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3.144.97.216)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作者(中文):陳國慶
作者(外文):Chen, Kuo-Ching
論文名稱(中文):國中教師參與公開授課之研究──以甜心國中為例
論文名稱(外文):A Study on the Participation of Lesson Study on Junior High School Teachers: A Case Study of Sweet Heart Junior High School
指導教授(中文):王為國
指導教授(外文):Wang, Wei-Kuo
口試委員(中文):李俊湖
彭煥勝
口試委員(外文):Lee, Jun-Hu
Peng, Huan-Sheng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清華大學
系所名稱:課程與教學碩士在職專班
學號:210281019
出版年(民國):110
畢業學年度:109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37
中文關鍵詞:公開授課國中教師備課觀課議課
外文關鍵詞:lesson studyjunior high school teacherslesson preparationlesson observationlesson discussion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41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收藏:0
本研究之目的為了解國中教師對於公開授課之政策的接受度與內在想法、全面試辦公開授課之心境想法與運作情形,以及公開授課後教學與學習上的改變及困境。本研究運用半結構訪談、觀察與文件資料蒐集等方法進行,研究參與者為甜心國中實際參與公開授課的6名教師。根據資料分析,本研究獲得的結論為:(1)國中教師理解公開授課提升教學的正向助益,學校推行教師專業發展社群及利用教師專業發展評鑑觀課模式的相關及延續,使得教師對公開授課的接受度高,但對於教育政策的規劃不明接受度低。(2)國中教師認為面對公開授課之政策,學校或上級單位應有完善的相關配套措施,教師本身亦要自覺所任教科目應做好準備與真實展現。(3)國中教師認為學校試辦公開授課,能降低心理壓力與尋找共同時間,惟需掌握觀課紀錄重點。在心境上能以平常心來面對,以身作則並做充分準備。(4)國中教師認為學校試辦公開授課,可促進教師間及學生間的討論合作,並透過備課、說課、觀課及議課,給予公開授課的教師帶來實質幫助。(5)在實施公開授課後的改變,國中教師能反思不足的教學現況及調整更好的教學模式,學生更遵守課堂常規,提升學習態度及改善學習品質。(6)在實施公開授課後,國中教師在教學上能得到反思、解困、創新的收穫,但也面臨觀議課內容及時間不足、改變講述方式不易及挑選班級的困境。(7)從提早實施到108課綱上路以來,教師參與公開授課多會更換合作夥伴,挑選班級主要配合觀課教師,學校及上級的輔導措施以研習、設備為主。(8)近幾年來,教師參與公開授課在教學上有漸進、創新、脈絡及媒體化的趨勢,學生在學習上也有專注、合作、參與及情境化的轉變。
This study aimed to identify the acceptance and inner thoughts of the policy of lesson study with junior high school teachers, and the changes and predicaments in teaching and learning after lesson study. It adopted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 observations, and document collection, and the participants comprised 6 junior high school teachers who actually participated in public lectures at the school. According to the data analysis, this study revealed that junior high school teachers understand that lesson study has the positive benefits to improve teaching. Teachers have a high degree of acceptance of lesson study as the school promotes the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community and uses the correlation and continuation of the teacher evaluation fo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model to observe lessons, but for the unclear education policy planning is low. They believe that schools or higher-level units should have complete and relevant supporting measures to the policy of lesson study, and teachers themselves should also consciously prepare for teaching subjects and show truthfully. They also believe that experimental implementation of schools can reduce the psychological pressure and seek common times for teachers, certainly it is necessary to grasp the key points of the observation record. In the mood, you can face it with a normal heart, leading by example and prepare fully. Schools implement experimentally can promote discussion and cooperation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and help teachers substantially through lesson preparation, lesson lectures, lesson observation, and lesson discussion.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lesson study, junior high school teachers can reflect on the insufficient teaching situation and adjust better teaching models, students will more abide by classroom routines, enhance learning attitudes and improve learning quality. Although junior high school teachers can gain reflection, relief, and innovation in teaching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however they also face the difficulties of insufficient time and content in lesson observation and lesson discussion, changing the way of narration, and selecting classes. From the early implementation to 108 curriculum guidelines, teachers have often changed partners when participating in lesson study. The selection of classes mainly cooperates with the observing teachers, and the tutoring measures of the school and the superiors are based on study and equipment. In recent years, teachers who participation in lesson study have the trends of gradual, innovative, contextual and mediatization in teaching. Students also have changes in focus, cooperation, participation and contextualization in learning.
