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18.116.89.38)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作者(中文):陳姿惠
作者(外文):Chen, Tzu-Hui
論文名稱(中文):從人倫角色關係詞端看兩岸華人家庭互動: 以父母與子女的互動關係為例
論文名稱(外文):The Change of Chinese Family Interactions: A Comparative Study of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s in Taiwan and China
指導教授(中文):劉宜君
指導教授(外文):Liu, I-Chun
口試委員(中文):陳淑娟
何修仁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清華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語文學系所
學號:210324152
出版年(民國):106
畢業學年度:106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98
中文關鍵詞:華人家庭人倫角色互動關係型態華語教學
外文關鍵詞:Chinese familydyadinteractionteaching Chinese as foreign language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66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36
  • 收藏收藏:0
本文經由台灣的中央研究院現代漢語平衡語料庫與中國的北京大學漢語語言學中心(CCL)現代漢語語料庫所蒐集的語料情境,觀察現代兩岸華人家庭的父子、父女、母子與母女之人倫角色互動關係型態,以及互動過程中所展現的言語、情緒與行為表現之類型,並進一步將本研究分析結果與華語教學結合,設計一門以家庭互動文化為主的華語文化課程。
現代兩岸華人家庭的親子人倫角色互動關係型態主要以和諧為主,和諧的現象可分為表面和諧與實際和諧,前者係指在互動過程中,有一方表達出服從或是讓步的表現;後者則指在互動過程中,雙方皆無表達服從或是讓步的表現。而父子、父女、母子與母女在互動過程中所呈現出的正面言語、負面言語、正面情緒、負面情緒、正面行為和負面行為十分多元。此外,自每對家庭人倫角色之互動關係中,同性別(如父子、母女)與不同性別(如父女、母子)的互動情形是具有略微的差異性,例如與兒子發生衝突時,經常會有一方或是雙方出現激烈手段抗拒之。
最後將本研究分析結果與華語教學結合,採用文化對比教學法,並以討論式、情境式之教學模式為主,設計一門能使華語學習者知悉華人達到家庭和諧的互動方式,以提升其跨文化溝通的能力,了解華語語言背後的不同文化之意境。
整體而言,現代台灣和中國的家庭互動關係型態皆仍承襲著傳統儒家「和為貴」的觀點,但是台灣家庭人倫互動是以子女的前途、行為表現等家庭教育觀念作為主要的議題,中國家庭人倫互動則是經常環繞著效忠國家、保家衛國之議題。因此,可發現到台灣家庭是以家庭的個體意識為主,中國家庭則是以國家的團體意識為主。
The study aims to explore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parents and their children in Taiwan and China today. Drawing on the data from “Academia Sinica Balanced Corpus of Modern Chinese” and “Center for Chinese Linguistics PKU, various types of speech tones, emotion and behavior occurred during interaction were found. In addition, the study provides certain suggestions for teaching Chinese as foreign language due to the outcome.
The study shows that both Taiwan’s and China’s families attempt to reach harmony while interacting with each other, which can be classified to apparent harmony and real harmony. Apparent harmony means one person shows obedience or concession in interaction, but real harmony means people are true to reach harmony. Additionally, same gender (e.g. father and son, mother and daughter) and different gender (e.g. father and daughter, mother and son) do not have similar interaction in each domestic dyad. For instance, when parents conflict with sons, usually express extreme resistance.
To differentiating different types of interaction, the study offers certain teaching suggestions and designs one sample lesson for Chinese language learners. The lesson applies culture-contrast approach and different ways of discussion to help learners grasp situations of interaction, as well as improves their competence of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Overall, the interactions in Taiwan’s and China’s families still follow the major Confucian concept, harmony is essential to everything. However, the interactions in Taiwan’s families constantly show respect to individuals’ development, while the ones in China’s families always mention the honor of serving the nation.
