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18.217.224.194)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作者(中文):蔡汶瑾
作者(外文):Tsai, Wen-Chin.
論文名稱(中文):《史記》諸將列傳研究-以先秦所見兵書中戰爭、戰術、兵法、統御為觀察核心
論文名稱(外文):A study of the ranked biographies of military officers in the Records of the Grand Historian- using wars, tactics, warfare and leadership in the military texts from early Qin Dynasty as observational core
指導教授(中文):林保全
指導教授(外文):Lin, Bao-Quan
口試委員(中文):白品鍵
游騰達
口試委員(外文):Pai, Pin-Chien
Yu, Teng-Ta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清華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語文學系所
學號:210324106
出版年(民國):106
畢業學年度:105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219
中文關鍵詞:史記兵學領導戰爭目的專傳合傳
外文關鍵詞:Records of the Grand Historianmilitary strategiesleadershippurpose of warbiographycollective biography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68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19
  • 收藏收藏:0
本論文之問題意識,圍繞下列兩項而展開:第一,相關著作於研究上所存在之缺憾。第二,「兵書與《史記》諸將」於研究上之不足。
  以第一項而言,此類型之相關研究,存在兩項困境:第一,關於《史記》列傳體例,看法歧異,至今尚無定論,即使諸多著作與研究深入解析分類,但學術上仍無共識。第二,春秋戰國至漢武帝太初年間所存在之諸將不可勝數,司馬遷如何挑選適合之諸將,再者諸將在論述中為主或為輔,難以全然以司馬遷之立場思考。
基於以上困境,本論文嘗試立足於春秋戰國至漢武帝間,關於《史記》諸將之分傳體例進行相關探究,並採學術史上已有共識之分傳方式延伸之。藉由司馬遷之評論與撰史原因,試以司馬遷之視角對於諸將列於《史記》之原因統整歸納、比較分析,以獲得最貼近其立傳原因的最終結論。
以第二項困境而言,此類型之相關研究,存在幾項不足之處:第一,以《史記》諸將為研究主題的綜合性探究不多見。第二,結合先秦之兵書與《史記》諸將之研究未能展開較為統整性之研究。目前多以某特定傳主,或某時期之諸將為主,再者多以單篇期刊呈現,較零散不完整。第三,目前以兵書之戰爭、戰術、兵法、統御為觀察核心來探究「諸將」之觀點的研究較少。
  既有上述之困境與研究上之不足,因此本論文嘗試結合兩者作為問題意識,並奠基於春秋戰國至漢武帝時期的諸將歷史,藉此深究、析論《史記》,最終期盼能透過此研究嘗試解決上述之不足與困境。
  因此本論文之研究方向,則以下列四條主軸進行:

第一條主軸:諸將以不同體例記載之原由分析。
第二條主軸:「諸將之兵之所起者也」觀點的考察。
第三條主軸:諸將之領導統御考察與分析。
第四條主軸:諸將之兵事計畫之考察。

藉由四條主軸之考察與研究成果之獲得,將能更宏觀的看待《史記》與諸將,並藉此提供新的視野審視《史記》諸將列傳。
This study focuses on two themes. Firstly, to discuss the existing shortcomings of the relevant publications on research. Secondly, to discuss the inadequacy of research on military texts and the military officers in the Records of the Grand Historian.
  There are two issues in the relevant research. Firstly, there are different views on the style of the Records of the Grand Historians without universal agreement. Despite the in-depth analysis and categorization in various publications and studies, there are no consensus in the literature. Secondly, there are a large number of military officers from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and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to Taichu Era, Han dynasty. It is difficult to fully take Sima Qian’s prospective to understand how he selected the appropriate military officers, and how to decide the importance of them.
Based on the aforementioned issues, this study attempts to investigate between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Warring States Period and Taichu Era, Han dynasty. This study explored the styles of the biography of the military officials in the Records, and extend based on the styles that had already gained consensus in academia. Based on the Sima Qian’s commentaries and the reason for recording, this study attempts to summarize, analyze and compare the reasons on how Sima Qian selected the military officials included in the Records in his own perspective.