摘要
謝辭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5
第三節 名詞釋義 6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1
第一節 公開授課之意義與發展 11
第二節 公開授課之實施方式 16
第三節 公開授課之相關研究 22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39
第一節 採用質性研究之理由 39
第二節 研究場域與研究步驟 39
第三節 研究者本身與研究參與者之介紹 43
第四節 資料蒐集之方式 46
第五節 資料分析 47
第六節 研究信實度 48
第七節 研究倫理 50
第四章 研究分析與討論 53
第一節 政策的接受度與內在想法 53
第二節 實施公開授課心境想法與運作情形 66
第三節 公開授課後教學與學生學習上的改變及困境 79
第四節 綜合討論 92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03
第一節 結論 103
第二節 建議 106
第三節 研究省思 111
參考文獻 113
中文部分 113
西文部分 116
附錄 119
附錄一 訪談知情同意書 119
附錄二 第二次訪談知情同意書 120
附錄三 教師訪談大綱 121
附錄四 第二次教師訪談大綱 122
附錄五 教育部國中小校長及教師公開授課參考原則 123
附錄六 新竹市公開授課規定實施計畫 125
附錄七 甜心國中公開授課實施計畫 129
附錄八 公開授課日程一覽表格式 131
附錄九 公開授課記錄表件範例 132
表目錄
表2-1 以「公開授課」為相關研究主題之學位和期刊論文簡表 23
表3-1 研究者學經歷背景分析 43
表3-2 研究參與者資料 45
圖目錄
圖2-1 教師共備觀議課的系統發展圖 17
圖2-2 公開授課的活動組合 18
圖2-3 教師公開授課的過程 18
圖3-1 研究步驟圖 42
中文部分
丁一顧(2008)。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實施的另類選擇──共同備課與觀課。教育研究月刊,167,36-46。
丁一顧、鄒鈺萍(2007)。教師專業成長三部曲──共同備課、觀課與省思。教師天地,151,23-29。
方志華、丁一顧(2013)。日本授業研究的發展與佐藤學學習共同體的批判轉化。課程與教學季刊,16(4),89~120。
王育靜(2020)。執行教師公開授課與教師專業成長之研究--以雲林縣國小教師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教育與學習科技學系,新竹市。
王金國(2017)。談共備與有效共備之建議。臺灣教育評論月刊,6(11),92-95。
王金國(2019)。讓「議課」發揮其預期功能。臺灣教育評論月刊,8(1),205-211。
王金國(2020a)。中小學實施公開授課的探討與建言。臺灣教育研究期刊,1(1),193-223。
王金國(2020b)。教師合作學習-以拼圖法進行「議課」。學校行政,130,1-10。
王金國、許中頤(2015)。觀課倫理~觀課時應重視的議題。臺灣教育評論月刊,4(6),187-190。
王為國(2020)。師資生在教學實習課參與共同備課觀課與議課的實踐成效與困難。台灣教育研究期刊,1(6),61-91。
王勝忠(2019)。108課綱施行後教師公開授課的新取向。臺灣教育評論月刊,8(11),178-183。
卯靜儒(2015)。解開學習共同體實踐歷程中教師專業發展的密碼。中等教育, 66(1),6-15
朱亦琪(2020)。臺北市小學教師公開授課與教師專業發展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臺北市。
江姿瑩(2019)。十二年國教─備觀議之我見。臺灣教育評論月刊,8(3), 101-104。
吳和堂、黃翠蓮(2011)。國中教師專業發展評鑑態度與困境關係之研究。教育研究月刊,208,5-19。
吳清山、高新建、楊坤祥、熊儒卿、黃政傑、黃馨誼(2019)。中小學校長公開授課。臺灣教育,718,1-22。
呂麗雪(2015)。準備好要公開了嗎?公開觀課與教師專業成長之探討。師友月刊,572,59-61。
李俐瑩(2019)。公開授課介入對國小六年級國語文學習成效與動機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終身學習與人力資源發展碩士學位學程碩士在職專班,南投縣。
林文生(2016)。學習共同體取向的授業研究:備課、觀課與議課。教育研究月刊,263,18-31。
林文生(2019),從公開授課的實踐論教師必備的備課觀課議課素養,臺灣教育評論月刊,8(10),37-43。
林明宏(2019)。新北市國中教師公開授課認同與學校組織氣氛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輔仁大學教育領導與發展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新北市。