目錄
中文摘要-------------------------------------------I
英文摘要-------------------------------------------II
目錄-----------------------------------------------III
表目錄---------------------------------------------V
圖目錄---------------------------------------------VI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3
第三節 研究問題------------------------------------4
第四節 名詞釋義------------------------------------5
第二章 文獻探討------------------------------------7
第一節 家庭互動型態--------------------------------7
第二節 傳統華人家庭互動樣態-------------------------10
第三節 現代華人家庭互動樣態-------------------------11
第四節 小結----------------------------------------12
第三章 研究方法------------------------------------14
第一節 語料庫簡介----------------------------------14
一、中央研究院現代漢語平衡語料庫---------------------14
二、北京大學漢語語言學中心(CCL)現代漢語語料庫---------16
第二節 語料蒐集與篩選-------------------------------17
第三節 語料分析------------------------------------22
一、歸類與編碼--------------------------------------22
二、分析原則----------------------------------------26
三、整合與比較--------------------------------------28
第四節 小結-----------------------------------------28
第四章 兩岸華人家庭之互動----------------------------30
第一節 現代台灣家庭之互動----------------------------30
一、父子與父女的互動關係型態-------------------------31
二、母子與母女的互動關係型態-------------------------36
第二節 現代中國家庭之互動----------------------------40
一、父子與父女的互動關係型態-------------------------41
二、母子與母女的互動關係型態-------------------------47
第三節 小結----------------------------------------55
第五章 華語教學與華人家庭互動文化--------------------58
第一節 兩岸華人家庭互動之表現類型--------------------58
一、言語表現----------------------------------------60
二、情緒表現----------------------------------------65
三、行為表現----------------------------------------71
四、小結--------------------------------------------82
第二節 華人家庭互動文化教學建議-----------------------83
第六章 結論-----------------------------------------87
第一節 研究結論-------------------------------------87
第二節 研究限制與展望--------------------------------92
參考文獻--------------------------------------------94
附錄------------------------------------------------97
期刊:
王海峰(2009)。基於大型語料庫的現代漢語離合詞定量研究。華語文教學研究,
6,(1),59-89。
王超(2014)。關於CCL和COCA在線語料庫使用方法的研究。才智,28,358-359。
朱曉敏(2011)。基於COCA語料庫和CCL語料庫的翻譯教學探索。外語教學理論
與實踐(FLLTP),1,32-37。
李美枝(1998)。中國人親子關係的內涵與功能:以大學生為例。本土心理學研究,
9,3-52。
許詩淇、黃囇莉(2009)。天下無不是的父母?-華人父母角色義務對親子衝突與親
子關係的影響。中華心理學刊,51,(3),295-317。
陳安琪、謝臥龍(2009)。從隱身靜默到眾生喧嘩:論父子親密關係之跨世代影響。
應用心理研究,42,215-251。
陳奕樺(2009)。一位華人長子宿命的傳承與轉化。耕莘學報,7,117-130。
陳韻如(2011)。未婚成年男性眼中父子關係之現象詮釋。家庭教育與諮商學刊,
11,51-76。
黃秀梨、戴玉慈、張媚、翁麗雀(2007)。家庭研究相關議題探討。護理雜誌,54,
(3),43-87。
趙梅如(2008)。圖畫情境式親子互動關係型態的內涵建構與量表編製爸爸版與媽媽
版。測驗學刊,55,(2),213-246。
趙梅如(2008)。親子互動關係型態之「和諧」內涵的結構驗證與親子對偶互動關係
之差異探討。國立政治大學「教育與心理研究」,31,(4),83-113。
Simon T.M. Chen.(2013). The manifestation of family triangulation
in Asian-Chinese families and its relevance to father-son
conflict. Journal of Social Work Practice, 27(4), 393-406.
研究報告:
趙梅如、林怡君、陳俐瑾、王聖凱(2004)。青少年家庭互動關係型態之研究(I)。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成果報告(編號:NSC93-2413-H-006-007)。
學位論文:
王貞潔(2014)。禮法與人情──唐代的父女關係(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
知識加值系統。
林育瑾(2007)。先秦儒家「孝」的倫理思想之政治與社會功能研究(碩士論文)。取
自華藝線上圖書館。
易言嬡(2003)。家家有本難唸的經:家有青少年子女的父母親職經驗之性別分析
(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黃瀠(2014)。孝道認知差異研究:母與女的對照(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
知識加值系統。
鄒金鳳(2001)。《親密戰爭?》由母女關係看性別角色與認知的建構(碩士論文)。
取自台灣碩博士論文系統。
劉香君(2014)。國小高年級學童父母教養方式、親子衝突因應策略與幸福感之研究
(碩士論文)。取自華藝線上圖書館。
Lee, C-C. (2001).The changing role of women in the family in
Taiwan: Theological perspectives with implications for pastoral
care and counseling (Ph.D Dissertation). St. Paul, MN.
專書:
王財印、吳百祿、周新富(2009)。《教學原理》。台北:心理出版社。
文崇一、蕭新煌(2010)。中國人:觀念與行為。高雄:巨流圖書。
方麗娜(2009)。華人社會與文化。台北:正中書局。
李亦園(2010)。文化與修養。台北:華藝數位。
朱我芯(2013)。對外華語文化教學實證研究---以跨文化溝通與第二文化習得為導
向。新北:師大出版中心。
何修仁(2013)。華人社會與文化。台北:新學林。
戴金惠(2014)。生活、認知與生活教學。台北:新學林。
戴金惠(2016)。創新中文教育:生態語言教育觀。台北:新學林。
網站:
中央研究院現代漢語平衡語料庫:http://asbc.iis.sinica.edu.tw/
CCL語料庫檢索系統(網路版):http://ccl.pku.edu.cn:8080/ccl_corpus/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