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3.140.196.253)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作者(中文):林怡君
作者(外文):Lin, Yi-Chun
論文名稱(中文):幼兒同儕鷹架之閱讀行為探究
論文名稱(外文):A Study on the Reading Behaviors Scaffolded with Peers in a Preschool
指導教授(中文):曹亞倫
指導教授(外文):Tsao, Ya-Lun
口試委員(中文):蔡宜雯
周育如
口試委員(外文):Tsai, Yi-wen
Chou, Yu-Ju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清華大學
系所名稱:幼兒教育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學號:210392009
出版年(民國):106
畢業學年度:105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63
中文關鍵詞:同儕共讀鷹架閱讀行為
外文關鍵詞:joint readingscaffoldingreading behavior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56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18
  • 收藏收藏:0
本研究旨在探究幼兒在同儕鷹架共讀下,受鷹架幼兒閱讀行為表現與成效,以及共讀歷程中,鷹架者所採用的鷹架模式與互動內容。本研究採以質性研究法中之個案研究,研究對象為混齡班級中兩對同儕,分別由一位大班幼兒作為共讀鷹架者及一位中班幼兒為受鷹架者組成。資料蒐集,以圖書館之共讀活動為主,並以角落時間與轉銜時間閱讀活動為輔。同時,以非參與式觀察及半結構式訪談方式,做為本研究之資料蒐集來源。如下為本研究對於同儕鷹架之共讀結果發現:
一、在同儕共讀活動中,受鷹架者之閱讀行為自「故事知覺」、「書面語言知覺」、「閱讀理解策略」以及「閱讀習慣與態度」四個面向進行探究,均呈現高於自己本身的閱讀能力的表現。
二、在鷹架者的引導模式上,分別自「口語引導」、「肢體引導」以及「互動式引導」進行分析。研究結果發現鷹架者多元的鷹架引導,能增進共讀活動的樂趣,以及增添幼兒對文本詮釋的豐富性。
三、由訪談鷹架與受鷹架者幼兒、家長、協同教學者後得知,共讀活動皆獲得正向認同,且所有幼兒對閱讀的態度與習慣均呈現漸進式的改變。
最後,針對以上研究發現與結果提出建議,以供教育實務者、家長及未來研究者參考。
This research study aim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cross-age peer mentoring program into reading activities in the kindergarten. The sample population consisted of two children as mentees, with each child paired with a peer as a reading-partner, and these dyads from same class. In addition, data were collected through nonparticipant observation and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 during joint reading in the reading ares.
The conclusions are as followed.
1.The two mentees demonstrated postivites growths toward soty perception, reading comperehension, and reading attitudes armong joing reading activities.
2.The two mentors utilized strategies of oral mentoring, physical mentoring and interactive mentioring during join reading activities seperately. The data shown that multiple mentrogin strategies enhanced the delights of reading activities and increased the richness of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text.
3.The join reading activities got positive recognitions after interviewing with the parents with the children recruited that the reading attitudes of each child were gradually changing.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6
第三節 名詞釋義………………..…………………..……………..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9
第一節 幼兒閱讀行為探討…………….…..………………..……9
第二節 鷹架學習理論與概念…….…….…………...……..…..21
第三節 同儕學習成效探討…………….……………..……..….25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實施 ……………………….……..….…..……..33
第一節 研究方法………………….………………………………33
第二節 研究程序…….……………………………………………35
第三節 研究對象………….………………………………………41
第四節 研究場域……….…………………………………………44
