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18.219.236.70)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作者(中文):劉懿慧
作者(外文):Liu, Yi-Hui
論文名稱(中文):高行健《一個人的聖經》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The Research Of “ A Personal Bibble ” By Gao Xingjian
指導教授(中文):丁威仁
指導教授(外文):Ting, Wei-Jen
口試委員(中文):黃文倩
曾志誠
蔣興立
口試委員(外文):Huang, Wen-Chien
Tseng, Chin-Cheng
Chiang, Hsin-Li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清華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語文學系所
學號:210324131
出版年(民國):108
畢業學年度:107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20
中文關鍵詞:高行健疏離異化一個人的聖經
外文關鍵詞:Gao XingjianalienatedA Personal Bibble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42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收藏:0
高行健作為中國八零年代新生作家,因為在學時飽讀西方文學以及其理論,得以對文學的模式提出許多嘗試,特別是在小說方面。2000年,他以《靈山》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以第一人稱作為敘述主體,尋找內在的自我。之後,高行健以《一個人的聖經》陳述他對自由的理念以及其思索;而這種價值觀則來自於他在兒時對寫作的堅持。他在面對文化大革命的傾軋時,高行健為了得到創作的自由,不改初衷、為之退出共產黨,流亡海外,形成個人的文學風格。
高行健創造一位敘述者,以現在的「你」經驗香港、過去的「他」經驗那個正在進行文化大革命的中國,同時,自《靈山》時活躍的「我」,轉為隱藏於「你」以及「他」之間,只有在慾望面前得以現身,與慾望同行。
另外,這位敘述者在面對意識形態的壓迫時,表現出富有變化的心理層次,疏離的敘述者因為政治運動的關係,轉化為異化的「他」,個人的價值以及意義歸於紅色的共產黨,敘述者渴望逃離中國的限制,但是當他逃離了中國卻又發現現實與他的想像相差,敘述者雖然不斷強調活在當下,然而,當他為了寫作的自由離開中國,卻發現一切是無意義的,疏離於世,將「我」隱藏於「你」之中。
Gao Xingjian, a new generation Chinese writer in the 1980s, was able to make many attempts of literary model based on taking a lot of reading of Western literature and theory, especially in the field of novels. In 2000, he was awarded the Nobel Prize in Literature for his creation "Soul Mountain". He used the first-person perspective as the narrative subject, and looked for its inner-self. Afterwards, Gao Xingjian stated his philosophy of freedom and his thoughts in the novel " A Personal Bibble ", and this kind of value comes from his insistence on writing in childhood.
In order to obtain the freedom of creation, Gao Xingjian withdrew from the Communist Party to show that he did not change his original intention even when he was confronted with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Ultimately, he is in exiled overseas that formed his personal literary style.
Gao Xingjian created a narrator that experiences Hong Kong with the current "you", and experience China with the past "he" during the period of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At the same time, the "I" who was active and came from " Soul Mountain " was changed to be hidden between "you" and "he", and only showed up in front of desire and stay with it.
In addition, the narrator shows various psychological levels when he feels ideological oppression. The alienated narrator is transformed into the alienated "he" because of the political movement, and the personal value and meaning belong to the red Communist Party. The narrator is eager to escape from China, however he found that reality was different from his imagination when he fled China. Although the narrator constantly emphasizes living in the present, he still find that everything is meaningless when he left China for the freedom of writing. Therefore, he hide "I" in "you" to be isolated in the world.
