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3.17.186.188)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作者(中文):黃婷怡
作者(外文):Huang, Ting-Yi
論文名稱(中文):學前特教巡迴輔導教師對發展遲緩幼兒實施課程調整之調查研究─以中部地區為例
論文名稱(外文):The Survey of Special Education Itinerant Teacher on Curriculum Modification for the Preschooler with Developmental Delay in Central Taiwan
指導教授(中文):謝協君
指導教授(外文):Hsieh, Hsieh-Chun
口試委員(中文):鐘梅菁
郭美滿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清華大學
系所名稱:特殊教育學系
學號:210324701
出版年(民國):106
畢業學年度:105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19
中文關鍵詞:課程調整發展遲緩幼兒學前特教巡迴輔導教師
外文關鍵詞:curriculum modificationchildren with developmental delayspecial education itinerant teacher for preschooler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113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8
  • 收藏收藏:0
本研究旨在探討學前特教巡迴輔導教師對發展遲緩幼兒實施課程調整之認知及實施情形,研究者以自編問卷「學前特教巡迴輔導教師對發展遲緩幼兒實施課程調整之調查問卷」作為研究工具,於國內中部地區苗栗縣、臺中市、彰化縣、雲林縣及南投縣共寄發124份問卷,回收問卷115份,刪除填答不完整後得有效問卷114份,可用率為92%。資料經描述統計分析後,本研究結果如下:
一、學前特教巡迴輔導教師認為對發展遲緩幼兒實施課程調整是重要的,課程調整六個向度排序為「學習難度調整」、「支持性調整」、「個別需求調整」及「素材與器材調整」並列、「學習環境調整」、「學習活動調整」。
二、不同背景變項的學前特教巡迴輔導教師在課程調整各向度之認知重要程度均未達顯著差異。
三、學前特教巡迴輔導教師對發展遲緩幼兒實施課程調整的程度中偏高的,課程調整六個向度排序為「學習難度調整」、「支持性調整」、「素材與器材調整」、「學習環境調整」、「個別需求調整」、「學習活動調整」。
四、不同背景變項的學前特教巡迴輔導教師在課程調整各向度之實施程度均未達顯著差異。
五、學前特教巡迴輔導教師對發展遲緩幼兒實施課程調整之認知重要程度與實施程度,在整體或各向度中皆呈現正相關,課程調整的認知重要程度越高,其具體實施程度越高。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the perception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special education itinerant teacher performing curriculum modification to the preschooler with developmental delay. The researcher design a questionnaire focus on how the special education itinerant teacher to realize and implement the curriculum modification for the preschooler with developmental delay, and used these questionnaires to collect the data for analysis. Questionnaires were sent to the itinerant teachers who served in central Taiwan which included Miaoli, Taichung, Changhua, Yunlin, and Nantou. There were 114 questionnaires were valid out of 124 questionnaires, the valid rate is 92%. The following are the findings through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1.It is important for the special education itinerant teachers to implement the curriculum modification to the preschoolers with development delay . The six dimensions of curriculum modification ranking from high to low are “Learning Difficulty”, “Supportability Adjustment”, “Individual Requirement” as same as “Material and Equipment”, “Learning Environment”, and “Learning Activity” respectively.
2.There a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on the importance of these six dimensions between the special education itinerant teachers with different background variables.
3.The real implement frequency of these six dimensions of curriculum modification by the special education itinerant teachers are ordered as followed: “Learning Difficulty”, “Supportability”, “Material and Equipment”, “Learning Environment”, “Individual Requirement”, and “Learning Activity”
4.There is significant variant on “Learning Environment” among the teachers with variant teaching seniority. The rest dimensions and variables are less significant.
5.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perception and real implementation by these teachers. The importance is regarded to be higher in perception than in real implementation.
