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3.147.86.74)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作者(中文):鄭欽元
作者(外文):Jeng, Chin-Yuan.
論文名稱(中文):印度籍華語學習者學習華語文及寫作的個案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A Case Study of Indian Student on Mandarin Writing
指導教授(中文):陳鳳如
指導教授(外文):Chen, Feng-Ru
口試委員(中文):楊琇惠
劉宜君
口試委員(外文):Yang, Xiu-Huei
Liu, I-Chun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清華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語文學系所
學號:210224155
出版年(民國):109
畢業學年度:108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67
中文關鍵詞:印度籍華語學習者個案研究華語曼陀羅思考法寫作教學
外文關鍵詞:Case StudyMandarin learners of Indian nationalityMandarinMandala ChartInstruction of Writing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3
  • 點閱點閱:289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63
  • 收藏收藏:0
隨著中國大陸經濟的崛起,帶動全球華語文學習的熱潮,印度籍學習者在華語文學習的需求量亦日益擴增。印度是一個獨特的多語言社會,不同地區的印度人大都使用英文作為主要的語言來進行溝通,所以印度人在華語學習上係以第三種語言(英語)來學習,因此挑戰較多。此外,截至目前為止,為印度籍學習者編輯的華語文教材及有關研究,相對較少。
研究者就讀華語文教學研究所期間,巧遇印度籍華語學習者─個案M和個案H,其皆表達對學習華語文及寫作的強烈企圖心。一般而言,華語學習者通常對華語文的書寫感到困難,尤其不太願意從事華語寫作的學習,而個案M和個案H卻對學習華語寫作有意願,遂激起研究者對協助印度籍之華語文學習者的興趣。本研究採個案研究的方法,以兩位印度籍華語學習者為主要研究對象,首先探討兩位個案在華語文學習上的先備能力與知識,接著分析與診斷其在華語文學習及寫作上的問題及困難,繼而以曼陀羅思考法做為主要的介入輔導方案,並搜集個案的口語語料、訪談資料、短文寫作內容及教學日誌,以進一步評估此介入輔導方案的成效。
研究結果發現,兩位個案在輔導方案介入前,華語能力皆為初級程度,且在學習中文的聲調方面都有問題與困難,對於一聲和二聲最難區分,其次是三聲,而四聲則是較容易學習的部分。兩位個案一致表示,結合韻、聲調(尤其是變調)、書寫漢字方面,是他們最感困難的部分,以致於在華語的口語表達、漢語拼音等聲調調值上,常出現錯誤。此外,“Zhi”、“Chi”、“Qi”、“Xi” 等聲母,和“An”、“Ang”等韻母,對於印度籍華語學習者來說,因為無法與其母語的發音做連結,所以難以區分及準確的發音。在曼陀羅思考法的輔導方案介入後,不論是口說及寫作方面,皆有明顯的進步。在漢語拼音、文字書寫的練習,以及曼陀羅思考法所引導的邏輯思考、句子鋪排之下,兩位個案已能書寫簡單的短文,同時亦改善了發音及聲調上的部分問題。整體而言,曼陀羅思考法的引導與介入,對兩位個案的華語文學習及寫作均有所裨益。
根據研究結果,對華語文教學及未來進一步的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議。
With the rise of mainland China's economy driving the global Chinese language learning prosperous, the motivation among Indian learners to learn the Chinese language has also grown expanded. India is a unique and multilingual nation. Indians from different regions primarily use English as the main language to communicate formally, although it is not their mother tongue. Therefore, learning Chinese as a third language (English) is challenging for Indians as there is a contrast with their regional dialects. Also, there have been relatively few Chinese language textbooks to which Indian learners can effectively relate to, so far.
During the researcher studies at the Institute of Teaching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the researcher encountered two cases, M and H, both of whom are Mandarin learners of Indian nationality and they expressed strong ambitions on learning and writing the language. In general, Mandarin learners usually find it hard at writing in Chinese and are particularly reluctant to learn written Chinese. Case M and Case H, however, were willing to learn Chinese writing, thus this has stimulated the interest of researchers in assisting Chinese-language learners of Indian origin. This study uses a case study method, with two Indian Mandarin learners as the main research objects. First, we will explore the prerequisite capacities and knowledge of Mandarin in both cases, then analyze and diagnose their problems and difficulties in learning and writing the Chinese language. Then, using a Mandala Chart as the main insert counseling program to collect the oral information, interview data, tractate contents and teaching daily records of the case in order to further assess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insert counseling program.