目錄
摘要 v
ABSTRACT vi
第一章、緒論 1
第一節、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研究範疇與義界 5
第三節、文獻回顧與分析 7
一、 專書 7
二、 期刊論文 8
三、 學位論文 13
四、 訪談與其他 16
第四節、研究方法與步驟 20
一、 文獻探討法 20
二、 文本分析法 20
三、 精神分析法 20
四、 敘事學 21
第五節、章節安排 24
第二章 高行健的書寫背景與創作生涯 27
第一節 文革之前的青春時期(1940-1962) 27
第二節 文革進行式(1966-1976) 31
第三節 「流亡」與文革之後(1976----) 34
第四節 在中國當代文學史上的消失 38
第三章 高行健小說的人物形塑 42
第一節 主要人物:敘述者 42
第二節 女性人物 54
第三節 其他人物 64
第四節 小結 72
第四章 高行健小說的敘事結構 73
第一節 情節結構與敘事邏輯 73
第二節 敘事時間 81
第三節 敘事視角 85
一、 旁觀 88
二、 面對面 89
三、 內心的視象 89
第四節 小結 93
第五章 高行健小說的主題意識 94
第一節 國家施予的政治迫害 94
第二節 人群帶來的精神壓迫 100
第三節 從疏離到異化的國族認同 103
第四節 小結 109
第六章 結論 110
引用及參考文獻 113
一、高行健專書 113
(一.) 作品 113
1.小說 113
2.戲劇與詩集 113
3.畫作暨攝影集 114
(二.) 評論 114
二、一般專書 114
三、期刊論文 117
四、碩博士論文 120
五、網路資料 122

引用及參考文獻
一、高行健專書
(一.) 作品
1.小說
高行健1999《一個人的聖經》,臺北市:聯經。
高行健2001《高行健短篇小說集》,臺北:聯合文學。
高行健2005《冷的文學︰高行健著作選=cold literature》,香港:中文大學。
高行健2003《靈山》,臺北:聯經出版公司。
2.戲劇與詩集
高行健2001《山海經傳》,臺北市:聯合文學。
高行健2001《生死界》,臺北市:聯合文學。
高行健2001《車站》,臺北:聯合文學。
高行健2001《夜遊神》,臺北:聯合文學。
高行健2001《彼岸》,臺北:聯合文學。
高行健2001《逃亡》,臺北:聯合文學。
高行健2001《冥城》,臺北:聯合文學。
高行健2001《野人》,臺北:聯合文學。
高行健2001《絕對信號》,臺北:聯合文學。
高行健2012《遊神與玄思》,高行健詩集》,臺北:聯經。
高行健2001《週末四重奏》,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高行健2001《對話與反詰》,臺北:聯合文學。
高行健2001《朋友》,臺北:聯合文學。
高行健2001《叩問死亡》(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高行健2001《八月雪》,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3.畫作暨攝影集
高行健2000《墨與光︰高行健近作展=Darkness and light》,臺北:文建會,。
高行健2015《洪荒之後》,臺北:聯經。
高行健2001《另一種美學》,臺北市 : 聯經。
(二.) 評論
高行健2010《論戲劇》,臺北市:聯經。
高行健2008《論創作》,臺北市:聯經出版公司。
高行健2014《自由與文學》,新北市 : 聯合發行總經銷。
高行健2001《沒有主義》,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二、一般專書
王德威2007《如何現代,怎樣文學?︰十九、二十世紀中文小說新論=The making of the modern, the making of a literature : new perspectives on 19th and 20th century Chinese fiction》,臺北︰麥田,城邦文化。
王夢鷗1976《文學概論》,藝文印書館。
王陽2002《小說藝術形式分析:敘事學研究》,北京:華夏。
王溢嘉1989《精神分析與文學》,臺北縣:野鵝出版社。
毛澤東1991《毛澤東選集》,北京:人民出版社,共一到五卷。
毛澤東1992《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北京市:中央文獻出版社。