目錄 V
表次 VII
圖次 IX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5
第三節 名詞釋義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9
第一節 融合教育及發展遲緩幼兒之探討 9
第二節 學前巡迴輔導背景與現況 14
第三節 課程調整之相關研究 24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5
第一節 研究架構 35
第二節 研究對象 37
第三節 研究工具 39
第四節 研究程序 47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50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51
第一節 研究樣本基本資料分析 51
第二節 學前特教巡輔教師對發展遲緩幼兒實施課程調整重要程度之分析 53
第三節 學前特教巡輔教師對發展遲緩幼兒實施課程調整實施程度之分析 66
第四節 學前特教巡輔教師對發展遲緩幼兒實施課程調整重要程度與實施程度相關情形之分析 80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83
第一節 結論 83
第二節 建議 86
參考文獻 89
一、中文部份 89
二、外文部份 97
附錄 101
附錄一 專家審查意見 101
附錄二 預試問卷 110
附錄三 正式問卷 115

一、中文部份
王天苗、王雅瑜、黃俊榮、曲俊芳(2003)。特殊教育相關專業服務作業手冊。
教育部特殊工作小組。
王亦榮(1997)。臺灣省視覺障礙兒童混合教育計畫巡迴輔導問題及因應之研究─視障巡迴輔導員的觀點。特殊教育與復健學報,5,97-124。
江雅竹(2015)。新北市新手學前特教巡迴輔導教師的專業成長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何金燕(2008)學前融合班教師教學調整策略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中教育大學,台中市。
何素華(2001)。在融合教育環境中如何設計課程。融合教育論文集,119-131。嘉義市:嘉義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何華國(1999)。特殊兒童心理與教育。臺北市:五南。
吳淑美(1998a)。學前融合班教學理念篇。臺北市:心理出版。
吳淑美(1998b)。學前融合班教學策略篇。臺北市:心理出版。
吳淑美(2004)。融合班的理念與實務。臺北市:心理出版。
吳慧鈴(2014)。臺南市學前特教巡迴輔導教師提供教學支援服務教學歷程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縣。
李慧蘭、蔡昆瀛(2009)。融合教育下特殊教育課程設計之探討。國小特殊教育,47,39-50。
李麗蘭(2012)主題課程與教學調整在學前融合教育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原大學,桃園市。
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施行細則(2015)。中華民國104年11月11日衛生
福利部部授家字第 1040601060號令修正發布。
周天賜(譯)(2008)。諮詢合作與融合教育(原作者:Susan R. S., Ilene S. S.)。臺
北市:心理。
林坤燦(2006)。融合教育普通班特殊教育服務方案。花蓮: 國立花蓮教育大學特教中心。
林彩屏(2012)學前融合班教師教學調整策略運用之行動研究-以幼兒數學遊戲活動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中教育大學,台中市。
林靜微(2011)。幼稚園教師對融合教育實施現況之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縣。
花蓮縣(2015)。花蓮縣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暨幼兒園身心障礙巡迴輔導班實施計畫。檢索於2016年5月22日,取自http://hlcspe.hlc.edu.tw/imain3.asp?id=357&c=1812
邱上真(2002)。特殊教育導論─帶好班上每位學生。臺北市:心理。
邱皓政(2011)。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臺北市:五南。
南投縣國民教育階段巡迴輔導班實施計畫(2015)。中華民國104年2月13日府教特字第1040034755號函修正發布。
屏東縣國民中小學(含學前)身心障礙資源班實施要點(2009)。中華民國98年7月27日屏府教特字第0980175096號函發布
柯平順(2002)。學前融合教育的理念和實務。教師天地,119,27-35。
洪儷瑜(2011)。學習障礙者教育。台北市:心理。
苗栗縣學前特殊教育巡迴輔導班實施計畫(2017)。中華民國106 年5月17日
府教特字第 1060093564 號函發布。
桃園縣學前暨國民教育階段身心障礙學生巡迴輔導教育實施計畫(2014)。民國103年5月29日府教特字第1030127059號函修正發布
特殊教育法(2014)。中華民國103年6月18日總統華總一義字第 10300093311
號令修正公布。
