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壹、 中文部分 王行、鄭玉英(1996)。心靈舞台:心理劇的本土經驗。台北:張老師文化出版社。 王廷文(2012)。同志向家人現身前後互動關係變化歷程:系統觀點。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2002)。親愛的爸媽,我是同志。台北:心靈工坊文化。 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2007)。出櫃停看聽同志子女必讀寶典。台北:女書文化。 曲慧娟(2008)。心理劇暖身技巧初探。諮商與輔導,273,2-6。 吳俐瑩(2010)。年輕女性感情困擾者走過母女糾結經驗-參與心理劇治療之轉化歷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呂昌榮(2013)。青少年男同志向父母現身─舉步邁向親密的歷程。亞洲大學心理學 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李易津(2016)。已出櫃男同志父母其性別角色態度轉化學習歷程之探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李豪(2011)。雨後有彩虹?男同志向父母出櫃的故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杜孟純(2012)。女同志向家人出櫃的轉變歷程之研究。亞洲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周佑儒(2007)。大學男同志學生出櫃經驗之敘事分析。國立暨南國際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 周華山(1997)。後殖民同志。香港:同志研究社。 林宜潔(2011)。體育院校男同志學生的認同歷程、校園處境及出櫃考量因素之研 究。國立體育大學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 林青霈(2014)。同志子女向父母現身之因素,與父母之處境與調適。諮商與輔導,348,8-11。 林國慶(2011)。心理劇中演出後團體分享之原理、功能與技術之探討。輔導季刊,47(1),23-29。 林逸儒(2018)。父母面對同志子女出櫃挑戰與因應之研究。國立暨南國際大學諮商心理與人力資源發展學系輔導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 邱冠婷(2014)。女同志身份認同、出櫃支持度與生涯自我效能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諮商心理與復健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邱珍琬(2002)青少年男同志認同過程與實際。彰化師大輔導學報,23,77-107。 胡嘉琪、洪千惠、程小蘋、吳錦鳳、鄒繼礎、夏敏譯(2002)。心靈演出-心理劇方法的實際應用。台北市:學富文化。(Blatner. A., 1996. Acting-in: Practical applications of psychodramatic methods) 徐森杰、蔡春美、吳就君(2003)。愛滋病毒感染者心理劇經驗。中華團體心理治 療,99(2),13-23。 翁禎霞(無日期)。同志婚姻合法上路不到一個月 屏東已有1對離婚。2019年6月27日, 取自:https://udn.com/news/story/7266/3877221 高淑清(2008a)。質性研究的 18 堂課─首航初探之旅。高雄:麗文。 高淑清(2008b)。質性研究的 18 堂課─揚帆再訪之旅。高雄:麗文。 高琇鈴(2010)。女性在夫妻衝突中受苦困局的展現與變動:以心理劇歷程分析為 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張國珍(2004)。男同志父母壓力來源、調適歷程與社會支持之研究。樹德科技大學人類性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張貴傑、孫丕琳、李文心、陳靜美、陳俊光、林慈玥、曾立芳、梁淑娟、吳月霞、林瑞華譯(2005)。心理劇臨床手冊。台北:心理出版社。(Blatner, A., 2000) 張銘峰(2012)。彩虹國度的情慾之研究-以中年男同志為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梁天麗、李采君、李毓君、柯燕婷、許芳菁、許雅雯、程筠、林冠品。男同志向父母現身之心理歷程,弘光學報,77,61-79。DOI:10.6615/HAR.201603.77.06 畢恆達(2003)。男同性戀與父母:現身的考量、策略、時機與後果。女學學誌:婦女與性別研究,15,37-78。 莊瑞君(2009)。徘徊得失之間:女同志向家人現身的歷程。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心理輔導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莊瑞君、陳慶福、劉安真(2011)。女同志向家人現身歷程之述說。中華輔導與諮商學報,29,71-104。 郭佳靈(2015)。心理劇在單親母親與子女衝突運用之研究。南華大學生死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郭倩妏(2006)。女同志的出櫃生活經驗之初探。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郭慶豐(2010)。何不迎向陽光?-以同志現身經驗探討青少年同志性取向認同。諮商與輔導,295,29-34。DOI:10.29837/CG.201007.0008 陳怡臻(2015)。生涯轉換猶豫者參與心理劇團體之經驗探究。中國文化大學心理輔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陳建豪(2013)。走過情慾洪流,尋找回家的路----一個出櫃男同志的敘說與實踐。