毛澤東、東觀編輯部編選2005《毛澤東語錄》,東觀國際文化,臺北。
毛澤東、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1993《毛澤東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共一到八卷。
申丹2001《敘述學與小說問題學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史書美著2017《反離散 : 華語語系研究論》,臺北市 : 聯經出版 新北市 : 聯合發行總經銷。
危令敦2013《一生二,二生三︰高行健小說研究》,天地圖書。
朱剛2002《二十世紀西方文藝文化批評理論》,臺北:揚智文化。
艾思奇1943《從春節宣傳看文藝的新方向》,延安《解放日報》。
伊沙織2000《高行健評說》(伊沙織︰明鏡出版社,2000)。
伍軒宏.、劉紀雯2010《結構主義與後結構主義/伍軒宏導讀.後現代主義/劉紀雯導讀》,臺北市:文建會。
沈衛威2010《望南看北斗︰高行健》,新北:立緒文化。
沈秀貞2014《語言不再家︰高行健的流亡話語》,香港:大山文化。
余英時1992《中國歷史轉型時期的知識分子》,臺北巿 : 聯經。
宋國誠1990)《馬克思的人文主義: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新探》,臺北市:桂冠。
吳豐興1983《中國大陸的傷痕文學》,臺北市︰幼獅文化事業公司。
李震1994《宇宙論》,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頁112。
季默、陳袖2003《依稀高行健》,臺北縣新店市:讀冊文化。
林健光2010《馬克思主義/林健光導讀》,臺北:文建會。
林鎮山2006《離散・家國・敘述—當代台灣小說論述》,臺北市 : 前衛。
周慶華著2002《故事學》,臺北:五南圖書。
侯如綺2014《雙鄉之間︰台灣外省小說家的離散與敘事一九五零—一九八七》,臺北:聯經。
洪鎌德2014《個人與社會:馬克思人性論與社群觀的析評》,臺北:五南圖書。
洪炎秋1976《文學概論》,華岡出版有限公司。
洪子誠2010《中國當代文學概說》,北京市 : 北京大學出版社。
洪子誠2010《當代中國文學的藝術問題》,北京市 : 北京大學出版社。
洪子誠2010《作家姿態與自我意識》,北京市 : 北京大學出版社,。
洪子誠2010《當代文學的概念》,北京市 : 北京大學出版社。
洪子誠2010《中國當代文學概說》,北京市 : 北京大學出版社。
洪子誠2007《中國當代文學史》,北京市 : 北京大學出版社。
姚紅等著1989《敘述與描寫技巧》,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
胡亞敏2004《敘事學》,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
高辛勇1987《形名學與敘事理論-結構主義的小說分析法》,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馬健、林曼叔編2000《解讀高行健》,香港:明報出版社有限公司。
翁振盛、葉偉忠2010《敘事學/翁振盛導讀.風格學/葉偉忠導讀》,臺北市:文建會。
陳思和主編2001《當代大陸文學史教程1949-1999》,臺北市:聯合文學。
許國榮1989《高行健戲劇研究》,北京:中國戲劇。
傅正明2004《百年桂冠:諾貝爾文學獎世紀評說》,臺北市:允晨文化。
楊義1993《中國現代小說史》(第三卷)(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楊義1998《中國敘事學》,嘉義縣大林鎮 : 南華管理學院。
廖炳惠編著2003《關鍵詞二OO》,臺北:麥田。
趙毅衡1999《建立一種現代禪劇︰高行健與中國實驗戲劇》,臺北:爾雅。
鄭石岩1975《弗洛姆的精神分析理論》,臺北巿 : 臺灣商務印書館。
劉再復,2004《高行健論》,臺北:聯經。
劉再復1990《性格組合論》,臺北市:新地出版社,共上下集。
蔣建農、邊彥軍、劉敏、張素華著、一卡沙2003.《毛澤東著作版本編年紀事》,湖南人民出版社。
鍾理群、溫儒敏、吳福輝1998《中國現代文學三十年》,北京市:北京大學出版社。
鍾文榛2012《孤獨與疏離:從台灣現代小說透視時代心靈的變遷》,秀威資訊科技有限公司。