特殊教育法施行細則(2013)。中華民國102年7月12日教育部臺教學(四)字
第 1020097264B號令修正發布。
高雄市(2015)。高雄市104學年度學前特殊教育巡迴輔導班工作實施計畫。檢索於2016年5月22日,取自http://www.loxa.edu.tw/classweb/webView/index2.php?m_Id=35287&m_Type=1&m_Sort=1&webId=30992&teacher=kids102&stepId=23781&page=1
基隆市身心障礙巡迴輔導班實施要點(2012)。中華民國101年8月17日基府教特貳字第1010172621號函發布。
康雅淑、鄭有泰(2010)。融合行不行-大坑國小學前巡迴輔導班之融合經驗談。東華特教,44,31-37。
張小芬(2006)。「特教巡迴輔導教師」之工作現況與工作滿意度調查研究。特殊教育學報,24,57-83。
張小芬(2006)。特殊教育巡迴輔導教師之工作現況與工作滿意度調查研究。特殊教育學報,24,57-84。
教育部(2016)。教育部特殊教育通報網。臺北市:教育部。取自https://www.set.edu.tw/Stastic_WEB/sta2/default.asp
教育部(2005)。加強推動學前身心障礙特殊教育方案。檢索於2016年5月22日,取自http://history.moe.gov.tw/
教育部(2016)。幼兒園概況表(80~104學年度)。檢索於2016年5月22日,取自http://depart.moe.edu.tw/ED4500/cp.aspx?n=1B58E0B736635285&s
=D04C74553DB60CAD
許玉樹(2013)。雲林縣學前特教巡迴輔導教師與幼兒園教師合作經驗之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許瑞玲(2014)。雲嘉學前巡迴輔導教師教學現況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南華大學,嘉義縣。
許碧勳(2003)。幼兒融合教育。臺北市:五南。
郭為藩(1992)。特殊兒童的教育診斷。臺北市:正中。
陳玉菁(2000)。巡迴輔導教師對回歸主流高中職聽障學生學校生活輔導之建議。特殊教育季刊,75,7-14。
陳享連(2010)。特教巡迴輔導教師對學前融合教育支援服務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陳享連、鐘梅菁(2010)。學前特教巡輔教師提供普通班支援服務現況之研究。特殊教育與復健學報,23,25-47。
陳冠蘭(2010)。特殊幼兒鑑定與評量。台北市:華都。
陳奕宇(2012)。中部地區公立幼稚園學前巡迴輔導教師工作現況與困境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陳麗如、陳盈君、連心瑜、Bruder,M.B.(2011)。從特殊教育需求滿足、從調整與修改思考課程學習的需求滿足。台東特教,33,1-6。
傅秀媚、莊瓊惠(譯)(2007)。幼兒園融合班教學實用手冊(原作者:Patti, G.,& Joyce, S.)臺北市:群英。
曾恆靜(2008)。學前巡迴輔導特殊教育教師工作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賀婷安(2015)。基隆市學前巡迴輔導教師工作歷程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大學,屏東縣。
鈕文英(2002)。國小階段融合教育實施模式與策略初探。特教園丁,18(2),1-15。
鈕文英(2003)。啟智教育課程與教學設計。臺北市:心理。
鈕文英(2006)。國小普通班認知障礙學生課程與教學調整方案之發展與成效研究。國立台南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特殊教育與復健學報,15,21-58。
鈕文英(2015)。擁抱個別差異的新典範:融合教育。臺北市:心理。
雲林縣身心障礙巡迴輔導教師服務實施要點(2016)。中華民國105年6月1日府教特一字第 1052417837 號函修正發布。
黃郁婷(2015)。學前特教巡迴輔導教師之專業成長(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縣。
黃素珍(1998)。自閉症兒童巡迴輔導教學實務。國小特殊教育,24,38-44。
黃敏玲(2008)學前融合班課程調整對特殊幼兒行為成效之協同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花蓮教育大學:花蓮縣。
黃淑姬(2010)普通班教師因應身心障礙幼兒需求實施教學調整之現況─以新竹市幼稚園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黃荷婷(2014)。屏東縣學前巡迴輔導教師服務內容與資源運用(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大學,屏東縣。
黃惠萍(2007)。學前特殊教育巡迴輔導教師在融合教育班服務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大學,屏東縣。
黃嘉紋(2008)。臺北市幼兒園特教巡迴輔導在融合教育中角色職責與專業成長需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新北市學前特殊教育幼生巡迴輔導實施計畫(2015)。中華民國103年10月1日北教幼字第1031830594號函發布。
