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18.219.130.101)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作者(中文):陳秀菊
作者(外文):Chen, Hsiu-Jyu.
論文名稱(中文):臺灣閩南語「分」的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A Study on分(pun/hun/ hūn)in Taiwanese Southern Min
指導教授(中文):葉美利
指導教授(外文):Yeh, Marie-Meili
口試委員(中文):程俊源
鄭縈
口試委員(外文):Cheng, Chun-Yuan
Cheng, Ying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清華大學
系所名稱:臺灣語言研究與教學研究所
學號:210325105
出版年(民國):108
畢業學年度:107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84
中文關鍵詞:多義詞認知語言學原型理論語意延伸聲音變化
外文關鍵詞:polysemycognitive linguisticsprototype theorysemantic extensionsound change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42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8
  • 收藏收藏:0
本文從認知語言學的觀點探討臺灣閩南語「分」字的多義現象。根據《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分」有三個讀音,分別是文讀音hun、白讀音pun,以及hūn;雖然 hūn在辭典 並未有單獨的詞項。就功能與意義而言,白讀的pun多做為動詞,表達「發送、分配、施捨、乞討、領養」等含意;文讀的hun可以當名詞,表示計算單位、也用來比喻程度的深淺;還可當動詞,指「離開、分散」的動作或狀態等。
研究發現,pun 的原型意義是一個「分割給予」的意象基模(image schema),用於動態的對各種事物的處置動作。此基模不但有分割,還有給出的成分,進而產生pun的給予意涵,並從給予發展到「分我看、分人食」之類的使讓用法,基於觀點的不同,便產生像華語「借」一樣的雙向識解(construal)。而hun 的原型意義則是「切分」,作用於靜態的對某事物動作所呈現狀態的描述;hūn,與hun的差別在於聲調,意義上我們認為是透過轉喻以動作代替動作的結果。
從「分」字讀音及語意的發展,我們發現文白讀的分工隨著時空的演變、加上以聲別義的運作,詞彙的應用也跟著改變,語言接觸、競爭、消融和沉積導致hun、pun在使用上有所區別,各個義項基於不同的意象基模,語意經過隱喻和轉喻的方式延伸,各個語意之間以家族相似的方式結合成一個整體。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polysemy “分” in Taiwanese Southern Mi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
According to the MOE TSM Common Words Dictionary, 分has three different pronunciations: Literary readings HUN, colloquial readings PUN ,and HūN ,which doesn’t stand as an independent lexical item in the dictionary. The three display differences in function and meanings. PUN is often used as a verb, meaning ‘send, assign, give, beg, or adopt’ etc.; HUN is often used as a noun indicating the unit of measurement or is combined with numerals to describe degree or extent , it can also be used as a verb denoting ‘depart’, ‘separate’ or is ‘distribute’.
It is proposed that, the prototypical meaning of PUN implies an image schema of dynamic events of segmentation and giving out. The giving element leads to the further shift to causative function as in pun guá khuànn ‘let me have a look’ and pun
lâng tsia̍h ‘let somebody share the food’. For PUN to denote both ‘give’ and ‘beg’ in fact is a matter of differences in perspective, as word tsioh in Mandarin Chinese, which can mean both ‘borrow’ and ‘lend’ depending on the preposition it collocates . The word HUN’s prototypical meaning is ‘divid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HūN and HUN lies in the tones. In Chinese, the derivation between nouns and verbs can be marked by tones, and therefore we considered it was the result of metonymy, using Action to name the Result.
Along with sound change and semantic evolution, come the co-existence of the literary reading and colloquial reading, and the differences in the contexts different pronunciations of 分 is used.
