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18.119.29.70)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作者(中文):林森豪
作者(外文):Lin, Sen-Hao
論文名稱(中文):臺灣中小學資訊教育發展之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Study on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ducation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in Taiwan
指導教授(中文):王子華
指導教授(外文):Wang, Tzu-Hua
口試委員(中文):邱富源
王嘉瑜
口試委員(外文):Qiu, fu-yuan
Wang, Jia-Yu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清華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與學習科技學系
學號:210224552
出版年(民國):107
畢業學年度:106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97
中文關鍵詞:資訊教育中小學資訊教育資訊科技融入教學
外文關鍵詞:information educationinformation education for primary and secondary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to instruction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91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50
  • 收藏收藏:0
本研究旨在瞭解臺灣中小學資訊教育發展,藉以探討其脈絡。主要研究目的有:一、探討臺灣中小學資訊教育發展脈絡與現況。二、分析臺灣中小學教育現場實施資訊科技融入教學與現況。本研究主要發現詳述如下:
一、臺灣中小學資訊教育發展脈絡與現況
(一)在硬體設備方面:1、硬體提到有電腦、單槍投影機、電子白板、攝影機等。2、網際網路發展從原先以撥接方式連接TANet,再以點對點的寬頻網路加上無線網路,最後提升至「TANet 新世代骨幹網路」。3、環境建置上從電腦教室到一般教室及多功能 e 化數位/專科教室。
(二)在數位內容方面:實際提及數位內容、數位內容產生機制及數位內容分類標準,共三類別。大多數的政策著重在數位內容產生的機制,成立專責機構,並運用數位內容系統平台,定義數位內容分類標準。
(三)在師資培訓方面:有培訓的時間點、培訓方式、培訓內容及行政措施,共四類別。培訓時間點分為在職及職前。培訓方式重視實用性。培訓內容分為資訊技術和資訊融入教學。行政措施包括分級培訓、遴聘教師、抵免學分、自我檢核、規劃課程、獎勵措施。
二、臺灣中小學教育現場資訊教育實施資訊科技融入教學與現況
(一)臺灣地區 2010年至 2017年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相關學位論文無明顯成長趨勢。
(二)研究方法以準實驗研究法最多,行動研究法次之。
(三)研究對象以學生居多,且集中在國小高年級生。
(四)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之科目,文科、理科篇數差異不大。
(五)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之環境,以一般教室實施篇數最多。
(六)資訊設備的運用以硬體居多,網際網路次之。
(七)臺灣地區 2010年至 2017年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相關學位論文之學生學習成效皆
有正向發展;研究建議方面在對資訊設備、對教師、對教育機構都有所論及。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context of majo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ducation policies for primary and secondary in Taiwan by analyzing them. In this study, qualitative content analysis with literature review historical orientation is used.
The major research results are shown as follows:
First, the statement of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ducation policies includes: (1)Hardware: computers, projectors, SMART board, and digital cameras.(2)Internet development: starting from dial-up TANet access, and then point-to-point broadband and wireless network coupled with high-speed access, and finally to the "TANet new generation backbone network."(3) Facility development: computer classrooms, common classrooms with information technology devices, and Multi-functional digital specialized classrooms.
Second, about the digital content, three categories are proposed, namely, the actual mention of teaching resources, digital content generation mechanism, and digital content classification standard. Most of the policies focus on digital content generation mechanism, set up a dedicated agency, and digital content platform, the definition of digital content classification standards.
Third, about teacher training, there are four categories, namely, training time, training methods, training subjects and administrative measures. Training time is divided into-service and pre. Emphasis on practical training methods. Training subjects is divided into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information intergration into instruction. Administrative measures include grading training and teachers hiring, transfer credit, self-checklist, planning programs, incentive measures.
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Related Degrees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Information Education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Education in Taiwan:
1. From 2010 to 2017,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increasing number of theses on IT in teaching in Taiwan.
2. Methods of research were mostly quasi-experimental research, and secondarily action research.
3. Objects of research were largely students, and particularly seniors of elementary schools.
4.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to instruction of teaching subjects, little difference in the number of arts stream and sciences stream.
5.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to instruction of teaching environment, general classroom were mostly.