胡佩琳(2020)。臺中市國民小學教師對公開授課態度及教師專業成長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臺科技大學文教事業經營研究所,台中市。
徐育婷(2018)。教師面對共備與觀課之困境。臺灣教育評論月刊,7(7), 59-62。
徐碧芳(2019)。新北市國民小學公開授課政策執行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以新北市某國小為例。中華大學行政管理學系,新竹市。
張文權、盧家潔、劉家君、廖國文、姚清元(2019)。國中教師共備觀議課困境與策略之案例分析。學校行政,121,141-156。
張民杰、賴光真(2019a)。以TDO公開授課提升教師專業發展。師友雙月刊,616,5-16。
張民杰、賴光真(2019b)。從教室內把大門打開:授課教師主導的教學觀察(TDO)。臺灣教育評論月刊,8(7),102-106。
張民杰、賴光真(2020)。校長以公開授課進行教學領導之探討。臺灣教育評論月刊,9(4),64-74。
張酒雄(2000 年 12 月)。教學觀摩。教育大辭書。取自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310010
張新仁(2009)。中小學教師專業學習社群手冊。臺北市:教育部。
張德銳(2017)。教學觀察與回饋三部曲--備課、觀課、議課。師友月刊,597,40-44。
教育部(2009)。教育部補助辦理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實施要點。臺北:同作者。
教育部(2014)。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臺北:同作者。
教育部(2016)。國民中學與國民小學實施校長及教師公開授課參考原則。臺北:同作者。
教育部(2017)。教育部補助辦理教師專業發展實踐方案作業要點。臺北:同作者。
許佳綺(2017)。國民小學教師實施公開授課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教育與學習科技學系,新竹市。
陳政暉(2018)。落實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觀課制度之策略。臺灣教育評論月刊,7(3),155-159。
陳昱靜(2020)。澎湖縣國民小學實施公開授課現況、困境及因應策略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課程與教學碩士在職專班,台南市。
陳嫦娟(2019)。教師專業成長三部曲「說課、觀課、議課」之探究。臺灣教育評論月刊,8(3), 97-100。
鈕文英(2016)。質性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臺北市:雙葉書廊。
黃心瑜(2020)。國小教師專業學習社群推行教師主導教學觀察(TDO)公開授課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教育學系課程與教學碩士在職專班,台中市。
黃心瑜、王金國(2020)。國小教師專業社群推行授課教師主導教學觀察(TDO)公開授課之個案研究。學校行政,129,93-114。
黃永和(2016)。成為二十一世紀的專業教師:合作學習的共同備課、觀課與議課。教育研究月刊,263,4-17。
黃昭勳(2019)。「打開教室,看見專業」—教師公開授課之我見。臺灣教育評論月刊,8(7),107-111。
黃郁倫、鍾啟泉(譯)(2012)。佐藤學著。學習的革命:從教室出發的改變。臺北市:天下雜誌。
黃嘉晧(2020)。國小教師學校組織氣氛、公開授課看法與教學效能之關聯性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大葉大學教育專業發展研究所,彰化縣。
葉佩君(2015)。教師專業發展評鑑與公開觀課之我見。臺灣教育評論月刊,4(1), 191。
劉世雄(2017)。臺灣國中教師對共同備課、公開觀課與集體議課的實施目的、關注內容以及專業成長知覺之研究。當代教育研究季刊,25(2),43-76。
劉世雄(2018)。素養導向的教師共備觀議課。臺北市:五南。
劉世雄(2020)。教師共備觀議課的深度對話。臺北市:五南。
劉世雄(2021),國小教師採合作探究理念進行觀課、議課之個案研究,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17(1),1-29。
劉鎮寧(2016)。我對共備觀議課的省思與圖像建立。臺灣教育評論月刊,5(12),62-65。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臺北市:心理。
蔡麗萍(2019)。宜蘭縣公立國民小學校長公開授課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教育行政與管理學系,花蓮縣。
賴光真、張民杰(2019)。授課教師主導的教學觀察(TDO)與公開授課的分析比較。臺灣教育評論月刊,8(6),73-80。