第五節 資料蒐集與分析………….……………………………..49
第六節 研究資料信實度………………………………….……..55
第七節 研究倫理……………………………….………………...57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59
第一節 同儕鷹架對應閱讀行為表現-小馨與小祐…………….59
第二節 同儕鷹架對應閱讀行為表現-小晴與小妤…………....93
第三節 幼兒個別之閱讀行為改變………..…..………………..127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35
第一節 結論……….……………….…………………………….135
第二節 建議…….…….………………………………………….141
參考文獻………………………………………………………………144
中文部分……………………………………………………..…….144
英文部分………………………..………………………….………149
附錄……………………………………………………………….……151
附錄一 家長同意書….……………….……………...…………151
附錄二 觀察記錄表.………………………...………………….152
附錄三 蘇郁婷(2012)建製閱讀評量指標………….….…153
附錄四 本研究採用之閱讀評量指標…………….…...……..158
附錄五 家長訪談大綱.…………………………...…….…..….161
附錄六 鷹架者幼兒訪談大綱………………….……...…...…162
附錄七 受鷹架者幼兒訪談大綱………………………………163
中文部份
王怡靜(2008)。幼稚園實施分享閱讀初探(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屏東縣。
王美琇(2008)。小組討論中同儕互動之言談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教育課程與教學研究所,臺東縣。
王瓊珠(2004)。故事結構教學與分享閱讀。臺北市:心理。
孔員(2010)。幼稚園推動親子共讀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屏東縣。
古秀梅(2005)。國小學童閱讀動機、閱讀態度、閱讀行為與國語科學業成就之相關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高雄市。
田雅晴(2013)。幼兒閱讀成效與閱讀環境間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幼兒教育研究所,臺北市。
李明芳(2009)。幼稚園混齡班級中的同儕鷹架歷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幼兒與家庭教育學研究所,臺北市。
李佳燕(2006)。由建構論觀點探究一位教師進行幼兒科學方案之教學歷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研究所,臺北市。
李長燦(2003)。後皮亞傑認知發展理論與教學應用。載於張新仁(主編),學習與教學新趨勢,159-187。臺北:心理。
李連珠(1995)。臺灣幼兒之讀寫概念發展。幼教天地,11,37-68。
李連珠、林慧芬(2001)。適合發展的幼兒語文課程。臺南師院學報,34,443- 474。臺南市。
李連珠(2006)。全語言教育。臺北:心理。
吳敏而、黃琪芬(1994)。幼兒對文字用途的認識。國民小學國語科教材教法研究,3,37-46。臺灣省國民學校教師研習會。
吳敏而(1994)。文字書本概念與閱讀能力的關係。國民小學國語教材教法研究,3,47-59。臺灣省國民學校教師研習會。
谷瑞勉(譯)(1999)。L. E. Berk, & A. Winsler 著。鷹架幼兒的學習:維高斯基與幼兒教育。臺北市:心理。
谷瑞勉(譯)(2001)。D.Ulich著。教室中維高斯基-仲介的讀寫教學與評量(Lisbeth Dixon-Krauss)。臺北:心理。
呂翠夏(譯)(1994)。A. S. Charles 著。兒童的社會發展:策略與活動。臺北:桂冠。
李燕妮(2007)。分享式閱讀教學對國小低年級學童閱讀理解能力及閱讀動機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臺南市。
邱志鵬 謝友文(1985)。混齡教學的理論與實際。家政教育,9(6),58-65。
邱景玲(2007)。鷹架式寫作教學對國小學童寫作成效影響之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
邱憶惠(1999)。個案研究法:質化取向。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教育研究,(7),13-127。
林文韵(2003)。兒童語言發展─糖糖和甜甜的故事。國教學報,15,89-130。
林秀兒(2003)。動態閱讀Rhymen’ Song。臺北:臺灣外文書訊房。
林佩璇(2000)。個案研究及其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載於中正大學(主編)質的教育研究方法(pp. 239-262)。高雄:麗文文化。
林姿君(2000)。同儕互動中閱讀策略使用歷程之探討─以國小四年級國語科小組討論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臺北市。
林敏宜(2000)。圖畫書的欣賞與應用。臺北:心理。
林貴香(2011)。幼小共讀歷程之研究-以小六為共讀對象(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幼兒教育研究所,臺南市。
林翠玲(2007)。分享式閱讀教學對國小一年級學童認字能力、閱讀流暢度及閱讀理解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研究所,屏東縣。
林艷君(2008)。混齡幼童參與同儕師徒制閱讀活動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幼兒教育研究所,臺東縣。
周淑惠(2003)。淺談幼兒教學中的鷹架搭構。國教世紀,206,13-18。
洪月女(譯)(1998)。Goodman, K.S.著。談閱讀。臺北:心理。