6. Application of IT equipment was mainly hardware, and secondarily internet, and showed growing diversity year by year.
7. Suggestions of research were offered on three aspects: educators, educational institutes and future researchers.
目錄 i
表目錄 iii
圖目錄 v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3
第三節 研究問題 3
第四節 名詞釋義 4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7
第一節 臺灣資訊教育政策發展 7
第二節 中小學教育現場資訊教育實施現況 16
第三節 臺灣中小學資訊融入教學相關研究分析 17
第三章 研究方法 21
第一節 研究架構 21
第二節 研究方法 22
第三節 資料蒐集與分析 24
第四節 研究資料的信效度 33
第四章 資料分析與討論 35
第一節 資訊教育發展脈絡 35
第二節 臺灣中小學教育現場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相關學位論文之基本資料 60
第三節 臺灣中小學教育現場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相關學位論文之學習成效與建議 77
第五節 結論與建議 82
第一節 結論 82
第二節 建議 86
參考文獻 89
一、中文部分 89
附錄 93
附錄一 臺灣地區2010-2017 年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相關學位論文彙整表 93
一、書籍
王文科、王智弘 (2009)。教育研究法。臺北市:五南。
吳明清(1991)。教育研究—基本觀念與方法之分析。臺北市:五南。
吳鐵雄 (2009)。我國資訊教育發展。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吳鐵雄 (2011)。我國中小學資訊教育發展。我國教育百年回顧與展望,293-308。國家教育研究院。
陳伯璋(1990)。教育研究方法的新取向-質的研究方法(增訂版)。臺北市: 南宏圖書有限公司。
黃光雄、簡茂發 (2000)。教育研究法。臺北市:師大書苑
歐用生 (1989)。質的研究。臺北:師大書苑。
歐用生 (1991)。「內容分析法」。載於黃光雄、簡茂發主編,教育研究法,229-254。台北市:師大書苑。
蔡今中(2008)。2008 數位學習白皮書。臺北市: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蔡清田(2000)。教育行動研究。臺北市:五南。
魏立欣(2004)。教育科技融入教學。臺北市:高等出版社。


二、論文與期刊
王全世(2000)。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之意義與內涵。資訊與教育,86,23-31。
王曉璿(1999):資訊科技融入各科教學探究。菁莪,10(4),18-24。
白婉菁 (2012)。資訊融入教學應用於海洋保育課程之成效─以國小五年級為例。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未出版,臺北市。
李明燕 (2011)。互動式電子白板融入國小數學教學之研究─以四年級整數四則運算教學為例。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未出版,新竹市。
李飛龍(2008)。2000-2006 年台灣地區有關數位學習碩士論文之內容分析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未出版,高雄市。
李茂尚 (2013)。不同世代國小教師對電子白板使用滿意度與教學效能之研究。樹德科技大學。未出版,高雄市。
吳怡君 (2010)。小筆電融入國小五年級英語科教學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未出版,臺北市。
吳貞儀 (2012)。高雄市國民小學資訊教育課程實施現況之調查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未出版,高雄市。
林三本 (2014)。資訊科技融入對國小五年級學童面積教學成效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未出版,臺北市。
林以忠 (2010)。南投縣國民小學資訊教育實施現況調查研究。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未出版,臺中市。
何榮桂(1998)。從教育部之資訊教育推廣策略看未來中小學資訊教育的願景。資訊與教育,68,2-13。
何榮桂(2001)。從九年一貫新課程規劃看我國資訊教育的未來發展。資訊與教育雜誌,85,5-14。
翁湘盈 (2010)。引導式資訊融入教學運用於國小中年級學童數學謎題之研究。國立台南大學。未出版,臺南市。
許榮盛 (2010)。互動式電子白板結合e-book之教學成效探討-以國小五年級英語教學為例。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未出版,雲林縣。
張月玲 (2016)。互動式電子白板融入國語文教學之研究─以臺北市某國小五年級為例。德明財經科技大學。未出版,臺北市。
張國恩(1999)。資訊融入各科教學之內涵與實施。資訊與教育,72, 2-9。
張國恩,(2002) 。從學習科技的發展看資訊融入教學的內涵。北縣教育,41,16-25。
張琬翔 (2007)。 我國資訊教育之沿革。網路社會學通訊期,61。
張臺隆 (2010)。我國資訊教育形成與實踐之批判論述分析。學校與行政雙月刊,69,186-207。