There are a number of inadequacies in the research of military texts and the military officers in the Records. Firstly, there are few integrative research that based the military officials in the Records as research theme. Secondly, there have been few studies that could integrate the military texts from the early Qin dynasty in the research of military officials in the Records. Current studies are mostly based on specific biographies, or specific military officials. Moreover, the studies are often presented as single journal articles, which can be scattered and incomprehensive. Thirdly, there are few studies that used wars, tactics, warfare and leadership in the military texts as observational core to explore the military officials in the Records.
  Due to the aforementioned issues and inadequacies, this study aims to combine both as research questions, limited between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Warring
States Period and Taichu Era, Han dynasty, to explore and analyze the Records of the Grand Historians, and wish this study can overcome the aforementioned issues and inadequacies.
  Hence, the four main study directions can be categorized as four research focuses:

First focus: analysis of the reason why different styles were used on the military officials.
Second focus: inspect the perspective “the purpose of war for the military officials”.
Third focus: inspect and analyze the leadership of the military officials.
Fourth focus: inspect the military plans of the military officials.

By inspecting the four main focuses and the research results, this study aims to obtain a wider view to consider the Records of the Grand Historians, and the recorded military officials, as well as to provide a new perspective to review the ranked biographies in the Records of the Grand Historian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2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對象 4
第三節 文獻整理與分析 6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11
第二章 《史記》諸將分傳體例 16
第一節、立傳原由之探討 17
第二節、合傳特色探討 41
第三節、以專傳、合傳方式以外紀錄之原由分析 49
第三章 諸將之「兵之所起者」觀點 58
第一節、「民為貴」價值的展露 60
第二節、「興甲兵,以討不義」的懲罰 62
第三節、「以一其制度,則威加天下」的維護 65
第四節、「為知己者死」的作為 67
第五節、「能自保而全勝」的呈現 70
第六節、「積惡」的爭取 72
第七節、「以土地之故,糜爛其民而戰之」的宣揚 76
第四章 諸將之領導統御 81
第一節、領導統御的內涵 82
第二節、領導統御的方法 93
第三節、選將之道 104
第四節、評論諸將之領導統御 118
第五章 諸將之兵事計畫 127
第一節、「伐謀,伐交,伐兵,攻城」之戰略觀點 129
第二節、「以正合,用奇勝」之戰術運用 141
第三節、「曲折相從,皆有分部」之戰時支援與戰後復原 157
第四節、諸將之戰術評析 161
