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壹、中文部分 王欣宜、蘇昱蓁、過修齊(2014)。臺中市國民中小學試辦國民教育階段教育課程大綱遭遇困難之研究。特殊教育與輔助科技學報,7,1-21。 王昶盛(2015)。桃園市國中特殊教育教師對特殊教育新課綱實施現況及困境之調查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 文) 。國立臺東大學, 臺東縣。 吳武典、林寶貴(1992)。特殊兒童輔導綜合手冊。臺北市:教育部第二次全國特殊兒童普查工作執行小組印行。 吳菁蕙(2012)。新特殊教育課程大綱試辦國小資源班教師實施現況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 文) 。國立 臺北 教育大學, 臺北市。 吳佳蓉( 2014)。中部地區國小資源班國民教育階段特殊教育課程大綱實施現況之調查研究-以特殊需求領 域課程為例( 未出版之碩士論 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臺中市。 李翠玲( 2005)。蛻變中的特殊教育課程需求與改革。載於中華民國特殊教育學會主編之「九十四年特殊教育年刊」(頁121-132), 臺北市。 李翠玲(2014)。我國新頒特殊教育法之個別化教育計畫內容變革與特殊教育實務之因應。桃竹區特殊教育, 23, 18-23。 林燕玲(2015)。高職智能障礙學生試用特教新課綱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臺北市。 林美慧(2014)。智能障礙類特殊教育學校高職部教師職業教育之行政支援知覺與教學困擾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 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林欣怡(2016)。新修訂特殊教育課程大綱對國民小學特教班教學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世新大學, 臺北市。 邱皓政(2015)。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第五版)。臺北市:五南。 洪瑞成、陳筱嵐、陳正專(2012) 。我國高職教育階段特殊教育課程綱要在高職特教班職業教育課程規劃之分析與建議。載於中華民國特殊教育學會主編之「一百零一年特殊教育年刊」(頁187-206),臺北市。 洪儷瑜( 2014)。邁向融合教育之路 回顧特殊教育法立法三十年。載於中華民國特殊教育學會主編之「一百零三年特殊教育年刊」(頁21-31), 臺北市。 姚嘉雯(2015)。新北市國小特教班教師實施試辦新修訂特殊教育課程大綱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市立大學, 臺北市。 姚藺方(2015)。臺南市國中小特教教師實施新修訂特殊教育課程綱要現況與問題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 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翁鳳婕(2015)。雲林縣國小特教教師對特殊教育新課綱認知與態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雲林縣。 涂純瑜(2013)。屏東縣國小特教教師對新特殊教育課程綱要認知現況、感受及需求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 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高秋敏(2015)。國小特教教師對實施新修訂特殊教育課程大綱現況調查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康寧大學, 臺南市。 張春興(2006)。張氏心理 學持辭典。臺北市:東華。 張芳全(2014) 。論文就是要這樣寫(第三版)。臺北 市: 心理。 張惠君(2015)。桃園市國小資源班教師執行特殊教育新課綱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 文)。開南大學, 桃園市。 陳麗 如( 2000)。高中職特殊教育學校(班)學生離校轉銜服務之研究。特殊教育研究學刊, 20, 23-45。 陳麗如、陳盈君、連心瑜( 2011)。特殊教育需求滿足—從調整與修改思考課程學習的需求滿足。臺東特教, 33, 1-6。 陳淑貞、孟瑛如(2013)。特殊教育新課綱與九年一貫課程試辦情形探討。特教論壇, 14, 94-105。 陳明聰、王欣宜(2014)。身心障礙教育教師教學能力與在職進修需求之調查。雲嘉特教,20 , 1-13。 陳美利(2010)。高職輕度智能障礙畢業生就業歷程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臺北市。 陳淑貞(2014)。我國北 部地區國小特殊教育教師對實施新國民教育階段特殊教育課程大綱之認知與態度 ( 未出版之碩士論 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 新竹市。 陳玉軒(2015)。臺東縣特教教師對新修訂特殊教育課程綱要認知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 文) 。中華大學, 新竹縣。 陳品蓁(2016)。高雄市國小普通班教師對特殊教育新課綱認知與需求之調查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 文) 。國立臺東大學, 臺東縣。 陳家榆(2015)。