鍾子翱、梁仲華、童慶炳1841《文學概論上》,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瞿世鏡1989《意識流小說理論》,四川文藝出版社。
譚君強2008《敘事學導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羅華炎2017《高行健小說裡的流亡聲音》,臺北市 : 秀威資訊科技。
蘇韶智1996《十年風雨—文革後的大陸理論界》,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有限公司。
龔鵬程1985《文學散步》,漢光文化事業公司。
社論評論選編1971《1970年《人民日報》、《紅旗》雜誌、《解放軍報》社論評論選編》,香港三聯書店出版、大千印刷公司印刷。
(荷)米克・巴爾著譚君強譯,2003《敘述學:敘事理論導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法)安東莞.孔帕尼翁(Antoine Compagnon)著;吳泓緲,汪捷宇譯2011《理論的幽靈 : 文學與常識》,南京市 : 南京大學。
(美)詹姆斯・費倫著陳永國譯2002《作為修辭的敘事:技巧、讀者、倫理、意識形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美)弗洛姆(Erich Fromm) ; 張潤梅譯1977《假面具的告白》,臺北市 : 道聲。
(美)弗洛姆(Erich Fromm)1988《夢的精神分析》,北京市 : 光明日報出版社。
(美)埃・弗洛姆(Erich Fromm)著、陳世夫、張世廣(譯)1991《馬克思論人》,陝西:陝西人民出版社。
(美)艾裡希・弗洛姆(Erich Fromm)著、葉安寧(譯)2017《論不服從》,上海譯文出版社。
(美)埃裡希・弗洛姆(Erich Fromm)著、劉宗為(譯)2015《逃避自由:透視現代人最深的孤獨與恐懼》,新北:木馬文化出版。
(美)馬斯洛 等1990《人的潛能和價值》,北市:結構群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美)埃裡希・弗洛姆(Erich Fromm)、黃頌傑主編1989《弗洛姆著作精選—人性、社會、拯救》,上海人民出版社。
(美)弗洛姆(Erich Fromm)1971《希望的革命》,臺北市:環宇出版社。
(美)弗洛姆(Erich Fromm)1988《健全的社會》,北京巿 : 中國文聯。
(美)埃裡希・弗洛姆1986《在幻想鎖鏈的彼岸-我所理解的馬克斯和佛洛伊德》,第一版,湖南人民出版社。
(英)E.M佛斯特著、李文彬譯2002)《小說面面觀》,臺北:志文出版社。
(英)愛德華・摩根・佛斯特(Edward Morgan Forster)2009《小說面面觀》,臺北市:商周:家庭傳媒城邦分公司發行。
(德)卡爾.馬克思(Karl Marx)著;李中文譯2015《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新北市 : 暖暖書屋文化。
(法)科 (Ricoeur, Paul),王文融譯2003《虛構敘事中時間的塑形:時間與敘事卷二》,北京: 三聯書店。
(美)浦安迪講演1998《中國敘事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美)赫爾曼(DavidHerman)主編;馬海良譯2002《新敘事學》,北京市 : 北京大學。
(法)熱奈特著、王文融譯1990《敘事話語新敘事話語》,北京 : 社會科學出版社。
(日)水島廣子(Mizushima Hiroko)著;楊鈺儀譯2017《情緒疏離:日本心理醫師的心態療癒之旅》,新北市 : 世潮。
Virinder S. Kalra, Raminder Kaur, John Hutnyk著、國立編譯館主譯、陳以新譯2008《離散和混雜》,臺北永和:韋伯文化。
Ethel Spector Person, Peter Fonagy, Sérvulo Augusto Figueria主編;張秀玲等譯. 2010《論佛洛伊德的「創作性作家與白日夢」》臺北市 : 五南
(美)馬斯樂( Maurice Meisner),譯者溫洽益2012《毛主義的誕生︰中國共產革命之路》,新北:遠足文化。
(美)韋勒克(René Wellek)等,王夢鷗譯1992《文學論》,臺北:志文出版社。
艾德華.薩依德(Edward Wadie Said)著;單德興譯. 2011《知識分子論》,臺北市 : 麥田。
