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3.149.29.149)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作者(中文):徐珮心
作者(外文):Syu, Pei-Sin
論文名稱(中文):臺灣客家話「來」、「去」非趨向語意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On the Non-directional Uses of loi5 ‘come’ and hi3 ‘go’ in Taiwanese Hakka
指導教授(中文):葉瑞娟
指導教授(外文):Yeh, Jui-Chuan
口試委員(中文):楊中玉
鄭縈
口試委員(外文):Yang, Chung-Yu
Cheng, Ying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清華大學
系所名稱:臺灣語言研究與教學研究所
學號:210325109
出版年(民國):107
畢業學年度:106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79
中文關鍵詞:臺灣客家話指示詞語法化
外文關鍵詞:loi5 ‘come’hi3 ‘go’Taiwanese Hakkadeictic wordsgrammaticalization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188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26
  • 收藏收藏:0
趨向動詞「來」、「去」本為以說話者為出發點,做向心位移與離心位移;也可以用在動補結構之後,成為指示詞;但是在臺灣客家話中有部分位於動詞詞組(包含動賓、動補、動詞+時段/時貌)後的「來」、「去」不具有趨向語意,這樣的情況也未見於臺灣閩南語和華語,引起本文的研究動機。我們利用語料庫收集並分析臺灣客家話「來」、「去」分布於「動詞+X+來」和「動詞+X+去」在結構中的表現。分析之後發現「V(+X)+來/去+NP(處所詞)」經由「目標就是位移終點」的隱喻,產生「V(+X)+來/去+VP」的結構,語法化促使重新分析,原本的趨向補語「來/去」轉變成「目的標記」;除了上述變化之外,非趨向的「去」本身有一個異於「來」的發展,即「V+時段/時貌+去」的結構,經由「狀態改變就是位移」的隱喻,「去」轉變為「狀態標記」。
As deictic words, Hakka motion verbs loi5 ‘come’ and hi3 ‘go’ both take the speaker as the deictic center, denoting ‘moving to the speaker’ and ‘moving away from the speaker’, respectively. In addition to the verbal use, loi5 and hi3 may also function as a complement in the verb-complement compounds. One noticeable feature of these two words is that they may convey a non-deictic sense when they follow a verb-object compound, a verb-complement compound, or a verb-phase/aspect construction. These uses are not attested in Taiwanese Southern Min and Taiwan Mandarin and hence raise interesting research questions of where and how these uses came from. Based on the authentic data gleaned from corpus, this thesis explores the non-deictic uses of loi5 and hi3 in the V+X+ loi5 and V+X+hi3 constructions. We propose that the V(+X)+ loi5/hi3+VP construction derived from the V(+X)+ loi5/hi3+NPlocative construction via the metaphor PURPOSES ARE DESTINATIONS (i.e., goals of movement). Reanalysis of the directional complement loi5/hi3 as a purpose marker was triggered in the process of grammaticalization. Different from loi5, hi3 has also changed from a deictic complement to a state marker in the V+phase/aspect+hi3 construction through the CHANGE OF STATE IS CHANGE OF LOCATION metaphor.
第一章 緒論 1
1.1 研究動機與背景 1
1.2 研究方法 4
1.3 研究問題 6
1.4 論文架構 7
第二章 文獻回顧 8
2.1 「來」、「去」的趨向用法 11
2.1.1 「來」的趨向用法 12
2.1.2 「去」的趨向用法 13
2.2 「來」、「去」的非趨向用法 15
2.2.1 「來」的非趨向用法 15
2.2.2 「去」的非趨向用法 27
2.3 小結 30
第三章 理論架構 31
3.1 語法化(Grammaticalization) 31
3.2 隱喻(Metaphor) 37
3.3 小結 39
第四章 「來」的非趨向語意研究 41
4.1 動詞+補語+「來」 41
4.2 動詞+賓語+「來」 48
4.3 動詞+「等」+「來」 52
4.4 動詞+X+「來」的演變路徑 56
第五章 「去」的非趨向語意研究 59
5.1 動詞+補語+「去」 59
5.2 動詞+賓語+「去」 63
5.3 動詞+「忒」+「去」 66
5.4 動詞+「等」+「去」 69
5.5 動詞+X+「去」的演變路徑 72
第六章 結論 74
6.1 「來」、「去」的演變路徑 74
6.2 未來研究方向 75
參考文獻 77

Hopper, Paul J., and Elizabeth Closs Traugott. (1993). Grammaticalization. Cambridge, Englan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Lakoff, G. (1987). Women, 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 : what categories reveal about the mind.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Lakoff, George, and Mark Johnson. (1980). Metaphors We Live By.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Li, Shih-min, and Huei-ling Lai. (2011). Hakka aspectual ted4 constructions: A constructional approach.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anguage Studies, 5(1), pp. 97-124.
