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18.191.210.170)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作者(中文):范敏華
作者(外文):Fan, Min-Hua
論文名稱(中文):運用因材網進行六年級學習低成就學生補救教學之研究─以桃園市一所國小為例
論文名稱(外文):A Case Study on Remedial Teaching of Low-achieving Students in Grade 6 with Application of the Adaptive Learning of A Primary School in Taoyuan City
指導教授(中文):李安明
指導教授(外文):Lee, An-Min
口試委員(中文):顏國樑
江志正
口試委員(外文):Yen, Kuo-Liang
Chiang, Chih-Cheng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清華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行政碩士在職專班
學號:210391018
出版年(民國):109
畢業學年度:108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206
中文關鍵詞:補救教學因材網學習低成就學生
外文關鍵詞:Remedy TeachingApplication of the Adaptive LearningLow-achieving Students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763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174
  • 收藏收藏:0
摘 要
本研究採用質性研究法中的個案研究,以參與補救教學之六位六年級學生作為研究對象,透過業務承辦人、導師、補救教學老師及學生的訪談、學生學習軼事紀錄、文件分析與省思札記進行資料蒐集,探究個案學校行政端在執行補救教學的行政歷程所遭遇的困境與解決策略,以及因材網進行教學課程對學習低成就學生的的影響。

經過研究的個案整理與分析,歸納出本研究的結論如下:
一、持續不間斷的執行補救教學讓學習低成就的學生不孤單,雖面臨行政職務異動大
業務交接難完備、學生參加數少開班壓力大的困境,仍積極改變個案管理學生測
驗方式獎勵學習進步。
二、補救教學教師善用學習平台增進教師專業能力,增進學生自主學習意願,掌握學
生學習進度。
三、學習低成就學生的學習成效不僅是分數的多少重要的是心境的突破,透過補教教
學引起學生學習的意願。

根據以上研究結論,建議如下:
一、重視補救教學,強化行政執行成效
二、利用會議宣導,建立親師溝通平台
三、善用學習資源,改變教學模式
四、加入專業社群,增加專業成長
五、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增強自信心







關鍵字:補救教學、因材網、學習低成就學生
Abstract
This research uses case study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 based on six low-achieving students in sixth grade to gather data by interviewing with undertaker, tutor, remedial teacher and students. And it reviews the learning record of students and analysis related documents to explore the difficulties and its solutions when the administration in school executes the Remedial Teaching and finds the influence of Application of the Adaptive Learning to low-achieving students.

The conclusions of this research through case study and analysis are as follows:
1. Primary School executes remedial teaching continuously to motivate low-achieving students.
Although the business to undertake remedial teaching is a big deal and the handover is
difficult as well as the students who need remedial teaching are few to start class. But the
effort can change the test method of case management and reward the advancement of
learning positively.
2. In order to increase the learning desire and grasp the learning schedule of students, the teacher
who is in charge of remedial teaching has to make good use of learning platform to enhance
professional ability.
3.The learning effectiveness of the students who need remedial teaching is not only the
achievement they have, but also the breakthrough of state of mind. We can through remedial
teaching to arouse the learning desire of students.

Based on the above conclusions, the suggestions are as follows:
1. Value the remedial teaching and enhance the performance of administrative execution.
2. Use meeting to propaganda and built the communication platform between parents and
teacher.
3. Make good use of learning resource and keep improving the teaching method.
4. Join the professional community and increase the professional ability.
5. Guide students to learn for themselves and strengthen their confidence.