(依姓氏筆劃排序)
三、期刊論文
王義雄2003〈高行健《八月雪》文本之研究〉,《復興崗學報》第77期 ,頁 247-266。
王建民:《中文的勝利超越國界》,《亞洲週刊》第十四卷第43期,頁52。
方梓勳2003〈高行健和他的戲劇觀〉,《香港戲劇學刊》第 4期 ,頁77-92。
方梓勳 ; 陳嘉恩2009〈高行健研究與文化交叉路:編者的話〉,《香港戲劇學刊》 第8期 ,頁 457-460。
方梓勳2002〈有戲可演有戲可看-評《高行健劇作選》〉,《香港戲劇學刊》第 3期 ,頁 179-182。
方梓勳 ; 李樂軒2009〈為何對中國性說不:高行健與逃亡〉,《香港戲劇學刊》第8期 ,頁17-30。
白睿文;高行健2015〈身分與創作:高行健談藝錄〉,《師大學報》:語言與文學類 第60卷第2期 ,頁93-100。
田本相2009〈逃亡‧隱逸‧禪-讀高行健作品隨想〉,《香港戲劇學刊》第 8期 ,頁31-41。
永芸2003〈佛教思想對高行健作品的啟迪──以《靈山》和《八月雪》為例〉,《普門學報》第 15 期。
危令敦2008〈欲語還休-論《一個人的聖經》的文革記憶〉 (Ngai-Ling Tun),《中外文學 》第37卷第1期 , 頁11-46
朱芳慧2008〈高行健禪劇《八月雪》之劇場藝術〉,《戲曲學報》第 3期 ,頁 189-224。
朱棟霖2003〈高行健:「另一種戲劇」思想〉,《香港戲劇學刊》第 4期 ,頁93-101。
何西來、田中木1979〈革命變革時期的文學—談一九七八年的短篇小說創作〉
,《中共文藝報》,第350期。
李奭學2008〈三訪靈山〉,《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十八卷第一期,頁89-
106。
李啟睿2002〈試探高行健「三重性表演」的實踐方法──以第三人稱表演為例〉,《華岡藝術學報》第 6期 , 頁57-81。
李怡瑾2006〈高行健戲劇藝術的「跨領域」芻論-以中山大學劇場藝術學系二○○五年製作的《車站》為例〉,《中山人文學報》第 22期 ,頁 107-134。
李秋蘭2011〈流亡與文學—論高行健《靈山》中的「世界觀」〉,《藝見學刊 》第2期, 頁45-57。
李湘琳2005〈從民族戲曲學論臺灣傳統戲曲的實驗-以《八月雪》為例〉,《臺灣戲專學刊》第11期 ,頁269-30。
杜特萊 ; 郭英州2009〈高行健的「沒有主義」:一個人的主義〉,《香港戲劇學刊》第 8期 ,頁53-59。
吳秀卿2009〈淺論高行健現代東方戲劇的普遍性意義〉,《香港戲劇學刊》第 8期 ,頁213-220。
林蔭宇2002〈高行健印象〉,《華岡藝術學報》第 6期 ,頁1-8。
林克歡1990〈高行健的多聲部與復調戲劇〉,《中外文學》第 19卷第3期 ,頁 129-145。
林延澤; 陳佩甄; 彭小妍2017〈呼喚文藝復興-高行健演講暨座談會紀錄〉,《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 27卷第3期 ,頁 101-141。
周玉山2001〈從高行健獲獎論中共的文藝政策〉,《中國大陸研究 》第44卷第2期 ,頁77-93。
柯思仁2006)〈框架中的中國:高行健戲劇中的當代中國意象〉,《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施旭升2009〈完全戲劇:豐富中的貧困-從高行健作品看戲劇的文學意義〉,《香港戲劇學刊》第 8期,頁221-233。
侯淑娟2012〈當代先鋒戲劇對現代與傳統融合之新變思考的實驗─以高行健劇作為探討範圍〉,《東吳中文學報 》第23期,頁353-392。
胡志毅2009〈從此岸到彼岸:高行健戲劇的美學境界〉,《香港戲劇學刊》第 8期,頁147-161。
徐照華2005〈論高行健《靈山》的敘述結構〉,《興大中文學報》第 17期 , 頁 1-22。
康建兵2011〈高行健《野人》的生態批評〉,《華南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第13卷第4期 , 頁115-122。
陸煒2007〈高行健與中國戲劇〉,《香港戲劇學刊》第 7期,頁473-488。
張憲堂2015〈以「六觀」術語分析高行健之《冥城》〉,《臺北城市科技大學通識學報 》第4期 ,頁57-74。
許維賢2015〈高行健早期小說藝術理論與實踐:以《現代小說技巧初探》為中心〉,《師大學報》:語言與文學類第 60卷第2期 ,頁29-55。
