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分 1.丁一顧(2011)。淺談中小學教師夥伴合作學習。教師天地雙月刊,175,38-43。 2.丁一顧(2013)。淺談教學有困難教師協助策略:教練。臺灣教育評論月刊,2(12), 80-85 3.丁一顧、林瑜一、張德銳(2007)。國民小學教學有困難教師輔導策略之研究。教育行政與評鑑學刊,3,19-44。 4.丁一顧、張德銳(2007)。臺北市教學輔導教師制度實施成效與問題的三年縱貫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學報,38(2),1-32。 5.丁一顧、張德銳、高紅瑛(2007)臺北市國民小學教學導師制度實施成效與困難之研究。國民教育研究學報,18,115-144。 6.王文科(1991)。教育研究法。臺北市:五南。 7.王文科 (2003)。課程與教學論。臺北市:五南。 8.王立行、饒見維(1992)。教育專業化與教育實習的實施。教育專業, 183-209。 9.王詩函 (2019)。高雄市國民小學教師正向心理特質、工作適應與自我效能相關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10.王淑俐(2000)。人際關係與溝通。臺北市:三民書局。 11.王淑俐(2000)。做個「教學溝通」的智者。臺北市:師大書苑。 12.王聖捷 (2011)。國小初任教師班級經營內容、困擾與因應方式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13.白青平(2000)。臺北縣市國嚴小學初任教師工作困擾與解決途徑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14.江雪齡(1989)。由美國良師制度探討實習教師的問題與輔導途徑。國教研究雙月刊,7,49-52。 15.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會(1995)。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第一期諮議報告書,臺北市,行政院教改會。 16.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1996)。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臺北市:行政院教改會。 17.余榮仁(2000)。學校本位教師評鑑制度之研究-評鑑者與被評鑑者間之反省性合作行動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師範學院,臺南市。 18.吳明清(2004)。知變、應變、求變:課程改革能力與教師專業化的初步架構。臺灣教育,630,41-49 19.吳明隆、涂金堂(2009)。SPSS與統計應用分析(二版)。臺北市:五南。 20.吳清山、林天祐(2002)。認知學徒制。教育研究月刊,99,148。 21.吳清山、林天祐(2005)。教育新辭書。臺北市:高等教育文化。 22.吳清山、林天祐(2008)。教師領導。教育研究月刊,173,136-137。 23.吳清山、林天祐(2011)。教育 e 辭書。臺北市:高等教育文化。 24.吳紹歆(2004)。臺北市教學輔導教師制度之研究-一所國小教師文化與制度的對話(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師範學院,臺北市。 25.吳耀明(2005)。國小班級經營問題及其解決策略之研究。臺東大學教育學報,16(1),113~150 頁。 26.李金玲(1984) 。教師靠培養、非賴天生-介紹英國對新進教師的指導實驗。師友月刊,24-25。 27.李倩鈺(2002)。美國教學輔導教師制度及其在我國中小學教師專業成長之應用(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東師範學院,台東縣。 28.林心茹譯(2004)。啓導初任教師:貴人啓導制的引導、反思與教練方法(Mentoring beginning teachers)。臺北市:遠流。 29.林伯安(2011)。教學輔導教師培訓方案之成效評估。(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30.林志成、葉青青(2011)。以教師領導塑造優質學風的策略。教育研究月刊,202,23-35。 31.林映辰 (2018)。臺北市國小教學輔導教師制度實施滿意度與教師教學專業能力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臺北市。 32.林舒晴(2016)。大型學校的國中初任教師之工作困擾探究—以台南市一所大型國中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南大學,台南市。 33.林寶山 (1988)。教學原理。臺北市:五南。 34.林寶山 (1998)。教學原理與技巧。臺北市:五南。 35.李坤崇(1999)。多元化教學評量。台北:心理。 36.邱皓政(2011)。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臺北市:五南。 37.邱錦昌(1994)。美國教育改革之新理念:視學校如同工作場所(下)。研習資訊,11(3),12-18。 38.邱錦昌(2003)。教育視導與學校效能。臺北:高等教育。 39.俞涵鈺(2009)。我國與英國教學輔導教師制度之比較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40.姜懿珊(2012)。從夥伴教師的觀點探討臺北市教學輔導教師制度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市。 41.施冠慨譯(1993)。初任教師的輔導。臺北市:五南。 42.施溪泉(1986)。教學能力──能力本位與行為本位教育之人員發展。臺中:台灣省教育廳。 43.洪志成 (2003)。教學原理。高雄市:麗文文化。 44.洪靖雯 (2012)。臺中市國民小學教學輔導教師制度實施現況與實施困難之研究-以三所個案學校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45.秦夢群 (1997)。教育行政-實務部分。台北:五南 46.秦夢群(2000)。教學導師概念與設置之探討。教育資料與研究,36, 1-6。 47.高紅瑛(2005)。臺北市教學輔導教師制度94學年度實施成效評鑑報告(2)。臺北市: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與行政評鑑研究所。 48.徐顥恩(2004)。國民中學初任教師工作困擾與專業發展需求之研究-以花蓮縣為例。國立東華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49.翁美惠(2007)。我國高級中學學校初任教師工作困擾及解決方式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科技大學,臺北市。 50.許子云(2007)。教學輔導互動歷程及其對教學導師專業成長影響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51.