The study found that both cases were of basic proficiency in the Chinese language, had problems and difficulties in learning the Mandarin tones before the insert counseling program. The first and second tones were the most difficult to distinguish, then came the third tone while the fourth tone was the easiest to learn. Both cases unanimously stated that the combination of rhyme, tone (especially tone change) and writing Chinese characters were the most difficult part for them, so that mistakes often occurred in the tone numbers used for spoken Chinese and in writing Chinese pinyin. In addition, such as the initials "Zhi", "Chi", "Qi", "Xi" and the finals "An" and "Ang", for Mandarin learners of Indian nationality, cannot be linked to the pronunciation of their mother tongue as they are difficult to distinguish and pronounce accurately. With the assistance of the Mandala Chart, both cases have made significant progress in spoken and written Chinese. They have been able to write simple essays to express their feelings, while also improving some problems in pronunciation and tone. Under the practice of Chinese Pinyin, writing, and logical thinking and sentence layout guided by the Mandala chart thinking method, the two cases have been able to use Chinese. India is a country that integrates many foreign languages. For Indians, Chinese grammar is not difficult, the difficult part is the tone. Both cases have the ambition to learn Chinese and continues to find opportunities to improve Chinese language skills. Through practice, both have improved a lot in Chinese pinyin and in writing Chinese. Both cases can use simple pinyin or Chinese characters to have simple conversations with others and have developed good basic communication skills in Chinese.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results, suggestions were made for Mandarin teaching and for future research.
第一章 緒 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5
第三節 名詞釋義 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7
第一節 語言的習得 7
第二節 語言的教學 14
第三節 以華語文為第二語言的教學研究 19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1
第一節 個案研究法 31
第二節 採用個案研究法的理由 32
第三節 本研究之個案基本資料 32
第四節 個案介入之教學方案 38
第五節 研究實施步驟 41
第六節 資料搜集與處理分析 42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47
第一節 個案的華語文能力診斷 47
第二節 個案華語學習問題的分析 58
第三節 印度籍華語學習者介入輔導方案成效的分析 60
第四節 研究結果的討論 84
第五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 89
第一節 結論 89
第二節 建議 91
參考文獻 93
附錄一 印度地區語言 100
附錄二 中國大陸與臺灣國別化教材-印度 101
附錄三 個案M的語言能力證明 103
附錄四 對個案的課程設計 105
附錄五 對個案的教學流程 109
附錄六 自製國別化補充講義 119
附錄七 教學日誌-教導個案M 143
附錄八 教學日誌-教導個案H 151
附錄九 個案M的訪談內容 159
附錄十 個案H的訪談內容 163
丁安琪(2011)。漢語作為第二語言學習者實證研究。上海:世界圖書出版社。
王薇茹(2014)。國小多元識字教學之行動研究。玄奘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