新竹縣身心障礙巡迴輔導服務實施要點新(2015)。中華民國104年12月30日府教特字第1040148513號函發布。
楊坤堂(2001)。量身訂做:學習障礙與情緒障礙學生的鑑定與診斷。國小特殊教育,32,5-13。
楊雅芬(2010)。學前特教巡迴輔導教師工作歷程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楊雅瑱(2004)。融合教育下的課程發展。屏師特殊教育民,9,56-64。
嘉義市政府身心障礙巡迴輔導教師服務要點(2011)。中華民國100年5月16日
府教特字第1001505652號函發布。
嘉義縣學前暨國民教育階段特殊教育巡迴輔導要點(2010)。中華民國99年12月
28日府教特字第 0990211585 號函修正發布。
廖永堃、魏兆廷(2004)。花蓮縣巡迴式資源班經營現況探討。東台灣特殊教育學報,6,65-88。
彰化縣學前暨國民教育階段特殊教育巡迴輔導班實施要點(2013)。中華民國102年10月29日府教特字第1020340510號函修訂發布
臺中市身心障礙巡迴輔導教師服務實施要點(2012)。中華民國101年7月25日中市教特字第101005198號函發布。
臺北市(2015)。臺北市104學年度學前特殊教育巡迴輔導實施計畫。檢索於2017年6月18日,取自
http://163.21.204.99/manual/105/%E5%B7%A1%E8%BF%B4%E8%BC%94%E5%B0%8E/01-%E8%87%BA%E5%8C%97%E5%B8%82105%E5%AD%B8%E5%B9%B4%E5%BA%A6%E5%AD%B8%E5%89%8D%E7%89%B9%E6%AE%8A%E6%95%99%E8%82%B2%E5%B7%A1%E8%BF%B4%E8%BC%94%E5%B0%8E%E5%AF%A6%E6%96%BD%E8%A8%88%E7%95%AB.pdf
臺南市(2015)。臺南市105學年度學前階段特殊教育不分類巡迴輔導班實施計畫。檢索於2016年5月22日,取自http://web.tn.edu.tw/serc/?p=552
劉姿佳(2014)。從學前巡迴輔導教師及學前普教教師之觀點探討學前巡迴輔導服務模式(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劉學融(譯)(2013)。融合可以這樣做:379個學前融合教學策略(原作者:Lorraine,O. M.)。臺北市:心理。
劉學融(譯)(2015)。學前融合教育:理論、實務與省思(原作者:Ann M. Gruenberg & Regina Miller)。臺北市:心理。
澎湖縣政府辦理高級中等以下學校身心障礙巡迴輔導班實施要點(2012)。中華民國101年9月7日府教社字第1010908811號函發布
蔡昆瀛(2000)。融合教育理念的剖析與省思。國教新知,47(1),50-57。
蔡昆瀛(2005a)。臺北市托育機構特殊需求幼兒巡迴輔導實施成效及需求調查評估。臺北市政府社會局。
蔡昆瀛(2005b)。94學年度學年巡迴輔導工作開展研習手冊。臺北市:文山特殊教育學校南區特教資源中心。
蔡昆瀛(2007)。500個學前融合教學策略I─認知、語言、社會情緒篇。臺北市 : 臺北市教育大學特教中心。
蔣明珊(2002)。普通班特殊需求學生課程調整之探討及其在國語科應用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蔣興傑(1995)。身心障礙學生接受在家自行教育之現況與檢討。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特殊教育中心,特殊教育研究學刊,11,63-87。
鄭雅莉(2004)。特殊幼兒融合教育品質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盧台華 (2003)。由全方位課程設計談普通教育課程在特殊教育上之應用─以九年一貫課程為例。發表於「2003特殊教育學術研討會」,臺北市:臺灣師範大學。
盧台華(2011)。從個別差異、課程調整與區分性教學的理念談新修訂特殊教育課程綱要的設計與實施。特殊教育季刊,119,1-6。
盧明(2011)。學前融合教育─理論與實務。臺北市:華都文化。
盧明、柯秋雪、曾淑賢、林秀錦(2015)。早期療育。臺北市:心理。
盧明、魏淑華、翁巧玲(譯)(2008)。學前融合教育課程建構模式(原作者:Susan R. S., Ilene S. S.)。臺北市:心理。
蕭聖瑜(2009)。學前特教巡迴資源教師與普通班教師建立合作諮詢模式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賴怡君(2006)。國小不分類巡迴輔導教師服務現況,期待及滿意度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花蓮教育大學,花蓮縣。
賴瑜薰(2010)台中縣學前融合班教師教學調整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朝
陽科技大學。台中市。
鮑繼蘭(2012)。學前特教巡迴輔導教師職場服務之困擾與因應(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謝淑雲(2013)。臺東縣蘭嶼鄉學前巡迴輔導教師教學歷程之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幼兒,嘉義縣。