摘 要 ii
致謝辭 iv
目錄 v
第一章 緒論 7
1.1 研究動機與目的 7
1.2 研究問題 8
1.3 研究方法與範圍 9
1.4 論文架構 13
第二章 文獻回顧 14
2.1 多義詞(polysemy) 14
2.2 認知語言學理論(Cognitive Linguistics) 16
2.2.1 認知語言學的內涵 17
2.2.2 認知語言學的性質 17
2.3 概念隱喻理論(Conceptual Metaphor Theory) 18
2.3.1 隱喻(metaphor) 19
2.3.2 轉喻(metonymy) 20
2.3.3 意象圖式(Image Schema) 21
2.4 原型理論(Prototype Theory) 22
2.4.1 原型範疇理論 22
2.4.2 家族相似性(Family Resemblance) 23
2.5 以聲別義 24
2.6 文白異讀 25
2.7 小結 27
第三章 語料分析 28
3.1 「分」字各辭典釋義 28
3.2 「分pun」的語意延伸探討 32
3.3 「分hun」的語意延伸探討 41
3.4 「份」字辭典義項及應用探討 47
3.5 小結 51
第四章 「分」的結構分析 55
4.1 「分pun」的用法分析 55
4.2 「分hun」的用法分析 65
4.3 pun和hun的比較 71
4.4 小結 74
第五章 結論 75
5.1 研究成果 75
5.2 研究限制與未來展望 77
參考文獻: 79

表目錄
表 1 轉喻概念型態 20
表 2《台日大辭典》「分」字讀音釋義對照表 29
表 3《臺灣閩南語辭典》「分」字讀音釋義對照表 29
表 4《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分」字讀音釋義對照表 30
表 5《實用台語詞典》「分」字讀音釋義對照表 31
表 6 辭典中「分pun」的義項 32
表 7 辭典中「分pun」的義項與語料使用的映證 33
表 8 辭典中「分hun」的義項 41
表 9 辭典中「分hun」的義項與語料使用的映證 43
表 10 辭典「份」字義項一覽表 48
表 11 「份hūn」的義項分佈 49
表 12「分pun」語料分佈 55
表 13 閩南語「予hōo」的六種句型 59
表 14「分hun」語料分佈 66
表 15 「分hun」詞法分析 67
表 16 「分」文白讀音的差異比較 72
圖目錄
圖 1 英語方位詞”OVER”的意象圖式【來源:王寅(2007)】 21
圖 2 家族相似性示意圖【來源:王寅(2007)】 24
圖 3 「分配」義 意象圖式 37
圖 4 「給予」義 意象圖式 40
圖 5 「分hun」意象圖式 43
圖 6 「分開」義 意象圖式 45
圖 7 「分離」義 意象圖式 45
圖 8 「分配」義 意象圖式 46
圖 9「部分」義 意象圖式 51

Fridrisi Ungerer & Hans-Jug Schmid. 2006.彭利貞、許國萍、趙微譯。《認知語言學導論》。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George A Miller. 2002.洪蘭譯。《詞的學問》。台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Jonathan Culler. 1992.張景智譯。《索緒爾》。台北:桂冠出版公司。
Lakoff, George and Mark Johnson. 1980.周世箴譯注/導讀。《我們賴以生存的譬喻》。台北:聯經出版公司。
Lakoff, George.1987/1994.梁玉玲譯。《女人,火與危險事物-範疇所揭示之心
智的奧秘》。台北 : 桂冠出版公司 。
Lai, Huei-ling.2001.“On Hakka BUN: A case of polygrammticalization.”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2.2: 137-153。
王力. 1990.《王力文集》。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
王力. 1996.《中國語言學史》。台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王寅. 2007.《認知語言學概論》。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王福堂. 2005.〈原始閩語構擬問題的研究過程〉。《語言暨語言學》,第6卷第3期:473-481.
王洪君. 2006.〈文白異讀、音韻層次與歷史語言學〉。《北京大學學報》,第2期: 22-26。
王洪君. 2006.〈層次與演變階段—蘇州話文白異讀析層擬測三例〉。《語言暨語言》,第7卷第1期:63-86。
王洪君. 2009.〈兼顧演變、推平和層次的漢語方言歷史關係模型〉。《方言》,第3 期:204-218。
王宇弘. 2008.〈“家族相似”與範疇的本質—論“家族相似說”在認知語言學 “範籌化”理論中的哲學意義〉。《東北大學學報》,第10卷第5期:449-454。
丘彥遂. 2010.〈從漢語詞族看上古聲母的擬音問題〉。《國文學報》,第48期:19-254。
朱德熙. 2008.《語法講義》。北京:商務印書館(香港)有限公司。
仲崇月. 2015. 〈認知範疇模糊與語意模糊〉。《大連民族學院學報》,第17卷第2 期:168-170。
江敏華. 2006.〈東勢客家話「同」與「分」的語法特徵及二者之間的關係〉。《語 言暨語言學》,第7卷第2期:339-364。
呂叔湘. 1993.《語文常談》。台北 : 書林出版有限公司。
