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3.147.84.255)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作者(中文):彭進律
作者(外文):Peng, Chin-Lu
論文名稱(中文):從社區關懷行動探討社區參與對社區意識的影響 ─以竹南塭內社區為例
論文名稱(外文):Exploring how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affects the sense of community from the actions of community care: A Case Study of Wennei Community in ZhuNan
指導教授(中文):丁志堅
指導教授(外文):Ding, Tsu-Jen
口試委員(中文):郭大玄
陳鸞鳳
口試委員(外文):Guo, Da-Xuan
Chen, Luan-Feng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清華大學
系所名稱:環境與文化資源學系所
學號:210224307
出版年(民國):106
畢業學年度:105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22
中文關鍵詞:社區意識社區參與社區關懷服務
外文關鍵詞:sense of communitycommunity participationcommunity care services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505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28
  • 收藏收藏:0
許多研究指出凝聚社區意識是社區營造成功的關鍵,同時社區提供關懷服務更是凝聚社區意識的主要方式,過去的研究多探討社區關懷服務的功能面,較少從居民參與社區關懷服務的程度與方式如何影響其社區意識的面向來分析。
為論證此一命題,本研究採取田野實驗的方法,利用「鄰里凝聚力量表」收集77名塭內社區居民參與關懷服務的前後測數據,分析社區意識的改變,並以參與觀察及深度訪談方法,進行實證資料的質性分析。
研究結果顯示(1)居民參與社區關懷行動會提升其社區意識;(2)居民主動參與社區關懷行動的頻率是提升社區意識的主因;(3)既有參與社區事務的居民,會因為社區關懷活動增加其工作量,導致其社區意識無明顯提升;(4)利他與互惠是凝聚社區意識的具體機制。
Many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cohesion in the sense of community is the key element to community building. The care services the community provides is the primary means of promoting the sense of community. Previous studies have focused on the functional aspects of actions in care services, and lack an analysis of how the extent and manner of residents’ participation in community care services affect their sense of community.
This study adopts the field experiment method and uses the "Neighborhood Cohesion Instrument" to measure the change of the sense of community from 77 residents before and after participating in the project of care services in Wennei. Also, further use the method of participant observation and in-depth interviews to conduct a qualitative analysis.
The results show that (1)Residents' participation in the actions of community care services will enhance their sense of community. (2)The frequency of active participation of residentsin the actions of community care services is the main reason to strengthen the sense of community. (3)Residents who have participated in community affairs will increase their workload because of community care activities, resulting in no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in their sense of community. (4)Altruism and Reciprocity are essenti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ense of community cohesion.
目錄
中文摘要 I
Abstract II
目錄 III