中國文化大學心理輔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陳凱軍(2008)。從「櫃父母」到「同運」行動者:同志父母的出櫃歷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性別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陳鏡如譯(2002)。心理劇入門手冊。臺北:心理出版社。(Karp, M., Holmes, P., &Tauvon,K. B.,(1998). The handbook of psychodrama, NY: Routledge.) 陳麗如(2000)。她們的故事:七個女同志的認同歷程。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曾嘉宏(2014)。心理劇在自殺未遂者轉化歷程之研究。南華大學生死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曾麗娟(2007)。父母面對同志子女出櫃後因應歷程之研究。玄奘大學應用心理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游明麟(2006)。心理劇對情緒失落成人轉化學習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游金潾 、游淑瑜(2013)。心理劇在喪親者悲傷輔導上的運用。諮商與輔導,335,7-12。 游淑瑜、游明麟(2009)。心理劇治療的人格理論~角色理論及重要概念。輔導季 刊,45,50-59。 游淑瑜、游金潾(2012)。心理劇治療的改變機轉—理論觀點與實務的對話。輔導季 刊,48,26-36。 辜閔唯(2016)。從渾沌到明朗:女同志的自我認同與現身壓力。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鈕文英(2014)。質性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臺北市:雙葉書廊有限公司。 黃柔穎(2014)。同性戀的自我認同問題。諮商與輔導,340,2-8。 黃玲蘭(2005)。從“同性戀認同歷程”談女同志的現身壓力與因應策略,元培學報,12,33-51。 廖國寶(1996)。台灣男同志的家庭與婚姻—從傳統婚姻壓力談起。國立臺灣大學新 聞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廖翊廷(2019)。台灣同性婚姻釋憲案過後同志伴侶家庭圖像轉變之研究。銘傳大學諮商與工商心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 劉安真、陳小蘋、劉淑慧(2002)。「我是雙性戀,但選擇做女同志!」~兩位非異性戀女性的性認同形成歷程。中華輔導學報,12,153-183。Doi:10.7082/CARGC.200209.0153 劉育豪(2008)。關鍵字:家--出櫃男同志與家人的關係切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性別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歐吉桐、韓青蓉、陳信昭(譯)。心理劇的核心─心理劇治療的層面(原作者:P. F.Kellermann)。臺北市:心理。(原著出版年:1986) 蔡仁傑(2015)。同志向家人現身前後的互動脈絡與家庭氣氛變化。中國文化大學心理輔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鄭美里(1997)。女兒圈:台灣女同志的性別、家庭與圈內生活。台北:女書文化。 鄭雅薇(2002)團體諮商倫理中之“保密"課題。諮商與輔導,194,8-11。 賴念華(2008)。Dorothy Satten“四張椅子”之心理劇導劇歷程。中華團體心理治療 ,14, 9-21。DOI:10.30060/CGP.200806.0002 賴念華(2013)。臺灣心理劇文獻回顧 1968-2011:看心理劇的發展與轉變。中華輔導與諮商學報,36,33-65。 謝文宜(2006)。台灣同志伴侶親密關係發展的挑戰與因應策略。中華輔導學報, 20,83-120。 謝文宜(2009)。同志伴侶親密關係發展的挑戰與因應策略。臺北市:心靈工坊。 鍾明勳、施杏如、陳映雪、郭珀如、黃心宜(2001)。運用心理劇於過動兒家屬團體之經驗。職能治療學會雜誌,19,1-8。 簡至潔(2012b)。「台灣同志壓力處境問卷」調查結果初步分析。取自:台灣伴侶權益推動聯盟 https://tapcpr.wordpress.com/2012/04/17/「台灣同志壓力處境問卷」調查結果初步分析-9/ 蘇俊丞(2007)。『家』在哪裡?!~男同志向家人出櫃歷程研究~。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蘇倫慧(2015)。心理劇介入對憂鬱傾向大學生之成效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龔若寧(2017)。心理劇介入對癌症患者成年早期子女身心之影響。國立屏東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貳、外文部分 Ben-Ari, A. (1995). The discovery that an offspring is gay: Parents', gayman's, and lesbian's perspectives.Journal of Homosexuality, 30, 89-112. Balsam, K. F., Beauchaine, T. P., Mickey, R. M., &; Rothblum, E. D. (2005). Mental health of lesbian, gay, bisexual, and heterosexual siblings: Effects of gender, sexual orientation,and family. Journal of Abnormal Psychology, 114(3), 471-476. Cain, R. (1991). Stigma management and gay identity development.Social Work, 36, 67-73. Cramer,D.W.,& Roach,A.J.