陳順妍 ; 餘明達2009〈高行健創作裏莊子的迴響〉,《香港戲劇學刊》第 8期 ,頁123-134。
陳嘉恩2009〈誤落塵網中:處境、困局、高行健〉;《香港戲劇學刊》第 8期 ,頁197-211。
陳嘉恩2007〈缺席的出席:論高行健《生死界》中的主體性書寫〉,《香港戲劇學刊 》第7期 ,頁489-505。
陳邁平2011〈「一」以貫之的文學之道-解讀2000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法籍中文作家高行健〉,《新地文學》第 16期 ,頁192-202。
陳昭昭2006〈另一種模糊美學:論高行健《山海經傳》〉,《嘉南學報》(人文類) 第32期 ,頁676-697。
張憲堂2013〈異質空間的老靈魂-馬森和高行健戲劇創作與文論的觀看〉,《新地文學 》第23期 ,頁206-220。
張憲堂2002〈《冥城》的戲劇動作與劇場可能性之分析〉,《華岡藝術學報》第 6期 ,頁33-56。
張寅德2009〈虛己以遊世-高行健與莊子〉;《香港戲劇學刊》第 8期 ,頁135-145。
黃美序2002〈高行健的第三隻眼〉,《華岡藝術學報》第 6期 ,頁9-32。
黃承元2007〈流亡與高行健的跨文化藝術思維〉,《香港戲劇學刊》第 7期 , 頁507-513。
黃美序2009〈叩問高行健的《叩問死亡》:我的感覺與聯想〉,《香港戲劇學刊》第 8期, 頁295-302。
馮驥才1982《中國文學需要現代派》《上海文學》第二期。
飯塚容2009〈多人稱的實驗與多聲部構成的嘗試-論高行健的創作特點〉,
《香港戲劇學刊》第8期,頁185-195。
閻瑞珍2015〈高行健戲劇創作與其生命歷程的關聯〉,《師大學報》:語言與文學類 第60卷第2期 ,頁57-92。
劉再複; 高行健2009〈禪性與文學的本性-與高行健的對話錄〉,《書屋》第4期,頁27-34。
劉再復 ; 劉劍梅2013〈高行健莫言風格比較論〉,《新地文學》第 23期 ,頁8-19。
劉慶倫2006〈後諾貝爾時期的高行健〉,《蕉風》第 495期 ,頁 112-115。
劉再復2009〈後諾貝爾時期高行健的新思索〉,《香港戲劇學刊》第 8期 ,頁43-51。
劉春英2009〈高行健的禪:從《靈山》走到《八月雪》〉,《香港戲劇學刊 》第8期 ,頁353-359。
歐陽宜璋2010〈高行健現代禪劇《八月雪》的意涵探索與形式分析〉,《玄奘大學佛學與文學學術研討會》第2屆。
鄭盈盈2012〈人稱視角和無人稱句在文藝作品中的美學運用-以高行健和布寧作品為例〉,《淡江外語論叢》 第19期,頁190-214。
蕭盈盈2010〈存在的重量-從跨文化的意義上對《艾克人》和《對話與反詰》的比較〉,《北臺灣科技學院通識學報》第 6期 ,頁101-106。
簡明2009〈裂變與聚變:高行健作品中充滿張力的中國性〉,《香港戲劇學刊 》第8期,頁 61-78。
魏簡 ; 蕭世昌(2009〈超越現代性:高行健與大江健三郎異同初探〉,《香港戲劇學刊 》第8期,頁97-121。
Melvin Seeman195〈On The mean of alienation〉,(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24(6),頁789-791。

四、碩博士論文
李哲睿:《高行健的戲劇理論》(臺北:中國文化大學戲劇研究所碩士論文黃美序小姐指導,1996)。
張憲堂:《高行健《冥城》的戲劇結構分析》(臺北: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林國源先生指導,1998)。
張芬蘭:《當代「莊子試妻」故事之研究——以奚淞、魏子雲、吳兆芬、高行健的劇本為例》(屏東:國立屏東教育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簡光明先生指導,2007)。
張憲堂:《高行健居法時期劇作的戲劇性與劇場性研究》(宜蘭:佛光大學文學系博士論文陳信元先生指導,2011)。
王義雄:《高行健《八月雪》文本研究與演出之探討》(臺北: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應用媒體藝術研究所朱之祥先生指導,2001)。
張美卿:《跨文體寫作 跨文明尋根—試探高行健《靈山的文學價值》(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王年雙先生指導,2002)。