古國順主編. (2005). 《臺灣客語概論》. 臺北: 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江敏華. (2007). 〈東勢客家話的動補結構初探〉. 《中國語言學報》(第35卷第2期), 頁 225-266.
江敏華. (2013). 〈台灣客家話動趨結構中與體貌有關的成分〉. 《語言暨語言學》(14.5), 頁 837-873.
何安平. (2012). 〈語料庫語言學〉. 《中國外語》(第5期), 頁 1.
呂叔湘. (1980). 《現代漢語八百詞》. 北京: 商務印書館.
李子瑄、曹逢甫. (2009). 《漢語語言學》. 臺北: 正中書局.
李明. (2004). 〈趨向動詞"來、去"的用法及其語法化〉. 《語言學論叢》(第29輯), 頁 291-313.
李詩敏. (2015). 《臺灣客語時貌構式:詞彙與構式觀點》. 國立政治大學博士論文.
沈家煊. (1994). 〈"語法化"研究綜觀〉. 《外語教學與研究》(第4期), 頁 17-24.
沈家煊. (2001). 〈語言的"主觀性"和"主觀化"〉. 《外語教學與研究》(第33卷第4期), 頁 268-275.
周世箴譯注. (2006). 《我們賴以生存的譬喻》. 臺北: 聯經出版公司. (原著 George Lakoff & Mark Johnson ,1980).
林立芳. (1997). 〈梅縣方言的"來"〉. 《語文研究》(第2期), 頁 43-47.
邱蕙芳. (2010). 《客語及華語「起來」的研究》. 國立新竹教育大學碩士論文.
范姜淑雲. (2012). 常民文化與隱喻:臺灣客家山歌的植物意象之研究. 碩士論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台灣語文學系.
徐丹. (2004). 〈趨向動詞”來/去”與語法化──兼談”去”的詞義轉變及其機制〉. 《國學研究》(第14卷), 頁 315-329.
徐兆泉. (2009). 《臺灣四縣腔海陸腔客家話辭典》. 臺北: 南天書局.
徐富美. (2016). 〈臺灣客語「VC 來」與「V 分佢 C」句式的 「我者」視角〉. 《清華學報》(新46卷第1期), 頁 161-199.
張麗麗譯. (2013). 《語法化》(第二版). 臺北: 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 (原著 Paul J. Hopper, Elizabeth Closs Traugott, 1993).
梁玉玲、楊靜寬、王稼鈞譯. (1994). 《女人、火與危險事物──範疇所指示之心智的奧祕》. 臺北: 桂冠圖書公司. (原著 George Lakoff, 1987).
梁銀峰. (2007). 《漢語趨向動詞的語法化》. 上海: 學林出版社.
連金發. (2006). 〈《荔鏡記》動詞分類和動相、格式〉. 《語言暨語言學》(7.1), 頁 27-61.
郭維茹. (2005). 〈禪宗語錄的情態標記──句尾詞”來”和”去”〉. 《清華學報》(新35卷第1期), 頁 147-187.
郭維茹. (2011). 〈臺灣閩南語非趨向性「來」、「去」之研究〉. 《華語文教學研究》(8.1), 頁 99-123.
陳怡君. (2006). 《閩南語指示位移動詞「來」、「去」語意及格式之研究》. 國立清華大學碩士論文.
陳怡璇. (2010). 〈台灣閩南語準句末助詞「去」的歷時語意發展〉. 臺灣語文研究(第5卷第1期), 頁 129-144.
湯廷池. (1979). 〈「來」與「去」的意義與用法〉. 於 《國語語法研究論集》 (頁 301-320). 臺北: 學生書局.
黃映瓊. (2015). 〈梅縣方言語氣助詞"來"及其語法化研究〉. 《嶺南師範學院學報》(第36卷第2期), 頁 132-137.
黃美鴻、鄭縈. (2010). 〈臺灣海陸客家語「來/去」做趨向語的相關研究〉. 《北市大語文學報》(第5期), 頁 25-54.
楊惠中主編. (2002). 《語料庫語言學》. 上海: 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劉月華主編. (1998). 《趨向補語通釋》. 北京: 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
劉承慧. (2012). 〈上古到中古「來」在構式中的演變〉. 《語言暨語言學》(13.2), 頁 247-287.
劉堅、曹廣順、吳福祥. (1995). 〈論誘發漢語詞匯語法化的若干因素〉. 《中國語文》(第3期), 頁 161-169.
蕭惠帆. (2004). 《從語法到教學論詞彙來去的趨向和情態》.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賴文英. (2015). 《臺灣客語語法導論》. 臺北: 臺大出版中心.
羅肇錦. (1988). 《客語語法》. 臺北: 台灣學生書局.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