許月玫(2002)。國民小學教學輔導教師制度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師範學院,臺北市。 52.許秋燕(2017)。國小新進教師對於教師專業發展支持系統意見調查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53.許嘉倩(2006)。我國教師組織立法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54.許雅惠(2004)。臺北市國民小學教學輔導教師制度試辦現況與實施成效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師範學院,臺北市。 55.張民杰(2010)臺北市教學輔導教師方案的功能—代理教師觀點。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學報,27,33-60。 56.張育綾(2010)。臺北縣國民小學教師人際溝通能力與班級經營效能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57.張芬芬(2000)。英美教學導師制度及其啟示。研討會主持人(毛連塭、吳清山)。教學導師與教師專業成長。現代教育論壇。臺北市:臺北市立師範學院。 58.張芬芬(2001)。英國進階教師制度及其啟示。初等教育學刊,9,55-74。 59.張春興(1997)。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臺北市:東華。 60.張碧蘭(2002)。國小初任教師工作困擾及其因應方式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師範學院,臺中市。 61.張德銳(1998)。師資培育與教育革新研究。臺北:五南 62.張德銳(2003)。中小學初任教師的教學困境與專業發展策略。國立教育資料館教育資料集刊,28,129-144。 63.張德銳(2005)。人際關係與溝通:促進教師專業發展。臺北市:高等教育。 64.張德銳(2006)。臺北市教學輔導教師制度的回顧、現況與前瞻。教育行政與評鑑學刊,創刊號,1-22。 65.張德銳(2009)。美國教學輔導教師制度及其在我國中小學教師專業成長之應用。教育資料集刊,42,181-202。 66.張德銳、丁一顧、張純、許雅惠(2004)。教學導師臨床視導對新進教師教學專業能力影響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成果報告(報告編號: NSC91-2413-H-133-003),未出版。市立教育大學學報,38(2),1-32。 67.張德銳、張芬芬、邱錦昌、張明輝、熊曣、萬家春、鄭玉卿、葉興華、張嘉育(2002)。臺北市中小學教學輔導教師制度九十學年度實施成效評鑑報告 。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初等教育學系,未出版,臺北市。 68.張德銳、張芬芬、鄭玉卿、萬家春、楊益風、高永遠、張清楚、彭天建(2000)。臺北市中小學教學導師制度規劃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臺北市。 69.教育部(2005)。高級中等以下學校補助試辦教師專業發展評鑑計畫。臺北市:作者。 70.教育部 (2012)。中華民國師資培育白皮書。臺北市:教育部。 71.教育部(2014)。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 。臺北市:教育部。 72.教育部 (2017)。中小學初任教師導入輔導暨知能研習實施計畫。臺北市:教育部。取自https://eii.ncue.edu.tw/Novice_Apply/ 73.教育部 (2017)。中小學初任教師導入輔導暨知能研習實施計畫地方層級工作手冊。臺北市:教育部。 74.郭明堂(1995)。國小教師任教專長、教學經驗、養成型態與其教學效能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75.陳木金(1995)。「教與學」的另一種原理-認知學徒制。教育研究雙月刊,45,46-53。 76.陳木金、邱馨儀、蔡易芷、高慧容(2005)。從認知學徒制探討中小學師傅校長教導課程的系統建構。「2005 年海峽兩岸:中小學教育發展學術研討會」發表之論文,嘉義大學,嘉義市。 77.陳永岑(2011)。高雄市國民小學教學輔導教師制度實施成效與實施困難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78.陳育吟(2002)。國民小學初任教師班級經營困境及成長策略需求之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79.陳奎熹、王淑俐、單文經、黃德祥(1996)。師生關係與班級經營。臺北市:三民。 80.陳信夫(2003)。臺北市中等學校學輔導教師制度試辦現況與實施成效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師範學院,臺北市。 81.陳嘉彌(2003)。師徒式教育實習之理論與實務。臺北市:心理。 82.陳熔釧 (2017)。景興數位人文關懷學習營分享。臺北市教育e週報。 83.單文經(1990)。教的專業知能的性質初探-師範教育政策與問題。臺北市:師大書苑。 84.單文經 (2001)。教學引論。臺北市:學富文化。 85.曾明鳳 (2016) 新北市國民小學教師人際溝通能力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科技大學,臺北市。 86.曾莉雯(2004)。臺北市教學輔導教師制度之研究:以一所國中之實施問題與因應策略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師範學院,臺北市。 87.黃光雄、蔡清田(2003)。課程設計的理論與實際。臺北市:五南。 88.黃秋月(2003)。國小教師專業成長需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89.黃淑玲(1997a)。英國實習輔導制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90.黃淑玲(1997b)。實習輔導教師制度之探討。研習資訊,14(2),87-96。 91.黃雅萍(2007)。鷹架理論在 Web Quest 教學策略的應用與分析探討。教育研究月刊,155,46-57。 92.黃詩婷(2008)。臺北市國小教學輔導教師制度與教育實習制度之比較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93.黃嘉莉(2003)。英國的教師專業發展與管理主義。教育資料集刊—教師專業發展,28,51-76。 94.楊國賜(1992)。提升教師的專業知能與地位。現代教育,7(26),15-21。 95.甄曉蘭(2004)。課程理論與實務—解構與重建。臺北市:高等教育。 96.劉玉玲 (2000)。臺灣地區政黨政治之發展-黨際及黨內民主之探索(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臺南市。 97.劉德新(1999)。讓教師走向更專業之路-教師分級應有周延配套措施。