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52.14.216.87)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作者(中文):李以歡
作者(外文):Li, Yi-huan
論文名稱(中文):文化為本的澤敖利泰雅語族語教學設計── 以苗栗縣泰安鄉一所小學為例
論文名稱(外文):A Culture-based S’uli Atayal Language Teaching Design: A Case Study on an Elementary School in Taian, Miaoli
指導教授(中文):葉美利
指導教授(外文):Yeh, Mei-li
口試委員(中文):吳靜蘭
傅麗玉
口試委員(外文):Wu, Jing-lan
Fu, Li-Yu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清華大學
系所名稱:臺灣語言研究與教學研究所
學號:210225113
出版年(民國):110
畢業學年度:109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03
中文關鍵詞:澤敖利泰雅語族語教學設計文化為本大安溪流域
外文關鍵詞:S’uli AtayalLanguage Teaching DesignCulture-basedLyung Penux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43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收藏:0
本論文研究苗栗縣泰安鄉南三村部落澤敖利泰雅語傳統生活與語言現象。目的在設計一本以國小一年級學童為研究對象,並探討出符合在地文化之族語教學設計。研究方法中除了檢視公版九階教材是否具備足夠泰雅傳統文化層面外,也透過田調找回泰雅北勢群生活文化脈絡。又以兒童發展理論為基礎,十二年國教核心素養為依據,進而發展出適合富含傳統文化,且符應在地語言文化需求之澤敖利泰雅族族語教學設計。

第一章為緒論,包含前言、研究背景與動機、研究目的與問題、泰安鄉大安溪流域北勢群泰雅族群領域的分布與現況、泰雅語方言別的介紹。第二章為文獻探討與回顧,依據《原住民基本法》看見民族教育的內涵就是要紮根於文化上,並透過皮亞傑「兒童認知語言」為理論支持,發展出苗栗縣泰安鄉一所小學的民族課程內涵。第三章為研究結果,以分析九階教材內容、田野調查的方式蒐集在地文化與方言差異的資料。第四章為教材編輯與教學設計,以泰雅族歲時祭儀的時間為主軸,符應十二年課綱核心素養來編輯一本符合泰雅族生活及在地文化情境之族語教教學設計。第五章為結論與建議,統整性的分析並提出本論文的研究限制、未來研究方向,以及對族語相關政策的建議。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raditional life and dialectal variation of S'uli Atayal in Nansan villages of Taian, Miaoli with an aim to produce a textbook full of local culture contents and suitable for the first grade students of elementary school. In the study, the researcher not only examines whether the 9-Level Textbooks adequately present Atayal traditional culture but also trace the cultural context of Atayal Mpaynux Tribe via fieldwork. This study develops a Suli Atayal language textbook full of traditional and local culture on the basis of child development theory, with the background of core competencies of 12-year compulsory education.

The first chapter includes preface, study background and motive, research purpose and main theme, focusing on the distribution and current situation of Lyung Penux of Atayal group in Tai'an township, other introductions to Atayal dialects. Through the literature review in Chapter 2, we realize that a textbook suitable for experimental education should take its root in culture and children’s cognitive development. In the third chapter, the researcher designs a textbook for Atayal language learning that matches Atayal lifestyle and local culture according to the Atayal ritual timeline after the analysis of 9-Level Textbooks, fieldwork, with the elderly for material-collecting and information on differences in local culture and dialects. The fourth chapter reports the elements and teaching design of the resultant textbook that is for suitable fore first grader to learn language under cultural contexts, meeting the requirment of the new Twelve-year Curriculum. Chapter 5 concludes the study, reports the limitation, and puts forth suggestions for further studies and policy making.
致謝辭 i
摘要 ii
Abstract iii
目錄 iv
表目錄 vi
圖目錄 v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前言 1
第二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3
第三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4
第四節 研究方法 5
第二章 文獻探討回顧 10
第一節 民族教育 10
第二節 兒童語言發展 12
第三節 文化認同與在地文化連結 14
第四節 探討原住民族語言調查研究 14
第三章 研究結果 16
第一節 公版九階教材分析 16
第二節 大安溪流域泰安鄉南三村四部落方言差語料分析 20
第三節 在地化教材的編輯與課程實施 22
第四章 教材編輯與教學設計 25
第一節 歲時祭儀 25
第二節 教材編輯與教學設計理念 26
第三節 教學設計 31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35
第一節 結論 35
第二節 建議 36
參考文獻 38
中文文獻 38
英文文獻 39
附錄一 40
十二年國教核心素養導向─語文領域-本土語文 40
(原住民族語文) 40
附錄二 43
學習手冊 43
附錄三 66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語文領域─本土語文(原住民族語文)澤敖利泰雅語素養導向教學設計 66
附錄四 73
主題一教學成果示例 73
附錄五 77
教師手冊 77
中文文獻
王梅霞(2006/12)。泰雅族。三民書局。
伍麗華(2015)。“把根扎深,把夢做大”:一所台灣村小的扎根教育。中小學管理。10卷,18-20。
吳淑惠(2006)。原住民學童族語教育與文化認同之研究─以銅門國小實施族語教學現況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
李瑛(1999a)。北美原住民教育發展的新趨勢─以文化特性為基礎的教育。花蓮師範學院多元文化教育研究所:原住民課程發展與教學策略研討會論文集,71-91。
李碧霞(2006)。語文教學。國家教育研究院。
周永珍(2007/08)。原住民族小學民族教育課程實施之個案研究。高等教育期刊。3卷1期,87-108。
原住民族委員會(2005)。原住民族語言調查研究三年實施計畫:16族綜合比較報告. 第1-3期報告摘要彙編,新北市。
孫大川(1999)。從歷史發展的觀點探討「原住民教育」。原住民文化與教育通訊,創刊號,2-4。
泰安鄉志編撰委員會(2008)。苗栗縣泰安鄉志 上冊。苗栗縣泰安鄉公所。
高義展、沈縟淯、張芳慈、徐千惠、林璟玲、林美雲、賴佳菁、王秀美、魏渭堂、余毓琦、張蘭畹、簡志娟(2014)。兒童發展與輔導 三版。華格那企業有限公司。
國立政治大學原住民族研究中心(2018)。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原住民族語S’uli Tayan澤敖利泰雅語九階教材。教育部原住民族委員會。
張茂英(2012)。兒童發展。志光數位學院。
教育部發布令(2018)。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語文領域-本土語文(原 住民族語文)。取自:國家教育研究院網站https://www.naer.edu.tw/PageDoc/Detail?fid=20&id=3。
梁奕萱(2016)。賽德克文化為本的詞彙語意與教學研究:認知語言學的觀點(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台灣語言研究與教學研究所。
郭洪紀(1997)。文化民族主義。台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陳枝烈(2013/12/01)。政大研討會論文_原住民族教育實驗學校發展現況。台灣原住民族研究季刊。6卷4期,147-168。
傅麗玉(2017/09/10)。台灣原創動畫《吉娃斯愛科學 Go Go Giwas》。取自EngineTV 原金動畫網: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oIjon1-snw
湯仁燕(2002/12/31)。臺灣原住民的文化認同與學校教育重建。教育研究集刊。48卷4期,75-101。
黃千容、賴世杰(2017/1/14)。博屋瑪實驗小學課程融入原民文化元素。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346819
黃美金(2009)。台灣原住民族語教學之回顧與展望。清雲學報,29(4),139-166。
楊國樞(2001)。人類發展─兒童心理學。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溫世頌(1987)。教育心理學。三民書局。
英文文獻
Li, Paul Jen-kuei. 1980. The phonological rules of Atayal dialects. BIHP 51.2:349-405.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