(1988).Coming out to mom and dad:A study of gay males and their relationships with their parents.Journal of Homosexuality,15(3/4),79-91. Fontaine, J. H. (1998). Evidencing a need: School counselors' experiences with Gay and Lesbian students. Professional School Counseling, 1(3), 8-15. Gramling,L.F.,Carr.R.L.,&McCain,N.L.(2000).Family responses to disclosure of self-aslesbian.Issue in Mental Health Nursing,21,653-669.doi:10.1080/01612840050207590 Holmes, P., & Karp, M. (1990). Psychodrama: Inspiration and technique. London:Routledge. Helsen, M., Vollebergh, W., & Meeus, W. (2000). Social support from parents and friends and emotional problems in adolescence. 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 29(3), 19-335. Kellermann, P. F. (1992). Focus on psychodrama: The therapeutic aspects ofpsychodrama.Londona: Jessica Kingsley Publishers. Kellermann, P. F. (1994). Role reversal in Psychodrama. In P. Holmes, M. Karp, & M.Watson (Eds.), Psychodrama since Moreno: innovations in theory and practice. London,England: Routledge. Kipper, D. A., & Hundal, J. (2003). A survey of clinical reports on the application of psychodrama. Journal of Group Psychotherapy, Psychodrama, & Sociometry,55(4),141-157. Konopik, Debra A.& Cheung, Monit. (2013). Psychodrama as a Social Work Modality Social.Social Work. 58 (1),9–20. Lamberti, J.W. & C. M., (1993). Model of family grief assessment and treatment. Death Studies, 17(1) ,55-67. LaSala, M. C. (2000). Lesbians, gay man, and their parents: Family therapy for the comingout crisis.Family Process, 39(1), 67-81. Needham, B. L., & Austin, E. L. (2010). Sexual orientation, parental support, and health during the transition to young adulthood. 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 39, 1189-1198. Ryan, C., Huebner, D., Diza, R. M., &; Sanchez, J. (2009). Family rejection as a predictor of negative health outcomes in white and Latino lesbian, gay, and bisexual young adults.Pediatrics,123(1), 346-352. Savin-Williams, R. C. (1998). The disclosure to families of same-sex attractions by lesbian,gay, and bisexual youths. Journal of Research on Adolescence, 8, 49-68. Tahar,E.K&Kellermann, P. F. (1992).Psychodrama and drama therapy: A comparison. TheArts in Psychotherapy 23(1),27-36 Van Manen, M. (1997). Researching lived experience:Human science for an action sensitive pedagogy. Ontario: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Wills, T.A., Resko, J.A., Ainette, M.G., & Mendoza, D. (2004). Role of parent support and peer support in adolescent substance use: a test of mediated effects. Psychology of Addictive Behaviors, 18(2), 122-1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