侯天麗(1993)。當我們同在一起—從蒙式「混齡編班」談起。國教之友,45(2),33-35。
柯華葳(2008)。台灣的閱讀現況-閱讀動起來。天下雜誌,78-103。
洪慈霙、鄭宗諭(1997,2月)。影響學前兒童閱讀能力的因素及臺灣未來的研究方向。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 7(5),73。
郭俊廷(2010)。教室中的小小建築師:以角落情境探討維高斯基之同儕互動(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嘉義縣。
徐振邦、吳曉青、梁文蓁(譯)(2010)。Cohen, L., Manion, L.,& Morrison, K. 著。最新教育法(Research Methods in Education)。臺北:韋伯。
翁麗鵑(2007)。教師朗讀對國小四年級學童閱讀動機—閱讀態度與閱讀行為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課程與教學系。高雄市。
陳永昌(2001)。橋樑&補位─台灣閱讀協會的期許與展望。載於國家圖書館(主編),終身學習就從兒童閱讀開始─九十年度全國兒童閱讀週專輯2001年(頁21-24)。臺北市:國家圖書館。
陳向明(2004)。教師如何做質的研究。臺北:紅葉。
陳伯璋(1998)。教育研究方法的新取向-質的研究方法。臺北市:南宏。
陳建榮(2013)。同儕教導卡通閱讀教學在小一學童識字能力及錯誤類型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教育學系研究所,嘉義市。
陳淑敏(1996)。同儕互動與認知發展(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幼兒教育研究所。屏東縣。
陳淑琴(譯)(2005)。Judith A.Schickedanz 著。遠遠多於ABC:談早期讀寫的萌發。臺北:信誼。
陳凱琳(2004)。國小低年級學童共讀行為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教育學系研究所,嘉義市。
張世忠(2000)。建構教學-理論與應用。臺北:五南。

張怡婷(2003)。個人認知風格、班級閱讀環境與國小高年級學童閱讀行為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屏東縣。
張春興(2007)。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修正二版)。臺北:東華。
張家華(2015)。繪本活動對提昇混齡班幼兒同儕互動的探討-以兩位幼兒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輔仁大學兒童與家庭學系研究所,臺北市。
許慧貞(譯)(2001)。Chambers, A. 著。打造兒童閱讀環境。臺北:天衛。
程婷鈺(2013)。分享式閱讀教學對國小低年級學童閱讀理解能力及閱讀態度之影響。國立臺南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臺南市。
黃瑞琴(1993)。幼兒的語文經驗。臺北:五南。
黃瑞琴(1997)。幼兒讀寫萌發課程。臺北:五南。
黃瑞琴(2001)。質的教育研究方法 (再版七刷)。臺北:心理.
葉若瑩(2009)幼稚園教師帶領混齡班進行團體討論之幼兒語言表達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幼兒教學系研究所。嘉義市。
詹雯詠(2015)。幼兒同儕共讀之閱讀行為與內容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幼兒教育研究所,新竹市。
楊怡婷(1995)。幼兒閱讀行為發展之研究。八十五學年度師範學院教育學術論文發表會論文:邁向二十一世紀的師範教育,247-253。
楊曉雯(1997)。由使用者層面看公共圖書館的青少年服務。書苑季刊,(32),17-28。
趙金婷(2009)。學前幼兒分享及萌發閱讀之外加內容探究。教育研究學報,1(43),165-193。
廖信達(2002)。建構主義及其對幼教課程的啟示一從皮亞傑與維高斯基的理論談起。德育學報,(18),93-109。
潘中道、胡龍騰、蘇文賢(譯)(2014)。Ranjit Kumar著。研究方法-步驟化學習指南(Research Methodology:A step-by-step guide for beginners)。臺北市:心理。

潘世尊(2002)。參與、溝通、協同的學校教學評鑑系統。國民教育研究學報,8,225-248 。
蔡育妮(2004)。繪本教學對國小一年級學童閱讀動機與閱讀行為之影響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屏東縣。
蔡尚志(1989)。兒童故事原理。臺北:五南。
蔡敏玲、彭海燕(譯)(1998)。Cazden, C. B.著。教室言談-教與學的語言。臺北:心理。
鄭書萍(2016)。畫中有話─不同年齡幼兒對無字圖畫書的閱讀行為與敘事結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研究所。屏東縣。
劉鳳芯(2001)。歡喜閱讀。臺北市:遠流。
鄭麗文(1999)。幼兒文學。臺北:啟英。
賴坤弘(2009)。教學中的鷹架作用。(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研究所。高雄市。
賴苑玲(2001)。談閱讀活動在國民小學的推廣。載於國家圖書館(主編),終身學習就從兒童閱讀開始-九十年度全國兒童閱讀週專輯:2001年(頁 26)。臺北市:國家圖書館。
薄喬萍(2010)。信度與效度。臺北巿:東華。
薛曉華(1997)。全語言幼稚園-教學之理論與實務。臺北:光佑。
蘇郁婷(2012)。在全語言課程中建置幼兒閱讀評量之行動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幼兒教育研究所。臺南市。
英文部份
Anderson, G. (1998). Fundamentals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2nd). London: Falmer Press.