第六章 結論 167
參考書目 174

【附錄1】《史記》〈本紀〉、〈世家〉、〈列傳〉立傳資料整理一覽表 179
【附錄2】《史記》諸將與職位一覽表 220
【附錄3】《史記》諸將與立傳方式一覽表 225

圖表
表2- 1《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中廉頗藺相如人物對照表 42
表2- 2《史記‧張耳陳餘列傳》中張耳陳餘人物對照表 42
表2- 3 《史記‧衛將軍驃騎列傳》中衛青霍去病人物對照表 43
表2- 4《史記‧韓信盧綰列傳》中韓王信盧綰人物對照表 44
表2- 5 《史記‧孫子吳起列傳》中孫子孫臏吳起人物對照表 44
表2- 6《史記‧白起王翦列傳》中白起王翦人物對照表 45
表2- 7《史記‧傅靳蒯成列傳》中傅寬靳歙人物對照表 46
表2- 8 《史記‧樊酈滕灌列傳》中樊酈夏灌人物對照表 46
表2- 9《史記‧樗里子甘茂列傳》中樗里子甘茂人物對照表 47
表2- 10《史記‧魏豹彭越列傳》中魏豹彭越人物對照表 48
表2- 11《史記‧季布欒布列傳》中季布欒布人物對照表 49
表2- 12《史記‧李將軍列傳》中李廣李蔡人物對照表 52

一、傳統古籍
周‧尉繚撰:《欽定四庫全書總目‧子部二‧兵家類‧尉繚子》: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出版。
春秋‧孫子:《諸子集成‧孫子兵法》,臺北:中華書局,1987年出版。
戰國‧吳子:《諸子集成‧吳子兵法》,臺北:中華書局,1987年出版。
戰國‧韓非子:《諸子集成‧韓非子》,臺北:中華書局,1987年出版。
晉‧陳壽:《三國志》,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9月第一版。
漢‧司馬遷:《史記》,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9月第一版。
漢‧班固:《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
漢‧高誘注:《戰國策》,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79年7月。
漢‧司馬遷著:南朝宋‧裴駰集解、唐‧司馬貞索隱、唐‧張守節正義:《史記》,臺北:藝文印書館,2005年2月。
唐‧劉知幾:《史通》卷二,上海:上海商務出版社,1929年。
唐‧杜佑:《通典》,臺北市:新興書局,1965年10月。
南朝宋‧范瞱:《後漢書》,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65年第一版。
宋•司馬光撰,宋‧胡三省注,章鈺校記:《資治通鑑》,北京:明倫出版社,1975年初版。
宋‧歐陽修、宋祁:《新唐書》,北京:中華書局印行點校本,1975年。
宋‧鮑彪校注,元 ‧吳師道重校:《戰國策》《四部叢刊初編》,臺北:商務印書館,1979年。
宋‧朱熹撰:《四書集註》,臺北:學海出版社,1984年。
明‧淩稚隆輯校,李光縉增補:《史記評林》,天津古籍出版社,1998年3月。
清‧吳汝綸評點:《史記集評》,臺北市:臺灣中華書局,1960年5月。
清‧吳見思評點:《史記論文》,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70年。
清‧劉拱宸解:《武經七書》,臺北:廣文書局,1988年。
清‧姚苧田選評:《史記菁華錄》,臺北:文經出版社,1992年2月初版。
清‧姚祖恩:《史記菁華錄》,臺北:聯經出版社,2003年。
清‧阮元:《十三經注疏‧論語》,臺北:藝文印書館,1993年9月出版。
清‧阮元:《十三經注疏‧孟子》,臺北:藝文印書館,1993年9月出版。
清‧孫星衍、吳人驥校:《孫子十家註》,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69年。
清‧吳楚材、吳調侯編選:《古文觀止》,臺北:同光出版社,1980年7月。
二、近人論著
《中國大百科全書‧中國歷史Ⅰ》,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3年。 王利器:《史記注譯》,西安:三秦出版社:陜西省新華書店。
王叔岷:《史記斠證》,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82年。
王初慶等:《紀實與浪漫:史記國際研討會論文》,臺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2年3月。
吳福助:《史記解題》,臺北:國家出版社,1979年4月初版。
吳福助:《史漢關係》,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7年出版。
李勉評注:《史記七十篇列傳評注上冊》,臺北:國立編譯館,1996年1月初版。
李勉評注:《史記七十篇列傳評注中冊》,臺北:國立編譯館,1996年1月初版。
李長之:《司馬遷之人格與風格》,臺北市:里仁書局,1997年。
李零:《兵以詐立-我讀孫子》,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李零:〈唯一的規則-《孫子》的鬥爭哲學〉,香港:中文大學,2010年出版。
何世同:《中國戰略史》,臺北市: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10月二刷。