文,未出版,新竹市。
王偉中(2015)。印度,臺灣的機會之地。印度華語人才培育-國立清華大學印度華
語教育中心經驗分享。取自 2019/06/05 https://view.officeapps.live.com/op/view.aspx?src=http://www.taiwan-india.org.tw/images/domestic/0065be0f9c6379fc823d6b3e6bb7ea74.doc
王俞惠(2008)。Michi Kathata著,王俞惠譯。圖解印度。臺北:世潮文化出版
社。
白玉琪、招靜琪(2016)。臺灣作為體驗跨文化溝通的學習場域:個案研究三位來自
歐美地區華語學習者的敘事經驗。華語教學研究,5,133-145。
白 閣(2007)。印度現代高等教育的成績和問題分析。鄭州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
文,未出版,浙江市。
方天賜(2016)。前進印度當老闆:50位清華大學生的「新南向政策」。新竹:清
華大學出版社。
毛紅雅(2016)。運用曼陀羅思考法提升國小三年級學童寫作表現之行動研究。臺北
市立大學學習與媒材設計學系課程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朱志平(1999)。學生暨歐美學生漢字習得考察、分析與思考。北師大學報,3(1),
23-25。
仇小屏(2005)。限制式寫作之理論與應用。臺北:萬卷樓。
任利、蔡喬育(2019)。日本大學生參與華語文學習動機之探究。中原華語學報,
4,185-201。
朱則剛(1997)。教學資源服務在社會科教學的重要性。教學科技與媒體,32,31-
38。
余伯泉(2016)。近在「天邊」:從少子化海嘯與菲華學校論國家華語政策。僑教與
海外華人研究學報,1,57-79。
宋如瑜(2013)。華語教學新手指南—實境點評。臺北:新學林出版社。
行政院(2017)。新南向醫衛合作與產業鏈發展執行成果及展望。行政院第3604次
會議。取自2019/07/05 https://www.ey.gov.tw/File/AAE7A75056B58474?A=C
竺家寧(2015)。華語教學的三個重視。語教新視野,4(2),1-4。
呂璯敏(2014)。原型範疇理論及語義場理論於對外華語教學之啟示與應用。國民教
育。54(3) 79 - 83。
印度尤(2015)。去印度打拚,走進另一個世界的中心。臺北:本事出版社。
李文潔(2017)。嫁到印度當人妻 : 為愛忍下去!臺灣太太的印度觀察好吃驚&異國
戀洛心話。臺北 : 高寶出版。
李采燕(2017)。印度華語教學習得規劃—以大學華語教師為個案。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李崇建(2011)。作文,就是寫故事。臺北:聯合文學出版社。
李明懿、衛友賢、雷貝利(2013)。第二語言讀寫教學研究。臺北 : 遠流出版社。
何萬順(2009)。語言與族群認同:從臺灣外省族群的母語與臺灣華語談起。語言暨
語言學,10(2),375 – 419。
何芷揚(2016)。法國初級華語學習者漢字學習策略研究。國立政治大學華語文教學
碩士學位學程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老志鈞(2000)。掌握漢字特點的識字教學方法─分析比較。中國語文通訊,53,1-
9。
幸曼玲(2008)。閱讀的心理歷程與閱讀教學。敎師天地,154,4-8。
吳貞慧(2016)。國立清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吳貞慧教師資格送審升等著作。新竹:
國立清華大學。國立清華大學教師資格送審著作,送審職級:副教授。
吳秀娟(2017)。談曼陀羅思考技法融入閱讀理解教學。新北教育電子報第 231期。
取自2019/09/13
https://epaper.ntpc.edu.tw/index/EpaSubShow.aspx?CDE=EPS20171019105017U03&e=EPA2016120911525920W
吳建衡(2019)。在眾神的領地裡流浪:孤獨旅人的印度迷走。臺北:尖端出版
社。
林汝羽等(2018)。看見南亞:從孟加拉、印度,到巴基斯坦,臺灣人在亞洲次大陸
的發現之旅。臺北:八旗文化出版社。
林金錫、舒兆民(2008)。漢語語言學講義。臺北:新學林出版社。
林文韵(2010)。美國大學華語文教學實習之反思。國民教育,8,45-46。
林美慧(2007)。一位國小專家教師的國語文寫作教學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國民
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周碧玫(2017)。增進幼兒生命教育繪本閱讀理解-曼陀羅思考法之應用。國立臺南大
學幼兒教育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周慶華(1997)。語言文化學。臺北:生智出版出版社。
洪蘭、曾志朗、張稚美(1993)。閱讀障礙兒童認知心理學基礎。學習障礙與資源教
學,1,74-86。
英語島(2014)。語言學習。臺北:創新書報出版社。
范雅婷(2013)。印度大學華語教育市場對行動學習之接受分析與發展建議─以金德
爾全球大學華語文課程為例。國立暨南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
版,南投市。
信世昌、舒兆民(2003)。結合網路教學與課室教學之華語文寫作課程---「上
網學寫華語文信」課程之規畫與實施。發表於第三屆全球華文網路教育研討會
論文集。117-123。
曾郁芳(2013)。讀寫結合的過程導向寫作模式運用於低年級寫作教學之行動研
究。國立中正大學教學專業發展數位學習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嘉
義市。
高子晴(2015)。從美國文理學院體制中的華語教學反思臺灣高校外語教學。臺灣
教育,693,P49 - 51.