Key words: Remedy Teaching, Application of the Adaptive Learning , Low-achieving Students
目 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緣起與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 9
第三節 名詞釋義 10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1
第一節 補救教學之探討 11
第二節 因材網之探討 25
第三節 學習低成就學生學習歷程之探討 36
第四節 補救教學相關研究之探討 46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65
第一節 研究場域 65
第二節 研究對象 67
第三節 研究架構 69
第四節 研究者角色 71
第五節 研究方法與研究工具 72
第六節 資料的蒐集與分析 75
第七節 資料的檢證 79
第八節 研究倫理 82
第四章 研究結果分析與討論 85
第一節 恆於做的學習扶助政策 86
第二節 善於教的因材網數位課程 118
第三節 安於學的學習低成就學生 147
第四節 綜合討論 164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69
第一節 結 論 169
第二節 建 議 171
參考文獻 175
壹、中文部份 175
貳、網路資料部份 178
參、西文部分 179
附錄 181
附錄一 前導研究訪談資料 181
附錄二 前導研究調查表 182
附錄三 前導研究訪談紀錄表 184
附錄四 正式研究訪談大綱 187
附錄五 科技化評量系統五項指標 191
附錄六 108學年度有愛國民小學補救教學課程教學紀錄表 197
附錄七 參與研究者知情同意書 205
附錄八 未成年學生參與研究意願書暨家長知情同意書 206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份
丁雪茵、鄭伯勳、任金剛(1996)。質性研究中研究者的角色與主觀性。本土心理學
研究,6,354-376。
呂晶晶(2008)。從M形社會談臺灣教育之社會正義。學校行政雙月刊,57,90-
109。
呂洸杰(2014)。國小學習低成就學生補救教學之個案研究以新北市一所國小為例(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縣。
杜正治(1993)。學習輔導:學習心理學的應用。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李連芬(2003)。教學模組之設計與實踐~以國小二年級乘法補救教學為例(未出版之
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市。
李美穗(2009)。你就是孩子生命中的貴人--談補救教學的重要性。北縣教育,67,
73-79。
李麗君(2012)。國民中小學教師對弱勢學生低成就之歸因與其補救教學作法關係之
研究。量化研究學刊,4(2),25-46。
李艾倢(2017)。國民小學低年級補救教學教師參與補救教學實施現況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縣。
李秀娟(2017)。基隆市國民小學「補救教學方案」實施現況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李俊賢(2019)。應用因材網進行七年級整數運算單元適性補救教學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吳武典(1985)。青少年問題與對策。臺北市:張老師文化。
吳俊憲(2010)。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的理念與實施。靜宜大學師培實習輔導通訊,9 ,5-7。
吳育庭(2015)。國民中小學英語教師對「補救教學實施方案」之看法與實施現況調查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邱琬婷(2001)。國民中學數學低成就與國文低成就學生數學解題歷程與錯誤類型之
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邱勝濱(2008):質性研究方法在教育上的應用。網路社會通訊,75,69-72。
周維聖(2016)。學習低成就生接受補救教學改善策略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南投縣。
胡永崇(2015)。學習障礙與學業低成就的鑑別與補救教學內容之思辨。南屏特殊教
育,6,55-64。
洪儷瑜(1995)。學習障礙者教育。臺北市:心理。
洪儷瑜(2005)。中文讀寫困難學生適性化補救教學:由常用字發展基本讀寫技能
(Ⅰ、II),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台北。
洪儷瑜(2012)。由補救教學到三層級學習支援。教育研究月刊,221,13-24。
侯乃菁(2015)。臺東縣國小原住民低成就學生補救教學實施現況之研究(未出版之碩
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縣。
侯惠周(2015)。積木與桌上遊戲融入補救教學─以數學學習低成就之國小高年級學童
學習動機之影響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倪惠軒(2011)。國民小學教師專業學習社群個案研究-以彩虹國小為例(未出版之
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張春興(1989)。張氏心理學辭典。臺北市:東華。
張新仁(2000)。補救教學面面觀。載於九年一貫課程改革下補救教學方案研討會論
文彙編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張新仁、邱上真、李素慧(2000)。國中英語科學學習困難學生之補救成效研究。教
育學刊,16,163-191。
張新仁(2001)。實施補救教學之課程與教學設計。教育學刊,17,85-106。
張字榮(2014)。高雄市偏遠地區國小補救教學實施現況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
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張曼玲(2016)。桃園市國民中學數學領域補救教學實施現況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
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陳長春(1992)。加強補救教學的意義。中縣文教,13,17-18。
陳英豪、吳裕益、李坤崇(1990)。教師態度量表之修訂報告。測驗年刊,37,25-
34。
陳麗珠(2007)。論資源分配與教育機會均等的關係:以國民教育為例。教育研究與
發展期刊,3,36-48。
陳映秀(2004)。國民中小學英語教師對於英語學習低成就學生補救教學之看法與實施現況(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陳慧芬(2006)。台中縣國民小學英語補救教學實施現況與意見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陳俊男(2017)。臺南市國民小學補救教學實施現況、成效、困境、因應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康盈棣(2011)。偏鄉遠距課輔補救教學實施現況之研究-以南投縣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南投縣。
許育豪(2014)。十二年國教數學科補救教學實施現況研究—以高雄市某國民中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郭生玉(1998)。臺北市國民中小學實施補救教學相關問題之研究。臺北市政建設專機研究報告(編號255)。
郭為藩(1993)。特殊兒童心理與教育。臺北市:文景。
郭明堂、黃涵鈺 (2009) 。國小高年級英語低成就學生補救教學之行動研究。屏東
