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18.226.186.225)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作者(中文):魏圓圓
作者(外文):Wei, Yuan-Yuan
論文名稱(中文):陳伯義作品中的地方認同 ―以《紅毛港遷村實錄―家》為例
論文名稱(外文):The Place Identity of Po-I Chen's Works -"Home:Records of the Hongmaogang Village Relocation" as An Example
指導教授(中文):張晴文
指導教授(外文):Chang, Ching-Wen
口試委員(中文):高榮禧
高實珩
口試委員(外文):Kao, Jung-Hsi
Kao, Shih-Heng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清華大學
系所名稱:藝術與設計學系所
學號:210224407
出版年(民國):106
畢業學年度:105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95
中文關鍵詞:紀實攝影地方認同陳伯義紅毛港
外文關鍵詞:Documentary photographyplace identityPo-I Chenthe Hongmaogang Village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305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33
  • 收藏收藏:0
摘要

人文主義地理學(humanistic geography)主要關注人與土地、自然的互動關係,也探討「地方」(place)的概念並進一步探究「地方認同」(place identity)。「地方認同」指人們對特定地方有情感與記憶上的連結,在經過賦予意義化的過程,並親身投入到當地生活文化,延伸出歸屬感,逐漸累積自身對此地方的認同感。
本論文以台灣當代藝術家陳伯義的作品《紅毛港遷村實錄―家》(2006~2008)作為對象,採取文獻分析法及深度訪談法,進一步探究地方認同與其創作當中之關聯。本論文內探討了認同相關文獻、地方與認同、地方認同等,接著探究關於高雄紅毛港遷村一事之背景,最後根據本論文的敘述梳理出陳伯義《紅毛港遷村實錄―家》一作,發現當中有著藝術家本人關懷事件的取角觀點、居民於當地生活的地方認同,以及觀者於觀看時產生的認同意識,體認到「地方認同」的心理機制,藉由同樣的情感回憶投射,人們能從中挖掘出相似的生命經驗,建構起各自的自我認同與地方認同,回饋到關心台灣本島的發展與在地認同。









關鍵字:紀實攝影、地方認同、陳伯義、紅毛港
Abstract

Humanistic geography focuse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ity, land and nature, exploring the concept of "place" and furthermore, "place identity ". "Place identity " comes from the sense of belonging which accumulated by place identities through the process of giving its meaning from the emotion and memory toward a specific place by living the local culture life personally.
In this thesis, we will discus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lace identity and Po-I Chen's “Home: Records of the Hongmaogang Village Relocation (2006 ~ 2008)”, talking over relevant literature, place and identity, and place identity, etc., analyzing the background of Kaohsiung HongmaogangRelocation.
This work reveals the artist's own concern toward the recognition and the affection toward the place, the residents' local identity toward their local life, and the reader’s conscious of recognition. We can then realize the psychological mechanism of "place identity". By digging out similar life experience from the same projection of emotional memory, people can construct their own self-identity and place identity, and then extend to the development and place identity of the island of Taiwan.















Keywords:Documentary photography, place identity, Po-I Chen, the Hongmaogang Village
目錄
摘要 i
Abstract ii
圖目錄 v
第一章緒論 1
第一節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關於藝術家 3
第三節研究方法 4
第四節研究範圍與限制 5
第五節名詞解釋 7
第二章文獻探討 8
第一節認同 8
一、身分與自我 8
二、集體認同 10
三、認同政治 10
第二節關於地方認同 11
一、何謂地方 11
二、地方認同 16
三、地方認同與自我認同 18
第三節家屋 19
第四節高雄紅毛港遷村 23
第三章《紅毛港遷村實錄―家》的創作手法與其內在意涵 25
第一節關於《紅毛港遷村實錄―家》 25
第二節《紅毛港遷村實錄―家》之拍攝技法 34
第三節紀實攝影 40
第四節物件劇場的呈現 44
第五節空間中之記憶與日常之物 46
第四章《紅毛港遷村實錄―家》當中的地方認同 49
第五章結論 60
參考書目 63
附錄 54
參考書目