宜花地區國小資源班教師實施特教新課綱之現況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 文) 。國立臺華大學, 花蓮縣。 郭世育(2001)。高職特殊教育班教師教學困擾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臺北市。 康瑜萍(2016) 高雄市國小特教教師對於特殊教育新課程綱要認知與態度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 文) 。國立臺東大學, 臺東縣。 國教署(2013) 針對特殊教育家長團體訴求暫緩特殊教育課綱,教育部國教署之回應說明。取自http://www.k12ea.gov.tw/ap/ epaper_view.aspx?sn=71682d8b-8142-4c4b-969c-6c79a72c29f6&esn=3f6ac6dd-ff42-4561-a304-19d64e1051c1 鈕文英( 2010)。轉銜評量在發展個別化轉銜計畫之應用探討。臺中教育大學學報:教育類,24(2), 129-149。 游富媄(2013)。臺中市國小特教教師對新修訂特殊教育課程綱要認知與態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 臺中教育大學, 臺中市。 湯琇智( 2013)。特教教師對特殊教育新課程綱要的認知與態度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 東華大學,花蓮縣。 黃瓊瑤( 2015)。新修訂特殊教育課程綱要執行 問題之研究- 以臺中市國民中學集中式特教班為例( 未出版之碩士論 文)。南華大學,嘉義縣。 黃智斌、王欣宜(2015)。高級中等以下學校特殊教育課程大綱現況之初探。特殊教育與輔助科技半年刊,13,60-64。 黃建智(2011)。特殊需求學生課程的調整。雲嘉特教期刊,13,50-60。 鄒文君(2017)。高職特教教師對特殊教育課程大綱實施課程規劃與調整及相關需求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廖子瑩( 2013)。中部地區國民中學特教教師對實施新特殊教育課程綱要意見之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 文)。國立 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趙心瑀(2016)。新北市國小特教班教師對特殊教育 課程大綱認知與態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 文) 。國立臺東大學, 臺東縣。 蔡佩妤(2015)。苗栗縣國民小學特教教師對國民教育階段特殊教育課程綱要之實施現況意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 文)。中華大學,新竹縣。 鄭雅玲( 2015)。高中職綜合職能科教師對特殊教育新課程綱要態度與需求之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 臺中教育大學, 臺中市。 鄭友泰、康雅淑(2013) 。 特教法及特教課綱變革學校行政之因應作為。 桃竹區特殊教育,21, 35-41。 鄭語謙(2013)。高中職特教新課綱暫緩全面試行。聯合報。http://mag.udn.com/mag/edu/storypage.jsp?f_ART_ID=465150 盧台華( 2011)。從個別差異、課程調整與區分性教學的理念 談新修訂特殊教育課程綱要的設計與實施。特殊教育季刊, 119, 1-6。 盧台華、黃彥融、 洪瑞成(2016)。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特色及其在特殊教育之應用建議。特殊教育季刊,139,1-7。 盧台華(2008)。高級中等以下學校特殊教育課程發展共同原則及課程綱要總綱。臺北: 教育部。 鍾筱平(2015)。特殊教育課程大綱實施現況與影響之研究-以桃園市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元智大學, 桃園市。 簡莉蓉(2014)。臺中市國民小學特教教師面對新特殊教育課綱實施的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 文)。國立 臺中教育大學, 臺中市。 簡君茹(2015)。國民小學特殊教育課程大綱實施現況與困境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 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 新竹市。 簡君茹(2015) 。特教班實施特教新課綱之實務經驗分享。桃竹區特殊教育,25,19-23。 顏 志 龍 ( 2014) 。傻瓜也會寫論文。臺北 市: 五南。 藍悅真(2013)。特教課綱太誇張 臺民團籲暫緩 不排除上街頭抗議。大紀元世報。取自:http://www.epochtimes.com/ b5/13/7/8/ n3911898.htm 蘇昱蓁、王欣宜( 2014)。國民教育階段學校特殊教育課程大綱試行問題之探究, 特殊教育與輔助科技,10,77-81 蘇昱蓁( 2013) 。國民教育階段學校特殊教育課程大綱試行 現況與問題之探討— 以臺中市為例。( 未出版之碩士論 文)。國立 臺中教育大學, 臺中市。 蘇微真(2015)。高職特教班學生在新舊課綱中轉銜能力之差異(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高雄市。 教育部(2000a)。特殊教育學校高中職教育階段智能障礙類課程綱要。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0b)。高級中等學校特殊教育班職業學程課程綱要。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1)。