表目錄 V
圖目錄 V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緣起與問題陳述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3
第三節 研究內容 4
第四節 研究概念釐清 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8
第一節 社區營造─營造發展共識 8
第二節 社區意識 20
第三節 社區參與與社區關懷 33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方法 45
第一節 研究架構與假設 45
第二節 研究實作與執行步驟 50
第四章 實證研究結果分析 57
第一節 問卷信效度 57
第二節 樣本結構與各研究變項之描述性分析 60
第三節 社區照顧關懷據點活動參與者之前後測檢定 64
第四節 背景層面與參與層面變項對社區意識前後差異影響 66
第五章 實證結果的質性描述 73
第一節 社區意識凝聚的磨合期 73
第二節 社區意識的萌芽期 77
第三節 社區意識的成長期 84
第四節 社區意識的深耕茁壯期 93
第五節 塭內社區意識凝聚歷程之結論 96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103
第一節 結論 103
第二節 建議 106
參考文獻 108


表目錄
表2-1-1.社區營造定義一覽表 9
表2-1-2 國內社區營造的相關研究文獻 14
表2-2-1社區意識定義一覽表 23
表2-2-2社區意識相關研究論述彙整表 26
表2-3-1 Arnstrin(1977)修正之公民參與階梯 37
表2-3-2 塭內社區照顧關懷據點活動分類一覽表 44
表3-2-1 受訪者資料 55
表4-1-1 因素分析結果一覽表 57
表4-1-2 本研究量表信度分析彙整表 59
表4-2-1 活動參與者樣本分析統計表(n=77) 60
表4-2-2 社區意識之描述性分析表(n=77) 62
表4-3-1 參與社區照顧關懷據點前後社區意識指標前後測成對樣本t檢定 64
表4-4-2 參與者背景層面對社區意識前後測差異之變異數分析表 66
表4-4-1參與者參與層面因素對社區意識前後測差異之變異數分析表 69
表4-4-3 不同社區身分及月平均參與次數在社區意識前後測差異平均之變異分析摘要表 70
表6-1-1促使社區意識提升之機制表 104

圖目錄
圖3-1-1 研究架構圖…………………………………………………………. 45
圖3-1-2 研究架構圖2……………………………………………………... 46
圖3-2-1 塭內社區位置圖…………………………………………………… 50
圖3-2-2 研究流程……………….…………………………………………… 52
圖4-4-1 不同社區身分及月平均參與次數對前後測差異平均交互作用圖…71
圖5-5-1 社區意識凝聚歷程圖……………………………………………… 96
圖5-5-2 社區意識凝聚架構圖…………………………………….…………..100

一、中文部分
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2014)。什麼是社區營造?載於落地生根,台灣社區營造的理論與實踐。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出版。
方雅慧、何青蓉(2011)。屏東縣社區組織推動社區營造之現況研究。社區研究學刊,第1卷2期,頁1-44。
王本壯(2014)。公眾參與社區總體營造相關計畫執行之行動研究─以苗栗縣推動社區規劃師運作模式為例。載於落地生根,台灣社區營造的理論與實踐。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出版。
王光旭、鍾瑞萱(2014)。青年學子參與社區營造之研究:以臺南市土溝村為例。台灣社區工作與社區研究學刊,第4卷2期,頁 45-93。
王冠今(2010)。台灣社區老人的社會支持改變,健康狀況改變與社會參與之縱貫性研究。臺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學位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丘昌泰、洪鴻智、陳金貴(2002)。建立市民導向的社區參與制度:北市經驗之評析。 行政暨政策學報,35,頁1-44。
朱盈蒨、汪文政(2010)。社區意識與節慶文化活動認同之研究-以澎湖乞龜活動爲例. 島嶼觀光研究,,第3卷1期,頁125-144。
江亮演(1990)。快樂老人的社會參與。台灣省政府社會處叢書,頁13-249。
吳月招(2003)。公私部門協力參與社區總體營造之研究-以九二一重建區為例。東海大學公共事務學系碩士論文。
吳汪易(2000)。社會福利社區化中社區居民參與社區福利服務之行為意向研究。
吳肖琪、鄭百惠(2010)。ECFA簽訂後,未來醫療服務走向。財團法人國家研究基金會,國政評論。
吳坤良(1999)。老人的社區參與動機,參與程度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吳姝芳(2009)。社區總體營造對地方發展之影響-以台東縣池上鄉福原,萬安社區為例。臺東大學進修部公共事務碩士學位論文。
吳秋田(2001)。社區居民之社區意識與產業文化活動認同度關係之研究:以白河蓮花節為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
吳淑瓊、莊坤洋(2001)。在地老化: 台灣二十一世紀長期照護的政策方向。臺灣公共衛生雜誌,第20卷3期,頁192-201。
呂寶靜(2012)。臺灣老人社會整合之研究:以社區生活參與為例。人文與社會科學簡訊,第13卷2期,頁90-96。