金毓黻:《中國史學史》,上海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46年出版。
林聰舜:《史記的人物世界》,臺北:三民書局,2003年7月。
林聰舜:《史記》的世界–人性與理念的競逐,臺北:國立編譯館,2009年4月初版。
周先民:《司馬遷的史傳文學世界》,臺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10月。
周虎林:《司馬遷與其史學》,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70年10月再版。
范炯編:《歷史的頓挫:古中國的悲劇‧人物卷》,臺北市:昭明出版社,1999年8月第一版。
徐浩:《二十五史論綱‧自序》,臺北巿:世界出版社,1947年出版。
徐文珊編著:《史記評介》,臺北:維新書局,1985年6月。
徐文助編注,國立編譯館主編:《新編孫子兵法》,臺北:華泰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1月。
夏長樸:《儒家與儒學探究》,臺北:大安出版社,2014年6月一版。
張大可:《司馬遷評傳 : 附司馬談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4年。
張大可、安平秋、俞樟華主編/張大可著:《史記研究集成‧司馬遷評傳》第一卷,北京:華文出版社,2005年。
張大可、安平秋、俞樟華主編/可永雪著:《史記研究集成‧史記文學研究》第九卷,北京:華文出版社,2005年。
張大可、安平秋、俞樟華主編/可永雪著:《史記研究集成‧史記文學研究》第十卷,北京:華文出版社,2005年。
張大可:《史記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年。
馬持盈:《史記今註》第四冊,臺北:商務印書館,1979年7月。
馬持盈:《史記今註》第五冊,臺北:商務印書館,1979年7月。
徐培根註譯:《太公六韜今註今譯》,臺北:商務印書館,1976年2月。
梁啟超:《中國歷史研究法》,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出版。
梁啟超:《讀史記》,錄於《名家品史記》,北京:中國華僑出版社,2008年12月。
陳鐘凡編:《中國文學批評史》,臺北:中華書局,1927 年。
陳嘉猷:《領導心理》,臺北:遠東圖書公司,1964年初版。
陳桐生著:《〈史記〉名篇述論稿》,廈門:汕頭大學出版社,1996年出版。
陳正榮:《話術面面觀:80則歷史人物的語言技巧大解讀》,臺北:遠流出版
社,2011年1月出版。
逯耀東:《抑鬱與超越——司馬遷與漢武帝時代》,臺北:東大圖書,2007年。
鈕先鐘:《孫子三論-從古兵法到新戰略》,臺北:麥田出版社,2007年二版。
普穎華編:《孫子兵法》,臺北:昭文社,1995年初版。
普穎華編:《孫臏兵法》,臺北:昭文社,1996年初版。
普穎華編:《吳子兵法》,臺北:昭文社,1997年2月初版。
傅紹傑:《吳子今註今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6年4月初版。
楊家駱主編/劉雅農總校:《韓非子集解‧定法第四十三》,臺北:世界書局,1958年10月初版。
楊燕起:《史記》的學術成就,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6年。
董書城:《中國帝王統御術》,臺北:方智出版社,1996年初版。
劉仲平:《尉繚子今註今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5年2月初版。
劉仲平:《司馬法今註今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5年11月初版。
劉仲平:《中國軍事思想》,臺北:中央文物供應社,1981年2月。
魯迅:《漢文學史綱要第9 冊》,《魯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年。
蔣緯國:《現代軍事思潮》,臺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0年3月。
賴漢屏:《史記評賞》,臺北:三民書局,1998年1月初版,2011年1月再版。
楊家駱主編/劉雅農總校:《韓非子集解》,臺北:世界書局,1958年10月初版。
謝冰瑩、李鍌、劉正浩等人編譯:《新譯四書讀本》,臺北:三民書局,1987年初版。
蔡信發:《話說史記:歷史興衰勝負的癥結》,臺北:萬卷樓,1995年10月初版。
蔡培村,武文瑛:《領導學:理論、實務與研究》,高雄:麗文文化,2004年。
錢穆:《中國史學名著》,臺北:三民書局,1988年。
韓兆琦編著:《史記選注匯評》,臺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4月初版。
韓兆琦著:《史記通論》,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6年4月。
韓兆琦主編:《史記賞析集》,四川:巴蜀出版社,1998年8月第一版。
韓兆琦編著:《史記題評》,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9月初版。
韓兆琦譯著:《新譯史記》,臺北:三民書局,2008年2月初版。