特殊教育學校(班)高中職教育階段聽覺障礙類課程綱要。臺北市: 教育部。 教育部(2010)。特殊教育課程教材教法及評量方式實施辦法。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11a)。高職階段認知或學習功能輕微缺損學生實施普通教育課程領域調整應用手冊。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11b)。特殊需求領 域課程大綱。臺北市: 教育部。 教育部(2011a)。高職教育階段特殊教育課程綱要總綱。取自:http://www.ntnu.edu.tw/spc/drlusp_1/master.html 教 育 部 (2011b)。特殊教育課程大綱試行運作實施計畫。取自: http://www.ntnu.edu.tw/spc/drlusp_1/home.html 教育部(2011c)。特殊教育課程發展共同原則及課程大綱總綱及配套措 施。取自: http://www.ntnu.edu.tw/spc/drlusp_1/home.html103 教育部( 2012a) 。特殊教育法施行細則。臺北市: 教育部。 教 育 部 (2012b)。特殊教育課程教材教法及評量 方式實施辦法。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13)。特殊教育統計年報。臺北市: 教育部。 教育部(2013a)。特殊教育法施行 細則。臺北市: 教育部。 教育部(2013b)。身心障礙及資賦優異 學生鑑定辦法。臺北市: 教育部。 教育部(2014)。特殊教育法。臺北市: 教育部。 教育部(2015)。高級中等下學校特殊教育課程大綱暨相關配套實施與應用手冊。 取自: http://www.ntnu.edu.tw/spc/drlusp_1/home.html 教育部(2015, 12)。十二年國民教育特殊類型教育課程綱要。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十二年國民教育特殊類型教育課程綱要宣導研習, 臺灣:國立彰化特殊教育學校。 內政部(2014)。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臺北市: 內政部。 貳 、 英 文 部 分 Bouck, E. C., (2009). No Child Left Behind, the Individuals with Disabilities Education Act and Functional Curricula: A Conflict of Interest? Education and Training in Developmental Disabilities, 44(1),3–13. Boyer, L. (2005). Supporting the induction of special educators: Program descriptions of university-school district partnerships. Teaching Exceptional Children, 37(3), 44-51. Brolin, D. E. (1995). Career education: A functional life skill approach (3rd ed.). Columbus, OH: PrenticeHall. Brown D. M. (2003). Fundamentals of literature: Teaching high school students with special needs. English Journal, 92(4), 42-46. Clark, G. M. & Kolstoe, O. P. (1995). Career development and transition for adolescents with disabilities (2nd ed.). Boston, MA: Allyn & Bacon. Edgar, E. & Polloway, E. A. (1994). Education for adolescents with disabilities: Curriculum and placement issues. The Journal of Special Education, 27, 438–452. Elliott, J, (1998).The Curriculum Experiment. Meeting the Challenge of Social Change. Buckingham, Open University Press: Milton Keynes. Guy B. A., Sitlington, P. L., Larsen, M. D., Frank A.R. (2009). What are high schools offering as preparation for employment? Career Development for Exceptional Individuals, 32(1), 30–41. McKernan, J. L. (1996). A handbook of methods and resources for the reflective practitioner (2nd ed.). Abington UK: Kogan Page. Sitlington, P. L. & Frank, A. R. (1990). Are adolescents with learning disabilities successfully crossing the bridge into adult life? Learning Disability Quarterly, 13, 17-1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