韓文琳(2009)。學前教師參與融合教育現況與需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縣。
蘇雪玉(1998)。融合教育中的教師角色。載於臺北縣政府(編印),臺北縣特殊教育手冊,臺北縣:臺北縣政府。
蘇麗華(2012)。學前巡迴輔導教師的困境與因應策略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樹德科技大學,高雄市。




二、外文部份
Anderson, L. M., Shinn,C., Fullilove, M. T., & Scrimshaw, S. C. (2003). The
effectiveness of early childhood development program: A systematic review. American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 24(3), 32-46.
Ariel, A. (1992). Education of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with Learning Disabilities. New York: Macmillan.
Ayoub,C. C., & Fischer, K. W. (2006). Development pathway and interactions among
domains of development. In K. McCartney & D. Phillips (Eds.), The Blackwell
handbook of early childhood development. Malden, MA: Blcakwell.
Bigge, F. L., Stump, C. S., Spagna, M. E., & Silberman, R. K. (1999). Curriculum, assessment, and, instruction. For students with disabilities. New York: Wadseorth Publishing Company.
Bloom, B.S., (Ed.). (1956). Taxonomy of educational objectives: The classification of
educational goals: Handbook I, cognitive domain. New York: Longman.
Bronefenbrenner, U. (1979). The ecology of human development: Experiments by nature
and design (pp. 3-13).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Bulgren, J. A., & Lenz, B. (1995). The effects of instruction in a paired associates strategy on the information mastery performance of students with learning disabilities. Learning disabilities Research and Practice, 10(1), 22-37.
Connis, R.T. (1979). The effects of sequential picturial cues, self-recording and praise
on the job-task sequencing of retarded adults. Journal of Applied Behavior Analysis, 12,355-361.
Camines, E.G. and Zeller, R.A.(1979).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Assessment. Beverly
Hills, CA:Sage.
Daniel, M., & Elena, L. M. (2012). Curriculum Adaption in Inclusive Education. Procedia -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46 (2012) 4004-4009.
Deschenes, C., Ebeling, D., and Sprague, J. (1994). Adapting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 in Inclusive Classrooms: A Teacher’s Desk Reference. From the World Wide Web: http://www.uni.edu/coe/inclusion/strategies/types_adaptation.html
Fisher,D., & Frey, N. (2003). Inclusive urban schools. Baltimore, MD: Paul H. Brookes.
Fisher,D.,Sax,C., & Pumpian, I. (1999).Inclusive high schools: Learning from contemporary classrooms. Baltimore, MD: Paul H.