霍秉坤(2016)。香港共同備課及同儕觀課的實施。教育研究月刊,263,96-113。
謝翠霞(2018)。國民小學校長實施公開授課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教育與學習科技學系,新竹市。
藍偉瑩(2019)。以教師學習共同體為基礎的公開觀議課。師友雙月刊,616,29-34。
顏國樑(2017)。國民中小學教師實施公開授課的做法、困境及因應策略。新竹縣教育研究集刊,17,1-18。
顏國樑(2021)。教師公開授課展現專業素養。載於李安明、謝傳崇、林志成、顏國樑、謝卓君(合著),教育行政新議題(頁161-187)。臺北市:元照。
顏國樑、閔詩紜(2018)。中小學校長實施公開授課的作法、挑戰及前瞻。教育研究月刊,293,73-86。
西文部分
Cajkler, W., & Wood, P. (2016). Adapting ‘lesson study’ to investigate classroom pedagogy in initial teacher education: What student-teachers think. Cambridge Journal of Education, 46(1), 1-18. doi:10.1080/0305764X.2015.1009363
Doppenberg, J. J., den Brok, P. J., & Bakx, A. W. E. A. (2013). Relationships between primary school teachers’ perceived learning outcomes of collaboration, foci and learning activities. Learning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28, 1-8.
Dudley, P. (2014). Lesson study: A handbook. Retrieved from https://www.lessonstudy.co.uk
Kadroon, T., & Inprasitha, M. (2013).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mathematics teachers with lesson study and open approach: The process for changing teachers values about teaching mathematics. Psychology, 4(2), 101-105.
Kaufman, T. E. & Grimm, E. D.(2013). The transparent teacher: Taking charge of your instruction with peer-collected classroom data. San Francisco, CA: John Wiley & Sons, Inc.
Lewis, C., & Hurd, J. (2011). Lesson study step by step: How teacher learning communities improve instruction. Portsmouth: Heinemann.
Lewis, C., Perry, R., & Hurd, J.(2004). A deeper look at lesson study. Educational leadership, Feb., 18-22.
Lincoln, Y. S., & Guba, E. G. (1985). Naturalistic inquiry. Beverly Halls, CA: Sage.
Moonsri, A., & Pattanajak, A. (2013). Lesson planning in primary school using lesson study and open approach. Psychology, 4(12), 1064-1068.
Saito, E., & Atencio, M. (2013). A conceptual discussion of lesson study from a micro-political perspective: Implications for teacher development and pupil learning.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 31, 87-95.
Xu, H. (2015). The development of teacher autonomy in collaborative lesson preparation: A multiple-case study of EFL teachers in China. System, 52, 139-148. https://doi.org/10.1016/j.system.2015.05.007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