師友,381,20-22。 98.歐用生(1996)。教師專業成長。臺北:師大書苑 99.潘慧玲、王麗雲、簡茂發、孫志麟、張素貞、張錫勳、陳順和、陳淑敏、蔡濱如(2004)。國民中小學教師教學專業能力指標之發展。教育研究資訊,12(4),129-168。 100.蔡玉對(2007)。臺北市國民中小學教育人員對教學輔導教師制度之意見調查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101.賴淑娟(2010)。國小教師教學專業能力、教學信念對創意教學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市。 102.謝文全(2003)。教育行政學。臺北市:高等教育。 103.簡茂發(1997)。中小學教師應具備的基本素質。教育研究資訊,5 (3), 1-13。 104.簡毓玲(2000)。國民小學校長教學視導對教師教學專業能力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師範學院,臺北市。 105.簡賢昌(2008)。臺北市國小教學輔導教師與初任教師互動歷程之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106.魏韶勤(2004)。教學輔導教師教學觀察與回饋對國小初任教師教學效能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師範學院,臺北市。 107.饒見維(1996)。教師專業發展─理論與實務。臺北:五南。 108.饒見維(1999)。從九年一貫課程談「學校本位課程發展」與「學校本位教師專業發展」的同步發展策略。研習資訊,16(6),13-24。 109.饒見維(2005)。教師專業發展-理論與實務。臺北市:五南。
貳、英文部分 1.Beck, L. G.,& Murphy, J. (1994). Ethics in educational leadership program: An expanding role. Thousand Oaks, CA:Corwin Press. 2.Beeby, C. E. (1966).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Cambridge. Havard University Press. 3.Brock, B. L., & Grady, M. L. (1996). Beginning teacher induction programs.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399631). 4.Brock, B. (1997). Standardizing the mentorship program. Journal of Education Research, 79, 273-279. 5.Brooks, M. (1999). Mentors matter. In M. Scherer (Ed. ). A better beginning: Supporting and mentoring new teachers. Alexandria: 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435603) 6.Cogan, M. L.(1973). Clinical supervision.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7.Compas,B.E., Orosan, P.G.,and Grant K.E .( 1993 ).Adolecen tstress and coping:Implication forpsychopathology during adolescence.Journal of adolescent, 16, 331-349. 8.Estes,G.D.(1990). Assessment component of the California New Teacher Project: First year report. Washington, DC : Office of Education. 9.Ganser, T. (1995). Principles for mentor selection. Clearing House, 68(5), 307-309. 10.Ganser, T. (2002). How teachers compare the roles for cooperating teacher and mentor. The Educational Forum, 66(4), 380-385. 11.Gehrke, N.(1988). Toward a definition of mentoring. Theory Into Practice, 37(3), 190-194. Gordon, S.P.(1991). How to help beginning teachers succeed. Alexandria, VA: 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12.Good, T. L., & Brophy, J. E. (1994). Looking in classrooms (6th edition). Harper & Row:New York. 13.Hair, J. F., Anderson, R. E., Tatham, R. L., & Black, W. C. (1998).Multivariate data analysis. Upper Saddle River, NJ: Prentice Hall. 14.Huling-Austin, L. (1992).Research on learning to teach:Implications for teacher induction and mentoring programs.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 43(3), 173-180. 15.Husen, T. (1985). The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education. New York,NY:Pergamon. 16.Indiana Professional Standards Board. (1995). Indiana beginning teacher internship program. Indianapolis: Author. 17.Katzenmeyer M., & Moller, G. (2001). Awakening the sleeping giant: Helping teachers develop as leaders (2nd ed.). Thousand Oak, CA: Corwin Press. 18.Lieberman, A., Saxl, E. R., & Miles, M. B. (2006). Teacher leadership:Ideology and practice.In M. Fullan (Ed.), The Jossey-Bass reader on educational leadership (2nd ed.) (pp. 403-420).