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18.221.241.116)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作者(中文):潘睿婷
作者(外文):Pan, Jui-Ting
論文名稱(中文):一間版畫教室-潘睿婷版畫創作論述
論文名稱(外文):A Printmaking Classroom-Descriptions of Pan Jui Ting's Print
指導教授(中文):呂燕卿
吳宇棠
指導教授(外文):Lu, Yen-Ching
Wu, Yu-Tang
口試委員(中文):黃銘祝
葉忠達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清華大學
系所名稱:藝術與設計學系美勞教師碩士在職專班
學號:210382002
出版年(民國):108
畢業學年度:107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06
中文關鍵詞:木刻版畫類木刻生活紀實刻痕版畫教室
外文關鍵詞:Woodcut printmakingQuasi woodcutLife eventsTool marksPrintmaking Classroom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33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7
  • 收藏收藏:0
摘要

本論述探討筆者自2015至2019年間,以新樹脂版為媒材,創作以生活紀實為內容的類木刻版畫作品的過程。內文分為五個章節。
第一章「緒論」,說明筆者在忙於工作和家庭之餘,再次踏入學習的路程,重新找回創作的熱情。在重拾畫筆且多方嘗試後,決定以生活記實為內容,創作類木刻版畫作品。
第二章「創作脈絡與依據」,以回顧臺灣木刻版畫歷史中,以日常生活為內容的作品,包含生活空間、工作場景、日常器具等,從中尋找筆者的創作脈絡,也依據前輩藝術家的作品作為筆者創作精神的參照。
第三章「創作理念與形式」,以筆者從生活中工作經驗的題材發想,藉由版畫教室的工作場景,結合類木刻版畫以刻痕架構出畫面的特性,說明筆者的創作理念和形式。
第四章「作品分析與詮釋」,筆者的作品也是筆者創作生活的紀錄,共有「版畫工作場景」、「版畫教室角落」、和「版畫工具」三個系列,藉由說明作品的內容和含意,闡述筆者的創作精神。
第五章「結論」,回顧筆者的創作歷程,反思這段創作歷程的意義,並期望未來發展。

Abstract

This essay describes my printmaking works of quasi woodcut ( synthesize plate ) illustrating the events in my life from 2015 to 2019. It is divided into five chapters.
Chapter I,“ Introduction”: I elaborate on my learning processes. I used my spare time, outside of work and family responsibilities, to rekindle my passion for fine art. After trying several different artistic mediums, I decided to use the quasi woodcut medium to record my artistic journey.
Chapter II, “Historical basis of my work”: To gain the inspiration for my art, I reviewed Taiwanese woodcut prints that depict everyday life including living scenes, working spaces, and supplies.
Chapter III, “ideas and forms of my creations”: I obtained my ideas from my working experience. The subjects of my art are based on my working environment in the printmaking classroom. The forms are shown and featured by tool marks on quasi woodcut blocks.
Chapter IV, “Analysis and illustration of my works”: My works record my creative life in three series “The working environments of printmaking”, “The corners of a printmaking classroom” and “ The printmaking tools.” I illustrate my creative spirit by explaining the contents and meanings of my art.
Chapter V, “Conclusion”: I review my creative journey and rethink the meaning of this journey. I hope my artistic ability will continue to improve.
目錄
摘要..............................I
Abstract.........................II
誌謝辭..........................III
目錄.............................IV
圖次.............................V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創作動機與研究目的........ 4
第二節 創作內容與研究方法........ 9
第三節 創作研究步驟和架構....... 11
第四節 名詞解釋................. 13
第二章 創作脈絡與依據........... 16
第一節 臺灣木刻版畫發展概要..... 16
第二節 藝術家的木刻版畫......... 29
第三節 版畫和日常生活........... 37
第三章 創作理念與實踐........... 46
第一節 我的日常生活和版畫的關係. 46
第二節 創作內容和形式........... 49
第三節 創作媒材和技法........... 54
第四章 作品分析與詮釋........... 60
第一節 版畫工作場景............. 60
第二節 版畫教室角落............. 71
第三節 版畫工具................. 82
第五章 結論..................... 93
引用書目........................ 98
附錄........................... 100
呂燕卿。《國民小學美勞課程標準修訂與審美領域教學之研究》。新竹市:妏晟股份有限
公司。1994。
何懷碩。《給未來的藝術家》。新北市新店區:立緒文化。2003。
沈欣穎等撰述。《凹凸有誌印痕歲月:臺灣50現代版畫:光輝系列》。臺北市:築空間。
2015。
吳望如等。《台灣藏書票展》。新北市:新北市藝術教育深耕協會。2017。
張承宗。〈美麗的印信-記寫林智信的木刻版畫藝術〉。收入國立歷史博物館編輯委員會
編輯。《臺灣印記:館藏林智信原鄉版刻全集》。臺北市:史博館。2012。
陳樹升。〈印痕一甲子-木刻版畫在台灣的論述內容、發展與演變(1945-2005)〉。收入
梁奕森執行編輯。《世紀刻痕:台灣木刻版畫展 1945-2005》。臺中市:臺灣美術館。
2008。
黃郁生。〈台灣木版畫現代進行式〉。收入蔡昭儀主編。《台灣木版畫現代進行式》。臺中
市:臺灣美術館。2014。
廖修平、董振平。《版畫技法1.2.3》。臺北:雄書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87。
廖修平。《版畫藝術》。臺北:雄書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7。
劉益昌、高業榮、傅朝卿、蕭瓊瑞。《台灣美術史綱》。臺北:藝術家。2009。
蔡昭儀主編。《中華民國國際版畫雙年展 第十六屆》。臺中市:臺灣美術館,2014。
蔡昭儀主編。《中華民國國際版畫雙年展 第十七屆》。臺中市:臺灣美術館,2016。
蔡昭儀主編。《石木傳奇:周瑛作品捐贈展》。臺中市:臺灣美術館,2016。
蕭瓊瑞主編。《楊英風全集 創作篇第二卷》。臺北市:藝術家,2005。
蕭瓊瑞。《英風映像:《楊英風全集》出版記實》。臺北市:藝術家。2011。
羅欣琦。〈“初春”單版複刻技法介紹〉。收入鐘有輝、梅丁衍總編輯。《版畫in當代:
創刊號》。新北市:臺灣青年藝術家交流協會。2016。
鐘有輝、林雪卿。〈界面‧印痕-國際版畫雙年展與臺灣現代版畫之發展〉。收入蔡昭儀
主編。《界面‧印痕-廖修平與臺灣現代版畫之發展》。臺中市:臺灣美術館。2012。
Castleman, Riva著。《二十世紀版畫藝術史》。張正仁譯。臺北:遠流。2001。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相關論文

無相關論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