宋念謙(1997)。都市居民社區意識與景觀管理維護態度關係之研究-以台中市黎明社區為例。東海大學景觀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丁讚(2014)。社區營造與公民社會。載於落地生根,台灣社區營造的理論與實踐。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出版。
李永展(2014)。社區組織運作。載於落地生根,台灣社區營造的理論與實踐。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出版。
李秀玲(2006)。社區意識與社區休閒活動參與關係之研究-以台中市Q社區為例。靜宜大學觀光事業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李俊豪(2008)。鄰里凝聚力量表在台灣鄉村之適用性。公共事務評論,第9卷2期,頁56-86。
李俊豪(2010)。台灣居民之社區意識─系統模式之分析。都市與計畫,第37卷2期,頁209-231。
李聲吼(2006)。我國社區發展工作的轉型與特色。台閩地區95年度推展社區發展工作績效評鑑報告,頁159-163。
沈長在(1999)。社區總體營造政策理念在成人學習上的蘊義。中正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卓春英、鄭淑琪(2010)。高雄市社區照顧關懷據點老人參與服務現況-以社會品質觀點。社會發展研究學刊,7期,頁29-57。
周海娟(2005)。老人福利政策與社會資本建構。社區發展季刊,110,頁205-215。
林志成(1998)。社區總體營造的省思。社教資料雜誌。
林振春(1996)。社區總體營造與文化發展。
林珠茹(2002)。老人社區參與和生命意義之相關因素探討。國立台北護理學院護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暉月(2001)。居民的社區意識與社區公共事務參與態度及方式關係之研究—以台南市為例。高雄: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
林瑞欽(1994)。社區意識的概念,測量與提振策略。新台灣社會發展學術叢書社區篇,台北: 允晨。頁13-41
施教裕(1997)。社區參與的理論與實務。社會福利,129,頁2-8。
柯惇貿(1999)。社區居民對社區總體營造的認知與態度。逢甲大學建築及都市計劃未出版碩士論文。臺中市。
洪玉芳(2007)。都市河岸空間設施用後評估之研究─以彰化市南郭坑溪為例。逢甲大學都市計畫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洪健晃(2014)。社區照顧關懷據點服務使用者滿意度與主觀生活品質之研究─以南投縣為例。朝陽科技大學社會工作系學位論文,未出版,台中。
徐偉傑(2003)。全球在地化:理解全球化的一條路徑。思與言:人文與社會科學雜誌。全球化與臺灣社會。
徐震(1994)。社區與社區發展。正中書局,流傳文化,墨文堂文化。
徐震(1995)。論社區意識與社區發展。社會建設,頁4-12。
翁政凱(2004)。社區意識多準則評估模型之建構與應用─以九二一震災建區社區總體營造計畫執行方案為例。朝陽科技大學建築及都市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高家常、林沛綺、黃惠滿、林祐樺(2013)。參與社區關懷據點之長者身體活動與生活品質關係之探討。護理暨健康照護研究,第9卷2期,頁157-167。
高淑貴、陳秀卿(2008)。由國家十年長期照顧計畫談農委會在地老化措施。農業推廣文彙,頁225-236。
張玉萍(2012)。高齡者社會參與及生活品質關係之研究―以高雄市樂齡學習資源中心為例。國立屏東教育大學社會發展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張其嫻(1993)。台北市示範社區婦女參與社區發展之研究。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張怡(2003)。影響老人社會參與之相關因素探討。社區發展季刊,103,頁225-235。
張政勳(2009)。社區居民之信任與社區參與之相關性研究。暨南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學位論文,未出版,台中。
張凱智、宋秉明(2010)。社區意識與民眾參與關係之研究-以夥伴關係為干擾變數。觀光旅遊研究學刊,第5卷2期,頁51-76。
許鳳娥(2011)。社區意識如何凝聚?以竹田驛園社區營造為例。國立屏東教育大學社會發展學系碩士論文。
郭登聰(2014)。建構高齡友善城市:從活躍老化到在地老化的重要課題─以社區照顧關懷據點為例。輔仁社會研究,頁1-42。
郭瑞坤、王春勝、陳香利(2007)。居民社區培力與社會資本,社區意識關聯性之研究-以高雄市港口社區爲例。公共事務評論,第8卷2期,頁97-129。
郭瑞坤、徐依鈴、張秦瑞、沈逸晴(2013)。社區議題與社區自主性關聯之探討。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第17卷1期,頁1-39。
陳佑淵(2007)。國小退休教師社會參與及生活品質之相關研究。國立中正大學高齡者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陳其南(1996)。終身學習與社區總體營造。社區成人教育研討會,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陳美芬、陳淑雲(2012)。有機村民的社區參與程度及其對幸福感影響之研究。農業推廣文彙學刊,57,頁159-175。
陳重成(2010)。全球化語境下的本土化論述形式:建構多元地方感的彩虹文化。遠景基金會季刊,第11卷4期,頁43-96。
陳香利(2005)。居民社區培力與社會資本, 社區意識關聯性之研究。