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19.Lortie, D. C. (1975). Schoolteacher: A sociological study.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Lowney, R. G. (1986).Mentor teacher The California model.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ED 275646). 21.Medley, D. M., Coker, H., & Soar, R. S.(1984). Measurement-based evaluation of teacher performance-An empirical approach. Queens,NY:Longman. 22.Norelander-Case.R,& Case C.W. (1999).The professional teacher. SanFrancisco,CA:Jossey-Bass. 23.Moir, E. (1999). The stages of a teacher’s first year. In M. Scherer (Ed.), The better beginning: Supporting and mentoring new teachers (pp. 19-26). Alexandria, VA: 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24.Odell, S. J., & Ferraro, D. P. (1992). Teacher mentoring and teacher retention.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 43(3), 200-204. Office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and Improvement, Washington, DC.(1986a).Teacher mentoring.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271477). 25.Parkay, F. W.(1999). Reflections of a protégé. Theory Into Practice, 37(3), 195-200. 26.Phillips, L. (1997). Mentors and protégés: A study of the career development of woman managers and executives in business and industry.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 27.Phillips, G. M. (1979). The peculiar intimacy of graduate stu dy: A conservative view.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28, 39-345. 28.Quinn, L. F. (1991). Dissertation Mentor teacher/first-year teacher interaction: A case study.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Houston, Houston, Tex. 29.Saban, A. (2002). Mentored teaching as (more than) a powerful means of recruiting newcomers. Education, 122 (4), 828-838. 30.Shulman. L. S. (1987). Knowledge and teaching: Foundations of new reform. 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57,8-9. 31.Stansbury, K. & Zimmerman J. (2002).Smart induction programs become lifelines for the beginning teacher. Journal of Staff Development, 23(4), 10-17. 32.Tauer, S. M. (1996).The Mentor-protégé relationship and its effects on the experienced teacher.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397004). 33.Thacker, T., & Schargel, F. P. (2011). Schools where teachers lead: What successful leaders do. Larchmont, NY: Eye on Education. 34.Veenman, S. (1984). Per ceived problem of beginning teacher.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54(2), 143-178. 35.Vygotsky, L. S. (1978). Mind in society: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psychological process.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36.Wang, J. & Paine, L. W. (2001).Mentoring as assisted perfromance: A pair of Chinese teachers working together. The Elementary School Journal, 102(2), 157-181. 37.Wilder, G. Z. (1992). The role of the mentor teacher: A two-phase study of teachermentoring programs. Teacher Programs Council Research Report Series.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384680) 38.York-Barr, J., & Duke, K. (2004). What do we know about teacher leadership? Findings from two decades of scholarship.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74(3), 255-3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