呂叔湘. 2013.《現代漢語八百詞》。北京:商務印書館有限公司。
何大安. 2000.〈語言史研究中的層次問題〉。《漢學研究》,第18卷:261-271。
李詩青. 2016.《現代漢語動詞「走」之多義性認知研究》。新竹:清華大學碩士
論文。
李永珍. 2004.《動詞「往」語法化歷程研究》。高雄:中山大學碩士論文。
李佳純. 2005.〈臺灣閩南語「動詞+予伊+補語」結構—從構式語法的觀點分析〉。
《漢學研究》,第23卷第1期:63-77。
李衞清.2007.〈多義詞詞義的演變及動態建構〉。《常州工學院學報》,第25卷第3期:78-82。
竺家寧. 1987.《古音之旅》。台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
竺家寧. 1998.《中國的語言和文字》。台北:台灣書店。
周和. 2008.《中國訓詁學》。台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周祖庠. 2006.《新著漢語語音史》。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林慶勳. 2001.《臺灣閩南語概論》。台北:心理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林艷. 2012.〈雙賓構式論元角色的語義特徵分析〉。《東京外國語大學論集》, 第85期:163-175。
林香薇. 2004.〈論閩南語複合詞的內部結構〉。《台灣語文研究》,第2期:21-47
吳世雄、陳振維. 1996.〈論語意範疇的家族相似性〉。《外語教學與研究》,第4期:15-24。
徐貴榮. 2004.〈台灣客語的文白異讀研究〉。《台灣語文研究》,第2期:125-154
周國正. 1999.〈文字規範的三個層面─由分份引起的爭論〉。《中國語文》,第50 期:1-6。
曹逢甫、蔡立中、劉秀瑩. 2001.《身體與譬喻、語言與認知的首要介紹》。台北: 文鶴出版有限公司。
連金發、劉秀瑩 .2004.〈台灣閩南語移動動詞「走」的多義性及概念結構:語 義延伸的途徑〉。《語言學論叢第二十九集 》:334-369。北京:商務印書館。
連金發. 2004.〈臺灣閩南語「放」的多重功能:探索語意和形式的關係〉。《漢學 研究》,第22卷第1期:391-418。
連金發. 2000.〈構詞學問題探索〉。《漢學研究》,第18期:61-78。
張麗麗. 2006.〈漢語使役句表被動的語義發展〉。《語言暨語言學》,第7卷第1 期:139-174。
梅祖麟. 1980.〈四聲別義中的時間層次〉。《中國語文》,第6期:306-339。
陳癸淼、盧淑美.2004.《臺灣閩南語文指引》。台北:中華語文出版社。
陳忠敏. 2003.〈 重論文白異讀與語音層次〉。《語言研究〉,第23卷第3期:43-59,
陳麗雪. 2005.《閩南語雙賓式共時與歷時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
系博士學位論文。
許尤芬. 2011.《中文多義詞「發」之語義探討:以語料庫為本》。台北:臺北市
立教育大學華語文教學碩士學位論文。
張美蘭. 2014.《漢語雙賓語結構–句法及其語義的歷時研究》。北京 : 清華大學
出版社。
張裕宏. 2009.《台語白話小詞典》。台南 : 亞細亞國際傳播社。
張光宇. 1996.《閩客方言史稿》。台北 : 南天書局有限公司。
張誼生. 2000.〈論與漢語副詞相關的虛化機制—兼論現代漢語副詞的性質、分類
與範圍〉。《中國語文》,第1期:3-15。
張伯江.1999.〈現代漢語的雙及物結構式〉。《中國語文》,第3期:175-184。
張麗麗.2006.〈漢語使役句表被動的語義發展〉。《語言暨語言學》,第7卷第1期:
139-174。
張莉莉、倪蓉. 2013.〈意象圖式理論下介詞For的研究〉。《上海理工大學學報》,
第35卷第3期:240-244。
張有軍. 2009.〈語法化與範籌化:語法化過程中的認知機制〉。《東北大學學報》,
第11卷第2期:178-183。
曾競. 2011.《現代漢語雙賓結構探析》。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郭維茹. 2010.〈授與動詞「與」兼表使役、被動用法考辨〉。《外語學刊》,第28
卷第1期:359-388。
程祥徽、田小琳. 1992.《現代漢語》。台北 : 書林出版有限公司。
程琪龍. 2004.〈雙賓結構及其相關概念網絡〉。《外國語》,第3期:20-25。
黃月華. 2012.〈多義詞“過”的認知研究〉。《外語學刊》第4期:67-71。
黃漢君. 2012.〈從構式語法看客語給予句式〉。《客家研究》,第5卷第1期:39-72。
馮春梅. 2011.〈原型範疇理論與英語詞彙教學〉。《淮海工學院學報》,第9卷第7
期:72-74。
葉蜚聲、徐通鏘. 1993.《語言學概論》。台北 : 書林出版有限公司。
葛本儀. 2002.《語言學綱要》。台北 : 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楊秀芳. 1991.《台灣閩南語法稿》。台北:大安出版社。
楊秀芳. 1996.〈「閩南語的文白異讀」研討大綱〉。《臺灣閩南語概論》講授資料
彙編:154-224。
楊秀芳. 2014.〈論「別」的形態變化及語法化〉。《清華中文學報》,第11期:5-55
楊秀芳. 2013.〈論「幾」的形態變化及其在閩南語的反映〉。《臺大中文學報》,
第43期:121-176
楊秀芳. 2017.〈漢語型態構詞的多樣性與多層性〉。《中國語言學通報》,第10期:
298-328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