陸炤霖(2011)。社區發展之現況與困境-以居民參與及社區意識凝聚為探討。
曾中明(1993)。老年人的社會參與志願服務。社區發展季刊,64,頁94-96。
曾旭正(2014)。從社區發展到社區營造。載於落地生根,台灣社區營造的理論與實踐。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出版。
曾秀米(2005)。社區營造員推動社區總體營造對實施成效影響之研究。南華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論文。
游正民(2009)。社區志工參與動機與社區意識對持續服務影響之研究-以霧峰鄉社區志工為例。朝陽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系碩士論文。
黃世輝、宮崎清(1996)。從日本看台灣社區總體營造的發展與方法。人心之華。南投,台灣省手工業研究所。
黃武忠(2001)。社區總體營造之理念與實務。台北:行政院勞委會職訓局。
黃國彥、詹火生(1994)。銀髮族之社會資源。嘉義:國立嘉義師範學院編印。
黃富順(2004)。高齡學習。台北:五南。
黃源協、劉素珍(2009)。社會資本對台灣社區發展之政策意涵。行政暨政策學報,台北:台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頁155-192。
黃源協、蕭文高、劉素珍(2007)。社區意識及其影響因素之探索性研究。社會政策與社會學工作學刊,第11卷2期,頁1-33。
楊智安(2004)。國姓鄉居民對社區營造永續發展態度之研究。
葉明理、羅千琦、張歆祐(2011)。宜蘭縣退休中老年人社區參與歷程分析。旅遊健康學刊,第10卷1期,頁43-59。
劉弘煌(2011)。我國國民的社區意識與鄰里關懷及互動之研究。民生叢論,第5期,頁 1-41。
蔡吉源。(1995)。論台灣地區社會資本,社區意識與社區社會之重建。台灣經濟,228期,頁1-12。
蔡宏進(1985)。社區原理。台北:三民書局。
蔡宏進(2006)。社會組織原理。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衛生福利部(2013)。社區發展工作綱要。上網日期:2016/03/05。檢自:http://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D0050077
鄭政宗、羅智名、李金佩(2013)。社區居民對社區培力,社區意識與休閒活動參與之研究。農業推廣文彙,頁201-213。
賴兩陽(2004)。全球化,在地化與社區工作。社區發展季刊,107期,頁120-131。
戴志璁、張美瑤(2012)。社區意識,社區參與對福利社區化滿意之研究。數據分析, 第7卷5期,頁33-54。
羅千琦(2005)。老人的社區參與歷程。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護理研究所。
羅紹松、李沛溱、林玉梅. (2011)。社區營造,觀光與永續發展之探討─以新竹鄉為例。中華科技大學學報,頁169-186。
二、英文部分
Arnstein, S. R. (1969). A ladder of citizen participation.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Institute of planners, 35(4), 216-224.
Arnstein, S. R. (1977). Technology assessment: Opportunities and obstacles. IEEE Transactions on Systems, Man, and Cybernetics, 7(8), 571-582.
Bagnall, R. G. (1989). Researching participation in adult education: A case of quantified distor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ifelong Education, 8(3), 251-260.
Bellah, R. N., Madsen, R., Sullivan, W. M., Swidler, A., & Tipton, S. M. (2007). Habits of the heart: Individualism and commitment in American life. Univ of California Press.
Bottorff, J. L., Johnson, J. L. (1990). Concepts of caring and caring as a concept. Advance of nursing science, 13(1), 1-14.
Buckner, J. C. (1988). The development of an instrument to measure neighborhood cohesion. American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 16(6), 771-791.
Chaskin, R. J.(2001). Building community capacity. Transaction Publishers.
Chavis, D. M., Hogge, J. H., McMillan, D. W., & Wandersman, A. (1986). Sense of community through Brunswik's lens: A first look.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 14(1), 24-40.