侯志利(2010)。語篇生成過程的焦慮因素及其對策-二語寫作過程的認知建
構主義視角。中國電力教育,15,203-204。
柯華葳(1999)。閱讀理解困難篩選測驗。測驗年刊,46,1-11。
康 婧(2013)。對印度學生的漢語教學:一些理解。科技與漢語教學學刊,4(1),
14-36。
教育部(2015)。民國 104 年印度臺灣華語教育中心成果報告。民國104年1月1
日-10月31日。指導單位:教育部,承辦學校:國立清華大學。取自
2019/07/05 http://tecindia.proj.nthu.edu.tw/104.pdf
張春興(1991)。現代心理學。臺北:東華書局。
張新仁(1994)。著重過程的寫作教學策略。特教園丁季刊,9(3),1-9。
張憶如(2014)。兒童華語之班級經營策略與活動設計研究:以美國地區華語文學
校教師提問為例。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新
竹市。
張憶如(2015)。華語學習暨教學工作坊。研習時間2015年12月8號。國立清華大
學印度臺灣華語教育中心。新竹市。
張韶芸(2015)。曼陀羅寫作教學對國中語文-低成就學生寫作表現之研究。國立臺
中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張莉萍(2012)。對應於歐洲共同架構的華語文詞彙量。華語文教學研究,2,77-
96。
張莉萍(2013)。TOCFL 作文語料庫的建置與應用。第二屆漢語中介語語料庫建設與應用國際學術討論會論文選集,1,141-152。北京: 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
楊 玖(2005)。高年級教材選擇與課堂設計。二十一世紀華語文機構營運策略
語學臺灣師範大學國語中心五十週年國際研討會論文集。35-38。
廖宜瑤(2016)。印尼華語文教育問題分析─從教學與學習難點切入。僑教與海
外華人研究學報,1,17-18。
鄧守信、信世昌、李明懿、黃郁純(2007)。以溝通為本的基礎語法大綱模式
研究。臺灣華語文教學學會年會暨研討會。臺中:逢甲大學。471-473。
畢繼萬(2009)。跨文化交際與第二語言教學。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
黃惠美(1993)。國小學生對漢字「一般字彙知識」的習得。國立臺灣大學心理學研
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黃儀瑄(2007)。外籍華語文學習者學習焦慮之狀況、原因與因應方式初探。國立臺
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黃黛青(2012)。新加坡小學華文教材框架設計與體系的變遷。新加坡華文教
材研究新視角,1,27-28。
黃沛榮(2003)。漢字教學的理論與實踐。臺北:樂學書局。
葉德明(2005)。華語語音學(上篇)-語音理論。臺北:師大師苑。
郭生玉(2005)。心理與教育研究法。臺北市:精華書局。
郭治偉(2014)。華語學習動機類型及教學策略運用之個案分析。語文教育論
壇,3(5),26-40。
陳鳳如(1993)。活動式寫作教學法對國小兒童寫作表現與寫作歷程之實驗效果研
究。教育研究資訊,1(5),51-67。
陳鳳如(1988)。激發資優生創造力的教學模式。資優教育季刊,29,45-48。
陳鳳如(1999)。閱讀與寫作整合的寫作歷程模式驗證極其教學效果之研究。國立臺
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諭蓁(2005)。曼陀羅創造性寫作教學方案對國小學生寫作表現、寫作態度、創造
力的影響。臺北市立教育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曉湘、王陽(2010)。二語寫作過程中母語使用的量化分析。湖南大學學報(社會
科學版),6,89-93。
陳洪英(2009)。印度留學生初級漢語學習常見問題解析。九江學院學報8(4),
123-125。
陳淑慎(2015)。曼陀羅思考法介入國小六年級讀寫障礙生學習國語文歷程之研究。
明道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陳彥君(2014)。漢語學習策略之個案研究-以來臺傳教之外籍摩門教士為例。國立
暨南大學華語文教學碩士學位學程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縣。
陳瑛琦(2014)。海外華語學習困境與建議。語文教育論壇。16(3),58-59。
陳雪妮(2015)。海外華語文班之專業華語教學志工師資需求。僑教與海外華人
研究學報,12,18-20。
陳本明、朱耀祥、黃萬成(2015)。在臺印籍學生華語學習影響因素探討-以吳
鳳科技大學機械系為例。創新研發學刊,5(11),1-11。
董玉莉(2012)。崛起中的印度華語文教學市場:臺灣的機會與挑戰。國際關
係與華語文教學論壇,54-78。
蔡雅薰、舒兆民、陳立芬、張孝裕、何淑貞、賴明德(2014)。華語文教學導論。臺
北:三民出版社。
蔡喬育(2013)。論成人後設認知表述及其對外成人華語教育的啟示。僑教與海外華
人研究學報,2,1-9。。
賴惠玲、黃秀霜(1999)。不同識字教學模式對國小學生國字學習成效研究。國立
臺南師院初等教育學報,12(3),1-26。
鍾榮富(2007)。最新語言學概論。臺北:文鶴出版社。
鍾榮富(2011)。華語語音及教學。臺北:正中出版社。
鍾鎮城、王萸芳、胡依嘉、曾金金、齊婉先、鄭琇仁(2015)。第二語言習得與教
學。臺北:新學林出版社。
鄭 輝(2015)。印度醫學留學生初級漢語單字調習得實驗研究。河北師範大學教育
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石家庄市。
鄭欽元(2017)。看圖寫作對韓籍大學生短文寫作的成效分析。2017年銘傳大學華
語文教學暨創系十周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89-92。