教育大學學報,32,101-138。
黃昆輝(1988)。教育行政學。臺北市:東華。
黃瑞琴(2010)質的教育研究方法。台北:心理出版社。
黃政傑(2013)。教育一定要有理想。師友,556,1-4。
黃明正(2008)。國小三年級學童注音符號學習低成就者注音符號能力與補救教學之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曾柏瑜(2008)。低成就學童的有效補救教學原則。臺東特教,27,25-29。
楊 瑩(1995)。教育機會均等的社會學分析。臺北市:師大書苑。
楊坤堂(1997)。低成就學生的學習輔導策略。教育實習輔導季刊,3,53-60。
楊坤堂(2008)。學習障礙導論。臺北市:五南。
蔡其蓁(2004)。從淺繪到深描-一些資料分析與寫作經驗分享。國立台南師範學院研討會論文。台南市。
劉靜宜(2018)。國民小學學生使用「因材網」進行補救教學之研究:以高雄市某國小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義守大學,高雄市。
蔡慧美(2015)。臺中市國民中學補救教學實施方案實施現況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縣。
謝幸真(2015)。「補救教學實施方案」實施現況與執行成果之個案研究-以桃園市一所國小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顏國樑(2014)。教育政策合法化理論與實務。高雄市:麗文。
譚以敬、吳清山(2009)。臺北市弱勢學生教育政策的現況及其未來因應措施之研究。教育行政與評鑑學刊,8,54-77。
蕭芷芸(2018)。結合無參數加權認知診斷模式與知識結構學習系統因材網進行電腦化補救教學之成效分析-以八年級數學「數列與等差級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新竹市。
蘇靖翔(2017)。國民中學補救教學實施現況之研究--以臺北市某國中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德明財經科技大學,臺北市。
嚴長壽(2015)。你就是改變的起點。臺北市:遠見天下文化,p216-217。
貳、網路資料部份
王韻齡(2019)。教授開發因材網,累積二萬中小學素養導向題「因材施測」。親子天
下。2019年05月15日。擷取自: https://flipedu.parenting.com.tw/article/5390
因材網網站。
https://adl.edu.tw/
世界銀行。教育危機:上學和學習並不是一回事。2019年01月22日。擷取自:
https://www.shihang.org/
中華民國憲法。全國法規資料庫(2000)。1947年1月1日公佈。擷取自:
http://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A0000001
教育基本法。全國法規資料庫(2013b)。2013年12月11日修訂,擷取自:
http://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H0020045
唐宇新(2015)。補救教學惡性循環 親師生三輸。聯合新聞網2015.04.09。擷
取自:http://udn.com/news/story/7603/826151
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學生學習扶助資源平台網站。
https://priori.moe.gov.tw/index.php?mod=about/index/content/plan
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學生學習扶助科技化評量網站。
https://exam.tcte.edu.tw/tbt_html/
教育部(2014a)。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補救教學實施方案。中華民國103年1月24
日臺教國署國字第1030004427號函。
教育部(2019)。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辦理高級中等學校學生學習扶助方案補助
要點。中華民國108年5月20日臺教國署高字第1080053131B號令。
教育部(2019a)。會計處109年度教育部單位預算案。2019年9月12日,擷取自
https://depart.moe.edu.tw/ED4400/News.aspx?n=BA8EA90017FBA5A6&sms=653
ADCEA30F55369
教育部(2019b)。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補助辦理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學生學習扶
助作業要點。2019年3月27日,擷取自
https://exam.tcte.edu.tw/tbt_html/index.php?mod=download
教育部全球資訊網(2019)。促進親師溝通、老師變輕鬆、學生喜歡用 因材網教育界
引發風潮,能有效提升學習與教學效能。2019年7月24日,擷取自https://
www.edu.tw/News_Content.aspx?n=9E7AC85F1954DDA8&s=6AA55A85D10DF9F8
陳力勤(2019)教育部國中小學習扶助兼顧課中與課後學習讓課業更進步。2019年10
月3日,擷取自教育部國教署網站https://www.edu.tw/ News_Content. aspx?n
=9E7AC85F1954DDA8&sms=169B8E91BB75571F&s=858E68FCB7AD7 F99
曾千瑜(2001)。個案研究—一位低成就的孩子。擷取自
http://faculty.ndhu.edu.tw/~su7702/eda/e-27.doc
程炳林(20000)。教育大辭書。擷取自國家教育研究院網站:
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312512/
參、西文部分
Brophy, (1987). J. E. Synthesis of research on strategies for motivation students to learn
Education leadership, 45,40-48.
Foorman, B. R., & Moats, L. C. (2004), Conditions for sustaining research-based practices
in early reading instruction, Remedial and Special Education, 25(1), 51-60.
Foorman, B.R., & Torgesen, J. (2001). Critical elements of classroom and small-group
instruction promote reading success in all Children. Learning Disabilities Research and
Practice, 16(4), 203-212.
Gorard, S. & Smith, E. (2004), What is ‘underachievers’ at school? School Leadership and
Management, 24(2), 205-225.
Kirt, S.A., & Gallagher, J. A.(1989). Educating exceptional children,( 6th ed.)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Torgesen,J.K.(2000).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response to early interventions in reading:The
lingering problems of treatment resisters. Learning Disabilities Research and Practices,
15(1) ,55-64.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