Gaston Bachelard,《空間詩學》,(龔卓軍、王靜慧譯),台北:張老師文化,2006。
Robert C. Bogdan,Sari KnoppBiklen,《質性教育研究:理論與方法》(黃光雄主譯),嘉義:濤石,2014。
Mike Crang,《文化地理學》(王志弘、余佳玲、方淑惠譯),台北:巨流,2003。
Tim Cresswell,《地方:記憶、想像與認同》,(王志弘、徐苔玲譯),台北:群學,2006。
Ben Highmore,《日常生活與文化理論導論》(王志弘譯),北京:商務,2008。
Clare Cooper Marcus,《家屋,自我的一面鏡子》(徐詩思譯),台北:張老師文化,2010。
A. Mucchielli,《群體心態》(張龍雄譯),台北:遠流,1989。
Arthur Rothstein,《紀實攝影》(李文吉譯),台北:遠流,2004。
Shu-Mei Shih,《視覺與認同:跨太平洋華語語系表述.呈現》(楊華慶譯),台北:聯經,2013。
Chris Shilling,《身體與社會理論(第二版)》(李康譯),北京:北京大學,2010。
Yi-Fu Tuan, Space and place : the perspective of experience, Minneapolis, MN :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c2008.
Kathryn Woodward,《認同與差異》(林文琪譯),台北:韋伯文化,2006。
伍雪苹,〈三峽、鶯歌及北大特區的地方認同〉,台北:國立台北大學社會學系論文,2011。
吳明清,《教育研究-基本觀念與方法之分析》,台北:五南,2010。
李昱宏,〈台灣紀實攝影的傳承與變貌:紀實攝影到底說了什麼?〉,藝術家雜誌,2010/05:234-241。
林火旺,〈公民身分:認同和差異〉,《多元主義》,(台北:1998.03):379-409。
林季嫻,《台灣人地關係初探》,台北:前衛出版,2007。
徐主驊,〈從地景觀點探討萬巒居民的地方認同〉,桃園: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
張美陵,〈台灣紀實攝影的傳承與變貌:台灣「紀實攝影」考〉,藝術家雜誌,2010.05:228-233。
張晴文,〈陳伯義:你必須要在現場〉,藝術家雜誌,2014.05:246-253。
張靄珠,〈意識、身體與物件之間的私密絮語:理查佛曼的失衡弔詭劇場美學〉,《中外文學》,29:12(台北,2001.5),85-107。
陳乃琦,〈臺灣當代廢墟攝影影像之表現意涵研究〉,台中:國立台中教育大學美術學系碩士論文,2013。
陳伯義,〈遺留〉,藝術觀點,2011.10:158-159。
陳湘汶,〈失憶的歷史竹籬笆日記──成大雲平櫥窗「陳伯義攝影展」〉,藝術家雜誌,2011.01:413。
陳湘汶,〈陳伯義「紅毛港遷村實錄:家」──走入廢墟群找失落的名字〉,藝外,2014.02:102-103。
陳寬育,〈保留通往現實世界的路徑:陳伯義的記憶之窗〉,藝術家雜誌,2010.05:274-277。
游美惠,〈身分認同與認同政治〉,《性別平等教育季刊》,31(台北,2005.05):58-61。
廖本全、李承嘉,〈「存在空間」的詮釋:傳統空間規劃的一個省察〉,《台灣土地研究》,6(台北,2003.05):83-104。
廖新田,〈厝、鏡觀與認同建構〉,《國立歷史博物館館刊》,13.6(台北,2003.06):49-55。
趙毅衡,《反諷時代:形式論與文化批評》,上海市:復旦大學,2011。
賴依欣,〈陳伯義:莫拉克Morakot〉,今藝術,2013.03:165。
簡正怡,〈失落邊界:陳伯義的廢墟攝影〉,藝術收藏+設計,2012/05:122-125。
魏光莒,〈由地方的構成反思現代空間:一種現象學地理學的解讀〉,《環境與藝術學刊》,10(台北,2011.06):107-129。
網路文獻
王士源,〈被國家發展遷走的家紅毛港遷村實錄【第13屆台新藝術獎系列報導】〉,http://artemperor.tw/focus/1022/0,於2016年4月5日檢索。
王振宇陳穎彥伍心瑜韓忠翰鄒猶新,《紅毛港 家變》,https://www.youtube.com/watch?v=0EBqEvx4SL,於2016年4月5日檢索。
台灣當代藝術資料庫,〈陳伯義〉,http://archive.avat-art.org/mediawiki/index.php/%E9%99%B3%E4%BC%AF%E7%BE%A9#.E4.BD.9C.E5.93.81.E5.90.8D.E7.A8.B1.EF.BC.9A.E7.AA.97.E6.99.AF, 於2015年07月15日檢索。
紅毛港文化園區,〈關於紅毛港〉,〈紅毛港緣由〉,http://hongmaogang.khcc.gov.tw/home02.aspx?ID=$1000&IDK=2&EXEC=D&DATA=1006,於2016年4月5日檢索。
紅毛港文化園區,〈關於紅毛港〉,〈歷史緣起〉,http://hongmaogang.khcc.gov.tw/home02.aspx?ID=$1103&IDK=2&EXEC=D&DATA=1077,於2016年4月5日檢索。
紅毛港遷村․紀實,緣起,http://red.kcg.gov.tw/move_help.asp,於2016年4月5日檢索。
高雄紅毛港,〈歷史緣起〉,http://w9.khcc.gov.tw/tribe/,於2016年4月5日檢索。
錢怡安,〈「One piece room」陳伯義個展〉,http://www.vopmagazine.com/onepieceroom/,於2016年4月5日檢索。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