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部分 李依珊(2012)。不同的編排形式的科學文本對中年級學童閱讀理解之研究-以珊瑚教材為例。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吳宛真(2008)。不同形式的科學文本對國小高年級學生閱讀理解之影響~以太陽能為例。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應用化學暨生命科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吳健維(2012)。閱讀不同型式科學文本對國中生學習興趣與學習成效的影響-以鋅銅電池單元為例。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俊智(2003)。以系統功能語言學觀點探討不同課文結構對科學文章的理解─以溫度與熱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靖淑(2008)。利用科學閱讀提升六年級學童科學認識觀與學習興趣之行動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幸曼玲(2008)。閱讀的心理歷程與閱讀教學。教師天地第15期。 林芯聿(2009)。文本改寫與教學對學生理解光合作用科學文本的效應分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宜瑩(2014)。以問題答案關係策略教學增進國小四年級學生科學閱讀理解能力之行動研究。國立台中教育大學科學應用與推廣學系科學教育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洪月女,靳知勤(2008)。科學寫作理論與教學之探討。課程與教學季刊,11,2,173~192。 柯華葳、詹益綾、張建妤、游婷雅(2009)。臺灣四年級學生閱讀素養(PIRLS2006報告)第二版。 許良榮(1994)。科學課文的特性與學習。科學教育月刊。 陳秋芬(2003)。科學性文章中的時間序列對國小五年級學生閱讀理解的影響。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世文,楊文金(2006)。以系統功能語言學探討學生對不同科學文本的閱讀理解。師大學報,科學教育類,51(1,2),107-124。 黃書敏(2008)。不同類型之科學閱讀文本融入教學對國小六年級學童迷思概念的影響-以水資源概念為例。台北市立教育大學自然科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黃俊儒(2010)。促進以閱讀理解為基礎的科學教學--美國密西根大學的參訪紀實與省思。科學教育月刊,第330期。 黃茂在,吳敏而(2016)。科學素養與課程統整。國家教育研究院教育脈動電子期刊,第5期。 葉宛婷(2005)。互動式繪本教學提升國小學童科學閱讀理解能力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自然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楊文金,陳世文,李哲迪,任宗浩,古智雄(2008)。以閱讀困難觀點探討漢、英語科學論述之語意差異-以觀念物理文本為例。科學教育學刊,第16卷,第2期,193-214。 葉佳承,楊文金,廖斌吟,賴廷倫,林芯聿(2009)。光合作用文本對學生概念學習的影響。科學教育學刊,第17卷,第4期,343-365。 溫瑞敏(2016)。運用心智圖教學提升國小學童科學閱讀學習成效之行動研究。國立台中教育大學科學教育與應用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潘慧玉(2013)。自我提問策略科學閱讀教學對國小六年級學童科學閱讀提問表現、閱讀理解與閱讀態度之影響。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謝添裕(2002)。國小學童對不同型式以及不同圖文配置之科學文章其閱讀理解與閱讀觀點之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自然科學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薛秉鈞(2006)。合作學習融入閱讀策略教學模式對國中學生科學文本閱讀理解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化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羅廷瑛(2015)。溝通式閱讀科學文本教學方案對國小四年級學生科學閱讀表現之影響。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學報,第32卷,第1期,93~126。
英文部分 Cook, L. K., & Mayer, R. E. (1988). Teaching readers about 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text.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80(4), 448. Chall,J.S.(1996).Stages of reading development(2nd ed.).Orlando. Fang, Z. (2005). Scientific literacy: A systemic functional linguistics perspective. Science education, 89(2), 335-347. Gagne, E.D.(1985).Cognitive psychology of school learning.Boston:Little,Brown and Company. Goodman,Y.M.(1982). Retellings of literature and the comprehension process.Theory Into Practice,21(4),301-307. Halliday, F. (1990). The pertinence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Political Studies, 38(3), 502-516. Halliday, M. A. (1993). The analysis of scientific texts in English and Chinese. Writing science: Literacy and discursive power, 124-132. Kameenui, E. J., & Simmons, D. C. (1990). Designing instructional strategies: The prevention of academic learning problems. Merrill. Mallow,S.V.(1991). Reading science.Journal of Reading,34(5),324-338 Meyer,B.J.F.(1985). Prose Analysis: Purposes, Procedures, and Problems. In B. K. Britton& J. B. Black(Eds), Understanding Expository Text(pp.11-64)Hillsdale,NJ: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Inc. Recht,D,R. & Leslie.L(1988). Effect of Prior Knowledge on Good and Poor Readers'Memory of Text.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1), 16-20. Rumelhart, D. E. (1977). Toward an interactive model of reading. In S.Dornic (Ed.), Attention and performance VI . Morgan, D. O., Jarnagin, K., & Roth, R. A. (1986). Purif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receptor for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I. Biochemistry, 25(19), 5560-5564. Sweet, A. P., & Snow, C. E. (2003). Rethinking Reading Comprehension. Solving Problems in the Teaching of Literacy. Veel, R. (1998). The greening of school science: Ecogenesis in secondary classrooms. In J. R. Martin, & R. Veel (Eds.), Reading science: Critical and functional perspectives on discourses of science (pp. 114-151). Yore, L. D., & Denning, D. (1989). Implementing Change in Secondary Science Reading and Textbook Useage: A Desired Image, a Current Profile, and a Plan for Chang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