Craig, W. J., Harris, T. M, & Weiner,D. (Eds.).(2002). Community partcipation and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s. CRC Press.
Doolittle, R. J., & MacDonald, D. (1978). Communication and a sense of community in a metropolitan neighborhood: A factor analytic examination. Communication quarterly, 26(3), 2-7.
Francis, J., Giles-Corti, B., Wood, L., & Knuiman, M. (2012). Creating sense of community: The role of public spac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32(4), 401-409.
Glynn, T. J. (1981). Psychological sense of community: Measurement and application. Human Relations, 34(9), 789-818.
Hughey, J. B., & Bardo, J. W. (1984). The structure of community satisfaction in a southeastern American city. The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123(1), 91-99.
Kasarda, j. D., & Janowitz, M. (1974). Community Attachment in mass Society.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 39 (3), 328-339.
Kitchen, P., Williams, A., & Chowhan, J. (2012). Sense of community belonging and health in Canada: A regional analysis. 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 107(1), 103-126.
Kitchin, R. M. (1998). Towards geographies of cyberspace. 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 22(3), 385-406.
Long, D. A., & Perkins, D. D. (2003). 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 of the sense of community index and development of a brief SCI.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 31(3), 279-296.
Mattessich, P., & Monsey, M. (2004). Community Building: What Makes It Work: Wilder Foundation.
McMillan, D. W., & Chavis, D. M.(1986). Sense of community: A definition and theory.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 14(1), pp.6-23.
McNeely, J.(1999). Community building.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 27(6), pp.741-750.
Moscato, G., Novara, C., Hombrados-Mendieta, I., Romano, F., & Lavanco, G. (2014). Cultural identification, perceived discrimination and sense of community as predictors of life satisfaction among foreign partners of intercultural families in Italy and Spain: A transnational stud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Relations, 40, 22-33.
Nasar, J. L., & Julian, D. A. (1995). The psychological sense of community in the neighborhood.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Planning Association, 61(2), 178-184.
Obst, P., Zinkiewicz, L., & Smith, S. G. (2002). Sense of community in science fiction fandom, Part 1-3: Understanding sense of community in an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of interest.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 30(1), 87-133.
Paul, S. (1987).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in development projects. Washington, DC: World Bank.
Puddifoot, J. E. (1996). Some initial considerations in the measurement of community identity.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 24(4), 327-336.
Rubin, H.J., & Rubin, I. S.(2008). Community Organizing and Development.
Sakip, S. R. M., Johari, N., & Salleh, M. N. M. (2012). Sense of community in gated and non-gated residential neighborhoods. Procedia-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50, 818-826.
Sarason, S. B. (1974). The psychological sense of community: Prospects for a community psychology. Oxford,England: Jossey-Bass .
Sheng, Y. K. (1990).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in low-income housing projects: problems and prospects. Community Development Journal, 25(1), 56-65.
Swanson, K.M. (1999). What is known about caring in nursing science-A literary meta-analysis. Handbook of Clinical Nursing Research, 31-60.
Talen, E. (1999). Sense of community and neighbourhood form: An assessment of the social doctrine of new urbanism. Urban studies, 36(8), 1361-1379.
Talò, C., Mannarini, T., & Rochira, A. (2014). Sense of community and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A meta-analytic review. 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 117(1), 1-28.
Theodori, G. L. (2000). Urbanization and Community Attachment in Rural Areas. Society & Natural Resources , 13, pp. 399-420.
Unger, D. G., & Wandersman, A. (1985). The importance of neighbors: The social, cognitive, and affective components of neighboring. American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 13(2), 139-169.
Watson, J. (1985). Nursing-The philosophy and Science of Caring, 2nd ed. Associated University Press, Colorado.
Wilson, G., & Baldassare, M. (1996). Overall" Sense of Community" in a Suburban Region The Effects of Localism, Privacy, and Urbanization. Environment and Behavior, 28(1), 27-43.
Zhang, H., & Lin, S. H. (2012). Sense of Community in Taiwan and its Relationships with the Residential Environment. Procedia-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35, 335-343.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