張臺隆 (2011)。我國資訊教育政策推動對中小學教師心理衝擊之研究_紮根理論取向。學校與行政雙月刊,72,149-173。
張臺隆 (2012)。臺灣資訊教育政策分析架構之探究。我國資訊教育形成與實踐之批判論述分析。學校與行政雙月刊,81,173-194。
陳佑維 (2011)。國民小學教師運用資訊科技融入健康教育教學之研究-以南投縣為例。亞洲大學。未出版,臺中市。
陳芳哲、簡志成整理(2009)。資訊教育發展。資訊社會研究,17, 53-126。
陳映伶 (2002)。臺北市國民小學資訊教育政策執行策略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
陳偉文、高琡媄 (1997)。資訊教育發展現況初探。研習資訊,4(24),125-134。
馮瑞(2012)。我國2007~2011 年數位學習相關研究所碩士論文研究議題與趨勢之內容分析。佛光大學學習與數位科技學系碩士班。未出版,宜蘭市。
楊家興(2001)。網路教學在九年一貫課程下的應用。臺灣教育,607期,2~9。
鍾珮君 (2014)。從課程計畫檢視國小資訊教育實施現況-以新北市101學年度為例。佛光大學。未出版,宜蘭市。
蕭如心 (2013)。以科技接受模式探討國小教師互動式電子白板使用行為: 以國立臺北教育大學附設實驗國民小學為例。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未出版,臺北市。
蕭英勵(2010)。中小學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研究趨勢與發展--以臺灣地區2001~2009年學位論文為例。臺南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系博士班。未出版,臺南市。
韓善民(2001)。我國資訊教育發展現況與展望。資訊與教育,81,7-12。
饒桂香 (2002)。音樂科網路學習社群之實證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未出版,臺北市。

三、網路資料
中國教育部(2012)。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 年)。2018 年4 月20 日取自http://www.edu.cn/html/info/10plan/ghfb.shtml。
全國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簡介。2018 年5 月1 日取自http://ndltd.ncl.edu.tw/cgi-bin/gs32/gsweb.cgi/login?o=dwebmge。
香港教育局(2015)。第四個資訊科技教育策略。2018 年4 月20 日取自http://ite4.fwg.hk:8080/ite4/Chin/content/index.html。
國家教育研究院(2015)。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科技領域課程綱要草案。2018 年4 月20 日取自https://www.naer.edu.tw/ezfiles/0/1000/attach/92/pta_10229_131308_94274.pdf。
教育部(1997)。資訊教育基礎建設計劃。2018 年4 月20 日取自
http://www.networklab.csie.ncu.edu.tw/moeplan/network_3.htm。
教育部 (2001) 。中小學資訊教育總藍圖。2018 年4 月20 日取自
http://www.edu.tw/userfiles/guideline(9006).pdf。
教育部(2008)。中小學資訊教育白皮書。2018 年4 月20 日取自
http://www.edu.tw/userfiles/url/20120920154137/97.08 教育部中小學資訊教育白皮書.pdf。
教育部(2009)。建置中小學優質化均等數位教育。2018 年4 月20 日取自
http://140.111.34.54/files/list/B0039/%E9%99%84%E4%BB%B6-14%E5%BB%BA%E7%BD%AE%E4%B8%AD%E5%B0%8F%E5%AD%B8%E5%84%AA%E8%B3%AA%E5%8C%96%E5%9D%87%E7%AD%89%E6%95%B8%E4%BD%8D%E6%95%99%E8%82%B2.pdf。
教育部(2012)。教育部數位學習白皮書(草案)。2018 年4 月20 日取自
http://post.boe.ttct.edu.tw/upload/eduopen/showboard/boe10/1302141757_%E6%95%99%E8%82%B2%E9%83%A8%E6%95%B8%E4%BD%8D%E5%AD%B8%E7%BF%92%E7%99%BD%E7%9A%AE%E6%9B%B8(%E8%8D%89%E6%A1%88)2012-2016.pdf。
教育部(2016)。資訊教育總藍圖。2018 年4 月20 日取自
http://ws.moe.edu.tw/001/Upload/3/relfile/6315/46563/65ebb64a-683c-4f7a-bcf0-325113ddb436.pdf。
Ministry of Education (MOE), Singapore. (2015). The fourth Masterplan for ICT in Education (mp4).
Korea Education and Research Information Service(KERIS). (2014). White Paper on ICT in Education Korea 2014.
Office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OET). (2016). National Education Technology Plan.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