魏汝霖:《孫子兵法今註今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2年。
魏汝霖、劉仲平:《中國軍事思想史》,臺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1979年6月。
魏汝霖:《中國歷代名將及其用兵思想》,臺北:中央文物供應社,1981年。
魏汝霖:《孫子兵法大全》,臺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
瀧川龜太郎:《史記會注考證》,臺北:唐山出版社,2007年。
三、期刊論文
尤立平:〈《史記》合傳論〉,《語文學刊》,2010年3月:第3期,頁29-31。
王磊:〈白起的委曲與內疚〉,《寶雞文理學院學報》,2012年4月:第32卷第2期,頁124-129。
王福棟:〈《史記‧李將軍列傳》當中的人物對比研究〉,《凱裡學院學報》,2015年8月:第33卷第4期,頁86-90。
王俊杰、劉敏:〈《史記》-戰爭文學綜論〉,《西安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年4月:第19卷第2期,頁31-36。
王靜雅:〈《史記菁華錄》人物評點特色研究〉,《清遠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5年01期。
可永雪:〈《史記》人物傳記的結構方式及其意義〉,內蒙古師範大學學報,1988年第3期,頁44-50。
古春梅:〈正視性格缺陷 完善人格培養-《史記•李將軍列傳》中李廣悲劇命運的啓示〉,《語文學刊》,2009年第6期,頁144-145。
肖振宇:〈從《李將軍列》看司馬遷對所喜愛人物的撰寫方法〉,《渭南師範學院學報》,2008年7月:第23卷第4期,頁3-5。
肖振宇:〈《史記》人物附傳論〉,《渭南師範學院學報》,2011年11月:第26卷第11期,頁24-29。
周美華:〈試論項羽不願聽從韓信獻策的其中三大關鍵〉,《警察通識叢刊》,第 3期,2014年10月,頁73-80。
俞樟華、張新科:〈四十年來台灣的《史記》研究概述〉,《浙江師範大學學報》,1989年第3期,頁67-71。
施譯涵:〈論司馬遷筆下的衛青:以「互見」與「屬辭比事」為探究方法〉,《人文研究學報》,2016年10月,頁63-82。
孫乾博:〈試證李牧悲劇的必然性〉,《綿陽師範學院學報》,2011年6月:第30卷第6期,頁126-127。
陳連禎、陳昭佑:〈論漢初名臣陳平出謀獻計化解危機〉,《警專學報》,2015年10月,頁197-211。
馮其庸:〈司馬遷的人物特寫〉,《新聞戰線》,1959年:第7-10期。
楊自平:〈評析《史記》論劉邦的功業與歷史定位〉,《師大學報人文與社會科學類》,2008年,第1期,頁29-48。
蔣玉斌:〈《史記》的尚奇意識論略-以淮陰侯列傳為個案〉,《司馬遷與史記論文集》,2006年,頁318-325。
鄭善諄:〈漢高祖劉邦的領導統御〉,《歷史月刊》,2007年8月,第235期,頁89-94
諸葛俊元:〈《史記》政治書寫管窺-以漢初開國武將列傳為例〉,《慈濟通識教育學刊》,2013年4月第8期,頁143-171。
蔡忠道:〈《史記》漢初武將析探〉,《先秦兩漢學術》,2011年3月:第15期,頁1-21。
蔡忠道:〈秦漢之際思想析論〉,《人文藝術學報》,2003年3月:第2期,頁22。
魏建震:〈戰國趙國軍事思想與戰爭指揮〉,《邯鄲學院學報》,2011年3月:第21卷第1期,頁30-33。
樸宰雨:《史記漢書傳記文比較研究》,國立臺灣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90年。
牟宗達:《史記–漢代人物立傳研究》,牡丹江師範學院研究生學位論文,2015年。
林裕斌:《漢初異姓諸侯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8年。
林奎允,《孫子兵法競爭思想研究》,國立臺北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2年。
孫建華:《孫子兵法與吳子兵法比較研究》,玄奘人文社會學院中國語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陳唯欣:《孫子兵法的管理哲學》,東海大學哲學系碩士論文,1996年。
陳建全:《史記‧列傳戰役中的孫子兵法之研究》,佛光大學文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2009年6月。
廖文斌:《史記所述之兵學研究-以楚漢之際為主-》,玄奘大學中國語文學系,2008年8月。
賴永明:《史記敘戰之現代詮釋–以秦末至漢武帝時代為例》,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2年6月。
韓大勇:《孫子戰略戰術思想研究》,南華大學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
藍朗月:《史記‧項羽本紀研究》,玄奘人文社會學院中國語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譚時康:《史記類傳人物塑造的特色及影響》,西南大學高校教師碩士學位論文,2008年。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相關論文

無相關論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