柯梵宇:《高行健《靈山》研究》(嘉義:南華大學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龔顯宗先生指導,2002。
朱碧霞:《高行健小說的語言風格研究》(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在職進修專班碩士論文王年雙先生指導,2002)。
林雯卿:《高行健的文學理論及其實踐》(臺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皮述民先生、邱燮友先生指導,2003)。
潘煇仁:高行健劇作中的狂歡形象:以《週末四重奏》、《八月雪》與《叩問死亡》為例,(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戲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朱靜美小姐、高維泓先生指導,2008)。
洪鳳櫻:《高行健《八月雪》的創作歷程》(臺北:東吳大學英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戴雅雯小姐指導,2007)。
侯淑菁:《高行健《八月雪》之劇本分析—以禪式寫意為中心》(嘉義:南華大學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釋依空師父指導,2005)。
楊景斌:《第二及第三人稱自傳小說:《一個人的聖經》敘述技巧之分析》,(台中:靜宜大學英國語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蔡恪恕神父指導,2003)。
許芳瑜:《高行健作品中的愛慾、厭女與寓言》(台南: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博士班博士論文廖玉如小姐指導,2013)。
區桂芝:《論當代藝術家高行健繪畫與電影的書寫》(臺北:臺北市立大學覺藝術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范宜善先生指導,2017)。
許芳綺:《移民文學的離散與文化認同:與顧肇森作品為例》(新竹:國立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陳芷凡小姐指導,2016)。
蔡敏秀:《臺灣移工電影中的家、城市和第三空間: 以《我倆沒有明天》、《娘惹滋味》 和《臺北星期天》為例》(新竹:國立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陳芷凡小姐指導,2017)。
呂怡菁:《流動與靜止: 從空間感知方式論神韻詩朦朧間隔的審美特質》(新竹: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蔡英俊先生指導,2001)。
五、網路資料
高行健:《創作美學〈錄影資料〉》高行健主講》,(新竹,國立清華大學,2010(民100))。
高行健:《另一種美學〈錄影資料〉高行健畫展暨科技與人文的對話,高行健主講》︰新竹,交通大學藝文中心,2002。
中華民國教育部教育雲:《五七幹校》https://pedia.cloud.edu.tw/Entry/Detail/?title=%E3%80%8C%E4%BA%94%E4%B8%83%E3%80%8D%E5%B9%B9%E6%A0%A1%EF%BC%88%E5%A4%A7%E9%99%B8%E5%9C%B0%E5%8D%80%EF%BC%89。
《關於知識分子再教育》:為《人民日報》、《紅旗》雜誌評論員為配合毛澤東所發的文章。
劉再復:〈以文學放逐國家的人〉:劉再復答馬來西亞《星洲日報》記者方路問http://www.360doc.com/content/10/0313/12/875791_18584963.shtml 。
方幸福:《幻想彼岸的救贖:弗洛姆人學思想與文學ON THE HOMINOLOGY OF ERICH FROMM AND LITERATURE》,(中央編譯出版社, 2014.06.)。
祝麗,〈我的文革生活:從勞動、戀愛到結婚〉: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china/2016/05/160516_culture_revolution_a_normal_day 。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