Bayer, A. S. (1990). Collaborative-apprenticeship learning: Language and thinking across the curriculum, K-12. Mountain View, CA: Mayfield.
Chall, J. S. (1983). Literacy: Trends and Explanations. Educational Researcher. 12(9), 3-8.
Chomsky, C. B. (1972). Stages in language development and reading exposure. 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 1(42), 1-33.
Clay, M. (1987). Writing Begins at Home: Preparing Children for Writing before They Go to School. Heinemann Educational Books Inc., 70 Court St., Portsmouth, NH 03801.
Cole, M. (1991). Cognitive development and formal schooling: The evidence from cross-cultural research. In Vygotsky and education: Instructional implications and applications of sociohistorical psychology (pp. 21-34). N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ullinan, B.E. (Ed.). (1992). Invitation to read: More children’s literature in the reading program. Newark, D. E: International Reading Association.
Denzin, N. K. (1989). The research act: A theoretical introduction to sociological methods. Englewood Cliffs, NJ:Prentice-Hall.
Dunn, J. (1988). The beginnings of social understanding. Oxford, UK: Basil Black Well.
Fisher, B. (1991). Joyful learning: A whole language kindergarten. Portsmouth, NH:Heinemann.
Flick, U. (1992). Triangulation revisited:Strategy of validation or alternative? Journal for Theory of Social Behavior, 22, 175-198.
Gibson, L. (1989). Literacy learning in the early years: Through children’s eyes.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
Goodman, K. S. (1968). The psychological nature of the reading process. Kenneth Chastain, Developing.
Goodman, K.S. (1986). What's Whole in Whole Language? A Parent/Teacher Guide to Children's Learning. Heinemann Educational Books, Inc., 70 Court St., Portsmouth, NH 03801.
Holdaway, D. (1979). The Foundations of Literacy. Sydney:Ashton Scholastic.
Hudson, J. A. (1986). Memories are made of this:Effects of general event knowledge on the development of autobiographic memory. In event knowledge:Structure and function in development (pp.97-118). Hillsdale, NJ:Erlbaum.
Kirk, J. and Miller, M. L. (1986)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in Qualitative Research.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Series B. 1. Beverly Hills:Sage Publications.
Leland, C., & Fitzpatrick, R. (1994). Cross-age interaction builds enthusiasm for reading and writing. The Reading Teacher, 47(4), 292-301.
Lincoln, Y. S., & Guba, E. G. (1985). Naturalistic inquiry. Newbury Park, CA:Sage Publications. Beverly Hills, CA:Sage.
Livo,N.J. & Rietz,S. A. (1986).Storytelling:Process and practice. Littleton, Colo.:Libraries Unlimited, Inc.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Morrison, K. R. B. (1993). Planning and accomplishing school-centred evaluation. Norfolk:Perter Francis Publishers.
Murphy, Malinda M. (2007). Enhancing print knowledge, phonological awareness, and oral language skills with at-risk preschool children in Head Start classrooms.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State University of Nebraska, Lincoln, NE.
Palinscar, A. S., & Brown, A. L. (1984). Reciprocal teaching of comprehension-fostering and comprehension-monitoring activities. Cognition and instruction, 1(2), 117-175.
Rubin, Z., Hill, C. T., Peplau, L. A., & Dunkel-Schetter, C. (1980). Self-disclosure in dating couples: Sex roles and the ethic of openness.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305-317.
Sanders, D. (1981). Patterns of political instability. Macmillan.
Snow, C.E. & Perlmann, R. (1985). Assessing children’s knowledge about book reading. In L. Galda & A. Pellegrini (E.Ds.), Play, language, and stories. Norwood, NJ: Ablex.
Stake, R. E. (1995). The art of case study research. Thousand Oaks, CA: Sage.
Sulzby, E. (1988). A study of children’s early reading development. In A. D. Pellegrinin (Ed.), Psychological bases for early education (pp39-75).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Sulzby, E. (1985). Children’s emergent reading of favorite storybooks: A developmental study. Reading Research Quarterly, 20, 458-481.
Trousdale, A. M. (1990). Interactive storytelling: scaffolding children’s early narrative. Language Art, 67(2), 164-173.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