熊玉雯、李慧萱、宋曜廷(2014)。華語文教學研究基於ACTFL之華語文寫
作評分規準。華語文教學研究,8 (11),3-4。
劉 珣(2000)。對外漢語教學引論。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劉 珣(2002)。漢語作為第二語言教學簡論。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
劉麗玉(2011)。在臺外籍學生華語文學習之學習動機、學習適應與學習滿意關
係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華語文教學碩士學位學程碩士論文,未出版,屏
東縣。
劉柷宏(2017)。新南向政策對上市櫃公司股價異常報酬之研究:以越概股與
中概股為例。國立東華大學國際企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蕭惠之(2013)。全球化下的華語學習潮 --- 以在臺外籍生為例。淡江大學未來學
研究所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劉燕妮、董建民(2005)。背誦輸入對提高英語口語能力的意義。內蒙古工業大學
學報,14 (1),104-106。
劉月華、潘文娛、故韡(2001)。實用現代漢語語法。北京:商務印書館。
龔秀容(2017)。開拓屬於臺灣華語教學的一片天—兼論邁向華語文教育產業
輸出大國八年計畫。僑教與海外華人研究學報,8,37-48。
Brown, H. D. (2007). Principles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 (5th ed.). White Plains, NY: Pearson Education.
Berninger V., & Swanson, H. L. (1994) A Process Model of Writing Development Across the Life Span. Springer ,8(3),23-24.
Eills, R. (1994). 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Flavell, J. H. (1979). Metacognition and cognitive monitoring: A new area of cognitive–developmental inquiry. American Psychologist, 34(10), 906-911.
Gardner, R.C., & Lambert, W. (1972). Attitudes and motivation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Rowley, MA: Newbury house.
Hayes, J. R., & Flower, L. S. (1981). A cognitive process theory of writing. Journal of College Composition and Communication, 32(1) : 365-387.
Harvey S. W. (1990). Any Child Can Writ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301-303.
Krashen, S. D. (1981).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Second LanguageLearning. Oxford: Pergamon Press, 150-151.
Kubler, Cornelius C. (1985). “The Five-Minute Lecture”.Journal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Teachers Association 20(2), 65-69.
Lei, J. (2012). Socio-psychological factors affecting heritage language education: Case studies of Chinese American adolescents. New Waves-Educational Research & Development, 15(1), 62-88.
Perfetti, C. A. (1984) .Reading acquisition and beyond: Decoding includes cognition.merican Journal of Education, 93(1), 40-60.
Sam V. (1977). Literacy: In quest of a definition. Convergence,10(1), 37-41.
Selinker (1972). Interlanguage , IRAL;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Applied Linguistics in Language Teaching, 10(3), 208-209.
Walker, H. M. (1996). Designing an Intensive Chinese Curriculum. Foreign Language Resource Center, 181-227.
Woodall, B. (2002). Language switching: using the first language while writing in a second language. Journal of Second language writing , 2(11),7-28.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