林予涵:〈論遲子建《群山之巔》的人物書寫〉,《奇萊論衡:東華文哲研究集刊》,2016年第1期,頁115-138。
洪士惠:〈誰在說原住民/少數民族的故事?-論杜修蘭《沃野之鹿》與遲子建《額爾古納河右岸》的歷史書寫〉,《成大中文學報》,2012年第38期,頁177-200。
洪玉潔:〈《群山之巔》的敘事特徵研究〉,《大眾文藝》,2015年第14期,頁25-26。
孫雨晴:〈遲子建小說《白雪烏鴉》中人物形象分析〉,《青年文學家》,2017年第11期,頁22-23。
崔佳琪:〈「黑夜」中尋求人性的星光——解讀遲子建長篇小说《偽滿洲國》〉,昭通學院學報,2018年第2期,頁44-47。
張向東、羅文政:〈《額爾古納河右岸》中薩滿文化元素探微〉,《河南理工大學學報》,2009年第4期,頁674-677。
張閎:〈大字報:革命的書寫與書寫的革命〉,《百花洲》,2011年第1期,頁99-109。
郭洪蕾:〈論遲子建小說創作中的宗教情懷─—由其長篇處女作《樹下》說開去〉,《中國文學批評》,2017年第1期,頁26-34。
郭曉輝:〈陰霾下的堅韌——解析遲子建小說《白雪烏鴉》中的人物形象〉,《現代語文》,2011年第4期,頁52-53。
彭超:〈偽滿初期婉容政治上受冷遇的原因探析〉,《溥儀研究》2014年第1期,頁33-40。
歐陽瀾、汪樹東:〈邊地民間的人性風景——評遲子建長篇新作《群山之巔》〉, 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學報,2015年第3期,頁23-28。
蔣興立:〈論《丁莊夢》及《白雪烏鴉》中的貧病書寫〉,《高雄師大國文學報》2016年第24期,頁49-74。
遲子建、郭力:〈現代文明的傷懷者〉,《南方文壇》,2008年,頁58-64。
遲子建、閆秋紅:〈我只想寫自己的東西〉,《小說評論》,2002年第2期,頁28-31。
遲子建、劉傳霞:〈我眼裡就是這樣的爐火——遲子建訪談〉,《名作欣賞》,2015年28期,頁89-93。
韓會敏:〈漂泊中的詩意,死亡下堅韌——遲子建小說《樹下》的意象解讀〉,《文藝評論》,2009年第5期,頁146-148。

四、 學位論文(按姓氏筆畫排序)
王曉艷:《遲子建小說中的罪與罰》,山東:山東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7年。
李倩:《論遲子建長篇小說的寫作藝術》,湖南:湖南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6年。
林予涵:《歷史‧民間‧人性──遲子建長篇小說研究》,台南: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學位論文,2017年。
林步豔:《遲子建小說中的女性視角研究》,福建:福建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9年。
范娉婷:《在探索中跋涉──論遲子建長篇小說》,黑龍江:哈爾濱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范慧敬:《論遲子建小說中的死亡敘述》,河北:河北師範大學,2012年。
孫全學:《敖魯古雅使鹿鄂溫克族生態移民困境研究》,湖北:華中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5年。
桂璐璐:《遲子建城市小說創作論》,安徽:安徽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5年。
張事杰:《偽滿在對華偽政權魁儡外交研究》,哈爾濱:哈爾濱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7年。
張德成:《遲子建小說的底層敘事研究》,安徽:安徽大學,2016年。
張蕾:《論遲子建小說中從童年視角對真善美的追求及表現》,河北:河北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3年。
程維:《遲子建長篇小說研究》,安徽:安徽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6年。
覃丹云:《性別詩學視域下遲子建的兩性書寫,重慶:重慶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5年。
鄔奇崢:《《我的前半生》研究》,浙江:寧波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2年。
壽琦:《毛澤東發動“文化大革命”的動機再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4年。
趙穎:《童心燭照下的真與美》,黑龍江:黑龍江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3年。
蔣倩:《城市敘述與鄉村立場──論遲子建長篇小說》,廣西:廣西師範學院碩士學位論文,2017年。
蔣蕾:《論遲子建小說的生命意識》,重慶:西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6年。
樸婕:《重寫偽滿印痕》,北京:北京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3年。
繆慧:《在歷史與現實之間──《偽滿洲國》的歷史觀解讀》,山東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1年。
謝瓊:《遲子建小說的底層敘事研究》,湖北:華中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4年。
鐘本本:《遲子建作品中的兒童書寫研究》,浙江:浙江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6年。


五、其他
孔繁志(2016年10月11日):敖鲁古雅鄂溫克人的民族禮俗,發表於中國科學社會網,取自http://www.cssn.cn/mzx/201610/t20161011_3230750.shtml。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