Guralnick, M. J. (1990). Peer interaction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nonhandicapped
children’s social and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In H. Foot, M. Morgan, & R.
Shute (Eds.), Children helping children (pp. 275-305). Sussex, England: Wiley.
Harris, W. J., & Schutz, P.N.B. (1990). Special education resource program: Rationale and implementation. Columbus: Waveland Press Incorporation.
Hoover, J. J., & Patton, J. R. (1997). Curriculum adaptation for students with learning and behavior problem: Principle and practices (2 ed.). Austin, TX: PRO-ED.
Joan,L.,Eva,H.,Susan,P.,& Kandace.F. (2008). Access to the general education curriculum for preschoolers with disabilities: Children school success. Exceptionality,16,18-32.
Jorgensen, C.M., & Tashie, C. (1996). Creating an Inclusive Community of Learners: Souhegan High School, Amherst, New Hampshire. New York: Teacher College Press.
Kaiser, H. F. (1974). An index of factorial simplicity. Psychometrika,39,31-36.
Kirt, S. A., Gallagher, J. J., & Anastasiow, N. T. (2003). Educating exceptional children (10th ed.).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Lisa A.P.(2008). Barriers to participation in kindergarten literacy in92-struction for a student with augmentative and alternative.Psychology in the Schools,45(7).582-599.
Loreman, T., Deppeler, J., & Harvey, D. (2005). Inclusive education: A practical guide
Luckner, j. L., & Miller, K. J.(1994). Itinerant teachers: Responsibilities, perceptions, preparation, and students serves. American Annals of the Deaf, 139
McLoughlin, J.A., & Lewis, R. B. (1994). Assessing special students. Columbus,OH: Merrill.
Musselwhite, C. R. (1986). Adaptive play for special needs children: Strategies to enhance communication and learning. San Diego: College Hill Press.
Nersin, C., & Sinan, K. (2010). A study on the achievement level of social skills to objectives and outcomes in the preschool curriculum for six-year-olds. Procedia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2 (2010) 5612-5618.
Padjen, V. J. (1995). Factors related to integration of students with severe intellectual disabilities in elementary schools. The University of Utah,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Praisner,C.L. (2003).Attitudes of Elementary School Principals towards the Inclusion of Students with Disabilities. Exceptional Children,69(2),135-145.
Rothbart, M. K. (1996). Social development. In M. J. Hanson (Ed.), Atypical infant
development (pp. 273-309). Austin, TX:Pro-ed.
Sadler, F. H. (2001). The itinerant teacher hits the road: A map for instruction in young children’s social skills. Teacher Exceptional Children, 34(1),60-66.
Smith,D.D. (2004).Introduction to special education:Teaching in an age of opportunity.Boston, MA:Allyn & Bacan.
Snell, M. E., & Brown, F. (2000). Instruction of students with severe disabilities (5th ed.). Upper Saddle River, NJ: Merrill/Prentice Hall.
Stainback, W. C.,& Stainback, S. B. (1992). Schools as inclusive communities. In Stainback, W. C., & Stainback, S. B.(Eds. ). Controversial issues confronting special education: Divergent perspectives. Needham Heights, MA:Allyn & Bacon.
Strumwasser, K. P. (1998). The itinerant model for educating visually handicapped children: Teacher perceptions of roles, administrative support, and competencies.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Columbia University Teachers College, New York.
Switlick, D. (1996). Curriculum Modifications and Adaptations. Teaching Students in Inclusive Settings: From Theory to Practice. Massachusetts: Allyn and Bacon.
to supporting diversity in the classroom. New York, NY: Falmer Press.
Terpstra, J. E., & Tamura, R. Effective social interaction strategies for inclusive
settings.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Journal, 5,405-411.
Weiderhort, J.Z., Hammill, D. D., & Brown, V. L. (1993). The Resource Program: Organiz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Autin, TX: Pro-ed.
York, J., Dole, M. B., & Krongerg, R. (1992). A curriculum development process for inclusive classrooms. Focus on Exceptional Children, 25(4), 1-16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